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欧体书法教学设计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欧体书法教学设计(精选5篇)

欧体书法教学设计 第1篇

【教程】欧阳询《九成宫》欧体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1、点

点画不要按照相关教材上讲的,如有的教材说“逆入、右行、提笔、回锋、收笔”,这样的方法不是写字,而是在画字。一个点就有这么麻烦的写法,已经吓退了很多书法爱好者。其实这个点就一笔写成,露锋入笔,按笔下行,边走边提,左侧饱满的肚是用毛笔带出来的。当然这里无法用更清晰的问题阐述

清楚。

注意:要有三个角一个肚。

左点:露锋入笔,按笔下行,提笔下顿,回锋。有时候根据字的需要,收笔可以出峰。最上面的角相对

锐利一些。

2、横

短横:露锋入笔,按笔右行、提笔下按、回锋。注意要有三个棱角写出来。

中横:露锋切笔入笔,下按后顺势右行,提笔下按、回锋。类似于一个四边形。

长横:一种是露锋入笔、一种是藏锋入笔。需要注意中间最细,起笔处较中间粗,收笔最粗。区别于颜体,收笔不要出现疙瘩,很自然的收笔。要匀称平滑,这是欧体的特征。其实在欧阳询的书写中,横画是没有向上拱的趋势,而是直接平直的。这样处理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为了符合现在书写艺术的需要。当然两种写法都不为错,如果严格来讲,还是按照欧阳询写法为好。

3、竖

竖画:垂露竖、悬针竖。两者的区别就在与结尾,悬针竖结尾注意要稍稍按笔后再提起,垂露竖也

一样,只是垂露竖收笔较快而以。

短竖的写法和长竖基本一致,只是起笔后,稍向左倾。

4、撇

5、捺

6、挑

7、钩

8、折

欧体书法教学设计 第2篇

一、笔法部分:

1、藏锋运笔的基本要领:“欲左先右,欲右先左”。

逆入回锋法

直落顺收法

2、中锋运笔表现在“常令笔尖画中行”是“用笔千古不易”之法。

3、笔画力度应:上轻下重

盖。左轻右重 :天、横轻竖重:韦。

4、短横可扛肩,主笔横画要平、挺、(可稍上凸):主。

5、长横在上或中时,虽长但不重,在下时要加重。

6、中竖宜正、务斜。竖在字中左中右位置时均可用垂露。信。

7、竖画为字的末笔则可用悬针,中 即。

8、两竖平行时,左竖短而细,右竖长且粗。国。

9、横钩贵园隽,也。纵钩宜曲劲,风。

10、捺要形成形成一波三折,平拖出捺脚,道。

11、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武。

12横竖交叉,横快竖慢;撇捺交叉,撇快捺慢;上下重叠,上快下慢;左右排列,左快右慢。

13、横短撇长先写横。左,横长撇短先写撇

右,有,14、“字无双捺”重捺者须有伸有缩,食。

15、纵撇恶鼠尾,要把笔锋送到位 居

16、联撇恶排牙,要参差变化 彩

17平勒者(主笔)不应倚,倚则无仪里。

18、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也

二、结构部分

欧体结构的总要求:

1、重心平稳(稳定的几何图形),主次分明(合理、避让),巧妙变化(轻重、角度),平行等距(间距精确 容当相等),点画呼应(借用笔势)。

2、关于避让关系,为求得主次分明,和谐统一。

①从社会心理看“左卑右尊” 左让右。在左边短、窄于右边,应写成:左直右撇,左敛右放 故

②从技法看,古代优秀碑帖,凡左右形体相同者,皆左缩而右伸,林。③从读音看,左形右声,形旁部首往往变形,雯、样。

④从审美观念看,为追求汉字单元的和谐、平衡、匀称。某些字做偏旁时要变形、仅。另从书写习惯看,用笔的力度总使居下、居右笔画略重于上、左。永。

3、偏旁写法特点: 小,草。

准:思。让:歌。

靠,引。

4、左右结构者多以右为主,上下结构者,多以下为主。

5、左重右轻时,左高右低,右旁小要居下。即。

6、左轻右重时,左让右,左旁小要齐上。味。

7、左中右结构的字一般写成扁形,中间务正,宜逊 微.8、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紧下松,张。上短下长,泉。上密下疏季。

