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偶氮分光光度法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偶氮分光光度法(精选12篇)

偶氮分光光度法 第1篇

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内的镉主要通过饮食和环境进入体内蓄积下来, 蓄积过多会引起慢性中毒, 过量的镉会导致肾机能衰退、骨质疏松等。金属镉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 镉主要以污水的形式排到江河水域中, 被植物和土壤所吸收, 因此研究水中镉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微量镉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2]、溶出伏安法[3,4]、质谱法[5]、原子荧光光谱法[6]、分光光度法[7]等。双波长在光度分析中应用很多[8,9], 但用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镉未见报道。本论述选用氨水和三乙醇胺为介质, 在Triton X-100作用下, 镉 (Ⅱ) 与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492 nm处出现正吸收峰, 410 nm处出现负吸收峰, ΔA=A492-A410, 据此建立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镉, ΔA与镉 (Ⅱ) 在0~0.6μg/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L·mol-1·cm-1, 用单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方法用于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结果满意。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T9CS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A1604型电子分析天平。

镉标准储备溶液:1 mg/m L, 准确称取2.282 g硫酸镉于烧杯中, 加适量水溶解, 定量地转移至1 000 m 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至刻度, 摇匀。

使用时稀释至2μg/m L镉标准工作溶液。

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溶液 (上海长科试剂研究所提供) :0.04%, 称取0.200 0 g的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于烧杯中, 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后, 定量地转移至500 m L容量瓶中, 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氨水:1∶1;三乙醇胺:1∶1;Triton X-100:5% (V/V) 。

混合掩蔽剂:1%, 称取1 g硫脲、1 g氟化钠、1 g柠檬酸钠溶于100 m L水中。

1.2 试验方法

移取不大于6μg镉标准溶液于10 m L容量瓶中, 依次加入1∶1三乙醇胺1.0 m L, 1∶1氨水1.0 m L, 5%Triton X-100乳化剂2.0 m L, 0.04%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显色剂0.8 m L,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1 cm比色皿, 以相应的试剂空白为参比, 分别于492 nm、4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计算ΔA=A492-A410。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曲线

按试验方法配制溶液, 用T9CS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在波长360~600 nm范围内扫描, 得试剂空白和配合物的吸收光谱见图1所示。从图1可知:试剂空白的最大吸收峰在410 nm (曲线1) ,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正峰为492 nm, 负峰为410nm处 (曲线2) 。选定492 nm为测定波长, 410 nm为参比波长, 采用双波长光度法测定镉。

1-空白试剂对水;2-配合物对试剂空白

2.2 介质对体系的影响

考虑氨水对多种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 选用氨水为反应介质。当1∶1氨水用量为0.6~1.2 m L时, ΔA值最大且恒定, 确定1∶1氨水用量为1.0 m L。

2.3 三乙醇胺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三乙醇胺对Al3+、Fe3+有掩蔽作用, 在显色体系中加入三乙醇胺, 并讨论了三乙醇胺用量对体系的影响。当三乙醇胺用量在0.8~1.5 m L范围内, ΔA值最大且基本不变, 故确定三乙醇胺的用量为1.0 m L。

2.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

讨论了相同浓度OP-10、PVA、Triton X-100、Tween-80等表面活性剂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Triton X-100, ΔA值最大;当Triton X-100的用量为1.0~3.0 m L时, ΔA值最大且平稳。故本实验Triton X-100用量选用2.0 m L。

2.5 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影响

研究了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用量对吸光度测定。当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用量在0.6~1.0 m L范围内, ΔA值最大且稳定, 本实验选用0.8 m L。

2.6 反应时间及配合物的稳定性

室温下, 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镉的配合反应立刻完成, 且ΔA值至少在12 h内基本不变。

2.7 标准曲线

在试验条件下, Cd (Ⅱ) 在0~0.6μg/m 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见图2所示。双波长法线性回归方程ΔA=1.59C (μg/m L) -0.025 4, r=0.998 8,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L·mol-1·cm-1, 用单波长法, 线性回归方程为A=0.974C (μg/m L) -0.015 1, 相关系数r=0.998 8,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 双波长法比单波长法的灵敏度提高64%。

2.8 共存物质的影响

测定4μg/10 m L Cd (Ⅱ) , 当相对误差不超过±5%时, 共存物质的允许量 (以μg) 计为:Cl- (1 500) , Na+ (1 000) , Ca2+ (600) , Al3+ (300) , Mg2+ (200) , Mn2+ (100) , Si (Ⅳ) (70) , 硫脲 (10 000) , 氟化钠 (10 000) , 柠檬酸钠 (10 000) ;当加入1.0 m L混合掩蔽剂后, 可允许Cu2+ (60) , Ni2+、Fe3+ (30) , Zn2+ (25) , Ag+ (20) , Hg2+ (10) 存在。

2.9 样品分析

取1 500 m L地下水水样, 按有关文献[10]对水样进行浓缩消解处理, 定容于25 m L容量瓶中。移取处理后的地下水水样2.0 m L于10 m L容量瓶中, 加入1.0 m L混合掩蔽剂, 摇匀, 按照试验方法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结果见表1所示。

3 结论

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作用下, 在氨水介质中, 镉与对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溶液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 络合物在492 nm处有正吸收峰, 在410 nm处有负吸收峰, ΔA=A492-A410, 镉的含量在0~0.6μg/m 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8×105L·mol-1·cm-1, 比单波长提高了 (1.1×105 L·mol-1·cm-1) 64%, 提高了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加入混合掩蔽剂后, 可直接测定地下水样中的镉含量。

参考文献

[1]李昌明, 魏祖安, 李文, 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快速连续监测柳江水中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 (6) :1298-1300.

[2]朱振科, 陈建国, 金献忠, 等.可溶性滤膜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水中痕量镉铜铅与锌的同时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 2010, 29 (6) :599-602.

[3]李静, 李红波, 范大和, 等.微波消解-铋膜/Nafion修饰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鳗鱼中的镉含量[J].食品科学, 2011, 32 (14) :190-192.

[4]杨玫, 刘佳明, 包晓天, 等.双硫腙/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猪肝和猪肾中的镉 (Ⅱ) [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5, 51 (3) :365-368.

[5]周丽萍, 李中玺.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镉、铋[J].分析化学, 2010, 38 (9) :1299-1304.

[6]陈明丽, 付海阔, 孟皓, 等.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蒸汽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镉[J].分析化学, 2010, 38 (9) :1299-1304.

[7]王贵芳, 王晓瑾.2-羧基-4′-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与镉 (Ⅱ) 的显色反应[J].分析试验室, 2010, 29 (5) :54-57.

[8]罗道成, 刘俊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微量锌[J].化学试剂, 2011, 33 (7) :637-639.

