排球单元教学范文(精选3篇)
排球单元教学 第1篇
排球是当代高校中常见的一门体育课程,其发展不太明显。传统排球多为硬式排球,使得学生在排球技术的学习上比较困难,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软式排球则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到体育课堂中的,其引进为高校的排球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策略及思路。软式排球在活动形式上比较多样,由于轻质柔软的特性,能够大幅度减轻学生在训练时的受伤疼痛感,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排球基本动作,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的特点对比
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球的重量在210克左右,周长66厘米,在玩耍时,可采用排球技术和多样化击球动作,它由“软排游戏”和“软排竞赛”两大类组成[1]。而硬排其实就是比赛时的标准用球,软排属于娱乐用球,与气排作用类似。软式排球适用于初学者,专业排球则运用硬式排球。
相对于硬式排球而言,软式排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球体柔软、重量轻、易学易掌握。软式排球是一种利用特殊材料制作的球,球体本身的质量比较轻,具有较低的反弹力,在运球中飞行速度比较慢,同时球体比较柔软,不容易给人体造成伤害。(二)比赛形式多样,健身特点突出。软式排球比赛具有比较灵活多变的比赛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以及不同水平的不同需求,不仅可以组织水平较高的比赛,还可以用于娱乐健身活动。击出的球飞行速度较皮制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来趣味性强。(三)具备集体性、技巧性、对抗性等排球运动特点。软式排球是从6人排球运动演变的,在活动的过程,集体性、技巧性以及对抗性等特点。(四)软式排球规则以及场地都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软式排球对硬式排球技术掌握没有负作用。
二、高校排球教学中运用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的优势
(一)软式排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排球学习兴趣以及专项技术水平。在排球教学中,应用娱乐排球教学理念,以及使用软式排球教学手段可以明显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软式排球应用要明显比硬式排球应用的效果更佳优秀,主要表现在传球以及垫球技术上。软式排球在材质上具有更加良好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将球体的受力位置控制起来,具有极佳的可操作性。两者在技术上具有较大的迁移性。
(二)软式排球更有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排球基本技能。软式排球使用较软的材质,在接触身体后适中的软度也不易造成强烈疼痛感,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集中能力,因此,在传球、扣球以及发球等技术掌握上,具有较大的优势[3]。硬式排球的材质比较硬,由于自身的质量比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惯性,在传球接球过程中,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初学者多会产生肢体受迫性疼痛,容易形成学习上的本能畏惧,无法将精力有效集中在排球专项技术的学习上。硬式排球的硬度比较大,反弹时的力度以及角度变化比较快,难以被学生迅速掌握,初学者的接受度上明显低于软式排球。
(三)软式排球有利于初学者基础技能的学习。软式排球可以将学生的可以负担有效减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有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软式排球在排球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娱乐排球理念,不断提高排球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
(四)软式排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软式排球在手感上比较柔软,具有弹性,在使用时可以减轻伤害,在高校中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传统排球为硬式排球,在技术上要求比较高,同时伤害也比较大,难以发展起来。而软式排球在技术以及战术的要求上较硬式排球低,有助于大学生接受。
(五)软式排球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软式排球能够不断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力量、耐力以及弹跳力等身体素质,有助于各种器官以及机能的不断改善。同时,在心理上也具有娱乐和调整的功能,能够给学生心理松弛,提供释放压力的机会。
软式排球比较好打,球速较慢,在技术上要求比较低,但若想在排球技术上有更进一步发展,最好练硬式排球,因为一切排球项目都是以硬式的技术为基础,沙滩、坐式、软式等优秀运动员大部分都是硬式转过去的,硬式排球技术有助于学习其他排球技术,而且硬式的技战术丰富,技术水品越高,其乐趣就越大[4]。一般组队学习,否则单独几个人开始学很枯燥,在团队比赛时更有趣味。而大学排球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排球专业运动员,而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因此,更倾向于使用软式排球。
总结
现代一些具有高技巧性或者对抗比较激烈的竞技项目,正在不断向娱乐休闲型发展,这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排球本身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是从竞技排球有效转换为休闲型项目的一种运动,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软式排球具有较高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则多使用硬式排球,两种排球在具体应用上存在差异性。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软式排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长虹.普通高校排球课教学中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金诚也.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交叉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3(03):219+221.