9、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左紧右松,左收右放,效。左短右长,则。

10、包围结构的字要内紧外松,风。

11、全包围结构的字要围而不堵,大口留、小口封,横画不填满,目。

12、上平之字、宜齐首,视。下平之字宜齐足:仗。

13、上下结构字,上收下展或上展下收,必则其一 :高、祭、14、上有撇捺笔画开张者,撇捺不宜平,下方宜上迎,舍。

15、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容当应基本相等册。竖框扁宽时,右倾左斜,而。

16、木字在中,横短直长,撇捺宜伸,本,木字在下,横长直短,撇捺宜缩,架

17、上下有横画,须上短下长,下横定宽,王。左右有直,左短右长,左收右展。清。

18、天覆者 凡画皆冒于其下,必要覆盖主体部分,安

19“心”在下均偏右,居中呆板。底竖斜位与之同理 志等。

20、草字头两小竖上忌平要高低错落。

21、广字旁下画少者,点横相离,下画多者点横相接靡

22、单立人做偏旁时,右少者撇长竖短,仁,短竖略带弧度,不可用“悬针”。右多者撇短竖长,做。

23、耳刀旁,左耳:狭长让右,上耳大,下耳大小,竖必为“垂露”。右耳:上耳小,下耳大,阔长以配左,一般偏下,除、郎。

“欧体”书法教学浅谈 第3篇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 我翻阅了大量的书法经纶, 并在实践中感悟, 不断摸索前行, 总结出一套高效的, 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以练笔画、悟结构这两大方面来进行书法教学。

一、练笔画

具体分析“欧体”的笔画, 其笔画个性十分鲜明。点画的形态因字而变, 或峭拔, 或婉约, 或雄强, 或秀逸, 或轻或重, 或长或短, 点画所设, 似无一笔不适, 可以称得上精妙至极。正如唐代孙过庭所说:“一画之间, 变起伏于峰杪, 一点之内, 殊衄挫于豪芒。”此环节我抓住的主要矛盾是原则与勤奋教学。

1. 遵原则

欧体字里行间每一笔每一画都有其规定的法度及遵循的原不能让学生随性书写, 应循规蹈矩, 方可打牢基础。在这最基本的入门教学中, 我以“井”字为范例, 此字包含了欧体最为基本的四个笔画:横、竖、撇、捺。横的写法教学:起笔逆向左轻落笔, 再折向右下作顿;行笔折向右铺笔, 中锋向右行笔;收笔行至末端, 微向右上昂起, 然后折向右下重按, 最后平向左折回, 提峰收笔。竖的写法教学:起笔逆向上左轻落笔, 再折向右重按作顿;行笔折向下铺笔, 中锋向下缓行;收笔分为垂露竖, 行至末端先向右下作顿, 再回向上收笔, 还有悬针竖, 行至末端应顺势向下边提边收。撇的写法教学:起笔与竖的起笔相同;折峰向左下, 中锋行笔, 微弯;收笔行至末端, 顺势向左下用力出峰收笔。捺的写法:起笔向左逆峰轻落笔, 再折向右轻顿;行笔铺豪向右下中锋行笔;收笔行至末端, 折向右, 转峰, 平向右边提边收, 收笔部分不可太长。以上为欧体八种笔画中最基本四种的写法, 临摹欧体的教学应由此开始, 当然学生要想取得成绩, 少不了勤奋。

2. 学勤奋

(1) 教育学生勤读贴。这是学书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说读, 并非出声去读, 而是“观”之意。引导学生在临帖之余, 或临帖之前, 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点画之神韵, 将他们观之入眼, 铭记于心, 然后去临习。

(2) 勤练习。万丈高楼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 书法学习更是如此, 在懂得笔画规范的基础上要在课中课后布置大量的笔画练习, 并时常督促学生勤练笔画, 才会有所收获。

(3) 勤反思。教育学生每写完一个字都要勤反思, 观之笔画之长短、粗细, 不断反思不足与长处, 教师也应在学生反思时加以引导, 让学生学然后知不足, 这样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悟结构

观之“欧体”用笔, 以方为主, 继承了魏碑的传统。而劲挺秀峻的风格, 周正严谨的字型结构, 则受益于隋碑。在初唐诸书家中, 欧阳询的书法更是露出严整、刚劲和含蓄的特色, 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正人执法之象, 端庄、紧结、险峭, 可谓独领风骚。此环节我抓住的主要矛盾是临摹与对比教学。

