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施肥范文(精选11篇)
苹果施肥 第1篇
一、生长结果习性
花牛苹果幼树生长势强, 萌芽率高, 成枝力中等。成龄树生长势减弱, 萌芽率高, 较易萌生短枝, 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一般3年开始结果, 盛果期树短果枝比例逐年增高。每花序多坐2个~3个果。果台副梢1个~2个, 短果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强。
二、花牛苹果的需肥特点
花牛苹果正常生长和果实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16种, 这些元素应保持一定的量和相对平衡才有利于果树的吸收利用, 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出现缺素症。这些营养元素, 除了碳、氢、氧由空气和水中供给外, 其余都从土壤中供给。氮、磷、钾土壤中含量不多, 且用量大, 必须通过不断的施肥来供给和补充。苹果树在不同的生育期中各有明显的生长中心, 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在幼树期要施足氮、磷肥, 适当配施钾肥, 目的是扩大树冠, 打好骨架, 扩展根系, 为开花结果打好基础;在结果初期要重视磷肥的施用, 配施氮、钾肥, 目的是促进花芽分化;在盛果期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提高钾肥的比例, 目的是使苹果树优质、丰产和稳产;在衰老期要以氮肥为主, 适当配施磷、钾肥, 目的是促进更新复壮, 延长经济寿命。
三、施肥时期
通常花牛苹果的施肥时期应根据它的需肥规律、树龄、树势、物候期、土壤状况、肥料种类等情况而定, 因此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3种。
㈠基肥根据天水市麦积区果农种植花牛苹果的经验, 有机肥肥效稳定、持久, 养分丰富全面, 释放缓慢, 因此一般作为基肥。但为了及时补充果树所缺养分, 还应配施一定量的速效化肥;基肥要早秋施入, 一般在采果后立即施入。一是秋季是一年降水最多的季节, 土壤湿润, 气候凉爽, 十分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养分分解快, 便于吸收。二是秋梢停止生长、果实成熟前后是根系生长高峰期, 根系生命活动最旺盛, 吸收养分能力强。三是经过一年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树体养分消耗较大, 秋季需及时补足养分, 对提高树体抗性、安全越冬至关重要。四是有利于提高树体营养贮存水平和连续供应能力。来年春季萌芽早, 开花整齐, 春梢长势强, 生长量大, 秋梢少或无秋梢, 利于维持优质丰产的健壮树势。基肥用量应占全年施肥量60%~70%, 并要连年施入。
㈡追肥追肥又叫补肥, 是在果树需肥急迫时及时补充肥料, 从而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是促进新梢 (包括春梢和秋梢) 的生长, 提高坐果率, 增大果个, 提高品质和产量, 增加花芽分化率, 增强抗寒力等。追肥多用速效化肥, 主要是氮肥、速效磷、钾肥, 迟效的磷、钾肥和微量元素。
1. 早春追肥。
早春正是萌芽、开花期, 树体逐步进入生长高峰期, 追施肥料后可以加速新梢生长, 提高坐果率, 促进幼果的发育和花芽的分化, 因此应在萌芽前追肥, 肥料种类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幼树每株施尿素0.1kg或果树专用肥0.3kg~0.5kg。盛果期的树每株施尿素0.5kg~0.6kg或硫酸铵1kg~1.5kg。有条件的追肥后要及时浇水。
2. 花芽分化前至果实膨大期追肥。
5月下旬~6月上旬, 果实开始膨大, 花芽分化进入生理分化期, 这个时期追肥是为了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 保证花芽分化的质量。肥料种类以氮磷钾复合肥或三元复合肥为主。一般幼树每株施尿素0.05kg~0.25kg、磷酸二铵0.3kg~0.4kg、果树专用复合肥0.5kg~0.7kg或氮磷钾复合肥0.3kg~0.4kg;结果树每株施磷酸二铵0.5kg~0.7kg、果树专用复合肥1kg~1.5kg或氮磷钾复合肥0.5kg~0.7kg。施后有条件的要及时灌水。
3. 果实成熟前至采收前追肥。
这个时期追肥可以促进果实着色, 提高果实含糖量, 还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枝干增粗。肥料主要以磷钾肥为主, 每株施复合肥1kg~1.5kg。
㈢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是土壤施肥的重要补充。植株通过叶面吸收所喷的肥液可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喷肥能促进果树生长发育, 对迅速改善果树营养状况和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喷施时间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的10∶00以前或16∶00以后, 也可与防治病虫害的喷药结合, 但要注意是否能与农药混合使用。一般萌芽期、采收前、休眠期喷0.3%~0.5%硫酸锌液可防缺锌引起的小叶病;开花前喷2次~3次浓度为0.3%~0.5%的硼砂液增加坐果, 防止果实木栓或坏死斑;落花后至果实采收前喷0.2%氨基酸复合肥液可促进坐果, 提高果实品质;落叶前20d左右喷1%的尿素液和0.5%的硼砂液可延迟叶片衰老, 增加贮藏营养, 防止缺素症。
四、施肥方法
适宜的施肥方法既有利于肥料被根系吸收, 也可减少肥料损失。
㈠全园施肥一般用于成年苹果树和密植果树的果园施肥, 即将肥料全园均匀撒于地上, 再翻入土中, 深约20cm左右。结合秋耕或春耕进行, 也可结合灌水施用氮肥或液态肥料。生草的果园直接将肥料撒在草上即可。
㈡环状沟施肥适合幼树和初结果树, 太密植的树不宜采用。在树冠外缘投影下挖一环形沟, 沟宽依施肥量而定, 施肥量大时沟可挖宽些, 大树沟深20cm~30cm, 幼树可深些。将肥料和土混匀施入, 施肥后要及时覆土。
㈢放射状沟施肥此法适合于成年树, 栽培过密的树不宜采用。在树冠外缘投影下稍内处开始向外挖放射沟4条~6条, 宽度由施肥量而定, 深20cm~40cm, 沟的长度可到树冠外缘以外, 内浅外深, 避免伤及大根, 施肥后覆土。每年挖沟时, 应与上一年的沟错开位置。
㈣条沟施肥适合宽行密植、平坦的果园, 便于机械和畜力作业。在果树行间开沟, 施入肥料, 施后及时覆土。
㈤穴施在树冠外挖4个~6个穴, 直径30cm, 深60cm, 穴内埋草把, 再将肥料与土混合施入。此法伤根少, 适宜秋季降水量少、干旱少雨的苹果园, 特别适宜干旱瘠薄的山区和丘陵地区果园。
㈥随灌溉施肥尤其是喷灌、滴灌结合进行 (主要是化肥) , 沼液也可这样施入。优点是不伤根、肥料利用率高。
㈦施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氮肥应施在根系集中层以上, 借灌溉水或雨水使肥料渗入下层。钾肥则应深施。草木灰不能和氮肥施在同一沟内, 两者的施用时间最好间隔半个月左右。磷肥也应深施和集中施, 尽量减少它与土壤的接触面, 以免被土壤固定而妨碍苹果树根系的吸收, 一般它与有机肥料混合施入或作为叶面喷肥使用。
五、施肥量的确定
施肥量通常指单位面积或单株的全年总用肥量。苹果树一生的需肥情况因树龄、结果情况及环境条件变化等不同而不相同, 还与肥料种类、土壤供肥情况有关。施入的肥料一部分由于日晒分解发挥, 一部分被雨水冲洗而流失, 只有一部分被果树利用。根据有关资料, 各种肥料的利用率大体为氮50%、磷30%、钾40%、绿肥30%、圈肥和堆肥20%~30%。因此, 花牛苹果合理的施肥量应根据本地土壤的供肥能力、树龄、生长结果情况、树势强弱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苹果施肥 第2篇
通过对山西晋城苹果产区果团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属中等偏高水平,有效磷属偏低水平,且变异系数较大;速效钾属较高水平.但近1/3处于临界范围.土壤缺硼比较严重,其次是缺锌,缺铜,铁处于临界状态.而施肥上存在:有机肥、钾肥用量严重不足;施氮量偏高,尤其是高产果园;中、低产果园磷肥用量不够.徽量元素肥料应用面积小,与缺素面积相距甚远.为此提出建立肥力定点监测网、开发专用肥、培肥土壤、分类指导四条施肥管理对策.