[3]温媛.高校开展软式排球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4,06(12):118-120.
排球垫球单元教学计划 第2篇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本课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以“自主选择、模仿尝试、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学练空间,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对象:
初二年级
三、教学内容:
软式排球下手发球、运球接力比赛
四、教材分析:
软式排球运动属于休闲体育,它具有趣味性强、易学的特点。软式排球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更能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初中排球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垫、传、发球技术和比赛的基本战术,并在练习和比赛中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尊重对方。
排球下手发球是在一定垫、传球基础上进行的,是练习、游戏到进行排球比赛的重要衔接。发球技术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解决好用力方向和击球部位是教学的关键。
本课时为单元的新授课,学生初次接触发球,兴趣浓厚,教师充分利用这点进行教学。教学重点:击球手法正确。教学难点:协调力量击球。
五、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求知欲望强,因此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
2、运动技能基础:初二年级学生有一定运动基础,能够较快的掌握运动技能,但学生普遍上肢力量差。
六、设计思路:
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通过音乐下球操热身,陶冶学生情操,表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用语言直接导入课题:发球。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尝试各种发球方法,起到活跃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为以下内容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发展能力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因此围绕“设疑、探疑、解疑”的教学主线组织教学。
一、设疑。通过学生尝试发球出现的问题形成本课学习的疑问。
二、探疑、解疑。通过练习、游戏、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逐渐完成探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排球游戏方法,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在快乐的游戏中逐渐掌握正确技术,在小组的合作中体会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分层的教学中体验体育比赛带来得无限乐趣。
稳定情绪、积极评价
集体放松,相互帮助。通过自评、互评等评价手段,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七、教学目标:
1、通过软式排球的学习和游戏,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下手发球的方法,并掌握软排游戏的一至两种方法,达到健身、娱乐作用。
2、积极参与,通过先练后学,先学后教,边教边学的方法,教学和游戏的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对发球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学、认真好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八、学法指导:
1、采用游戏竞赛学练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学练基本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讨论学习法:教学过程中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5、运用音乐伴奏,肢体语言对学生实施美育。
九、场地和器材
1、排球场2块。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软式排球41个。
十、安全措施:
1、课前加强安全教育,检查课上所用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课中注意巡视及时制止不安全动作,并提示学生引以为戒。
3、采用游戏竞赛学练法: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学练基本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4、采用讨论学习法:教学过程中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6、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快乐排球与小学排球教学结合 第3篇
1 快乐排球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作用
快乐排球可以让小学生在排球运动中获取快乐, 实现寓教于乐。快乐排球指导学生将排球这项体育项目当成是一种快乐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活动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持续提升, 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收获成绩, 只有学生在心灵上感觉到轻松、快乐, 才会有好的成绩。快乐排球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 以学生的意向为核心。在小学排球教学过程中, 教师成为学生的玩伴, 使情感交流成为教学的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将排球技能的学习与运动的能力融合, 凭借师生协作,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快乐排球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首先, 接纳快乐排球模式的教学思想。快乐排球是一种新颖的排球教学理念, 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快乐排球的重要意义, 并不支持这种教学理念, 认为快乐排球没有实用价值。传统的排球教学以教师为指导核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 很难实现有效教学, 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传统排球教学模式是由教师示范, 学生来模仿, 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存在很大的被动性。教师应该采取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可采用快乐游戏、快乐比赛、快乐口诀法等。排球是一个集体合作运动活动, 它要求团队成员的技能水平在同等的高度上, 同时团队还要有合作精神。