1. 临摹教学

临摹是摹仿书画之法。学书的步骤一般是先摹后临。因为摹有字帖、影本作依托, 比较容易些。通过摹锻炼学生的目力心力和书写能力, 初步掌握帖字用笔和结体的基本规律。摹贴时, 既要注意笔画的形状, 又要细察字的气势神采, 做到眼观、神会、手摹, 切忌机械地描绘, 使之笔笔尽肖。在临摹教学中, 我常用的教学范例是“體”和“代”字, 学生通过临摹加上教师的指导, 慢慢感受两字的结构与神采。“體”字笔画繁多, 落笔宜轻, 笔画之间要匀称紧凑, 中部紧缩, 四周长画略向外展, 形成“中紧外松”, 则可以“密而不挤”。在如“代”字, 此字笔画少而长, 笔画之间要疏朗、空灵, 形“疏”的字, 笔画可适当加重, 粗壮有力, 中间笔画仍须适当靠拢, 做到“疏而不散”。以上结构要点, 学生只能通过长期的临摹点滴感悟。

2. 对比教学

有对比才能知不足, 才能更好地改之。如“麗”“勿”字教学, 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缺点, 或笔画难以舒展, 或重心不稳等, 总之就是结构布势不合理, 从而感悟此字结构特点, 对症下药。“麗”字笔画多且长, 字形要大, 形“大”的字, 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关系, 安排均匀为好。关键在于上下各层中心对正, 不偏不倚, 端端正正, 重心才稳, 同时, 各层根据笔画的多少与长短、宽窄大小不同, 要富于变化。“勿”字以斜向笔画为主, 字形要斜。斜钩居中, 撇与点的相交处也应居中, 字形虽斜, 但重心仍居中不变, 于“斜中求正”。

其实, 临摹与对比是辩证统一的, 在临摹中对比, 在对比中临摹, 在欧体结构上不断寻求形似、神似的微妙变化, 学有所成。

欧体书法教学设计 第4篇

2013年, 各类改编版“陈欧体”突然走红。一些求职者在简历中也加入自嘲元素, 将“陈欧体”进行了“神改编”, 网友们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 玩了一把自嘲式的幽默“你只看到我单薄的简历, 却没看到我一路走来不懈的努力;你有你的规则, 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 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嫌弃我资历尚浅, 无法胜任你的工作, 我可怜你总是寻觅等待;你可以轻视我的年轻, 我会用我追求梦想的决心和拼搏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求职, 是注定孤独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 但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 无人认可, 也要咬牙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 是金子总会发光。我是即将进入职场的新人我为自己代言!”虽然“陈欧体”求职的确很个性, 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很深刻, 但是, 欣赏之余, 笔者想劝告诸君:这类简历仅适合设计类、创意类和营销类岗位, 欲求其他职务请勿模仿。

求职需要一份有创意的简历, 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的行业特性, “陈欧体”简历是可以引起HR的关注的, 但用人单位或HR更看重“事实”和“能力”。行走在HR圈, 笔者认为:“简历”一定要“简练”, 要让HR在最短的时间内两眼一扫就能抓住你的“闪光点”, 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你形成一定的印象, 而含糊、冗长、花哨则是简历的大忌。从职业HR的角度来看, 简历应当简而有“力”, 这才是制胜之道。网络不等于现实, 试图借“陈欧体”表现自我以应聘职位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陈欧体”的表达形式所限, 以自嘲或励志的抒情文体难以呈现符合具体工作的业务能力和实践技能。

招聘是一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博弈游戏”, 招聘制度就是“游戏规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规则, 所有的规则都有漏洞, 招聘也不例外。虽然人人都需要一份有创意的简历, 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的行业特性, 并不是任何工作都能去做。借用一位应届毕业生的话说, 把“陈欧体”运用到职场上, 非但难奏奇效, 甚至可能帮了倒忙。

一份含金量高的简历, 对找工作很有帮助。一般而言, 简历并不追求流行时尚, 虽然没有统一格式, 但目的是一致的让用人单位能通过简历一目了然地了解你、看到与申请职位相关的信息。职业HR都很专业, 肉眼一扫, 求职者的命运基本圈定。那么, HR关注了简历上的那些内容呢?无非性别、年龄、经验和薪酬期望等。太花哨、太另类的“陈欧体”简历, 往往表明求职者在应聘时, 缺少从用人单位或HR工作性质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既可能是缺乏求职应聘经验造成的, 也可能来自于心态本身没有调整好, 没有意识到简历是一个展现自己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形式, 而不是炫耀自己的方式。

