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服装革范文(精选3篇)
超薄服装革 第1篇
由于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 我国很多针对欧美、俄罗斯等市场的出口业务, 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对于本来就不够景气的国内绵羊服装革市场, 更是雪上加霜, 市场出奇的惨淡。为了扭转这一困局, 国内各绵羊皮制革厂纷纷转向争取内销订单。然而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的着装意识和要求日益提高、超前。原有市场上厚笨的皮装以及陈旧的款式、过重的分量和不适的穿感, 难以立足市场。超薄型绵羊服装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超常规0.4mm甚至更薄的厚度和坚实的牢度, 突破了皮革与纺织面料的界限, 实现了轻、薄、软、韧于一身的优良材料品质, 使得制成的皮革服装更具时装感、舒适感。这一风格一经上市即受到追捧, 也许将是今后绵羊服装革的发展趋势。
1 蓝湿革的制作
1.1 原皮的挑选
超薄型绵羊服装革的基本要求是轻涂饰, 对皮面要求较高, 其次, 强度还得达到要求。为了得到优质的皮面和结实的强度以及符合后工序的削匀磨革至超薄型的要求, 原皮的张幅要选用较小、匀实和路分一致的羔子皮或其它优质原皮。
1.2 浸水
浸水工艺分为预浸水和主浸水2步进行, 逐步使盐湿皮恢复到鲜皮状态。此过程中要防止浸水不足、掉毛、松面甚至烂面的现象发生。
参考工艺
预浸水 500% 水 20℃;0.3%脱脂剂, 0.2% 渗透剂, 转动10min;浸泡3h后水洗2遍。
主浸水 300% 水 20℃;1.2%纯碱, 0.8% 脱脂剂, 0.15%杀菌剂, 转动20min;浸泡20~24h, 其中每小时转动3~5min。水洗, 出鼓, 控水称重。
1.3 包灰推毛
包灰推毛主要是通过在绵羊皮的肉面涂灰碱致使羊毛毛根烧掉, 然后手工推毛的过程。由于绵羊皮背脊部与边肷部存在厚度和紧实度的差距, 所以在涂灰碱时需采用2种不同浓度的灰碱液。脖头背脊纵向部位:硫化钠120g/L, 脱脂剂5g/L, 石灰加至溶液浓度达28~30 Bé。2边肷纵向部位:硫氢化钠10~15g/L, 脱脂剂5g/L, Feliderm LP 5g/L, 石灰加至溶液浓度为23~25 Bé。加入少量浸灰助剂, 有利于石灰在溶液中悬浮溶解, 抑制松散部位过度碱膨胀。将2种灰碱液分别均匀涂抹在皮的肉面不同位置, 对折堆置3~4h手工推毛, 称重。在背脊和边肷部位使用不同浓度的灰碱液推毛, 为缩小羊皮部位差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浸灰
制革过程中, 灰碱处理十分重要, 一方面要防止浸灰膨胀不到位, 处理太轻, 纤维疏松不够, 皮板僵硬, 丰满度不好, 制作后期化料也不易吸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浸灰过度, 造成松面甚至2层皮的危险。“好皮出在灰缸”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绵羊超薄型服装革来说, 浸灰也尤为重要。灰碱处理过轻, 胶原纤维分散不够, 后续加工材料无法渗透, 在粒面层附着过多, 造成皮的撕裂强度不够;处理过重, 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损失过多, 皮的强度也会降低。通过灰碱处理使得羊皮纤维得到适度分散, 是解决皮革强度的关键。因此, 灰碱处理时应根据原皮路份、厚薄、大小, 凭借实践经验, 通过观察触摸皮板的松软程度, 来决定灰和碱的用量。若是皮板较弱、松软, 包灰推毛附着在皮上的灰足以使皮板膨胀适中, 可以不加石灰或是少加。若是皮板厚壮、紧实, 还得加入适当的石灰。