[9]常世科, 汤家华, 李丹丹, 等.铁 (Ⅲ) -邻苯三酚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铁[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5, 51 (10) :1455-1456.

偶氮分光光度法 第2篇

因吸收液相对偏多,采气量偏少,过滤液偏少,最后参加显色反应的.气体量很少,实验现象是显色溶液全部无色;如果减少吸收液,增加采气量,增加过滤液,使参加显色反应的气体增加很多,这样分析才科学、合理.

作 者:丁建刚 肖娅 尹玮扬  作者单位:泰兴市环境监测站,江苏,泰兴,225400 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年,卷(期):2006 22(6) 分类号:X831 关键词:吸收液   采气   过滤液   增加   减少  

★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

★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 负荷增长曲线法分析的论文

★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 九年义务教育法

★ 基于梁格法的变宽异型箱梁结构分析

★ 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 高铁酸钾氧化降解硝基苯水溶液

★ 道德与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的研究 第3篇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溶血率;波长

【中图分类号】R927.1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03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when UV is used on the hemolytic rat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safety test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in Annex XVIII B,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1,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of studies on the irritability and hemolytic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medicine. Results When rabbit red blood cells rupture, there is maximum absorption on 541 nm and 576 nm.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n a same sample was determined on 541 nm or 576 nm and calculate hemolytic rate. Conclusion When a sample have absoption on 541 nm or 576 nm and it interfere in hemolytic rate,we can choose another wavelength to determine the hemolytic rate.

Keywords: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Hemolytic Rate; Wavelength

溶血与凝聚是灭菌制剂安全性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随着国家对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溶血与凝聚已成为安全性必检项目之一。《中国药典》2005年版、2010年版均收载了该方法,但在结果判断中,药典一直以肉眼目测作为样品是否溶血的结果判断方法。在“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中收载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计算溶血率以判断样品是否溶血的方法,该指导原则中仅收载了545nm作为测定波长,但有部分注射剂,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可能本身在545nm有吸收,可造成对样品溶血率测定的干扰。因此,笔者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时波长的选择进行了以下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SUB28恒温水浴(Grant Instrument Ltd. England);TLM16M型高速冷冻离心机(湘仪离心机厂);LD4-2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UV-2550 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仪器);DHG-9075 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1.2 材料 血塞通注射液(批号:08082413;黑龙江多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氯化钠注射液(批号:A100205p2,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

1.3 实验动物 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由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滇]2005-0008,发证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SYXK(滇)2005—0005,发证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 方法与结果

2.1 兔血红细胞溶血后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2.1.1 2%红细胞混悬液的配制[1] 兔心脏取血4mL,用玻璃珠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加氯化钠注射液,摇匀,离心15min(1000r/min),弃上清液,沉淀的的红细胞用氯化钠注射液同上法洗涤3次,至上清液不呈红色,取沉淀红细胞1mL,加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mL,混匀,即为2%红细胞混悬液供用,用时混匀。

2.1.2 试验方法 取上述2%红细胞混悬液2.5mL,分别加2.5mL氯化钠注射液作为阴性管,加2.5mL蒸馏水作为阳性管,混匀,于37℃温育,3h后取出,离心5min(1000r/min),在300~600nm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得最大吸收峰所在波长。取性别、体重不同的10 只家兔心脏血重复上述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2.1.3 试验结果 阳性管与阴性管在300~600nm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阴性管无最大吸收,阳性管最大吸收峰所在波长见表1。

2.2 不同波长测定溶血率的比较

2.2.1 2%红细胞混悬液的配制 同“2.1.1 ”。

2.2.2 供试品溶液配制 取血塞通注射液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制成20 mg/mL、10mg/mL、5mg/mL 3 个浓度作为供试液。

2.2.3 试验方法 每批次样品每浓度分别取洁净试管6 支,1、2号管为样品管,3、4号管为阴性对照管,5、6号管为阳性对照管,按表2所示,依次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氯化钠注射液或蒸馏水和相应浓度供试液,混匀,于37℃温育,3h后取出,离心5min(1000mg/mL,采用分光光度法(545nm和576nm)测定各管吸收度[2]。

2.2.4 试验结果 以两平行管吸收度平均值带入公试:溶血率(%)=(样品管-阴性管)/(阳性管-阴性管)×100 %,计算溶血率,重复试验,对相同浓度供试液在不同波长测定计算的溶血率进行统计学处理,与相同浓度供试液545n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在查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计算溶血率的相关资料中发现:不同实验者使用的波长不尽相同[3-5],但实验3.1结果表明,取不同家兔心脏血,阴性管在300~600nm处均无最大吸收,说明在此波长范围内,兔血红细胞在不破裂发生溶血的情况下无可引起紫外-可见吸收的物质释放。血塞通注射液主要含三七总皂苷,一般来说,皂苷类成分仅在紫外区210nm或280nm有吸收,在可见区541nm和576nm并无吸收。而阳性管在541nm和576nm均有最大吸收峰,说明兔血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后所释放的物质可引起此二波长的紫外吸收,选用性别、体重不同的家兔重复实验,说明不同家兔心脏血溶血后释放物质的紫外最大吸收峰所在波长范围稳定,无明显个体差异。

血塞通注射液为三七总皂苷制成的灭菌注射用水溶液,其主要成分具有溶血作用,因此,以不同浓度的血塞通注射液作为供试液,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模型。采用545nm和576nm测定相同浓度血塞通注射液溶血管的溶血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选择545nm或576nm测定溶血率均可得到一致的结果,虽然对于血塞通注射液来说在可见区并无吸收干扰,但部分中药注射液本身在545nm处有紫外吸收,可能影响样品溶血率的测定计算,在此情况下可考虑采用576nm 作为测定波长。通过实验,笔者认为除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中收载的溶血率测定波长545nm外,还可选择576nm作为测定波长或在实验中以阳性对照管所测得的最大吸收峰所在波长作为溶血率测定波长,这都是对该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也可扩大该方法在测定溶血率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132.

[2]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S].指导原则编号[Z] GPT4-1.

[3]韩立伟,李锦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草药注射液的溶血度[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4):84.

[4]邹静,张青,唐冰,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吐温80 对人红细胞和兔红细胞的溶血度[J].西南国防医药,2004,14(3):255-256.

[5]周燕文,何淑华,莫武宁.中药注射液溶血度测定的3种方法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6):465-467.