大约在2006年的时候, 有位大学生为求职花费100天时间写出一份10万字自传体“简历书”《梦想在闪光》。作者在书的前言里说:“我以实录的形式, 将我和我的团队的奋斗轨迹及成长之路撰写成书。如今, 我以简历的形式展现出来, 献给我的大学、我的父母、我的朋友和曾经跟随我一起战斗的团队。当然, 还有我即将跨入的企业。”虽然这位“传奇”大学生和扬州的两家企业老总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 但并没有找到如愿的“东家”, 而是在2007年的春天走上了创业之路。用这位大学生的话说, “一个时代开始”了。这位已成企业老总的大学生“很喜欢听员工讲故事, 员工的故事, 往往能表达很多自己真正的心声, 很多时候, 这些东拉西扯的故事, 才是判断员工是否适合公司的重要砝码”。但是, 从职业HR的角度来看, 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相反, 10万字的简历, 绝大多数的HR既看不完, 也不会看。

前段时间, 我无意中见到一份简历, 和“陈欧体”简历相比, 这份简历更像一份报价单。这位求职者对自己的各项素质进行了具体而客观的评价, 共10余项, 分别给出了或正或负的价值数额。最后, 她给自己评定的市场价值是2000元。1、基本价值:2500元985院校四年苦读, 耗费了父母大量的金钱和感情, 需要足够的物质支持来回报家人和提供个人生活基本费用, 并用于支付工作技能的进一步的发展;2、技能价值:-300元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不是1+1=2那么简单, 能干的工作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做人要知恩图报贵单位给予“进门”实践的机会, 应减去300元的“学习费用”;3、经验价值:-500元, 深知自己的经验欠缺。但是, 4年的苦读为很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欧体书法教学设计 第5篇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工业国家。然而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部分思想先进的中国人从中学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其后的辛亥革命建立了新的政治体系,为文化变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是,辛亥革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的文化危机愈演愈烈。亲眼目睹这些失败变革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任何变革都是以思想变革为基础的,必须展开一次思想领域的文化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欧洲社会陷入了对自己文化的反思,推进了世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因此催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毋庸置疑,特定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也促进了五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力量逐渐成长、壮大,获得了比以往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崭新的思想解放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虽然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制度昏庸、文化腐朽,但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也可以实现解放、发展和富强。这是十月革命给予我们的启示,如今俨然得到了掷地有声的证明。由于思想观念截然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在诸多领域与帝国主义进行强有力的抗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俄国宣布放弃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号召用全新且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这一行为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好感”,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俄国士兵、工人、农民等群众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的事实,鼓舞了中国先进分子,给予了他们关于革命方法的启迪,引发了他们对中国未来的深入思考。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但我们也无法忽视李大钊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这一事实。

二、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中心地位

回眸历史,在早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翻译文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却饱受冷漠。人们用浓墨重彩的一笔描写鲁迅、郭沫若、梁实秋等知名作家兼翻译家的原创作品,而其翻译作品并未得到相应的彰显,却一笔带过。此外,受封建王朝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泱泱大国、文化霸主思想观念的相关联,译者们在翻译作品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带着文化优越感和文化民族主义。

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文学及语言发生巨大转变的阶段。这一时期文言文被打倒,白话文还处在稚嫩时期,此时中国文学处于断层阶段。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的理论指出,处于不同位置的不同次级系统之间通过不断的斗争变化会构成系统的共时状态。也就是说多元系统中的内部结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当中。由于系统中阶层不同,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并非独一无二,而是有多个。多元系统的实质是一个异质的、开放的符号系统,在这一结构中,各个系统中的阶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互相交叉、互相依存又部分重叠。同时,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当一国的文学出现重大转折,危机或文学真空时,翻译文学通常会走向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作为构建新思想文化体系的媒介便成了满足当时新兴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最主要来源。

当翻译文学处于中心位置时,翻译文学会积极参与文学系统的变革,并传入很多创新的力量,与本国文学不再存在明显的界限,也会引导作者与译者的创新,不断引入外来文化。这样译文的“充分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译者会采用异化与直译的方法,保留原作的风貌。因此,翻译文学的欧体化程度也大大提高。

三、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欧体化的动因

翻译文学系统是较为庞大的文化系统的一个分支,文化系统中还包括政治、经济、语言、意识形态等方面。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能够走向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是其与其他系统不断竞争的结果。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欧体化的动因。