作 者:王悦梅 杨扎根 作者单位:王悦梅(高平市农业局,山西,高平,048400)
杨扎根(晋城市农业局,山西,晋城,048026)
苹果园冬季施肥技术要点 第3篇
【关键词】苹果园;冬季施肥;有机肥
针对临猗县果园的立地条件和土壤养分状况,结合目前绝大部分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对果园冬季施肥提出以下建议:
1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这一时期的施肥要满足果树较长时期多种养分的供应,通常以缓效性肥料为主。针对临猗县果园有机肥料投入数量不足和氮﹑磷﹑钾化肥用量比例失调的普遍现象,应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配方,做到改土与供养相结合,缓效与速效互补,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与产量水平,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和比例,并注意中微量元素的配用。
2 施肥时间与方法
施肥应在果实采收后立即进行,施肥时间越早越好。進入冬季,温度降低,不利于农家肥的充分分解、腐熟和矿化,因此在施用农家粪肥时,必须经过充分腐熟,严禁使用干圈粪或生鲜粪。施用无机肥料时,肥料放沟内必须与土壤混匀,以免烧根。施肥时,以环状开沟或条状开沟为主,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沟,深度以见树须根为宜(一般25~35cm)。
3 施肥量
3.1 有机肥推荐用量
早熟品种,或土壤较肥沃,或树龄较小,或树势较强的果园,施有机肥(农家肥)2000~3000kg/667㎡,或商品有机肥200~300kg/667㎡;晚熟品种、或土壤瘠薄、或树龄较大、或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农家肥)3000~4000kg/667㎡,或商品有机肥300~400kg/667㎡。
3.2 氮磷钾推荐用量
(1)667㎡产量4500kg以上的果园:氮肥(以尿素计)54~87kg/667㎡,磷肥(以重过磷酸钙计)22~33kg/667㎡,钾肥(以硫酸钾计)40~60kg/667㎡。
(2)667㎡产量3500~4500kg以上的果园:氮肥(以尿素计)44~65kg/667㎡,磷肥(以重过磷酸钙计)18~27kg/667㎡,钾肥(以硫酸钾计)30~50Kg/667㎡。
(3)667㎡产量3500kg以下的果园:氮肥(以尿素计)31~54kg/667㎡,磷肥(以重过磷酸钙计)13~22Kg/667㎡,钾肥(以硫酸钾计)30~40kg/667㎡。
幼树和产量很低的老果园,可以参照667㎡产量3500kg以下的标准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
3.3 中微量元素推荐用量
在临猗县的部分果园中,中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普遍存在,施肥时适当补充部分中微量元素以改善果树的养分状况。土壤缺锌、铁和硼的果园,可以相应施用硫酸锌1.0~1.5kg/667㎡、硫酸亚铁0.5~1.0kg/667㎡、硼砂0.5~1.0kg/667㎡,与有机肥混匀后施用。
苹果树配方施肥技术 第4篇
一、多施有机肥
有机肥中含有苹果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必需营养元素, 虽然含量与化学肥料相比偏低, 但品种全, 不仅含有果树生长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等, 还含有果树营养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硼、锰等, 对于协调各种养分元素的供应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 有机肥在养分供应方面较为迟缓, 一般不易出现肥害现象且供应时间长而均衡, 生长中不易出现脱肥现象。
二、氮肥要适量
一般情况下, 幼龄树每株年施用氮肥的量以纯氮计为0.25~0.5千克, 初果树0.5~1千克, 初盛果树为1~1.5千克, 盛果树为1.5~2千克。施用时间和使用量依树势而定, 对于旺长树, 追施时间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此时, 春梢停止生长, 适量追施铵态氮肥, 有助于花芽的生理分化, 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磷、钾肥。另外一次在8月中下旬、秋梢停止生长时, 在大量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 适度补充氮肥。施用的氮肥量, 应取上述量的下限。如施用的有机肥量较多, 则可不施或延施氮肥 (上述用量的1/4~1/5) 。对于树势较弱的苹果树, 应在旺长前追施氮肥, 特别是硝态氮肥。在苹果树萌芽前追施一定量的氮肥, 并结合浇水、覆膜, 在夏季借雨勤追, 以促进根系的生长, 为恢复树势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常结果的壮树, 一般在萌芽前追施氮肥, 最好以硝态氮肥为主, 适量配合施用铵态氮肥, 以加速果实生长。同时注意在采果后及时补肥浇水, 以协调营养, 恢复树体, 增加树内物质贮备为翌年做准备。对于短枝型苹果树, 由于多为密植, 且早果性、丰产性较好。因此, 其需肥量较普通型为多。一般幼龄树每年每667平方米施用的氮肥 (N) 量为6~12千克, 磷肥 (P2O5) 的用量为10~14千克, 钾肥 (K20) 的用量为3~6千克。成龄短枝型苹果树每667平方米年施用氮、磷、钾肥以纯养分计, 氮12~18千克, 磷9~15千克, 钾6~12千克。在施肥的时期方面, 注意重施秋季基肥, 及时于花前、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进行追肥, 每次施用量不可过大, 注意在施用量较大时应全园撒施、适度深翻防止肥害。
三、补充磷、钾肥
研究表明, 苹果幼树和成年树对磷、钾肥的需要量不同, 一般幼树适量多施用一些磷肥, 可明显促进果树的生长, 其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2∶2∶1或1∶2∶1。进入结果期之后, 需适量增加氮肥的比例, 其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2∶1∶3或10.5∶1。磷肥和钾肥主要作为秋季秋梢停止生长后基肥 (或秋追肥) 施用, 应占总施肥量的一半以上, 其余部分可作为春梢停止生长时花芽分化期的促花肥和果实膨大期的促果肥。
四、合理施用硼、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
(1) 对于潜在缺硼和轻度缺硼的苹果树可于盛花期喷施1次浓度为0.3%~0.4%硼砂水溶液。严重缺硼的土壤可于萌动前每株果树土施50~100克硼砂, 再于盛花期喷施1次浓度为0.3%~0.4%硼砂水溶液。
(2) 施用锌肥对矫治苹果树的小叶病效果较为显著。一般病枝恢复率达90%以上, 提高坐果率15%以上, 增产可达20%。较为有效的喷施方法是用0.2%硫酸锌与0.3%~0.5%尿素混合液于发病后及时喷施, 也可在春季苹果树发芽前用6%~8%硫酸锌水溶液喷施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3) 对于苹果树的缺铁失绿黄化加以矫治, 常用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有:土施, 多用“局部富铁法”。即将硫酸亚铁与饼肥和硫酸铵按1∶4∶1的重量比混合, 在果树萌芽前作为基肥集中施入细根较多的土层中, 根据果树的大小和黄化的程度, 每株果树的施用量控制在3~10千克。也可应用硫酸亚铁与尿素的混合液喷施, 喷施的浓度为硫酸亚铁0.3%、尿素0.5%, 在果树生长旺季每周喷施1次。
五、施肥的方法与时间
苹果园简易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第5篇
1 水肥一体化概念
水肥一体化技术简单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溶有肥料的水通过灌水器(追肥枪)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注入根区。它是现代作物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的效果。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发达国家农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2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发展情况
肥水一体化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施肥灌水制度。
灌溉施肥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00年,雅典人就用城市下水道的污水对菜园和柑橘园进行灌溉,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首先通过滴灌系统进行施肥,目前滴灌施肥已经占到以色列所有作物的90%以上。世界上灌溉施肥应用比较普遍的果园主要有以色列、约旦、塞浦路斯、南非、西班牙、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我国采用灌溉管道施肥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最早应用于大棚蔬菜滴灌及新疆棉花的膜下滴灌,目前应用面积超过2500万亩。
图1 国外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
3 水肥一体化理论基础
