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精选7篇)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1篇

据估计, 到2020年, 白内障盲的数量将比目前的2000万翻一翻, 全球倡议的“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利”活动建议采取各种措施以降低白内障盲[1]。世卫组织号召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增加白内障手术量, 但是, 白内障手术效果并不总令人满意,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2]。

盲和严重的视力损伤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较好的开展白内障手术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可以节省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其它方面的社会保健工作。此外, 还有一种现象, 即女性发生白内障盲和视力损伤的危险显著高于男性[3], 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白内障发病率高, 而且如果男性也有发病, 家庭更优先考虑为男性提供治疗。这一不良态势可望通过广泛的、可行的、适当的、效费比高的白内障手术治疗得到控制。

2 目前的治疗方案及原则

晶状体蛋白变性导致了晶状体的混浊, 这一病理过程目前认为是不可逆的。虽然也尝试釆取了一些预防措施, 但是效果尚未得到证明, 因此手术治疗仍是治疗晶体混浊导致视力低下的唯一选择。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in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tion, ICCE) 流行于上世纪60~70年代[4], 目前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ICCE是将整个晶体和囊膜完整取出, 取出晶体后可以在前房植入人工晶状体 (anterior chamber intracular lens, ACIOL) 或者无晶体眼框架眼镜 (aphakic glasses, AG) 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ICCE的主要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标准化的技术, 熟练的医生可以在3~5 min内快速充成手术。而继发性的后囊膜混浊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an, PCO) 在ICCE也不存在。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ECCE) 在显微手术技术发展起来的80年代早期被引入眼科。晶体内容物通过12mm的切口被取出, 而晶状体囊得到了保留, 这样后房型人工晶体就可以植入囊袋内了[5,6]。如果不植入IOL那就必须要佩戴框架或隐形眼镜。囊外摘除手术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医生也接受了这方面的培训。

该术式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无缝线的手术而为广大发达国家的医生所接受[7], 该术式或者通过机械方式 (超声乳化术, phacoemulsification, PHACO) 或者手法碎核[9,10], 不论是否使用缝线,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都保留了后囊膜。这样在眼前后节之间保留了解剖障碍, 减少了后节并发症的风险。所有囊外摘除术的存在的共同缺点是晶体囊膜可能会发生混浊, 从而需要YAG激光或者手术切开。这样就增加了治疗费用, 而且有继发并发症的危险[11]。

超声乳化术 (包括超声粉碎术) 是发达国家应用最多的手术方式, 因为手术切口小 (<3.2 mm IOL) , 术后视力恢复快, 手术源性散光小。该术式需要超声乳化仪来完成, 这种机器一般价格昂贵, 而且需要较高的耗材和维护费用。此外, 开展超乳还需要专门的培训, 特别是要学会如何连续撕囊。

Blumenthal[12]首先描述了手法小切口手术 (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MSICS) 。由于它价格低廉, 且具有与超乳一样的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源性散光小的优点[13], 使之作为超乳的替代方法在亚非地区广泛关注[14]。该手术做一个66.5 mm的巩膜切口, 刚够植入一个直径6 mm的IOL。MSICS还有多种不同的撕囊方法, 例如开罐法[15]、连续环形撕囊[16,17]等;术中白内障被调至前房、水分离并吸出。这种手术在技术上比标准的ECCE要难一些。

3 问题及争论

由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 上述各种白内障手术方式共存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对于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各方意见略有不同。目前, 从技术水平上来说, 普遍的看法是超声乳化术在整体上占据优势, 手法小切口手术异军突起, ECCE相对较为落后, 但在晶状体核特别大和硬的情况下仍是首选,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近消失。

但是, 对于一种手术方式的评价并不应单纯以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衡量, 还应该考虑该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此全面比较各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费用等因素, 也许在帮助医生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手术方式方面更有价值。

4 循证医学证据

随着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 为我们对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这些证据帮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不同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白内障手术方式。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 Contralled Trials Register (CENTRAL) 和National Research R (NRR) 等数据库, 我们收集了有关白内障手术治疗方面较有说服力的I、II级EBM证据, 供大家参考。

4.1 白内障手术治疗的II级循证医学证据

4.1.1 Dowler研究小组

英国Dowler等人[18]对46名平均年龄为66 (45~81) 岁、患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PHACO和ECCE的随机对照研究, 手术均由1人完成, 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 (15~37个月) 对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内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术后1年, PHACO组96% (44/46) 患者BCVA≥6/12, ECCE组为83% (38/46) ;术后并发症PHACO组11%, ECCE组35%;而术后炎症反应ECCE组较PHACO组严重。

4.1.2 Katsimpris小组

希腊的Katsimpris等[19]对94例平均年龄为76.3岁、有晶状体囊假性表皮剥脱和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PHACO+PCIOL和ECCE+PCIOL的随机对照研究, 手术均由1人完成, 术后随访 (14±6.2) 个月, 比较了两组术后视力、PCO、术中并发症、黄斑水肿和IOL偏中心等情况。ECCE组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失和悬韧带并发症高于PHACO组;术后PHACO组BCVA优于ECCE组;术后黄斑水肿PHACO组2.1%, ECCE组16.8%, 比值比OR 0.11, 95%可信区间 (CI 0.01~0.88) ;IOL偏中心两组无差别;PCO发生率PHACO组和ECCE组分别为10.6%和38.3%。