偶氮分光光度法 第4篇

1仪器与试剂

1.1仪器。T6紫外分光光度计。

1.2试剂。铜标准溶液:0.1g.L-1。准确称取Cu SO45H2O (北京化工厂) 0.3930g于小烧杯中, 加入蒸馏水溶解, 定容于1L容量瓶中, 摇匀备用。工作液为5g.L-1。工作液中铜离子浓度低, 易吸附在容器壁上而浓度下降, 因此工作液不应长期放置使用, 只能在一周之内使用。

二苯偶氮羰酰肼 (DPCO) 乙醇溶液:2.5g.L-1, 准确称取0.6250g DPCO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于干燥的小烧杯中, 用无水乙醇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溶解, 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6.0, 准确称取30g无水乙酸钠 (沈阳市试剂四厂) 用蒸馏水溶解, 定容于100ml容量瓶, 用1:1冰醋酸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在PH计上调节其PH为6.0。

盐酸羟胺:80g.L-1。准确称取盐酸羟胺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8.0g于小烧杯中, 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氟化钠溶液:20g.L-1。准确称取氟化钠 (沈阳市试剂四厂) 5.0g于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 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柠檬酸:20g.L-1。准确称取柠檬酸 (沈阳市试剂四厂) 2.0g于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 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2样品分析

2.1样品的处理。称取0.5g样品于50ml小烧杯中, 用一滴蒸馏水润湿样品, 加入王水15ml, 在电热板上蒸至约七八毫升时加入氢氟酸5ml, 高氯酸2ml继续蒸至白烟冒尽, 然后加入蒸馏水2ml溶解盐类, 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待测。

2.2抽取上清液20ml于50ml容量瓶中, 依次加入PH6.0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8.0ml, 2.5g.L-1DPCO溶液2.0ml, 3.5g.L-1CTMAB溶液7.0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比色皿以样品空白为参比, 在45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在测定实际样品时, 为了消除铁、钒、镍等离子的干扰, 在加缓冲溶液之前应加入2.0g.L-1的氟化钠溶液5.0ml, 8.0g.L-1盐酸羟胺溶液1.0ml和柠檬酸溶液1.0ml。

2.3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取10.0、20.0、30.0、40.0、50.0、60.0、70.0μg的铜于50ml容量瓶中, 依次加入PH6.0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8.0ml, 2.5g.L-1DPCO溶液2.0ml, 3.5g.L-1CTMAB溶液7.0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空白为参比, 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记录表1。

3结果与讨论

3.1干扰离子的消除。矿样中可能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本文讨论用加入掩蔽剂的方法消除各离子的干扰。对于30μg的铜, 当测定相对误差在±5%以内时, 10ml 2%氟化钠、2ml 8%盐酸羟胺、2ml2%柠檬酸, 可分别消除200μg铁、150μg钒、200μg镍的干扰, 三者联合使用对单一共存离子掩蔽作用结果见表2。

因此, 以氟化钠、盐酸羟胺和柠檬酸可消除矿样中常见的Fe (Ⅲ) 、V (Ⅴ) 、Ni (Ⅱ) 、Al (Ⅲ) 、Mn (Ⅱ) 、Mg (Ⅱ) 、Pb (Ⅱ) 等干扰且对铜均无影响。

3.2回收率。称取0.5000Ggbw07162国家标准物质样品, 加入不同量铜标准, 按样品分析流程定容至50ml进行测量。测得回收率为98%~102%, 见表3。

4结论

应用Cu2+-DPCO-CTMAB显色体系, 以氟化钠、盐酸羟胺、柠檬酸作掩蔽剂消除了矿样中常见离子的干扰, 成功测定了标准样品中的铜, 加标回收率为98%~102%。这个显色体系的建立, 说明了有机显色剂DPCO可以用于铜的光度法测定, 从而扩展了有机显色剂DPCO的使用范围, 也为矿样中铜的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参考文献

[1]Serdar, Karabocek, A new spectrophotometric reagent for copper[J].pnAo Analytica.Chem, 2000, A (408) :163-168.

[2]潘翠莪, 杜桐林.石油分析[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24-30.

[3]JunWei Di, Ying Wu, Yun Ma.A novel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nce copper based on charge transfer complex[J].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2005, A (61) :937-941.

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溴酸根 第5篇

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溴酸根

目的:建立测定微量溴酸根的新方法.方法:在酸性介质中,溴酸根能使酸性艳兰-5GM褪色且褪色的程度随溴酸根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溴酸根的新方法.结果:在实验条件下,溴酸根浓度在0~0.60μg/ml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9996).测定波长为635 am.方法检出限为0.045μg/ml.结论:方法应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溴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 者:林仁权 汪志华 胡文兰 Lin Ren-quan Wang Zhi-hua Hu We-lan 作者单位:杭州市拱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310011刊 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年,卷(期):18(8)分类号:O657.32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酸性艳兰-5GM 溴酸根

偶氮分光光度法 第6篇

关键词:甲基橙;分光光度法;氯气;验证;改进

1、前言

近年来,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政府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效果十分显著。然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不容樂观。尤其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污染物,比如说氯气,氯气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它能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氯会引起慢性中毒,引起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化。对氯敏感的人,当接触较高浓度的氯气后,即可发生皮炎或湿疹。氯气对植物有危害作用,对金属制品和建筑有腐蚀作用。因此,对氯气的测定方法进行验证和改进,使测定的结果更准确、更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实验部分

2.1、实验仪器

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

2.2、方法原理

含溴化钾、甲基橙的酸性溶液和氯气反应,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溴,溴能在酸性溶液中将甲基橙溶液的红色减退,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退色的程度来确定氯气的量。

2.3、实验试剂

2.3.1、分析中所用试剂除溴酸钾、溴化钾为基准试剂外,其余均为分析纯试剂。

2.3.2、甲基橙吸收贮备液的配制:称取01000g 甲基橙,溶于约100ml 40~50℃水中,冷却后加入20ml 无水乙醇,用水定量转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2.3.3、甲基橙吸收使用液的配制:用吸管移取甲基橙吸收贮备液250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1+6)硫酸溶液,再加入50g溴化钾,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2.3.4、溴酸钾标准贮备液的配制(100mg/l):准确称取03925g溴酸钾置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2.3.5、溴酸钾标准使用液的配制(100μg/ml):准确移取1000ml溴酸钾标准贮备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2.4、实验步骤

2.4.1、标准曲线的绘制:

于8只100ml容量瓶中,分别准确移取溴酸钾标准使用液00,10,20,40,60,100ml,并依次向容量瓶中加入2000ml甲基橙吸收液,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线,摇匀。含氯量分别为00,100,200,400,600,800,1000μg,放置40min后,用1c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507nm处测量吸光度。以校准系列中零浓度管的吸光度(A0)与各标准色列管的吸光度(A)之差为纵坐标,含氯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5、标准曲线及线性相关系数结果

2.6、检出限的测定结果

2.6.1、测定方法

《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中规定,对各种光学分析方法,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XL以下式确定:XL=Xb+KSb

