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OTT集成播控平台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OTT集成播控平台(精选4篇)

OTT集成播控平台 第1篇

0引言

近年来, IPTV互联网发展迅速, 媒体、通信等产业也随之呈现出跨界融合的趋势。其中, 以OTT音视频为代表的信息娱乐服务蓬勃发展, 已经开始对传统媒体和有线网络的市场份额产生冲击。

Over The Top (OTT) 业务最典型的特征是其内容集成播控商利用基础网络服务提供商 (ISP) 的网络开展新媒体业务, 其本质是利用统一的内容播控、管理以及分发平台, 通过开放的互联网, 向智能机顶盒、移动终端APP提供音视频直播和点播业务。

目前各大媒体、运营商正在集中资源发展手机广播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车载视听、有声阅读等新媒体业务, 全面打造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新媒体产业。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归纳目前OTT节目集成播控平台技术的不足, 并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与同行从业者分享。

1 OTT节目集成播控平台的现状

1.视频质量有待提高

最近几年OTT在Internet和广电网络的城域网发展迅速, 但是由于带宽成本的限制, 其视频清晰度还达不到传统DVB网络的视频质量, 例如腾讯视频、乐视等视频网站, 其高清仅为720P的1.5Mbps~2Mbps, 超高清仅为1080P的4Mbps~5Mbps, 谈不上优质的视频观看效果, 4K专区的节目也是降低带宽, 用2K模式在互联网传输, 不是真正的4K效果, 例如某歌手的鸟巢4K演唱会, 实际是4K摄像机拍摄和制作, 网络观众看到的则是2K H.264的视频。

2.缺少应急信息发布平台

国家应急广播是指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 通过广播向公众提供动员指挥、协调救援、信息服务、灾备预防的一种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应急手段, 如何在基于网页观看的视频中加入应急信息, 目前是缺失的。

3.缺少4K HEVC轮播平台

目前的轮播频道是基于H.264的编码, 不能升级到4K H.265的播出, 强制播出时, 2个节目之间不能平滑衔接, 会出现2s~5s的黑屏或者静帧, 是观众不能接受的。

4.安全播出级别有待提高

传统的电视广播业务中断15s就是安全播出事故, 当前OTT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中断事件频发, 因为在系统建设之初, 安全备份的方式就不够充分。

5.声音响度不统一

部分集成播控平台的音频在不同频道之间、同一频道不同节目之间的响度不统一, 观众收听效果不佳。

6.数字版权保护缺失

DRM的目的是保护数字媒体的版权, 从技术上防止数字媒体的非法复制, 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复制很困难, 最终用户必须得到授权后才能使用数字媒体;缺少DRM的集成播控平台, 上游内容提供商 (CP) 不会提供优质的内容, 尤其是4K的片源。

7.直播业务内容难替换

运营商已经购买了CP的节目和广告的授权, 需要替换其广告甚至节目内容, 基于RTMP、HLS、HSS技术的OTT直播业务都解决不了节目无缝替换和广告无缝插入的问题。

8.客户端UI无新意

客户端的节目往往根据频道的名字或者LOGO, 是静止的, 不够炫目和直观, 观众无法实时预览所有节目和瞬间切换。

9.缺少e MBMS对接经验

e MBMS是基于4G LTE的广播多播业务, 是一种先进的移动数据传输技术, 可以使运营商显著降低在LTE网络上同一时间向多个用户提供诸如视频、音频等高带宽内容的成本, 目前4G LTE在大城市已经升级完毕, 缺少集成播控平台和e MBMS对接的经验。

2 OTT节目集成播控平台的技术升级

针对目前OTT节目集成播控平台存在的不足, 对平台的技术升级提出以下建议, 供同行参考。

2.1 H.264/H.265同步编码输出

目前基于HTML 5和Apple的safari浏览器不支持H.265解码, 但是终端的2K及以下的H.265解码能力是足够的, 建议客户端APP和硬件解码设备采用H.265解码, 这就要求集成播控平台的信源转码同时支持H.264和H.265输出。

H.265在帧内, 帧间编码策略比H.264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帧内编码, H.265采用可预测的、灵活的、和自适应的分块策略, 最大分块为64×64, 而不是H.264的16×16宏块, 不同厂家的H.265的压缩效率进步不同, 如表1为某国外厂家H.265和H.264的压缩效率对比。

2.2增加应急信息发布平台

由于OTT的客户端比较多, 而且基于浏览器的播放器不可控, 建议在视频中内嵌应急信息, 包括文字, 图片和视频。系统架构如图1, 包括应急信息素材库和管理系统, 同时要求编码器支持文字, 图片和视频的插入, 并且开放API接口, 规定插入的时间和周期, 已经可以编辑应急信息的属性。

2.3引进4K H.265轮播平台

目前各大编码器厂家无4K的实时转码器, 4K H.265轮播频道大都采用离线转码和TS的播放服务器, 全国前两个4K H.265频道在大连天途有线和江苏有线上线, 其原理图如图2。