4.1.3 Chee研究小组

新加坡的Chee等[20]就PHACO+PCIOL与ECCE+PCIOL的比较, 对34例平均年龄为63.06岁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的研究, 手术由2名医生完成, 术后随访3个月 (视力记录2个月) 。术后2个月BCVA≥6/12者, PHACO组83%, ECCE组50%, 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炎症反应ECCE组显著多于PHACO组。

4.1.4 George研究小组

印度的George等[21]比较了PHACO (5 mm切口, 植入硬性IOL) 、ECCE和MSICS, 对186例平均年龄为58.74岁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手术由2名医生完成, 术后随访6周, 比较了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和角膜细胞计数等。BCVA6/60, MSICS组1例:BCVA18/60, MSICS1例, ECCE 5例 (3例因为大散光, 1例后囊浑浊, 1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各组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手术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

4.1.5 Laurell研究小组

瑞典的Laurell[22]对186例平均年龄为58.74岁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的PHACO与ECCE的比较研究, 手术由1名医生完成, 术后随访3个月。术中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 术后BCVA两组间无差异, 术后炎症反应ECCE组更加显著。

4.1.6 Ravalico研究小组

意大利的Ravalico等[23]对40例平均年龄为63.5 (60~70) 岁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PHACO与ECCE的随机对照研究, 手术由1名医生完成, 术后平均随访30 d。术后BCVA两组间无差别;PHACO组PCO的发生率较低, RR0.67, 95%可信区间 (CI 0.48~0.92) ;角膜内皮细胞损失ECCE组10.1%, PHACO组8.5%,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1.7 Landau研究小组

瑞典的Landau等[24]对42例平均年龄为74.25 (60~82) 岁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 比较了PHACO与ECCE两种术式, 手术由1名医生完成, 术后平均随访24 (18~30) 个月。术后比较了两组的IOL位置和前房深度, 结果ECCE组IOL半脱位发生率高于PHACO组。

4.1.8 Rizal研究小组

马来西亚的Rizal等[25]对60例平均年龄为64.8 (45~94) 岁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 比较了PHACO与EC-CE两种术式, 术后随访2个月。术后BCVA两组间无差别;手术费用:ECCE RM1, 664.46 (RM1, 233.04 RM2, 377.64) , PHACO RM1, 978.00 (RM1, 557.87 RM3, 334.50) , ECCE组显著低于PHACO组, 以上费用不包括门诊复查与拆线的费用。

4.1.9 Gogate研究小组

印度的Gogate等[26]对400例平均年龄为61.25 (40~90) 岁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 比较了PHACO与MSICS两种术式, 术后随访6周。术后6周视力:BCVA6/18, PHACO组1.6% (3/185) , MSICS组1.60% (3/187) , RR 1.01, 95%可信区间 (CI 0.21~4.94) ;BCVA6/60, PHACO组0.50%, MSICS组无。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 PHACO组3.5% (7/199) , MSICS组60% (12/201) , P=0.43;虹膜撕裂:两组各有2例;悬韧带离断:两组各有1例;PHACO组1例核沉入玻璃体腔;MSICS组1例Descemet's膜脱离;前囊撕裂PHACO 2例;PHACO组2例因操作困难改为MSICS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虹膜炎反应, PHACO组4例, MSICS组5例;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 PHACO组9% (18/185) ;MSICS组, 4.5% (9/187) (P=0.073) , 6周后所有水肿均消退;术后第1天浅前房, PHACO组与MSICS组各2例;术后皮质残留, PHACO组3例, MSICS组4例。

4.1.1 0 印度PUNE研究小组

印度PUNE等[27]对741例平均年龄为64.18 (40~90) 岁白内障患者随机分组, 比较ECCE与MSICS两种术式, 手术由8名医生完成, 术后随访6周。术后视力:BC-VA6/18, ECCE组13.3% (48/362) , MSICS组10.2% (35/344) ,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RR 1.30, 95%可信区间 (CI 0.86~1.96) ;BC-VA6/60, ECCE组4例 (1.1%) , MSICS组6例 (1.7%) ,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并发症:MSICS组21例由于硬核或小瞳孔转为ECCE完成;术中并发症ECCE组17例, MSICS组29例, RR 1.04, 95%可信区间 (CI 1~1.08) ,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囊破裂:ECCE组10例 (6例玻璃体脱失) , MSICS组18例 (6例玻璃体脱失) , RR 0.51, 95%可信区间 (CI 0.23~1.11) ;虹膜撕裂:MSICS组2例。术后并发症:ECCE组94例, MSICS组121例, RR 1.14, 95%可信区间 (CI 1.04?1.25) 。手术费用:ECCE US$15.82, MSICS US$15.68, 两组无差别。