式中:Xb—空白多次测量平均值;Sb—空白多次测量的标准偏差;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当置信水平约为90%时,K=3。

与XL-Xb(即KSb)相应的浓度或量即为检出限DL:DL=(XL-Xb)/S=3Sb/S

式中:S—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2.6.2、测定结果

检出限DL=3Sb/(S×V采样体积),其中,当采集环境空气时样品体积为30L,当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时采样体积为5L,Sb为20次空白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根据测定方法,本次实验测量20次全程序空白,实验得出:对于环境空气而言,实际测定最低检出浓度0029 mg/m3,对于固定污染源废气而言,实际测定最低检出浓度017mg/m3。

2.7、精密度测定

以氯气校准曲线上限浓度值的01和09倍配制含量为01μg/ml和09μg/ml的氯气自控样。吸取浓度为10μg/ml溴酸钾标准使用液50ml和450ml分别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测定自控样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如此反复重复测定6次,测定结果如下表(该结果所用曲线为y=bx+a=00056x-00061):

2.8、准确度的测定

2.8.1、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计算公式:

加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对浓度为05mg/l的自控样做加标回收率实验,于两个100ml容量瓶中各取20ml甲基橙吸收液,各加入50ml溴酸钾标准使用液(1000mg/L),在一只管中加入100ml 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使用液,用水定容到刻线,测定其吸光度。实际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964%~1036%。其中一次加标回收率的详细测定结果如下表(该结果所用曲线为y=bx+a=00056X-00095):

3、实验结论

3.1、HJ/T30-1999中对线性相关系数未作要求,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要求,线性相关系数应≥0999,该次试验所得线性相关系数满足相关要求。

3.2、根据方法HJ/T30-1999要求,环境空气中氯气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3 mg/m3,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气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2 mg/m3,实验所得检出限满足方法要求。

3.3、通过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得出:精密度和准确度也满足方法要求。

3.4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如果严格按照分析方法HJ/T30-1999中标准曲线的绘制过程的话,很难绘制出线性相关系数的符合要求的曲线,故本次实验对标准使用液的浓度进行了反复试验并作出修改,采用标准使用液的浓度为100μg/ml,相应扩大取样体积,使取样量更准确,从而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9),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参考文献:

[1]HJ/T30-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S].

偶氮分光光度法 第7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UV-2401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PHS-3C精密酸度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 ;7200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Co2+标准贮备溶液:1.000 g/L, 用光谱纯金属钴按常规方法配制, 使用时稀释成所需工作溶液;0.3 g/L 4-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 (SDAA) 的DMF溶液;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2 实验方法

于25 mL比色管中, 准确加入1.0 mL钴标准工作溶液, 再依次加入1.5 mL pH=11.0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 1.5 mL OP, 1.0 mL 0.3 g/L的4-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溶液。摇匀, 定容, 静置10 min。用1cm比色皿在543 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测定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在OP表面活性剂存在的碱性条件下 (pH=11.0) , 4-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最大吸收峰在462 nm处, 于相同条件下, 该试剂与Co2+形成紫红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43 nm处, △λ=81 nm。吸收光谱曲线见图1。

1:显色剂 (水为参比) ;2:显色剂+Co2+ (试剂空白为参比)

2.2 显色反应条件的优化

2.2.1 酸度及缓冲溶液用量的影响

研究了在不同酸碱度的缓冲体系中, 试剂与Co (Ⅱ)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Co (Ⅱ) 与试剂在强酸性介质中难以反应, 在中性及弱碱性介质中, 体系的吸光度随pH值增加而增加, pH值最佳范围10.59~11.42, 缓冲溶液用量为0.5~2.0 mL, 吸光度较大且稳定。本实验选用1.5 mL pH=11.0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

2.2.2 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实验了不同显色剂用量对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显色剂用量的增加, 吸光度增大, 当用量达到1.2 mL 时, 吸光度最大。实验取1.2 mL。

2.2.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该方法灵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对显色反应灵敏度提高不大,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 OP乳化剂等均可以起到增溶增敏作用, 其效果以OP乳化剂最佳, 10 g/L的OP乳化剂溶液的最佳用量为1.0~2.0 mL, 本实验选1.5 mL。

2.2.4 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性

在实验条件下, 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显色剂与Co2+配合比为1:2。在室温下, 配合物的吸光度在5 min以内即可达到最大值, 并在室温下配合物至少能稳定10小时。

2.2.5 工作曲线

按实验方法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 钴 (Ⅱ) 含量在0~400 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 = 0.37925+ 1.1427C (C:mg/L) , 相关系数r=0.9998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08 ×105 L·mol-1·cm-1。

2.2.6 共存离子的影响

试验了10余种常见离子对测定10.0 μg钴的影响, 当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5%时, 各离子的允许量 (以μg计) 为:Ba2+、Ca2+、Mg2+、Sr2+ (1000) ;Ag+、Mn2+ (100) ;Al3+ (50) ;Fe3+、Cd2+、Pb2+、Bi3+、Zn2+ (10) ;Hg2+、Mo (Ⅵ) (5) ;Ni2+和Cu2+干扰严重。在加入100 mg酒石酸钾钠时, Ni2+允许量达到10μg, 加入100 mg 硫代硫酸钠, Cu2+和Cd2+的允许量可分别提高至300μg和30μg, 加入150 mg氟化钾, Al3+的允许量可达到200μg, 加入50 mg硫脲, Hg2+的允许量可提高至100μg。

3 样品分析

取5支 (0.500 mg/mL) Vitamin B12针剂置于100 mL烧杯中, 各加入10 mL浓硝酸, 于水浴上加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 待完全分解后, 再加入浓盐酸 2 mL, 并加热蒸发至近干 (如此反复三次) , 以除去剩余的浓硝酸。残渣以少量热水溶解, 转入100 mL容量瓶中, 用二次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备用。移取适量上述试液于25 mL容量瓶中, 按实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4 结 论

本实验研究了4-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钴 (Ⅱ) 显色的各种反应条件,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 该试剂对钴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8.08 ×105 L·mol-1·cm-1, 钴 (Ⅱ) 含量在0~400 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Vitamin B12针剂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摘要: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研究了4-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钴 (Ⅱ) 的显色反应。在pH=11.0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 试剂与钴 (Ⅱ) 形成配合比为1:2的红色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3 nm,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08×105L.mol-1.cm-1, 钴 (Ⅱ) 含量在0400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Vitamin B12针剂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关键词:4-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钴,显色反应

参考文献

[1]谷学新, 郭启华, 邹洪.光度分析中三氮烯试剂研究近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 20 (1) :3-8.

[2]曹诗倜, 李旭.三氮烯类试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试验室, 1987, 6 (4) :26-32.