目前不是所有的播出系统都能做到4K节目的平滑衔接, 需要离线编码器和播放服务器经过大量的调试, 也需要终端4K机顶盒厂家的配合, 其中几个要点为:

1.离线4K H.265文件的开头和结尾空包PID 8191不能超过10ms;

2.离线4K H.265文件最好音频先发送, 视频后发送;

3.离线4K H.265文件的第一个PCR需要从0开始, 且PCR indicator的值为1;

4.离线4K H.265文件的PMT增加Frame Rate描述子;

5.播出服务器在两个文件衔接处的纯空包周期不能超过100ms。

4K H.265的码率多少才合适?目前上述2个运营商的码流均为35Mbps, 视频帧率为25帧, 在一个8M频点传输, 通过和编码器厂家沟通, 某编码器厂家的建议如下:

4K H.265在帧率30帧8bit的码流建议在16Mbps~25Mbps, 4KH.265在帧率60帧10 bit的码流建议在25Mbps~35Mbps。

2.4优化冗余备份机制

冗余策略包括设备冗余、电源冗余、端口冗余、路由冗余、输入节目冗余等不同方位的热备测量, 来降低系统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目前, 大部分集成播控平台的信源冗余测试存在误区, 认为主备信源和主备路由就是完备的冗余方案, 但是其中是有风险的 (如图3) , 举例如下:

大部分的转码器支持输入端口备份和TS over IP输入备份, 如果转码器端口1在主用, 但是主路组播A丢失, 此时的转码器无信源输入。

建议采用主备交换机+主备组播地址, 在中间VLAN中通过trunk协议, 在转码器的主备端口同时存在组播A和组播B, 无论转码器正在使用端口1还是端口2, 组播A和组播B都存在, 当主信源故障时, 转码器可以在任何输入端口上进行组播A和组播B的自由切换, 切换时间为500ms, 因为TS loss synchronization的检验时间大都500ms, 如图4。

2.5声音响度自动增益调整

音频的预处理是为了让来自不同音频信源的广播通过转码器之后, 响度水平等参数统一, 让听众收听不同节目时, 无明显的响度差异。

自动增益调整的三个关键参数是噪声水平, 信噪比和最高峰值水平, 在他们的相互合作和制约之下, 同一广播频道不同节目之间的音频调整, 转码器对每个频道的参数统一时, 每个频道之间的响度也在同一水平。

2.6部署DRM引进优质节目

国内OTT集成播控平台商在和国外CP谈内容合作时, 遇到问题之一就是没有DRM, 不能保护其产品的版权, 对方拒绝提供优质的4K片源, 未来DRM是一种趋势, 更是一种必备工具。国外OTT的DRM厂家很多, 包括Nagra、Irdeto、Poly Media、Verimatrix、Buy Drm、Viaccess、Paly ready等, 原理如图5所示。

实施步骤:

1.编码器通过HTTP request发送drm Content Id到KMS;

2.KMS通过HTTP Response发送Key ID、KEY、License等到编码器;

3.编码器根据上述参数进行DRM加扰, 加扰方式AES128CTR或者AES128CRC;

4.终端通过授权管理中兴获取授权后, 到KMS获取key;

5.终端根据key和init_vector把加扰的码流解扰成清流。

(备注:通过第三方工具, 可以收到解扰, 方法如下:

2.7采用DASH替代HLS/HSS/RTMP

MPEG-DASH是从微软的Smooth Streaming演变而来, 是基于HTTP的自适应串流方案中的唯一国际标准。目前DASH协议有两个版本的标准, 2012年4月, ISO/IEC 23009-1:2012的版本发布, 2014年8月, ISO_IEC_23009-1_2014的版本发布, 作为被ISO和MPEG-LA推动的标准, 与其他软件或互联网公司设计的互联网电视方案相比, 它的设计更好地满足产业实际。虽然目前Safari不支持DASH的解码, 但是Apple已经宣布向未来将支持DASH协议。

DASH的架构图和HLS相似, 生成MPD (Media Presentation Description) 和Segments通过HTTP传送到客户端。

和HLS不同的, 其DASH的Segments的封装是大都采用MP4封装, 把MP4的moov作为initial文件, 把mdat进行分片, 当用户请求是只需请求一次initial文件作为后来分片 (Segment) 的moov, 所以DASH的带宽利用率比HLS高。

DASH相对HLS的第二个优点是运营商可以修改MPD进行本地化的节目替换, 广告插播。基于MPD的period的描述, 可以定义每个节目的开始时间和播放周期, 网络运营商可以修改MPD, 把某个period指向本地节目或者广告。

如果本地音视频参数和当前直播频道参数一致, 只需替换开始序号 (Start Number) 即可;如果不一致, 需要发布初始 (initial) 文件, 来保证不同片段 (period) 的内容平滑切换。