4.1.1 1 Waddell研究小组

在非洲乌干达北部和东部的农村地区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 Waddell等[28]对110例平均年龄为64 (50~80) 岁的白内障患者给予ICCE+ACIOL和ECCE+PCI-OL, 手术由1名医生完成, 所有患者未进行生物学测量, 植入相同屈光力的IOL (ACIOL 18/19D, PCIOL 21/22D) , 术后随访1年。术后视力:两组视力分布无差异, BCVA≥6/18, ICCE+ACIOL组82%, 95%可信区间 (CI 73~89) ;ECCE+PCIOL组84%, 95%可信区间 (CI 75~90) 。二次手术及其它并发症:ICCE+ACIOL组16%, 95%可信区间 (CI 10~25) ;ECCE+PCIOL组87%, 95%可信区间 (CI 4~15) , 两组无统计学差别。两组的术后屈光力不正也无统计学差别。术中并发症:两组总体无差别, 9例ECCE+PCIOL转为ICCE+ACIOL (囊膜和悬韧带损伤) , 1例ICCE+ACIOL无意中改成了ECCE+PCIOL。术后并发症:12例ICCE+ACIOL行二次手术:8例去除炎性渗出膜, 3例因虹膜膨隆行虹膜周切, 1例IOL复位;5例ECCE+PCIOL行二次手术:3例去除增厚的前囊瓣;2例去除残留皮质;ICCE+ACIOL还有3例虹膜膨隆, 1例前房凝血块, 1例前房积脓;ECCE+PCIOL还有2例后囊增厚, 1例前房凝血块。

4.1.1 2 MIOLS研究小组

MIOLS[29,30]研究 (The Madurai IntrocularLens Study) 对3 400例平均年龄为59 (40~70) 岁的印度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的研究, 比较了ECCE+PCIOL与ICCE+AG, 术后随访大于1年。术后视力:术后1年BCVA6/60, ECCE+PCIOL组0.6%, ICCE+AG组1.6%, ECCE组优于ICCE组, RR0.39, 95%可信区间 (CI 0.18~0.84) , RR 1.08, 95%可信区间 (CI0.91~1.28) ,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并发症:ECCE+PCIOL组玻璃体脱失1.7%, 囊袋损伤+玻璃体脱失1.7%。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PCO, ECCE+PCIOL组9%;角膜内皮失代偿, 两组各有4例;网脱, ECCE+PCIOL组3例, ICCE+AG组5例;黄斑水肿, 通过FFA确诊, ECCE+PCIOL组23例, ICCE+AG组59例, RR0.37, 95%可信区间 (CI 0.23~0.6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调查:两组均显示较大的视功能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两组在视力提高到20/60~20/20者, 视功能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各方面比较, ECCE+PCIOL组优于ICCE+AG组。

4.1.1 3 Hennig研究小组

尼泊尔的Hennig等[31,32,33,34,35]对2000名平均年龄为55 (40~64) 岁的白内障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比较了ICCE+ACIOL与ICCE+AG, 术后随访5年。术后视力:BCVA6/60, ICCE+ACIOL组2.6%, ICCE+AG组2.2%, RR 1.19, 95%可信区间 (CI 0.66~2.14) ;BCVA6/18, ICCE+ACIOL组55%, ICCE+AG组41%, RR 1.35, 95%可信区间 (CI 1.22~1.49) 。逆规散光:ICCE+ACIOL组88.8%, 95%可信区间 (CI 86.0~91.6) , ICCE+AG组83.5%, 95%可信区间 (CI 79.9~87.0) 。术中并发症:行玻璃体切割术, ICCE+ACIOL组2.9%, ICCE+AG组0.4%。术后并发症:1年后发生网脱, ICCE+ACIOL组2例, ICCE+AG组8例, RR0.29, 95%可信区间 (CI 0.07~1.20) ;继发性青光眼, ICCE+ACIOL组15例, ICCE+AG组无;黄斑水肿, ICCE+ACIOL组2例;ICCE+AG组无;角膜内皮失代偿, ICCE+AG组1例。

4.2 白内障手术治疗的I级循证医学证据

4.2.1 MEHOX研究小组

英国的MEHOX[36,37]研究小组在Moorfields眼科医院和牛津眼科医院对近500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的研究, 术后随访1年, 就PHACO+PCIOL与EC-CE+PCIOL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发现, PHACO+PCIOL组在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BCVA均好于ECCE+PCIOL组;术后1年, PHACO+PCIOL组91%的患者BCVA≥6/9, RR为1.06, 95%可信区间 (CI 0.99~1.14) ;ECCE+PCIOL组86%的患者BCVA≥6/9, RR 1.99, 95%可信区间 (CI1.45~2.73) 。而ECCE+PCIOL组的术后散光是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虹膜脱垂:PHACO+PCIOL组0, ECCE+PCIOL组17/236;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失, PHACO+PCIOL组8/246, ECCE+PCIOL组19/236;视网膜脱离:PHACO+PCIOL组2例, ECCE+PCIOL组8例;黄斑水肿:PHACO+PCIOL组2例, ECCE+PCIOL组3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减少:PHACO+PCIOL组10.5%, ECCE+PCIOL组9.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硬核性白内障的PHACO+PCIOL治疗, 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的风险更高, RR37, 95%可信区间 (CI 1.03~13.34, P=0.04) 。在费用的比较方面, 两组无显著差别:PHACO+PCIOL组£332.89, ECCE+PCIOL组£335.07。综合各方面, 研究组认为PHACO+PCIOL显著优于ECCE+PCIOL。