[3]陈才元, 朱端杰, 邹欣平, 等.1- (4-硝基苯基) -3- (6-甲基-2-苯并噻唑) -三氮烯的合成与镉 (Ⅱ) 的显色反应[J].化学试剂, 2005, 27 (10) :603-604.

[4]章汝平, 何立芳, 蔡玲燕.1- (5-硝基-3-并异噻唑) -3-[4- (苯基偶氮) 苯基]-三氮烯的合成及与钴的显色反应[J].冶金分析, 2006, 26 (5) :48-50.

[5]冯泳兰, 陈志敏, 邝代治, 等.1- (5-萘酚-7-磺酸) -3-[4- (苯基偶氮) 苯基]-三氮烯-溴化十六烷基吡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研究[J].化学试验室, 2004, 23 (8) :88-90.

偶氮分光光度法 第8篇

以1- (2-吡啶偶氮) -2-萘酚 (PAN) 光度法测铜的实验前人研究很少, 而光度法又是一种较简便、快捷的分析方法, 因此在本实验中采用1- (2-吡啶偶氮) -2-萘酚作为显色剂, 在多种条件下进行测定铜 (II) 的研究。Cu (II) 与PAN在Na AC-HAC缓冲液及混合微乳液中能形成溶于水的稳定络合物[2], 在NH3-NH4Cl中与PAN发生褪色反应, 寻求方便可靠的测定痕量铜 (II) 的显色体系, 为环境铜的检测建立较可靠的分析方法[3,4,5,6,7,8]。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0μg/m L Cu2+标准液:取1.005 mg/m L 1 m L Cu2+标准液,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 L;0.05%PAN溶液:准确称取PAN 0.500 g, 用乙醇溶解、稀释至1 000 m L;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

m (CTMAB) :m (正丁醇) :m (正庚烷) :m (水) =2.5:1.00:0.55:300;

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riton-100溶液混合微乳液:V (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 :V (Triton-100溶液) =1:1;

72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及25 m L比色管一套;FA2004N电子天平 (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 ;KQ-B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HHS-11-4型电子恒温水浴锅 (上海金桥仪器有限公司) ;KDM型调温电热套 (山东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 。

1.2 实验方法

在25 m L比色管中, 依次加入2.00 m L 10μg/m L Cu2+标准液、2.00 m L Na AC-HAC缓冲液、3.00m L 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riton-100溶液混合微乳液、1.00m L 0.05%PAN, 加蒸馏水定容、摇匀,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在λ=500 nm下测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取20μg Cu2+标准液于25 m L比色管中按实验方法显色, 测定不同波长的吸光度, 绘制吸收曲线。λmax=420 nm为试剂空白的最大吸收波长, λmax=500 nm为显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 吸收光谱见图1。从图1可知, 其波长差大于60 nm, 试剂的吸收不干扰显色物质的测定。

曲线1:以蒸馏水为参比, 试剂空白的吸收曲线曲线2:以蒸馏水为参比, 显色体系的吸收曲线

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

Cu-PAN红紫色络合物不溶于水, 所以本实验研究了显色体系的助溶剂, 对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CTM AB阳离子型微乳液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0%OP) 、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riton-100溶液混合微乳液、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ween-80溶液混合微乳液、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ween-20溶液混合微乳液、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SDS溶液混合微乳液进行了助溶实验, 其中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有色络合物均有一定的溶解性, 但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riton-100混合微乳液溶解效果最好, 本实验选其为助溶剂并进行实验研究, 用量在2.00~4.00 m L内吸光度较大且体系稳定, 本实验选用3.00 m L。

2.3 酸度的选择及用量

显色体系在酸性介质中能显色, 且缓冲液用量在1.00~3.00 m L内吸光度较大且体系稳定, 本实验选用2.00 m L。

2.4 显色剂用量

经实验研究, 0.05%显色剂用量在0.50~3.00m L时有较大的吸光度, 本实验选用1.00 m L。

2.5 稳定时间

经实验研究, 该体系显色快速, 不需要加热, 显色完全即可测定。

2.6 工作曲线

在选定实验条件下, 铜含量在0~0.8μg/m 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线性回归方程:A=0.0130C (μg/m L) +0.028 7, 相关系数r=0.999 1, 摩尔吸光系数ε=2.258104L/molcm。

2.7 共存离子的干扰

在不加掩蔽剂的条件下, 测定0.4μg/m L的Cu2+, 误差在±5%时, 各共存离子的允许量 (μg/m L) 为:NO3-、Cl-、SO42- (0.6) ;Zn2+、Ba2+ (0.5) ;Pb2+、Fe3+、Cr6+ (20.0) ;Cr3+ (12.0) ;Ca2+、Mg2+、Al3+ (85.0) ;Fe3+、Mn (Ⅱ) (90.0) ;V (V) 、Ga3+ (0.8) 。

3 回收实验

在线性围内进行回收试验, 取3支25 m L比色管, 按实验方法均加入0.50 m L 10μg/m L Cu2+标准液配成显色体系, 再分别加入10μg/m L Cu2+标准液0.50、1.00、1.50 m L, 测吸光度, 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 用该显色剂在Na AC-HAC缓冲液及CTMAB阳离子型微乳液Triton-100溶液混合微乳液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测定铜的光度法实验可行, 方法可用于环境样品中铜的测定。

摘要:研究了以十六烷基三甲溴化胺 (CTMAB) 阳离子型微乳液—Triton-100混合微乳液为介质助溶, 在pH=46的NaAC-HAC缓冲液中, 铜 (II) 与1- (2-吡啶偶氮) -2-萘酚 (PAN)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该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λ=500 nm, 回归方程为A=0.0130C (μg/mL) +0.028 7, 相关系数r=0.999 1, 摩尔吸光系数ε=2.258×104L/mol·cm, 铜含量在00.8μg/m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方法可靠快速, 可用于含铜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铜 (II) ,1- (2-吡啶偶氮) -2-萘酚 (PAN) ,光度法

参考文献

[1]周红, 杨光宇, 徐其亨, 等.二安替比林- (邻-乙氧基) 苯基甲烷褪色光度法测定衡量铜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 1997, 14 (4) :91-93.

[2]邵敏, 阮琼, 涂松, 等.1- (2-吡啶偶氮-2-萘酚光度法测Mn的实验研究[J].云南化工, 2013, 40 (5) :39-41.

[3]朱庆仁, 孙登明.Mn (Ⅱ) -灿烂绿-PAN催化体系双指示剂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J].冶金分析, 2008, 28 (2) :30-32.

[4]付广云.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锰 (Ⅱ) [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4 (3) :42-43.

[5]肖和莲.催化光度法测定城市污泥中微量锰[J].冶金分析, 2005, 25 (4) :71-72.