以下是根据灰量的不同所进行的对比试验, 使用的原皮为同批次的新疆羔子皮。在脱毛以后, 观察到皮板不是很壮实, 应该是较为松软的, 另外在脱毛时革身已经带有一些灰碱, 所以浸灰使用灰量上的不同, 可能会得到不同试验结果。
浸灰试验对比工艺 (1)
浸灰:100% 水 20℃, 1.2% Feliderm LP, 0.5% 脱脂剂, 转动15min;0.4% 硫氢化钠, 转动15min;0.8% 硫化钠, 分2次加入相隔15min, 每转动30min、停5min, 共2h;补100% 水20℃;0.5% 石灰, 转20min, 以后每停60min转2min, 共18h。出鼓去肉片皮称重。
浸灰对比工艺 (1) 根据皮的状态灵活掌握, 浸灰时只加入了0.5%的灰量。浸灰后得到的革身膨胀适当均匀, 粒纹清楚。没有触感过硬的地方, 生长纹打开而没有加深, 皮表面也没有产生钙斑。
浸灰试验对比工艺 (2)
浸灰:100% 水 20℃;1.2% Feliderm LP, 0.5% 脱脂剂, 转动15min;0.4% 硫氢化钠, 转动15min;0.8% 硫化钠, 分2次加入相隔15min, 每转动30min、停5min, 共2h。补100% 水 20℃;2% 石灰, 转动20min, 以后每停60min转动2min, 共18h。出鼓去肉片皮称重。
浸灰对比工艺 (2) 浸灰时加入了2%的石灰, 这是平常土种壮板绵羊皮浸灰的用量, 而没有根据当时的皮的状态来及时调整。浸灰后的皮尽管有浸灰助剂的抑制, 但革身明显膨胀过度, 很僵硬, 粒面不够清楚。手接触以后非常滑腻, 这表明皮胶原流失过多。在后工序脱灰后, 皮面就表现出疏松、空泡之感。
1.5 脱灰软化脱脂
脱灰是要消除皮板的膨胀状态, 让它恢复至常态, 在这过程中要缓和地将pH值降下来。先使用大液比闷水洗, 然后再换浴小液比加入脱灰剂等进行脱灰。软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序, 对皮板风格影响很大, 而且不容易把握。首先选择好酶制剂, 控制好转鼓内液比、温度和转速, 根据皮板情况把握软化时间。
参考工艺
大液比闷水洗
脱灰:80% 水 35℃;1% 脱脂剂, 0.7% 硫酸铵, 0.7% Dekalon CL (脱灰剂) , 转动40min, pH=8, 控液。
软化: 150% 水 35℃;1% 脱脂剂, 0.25% 胰酶 (600LEV/g) , 转动30min, 检查状态, 控液, 温水洗一遍, 凉水洗一遍。
脱脂:无浴, 2% 脱脂剂, 缓慢转动30min;补一倍35℃热水, 转动30min, 水洗。
对于绵羊服装革而言脱灰要充分, 皮表和皮心脱灰要一致。软化要注意对皮板状态有清楚的把握, 尽量采用活力中等好控制的胰酶。对于超薄型服装革无需使用蛋白酶, 防止软化过度造成松面、强度差和延伸性过大等不利因素出现;也要防止软化不足, 皮板过于紧实, 脖头部位的皱纹打不开的状况发生。绵羊皮油脂较大, 脱脂不充分, 成革可能出现油霜现象, 会酿成很大损失。在脱灰、软化中分步脱脂后, 还需要单独进行脱脂。Dekalon CL 能够均匀适度地脱灰, 得到光滑和洁净的皮革粒面, 非常适合绵羊皮脱灰。
1.6 浸酸铬鞣
浸酸过程最好采用甲酸和硫酸相互搭配的方法, 有利于皮纤维的适度分散, 粒面也更加细致。
参考工艺
浸酸:80% 水 20℃;8%盐, 转动10min;0.6% 甲酸, 转动15min;0.8% 硫酸分2次相隔10min加入, 再转动60min, pH=2.8, 停鼓过夜。次日转动60min。
铬鞣 (浸酸液) :8% 铬粉 (碱度33) , 转动120min;1% 甲酸钠, 转动30min;1.2% 小苏打, 分3次加入, 相隔每次转动30min, 测pH=4.0。若达不到相应pH值则继续缓和加入小苏打。然后加一倍热水提鼓温至36~38℃, 转动120min, 停鼓过夜。
