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画眉鸟(精选7篇)
欧阳修的画眉鸟 第1篇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赏析: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
受羁绊的心曲。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
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欧阳修的画眉鸟 第2篇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啭:鸟婉转地啼叫
②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③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④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⑥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
解说
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今译
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赏析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善鸣好斗的画眉 第3篇
画眉又名金画眉,由于它既善鸣叫又好打斗,因而又得名为文武鸟。属雀形目、画眉科。学名为Garrnlaxcanorns。画眉的上体几乎全为纯橄榄褐色,头和上背具有褐色的轴纹,下体呈棕黄色,腹部中央呈灰色。它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头部的眼圈白色,并向后延伸呈蛾眉状,眉纹细曲而长如画,因此而得名为画眉。画眉的体长约24厘米左右,体重约75克。画眉擅长鸣唱,尤其雄鸟,无论在繁殖季节或其他时间,均喜引吭高歌,鸣声似“Moo-gi-yiu”“Koo-liu-Koolin”。古人张潮在《跋画眉笔谈》一文中,形容其叫声如云“如意如意”,由于其鸣唱声宏亮,婉转动听,雄鸟在遇到其他雄鸟又好搏斗,因而深受养鸟爱好者的欢迎,是我国有名的笼鸟。画眉笼养一般只选雄鸟,因为只有雄鸟才是“歌唱家”和“格斗勇士”。选养画眉其相貌十分重要,要求体形要大,头要大而方,眼盘要大,眼球凸出而有神,嘴要短而粗长,“嘴须”要笔直,脚要高而粗,趾爪要短而有力,头和身体的羽毛要紧贴。在挑选雄鸟时,有以下的顺口溜:“嘴如钉,眉如线,身似葫芦,尾似箭,顶毛薄,眼水透,腿如牛筋能打斗”。鸟龄以一年左右,没有换毛的(此时称为软毛鸟)为最好养。
画眉的野性大,生活于我国南部地区的密林灌丛中,性机敏而好匿隐,新选养的画眉,一定要养在罩有笼衣的“画眉笼”中,笼的颜色宜深不宜浅,让它生活在人工模拟的较暗光线的“密林”中,否则,它会在笼中烦躁不安,胡蹦乱跳,撞到头破血流。待它安定下来以后,才可逐步移去笼衣,在亮笼的条件下调养。让它习惯了笼中的生活后,才慢慢接近它。挂笼的位置要适当,防止猫、鼠等侵害。开始喂养时,可用它喜食的皮虫(大黄蛾、避债蛾),蚱蜢等,然后转入主粮~~蛋米。蛋米的配制法为,用水将米洗净,沥干,然后按每斤米3只蛋或6~8只蛋黄的比例,拌入米中搅匀,上锅旺火蒸熟,趁热将米饭团搓碎,晾干即可。画眉的饲料除了喂给主粮蛋米外,也要经常喂些皮虫、蚱蜢等。在华南,据有经验的养鸟者介绍,若能适时喂给它1~2条草蜥,据说可使它更会歌唱。在虫料缺乏时,可喂些熟虾或瘦肉丝,每隔1~2天补充一下便可。
饲养画眉,为了使它善鸣好斗,除了在冬天严寒或换羽期外,每天都要给它水浴,早晨及傍晚将它带到旷野,公园去“遛鸟”,让它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让它纵使“锁在金笼听”,也可在“林间自在啼”。
两只画眉鸟 第4篇
可就在老爷子得意之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大概一月前,老爷子在清理鸟笼时不经意打开了笼门,一只鸟迅速地钻出鸟笼,稍许思索熟悉环境后飞向苍穹,还没等老爷子回过神早已逃亡似的飞出了视线。老爷子带着遗憾和自责关上鸟笼,仰望天空并暗下决心看管好剩下的一只,照顾更加精细,关注更加专心……
两日后,老爷子还没从失去一只鸟的自责中转过神来,奇怪的事发生了:那只飞离的鸟又飞回来了。它停歇在鸟笼门口与曾经的“牢友”四目相对,一连几日:早九点飛离,晚五点飞回。老爷子将此事告诉我,我上楼观之,属实。看到笼外那只鸟可怜兮兮的顿生怜悯,劝老爷子打开笼门放飞另一只鸟让其结伴飞离,或让笼外鸟自动回笼。老爷子有些不舍,说再观察几日再说,我也只好随老人愿。
后几日,笼外鸟由之前的一日一回改为两日回一趟,坚持了半月余,老爷子终不忍也生怜悯,在笼外鸟回来歇脚时打开了鸟笼大门,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已出笼者不进笼,未出笼者不出笼。一连数日,笼门敞开着,已出笼的那只画眉鸟每两天飞回笼旁,在笼外歇息一晚,而未曾出门的那只鸟却怡然自得无动于衷地呆在笼子里。这就叫我不能理解,疑问顿生,难道二鸟追求不同?不是说除人类之外其他动物没有主观意识吗?若有,它们追求什么?追求自由?它不是已经获得自由获得了整个苍穹,为何还掂记着曾让它失去了两年自由的“牢笼”?追求“情和义”?那就勇敢地回到笼中,不愁吃和穿去厮守终身啊。当然,自由和情义兼得,唯一的出路就是那只未曾出笼者果敢地钻出笼门与相守两年的TA结伴而行。可它却寸步不离,难道它既无情也无义?或是自由还有另一种解说:懒惰的寄生生活?不劳而获地“享受”?还是另有“鸿鹄之志”?
又月余的今日,笼门一直敞开着,飞离的那只隔三差五回来过一夜,没出笼的鸟仍一直不出门。我在想:这样的鸟养之何益?先是我不喜欢了,我家老爷子慢慢对它也不上心了,只是还不忍心驱逐它出境……但愿它享受它的选择。
画眉鸟赏析 欧阳修 第5篇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诗中最后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欧阳修《画眉鸟》赏析
2.画眉鸟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欧阳修
3.秋声赋 欧阳修
4.欧阳修 洛阳牡丹赋
5.欧阳修的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6.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翻译及赏析
7.欧阳修《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翻译及赏析
8.欧阳修古诗《琅琊溪》
9.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欧阳修诗作《画眉鸟》阅读答案 第6篇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如山间自在啼。
1.诗的前两句表现什么内容?
快活的画眉鸟 第7篇
我在树林里,在开满山花的林间散步。那个时候啊,你就能欣赏到最美丽动听的画眉鸟的歌声。我家有一只金雕的鸟笼,笼子里也养了一只画眉鸟,那褐色的小脑袋,白色的眉纹,寂寞时。我喜欢一个人看着它在笼中四处张望,那时候,它也会叫几声给我听。
在树林中,在飘着花香的山间,看着画眉鸟从这棵树窜到另外一棵,那叫声。随着它自由的身子,到处飘荡,让你忽然觉得无限自由,有一种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