2.8直播频道缩略图优化客户端UI

国内很多OTT视频网站没有形成独特的视频内容特色, 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 视频网站在用户界面设计、视频内容的深加工等方面都比较雷同, 特色不鲜明, 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同时, OTT又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 所有具备特色的动态UI是吸引客户粘稠度的法宝之一, 如图6为某集成播控平台和OTT视频网络联合打造的动态UI的架构。

实施步骤:

1.编码器按照自定义的时间生成缩略图, 并通过FTP/NFS/CIFS等协议上传到Picture Server;

2.Picture Server通知Web Portal某个时间的缩略图可以发布的时间;

3.动态UI通过HTTP request请求向Web Portal当前缩略图的路径和名字;

4.Web Portal通过HTTP Response告诉动态UI当前缩略图的路径和名字;

5.动态UI通过HTTP request向Picture server请求下载当前缩略图;

6.Picture server通过HTTP Response向动态UI发送当前缩略图。

2.9优化编码器参数对接e MBMS

当前e MBMS大都基于MPEG DASH的组播或者多播, 在4G LTE的某个信道采用MBMS单频网的技术分发电视和广播节目, 对信源的延迟和码率控制要求严格。

e MBMS端到端的延迟时长为MPEG DASH的分片 (Segment) 的周期的4倍以上, 分包是编码器、源服务器、4G LTE和终端解码, 所以要求分片 (Segment) 的时间越短越好, 目前英国BBC的e MBMS的分片 (Segment) 的时间为1s, 业界最短, 能满足此需求的编码器目前只有两家。

e MBMS的信道带宽是固定的, 为了传输节约带宽资源, 仅仅为分片码率5%的buffer, 当分片的大小超过了5%后, 4G LET信道就会丢弃此分片, 导致终端音视频解码卡断, 当然, 能满足此要求的也是寥寥无几。

目前e MBMS对编码器的要求如下:

1.支持H.264和H.265编码;

2.支持切片周期为1s或者2s;

3.分片大小浮动范围不超过5%;

4.支持DASH 2012和DASH 2014标准。

当然, 和各个运营商的源服务器对接也有私有参数的要求等。

3总结

对于目前OTT节目集成播控平台的技术升级, 应保持平台的先进性和业务可扩容性, 为上游内容提供商提供更好的分发平台, 为下游网络运营商提供更加丰富的节目资源和业务形式, 提升了自身OTT平台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谈判筹码, 同时也为观众提供更多的OTT接收途径和更好更丰富的节目内容, 打造一个跨网络、跨终端、全媒体的新媒体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韩凌.OTT TV过顶传球[J].电视技术, 2013, 37 (6) .

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解析 第2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0】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0】3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城市) 名单的通知》和《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广局【2010】344号) 的文件精神, 厦门成为首批进行三网融合的12个试点城市之一, 试点城市的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是三网融合第一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任务, 该重担就落在了厦门广电集团的身上。

在集成播控平台的技术规划建设过程中, 涉及到许多与传统广电制作播出业务技术未曾涉及的技术领域的要点难点, 于是在此总结与各位读者分享。

1对比:IPTV服务与其它电视服务的异同

IPTV服务到底是什么?广电总局就此给出的定义是:IPTV服务就是通过固定通信网的专用传输网络传输的, 针对电视机终端开展的具有Qo 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保障的信息网络视听服务。

1.1服务对象:电视机终端

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相同, IPTV的服务对象是电视机这个大终端。而电视机这个大终端的服务对象, 实质上主要就是为群体的共同休闲时间提供服务, 群体内部的体验分享是这个服务的核心。

与之相对应的, 原本的互联网电视由于其显示终端显示器的大小限制, 原本大多是作为个人休闲的服务工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现如今的PC显示终端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电视机终端与PC的连接性兼容, 于是互联网电视的覆盖终端、服务对象也会逐步与IPTV同质化。

服务对象指向了大屏幕终端, 于是, 这就对IPTV服务所提供的内容质量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表1和表2) 。

1.2传输分发网络:封闭的具有Qo S保障的IP网络

广电总局在这里用三个关键词严格定义了IPTV服务内容由播控平台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传输网络。

1.封闭:为IPTV服务传输网络提供内容服务的IPTV播控平台是要实行严格准入制度, 即在IPTV服务传输网络内传输分发的内容服务是可管可控、可以找到具体责任方的。

2.QoS保障:在目前普遍的用户端接入带宽的限制下, 最终用户体验是IPTV对互联网电视最大的优势。显示终端小一些, 就算是要多人分享, 让大家克服一下也是可以忍受的;但是, 内容获取的便利性、内容服务过程中由于目前网络带宽限制导致的中断、清晰度降低等等这就是互联网电视相对于IPTV最大的劣势。