1.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

五四运动前期,中国社会混乱,缺乏统治中心。曾一度占据中心地位的政治系统被迫走向边缘,而其他处在边缘位置的系统乘虚而入,相互竞争,最终翻译文学获得了多元文化系统的中心位置,参与了整个系统的重构。与此同时,中国封建思想逐渐没落,走向了意识形态系统的边缘。由于五四运动,西方各国新思想被引进中国,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天朝上国”、“地大物博”、“高高在上”、“沾沾自喜”的保守顽固的观念、消极萎靡的状态和故步自封的思想。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马克思主义思想取得胜利,占据了中国意识形态系统的中心位置。现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认同,打下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也就是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人们的实践活动要符合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至关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并非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百姓剥削压迫的落后腐朽行为。

毫无疑问,文学是传播范围最广、最能打动人心的方式,因此传播新思想的重任就落在了文学身上。文学革命者们力图以新文学为载体,完成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五四运动时期的各大报刊文章都表现出改革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想与抱负,例如《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都对新思潮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刊物上,翻译文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李大钊作为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先后在《新青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和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政论文章,向人们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诠释了剩余价值学说,阐释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扩大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文学革命运动的需要

根据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当翻译文学处在中心位置时,翻译文学活动会参与创造新的、一级的模式的过程,这意味着译者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简单地将原文生搬硬套在现有模式当中;相反,译者即使打破本国的传统也在所不惜。”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大多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文的风貌,因此欧化程度很高。又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开始发展,文学思想理论并不完备,而欧化的翻译文体为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提供了借鉴作用。以法捷耶夫的小说《毁灭》为例,1973年鲁迅的译本中有一句译文为:“两人贪婪地吸了没有盐的刁弥沙。一看见乏透了的可怜的毕加的模样,美谛克总不得不记起曾使他们醉的坐在幽静的苇荡旁边的那娴静的爽朗老人的形象来。毕加就好像用了自己的压碎了似的神情,在映发没有休息和救援的这寂寞的不安和空洞。”从“幽静……的形象”和“映发没有休息和救援的这寂寞的不安和空洞”中可看出,鲁迅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文的修辞和写作风格。

新文学不仅要打破枷锁、解放语言形式,更要更新文学思想。因为有思想的文学才有生命力和流传价值。胡适曾说过做新文学最有效的方法是丰富个人翻译实践,大量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学习西方文学的创作思想和修辞手法。因此,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上,体现了文学的欧体化。

中国过去的文学体裁较少,表现手法较为单调,故事情节较为单一。因此,中国文学需要借鉴西方文学的经验。五四运动期间,中国文学大量引入了有思想的文学作品,《新青年》引入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新月社引入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创造社则引入了象征主义文学思潮,以鲁迅为代表的未名社倾向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如今在翻译文学中,使用异化方法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如同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的著作《红楼梦》为例,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的合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中均为均有许多翻译文学欧体化的现象。曹雪芹在原文中写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杨宪益的译文为“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两个注解紧随其后:1.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2.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霍克斯的译文为“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林黛玉的聪明和美貌在比干和西施的映衬下呼之欲出。两位大师均采用了异化翻译,前者还附加了两个注解来确保英语读者准确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又如原文中:“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杨宪益的译文为“You don’t know her yet.”The Lady Dowager chuckled.“She’s the terror of this house.In the south they’d call her Hot Pepper.Just call her Fiery Phoenix.”霍克斯的译文为“You don’t know her,”said Grandmother Jia merrily.“She’s a holy terror this one.What we used to call in Nanking a‘peppercorn’.You just call her‘Peppercorn Feng’.She’ll know what you mean!”王熙凤泼辣能干,精于算计,她在贾府的地位无人能及。贾母给她的外号虽说不雅,但是她的殊荣。杨霍二人对“凤辣子”的翻译都采用异化手法,十分传神地再现了王熙凤的性格。

3.完善汉语的需要

汉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汉语为隐性特征,词类和形态标记不是很明显;英语为显性特征,通过一些构词的前缀后缀可以区分单词的词性和“时、体、态、式”如:《论语》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将前面第一个字的名词转化为动词含义,意思是“把……当作……看待”,例如,君君,是说把皇上当作皇上来看待,对皇上要有君臣之礼。也可以理解成“做皇上要有皇上的样子……”而英语中以-ment,-ation,-ity,-er,-or,-ism,-ist,-ology,-ness结尾的单词多数为名词;以-ful,-al,-ative结尾的单词多数为形容词等。