4.2.2 SACMS研究

SACMS研究[38,39] (The South Ascian Cataract Management Study) 是一项在尼泊尔、孟加拉和印度进行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比较了ICCE+ACIOL与ICCE+AG两种手术, 该研究共收集了1 237例平均年龄为61 (45~75) 岁的白内障患者, 术后随访2年。术后视力:术后1年BCVA6/60, ICCE+ACIOL组3.9%, ICCE+AG组3.6%, RR 1.06, 95%可信区间 (CI 0.57~1.96) ;BCVA6/18, ICCE+ACIOL组51%, ICCE+AG组46% (+10D镜片矫正) , RR 1.10, 95%可信区间 (CI 0.97~1.24) 。术中并发症:行玻璃体切割术, ICCE+ACIOL组11.2%, ICCE+AG组9.5%。术后并发症:角膜内皮损失, 6周, ICCE+ACIOL组17%, ICCE+AG组14% (P<0.05) ;12个月, ICCE+ACIOL组5.3%, IC-CE+AG组4.1% (P=0.06) ;24个月, ICCE+ACIOL组3.1%, ICCE+AG组2.9% (P=0.71) ;继发性青光眼, 总共0.1%, 黄斑水肿, IC-CE+ACIOL组2例, ICCE+AG组无;角膜内皮失代偿, ICCE+A-CIOL组1例, ICCE+AG组无。

5 评价者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目前主要有四种手术方式, 即ECCE、IC-CE、PHACO和MSICS。本文搜索筛选了15篇RCT研究以分析这四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其中共有7项随机对照研究作为证据证实PHACO较需要缝线的ECCE手术效果更好, 也有证据表明ECCE术后植入后房型IOL可比ICCE术后配戴眼镜取得更好的视力, 而对PCO的长期观察评价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还有数据显示, ICCE术后植入前房型IOL是替代术后戴镜的有效手段, 有相同的安全性, 但这种手术似已不适合我国国情。PHACO的总体优势比较明显, 但费用问题不能忽视, 在我国许多地区, 普通患者仍难以承受其高昂的费用。MSICS可以迅速恢复患者视力, 有可与超乳相比的视觉效果, 其术后效果明显优于ECCE, 而且可以在所有能够实施ECCE+IOL植入术的诊所、医院进行, 经济性显著优于PHACO, 尤其是省去了购置PHACO仪器的费用, 很有发展前途, 在国内也在许多地区逐渐普及。然而, 不能忽略的是, 这些研究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完成的, 必须在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前提下, 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手术方式。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至2012年在我院被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接受住院治疗的58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55~89岁, 平均68.34岁, 男性212例, 女性368例, 均属老年性并发性白内障, 排除复杂性白内障和青光眼。按住院号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9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文化程度、体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是具有可比性的。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1.2.2 研究组

从患者入院起进入临床护理路径, 制定标准、详细的护理流程, 并按照已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和其他帮助, 具体的实施办法:

(1) 对刚入院的研究组患者, 由责任护士具体了解病情, 然后按临床路径表格上的内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情况、相关环境、主管医师和该病需要的注意事项并让其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依据和包含内容, 取得理解和支持, 完成路径上患者需要签署的部分。 (2) 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路径上的内容指示, 每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评估、通过细致的教育最后做出评价。在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的同时指导其饮食, 在手术前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大致过程, 需要做的准备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 相应的临床路径护士长要在一旁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 检查临床护理路径的执行情况, 患者的病情进展等, 确保临床路径充分高效的执行。 (4) 对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指导说明, 并将术后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 (5) 患者出院前按既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评价标准由医师、护士、患者共同参与进行评价, 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记录总结原因。

1.3 评价标准

分别测试两组患者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统计每位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花费, 并由患者完成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的调查表。将以上四项内容作为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及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通过健康知识测试, 统计每组患者的平均得分, 可以看出研究组较对照组好, 进行方差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5) 如表1。通过满意度调查, 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通过t检验, 有显著差异 (P<0.05) 如表2。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平均花费比较

通过统计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花费, 可以看出研究组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 所需花费也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 如表3。

3 讨论

3.1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规范优化护理流程,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2], 一般认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的辐射有关, 晶体吸收紫外辐射, 引起了光化学损伤, 使蛋白质无法正常合成, 因此导致了晶体混浊[3]。所以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时, 面对的多位老年人, 他们一般接受力弱, 心理负担大, 需要更多关心和指导, 所以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治和护理中,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自从我国实行医疗改革后, 如何使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 尽早得到康复, 是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4], 而临床护理路径就是根据某种疾病的特征, 手术的特点, 制定了相对应的特殊护理模式, 以护理路径表格的形式让护理流程更加公开、具体、条理化, 使患者接收到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流程, 也更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 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因此是十分必要的。临床路径以治疗过程为主导依据, 要求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健康知识, 主要事项, 每步治疗的意义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增加患者和医者之间的交流, 患者清楚了自己的病情和治疗内容, 解除了思想上的后顾之忧, 因此从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 实行临床路径的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4%, 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提供患者的满意度。