3.IP网络:这很好理解, IP网络由于其成本上的优势, 已经成为如今最为普遍的传输应用网络, 现有的趋势是, 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已经转向或者是将要转向IP网络, 这是大势所趋。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核心任务就是上连内容服务、下连分发网络。于是, 传输分发网络的特征必然也就决定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内容与传输分发网络对接的传输分发接口定义。1.3区别与融合:IPTV与互联网电视、网络电视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其实互联网电视与网络电视之间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 所差的不过是个使用方便性问题, 所以此处与IPTV的对比就将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单纯就用户端的体验来看, IPTV相对于这两者最大的优势就是IPTV服务是依托专有的传输网络的, 用户所获得的内容服务具有一定的Qo S保障:可惜, 带宽的进一步提高是必然的, 而随着带宽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宽, IPTV的Qo S保障渐渐的就没有优势可言了。相对于互联网电视、网络电视而言, IPTV领先的优势也就是再保持个5年, 如何利用这个时间差巩固IPTV的用户群、构建IPTV服务的优势地位, 这也是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必须考虑的。

说一千道一万, IPTV与互联网电视、网络电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由广电部门负责、宣传部门指导的。而广电在节目内容的制作、管控上的经验、优势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被超越的。因此, IPTV集成播控平台就要充分考虑如何将广电原有的优势内容充分发挥、生产出更多的适合IPTV双向服务的节目内容产品分发到各个运营商的传输分发网。

2 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要点

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以下文字将就IPTV集成播控平台在IPTV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分析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各个系统模块组成与分工作用。

2.1核心功能:实现对IPTV节目从播出到用户端到端的管理

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IPTV服务体系的核心业务, 它负责连接上游IPTV内容服务平台、下游传输分发网络平台, 是实现对IPTV节目内容从播出到用户端到端管理的核心业务模块:终端用户所要求、所能使用的IPTV服务内容都必须经过IPTV集成播控平台, 有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把关, 这些内容就是可管可控的内容, 如图1所示。

2.1.1内容原材料获取加工:连接上游内容服务平台

内容管理系统模块 (图2) 主要功能为IPTV集成播控平台提供接口接受其他内容服务平台的内容, 同时完成向其他IPTV播控平台、IPTV传输网络注入内容的功能。

1.提供接口接受其他IPTV集成播控平台、IPTV内容服务平台下发的内容、内容编排、内容打包、产品定义等数据。

2.将传统广播电视内容服务商提供的传统直播内容编码转换为适合IPTV服务的内容:除了转换试点地区原有的广播电视直播内容 (同时生成供IPTV点播服务使用的点播内容素材) 之外, 目前大部分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亦集成了卫星接收转码系统。

3.提供本地IPTV集成播控平台内的内容元数据管理、海报管理、媒体文件管理和内容编排的功能。

4.将本地的IPTV成品内容注入到其他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 或者直接注入最终用户之前的IPTV传输分发网络。

2.1.2内容原材料加工打包:生成提供给用户的最终产品

该部分功能由产品管理系统模块、EPG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电子节目指导) 管理系统模块、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数字版权加密管理) 系统模块共同配合完成:在特定的运营场景里, DRM系统模块也可暂时省略 (图3) 。

1.产品管理:实现对IPTV集成播控平台内部的各种内容进行打包、计价形成可订购产品;实现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产品套餐管理, 创建产品套餐、为产品套餐定义基本产品和附属产品。简而言之, 产品管理系统就是制定用户收费的标准。

2.EPG管理:负责管理最终用户所见到的电子节目指南页面, 即引导用户购买、使用IPTV集成播控平台内容产品的产品目录页。该模块实现对EPG页面的制作、管理, 并负责将最终的EPG节目信息分发到为用户提供最终服务的EPG服务系统节点。

3.DRM管理:本模块提供了对内容元的加密与密钥管理功能, 即内容数字版权保护管理系统, 需要在终端设备集成DRM客户端, 以便于协同认证鉴权计费服务配合完成密钥授权功能。

实际上, 由于目前在国内的IPTV系统内并见不到DRM管理的成功实施案例, 所以在目前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中都没有实施该模块, 可留待将来有需要的时候再加入该模块。

2.1.3最终产品分发到各个渠道:连接下游分发网络

这是IPTV集成播控平台核心功能模块 (图4) 里面所涉及技术领域与传统广电业务有较大不同的部分, 该部分的系统服务要求有这样的特色:海量数据多用户、高服务质量要求、服务请求易出现洪峰、要提供安全可信的内容服务。这是典型的互联网业务统一管理 (相对概念上的统一) 、要求Qo S保障后的高负载业务。在传统上, 这是网络运营商比较有经验、而广电比较没有经验的业务领域。

1.EPG服务:直接为终端用户提供EPG浏览、交互服务。该业务模块可以理解为一个专为IPTV业务订购、获取服务而设计的Web服务模块, 该模块的系统负载会随着IPTV用户的增加而呈接近线性增长。所以, 该模块的系统设计必须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系统横向扩展, 可平滑扩展支持大规模用户、支持高可靠性部署。

2.认证鉴权计费服务:提供终端用户的认证和业务鉴权功能, 并接受处理来自EPG侧的用户订购请求, 可生成订购话单。同EPG服务模块, 该模块的系统负载会随着IPTV用户的增加而呈接近线性增长。所以, 该模块的系统设计也必须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系统横向扩展, 可平滑扩展支持大规模用户、支持高可靠性部署。