为什么说水肥一体化具有节肥、高效的优点呢?这还得从果树根系养分吸收原理说起。果树对养分的吸收主要有扩散和质流2种方式进行。扩散是指在肥料施入土壤以后,首先吸收周围土壤的水分潮解,肥料缓慢的溶解形成土壤溶液。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差,在浓度差的作用下,肥料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迁移,肥料不断地扩散,根系不断地吸收。质流是指由于果树叶片的蒸腾作用,形成蒸腾拉力,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大量的流向根际,形成质流,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土壤水分迁移到根的表面被根吸收(图2)。
图2 果树营养吸收原理
质流和扩散都需要水做媒介,没有水这两个过程不能完成,所以根系吸收不到养分。通俗讲,就是肥料必须要溶解于水根系才能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是无效的。生产当中,无论我们施用哪一种肥料,要被果树吸收利用,就必须首先溶解于水。一些肥料能快速溶解于水,肥效迅速,属于速效肥料,一些肥料不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缓慢的溶解,被果树缓慢的吸收,所以肥效很长,属于长效肥料,还有一些肥料,施入土壤后,需要漫长的分解转化过程,如有机肥等,最终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被果树吸收利用。肥料施入土壤后形成肥料溶液的时间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肥效起作用的时间长短,肥料在土壤中存放的时间越长,肥料损失就越大,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就越低。反之,我们采取肥水一体化施肥,直接将肥料溶解于水,就大大的缩短了肥料吸收进程,减少了肥料挥发、淋溶、径流以及被土壤固定的机会,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4 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
灌溉施肥虽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灌溉施肥,由于其一次性投资较大、对果园规模及水利设施要求严格、配套设备研发和生产滞后、容易堵塞和老化以及维护成本高等原因,在我国苹果产区发展缓慢。为此,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果友协会综合试验站在体系岗位专家的指导下,通过2年多的试验示范,提出了简易肥水一体化技术。
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就是利用果园喷药的机械装置,包括配药罐、药泵、三轮车、管子等,稍加改造,将原喷枪换成追肥枪即可。追肥时将要施入的肥料溶解于水中,用药泵加压后用追肥枪追入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层的一种施肥方法。
简易肥水一体化相比于传统灌溉施肥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投资少,在原有打药设备的基础上,只需花几十元钱购买一把追肥枪即可。适合我国一家一户2~3亩地的小生产。其二,适应性广,由于每次追肥仅用少量的水,这就使许多干旱区域实现水肥一体化成为可能。其三,设备维护简单,追肥完毕后,可以将相关设备收入库房,避免设备长时间暴露空气中老化,发生堵塞现象可以及时发现处理等。其四,对肥料的要求较低,可以选用溶解性较好的普通复合肥,而不需要用昂贵的专用水溶肥。
(1)简易肥水一体化需要的设备:贮肥罐(最好可存1000千克水)、加压泵、高压管子、追肥枪。
(2)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适宜的区域:这种施肥方式广泛适用于我国几乎所有的苹果产区,特别适宜以下区域:其一,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代表的旱地果园产区,在这一区域,特别干旱,在春季果树往往受到水分胁迫,按照传统方法肥料无法施入,采用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非常适宜于这一区域,有时候追肥的同时补充的水分可以起到比肥料更为关键的作用。其二,以渤海湾为代表的浅土层沙质土壤苹果产区,在这一区域,由于土壤属于沙质土并且土层浅,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很差,按照传统施肥并多次浇水,大量的肥料淋溶浪费,而采用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通过少量多次的施肥,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用水,避免土壤忽干忽湿,肥料供应饥一顿饱一顿,果树生长紊乱。其三,对于设施果园尤为适合,设施栽培的果树,采用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可以避免传统冲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地温上升缓慢、棚内湿度过大、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其四,生草、覆草、覆膜、覆沙等进行土壤覆盖的果园。对于这些果园,如果采用传统挖坑施肥,必须把覆盖物先去除掉再进行施肥,完了后再进行覆盖,费工费时,而采用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非常方便。
(3)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的时期:根据苹果各个生长时期需肥特点,全年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进行施肥。
①花前肥:约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以萌芽后到开花前施肥最好,时间过早,地温太低,果树根系活动缓慢,不利于肥料的吸收,时间过晚,达不到及时补充肥料的目的,影响果树生长。
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果树根系开始活动,随着气温的升高,大量的生长根和吸收根发生,全年第1次根系的生长高峰到来,根系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与根系贮藏的有机营养一道运输到枝条、花芽、叶芽,地上部分开始进行大量的器官建造,主要包括萌芽、开花、展叶、坐果、抽枝等。地上部分的这些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有机营养和矿质营养,如果此时养分不足,将会出现花芽不饱满、开花不整齐、抗寒能力差、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春梢生长缓慢以及幼果发育迟缓,幼果期果实发育不良,无论后期如何追肥,果实终究难以长大。
这次肥主要满足萌芽开花、坐果及新梢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以促进开花坐果、新梢速长和功能叶片快速形成。
②坐果肥:约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树春梢停长后进行。此期是苹果花芽分化临界期,也是幼果迅速发育期,同时也是果树根系第2次生长高峰期和果树氮素营养的最大效率期,由于春季苹果树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到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这一时期,树体贮存的养分基本消耗完,果树处于第1次营养转换期,对于一些上年营养贮藏较差的果园,就会出现养分青黄不接,这时期营养不良将导致果实生理落果,花芽生理分化不充分,长期得不到补充还将影响果实的膨大,降低产量和质量。这次追肥能增强叶片功能,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有利增大果个,提高果实品质。
③果实速长肥: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这个时期追肥能促发新根,提高叶片功能,增加单果重,提高等级果率和产量,充实花芽及树体营养积累,提高树体抗性,为来年打好基础。施磷钾肥可提高果实硬度及含糖量,促进果实着色。
此次追肥主要是针对挂果量比较大、果实生长缓慢的果树进行的,一般果园可不进行这次追肥。对于挂果量大的树,可根据果树生长情况,在这一时期进行1~2次的追肥。
④基肥:对于没有农家肥的果园,基肥也可用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方法进行,时间在果树秋梢停长以后进行第1次的施肥,间隔20~30天再施1次。
(4)简易肥水一体化肥料的选择:由于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主要是采用少量多次、充分按照果树需肥规律进行施肥的,肥料施入后要立即被果树吸收利用,同时结合这种施肥的自身特点,肥料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肥料必须易溶于水、杂质少。滴灌施肥一般都采用专门的水溶肥,这种肥料溶解性好、很少有杂质,但是,其成本较高,几乎是普通肥料的2~3倍,难以在果树上大面积推广应用,鉴于此,我们通过反复的试验,最终确定选用质量较好、水溶性较好、杂质较少的普通复合肥,这种肥料一般是采用高塔造粒技术生产,例如迪米佳复合肥、撒可富复合肥等。
②根据这种施肥的特点一般选用速效肥。如水溶性较好的复合肥、水溶性较好的小分子腐植酸、氨基酸有机肥等(如:果劲道水溶有机钾肥),微量元素肥(如:氨利果冲施肥等)(图5)。
(5)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方案。有关研究表明,苹果树形成产量以后,结果量的多少与土壤营养的消耗呈正相关,而且对氮、磷、钾的消耗是成一定比例的。成龄果园每生产100千克果需要吸收纯氮550克,纯磷280克,纯钾550克。因此以结果量及结果能力的多少为依据计算施肥量是比较科学的。在计算施肥量时,要考虑树体生长的消耗、土壤含肥量及养分的流失与固定等因素。一般果园全年追肥量平均每生产100千克果需追施纯氮0.8~1.2千克,纯磷0.6~1.0千克,纯钾0.4~0.8千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施肥方案:
①花前肥:每亩地施入高氮型复合肥(迪米佳、撒可富、果劲道)或尿素40千克+果劲道水溶有机钾肥40千克+氨利果氨基酸冲施肥10千克。上述肥料溶于1000千克水中用追肥枪施入。
②坐果肥:每1万个果施入高钾型复合肥(迪米佳、撒可富、果劲道)40千克+果劲道水溶有机钾肥40千克+宝佳欣黄腐酸冲施肥或氨利果氨基酸冲施肥10千克。上述肥料溶于1000千克水中用追肥枪施入。
此期的氮肥用量可根据新梢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新梢的长度在30~45厘米可正常施氮肥,新梢长度不足30厘米则要加大氮肥的施肥量,新梢长度大于50厘米,则要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③膨果肥:每1万个果施入复合肥(迪米佳、撒可富、果劲道)40千克+果劲道水溶有机钾肥40千克+宝佳欣黄腐酸冲施肥或氨利果氨基酸冲施肥10千克。上述肥料溶于1000千克水中用追肥枪施入。
④基肥:每亩地选用复合肥(迪米佳、撒可富、果劲道)80千克+果劲道水溶有机钾肥80千克+宝佳欣黄腐酸冲施肥或氨利果氨基酸冲施肥20千克。上述肥料溶于2000千克水中分两个时期用追肥枪施入。
以上施肥配方,从2011年开始,我们经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在生产当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该配方实现了有机无机的配合,根据不同时期果树需肥特点,对氮磷钾实现配方化,同时注重了微量元素的配合。是果树按需供给的全营养肥料。特别是其中的有机营养,采用水溶性的小分子腐植酸、氨基酸供应,无需转化,直接被果树吸收利用。另外,我们根据我国主要苹果产区钾肥不足的情况,特别增加了钾肥的供应,其中一部分钾肥(果劲道水溶有机钾)为植物源钾肥,更有利于果树吸收利用。
(6)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的方法:①配肥:采用2次稀释法进行。首先用小桶将复合肥和果劲道水溶有机肥化开,然后再加入贮肥罐,注意,在加入大罐时一定要进行过滤,对于少量水不溶物,不要加入大罐。最后再加入氨利果冲施肥进行充分搅拌。②设备的组装及准备。将高压软管一边与加压泵连接一边与追肥枪连接,将带有过滤网的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带有搅拌头的另外1根出水管放入贮肥罐。检查管道接口密封情况,将高压软管顺着果树行间摆放好,防止软管打结而压破管子。开动加压泵并调节好压力,开始追肥。
图6 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
③施肥区域在果树树冠垂直投影外延附近的区域,施肥深度大约在25~35厘米。根据果树大小,每棵树打4~16个追肥孔,每个孔施肥10~15秒,注入肥液1~1.5千克,2个注肥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厘米,根据栽植密度,每棵树追施肥水5~30千克。
(7)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应注意的问题:①对于树势偏弱、腐烂病、轮纹病、溃疡性干腐病(冒油点)严重以及挂果量大的果园,可适当多施,反之适当少施。
②对于连年施农家肥的果园,由于地下害虫较多,可以在肥水中加入杀虫剂,对于根腐病严重的果园,可在肥水中加入杀菌剂。施用浓度与叶面喷施相同。
③如果采用1把枪施肥,(另外1个出水管加装搅拌头用于搅拌)加压泵的压力调在2.0~2.5个压力即可,如果用2把枪同时施肥,可根据高压软管的实际情况,将压力调到2.5~3.0个压力。用2个枪施肥时应避免2个枪同时停,防止瞬间压力过大压破管子。
④肥料配备时切勿私自加大肥料浓度,以防烧根。一般复合肥浓度在4%左右,有机肥浓度在4%~5%。对于特别干旱的土壤,还应当增加配水量。对于新栽幼树,肥料浓度应降低到正常情况的1/4~1/2。
5 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的优点
(1)速效性。由于肥和水结合,非常有利于肥料的快速吸收,避免了传统施肥等天下雨的窘境,经过我们去年在乾县梁山示范基地试验,肥料施入后3天就可以看到叶片变深绿色,果实生长迅速。
(2)高效性。传统施肥由于肥料在土壤中待的时间比较长,肥料经过挥发、淋溶、径流以及被土壤固定,肥料利用率很低,据陕西省调查,传统施肥氮肥利用率只有26.9%,磷肥利用率只有5.9%,钾肥利用率只有43.6%,而采用简易肥水一体化追肥,肥料利用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3)精准性。可以根据果树对养分需求规律,将果树迫切需要的氨基酸、小分子腐植酸等有机营养等通过配方化的方式供应给果树,少量多次,使施肥在时间上、肥料种类上以及数量上与果树需肥达到完美的吻合,符合果树生长规律和节奏。
(4)可控性。传统施肥,肥料施入土壤后,等天下雨,啥时候下雨啥时候肥料起作用,失去可控性,往往造成氮肥肥效滞后,与果树生长节奏不符,造成果树生长紊乱,采取简易肥水一体化追肥,可以准确的控制肥效。
(5)省力化。据初步调查,简易肥水一体化追肥,其用工量是传统追肥的1/5~1/10,大量节省用工量,用1个枪2个小时就可施1亩地的肥,如果用2个枪同时施,用时更少。许多地方工价很高,节省1个工日,就相当于节省1袋化肥。
(6)无损化。简易肥水一体化技术,不损伤果树根系,不损伤果园土壤结构。
(7)可与覆盖技术完美配合。旱地果园进行土壤覆盖是一项非常好的保水措施,但是土壤覆盖后追肥就比较麻烦,采用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无需将土壤覆盖物揭开,直接用枪追施,非常方便,而且补充的水分不易蒸发,效果很好。
图7 简易肥水一体化与
地膜覆盖完美配合
(8)高效补水。施肥的同时,也非常高效地为果树补充了水分,这点对旱地果园非常重要。对于能灌溉的果园,可以减少灌溉次数,避免大水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
6 简易肥水一体化的成功实践
(1)周联峰果园: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镇北寺照村,果园面积8亩,品种为富士,授粉树为嘎拉。该果园管理一般,腐烂病较多,2011年该果园前期生长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从6月2日追肥以后,变化特别明显,3天以后叶片明显变深绿色,油光发亮,果子生长加速,简直是一天一个样!才短短的10天,到6月12日,果子就已经达到65#啦。而此时周边的其他果园果子只有乒乓球大小。追肥方案为:每套10000个袋子,追施迪米佳复合肥50千克+果劲道水溶有机钾肥50千克+氨丽果冲施肥2桶。
(2)赵上利果园:赵上利果园位于陕西省乾县梁山镇官地村一组,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的示范园。当地海拔830米,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为224天,年平均降雨量573~590毫米。2006年春季芽苗定植。品种为礼泉短富,中间砧为M26,示范园实际面积2.05亩,栽树640株,高纺锤树形,设立架。示范园土壤基础较差,熟土层仅有25厘米,土壤有机质极低,仅有 8.673毫克/克。果园采用树盘半幅覆盖黑色地膜,行间生鼠毛草。该果园前期生长较差,叶片偏小。
无公害苹果生产施肥技术 第6篇
一、苹果园施肥原则
1. 平衡施肥。
即在对土壤营养成分测定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土壤供肥性能和树体需肥规律, 在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确定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 合理搭配、满足树体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均衡吸收。
2.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由大量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沤制而成, 因而富含有机质和多种营养成分, 能够满足树体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达到肥田、健树、增产的目的。
3. 提倡施用果树专用肥。
果树专用复合肥是配方施肥技术的具体产物, 含有果树所需的氮、磷、钾及多种微肥等营养元素, 比施用单质化肥增产效果好。但由于果树专用肥比农家肥价格高, 因而果农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 将其作为有机肥的备用肥源适当选用。
4. 推广施用环保型肥料。
施用无污染环保型肥料, 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培肥地力, 减少污染, 如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在全国重点推广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等。
5. 加强微肥的使用。
尽管果树对钙、硼、镁、铁、锌、硒、锰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少, 但这些微量元素对果树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果实品质均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生产高档果品时更为重要。如硼和锌可增强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 而钙肥可提高果实硬度等。