浸酸中盐的用量要适当, 应该控制波美度为8左右。硫酸稀释放凉后加入。铬鞣过程相对简单, 铬粉采用低碱度的较好。注意提碱过程的缓和, 不能过快。 次日出鼓后, 静置48h以上, 再进行挤水、削匀的操作加工。
超薄型服装革对蓝板削匀要求很高, 首先挤水伸展过程中蓝板的水分越少越利于削匀;挤水中产生的皱褶要打开以免削破;削匀机精度越高越好, 人员越熟练细致越好, 及时清理废屑影响, 防止出现削匀不均的刀伤。
2 复鞣填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皮革产品的要求也变得很苛刻, 而且要求的要素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 例如软而不松, 薄而不弱等。这些对于制革技术人员来说虽然有些为难, 但可以通过特定工序来解决。复鞣工序是制革的关键, 也是确定皮革风格最重要的工序, 被誉为制革 “点金术”。 复鞣工序主要是由不同材料的特性, 根据皮革产品的不同要求, 通过合理配伍, 来控制皮板状态, 满足不同风格的要求。因此, 复鞣材料的筛选和应用是关键。这里选用2个复鞣工艺进行对比, 以此揣摩材料如何配伍。
复鞣试验对比工艺 (1)
漂洗:200% 水 50℃;1% 脱脂剂, 0.4% 甲酸, 转动45min, 控液水洗。
铬复鞣:150% 水 35℃;1% 黑染料, 1% 甲酸钠, 转动15min;2% Tergotan TSP , 转动30min;0.5% 甲酸, 转动30min;1% Catalix U, 2% Tanicor CSD, 3% 铬粉 (碱度33) , 转动60min;1% 甲酸钠, 转动30min;0.7% 小苏打, 转动60min, 测pH=4.0, 停鼓过夜。
中和:150% 水 35℃;2% Tanicor APR, 1% 甲酸钠, 转动15min;0.5% 小苏打, 转动60min, 测pH=5.5, 控液, 控液水洗。
填充:100% 水 35℃;2% 黑色染料, 转动20min;2% Sandolix WWL, 2% Derminol CFS, 转动20min;3% Tergotan TSP, 转动30min;2% Tergotan PMB, 3% Syncotan MRL, 转动30min;1% 甲酸, 转动45min, 控液水洗。
因为超薄型绵羊服装革要求比普通服装革有更好的柔软度和更低的延伸性, 所以我们想采用将皮板整体软下来, 打开纤维, 不出现泡感, 达到柔软轻薄的思路。首先必须选用一种复鞣材料, 把皮板充分伸展开来, 这样才能使皮的身骨变得非常柔软, 延伸性也降得很低 , 同时还能极大地提高皮革面积的得革率。哪种材料具有这些特性呢?通过试验对比, 发现Tergotan TSP树脂复鞣剂具有这种特性。它的特点是使皮板非常柔软, 粒面舒展。因此在对比试验 (1) 的铬复鞣前加入了2%的Tergotan TSP, 皮板明显软下来, 弹性也小了, 观察发现粒面很平细。然后进行铬复鞣, 并同时加入弱阳离子油Catalix U来润滑皮革纤维、分散皮中油脂, 这对改善皮革的撕裂强度和提高抗张强度也是有利的。
中和的pH值控制在5.5左右, 对后工序材料的渗透、染色的均匀度都有好处。填充的过程中我们再次使用Tergotan TSP, 皮板进一步舒展柔软, 背脊部等过于紧实的部位打开了, 整张皮板纤维松散均匀, 部位差降低。然后加入Tergotan PMB, 这是一种蛋白和丙烯酸的聚合物, 它不同于简单的丙烯酸或蛋白填料, 没有塑感不会抓面, 不但能增加皮板的丰满度和均匀度, 也会提高染色的饱满度。再加入酚类合成鞣剂Syncotan MRL, 填充疏松的部位, 提高皮板的丰润手感。最后使用甲酸固定, 复鞣填充结束。