3.用户管理:进行终端用户的开户、销户、产品套餐转换、产品订购、产品退订、产品状态变更等管理,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与网络运营商的BOSS/CRM系统对接的接口。

4.详单转换输出模块:负责收集、转换、输出系统的各种运营数据, 如用户订购记录、观看记录、浏览记录、开机记录等。

2.2外围配套系统模块

在完成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核心功能之外, 为了IPTV业务的正常运作与发展, 必须补充相应的功能系统模块。

2.2.1系统运维安全保障

鉴于IPTV集成播控平台在IPTV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IPTV集成播控系统的安全播出保障系统当然是整个集成播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播出是重中之重。

1.监看系统:由于整个系统采用IP方案, 其监看不同于传统的SDI方式, 因此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设计了多级级监看, 将整个链路的重要节点都纳入监看系统, 可帮助值班人员明晰信号流程、快速判断故障点、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2.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网络管理系统) :所有网元的提供配置管理、告警管理、性能统计等网络管理功能。实际上, NMS可以提供IPTV集成播控平台所有设备可用性、健康状态通知管理;可以根据系统各个部位负载状态, 提前规划合理的系统模块扩容。

由于IPTV传输分发网络存在多个缓存节点的特性, 网络运营商方面对于故障的容错及处理的时间相对宽裕, 但是基于广电人对安全播出的敏感及责任, 我们依然应该致力于缩短故障时间, 鉴于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传统总控播出的维护方式的极大不同, 提高相关值班维护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水平与提高安全播出保障系统的故障侦测处理能力都是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的要点, 见图5。

2.2.2用户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系统及增值业务

就像本文前面分析的那样, 单纯就用户端的体验来看, IPTV的Qo S保障优势也只能再给IPTV业务带来3 5年的业务优势, 如何利用这个时间巩固IPTV的用户群、构建IPTV服务的优势地位, 这就是设计这部分功能模块的主要目标了。

比方说, IPTV集成播控平台就是最天然的IPTV用户收视数据分析数据来源, 收视率市场分析等相关增值业务是未来可以考虑进一步开展的业务:这些业务都是建立在需要对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用户访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

故名思义,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某些有益的信息, 对于我们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来说, 这些信息就是IPTV集成播控平台产品设计、产品定价的依据;就是帮助我们以更全面的视角洞察用户的需求、从而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根本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说,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用户数据才是最值钱的资产。看看如今的互联网新贵们都是以免费的核心优势业务来吸引大量的用户, 然后通过数据挖掘系统在大量的用户数据中挖掘出新的业务切入点, 从而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这是很值得我们IPTV集成播控平台学习借鉴的思维方式, 见图6。

于是我们最终组合核心功能模块与外围配套系统模块, 就可以得出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完整架构, 如图7所示。

3结束语

OTT集成播控平台 第3篇

三网融合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战略, 在三网融合、网台分离、网络整合的大背景下,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以下简称“我台”) 积极建设江苏省级IPTV集成播控平台, 拓展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渠道, 在战略规划中提出要由播出机构向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延伸, 将内容产业和新媒体运营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 力争成为多级市场上一流的传媒内容提供商。2011年6月根据广电总局三网融合的政策要求, 总台建成了具备70路直播频道系统、20路频道轮播系统以及具备10000余小时VOD点播的省级IPTV集成播控平台。

1 IPTV集成播控总分平台架构

江苏省IPTV集成播控平台遵循广电总局要求, 实行中央-省分两级架构。中央设立集成播控总平台, 江苏省地区设立集成播控省分平台。江苏省分IPTV集成播控平台向上对接中央集成播控平台, 向下对接地方电信网络运营商传输分发系统, 起到承上启下的中心控制作用。

1.1功能模块架构

江苏IPTV集成播控平台实现了对IPTV节目从节目源到用户端整个业务流程的管控, 包括内容管理、EPG (电子节目菜单) 、业务运营管理等主要管理子系统 (如图1及表1所示) 。

内容管理子系统:内容管理子系统负责对上传到集成播控平台的内容及元数据进行管理和发布。

EPG管理子系统:EPG管理提供包括EPG模板、EPG服务器及EPG服务管理。

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是为IPTV集成播控业务运营与业务支撑提供服务的子系统。

IPTV集成播控平台每个子系统采用管理模块+服务模块的灵活构建方式, 针对不同子系统承担的不同管理功能建立不同管理模块, 而系统对外提供的应用服务功能则由相应的服务模块进行提供。

1.2平台部署架构

整个集成播控平台物理部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如图2所示) :