6. 配合使用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不仅能促进果树对肥料的吸收作用, 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促进树体生理代谢活力, 而且能提高坐果率, 加快果实膨大, 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因此, 在生产上施用生物菌肥, 对果树生长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有利。
二、常规施肥技术
1. 常规施肥方法。
果树主要是靠毛细根吸收营养, 因此, 将肥料施于毛细根的集中分布区域, 是提高肥效的一项重要措施。果树地上树冠与地下根冠存在一定相关性, 通常情况下, 水平根扩展范围是树冠的1~2倍, 但绝大部分集中在树冠投影外缘和稍远处, 所以施肥以此处为宜。苹果树根系的垂直分布深度在70~80厘米以上, 而80%以上的吸收根集中在60厘米左右深的土层中, 故施肥深度以50~60厘米为宜。
2. 常规施肥的时期与用量。
(1) 花前追施保花肥。苹果萌芽至开花期 (3月下旬至4月初) 对养分消耗较多, 主要消耗上年树体贮存的养分, 若树体贮养不足、营养供应不及时, 就会使花期延长或造成落花。因此, 应根据树体生理需求在花前追施速效氮肥, 一般成龄果树, 每株施尿素1.0千克, 有条件的可在花期喷施1~2次0.2%尿素+0.2%~0.3%硼砂水溶液, 可明显提高坐果率。 (2) 花后追施稳果肥。苹果谢花后 (4月中旬至5月上旬) , 幼果和新梢迅速生长, 此时追肥可以促使新梢健壮生长 (每株追施尿素1.0千克) , 扩大叶面积, 提高光合作用效能, 减少生理落果, 起到稳果保果之功效, 且为日后果实膨大奠定良好基础。 (3) 花芽分化前追施促芽肥。6月中下旬, 果实进入第1个生理膨大期, 部分新梢已停止生长, 花芽分化即将开始。因此, 在此期及时追施氮、磷、钾肥料可以起到提高叶片光合效率, 促进养分积累, 有利于花芽分化, 减轻大小年现象。此期一般每株追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0.5~1.0千克、硫酸钾0.5~0.6千克。 (4) 生长后期追施壮果肥。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果实第2膨大期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形成期。此期追肥不仅可以增加果实当年产量, 提高果实品质, 而且能促进花芽分化和芽体充实饱满, 增加树体养分的后期积累。一般来说, 每株树追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0.5~1.0千克、硫酸钾0.5~0.6千克。同时, 可每10天喷施1次0.3%~0.4%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复合肥溶液, 共喷2~3次, 有利于果实增色和提高果实品质。
3. 果实采收后追施保树肥。
在果实采收后, 应及时补充营养, 恢复树势, 提高树体抗寒、抗病能力, 促进花芽饱满。此期追肥一般在9—10月份进行 (即基肥) , 最迟应在11月上旬完成。一般成龄树每株施有机肥10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0.5~0.6千克。
三、矫正生理障碍施肥技术
1. 矫正生理障碍施肥方法。
苹果树生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生理缺素症, 如苹果黄叶病 (生理性缺铁) 、苹果小叶病 (生理性缺锌) 、苹果缩果病 (生理性缺硼) 、苹果苦痘病 (生理性缺钙) 等。矫正苹果生理性障碍的施肥方法有两种, 一是土壤追肥, 二是树体喷施 (根外追肥) 。不同元素在树体内的移动速度不同, 因此喷布部位应有所区别, 特别是微量元素在树体内移动较慢, 最好是提早施用并直接施于需要的器官上。
2. 矫正生理性障碍施肥的时期与用量。
红富士苹果科学施肥技术 第7篇
1 生长结果特性
1.1 生长特性
红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旺, 生长期长, 停止生长晚, 枝叶量增长迅速, 树冠形成快。进入结果期后, 生长势趋于缓和, 大量结果, 树体衰弱。在丰县, 红富士苹果有3次生长高峰, 第1次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 此期生长是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0%以上;第2次在7月上旬至下旬;第3次在8月上中旬, 8月底新梢停长。
1.2 结果习性
红富士苹果具有早期丰产稳产的特性, 花芽分化较其他品种晚, 进程较慢, 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2 需肥特点
红富士苹果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需要16种必需营养元素。这些元素应保持一定的量和相对平衡, 才能有利于果树的吸收利用, 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出现缺素症。这些营养元素除碳氢氧有空气和降雨供给外, 其他元素大都由土壤供给。氮、磷、钾在土壤中含量不多, 且用量较大, 必须通过施肥加以补充[1]。
3 施肥时期
施肥时期应根据红富士苹果的品种、需肥规律、树龄、树势、物侯期、土壤、肥料等情况而定[2,3,4]。红富士苹果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3种。
3.1 基肥
基肥是较长时期供给果树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基肥, 最宜秋天施肥。秋施基肥的时间以中熟品种采收后、晚熟品种采收前为最佳, 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施基肥具有以下好处:一是有机肥容易腐烂分解。秋天果实采收后, 气温、地温仍比较高, 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有机肥充分腐烂分解, 用于补充树体结果消耗的养分, 可恢复树势, 积累营养, 为安全越冬和花芽分化及翌年的春梢生长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有利于提高结果率, 减少落花落果。二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土壤。三是断根后的伤口容易愈合, 根系生长快, 发根数量多。长期的施肥试验证明, 秋施基肥, 特别是氮肥, 至翌年春季芽萌动前, 苹果新梢内的淀粉含量、氮素含量以及嫩芽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干周增长量大, 花芽质量好, 果实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提高。因此, 秋季施用基肥, 是苹果园施肥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全年施肥的基础。
3.2 追肥
追肥又叫补肥, 在果树生长的关键物侯期来补充营养, 可达到壮树丰产的目的。红富士幼树在结果前, 为了促进枝条生长, 迅速扩大树冠和形成坚强的骨架, 应于新梢生长前和旺盛生长期追肥, 以追氮肥为主。
3.2.1 旺长树。
追肥时间应避开营养分配中心的新梢旺长期, 提倡“两停”追肥, 即春梢和秋梢停长期, 尤其注重“秋停”追肥, 有利于分配均衡, 缓和旺长。控制氮肥施用量, 增施磷钾肥, 促进成花。
3.2.2 衰弱树。
最好在萌芽前, 新梢初生长期分次追肥, 并以氮肥为主, 以恢复树势。
3.2.3 结果期树。
结果期树, 一般有以下几个追肥时期: (1) 发芽前。发芽前追施一定数量的氮肥, 可促发新梢, 枝叶健壮, 提高坐果率, 促进幼果发育。 (2) 花后。此期正是幼果生长与新梢旺盛生长期, 需肥较多。追肥对于促进新梢生长、扩大叶面积、减轻落果、促进花芽分化都有重要作用。 (3) 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此期停止生长, 花芽开始分化, 追肥可促进养分积累, 有利于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 为来年结果打好基础。 (4) 果实膨大后期。追施1次磷钾肥, 以钾肥为主, 以利于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结果大年树要在花芽分化前追施适量的速效氮肥, 以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来年产量。结果小年树, 要在萌芽、开花前及早追施速效氮肥, 花期进行叶面喷硼, 以提高坐果率。花芽分化前一般不必追施速效氮肥, 以免过量成花, 加大大小年幅度。
3.3 叶面喷肥
在土壤追肥的同时, 要重视叶面喷肥, 以补充根系吸收不足。叶面喷肥不受新根数量多少和土壤理化特性等因素的干扰, 直接进入枝叶中, 有利于更快地改变树体营养状况。早春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前是叶面喷肥的2个重要时期。
4 施肥方法
4.1 放射沟 (辐射状) 施肥
由树冠下向外开沟, 里面一端起自树冠外缘投影下梢内, 外面一端延伸到树冠外缘投影以外。开沟4~6条, 宽和深由肥料多少而定, 施肥后覆土。第2年施肥时, 沟的位置应错开。适于成年树, 太密树不宜用。
4.2 全园施肥
先把肥料全园铺撒开, 用耧耙将肥料和土混合或翻入土中。全园施肥后配合灌溉, 效率高。适于成年树、密植树。
4.3 环状 (轮状) 施肥
环状沟应开于树冠外缘投影下, 施肥量大时沟可挖宽挖深一些, 施肥后及时覆土。适于幼树和初结果树, 太密植树不宜用。
4.4 条沟施肥
行间顺行向开沟, 可开多条, 随开沟随施肥, 及时覆土。
摘要:结合富士苹果生长结果特性和需肥特点, 阐述了其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以为提高丰县红富士苹果施肥技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红富士苹果,科学施肥,江苏丰县
参考文献
[1]隋鹏飞, 史进元.陕西省红富士苹果果园施肥调查[J].土壤肥料, 1995 (1) :35-37.
[2]胡杰.苹果树深施基肥效果[J].北方园艺, 1992 (2) :54-55.
[3]路树国.苹果树“四佳”施肥法[J].西北园艺:果树, 1998 (3) :18.