[6]万益群, 赵风瑛, 杨立强.固液萃取分离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锰 (Ⅱ) 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0, 24 (2) :111-114.

[7]李晓文.1- (2-吡啶偶氮) -2-萘酚光度法测定蕨菜中痕量锌的研究[J].食品科技, 2006, 31 (12) :144-14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木瓜片含量 第9篇

1 仪器与试剂

UV-2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BP-110S电子天平 (德国Sartorius公司) , 超声仪 (上海必能信:SB·5·200;电压:220V;频率:50Hz) 。

芦丁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野木瓜片由贵港市冠峰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甲醇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测定溶液的制备

2.1.1 芦丁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12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mg, 置100mL量瓶中, 加50%甲醇适量, 振摇使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 (每1mL含芦丁0.2mg) 。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野木瓜片20片, 除去糖衣, 精密称定, 研细, 取约2g, 精密称定, 置锥形瓶中, 精密加甲醇100m 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200W, 频率50Hz) 30min,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即得。

2.1.3 阴性溶液的制备

按照制剂处方 (不加野木瓜药材) 按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方法, 制成阴性溶液。

2.2 测定波长选择

取上述芦丁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及辅料溶液各1mL, 分别置10mL量瓶中, 加50%甲醇至5mL, 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 摇匀, 放置6分钟, 加10%硝酸铝溶液0.3mL, 摇匀, 放置6分钟, 加氢氧化钠试液4mL, 再加50%甲醇至刻度, 摇匀。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 在UV-2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 于400~6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吸收曲线。结果见图1, 表明芦丁经过显色后, 在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与多数文献报道[10]一致, 野木瓜片样品经过显色后, 亦在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辅料几乎无吸收, 对测定无干扰。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 分别置10mL量瓶中, 各照2.2自“加50%甲醇至5mL”起, 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 在510nm处测定吸收度, 以吸收度 (A) 为纵坐标, 浓度C (mg/mL) 为横坐标, 计算其回归方程 (n=5) :A=8.0149C+0.0987, r=0.9995, 结果表明:芦丁在0.0202~0.1010m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加样回收率试验

已知样品 (批号:20040801) 其含量为8.62mg/片, 精密称取该样品5份, 每份约1g, 分别精密加入芦丁对照品溶液 (1.02mg/mL) 20mL, 置锥形瓶中, 精密加甲醇100mL, 按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并照2.2自“加50%甲醇至5mL”起, 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 在510nm处测定吸收度, 计算回收率,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1%, RSD为2.07% (n=5) 。

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样品 (批号:20040801) 2g, 按2.1测定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及芦丁对照品溶液, 分别在放置1、3、5、10、15、30、60、90min后, 照2.2自“加50%甲醇至5mL”起, 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 在510nm处测定吸收度, 结果见表1, 表明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显色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样品 (批号:20040801) 5份, 各约2g, 精密称定, 按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并照2.2自“加50%甲醇至5mL”起, 以相应的溶液为空白, 在510nm处测定吸收度, 结果平均含量为8.70 mg/片, RSD为2.79% (n=5) , 表明方法重复性好。

2.7 样品测定

按照“2.1.2”项下方法, 制备3批样品溶液。另取“2.1.1”项下对照品溶液和相应的溶剂为空白, 按上述方法, 在510nm处分别测定吸收度, 计算含量, 结果见表2。

3 讨 论

该实验为本公司按新药注册分类9类研制所做的研究, 本法现已收载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 (试行) YBZ10772006“野木瓜片”标准中, 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 本法灵敏、准确, 用于野木瓜片的质量控制是可行而有效的, 但其专属性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建立了测定野木瓜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黄酮类成分, 以芦丁为对照, 用硝酸铝显色后, 在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点,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木瓜片中芦丁的含量。结果 芦丁在0.0202~0.1010mg范围内, 与吸收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5) , 平均回收率为99.1%, RSD为2.07% (n=5) 。结论 此法简单、准确, 可作为野木瓜片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野木瓜片,芦丁,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词典 (下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2]李国强, 周本宏, 吴国秋, 等.野木瓜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0) :120-121.

[3]冯德民, 彭卫欣.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芦丁片中维生素C和芦丁两组分[J].药物分析杂志, 1990, 10 (1) :29.

[4]王强, 杨竞雄.山柰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现代应用药学, 1990, 7 (2) :9-10.

[5]陈芳群.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射干、川射干、白射干中总黄酮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 1991, 11 (3) :170-172.

[6]谢德隆, 王苏, 程志伟, 等.灯盏花黄酮苷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 1990, 21 (10) , 15-17.

[7]高中兰, 贾宁花, 孙毓庆.FIA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J].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0, 7 (2) :96-99.

[8]梁延寿, 张清芳.杨树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 1987, 7 (6) :347-349.

[9]龚跃新, 强静, 梁宪扬.银杏外种皮与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比较[J].中草药, 1991, 22 (8) :376.

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制剂中微量钙 第10篇

目前,钙的测定方法较多,但仍不能满足实际要求。例如,最常用的EDTA络合滴定法操作终点观察较难,灵敏度不高[1];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结果较准确、可靠,终点变化明显,但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沉淀过滤,较繁琐;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但所用仪器价格较高,在工业检测中不易普及。利用钙指示剂与钙的显色反应,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以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含量,指示剂直接在水相中与钙络合,无需萃取,便可准确快速测定,可得到较好的结果,检出限为0.050μgmL-1,线性范围为0.10~1.50μgmL-1。此方法用于检测补钙药品、保健品中钙含量,快速、简便。对于微量钙的测定,该方法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与其他测定钙的方法相比,还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试剂和仪器廉价,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2],对微量钙的测定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冶金、无机盐化工、水质、制药等行业中[3]。

实际生活中要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测定钙含量,根据实际实验条件和实验要求的误差范围,可以在几种方法中比较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

1 试验部分

1.1 测定原理

朗伯比耳定律是对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吸光强度值可定量地确定元素离子的浓度值,因此选择合适的显色剂成为方法的关键。钙指示剂与钙离子的显色反应,在pH值5.5~7.0范围内,与Ca2+反应生成酒红色配合物,无需萃取,性质稳定。方法检出限为0.050μgmL-1,线性范围为0.10~1.50μgmL-1。此方法用于检测补钙药品、保健品中钙含量,快速、简便[4]。

朗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比尔(Beer)定律阐述为: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式中I0和I分别为入射光及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光强度;lg(I0/I)称为吸光度(absorbance),旧称光密度(optical density);C为样品浓度;b为光程;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当浓度采用摩尔浓度时,ε为摩尔吸收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1.2 仪器与试剂