1.管理门户服务器

提供管理内容管理和业务管理的门户WEB双机服务器:主要用于完成内容、EPG集成发布、业务运营等门户操作管理。

2.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内容元数据信息、业务管理信息等。

3.接口机服务器

综合接口机服务器提供第三方系统与集成播控平台的接口服务, 主要是集成播控平台内容信息分发接口XML工单解析、运营数据传输。

4.业务处理机

主要实现逻辑处理器功能, 处理用户订购、鉴权和批价等需要实时处理的应用服务逻辑。

5.话单/统计报表服务器

话单数据库和统计分析模块, 主要用于从逻辑处理模块、接口机汇总计费文件入库, 并对话单记录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6.网管服务器

部署本地网管系统和操作维护模块, 主要提供系统的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信令跟踪等功能。

7.ftp服务器

即片库服务器, 用于存储和内容发布的节目内容实体。

8.EPG服务器

用于存储和发布EPG模板, 管理边缘EPG服务器, 提供产品订购鉴权和EPG展示服务。

2内容集成管理子系统

内容集成管理包括直轮播节目管理与发布、点播节目管理与发布等功能。

2.1直轮播节目管理

作为IPTV平台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业务, 直播业务承载了IPTV全部的实时频道资源的管理和发布。直播节目管理包括直轮播节目发布、直轮播节目调度和直轮播频道管理等模块。

2.1.1直播流媒体网络部署架构

IPTV集成播控平台采用H.264 2Mbps编码, 封装为TS流方式将卫星采集的直播节目通过组播的方式发布到运营商网络 (如图3所示) 。采用组播传输方式, 可面向多个运营商及机构进行组播信号输出。

2..1.2直轮播流调度

在IPTV集成播控平台直播子系统中配置流总控调度矩阵 (如图4) , 可实现直轮播视频流故障时瞬间切换垫片或备机, 保证直轮播流的安全播出。

2.1.3直轮播频道管理

集成播控平台通过流媒体SDP配置文件, 定义直播频道源的流媒体配置信息如流媒体地址、会话信息等、编码格式、直轮播频道的频道混排号 (机顶盒遥控器选择的频道号码) 设置等, 并对配置参数结果进行发布。

2.2点播内容管理

点播内容管理子系统包括点播节目内容的预览、审核、存储、发布、EPG栏目关联等管理功能。

2.2.1部署架构

点播内容管理模块包括管理门户服务器、技审服务器、预览服务器等用于审核管理的服务器, 用于上传、存储、发布节目服务的片库ftp服务器、磁盘阵列、发布接口机, 用于存储管理节目编目管理信息的数据库服务器组成。

2.2.2点播内容集成管理流程

1.上游内容提供商和资源服务平台上传的节目内容按照内容分类存储在集成播控平台中。

2.编辑对其进行元数据、海报、片花、演职员信息的集成。

3.内容在发布到媒体业务运营商前, 先进行技术审查, 确保内容没有技术瑕疵。

4.经过技术审查的内容还需进行人工审核, 对画面质量、节目内容进行审看, 对内容的版权证明、版权有效期进行核实, 对节目的描述信息、关联的片花海报进行审核。

5.审核通过后, 将内容及元数据信息发布到IPTV业务运营商。

6.发布成功的内容与EPG栏目进行集成, 制作成节目, 供产品管理模块进行用户、套餐的关联, 以实现用户在终端上点播。

2.2.3时效优先级队列

为了保证时效要求高的新闻类节目的快速发布, 系统设置时效优先级传输队列 (如图5) , 对时效优先级高的节目, 如新闻节目设置高优先级队列, 在传输繁忙时优先传输, 以提供新闻节目更高的内容传输效率。

3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

业务运营管理系统主要实现IPTV系统中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包括对业务产品管理、用户认证鉴权、定购计费等IPTV运营相关业务。

3.1部署架构

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包括执行用户、产品、认证管理等功能的业务管理门户服务器、网络管理服务器、运营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器、认证鉴权计费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

3.2产品管理模块

IPTV节目产品管理负责对平台汇聚的节目根据节目编排划分到不同的栏目组, 并根据节目营销策略, 封装面向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服务产品, 供用户点播订购。

3.2.1产品管理模型

IPTV节目产品是节目内容与资费计费策略的组合, 产品是面向用户, 可以被用户定购、使用的基本业务单位。

为了提高节目产品创建和管理效率和灵活度, 产品管理采用产品、服务、内容三个级管理架构。产品、服务与内容的关系:

1.内容:包括VOD、电视剧、直播频道、轮播频道、增值业务、回看等节目类型。

2.服务:根据产品定制策略, 对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组合打包, 一个服务对象中可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内容。

3.产品:将定义好的产品服务与定价策略模板绑定形成产品套餐, 通过定义多套常用的产品套餐, 可方便灵活地为用户开通IPTV业务

3.2.2产品管理功能

产品管理功能主要完成产品定义、资费定义和产品有效期管理功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产品创建、审核、发布、暂停、恢复、更新、删除等功能。

3.3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主要包括对IPTV终端用户进行分组管理、产品绑定;用户的激活停机下线等操作。用户管理系统根据终端用户的地域、访问的节目内容产品、权限等不同创建管理不同的用户分组, 对应不同业务产品套餐, 运营商营业厅根据用户组创建不同套餐的用户。