盐源县优质苹果高效施肥实用技术 第8篇
如何根据盐源县的生态条件, 结合苹果的生物学特性, 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 对提高苹果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苹果作为高龄树种, 各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同。苹果幼树期, 应以氮肥为主, 以氮增碳促进营养生长, 并配合适宜的磷肥、钾肥和硼肥;幼树初果期因为营养生长较强, 则应以磷肥和钾肥为主, 控制和少施氮肥;而盛果期的苹果树在有机肥的施用以及无机肥料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上只有做到合理配合施用, 才能有合理的产出比, 取得较好的栽培效益。下面我们以每株单产100kg左右的苹果树为例, 探讨苹果的施肥技术。
一、秋施基肥
苹果施秋肥的最佳时期是8月中旬至9月下旬, 早熟品种和金帅品种可在采果后进行, 富士品种则应该在采果前进行。因为秋季苹果的根系生长量大, 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吸收和运转, 并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树体的树干和花芽中, 从而决定次年苹果的开花质量和坐果率。反之若养分储备不足, 则导致苹果树开花不坐果或幼果期造成大量生理落果。基肥施用应以有机肥为主, 施用量为“斤肥斤果”;化学无机肥则应选用优质的复合肥, 每株施1~1.5kg。另外硼肥也宜在秋季施用, 一年一次即可。
二、春季追肥
有水源灌溉条件的果园, 宜在开花前结合春灌水进行追肥, 无法进行春灌的果园可适当推后, 也可等雨追肥, 但必须多用叶面肥。春肥以氮肥为主, 并配合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或优质复合肥为好。较适宜的施肥方案是: (1) 尿素1kg+复合肥0.5kg; (2) 高氮型复合肥1~1.5kg; (3) 尿素0.75kg+磷铵0.5kg; (4) 尿素1kg+冲施肥0.25kg。注意:春季应少施或不施钾肥。
三、壮果肥
春梢停长初期进行, 一般结合第一次透雨后选晴天及时进行施用。壮果肥宜选择优质的硫酸钾复合肥, 每株1.5~2kg, 如混用百事达生物肥或腐质酸冲施肥, 效果更佳。
四、叶面追肥
叶面肥具有吸收好、见效快的特性, 但必须选用安全性好的优质叶面肥, 重点推荐以下几种使用方法:
1. 萌芽至初花期
(1) 勇壮+硼; (2) 尿素+磷酸二氢钾+硼; (3) 迦姆丰、先益花等优质安全的叶面肥。。
2. 盛花期
(1) 赤霉素+硼; (2) 赤霉素+勇壮等优质安全的叶面肥, 可有效促进坐果。
3. 幼果期
宜选用勇壮、迦姆、碧绿青、维果、先益叶等。若缺钙防治苦痘病, 宜选用志信高钙硼、镁钙镁、果钙美等优质安全的叶面肥, 宜在谢花后的第2次、第3次喷药时进行。
4. 花芽分化期至果实膨大期
应选用高钾、高磷的叶面肥。必须注意的是金帅品种在采果前1个月不宜使用。
5. 苹果采收后
苹果苗断根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 第9篇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矮化砧技术解决苹果早期丰产和后期果品质量问题,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在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培育中单芽嫁接育苗方法应用较多,为控制苗木主根生长,促进侧根和须根的生长,获得生育健壮、根系发达、木质化充分的壮苗,对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在培育的第2年秋季进行断根作业。断根不仅促进新根再生,对新根的延长生长也有促进作用[2]。断根结合剪枝新根总数虽然稍低,但断口附近有大量新根,而且非断口处新根长度值高,并且增强了光合作用,减少生长冗余,蒸腾失水减少;断根后及时灌透水、适量追肥,以利于苗木根系迅速恢复生长,使得栽植成活率高。断根吸收的二价态有效铁大量运往叶片,而整根吸收的铁较多淀积于根内[3]。若采用人工断根、倒栽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采用机械化断根施肥作业,可以省略断根后的倒栽作业工序,保持苗木断根前后的生长环境不变,促进成活率,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1 苹果苗断根施肥的园艺要求
矮化中间砧苗可发挥实生砧抗逆性强和矮化中间砧段矮化作用的双重效应,用它嫁接苹果品种可增大我国果树栽培面积,提高产量。以实生砧作基砧,其上嫁接矮化砧并留有一定长度的枝段作中间砧,在中间砧上嫁接苹果品种的成苗,称为矮化中间砧成品苗;尚未嫁接苹果品种的砧苗,称为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
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的培育方法有单芽嫁接、双芽靠接、分段芽接和二重枝接4种方法[4]。其中,单芽嫁接育苗的步骤为:第1年春播普通砧木种子,得到实生苗,秋季芽接矮化砧;第2年春季剪砧得到矮化砧苗,秋季嫁接苹果品种芽片;第3年春季剪砧,秋后育成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如果采用普通砧快速育苗的方法,在第2年夏季接品种芽片,秋后即可得到矮化中间砧成品苗,使得育苗周期由3年缩短为2年。
良种壮苗是果树早产、丰产、优质的前提。苗木质量的好坏、品种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栽植后的成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也将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依据苹果栽培及生长的生物学特性[5],结合果树园艺专家的建议,对苹果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苗木实施断根施肥的园艺技术要求为:断根施肥机进行行间作业时,切断苹果苗的主根系,断根深度150~300mm,深度一致;断根作业时不乱土层,不翻土,土壤弥合好;断根作业时机具通过性好,不被杂草缠结;工作稳定性好,操作灵活,断根行距可根据不同的苹果苗种植模式灵活调整。
2 苹果苗断根施肥机设计
2.1 设计原理
苹果苗断根施肥机的工作原理是在园艺要求的合理深度部位,切断基苗主根,保证切口整齐,不能产生土垡移动和翻转现象,同时施加底肥,促发侧根发育,培育壮苗,从而提高苗木根系发育质量和作业生产效率[6]。
2.2 总体设计
苹果苗断根施肥机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
1.肥箱 2.地轮 3.断根铲 4.限深轮 5.机架
苹果苗断根施肥机主要由机架、肥箱、地轮、断根铲和限深轮组成。机架为整体焊合结构,其悬挂机构为可调式,可与拖拉机悬挂装置联接成刚体一起运动,通过链传动驱动肥箱的排肥器,排肥轮排出肥料通过导肥管和排肥管施入土壤,实现施肥作业。地轮在入土工作后转动,协助维持机架平衡稳定,切根铲随同机架一起运动,在可调限深轮的调节下保持规定的切割深度和切割断口,实现切割根茎作业。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总体尺寸/mm:12007001300
配套动力/kW:22.1
作业方式:悬挂作业
行距/mm:650(可调)
切割宽度/mm:450~550(可调)
切割深度/mm:150~300(可调)
施肥量/kghm-2:300(可调)
排肥排种器形式:外槽轮式
作业速度/ms-1:1.2~3
2.3 关键部件设计
断根铲作为断根施肥机的关键部件,对控制苗木主根生长、促进侧根和须根的生长,获得根系发达、等级率高的壮苗有重要作用。
2.3.1 断根铲的结构
断根铲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断根铲由铲柄、铲底板、断根铲刃等构成。铲柄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安装板上;铲柄的中下部前面开有刃口,入土工作时减小阻力;铲柄后上部装有排肥管,将肥箱的肥料导入地内;铲柄的下端装有铲底板,断根铲刃通过沉头方颈螺栓联接在铲底板上。
1.断根铲刃 2.刃口 3.排肥管 4.铲柄 5.铲底板
2.3.2 断根铲底板的结构参数
苹果苗圃基地的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的苗木行距为300mm和550mm间隔种植,断根铲底板的长度至少为425mm,选择断根铲底板长度为450mm;断根工作时为减小工作阻力,铲底板形状选择梯形结构,两边宽度分别为70mm和220mm。铲底板的入土角为18°;在铲底板的前端加工成45°斜面,便于安装断根铲刃。
2.3.3 断根铲刃的结构参数
为顺利切断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的主根,延长断根铲刃的使用寿命,断根铲刃采用的锰钢制成。断根铲刃的前端开刃口,后部加工成45°斜面,通过沉头螺钉安装于铲底板上。
2.3.4 断根铲的铲柄高度
苹果苗圃基地的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的苗木高度为600~800mm不等,根据机具在田间作业不损伤苗木茎秆的要求,铲柄高度为900mm,其中断根工作铲柄高度150~300mm。
2.4 施肥量确定
将肥料施入土壤中是为了增加可供苗木利用的氮、磷、钾等养分的供应,提高苗木的质量。由于大部分肥料在土中的位移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取得最大的肥效和最有效的利用养料,将肥料相对于苗木根部施用在种层以下20~80mm以离种行侧向间距为30~100mm的一侧或两侧处,能得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对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进行断根施肥时,进行苗木行侧追肥。如果将肥料施在根区的潮湿土壤中,可获得最直接的效果,但必须避免根系受到过度的机械损伤。苗木断根作业和行侧施肥结合在一起进行,肥料通过铲柄上的排肥管施在断根铲作业后的松软土壤内。
苹果苗圃常用的肥料有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等。有机肥属于迟效肥,要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才能被苗木吸收利用,吸收时间长;微生物肥是固氮菌、根瘤菌、磷化细菌、钾细菌等各种细菌肥料和菌根真菌肥料,利用土壤中对苗木生长有利的微生物,经过培养而制成的各种菌剂肥料的总称;大部分无机肥属于速效肥,如氮、磷、钾、复合肥等。对于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经断根作业后,土壤内适于施入无机肥,其营养元素含量高,主要成分溶于水,容易变为能被苗木吸收的成分,肥效快。