钙指示剂、钙标准液、NaOH溶液、浓HCl、H2SO4。

UV-756M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A1004B分析天平、电炉。

1.3 测定过程

取一定量钙标准溶液(5.0μgmL-1)2.00mL,加钙指示剂溶液35mL,用0.6molL-1NaOH溶液调pH=7.0,用水定容至50mL,摇匀,放置10min左右,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空白[5],于506.40nm处测其吸光度。

1.3.1 吸收曲线

按实验方法,以水作参比,在450~700nm波长范围内,对钙络合物进行扫描,最大吸收在506.40nm处(见图1)。以试剂为空白,选506.40nm为工作波长。

1.3.2 显色剂用量

实验表明,显色剂溶液量在35~45mL间吸光度最大,本实验选35mL。

1.3.3 溶液酸碱度的影响

本实验用NaOH溶液调试液pH值,结果表明,当不加NaOH溶液时,pH=7.0溶液吸光度最大且稳定。

1.3.4 显色反应时间的影响

如图4,显色反应在10min内完成,吸光度最大,20min内保持稳定。本实验选择最佳时间为15min。

1.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本文还进行了常见离子的干扰实验[6]。Ba2+干扰严重,用Na2CO3处理试液,干扰消失;Cu2+、Cl2+、Co2+、Ni2+、Mn2+与钙指示剂生成蓝色络合物,在506.40nm处无吸收。

1.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8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5.00μgmL-1 Ca2+标准溶液1.00、3.00、5.00、7.00、9.00、11.00、13.00、15.00mL,按试验方法测吸光度,做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A=-0.0015+0.01827C,相关系数R=0.9993。

由图5可见,测得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出现了偏离,即不再遵守比尔定律。引起偏离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方面:比尔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和实验条件因素(包括化学偏离和仪器偏离)。

1.4 试样分析

(1)精密移取葡萄糖酸钙口服液1.00mL,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取此试液10.00mL,按实验方法测吸光度,由工作曲线计算钙含量。结果见表1。

(2)准确称取于105~110℃干燥烘干的葡萄糖酸钙片样品3份,记录质量。分别于3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盖上表面皿,由烧杯口加入1+1盐酸2 mL,加热溶解,并煮沸除去CO2。将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3molL-1NaOH溶液调至中性,加水至刻度,摇匀。分别取10.00mL该试液,按实验方法测吸光度,由工作曲线计算钙含量。结果见表1。

(3)取维丁钙片,研磨后精称0.3074g,加8mL浓HNO3,24mL浓HCl使其溶解,用水定容至250mL取2.00mL于小烧杯中,加入2.010-4molL-1磷钼酸铵溶液24mL,1.810-4molL-1的8-羟基喹啉溶液6mL,得黄色沉淀,过滤并洗涤沉淀,将所有滤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3molL-1的NaOH溶液调至中性,加水至刻度,摇匀,分别取10.00mL该试液,按实验方法测吸光度,由工作曲线计算钙含量,结果见表1。

2 结果与讨论

2.1 比尔定律的局限性

严格地说比尔定律只适合稀溶液,在浓度大于0.1 molL-1时,将引起吸收组分间的平均距离减小以致每个粒子都能影响其相邻粒子的电荷分布,导致它们的摩尔吸收系数改变,从而吸收给定波长的能力发生变化。由于相互作用的程度与浓度有关,故使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出现了偏离。

2.2 化学偏离

在某些物质的溶液中,由于分析物质与溶剂发生了络合,离解,以及溶剂化反应,产生的生成物与被分析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出现化学偏离。这些反应的进行,会使吸光物质的浓度与溶液的示值浓度不成正比例变化,因而测量结果将偏离比尔定律。

2.3 仪器偏离

主要指由于单色光不纯引起的偏离。事实上,通过波长选择器从连续光源中分离的波长,只是包括所需波长的波长带,即从连续光源中获得单一波长的辐射是很难办到的。

3 结论

利用钙指示剂与钙的显色反应,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以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含量,指示剂直接在水相中与钙络合,无需萃取,便可准确快速测定,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对于微量钙的测定,该方法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为0.050μgmL-1。此方法用于检测补钙药品、保健品中钙含量,快速、简便。与其他测定钙的方法相比,还具有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试剂和仪器廉价,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7]。

参考文献

[1]方芳,曹建明.分光光度法测定母乳钙含量[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7,27(2):95-96.

[2]许军,温宏利,等.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血清中的钙[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4):17-23.

[3]杨业玲,毕莉,等.钙指示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钙[J].工业水处理,2001,21(12):34-35.

[4]翟庆洲,耿嫒芳,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试剂中痕量钙[J].化学研究,2004,15(1):30-32.

[5]张平安,宋莲军,等.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酸奶中的钙[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352-9353.

[6]Nestihan Ekinci,Raci Ekinci,Yusuf Sahin.Journal of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2002,74(6):783-787.

偶氮分光光度法 第11篇

关键词:乌药;总生物碱;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R284.1;O65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266-02

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系樟科(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植物,为传统的理气止痛药[1],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最早记载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乌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2-3]。乌药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呋喃倍半萜[4],其中生物碱和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类成分是乌药的特征性成分[5-7],具有较强的专属性,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为了确保乌药的质量标准评价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根据乌药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本研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药中的生物碱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主要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UV-4802);98-1-C数显控温电热套(天津泰斯特);索式提取器;电子天平;三氯甲烷(AR);溴甲酚绿(AR);小檗碱标准品(成都领航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H值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0.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醇溶解)。

试验所用中药材乌药样品采自江西赣南。

1.2 试验方法

本研究所用试验方法参照文献[8-10]的方法并加以改进。

1.2.1 缓冲液的配制 pH值4.5缓冲液的配制:将 0.2 mol/L 氢氧化钠滴加至冰醋酸中,调节pH值为45,即得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0.04%溴甲酚绿溶液的配制:称取40 mg溴甲酚绿,加100 mL pH值为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溶解,过滤。

1.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称取2 mg干燥至恒重的小檗碱对照品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三氯甲烷定容至100 mL,摇匀。分别取1.2、2.4、3.6、4.8、6.0、7.2 mL标准溶液于 20 mL 量瓶中,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 mL,分别加入5.0 mL pH值为45的缓冲液、2.0 mL 0.04%溴甲酚绿溶液,剧烈振摇5 min后静置30 min。取5 mL下层液体,加入1.0 mL 0.01 mol/L 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摇匀后于628 nm处测吸光度。以小檗碱含量(C)为横坐标,吸光度(D)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1.2.3 空白溶液的制备 取10 mL三氯甲烷溶液于2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0 mL缓冲液(pH值4.5)、2 mL 004%溴甲酚绿溶液,剧烈摇动5 min后静置30 min。取 5 mL 下层液,加入1.0 mL 0.01 mol/L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摇匀,作为空白溶液。