3.4认证产品鉴权计费服务

IPTV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在提供用户、产品、网络管理、统计分析等内部运营管理模块外, 还向用户终端提供用户认证、产品订购鉴权与计费等应用服务。为了实现集成播控平台对IPTV用户、产品、订购等业务运营情况的实时管控, 整个认证鉴权服务模块支持电信运营商、广电集成播控平台双认证双鉴权功能。

认证鉴权流程如下。

1.用户开机认证流程

1) 用户开机后, 首先向运营商提交用户认证申请。

2) 运营商AAA服务器生成token, 用户机顶盒提交运营商AAA服务器认证字符串信息。

3) 运营商AAA服务器对终端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比对, 对认证通过的终端返回频道列表和EPG访问入口;否则返回鉴权失败信息。

4) 终端提交访问EPG首页申请, EPG服务器进行首页鉴权。

5) 对鉴权通过的终端提交IPTV集成播控平台进行二次用户认证。

6) 鉴权通过, EPG服务器返回首页, 终端进行展现;否则返回认证失败信息。

2.产品鉴权定购流程

1) 机顶盒终端用户向EPG服务器提交点播节目的申请, EPG服务器向运营商AAA服务器提交认证鉴权申请。

2) 运营商AAA服务器向集成播控平台提交业务认证鉴权申请。

3) 集成播控平台根据用户产品订购信息, 进行产品认证鉴权。

4) 鉴权通过, 则EPG服务器显示节目播放页面, 终端进行节目播放, 运营商和集成播控平台开始计费。

5) 鉴权失败, 则由集成播控平台通过电信运营商AAA平台返回产品订购列表, 集成播控平台AAA服务器检查用户帐户余额, 若不足则返回提示用户余额不足提示, 否则用户可通过运营商AAA和集成播控平台AAA完成产品订购, 定购成功后返回订购结果, 用户可以播放。

6) 播放完毕, AAA系统完成用户点播计费话单信息记录。

3.5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对业务平台产生的计费信息和运营数据从内容维度、产品维度、用户维度、点播内容维度等多个方向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为IPTV业务运营提供优化决策数据。

3.6网络管理

网管系统的管理功能覆盖2个层次的管理功能:网元管理层和网络管理层。在网元管理层, 主要实现故障告警管理、性能管理和简单配置管理等TMN管理功能。在网络管理层, 主要实现拓扑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等网络层管理功能。

4 EPG服务与管理子系统

EPG即电子节目菜单, 作为面向IPTV终端用户门户系统, 其根据所获得的内容信息和用户权限信息, 按照模板定义的显示风格和页面逻辑, 为用户提供IPTV各类业务的索引和导航。

整个IPTV EPG服务与管理系统包括EPG模板管理、EPG分布式服务器管理、EPG服务三个部分。

4.1部署架构

EPG服务与管理子系统包括EPG管理模块和EPG服务模块, EPG管理模块主要包括EPG模板管理和EPG服务器调度管理两部分, EPG服务模块为终端机顶盒提供EPG页面展示并参与产品订购鉴权功能。

4.2 EPG模板与服务器管理

EPG模板与服务器管理包括对EPG服务器分组、用户分配、EPG数据同步、服务器状态、EPG模板库等进行管理。

4.2.1 EPG服务器调度管理

EPG服务器调度管理实现以下功能:

1.配置不同EPG服务器分组与指定的服务IP地址段、用户登录IP和用户分组绑定。

2.EPG服务器调度管理模块根据系统配置的EPG服务器依赖关系对不同的EPG服务器分组设置不同优先级的备用EPG服务器分组。

4.2.2 EPG模板管理

EPG模板管理指对EPG模板进行上传、位置分配、预览、审核、管理、发布等全流程进行全局分权分域管理, 保证EPG模板在整个生存周期中的安全、健康、稳定。

1.EPG模板管理模块包括以下组件

1) 业务管理服务器:负责EPG模板的上传、管理、属性配置。

2) EPG发布组件:负责将配置好的EPG组件发布到预览服务器进行测试与审核。

3) EPG监控组件:对EPG上传管理审核发布等整个生命周期进行EPG模板完整性监控, 防治EPG模板被非法篡改。

4) EPG预览组件:对待发布的EPG模板进行预览展现, 满足测试与审核的需要。

2.EPG模板管理流程

EPG模板管理流程包括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下发省分平台EPG模板及省分集成播控平台上传地方EPG模板两部分。

1) 配置集成播控总平台EPG模板, 并关联至分平台分组。

2) 位置管控-授权不同页面位置联接的权限分配。

3) 预览发布审核模板将配置好的模板发布到EPG预览服务器, 进行预览审核。

4) 江苏分平台发布模板到EPG管理服务器。

5) 对江苏省分平台模版位置进行配置和管控。

6) 省分平台预览发布审核模板。

7) 分平台提交融合模板到总平台确认。

8) 省分平台发布模板-经过总平台确认后, 进行正式模板发布到EPG服务器。

4.2.3 EPG防篡改服务

如图6, EPG管理系统与EPG服务器之间的防篡改监控接口, 主要完成对EPG模板文件的监控功能。系统通过中间件技术建立一套防篡改机制, 在EPG模板被非法篡改后, 向EPG管理中心提交篡改报警, 并自动恢复原始状态。