3.2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住院天数, 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的住院治疗日程有清楚的执行内容, 责任护士严格按流程进行每日的评估、教育, 各项各条的操作做到有据可依, 有据必依, 也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 不容易出现偏倚, 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问题。患者入院当天就开始进行手术的准备, 责任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 高效的保证了患者能很快地调整自身情况接受手术治疗, 这种有计划性的护理工作, 避免了患者手术前承担的不必要的住院时间, 也减轻了医院病床紧张的现状。同时在手术中和手术后, 医护人员有计划、主动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心理疏导和生活关心, 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因此, 可以达到提前康复的效果。住院时间的缩短使得患者降低住院花费, 治疗效果达到更加的优化, 缩短了康复的时间, 各种术后用药也就相应减少, 使得经济负担减轻。

3.3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教育能力

对临床路径患者住院期间都要进行健康知识测评, 使护理人员能够按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这种教育不单是任务性的, 还必须要让患者真正掌握, 所以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 护理人员就需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 沟通模式来让患者真正理解,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 入院后每天的教育内容都是有临床护理路径表格指导的, 因此保证了健康教育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再者, 临床路径还要求有护士长的监督指导, 这也从总体上起到质量控制的作用, 在提高医护人员能力的同时保证了患者得到最大受益。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提升了护士的专业素质, 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减少了住院时间, 从而缓解了现阶段医院病房紧张的现象, 降低了医疗成本, 所以对医患双方都是一个重大的进步。通过我们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更加确定了临床护理路径作为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将在以后的护理中被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治疗中所达到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290例, 从患者入院治疗以来, 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 对照组都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 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 按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和护理。结果 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花费都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测评分数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要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治疗和复明都有积极的帮助, 而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缩短住院天数, 提高了护理的水平, 也让患者更加满意, 因此,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广泛应用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治中。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针对性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梁志金, 黄艳, 钟美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 2007, 18 (8) :66-67.

[2]陈力, 蒋文弟.医院成本控制与临床路径[J].重庆医学, 2009, 38 (1) :19-20.

[3]刘春玲.成都城乡老年性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33 (2) :96.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3篇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早期低视力

白内障是一种全球性的眼部疾病, 也是造成大部分患者视力障碍与眼盲的元凶, 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 使其生活质量、生活水平降低, 因此对此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有两种, 分别是小切口手术、超声乳化术, 这两种手术均有利于患者恢复视力健康, 帮助患者重见光明[1]。经大量临床检验表明, 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 早期出现低视力的患者还比较多, 笔者所在医院对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已行小切口白内障患者的1周视力情况进行了分析, 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 其中男72眼, 女78眼, 年龄56~87岁, 平均69.87岁。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患者术前视力检查均<0.3, 均已做出常规眼部检查, 如视力、裂隙灯、眼压、人工晶体度数、眼A/B超等, 术中植入人工晶体, 此晶体度数平均约为20.3 D,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嘱患者来笔者所在医院复查, 进行裂隙灯、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

1.2 方法

术前患眼滴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 使其充分散瞳, 结膜囊表面麻醉或球后神经阻滞麻醉, 靠近角膜缘后2 mm作巩膜隧道切口, 注入粘弹剂, 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 晶状体核及皮质脱离水分, 使晶体核脱位于前房, 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 注吸皮质, 注入粘弹剂, 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 充分吸除粘弹剂, 视前房形成情况, 选择是否缝合切口。术后在结膜下处注射地塞米松2.5 mg, 术中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第1周患眼滴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日6次, 以后每周减量至4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视力情况。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共150例, 均已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经过1周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 仍存在低视力情况。通过分析, 影响视力恢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术中存在的并发症, 例如切口出血渗入前房、后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 占低视力眼的9.33%;术后存在的并发症, 例如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等, 占低视力眼的10.00%;术前存在的眼部疾病, 例如老年性黄斑病变、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占低视力眼的80.67%, 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也逐渐变得成熟, 手术技巧越来越精湛, 相关检查仪器、设备等越来越丰富而精准, 为白内障手术提供有力保障, 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重见光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大多数术后早期低视力, 是由术前存在的眼部疾病所致, 只有极少部分是由于手术并发症引起。在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后, 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内皮失代偿、无人工晶体眼、后囊浑浊等。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过程中如发生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不完全的皮质抽吸等情况, 术中如果不能对其正确处理, 将导致不能植入人工晶体或出现视网膜脱离、虹膜炎症反应等, 从而造成患者术后视力不佳, 不能恢复[2]。另外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 也可造成早期低视力, 此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 这些白内障患者由于年龄过高, 晶状体核质地较硬、体积大、皮质液化或无皮质, 行小切口白内障术时将核娩出的过程中, 角膜内皮受到了一定的损伤, 术后角膜会出现水肿, 但多数会在一周或更长时间恢复, 极少数会发生严重的角膜失代偿, 对患者造成重大的视功能损害[3]。