最后,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排球运动不同于普通的体育项目, 其相对较为耗费体力, 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只有良好的身体外在素质, 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技能水平。小学生在能力、体质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方案, 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使快乐排球在小学排球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3 快乐排球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垫球是排球的一项基本技术, 软式排球的球相对较轻, 在垫球时如果手形和用力不到位, 就会无法控制排球。因此, 关键是要求学生两臂伸直, 形成一个平紧的垫击平面。在击球时全身协调用力, 控制好球的弧度和高度, 使垫球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方式, 学生的思想容易懈怠, 没有快乐感,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能够培养小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兴趣, 使小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软式排球动作。快乐是学习的第一位, 只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才会认真地去学。
3.1 垫球技术中的快乐引用
在固有的小学排球教学中, 通常都是先做出准备姿势, 之后依次进行移动、徒手练习、垫定位球练习, 之后进行两人或多人分组垫球。如果将这个练习过程予以分解, 采用诱导性的教学方法, 就能够取得显著的练习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分别进行, 首先, 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排球教学视频, 让小学生充分了解排球的运动特征——排球运动要使球不落于本方, 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够触球3次, 并击球过网, 使球落于对方。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讲解软式排球的不同垫球方法, 如单手垫球、双手挡球等。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安排相同技术能力的两名学生进行练习。在学习练习中要提出明确的规范, 如要求学生努力让球落在对方, 可以更多地让身体的不同部位去触球等。为了能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赛, 谁来回次数多谁就获胜。如此就能够使枯燥的教学模式轻松化、快乐化, 赋予教学活动一种活力, 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有效教学。
3.2 传球技术中的快乐引用
传球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 传球对手指和手腕的力量要求相对较高, 而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这项技术对于小学生而言并非容易, 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 教师在进行传球技术教学中, 应逐渐引导学生, 不要给小学生过大的压力。在练习的过程中, 经常出现对方的来球较高,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头上击球, 对学生的动作不做出评判, 只需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 随着学生不断体验, 教师再给予及时的点拨, 引导学生进行正面双手传球技术, 并做出示范, 并让学生进行传球练习。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 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练习, 在练习中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有了垫球技术, 学生再练习传球时就能够增加来回, 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发球技术中的快乐引用
软式排球必须下手发球, 发球击点要在肩部以下才算有效, 包括正面下手发球和侧面下手发球。软式排球的气压相对较小, 并且球体软, 重量较轻, 飞行的惯性小, 比较容易下沉, 当与球体接触时, 球体部分会出现一定的下凹现象, 对于小学生而言, 动作要领很难掌握。教师应控制小学生的发球力度, 引导学生加快挥臂速度, 保持好击球部位肌肉的紧张度, 从而确保发球成功。当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 可采取游戏激趣法予以纠正。
3.4 比赛中的快乐引导
比赛是教学的延伸, 也是推动软式排球运动的开展、排球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手段。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排球技术之后, 为了增加排球运动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排球比赛, 人数应从少到多, 根据学生的练习程度逐渐增加。开始可以分成二对二, 这二对二中, 学生可以运用到软式排球的基础技术, 两个学生为一组, 在比赛中采取传球、垫球、扣球等基本技术, 可以不涉及到发球。之后可分为三对三, 主要是巩固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运动, 同时提高控球能力。最后可分为六对六, 主要是综合运用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 并且学会如果在比赛中正确运用, 同时提高对软式排球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枯燥无趣,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内容不生动, 影响着排球的有效教学。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不过同时他们的情感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对于喜欢的事物有着很高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的事物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严重时还会存在排斥的心理。快乐排球理念能够满足小学生快乐学习的需求, 快乐排球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软式排球, 提高排球活动的参与, 并且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 在小学排球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快乐的理念要贯穿始终, 让小学生热爱排球运动, 从而提高小学排球的有效教学, 实现寓教于乐, 让小学生在排球运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顾伟农, 焦峪平, 丁世聪.体院排球技术教学贯彻快乐体育思想的新尝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115-118,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