4.3 EPG服务

IPTV所提供的各种业务的索引及导航展示都是通过EPG服务功能来实现, EPG服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接入控制, 主要包含用户登录认证、业务鉴权、用户订购等。

2.EPG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 依据EPG服务器的当前状态和可用资源 (最大用户数减去在线用户数) , 为登录用户分配状态正常且可用资源最多的EPG门户服务器。

3.信息展示, 它根据内容管理系统获得内容信息和用户权限信息, 按照模板生成相应的EPG页面。

5结束语

我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自2009年底开始筹建, 2011年正式上线商用, 至今系统已上线运行近三年。在此期间, 完成了与央视集成播控总平台、电信运营商的对接, 也对集成播控平台经过了多次优化改造, 系统日趋稳定, 我们对集成播控业务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从中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 希望能够为兄弟电视台在IPTV系统建设过程中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摘要:本文对江苏省IPTV集成播控平台功能模块、物理部署等总体架构进行了总结, 对内容集成管理、业务运营管理、EPG服务与管理等三大播控功能业务进行了详细阐述, 该项目的设计完全符合广电总局关于省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要求, 同时也根据IPTV各类业务的特点和安播、管控要求进行了优化创新, 如流矩阵、实效优先级、EPG防篡改等业务, 对国内各兄弟电视台建设IPTV集成播控平台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IPTV,集成播控,内容管理,业务运营,EPG管理,EPG服务,实效优先级

参考文献

[1]万晓榆, 张洪, 欧阳春等.IPTV技术与运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OTT集成播控平台 第4篇

浙江IPTV集成播控平台, 是浙江省IPTV业务的核心平台, 它上连中央IPTV集成播控平台, 左右连接省市两级广电媒体和华数、百视通等内容提供商, 下联浙江电信IPTV CDN网络和BOSS系统, 是一个可管理、可运营的平台 (见图1) 。为确保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正常运行, 方便故障判断, 需在平台设置一些监测监看点 (见图2) 。

北京市博汇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浙江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具体情况, 为实现前端平台信源的统一监看监控, 保障平台提供优异的IPTV音视频服务质量, 在内容安全、内容质量、传输质量、值班情况等多方面, 建立了完善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安全播出监看监控系统, 系统具有同时在网络层、码流层、图像层等多层面, 监看监控高标清数字音视频信号的功能 (见图3) 。

1. IPTV全链路监测解决方案

系统提供从接收信源、集成播控平台到电信传输节点、用户终端的IPTV全链路监管解决方案, 充分解决信号传送过程中故障环节不确定、责任不明晰, 信号数量庞大, 不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故障源等问题。

针对主、备路传输系统的各个关键节点, 部署博汇BHIP59 IP码流监测分析设备, 全部实时进行IP码流各项指标的监测报警, 利用博汇Trinity Ares-Display多画面监测报警系统对A、B、C、D、G节点进行实时内容质量监测, 对E、H节点进行轮巡内容质量监测。

2. 设备集成度高, 监测参数全面、准确

系统中使用到的BHIP59 IP码流监测仪, 采用嵌入式架构, 每台设备可插入4个监测模块, 支持热插拔。每个模块支持来自2个千兆网口的IP流监测, 最大支持直播或点播流数目为512个。集成度高, 可监测码流路数多, 每个点配置的监测仪均有余量支持今后系统扩展, 充分保护客户的利益。

支持IP网络层MDI传输指标实时监测, 包括MLR (媒体丢包速率) 、DF (延迟因素) , 支持TR101 290三级错误、PID带宽等指标的测量。

3. 提供模拟IPTV机顶盒功能

博汇IPTV虚拟终端系统软件, 实现对各种业务在最终用户端的呈现进行核查;包括内容、EPG的核查, 对新EPG页面、增值业务页面进行测试等。

系统提供EPG交互展示功能, 可模拟IP机顶盒进行操作。通过EPG交互展示, 可了解IPTV中的所有业务, 可手动查看其他不在监测范围内的游戏、新闻、股票、在线支付等增值业务。

对IPTV信号可以展示监测频道名称、频道标识、平均带宽、抖动、丢包数等等信息。

4. 系统集中监测管理

采用博汇Trinity Ares-IP IP码流分析系统, 实现对系统中各监测点的IP码流进行统一配置管理及监测信息的查询管理。

采用博汇Trinity Ares-Alarm Center广电机房全景监测系统, 集中分组显示IPTV信号传输链路中所有监测数据, 通过对故障报警信息的处理, 进行故障定位, 通过对码流的分析监测功能, 找出故障原因。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