通过上文的研究表明, 在临床上引起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低视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原发性眼病, 其中又常见于眼底病[4]。患者出现眼部疾病是因为居住环境、文化、学历等方面的影响, 致使患者出现严重白内障时才会来医院就诊, 检查时大多眼底不清晰, 用视网膜电图等检测方法, 仍无法确诊, 也就不能保证术后效果。老年人人口逐渐增多, 白内障患者自然随之增加, 其中大部分老年人还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 此种病症会严重损害视力, 这也是造成世界老年人低视力、眼盲的重要因素[5]。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因为视网膜上皮细胞功能失代偿, 逐渐吞噬感光细胞, 减弱外节膜盘代谢, 致使视网膜前堆积, 而形成玻璃膜疣。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萎缩型、渗出型, 对于已发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 还比较欠缺, 一般只是嘱患者服用锌与维生素E,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根据其病症的发展, 找出一种通过抑制和消除脉络膜新生血管, 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当前可行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等[6]。对于白内障合并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 暂时还没有出现较统一的治疗方法, 由于此类患者在行超声乳化术后, 可能会使其老年性黄斑变性更加严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且需行复明手术患者中, 随机抽取120例, 其中男性患者75例, 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45~88岁, 平均年龄为 (69.5±1.23) 岁。患者病程分布范围为2~23年, 平均病程为 (11.5±1.03) 年。所有研究对象依照临床表现症状和相关检查, 结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断标准, 均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根据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实验对象的体质量、年龄、性别, 病情等一般资料不具有差异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且需行复明手术患者中, 随机抽取120例, 平均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 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优质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1.2.2 优质护理方法。

(1) 术前护理:在复明手术前,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到病房向患者及其家属做术前访视,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简单介绍手术方式及如何配合手术, 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在头部制动情况下进行眼球上下、内外转动[2], 对于存在恐惧和紧张心理的患者, 护士应该及时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保持乐观, 积极的配合治疗[3]。 (2) 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热情的对患者进行引导, 并且介绍手术室的环境, 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的心理状态, 根据患者需要, 在不影响手术操作情况下可将头部稍抬高, 使患者睡姿舒适, 同时心电图、Sp O2监测, 给予吸氧。手术过程中, 对手术患者的一切操作应稳、准、轻, 尽量避免因操作不慎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4], 并且对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患者做提前的提醒和说明, 并给与安慰。术中, 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的患者, 予以必要的提示, 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进展情况。 (3)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时, 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 包扎好患眼, 护送患者回病房, 交待注意事项, 如不用力挤眼、尽量平视及平卧。并且术后到病房随访, 了解患者的感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各项临床体征稳定, 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明显减轻, 舒适度明显增加, 具有安全感, 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有效:患者各项临床体征基本稳定, 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有所减轻, 舒适度有所增加, 具有一定的安全感, 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无效:患者各项临床体征不稳定, 焦虑和恐惧心理无减轻或加重, 没有安全感, 无法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护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 所有的检测统计学数据采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进行表示, 数据均经由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差异性以及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总有效率: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总有效率, 结果如表1所示。对照组患者中, 显效12例, 有效25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61.67%;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3例, 有效35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患者满意度: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患者满意度, 结果如表2所示。对照组患者中, 非常满意13例, 满意21例, 满意度为56.67%;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0例, 满意29例, 满意度为98.33%,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 患病人群通常为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 患病的概率增加。目前临床上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所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但手术不论大小都是一种应激源, 刺激会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 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从而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烦躁等[5], 因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对于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发现, 采用优质护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 显效23例, 有效35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 (表1) ,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采用优质护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 非常满意30例, 满意29例, 满意度为98.33% (表2) , 可见优质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有效的减轻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汝云, 杨晓娥, 王惠花, 等.白内障复明手术临时病房的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0, 19 (6) :203-204.

[2]许远望, 许恒.健康教育路径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疗效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研究, 2014, 34 (6) :559-663.

[3]车玲, 朱兰秀, 章秦.民生工程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复明的眼科护理[J].罕少疾病杂志, 2011, 18 (5) :48-49.

[4]郭红梅.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 19 (2) :164-16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5篇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的混浊, 是引起全世界人类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 约占致盲原因的50%[1]。随着人口老龄化出现, 白内障患者日益增多, 但迄今为止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多种因素 (如氧化损伤、辐射、化学毒物、营养障碍等) 一系列复杂过程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各种致病因素中, 一般认为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起重要作用, 是白内障形成的起始环节[2,3,4,5,6]。实验通过测定正常透明晶状体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GSH含量以及Na+, K+-ATP酶活性, 探讨氧化损伤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白内障组

从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7080岁年龄相关性皮质性白内障中随机选出30例 (30只眼) 。其中男13例 (13只眼) , 女17例 (17只眼) 。平均年龄 (73.23±2.37) 岁。入选病例除外高度近视、葡萄膜炎、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神经变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影响晶状体囊膜代谢的局部或者全身性疾病。术前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曲率检查、眼部A、B超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 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 获得晶状体前囊膜及表层皮质作为白内障组。立即放入-80℃液氮罐中保存。

1.1.2 对照组

收集意外死亡的健康青壮年人10例 (10只眼) , 男8例 (8只眼) , 女2例 (2只眼) ;年龄2336岁。取角膜移植片后, 获得晶状体中央直径 (45) mm的前囊膜及表层透明皮质, 保存方法同白内障组。

1.2 方法

取晶状体组织称重, 用冰生理盐水制成10%组织匀浆, 4℃, 3 000 r/min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80℃保存待测。GSH含量和Na+, K+-ATP酶活性的测定均采用化学比色法, 实验中严格按照测试盒说明及步骤操作。