磷能促进根系发达,促进苗木多吸收氮素,还能促进氮的合成。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属于幼苗,在幼苗生长期供应速效氮和磷,与有机肥料混合作基肥,能减少磷被土壤固定,氮被淋失,提高氮的肥效。
矮砧果园根量大,单位面积土壤内需肥多,应少施、勤施。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在秋季进行断根作业,为使施入的肥料在当年被苗木充分吸收,选择施肥量为300kg/hm2。实际施肥量还需考虑实生苗的播种质量、播种方式、田间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3 苹果苗断根施肥机试验
3.1 苹果苗断根试验
3.1.1 试验情况
试验地选择河北蠡县小陈苗圃基地,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苗木行距为300mm和550mm间隔种植,地表处苗木根茎为10~15mm。断根时期选择在秋季枝梢停止生长后进行,配套拖拉机动力为泰山300(22kW),以高一挡挡位进行作业。断根后及时灌溉,以利于苗木根系迅速恢复生长。
对断根后的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根系进行随机抽样测量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1.2 试验结果
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地表处苗木根茎为15~20mm,均值16.25mm;断根后的根系分布空间为主根深度140~270mm,均值178.5mm;侧根宽200~500mm,均值220mm;侧根厚100~300mm,均值136mm。断根深度可通过拖拉机液压调节机构调节,施肥量可通过肥量调节机构调节。断根施肥作业后地表平整、无翻土,机具通过性良好,作业稳定可靠。
3.2 断根作业对成品苗根系的效用
3.2.1 试验情况
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经断根施肥作业,经过一年的生长发育成为矮化中间砧成品苗。在苗木出圃时,可以根据矮化中间砧成品苗的根系状况检验半成品苗断根作业的效果。由于根系在保证苗木成活及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分级过程中要体现出根系的重要性,要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根系状况包括根系长度、根幅和侧根数量等,是苗木分级标准中苗木形态指标的参数之一。
检验地选择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断根施肥作业的地块,通过苹果苗起苗机进行矮化中间砧成品苗的起苗出圃作业,将苗木划分成面积相等的20个区域进行根系状况的数据统计。苗木起苗出圃时间选择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地封冻前进行,配套动力为履带式拖拉机东方红75(55.2kW),作业方法采用以低Ⅱ挡挡位、空出地头绕圈行走,起苗深度用拖拉机液压缸限位阀控制在310mm。起苗作业时,20人均距离站在地块两侧,待起苗机起苗作业后将苹果成品苗拔出来,排列成行,便于苗木分级和打捆等下一工序作业。
对划分每个区域内起苗出圃的矮化中间砧成品苗根系随机抽样测量50棵苗的根系状况进行数据统计,取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统计数值,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2.2 试验结果
矮化中间砧成品苹果苗地表处苗木根茎为15~30mm,均值21.25mm;起苗后的根系分布空间为主根240~350mm,均值317.5mm;侧根宽200~400mm,均值307.5mm;侧根厚150~300mm,均值162.5mm;侧根数3~10个,均值5.5个。起苗深度在保证矮化中间砧成品苗的根系完整情况下,可适当减小深度,便于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油耗,减少成本。
3.3 断根作业对成品苗根系的效用分析
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断根作业后历经一年的生长发育成成品苗,其苗木地表处根茎由16.25mm增长到21.25mm,增长了30.8%;主根深度由178.5mm增长到317.5mm,增长了77.9%;侧根宽由220mm增长到307.5mm,增长了39.8%;侧根厚由136mm增长到162.5mm,增长了19.5%;断根作业平均促发侧根数5.5个。检验表明:断根作业能够促进苹果苗木根系的发育,提升矮化中间砧成品苗的等级率。
4 结论
根据培育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苹果苗的园艺技术要求,设计了L型断根铲的断根施肥机。通过泰山300拖拉机悬挂L型断根施肥机以高Ⅰ挡挡位进行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苹果苗的断根施肥作业,在断根深度为178.5mm,工作幅宽450mm,施肥量300kg/hm2时作业顺利,能使断根施肥机切断主根,保留且不伤侧根,动土量少;实现对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的断根、施肥,减少了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的倒栽工序,为培育优质成品苗做了良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1995-2005[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杨洪强,接玉玲,张连忠,等.断根和剪枝对盆栽苹果叶片光合蒸腾及WUE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2,29(3):197-202.
[3]王秀茹,薛进军,赵风平,等.果树断根吸收铁素营养研究[J].河北果树,2000(3):8-12.
[4]孙华美.果树育苗工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5]曲泽洲.果树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苹果施肥 第10篇
一、存在的误区
1. 春季(2~4月)
①弱树施氮不足。4月中旬正是北方苹果树的开花盛期,也是树体需氮元素较多的时期。有关资料表明,开1朵花需要消耗氮元素1毫克。部分果农上年秋施基肥时没有加施氮肥或者加施氮肥很少,次年开春后又没有及时给弱树增施氮肥,导致弱树施氮不足,营养不良,落花落果严重,于是形成了“一树花半树果”的现象。
②旺树施氮过多。部分果农偏爱旺树,开春后给一些营养生长旺盛的旺树施氮肥过多,从而促使旺树更旺,导致营养生长过盛而压制了生殖生长。这些旺树多数本来成花很少,又因施氮肥过多而发生了严重的落花落果,造成了“冲花”现象。特别是一些强势品种,例如红星和富士等,“冲花”现象屡见不鲜。
③主干涂肥偏迟。果农给苹果树主干涂抹氨基酸等液体肥料是一种见效快的“补肥”方法。实践证明,给主干涂抹液体肥要抓住3个技术要点:一是涂抹时间早效果好,一般以4月上中旬为宜;二是涂抹肥带长效果好,以40~60厘米长为宜;三是涂抹次数多效果好,最好涂抹2~3次。但是一些果农没有抓住这3点,在涂抹时间上偏迟,往往拖延到5月下旬;涂抹带较短,多为15~20厘米长;涂抹次数也只有1次:因此,涂抹效果不太明显。
2. 夏季(5~7月)
①追肥深度太浅。苹果树根系多数分布在土壤25~30厘米深处,且吸收无机养分的根毛区大多分布在树冠外缘,施肥的最佳位置就是根系和根毛分布区域。而一些果农夏季地下追肥深度多为10~15厘米,又多施在树冠投影之内;还有一些果农喜欢趁夏季降雨给树盘上撒施速效化肥。这些施肥方法由于位置不当,因此肥料吸收慢,吸收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地面撒施的,一般损失率都在20%以上;同时,容易引根向上发展,降低树体抗旱能力。
②叶面喷肥不到位。叶面喷肥属于根外追肥,主要依靠叶片的气孔和角质层吸收。一些果农实施叶面喷肥技术较差,表现在:一是没有将叶面肥喷到叶片背面;二是喷施次数太少,多数人只喷1~2次;三是喷施浓度不当,喷施浓度过低的效果不佳,喷施浓度过高的发生了烧叶现象。常用叶面肥适宜浓度:硼砂为0.2%~0.3%,磷酸二氢钾为0.2%~0.3%,硫酸锌在萌芽期至采收前施用为0.3%~0.5%、休眠期施用为2%~4%,益植素(稀土)为0.15%。叶面肥多数要求喷3次,效果也最好。
③轻视中、微量元素。苹果树从萌芽至采果都需要吸收一定量的中、微量元素,其中夏季需求量比较多。然而有不少果农只重视施用大量元素,而轻视中、微量元素,导致许多果树发生缺素症,例如缺锌发生小叶病,缺铁发生黄叶病,缺钙发生苦痘病和痘斑病等。
3. 秋季(8~10月)
①施钾、氮肥不合理。8月中旬应当多施钾肥、少施氮肥,这样有利于果实增糖、增色、增硬度。如果施氮过多,就会造成果实贪青晚熟、不易着色;对于秋梢来说,容易徒长贪青,不易成熟木质化,降低了抗寒能力。而一些果农的做法正好相反,他们在8月中旬施追肥,由于钾肥(硫酸钾)价格高,而尿素价格相对较低,所以施钾肥的仅占22%左右,而多施氮肥的却占到60%以上。
②施基肥误区多。一是时间过晚。实践证明,中、晚熟苹果采收前的8~9月是施基肥的最佳时期,而多数果农却延误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有的还拖延到开春后才施基肥。二是肥料品种单一。据调查,69%的果农只重视施化肥而轻视施有机肥,化肥主要施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和三元复合肥,施有机肥的果农占不到30%。三是施肥数量不足。多数果农没有采用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技术,只根据经验施用,而且施用量不足,秋施基肥量仅占周年总施肥量的30%~35%。
4. 冬季(11月至次年1月) 由于果树处于休眠期,加之土壤封冻不能施肥,所以从略。
二、矫正要点
在上述各误区中,有些纠正之法已经基本阐明,但为了使果农能够系统且有重点地掌握矫正要点,再将关键的几点突出强调一下。
1. 坚持无公害苹果园施肥原则 即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所施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产生不良影响。
2. 采用比较先进的施肥技术 即采用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技术,既要重视大量元素的应用,又要重视中量和微量元素的配合。
3. 增加果园有机肥投入 增施土粪、堆肥、圈粪、绿肥、沤制的秸秆及杂草等有机肥,这些肥料养分全面、肥效长,不仅可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而且可以提高果品产量、增进口感,但切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因其病虫卵多,腐熟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应,易烧根)。