复鞣试验对比工艺 (2)
漂洗:200% 水 50℃;1% 脱脂剂, 0.4% 甲酸, 转动45min, 水洗。
铬复鞣:150% 水 35℃;1% 黑染料, 1% 甲酸钠, 转动15min;2% Tergotan ESN (丙烯酸) , 转动30min;0.5% 甲酸, 转动30min;1% Catalix U (阳离子油) , 2% Tanicor CSD (含铬单宁) , 3% 铬粉 (碱度33) , 转动60min;1% 甲酸钠, 转动30min;0.7% 小苏打, 转动60min, 测pH=4.0, 停鼓过夜。
中和:150% 水 35℃;2% Tanicor APR (中和单宁) , 1% 甲酸钠, 转动15min;0.5% 小苏打, 转动60min, 测pH=5.5, 控液, 水洗。
填充:100% 水 35℃;2% Sandolix WWL (加脂剂) , 2% Derminol CFS (加脂剂) , 转动20min;3% Tergotan TSP (乙烯基树脂) , 转动30min;2% 黑染料, 转动20min;2% Tergotan PMB (蛋白和丙烯酸的聚合物) , 转动30min;3% Tanicor SCU (合成鞣剂) , 转动30min;1% 甲酸, 转动45min。
对比工艺 (2) 采用了“先收后放”的工艺思路, 来达到工艺平衡。根据化料在皮中吸收过程先入为主的道理, 也就是先加入的化料其特性优先体现的原则。绵羊皮板容易显得扁薄, 没有丰满度。因此在铬复鞣时, 铬粉加入前先加入少量中小分子丙烯酸Tergotan ESN, 该材料鞣革的丰满度和柔软性非常理想, 它的填充性和收敛性也很适合。这样使皮身变得丰满, 粒面适度收紧, 再进行铬复鞣。
填充时要“后放”, 就是后加入Tergotan TSP。皮革吸收Tergotan TSP后, 原有的弹性被削弱了, 身骨变得柔软, 皮板从手感上判断有些变薄了, 整个皮的张幅明显增大。在Tergotan TSP复鞣后, 加入Tergotan PMB进行填充。再加入一种偏酸性的砜类合成鞣剂Tanicor SCU, 一方面起到进一步的填充作用, 另一方面起到固定其他化料的作用。
复鞣对比工艺 (1) 、 (2) 制作出的皮板的共同特点主要是:手感柔软舒服, 没有松面的状况。区别在于工艺 (1) 的皮相对舒展一些, 皮面毛孔相对平一些。而工艺 (2) 的皮丰满度要好, 皮面相对紧一些。两者大方面都是符合超薄型绵羊服装革的要求的。
另外, 在试验中还发现, Tergotan TSP不但具有上述特性, 同时还能提高皮革的撕裂强度, 这对改善超薄型绵羊服装革的撕裂强度非常有效。因为皮革的撕裂强度与皮革纤维间的编织角度有很大关系。分析认为, Tergotan TSP能把皮革纤维充分伸展打开, 大大改变了纤维编织角度, 这可能是使用Tergotan TSP使皮革撕裂强度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因而Tergotan TSP非常适合制作软纳帕革。
3 加脂
为了凸显超薄型绵羊服装革的特点, 合理选用和搭配加脂剂产品, 使油脂在皮革中分布均匀稳定, 体现软而不松, 粒面细致优雅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使油脂能够更均匀地渗透和吸收, 使皮革身骨更加柔软, 采用分段加油工艺。在油脂的筛选方面, Derminol NKS是一种高品质的硫酸化牛蹄油, 它能赋予皮革舒适的手感, 同时增强皮革的抗撕裂强度。Derminol SF是一种高度柔软的轻质磷酸酯类合成油, 内在高度柔软性能、优雅的表面丝绸感, 非常适合高品质的服装革。Sandolix WWL为脂肪酸衍生物的加脂剂, 稳定性非常突出。最重要的是Sandolix WWL能赋予皮革良好的磨革性能, 削匀和磨革工序更易操作, 皮革肉面的绒头短而均匀细致圆润。参考工艺