1.3 药物及试剂

GSH含量和Na+, K+-ATP酶活性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制品工程研究所。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12.0统计软件包处理。资料采用Two-sample t-tes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中晶状体GSH含量以及Na+, K+-ATP酶活性的变化

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GSH含量显著降低 (P<0.05) (见图1) , Na+, K+-ATP酶活性显著下降 (P<0.01) (见图2) 。

3 讨论

导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因素众多。其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但研究多认为晶状体脂质和蛋白质的过氧化可能是其共同途径, 氧化损伤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7]。

自由基反应是机体正常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酶促反应和电子传递过程中都有自由基及其中间产物的生成。GSH 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内, 是重要的生物还原因子, 特别在解毒、蛋白质合成 (减少核糖核甘酸形成DNA 前体去氧核糖核甘酸) 、细胞内调节、基因表达调控、保护蛋白质巯基和其他细胞器以及抗氧化物及自由基的损伤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它能消除自由基和非酶电子亲合物, 且通过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反应消除异体生物的毒性作用。GSH 被一致认为对维持晶状体的透明起着重要作用。长久以来都认为晶状体内GSH 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保护蛋白质的-SH 簇, 以防止可溶性蛋白的相互交联而形成不溶性蛋白。研究证明, 晶状体上皮层内GSH 的含量在10 mmol/ L 以上, 并且认为, 每2 分子GSH 可解除1 分子自由基H2O2 的毒性[8,9]。

实验研究发现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其晶状体内GSH含量、Na+, K+-ATP酶活性相对于对照组显著下降, 这就表明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晶状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因子GSH下降, 从而使得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晶状体细胞膜脂质和蛋白质的过氧化, 导致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 引起Na+, K+-ATP酶离子泵的功能障碍, 其细胞膜通透性升高,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异常, 引起蛋白质结构的交联、聚合和肽链断裂, 形成聚合物, 使蛋白质功能丧失, 最终导致晶状体混浊。正常晶状体内的酶促和非酶促系统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能有效清除晶状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 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10], 起到保护作用。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 一方面是与抗氧化有关的酶如GSH活性下降, 易遭氧化损伤;另一方面由于氧化损伤的作用, 使GSH被修饰失活, 从而加剧晶状体过氧化状态, 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摘要: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谷胱甘肽 (GSH) 含量和钠钾ATP酶 (Na+, K+-ATP酶) 活性的变化, 探讨氧化损伤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影响。对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10例透明晶状体前囊膜, 测定晶状体内GSH含量和Na+, K+-ATP酶活性的改变。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相比GSH含量 (P<0.05) 、Na+, K+-ATP酶活性 (P<0.01) 均显著下降。氧化损伤参与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谷胱甘肽,钠钾ATP酶

参考文献

[1]Harding J J.Free and protein-bound glutathione in normal and cata-ractous human lenses.Biochem J, 1970;117 (5) :957—960

[2]Truscott R J.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oxidation is the key.Exp Eye Res, 2005;80 (5) :709—725

[3]Huang L, Estrada R, Yappert M C, et al.Oxidation-induced chan-ges in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1.Phospholipids.Free Radic Biol Med, 2006;41 (9) :1425—1432

[4]Lohmann W, Schmehl W, Strobel J.Nuclear cataract:oxidative damage to the lens.Exp Eye Res, 1986;43 (5) :859—862

[5]Harocopos G J, Shui Y B, McKinnon M, et al.Importance of vitreous liquefaction in age-related cataract.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4;45:77—85

[6]徐薇, 李锦文.白内障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9;20 (11) :98—101

[7]Ottonello S, Foroni C, Carta A, et al.Oxidative stress and age-related actaract.Ophthalmologica, 2000;214 (1) :78—85

[8]Mackic J B, Kannan R, Kaplowitz N, et al.Lowdenovo glutathione synthesis from circulating sulfur amino acids in the lens epithelium.Exp Eye Res, 1997;64 (4) :615—26

[9]Spector A, Yang Y, Ho Y S, et al.Variation in cellualr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ctivity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 transgenics and knockouts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respons to H2O2stress.Exp Eye Res, 1996, 62 (5) :521—4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11 年7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诊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 例, 其中男79 例, 女101 例; 年龄56 ~ 90 岁, 平均年龄75. 3 岁; 晶状体核硬度: Ⅱ级50 例, Ⅲ级101 例, Ⅳ级29 例。纳入标准: 老年患者; 年龄56 ~ 90 岁; 患者自诉患眼的白内障已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且得到临床确诊; 矫正视力低于0. 3, 裂隙灯检查显示有晶状体混浊; 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患有可影响手术预后效果的全身疾病的病例; 既往存在眼科手术史的。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0 例与对照组100 例, 两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1. 2方法对照组: 选择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表面麻醉, 9 点位前房穿刺口, 距角膜缘1. 5 mm作12 点位巩膜隧道切口, 根据折叠或非折叠硬性晶体选择切口大小3. 5 ~ 5. 5 mm, 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 术中应用适量的粘弹剂良好的维持前房, 保护角膜内皮, 进行充分的水分离, 再行劈核与出核, 注吸皮质。观察组: 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表面麻醉, 做3 点位前房穿刺口, 11 点位巩膜隧道切口, 曾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则行透明角膜切口, 切口3. 5 mm, 前房注入粘弹剂, 连续环形撕囊, 进行水分离, 伸入乳化头, 劈核并依次对核进行乳化吸出, 注- 吸器清除皮质。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6 次/d, 术后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活动瞳孔。