4. 各季节施肥有所侧重 春季要以氮为主,以磷、钾为辅;夏季要以磷、钾为主,以氮为辅;秋季要以钾为主,以磷、氮为辅。秋季施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施用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70%。
5. 秋施基肥要早 一般应在8~9月施入。此时正值果树根系生长第三个高峰期,光照充足,墒情好,施基肥有利于新根生长,恢复树势,增强树体抗寒抗旱能力,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据有关试验,秋施基肥比冬、春施基肥可增产14%~30%。
6. 追肥次数和氮磷钾比例适宜 一般幼龄树追肥2次,即在萌芽期和新梢旺长期各施1次,氮、磷、钾比例为1∶2∶1;而成龄树应追肥3次,即施萌芽肥、成花肥和果实膨大肥,氮、磷、钾比例为2∶1∶2。
7.施追肥方法要科学 幼龄树可采用环状沟、放射状沟和条状沟施入,而成龄树可采用开沟条施、肥水穴施或全园撒施。撒施是将肥料先撒到地面上,然后用犁或铁锨翻埋至地下25厘米左右深处。
澄城县苹果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1篇
1 苹果施肥存在的问题
1.1 有机肥施用量不足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 畜养量减少, 有机肥源不足, 部分果园不施或少施, 或肥料未腐熟施, 施入时间不当, 施肥不深等, 造成果园土壤贫瘠。据调查, 2014年澄城县苹果生产中平均施用有机肥25.2 t/hm2, 不能满足1 kg果施有机肥1.5 kg要求。
1.2 施肥量及施肥比例不合理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使果农认识到平衡施肥的必要性, 但仍有部分果农行动缓慢, 对自己果园每年需要的肥料种类、数量心中无数, 施肥时“看邻家、找参照”, 听信肥料经销商宣传, 盲目性、随意性大。部分果农根据苹果市场状况施肥, 效益好多施肥, 效益差少施肥。出现时而过量、时而不足, 引起树体旺长、出现大小年、土壤板结。
1.3 施肥时间不当
苹果采收前后, 一些果农致力于销售果实, 把秋施基肥推迟到冬闲时, 甚至到土壤封冻前。此时施入有机肥, 地温降低, 根系活动减缓, 不利于有机肥、氮磷钾肥料的吸收, 影响树体对养分积累, 进而影响次年春季的开花结果、新梢生长;一些果农于春季施用未腐熟的作物秸秆和猪粪、鸡粪, 这些有机肥施入土壤到腐熟分解需要一定的水分、养分, 在干旱条件下, 必定发生与根系争水争肥的现象, 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少数果农7—8月施用氮肥, 加快秋梢旺长, 影响花芽分化、通风透光、果实着色。
1.4 施肥方法不科学
一是施肥深度太浅。澄城县大部分果园树龄都在10年以上, 部分果园行间封闭, 施肥操作不便, 采取全园撒施肥料, 后浅耕翻埋的办法, 施肥深度达不到根系密集层, 肥料利用率低, 也造成根系上浮, 树体的抗旱、抗寒、抗大风能力降低。二是施肥位置离树干较近。吸收营养的毛根集中在树冠投影外围, 施肥位置离树干较近, 导致肥料不能被吸收而流失。三是施肥穴少, 肥料过于集中。果农在树冠投影下4个方向挖坑, 肥料不与挖出来的土混匀填埋, 且施肥量大, 肥料遇水溶解易造成局部浓度过大而出现烧根死树[1]。
1.5 果园长期清耕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部分果园仍然采取清耕管理。尽管清耕能减少杂草与树体之间的争夺肥水, 杀死近地面害虫, 但清耕制不仅浪费人力、物力, 也浪费了光热资源。采用果园生草, 割草还田, 在有机肥不足的果园, 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果品品质[2]。
1.6 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认识有待提高
多数果农认为配方施肥应用仅需1~2年, 配方施肥仅仅是农业技术部门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提出施肥建议卡, 由果农到市场购买肥料施用。其实配方施肥是一项长期的技术工作, 需要根据苹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以及土壤肥力等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完善[3]。
2 对策
2.1 加大苹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果农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者、受益者, 只有果农真正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才能保证苹果施肥的准确性, 实现苹果生产的优质高效。农技部门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 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同时建立稳定的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户, 以示范效果、施肥典型带动苹果施肥的发展。
2.2 重施有机肥
以有机肥为主, 有机肥无机肥结合, 氮、磷、钾、中微量元素肥料相配合是苹果施肥的原则。有机肥不仅能培肥地力,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还能改良土壤结构, 保证树体均衡长久地获得各种营养元素, 实现健壮生长。初挂果树每株施用有机肥50 kg左右, 盛果期树每株施用有机肥100~150 kg。也可1 kg果施入1.5 kg有机肥。有机肥以秋季施用为主, 因为秋季温度高, 根系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力强, 有利于有机肥的分解和树体吸收, 为来年的春发、开花、坐果积累更多营养[4]。
2.3 应用配方肥
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与肥料企业相结合的产物, 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的需肥特性, 参照试验示范结果提出施肥配方, 按照配方生产出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 具有可调性、营养全、使用方便的特点。据调查苹果施用配方肥, 叶色好、枝条壮、花芽饱满、果实着色好、耐储存, 产量提高10%~20%。当前苹果配方肥的氮磷钾含量主要有15-15-15、13-17-15、16-10-14等。
2.4 适量适时施肥
根据澄城县苹果园土壤肥力现状, 苹果生产现状及果农的经济条件, 按照产量37.5 t/hm2计算, 需要施入纯N 360kg/hm2、P2O5240 kg/hm2、K2O 300 kg/hm2, 分别折尿素810 kg/hm2、过磷酸钙2 025 kg/hm2、硫酸钾600 kg/hm2, 折配方肥 (15-15-15) 1 605 kg/hm2、配合尿素259.5 kg/hm2、硫酸钾120 kg/hm2。产量增减, 施肥量按比例调高或降低。
苹果生育期内施肥3次。一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于9月下旬到11月底施入。施入全部有机肥, 2/3氮肥、1/2磷肥、1/2钾肥。基肥可使树体在采收后到落叶前充分发挥光合功能, 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二是萌芽前3月中下旬追肥。施入1/3氮肥、1/4磷肥, 或养分含量相符的配方肥。此次施肥能有效促进萌芽、开花、坐果及新梢生长。三是果实膨大期6月上中旬追施。施入1/4磷肥、1/2钾肥或养分含量相符的配方肥。此次施肥能够满足花芽分化、枝叶生长和果实膨大的需要, 也为提高苹果硬度、含糖量, 促进果实着色打下基础。
2.5 规范施肥方法
施用基肥时, 不能固定一种施肥方法, 要交替进行撒施深翻、放射状沟施、环状沟施、条状沟施。撒施深翻的深度要达到25 cm以上;放射状、条状沟施要求距树干0.5 m, 开6~8条宽30 cm、深40 cm的沟;环状沟施要求在树冠投影外缘围绕树冠挖宽30 cm、深40 cm的环状沟;施用追肥时, 也应把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穴施等方法交替进行。开沟深度15~20 cm, 以免过量伤根。追肥和基肥的施入位置年际之间、季节之间要尽量错开, 实现土壤营养的均衡分布。不论是基肥、追肥都应与土壤混匀填埋, 避免肥料过于集中, 引起根系损伤。
2.6 做好叶面喷肥
叶面肥是重要的辅助性施肥措施。常见的叶面肥很多, 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硼砂、硫酸锌、氯化钙、硝酸钙以及氨基酸和黄腐酸螯合的多种微量元素肥等。生长前期喷施氮肥, 花期喷施硼肥, 幼果期喷施钙肥, 树体盛长期喷施磷钾肥、锌肥及氨基酸和黄腐酸螯合肥等。硫酸亚铁在苹果上喷施, 易引起果锈, 一般作基肥施入。
喷施叶面肥, 宜选择阴天无雨时喷施。晴天喷施叶面肥在10:00以前、16:00以后, 温度以18~25℃为宜, 有利于肥液在叶片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 便于吸收。叶面肥喷到苹果叶片的背面效果最佳。不能把易引起化学反应的叶面肥混合喷施, 如硫酸盐 (锌、铁、锰、铜等) 与钙盐 (如氯化钙、硝酸钙等) 混合会产生沉淀, 并且会对叶片、果实等产生药害。
2.7 果园生草栽培
在果园内生草, 夏季可有效降低地温, 冬季可使地温略有提高,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种草给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能更好地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减少农药用量, 降低果品农药残留;青草覆盖在树盘、行间, 保水提温。青草腐烂后进入土壤, 可增加根际微生物活性,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种草可选择三叶草、黑麦草、豆类、油菜等, 在植株生长量达最大时刈割还田[5]。
参考文献
[1]刘汝亮, 同延安.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平衡施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 :135-140.
[2]牛润民, 甘欣勇.菏泽市苹果园的土壤养分现状和施肥方案[J].山西果树, 2010 (1) :33-34.
[3]马磊.苹果树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J].山西果树, 2012 (6) :19-20.
[4]杨世勇, 周晓康.天水苹果园土壤养分现状与配方施肥技术[J].西北园艺, 2013 (10)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