1.2.4 乌药中总生物碱的提取 准确称取0.5 g乌药,用适量氨水湿润后密封放置30 min,索式提取2 h后将提取液置于TLC(薄层色谱),滴加碘化铋钾溶液至不显色为止;回收三氯甲烷,将残留物放冷至室温,再用三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20 mL。分别取 0.2 mL 提取物于量瓶中,加三氯甲烷定容至10 mL,混匀作为样品液。分别取10 mL样品液于3个20 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5.0 mL缓冲液(pH值4.5)和2 mL 004%溴甲酚绿溶液,剧烈摇动5 min后静置30 min;取5 mL下层液,加 1.0 mL 0.01 mol/L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摇匀后于628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生物碱含量与回收率,回收率计算公式为: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药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其原理是生物碱盐的阳离子与酸性染料的阴离子定量结合生成有色的络合物,可以定量地被某种有机溶剂萃取,因此通过测定萃取液的吸光度可以测定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在本试验中采用的生物碱的酸性染料为溴甲酚绿。同时考察了本方法的线性范围、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结果表明本方法符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试条件,可以作为乌药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试方法。

生物碱大多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乌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本试验测得乌药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301 4%(n=3)。本试验建立的乌药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试方法可以为乌药种源质量的筛选提供试验方法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30.

[2]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3.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二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926.

[4]程显隆,魏 锋,冯玉飞,等. RP-HPLC法测定乌药中乌药醚内酯和乌药内酯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3,23(3):225-227.

[5]许海丹,顾霞敏,叶文国. 乌药化学成分的分布特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00-101.

[6]Han Z,Zheng Y,Chen N,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alkaloids in Lindera aggregata by ultra-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8,1212(1/2):76-81.

[7]Gan L S,Yao W,Mo J X,et al. Alkaloids from Lindera aggregata[J]. 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2009,4(1):43-46.

[8]蒋爱芳,杨义芳,黄文武.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6,37(增刊):359-362.

[9]蔡大可,李 耿,彭绍忠,等.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痹痛消膏中乌头生物碱的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1):57-59.

[10]敖茂宏,刘 海,吴明开.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流苏石斛中总生物碱的含量[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282-283.

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探讨 第12篇

通过无数次的实验证明, 该方法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结果是准确的、可靠的。不仅缩短了分析时间, 提高了分析准确度, 而且操作简便、快捷, 毒性小。

一、实验部分

1. 测定原理

将少量的水样滴入装有反应剂 (包括催化剂、氯补偿剂、重铬酸钾、硫酸和汞盐) 的玻璃瓶中, 然后在 (150±2) ℃的反应器中培养反应瓶直至水中的有机物全部消化分解。冷却反应瓶,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含量。

2. 试剂

(1) 哈希公司生产的 (0~150) mg/L和 (0~1500) mg/LCOD反应瓶

(2)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称取105℃干燥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0.4251g溶于水, 并稀释至1000m L, 混匀。该标准溶液的理论COD值为500mg/L。

3. 仪器

(1) 干式培养器 (具有25个试管孔、150℃温度控制器和定时器)

(2) DR2010/DR5000分光光度计

4. 操作步骤

(1) 消化分解

将500m L水样倒入烧杯中, 高速搅拌2min, 确保悬浮物在水中均匀分布, 这样, 可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及重现性;

打开COD反应器的电源, 预热至150℃ (反应器经检定) , 用毛巾包住一个COD反应瓶, 小心地拧开瓶盖;

将反应瓶倾斜45℃, 小心地加入已搅拌均匀的水样2.00m L (或取适量试样稀释后取2.00m L) , 若溶液溅出时, 停止实验;

小心安上瓶盖, 确保瓶盖拧紧。拿住瓶盖, 轻微摇晃反应瓶, 直至瓶内的溶液混合均匀;

将反应瓶放在预热后的COD反应器中, 在150℃加热所有的反应瓶2h;

用2.00m L不含有机物的去离子水做空白实验。每次实验中, 均做一个同体积去离子水的空白实验;

关闭反应器电源, 应该在反应瓶冷却之前, 摇晃反应瓶, 这样会使液面以上形成的小水珠混合到水中, 从而防止水样浊度, 将反应瓶放在试管架中, 冷却至室温。

2.分光光度法

在不同波长下, 用DR2010/DR5000分光光度计测定COD含量。

二、讨论

1. COD浓度范围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为了较好控制水污染, 我厂将COD内控指标定为小于100mg/L。COD分析分为常规监测和大于100mg/L时查找漏点检测这两种情况。根据近几年的分析数据可知, 常规监测时COD值一般小于100mg/L, 此时应选用低浓度的反应瓶 (150mg/L) 。若需查找漏点应选择高浓度 (1500mg/L) 的COD反应瓶, 即可将测量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同时根据不同仪器还应选择较为合适的测量波长, 这样更能提高分析结果准确率。

下表是对50mg/L、500mg/L二种COD标准溶液进行了测定。

从上表可看出, 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和测量波长, 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测量结果。

2. 消化时间对结果影响

化学需氧量分析方法中对回流时间都有要求, 一般回流2h。因此测定一个COD含量至少需要3~4h才能完成。这么长的操作时间对正常分析来说还影响不大, 但对排污超标、需尽快找到超标原因的生产装置来说就显得特别漫长。针对这个情况, 对消化时间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知在同一消化温度下, 消化20min和2h对COD测定结果影响较小。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 样品在 (150±2) ℃消化20min和2h, 所得到的测定结果基本相同, 分析误差均在3%范围内, 完全能满足测量要求。

3. 正负偏差对结果影响

DR2010/DR5000分光光度计由哈希公司研制生产。虽说每台仪器在出厂前, 经过严格检测, 满足其公布的技术指标。但由于地理环境、水质的不同, 加之仪器使用时间较长, 本身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验证同一标准COD溶液在不同仪器的测量结果, 查找每台仪器的测量偏差, 对不同COD标准值进行了实验, 结果如下:

从上表数据可看出, 不同仪器测定同一样品, 结果相差很大。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将分析误差、仪器误差降低到最小, 我室对不同COD标准值做了大量的实验, 从众多实验数据中得知 (除去个别离散值外) , DR5000在测定值的基础上减去该值4%的偏差 (测定值-测定值*4%) , DR2010在测定值的基础上加上该值5%的偏差, 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为准确。

结论

1.根据所测样品不同, 选择较为合适的浓度范围和测量波长, 能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2.样品消化20min完全能满足测量需求。缩短了分析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3.根据使用仪器的不同, 对测定值进行修正, 消除仪器误差, 提高了分析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刘珍主编, 化验员读本 (第四册)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