1.3观察指标

1. 3. 1视力观察所有患者在术前与术后1 个月检查视力情况, 选择视力表G1311533 - 89 进行检查。

1. 3. 2并发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1 个月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包括散光、角膜水肿、前房出血、视网膜脱离等。

1. 4 统计方法选择SPSS 14.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数据对比采用秩和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视力情况对比与术前比较, 两组术后视力都有提高 ( P < 0. 05) , 术后观察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 ( P <0. 05) , 见表1。

a为与术前相比P<0.05;b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 2 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后都无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轻度色素沉着、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 ( P <0. 05) , 见表2。

a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白内障目前仍是全世界不可逆盲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同时在白内障的病程中, 随着年龄的增加, 晶状体逐渐膨胀、前后径增大, 可导致房角狭窄甚或关闭[3], 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并且由于老年人角膜内皮数的减少, 前房操作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术后角膜水肿, 对手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在手术治疗中, Ⅱ、Ⅲ级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发生率高于超乳术, 且小切口术后早期视力提高不如超乳术明显, 但在角膜消肿和前房反应消退后视力相差不会特别明显。小切口手术切口较超乳术切口大, 所以术后散光发病率比较高。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小切口高于超乳术, 术中前房波动前者高于后者[5]。本研究两组术后视力都有提高, 同时术后观察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乳术两种方法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部分眼压, 但是伴有青光眼的白内障需同时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 只有这样操作才可达到控制眼压的目的[6]。本研究两组术后都无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散光、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但是小切口较超乳在基层医院更利于开展, 因为无需昂贵的超乳手术设备, 为此在具体临床上还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总之, 相对于小切口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能有效改善术后视力, 安全性佳,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对比超声乳化及小切口方法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100例, 对照组选择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果:与术前比较, 两组术后视力都有提高 (P<0.05) ;观察组术后视力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术后都无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散光、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相对于小切口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能有效改善术后视力, 安全性佳,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视力

参考文献

[1]劳苇, 钟敬祥, 杨智豪, 等.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一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3, 31 (11) :1503.

[2]Ma X, Li Z.Capsular tension ring implantation after lens extraction for management of subluxated cataracts[J].Int J Clin Exp Pathol, 2014, 7 (7) :3733-3738.

[3]李高坚.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5) :764-765.

[4]高德君, 沈美丽.小瞳孔下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46 (6) :661-663.

[5]边俊杰, 戴惟葭, 刘大川.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开放度与生物测量相关性[J].临床眼科杂志, 2012, 20 (5) :385-388.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0 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 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 例。

实验组40 例均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病程在1~3 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 (2.32±0.31) 年, 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7~76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5.43±4.21) 岁,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21:19。

对照组40 例均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病程在1~3 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 (2.21±0.27) 年, 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6~75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4.41±4.33) 岁,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22:18。 经统计学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当中。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均进行全身及眼部检查, 具体的检查项目包括光感、光定位及双眼视野等, 给予患者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 血糖稳定后, 开始手术。

对照组采取人工晶体植入术, 剪短眼睫毛, 手术前30 min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 并使用100 m L的生理盐水+16 U的庆大霉素冲洗结膜囊, 之后植入囊袋人工晶体, 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 并对患者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

对照组在实验组的基础上使用日本TOPCON显微镜和瑞士0ERTLI超声乳化仪行超声乳化, 给予患者奥布卡因麻醉, 作3 mm的透明角膜切口, 连续环行撕囊, 分离水分后, 劈核乳化吸出。

1.3 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治疗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视力越高, 并发症发生率越少, 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并发症情况包括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及眼压升高。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

2 结果

2.1 视力改善情况

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 实验组经治疗后的视力为 (0.62±0.01) , 对照组经治疗后的视力为 (0.49±0.02) , 实验组的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07, P=0.001<0.05) 。

2.2 并发症发生率

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患者在手术后, 单一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容易发生术后炎症反应[2], 给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具有切口小、反应轻、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多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3]。

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4],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 视网膜的病变程度加上受疾病的影响, 患者的体内代谢紊乱, 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患者的手术承受能力和创口的愈合能力均较弱, 因此, 在手术开始前, 必须指导患者服用相关的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 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5,6]。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应激反应轻的临床优点, 可以有效促进术后切口的恢复, 减少相关的并发症情况,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的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 前房反应及眼压升高等[7], 该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40 例实验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该研究还表明, 实验组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 这说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此研究结果与刘喆[8]学者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一文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菲, 孙雅彬, 李鑫, 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8) :1615-1617.

[2]郭华, 梁笑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4) :128-129.

[3]王金琳, 梁娜, 黄琼, 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05例的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8) :360-361.

[4]唐鹏钧, 刘其生.复明片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中的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 (15) :43.

[5]马华贞.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 33 (4) :491-493.

[6]张爱慧, 朱灵, 张金枝, 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3, 27 (5) :77-83, 90.

[7]张绿业.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 (7) :780-781.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