加脂:150% 水 55℃;2% Derminol NKS (加脂剂) , 2% Derminol SF (加脂剂) , 2% Sandolix WWL (加脂剂) , 转动60min;1% 甲酸, 转动45min, 凉水洗, 出鼓, 搭马。
4 干燥整理
服装革一般采用自然挂晾干燥, 干燥速度要缓慢, 太快将影响手感。皮幌子经过彻底干燥后, 适当回湿后摔软。摔软后的皮需干削和干磨来找到准确的厚度,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超薄型服装革的厚度要求很薄, 对削匀机械的精度和削匀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也有很高要求。除尘后绷板定型。如果对肉面颜色深度有要求可回鼓套染。
超薄型服装革是属于比较高档的服装材料, 粒面美观、身骨轻盈柔软, 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不涂饰或者轻涂饰。
流线、超薄 第2篇
2007年3月6日,Palm与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CT)合作,携手在中国推出最新的Treo 680智能手机。这部结合了GSM/GPRS/EDGE四频的移动电话是专为那些准备提升自己,拥有全功能智能手机的消费者们而准备。
消费者们将会发现,Treo 680智能手机操作简单,小巧轻薄,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短信、多媒体、行事历、联络人等功能一应俱全。Palm相信这部手机将会吸引更多希望拥有更高效移动通讯体验的现有普通手机用户。Treo 680内置一个完整、简易输入的键盘,非常适合编写短信及电子邮件。320×320高分辨率、色彩鲜明的屏幕,对于浏览网页、欣赏照片和播放视频等等,是再理想不过了。用户可以通过使用Treo 680内置键盘进行拼音输入,这种输入法可以根据之前的输入自动对词序进行调整。此外用户还可以选择在Treo 680触摸屏上进行中文手写输入。Treo 680拥有64MB的可用储存空间,几乎是Tre0650的3倍。
Treo 680还提供了许多专为中国移动用户定制的软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Mobile Service来选择所提供的内容服务。用户还可以通过移动证券软件即时浏览最新的股票资讯、股票价格和在线交易记录。SyncML软件提供了用户在线备份或者恢复联系人到中国移动的服务器。Monternet Link软件使用户可以直接浏览中国移动专门的移动门户网站。
苏锋
三诺音乐蛋ispeak800
什么样的音箱才能配得上苹果iPod的时尚品味?三诺用神奇的ispeak800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ispeak800是三诺音响早在2006年夏就研发制造出的数码音箱,终于与国内消费者见面了。这是一款功能强大且音质突出的移动数码音箱,宛如一个放在底座上的半球,半球直径只有14cm,却包含一整套2.1声道的音箱。它具备10W的输出功率,保证了音质的良好表现。ispeak800的纯白外表经过高度抛光,工艺精细,手感出色,与iPod的风格非常协调。具有苹果公司授权的音源插口,可通过推拉式的iPod底座接插不同型号的iPod产品。此外通过标准音频插孔,它还可以接MP3、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它不仅仅是音箱,还具有时钟、音乐闹钟、FM收音、液晶屏显示等功能,用户更可以通过遥控器轻松掌控。这款即将上市的数码音箱,售价预计为698元。
刘晖
用心畅听
iriver Clix上市在即