此外,汉语语法为柔性特征,而英语语法为显性特征。在汉语中表达同一意思却可以有多个词语却没有明显区别,如“骄横、专横、强横”也可以替换为“骄傲专横、专断强横、强硬蛮横”;“娇柔、温柔、柔顺”也可以扩展成“娇媚温柔、温和柔顺、温柔和顺”;英语中同一意思的单词会有细微差别,如Sixty years ago,tomatoes were scare and called“Love Apples”,being principally cultivated for decorate.这里的decorate就不能替换成ornament,ornament虽有“装饰”之意,但多指浮夸的装饰品,如吊灯。如Symptoms start with a fever over 100.4 degrees F,chills,headache or body aches.这里的aches就不能替换成hurt,hurt虽有“疼痛”之意,但多指车祸等外伤伤口造成的疼痛或精神创伤。也不能替换成sore,sore多指伤口因红肿、化脓等引起的疼痛。我们并不是说英语语法比汉语语法严谨,但是可以看出英语的语法规则和体系更为庞大。

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如西方那样清晰。英语每个句子都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而汉语经常省略这些成分。英语经常用连词连接句子,构成一层一层的结构,而汉语则多是短句,句与句之间多靠意思连接,而非连词。因此,通过借鉴西方的语言,能够增强汉语的严密性。

从逻辑性方面来看,汉语的逻辑性较差,缺乏理论性和思辨性。西方语言的逻辑性依靠句法组合来体现。针对汉语缺乏严密性、逻辑性的情况,胡适、刘半农等先后发出增强汉语逻辑性的倡导,为了表达的效果,汉语的白话文不够用,只能借鉴一些外国的句法。

汉语灵活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五四文化运动先驱者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提倡增强汉语的严密性、借鉴西方语言浅显易懂的优势。中国文化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却也一直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并非“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由此可见,完善汉语使其达到语法结构的欧化是推动翻译文学发展乃至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结语

本文从埃文·佐哈尔的文学多元系统理论出发,例证了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欧体化的动因。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化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理清这些原因对翻译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

五四运动时期大多数有识之士既是作家,又是翻译家。翻译文学的欧体化对于创作文学具有较大的影响,作家创作作品更加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欧体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发现。希望本文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作用和借鉴价值。

摘要: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文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翻译文学初露端倪,参与了汉语语言系统的创新,在推动汉语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本文从五四运动产生的背景着手,简要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对五四运动的影响;阐明了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处于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心地位的情况,并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文学革命运动、完善汉语的需要三个方面论述五四运动时期翻译文学欧体化的动因。同时提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翻译中采取异化方法和英汉语言结构区别的现实。

关键词:五四运动,翻译文学,欧体化

参考文献

[1]胡筱颖.翻译文学地位的多元系统解读---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9):153-157.

[2]康宁.当代译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视域扩展[J].山东外语教学,2004(5):106-108.

[3]廖七一.多元系统[J].外国文学,2004(4).

[4]潘晓燕.浅谈五四运动后中国现代的主流意识形态[J].南方论坛,2012(10):46-48.

[5]李瑞凌.五四运动时期异化翻译探究[J].语言研究,2011(12):287-289.

[6]Itamar,Even Zohar.Polysystem Studies[M].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1990.

[7]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J].商务印书馆,2008(4):16-31.

相关文章
入党思想汇报《最光荣的事》

入党思想汇报《最光荣的事》

入党思想汇报《最光荣的事》(精选6篇)入党思想汇报《最光荣的事》 第1篇入党思想汇报《最光荣的事》,光荣体现在哪些方面,下面分享一篇...

1
2025-09-19
reliable的副词形式

reliable的副词形式

reliable的副词形式(精选16篇)reliable的副词形式 第1篇Our goods compete in terms of product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ab...

1
2025-09-19
软件开发项目团队

软件开发项目团队

软件开发项目团队(精选11篇)软件开发项目团队 第1篇1 项目团队绩效对于绩效的概念, 现有研究一般认为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绩效就是指结...

1
2025-09-19
人力资源管理入门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入门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入门基础(精选6篇)人力资源管理入门基础 第1篇我弟弟现在已经工作有两年了,可能是技术类的工作让他有些厌烦了,所以想学点...

1
2025-09-19
如何观察与思考

如何观察与思考

如何观察与思考(精选6篇)如何观察与思考 第1篇李博是我的好朋友,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

1
2025-09-19
人民调解案件范文

人民调解案件范文

人民调解案件范文(精选11篇)人民调解案件 第1篇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人民调解工作...

1
2025-09-19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教学(精选9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教学 第1篇小学数学“集合与图形”的教学问题与策略马...

1
2025-09-19
如何解读乡村振兴战略

如何解读乡村振兴战略

如何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精选4篇)如何解读乡村振兴战略 第1篇聚焦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乡村如何振兴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