2007年2月,iriver于韩国本土发布了其最新旗舰机型Clix。aix的外形设计与去年发布的S系列在理念上颇有相似之处,简洁流畅的线条勾画出了iriver独有的前卫时尚气息,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的D-CLICK操控系统在Clix身上也展现出了改良后的第二意识形态。Clix采用的2.2英寸高品质屏幕不仅拥有QVGA级别分辨率,在AMOLED技术的支持下显示效果非常出色。AMOLED屏幕优势为不需要背光提供光源,在物理发光的优势之下可以全角度欣赏到毫无延迟的纯净画面。
在功能方面,备受好评的Flash UI设计、MPEG-4视频播放、电子书阅读及FM收音和数字相册等功能一应俱全。Clix视频播放可支持MPEG-4和WMV9格式文件,30帧/s的播放速度足以媲美中端MP4播放器,流畅清晰的视频画面配合清澈高保真的音质将是Clix最大的竞争优势,D-CLICK操控系统配合最新Flash系统将趣味性和可玩性大大提高,齐备的功能和稳定的软件也将是Clix的一大特色。
超薄腕表 轻松上阵 第3篇
Piaget Altiplano超薄计时腕表
没错,Piaget又一次刷新了超薄腕表的历史记录——整枚腕表的厚度仅为3.65毫米。3.65毫米让这枚计时器在手腕上毫无重量感,但是,当你真的认真去观察它时,又会惊喜于它独特的存在感。
盘面以素雅简约为主,黑白两色很容易被辨识。但亮点还要交给机芯,设计师直接把机械零件安装在底壳上,肉眼看上去好像表壳和机芯压缩到了一起。这一工艺只是复杂工序的一部分而已,除此之外,品牌工匠师们还严苛要求各零件的纤薄度,比如分轮必须达到0.12毫米,发条盒则仅为0.115毫米等。
Hublot经典融合超薄镂空腕表
超薄、镂空、经典等元素集合于一款腕表,你对它的想象是不是更加丰富起来?Hublot帮助你实现了这一大胆的想象。45毫米大表盘承载厚度仅为2.90 毫米的Hublot自产超薄机芯,更吸引人的是,整个表盘被镂空处理,这便将机芯的运转完全呈现在大家面前,视觉效果可谓震撼。
再看看其他装饰,你就知道这是一款多么难入手的超薄腕表。表盘周围是抛光钛金属上点缀着的缎面拉丝,更加入Hublot专利“王金”技术,即在融化的黄金中加入5%的铂金成分,使其呈现更加红润的黄金色泽。是的,这款王金版全球限量发行仅500枚。
ZENITH Elite 6150超薄腕表
光看表盘的设计,你会觉得过于低调质朴,其实ZENITH是从另一个角度在诠释“领袖风范”的姿态,那就是在不经意间展现过人之处。论轻薄,整块腕表的厚度被控制在8.3毫米,其中机芯的厚度被压缩为3.47毫米。如此轻薄的机芯中承载了195个元件。同时,秒针的位置由9时调整为中置,便于改善机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虽然外表看上去朴素至极,但在仔细品味下,你会发现它的用心之处。工艺摆陀上出现了精致的“日内瓦波纹”图案。超薄表壳则采用精钢材质,呈卵石造型,线条低调简约,纤长斜面表耳更衬托出型线精致典雅的气质。
Breguet CLASSIQUE 5157超薄系列
Breguet的这款超薄腕表和之前介绍的ZENITH Elite 6150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低调中的奢华”。从外形上判断,它应该属于成熟稳重的精英男性,爱出风头的街头男孩一定不会将它纳入私囊,更没法欣赏它细节中的精美。经典的Pomme时针搭配珐琅表盘上优雅的阿拉伯数字,看上去保守,实际上是对自我的坚持与追求。
再看工艺师们如何诠释“超薄”的概念,白金色表壳、银灰色表盘,直径为38毫米,厚度则压缩到5.2毫米,但这仍没挡住它在里面塞上一套完整的自动上链机械机芯。男人爱上它,其实并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