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口算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
1、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验算的习惯。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里最大能填几。
40( )<210 60( )<278 20( )<165 50( )<385
2、用竖式计算。
80÷40 360÷30 246÷60 562÷40 四个大组,每组按顺序完成一个题目,每组请一个学生板演,教师结合板书进行评讲,结合算式,请学生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同学们已经会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学习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找出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①教师出示参观苗圃的情境图,师叙述,今天,笑笑他们上科学课,老师带领他们到苗圃参观,了解植物的种类和各类植物的特征等等。有一位园艺师接待了他们,园艺师告诉他们说:“室内培育22种华,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师板书出条件。
园艺师接着问笑笑:“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种花各有多少盆?”生说师板书 ②师:齐读题目,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生口答,师板书:154÷22= 师:说说为什么用除法算呢?
③师:同学们,估算一下,结果是多少? 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指名口答,
生1,把数字都看作整十数,想150÷20≈7,大约7盆。 生2,20乘7是140,140与154很接近,大约是7盆 生3,160÷20=8,大约是8盆 生4,
学生回答的方法,只要说的有理由。都为正确。 (设计意图:从估算过渡到笔算做铺垫) ④师:同学们估计的是7盆,我们用竖式来仔细算算,到底是多少盆?师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除数是22,它不是整十数,怎样能最快找到商几合适呢?想想你是怎样估算的,提示学生与估算结合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竖式
把除数22看做是整十数20来试一试,154里面有7个20,商7来试一试,7商在哪一位上面,因为154的前两位除以20 不够,直接用前三位除,所以商在个位。
再用7乘22刚好是154,154除以22等于7 学生看着竖式,再说一说,154÷22的笔算过程。
⑤师结合算式小结,把22看做20来试一试商7是否正确的过程,叫做试商。 154÷22=7,除数22不是整十数,就把除数22看做整十数20来试商,把154看做150,想150里面有几个20,150÷20≈7,试商7,强调用7去乘原来的除数22,不能去乘20,这样转化为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现在算出了结果,进行回答,板书答语。
2、做一做 70÷31 128÷32 215÷43 381÷54
四个小组按顺序一组完成一题,每组请一个学生板演,并讲出怎样试商? 师评讲。
(设计意图:例题只做除数个位是2的数怎样看做整十数试商,在做一做补充个位是1,
3、4的数怎样试商,通过计算,学生领会个位数字不满5,用四舍法取整十数。)
3、园艺师又说,我马上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同学们帮我算算,好吗?
师板书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120÷18 师:同学们自己列竖式算一算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做做) 请学生进行汇报,生边说师边板书竖式的过程。
除数18,与整十数20非常接近,看做20试商,想120里面有6个20,试商6,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用前三位,商写在个位,再用6乘原来的除数18,是108,120减去108,余数是12,余数比除数18小,试商正确。最后,用验算来进行检验,全班一起验算,请一生来汇报,最后将应用题回答完整。
4、做一做
272÷29 180÷36 238÷37 学生分小组完成,第一题一组,第二题二组,第三题三组和四组完成,三生板演,师评讲。说一说,把除数看做多少试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除数个位是9,7,6的除法,让学生领会除数个位满五,按四舍五入法,就向前进1取整十数试商)
三、全课总结
学生看板书回答,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生回答,师板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任意两位数,怎样进行笔算呢?学生总结算法后,师总结,除数是任意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试商是将除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转化为学习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四、巩固练习 第10~11页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将任意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我设计两个做一做的练习,目的是用四舍五入法取整十数,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快掌握了算法,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较好,在本节课中,学生作业大多数完成较好,,有一小部分,用商去乘整十数的,在下节课中,我准备先进行改错练习,让学生看一些典型的错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3~
4、做一做,练习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两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习十五第
1、3题),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600÷30 95÷40 选一题说说笔算方法。
2、口算下面各题。
204
306
505
804 406
905
703
607
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 46 52 63 87 21 74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做20来想商。此时应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
接着,有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里面有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看个位。这道题中8
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21)84尝试一下。
(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应把21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
(4)完成例3下面“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3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的个位数为
1、
2、
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3、教学用“五入”法试商。
(1)接着上面的购书情境和问题,引出第(2)个实际问题。由学生说出算式: 196÷39 (2)尝试试商,完成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学过的方法,把39看作30来试商,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种把39看作40来试商,商4小了,改商5。之后,教师将196改为194让学生用上述的两种方法试商,看看试商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把196÷39的两种试商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
(3)做例3下面的“练一练”的第2题。
先让学生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教师概括说明:除数的个位数为
5、
6、
7、
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4、引导概括
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况,概括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根据交流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20()<85,()里可以填1~4各数(当然也可以填0,但无实际意义)。教师要特别指出: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想商时,要选择除数与1~9中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的数。
2、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请学生口答或直接把各题的准确商写在书上。
3、完成练习十五第
3、4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试商,怎样检验初商是否合适? 教师强调: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
1、
2、
3、4时,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试商。除数的个位数为
5、
6、
7、
8、9的两位数时,试商时,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试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定。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简析: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第6页例题及试一试,主要教学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而且在初商后不需要调商。例题是把除数个位上的数“四舍”后,再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试一试”是让学生依据例题的基本思路,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后,再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试商方法(除商后不需要调商)。教学难点: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后试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8~24页,(例5~8)。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试商方法(除商后不需要调商)。正确地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不断增强学生口算和估算意识,培养他们的数感。养成及时改正,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索算法复习210÷30、160÷80,口算出商是几【教师拿一本书说】老师手里的书共192页,现在老师决定每天看30页,你觉得我能看几天,还多几页?【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列式并估算结果,集体交流后,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请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提问:怎样解决茄子老师的问题?怎样列式?学生列出式子后,引导学生观察除数和刚才的除数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估计大约几天可以看完这本书?先独立估算,再交流估算方法。
交流个人观点后,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把32看作几十来试商把32看作30,6个30是180,接近192。大约6天看完。如果要得到精确得数,该怎样算?尝试用竖式算。(提示:可以把32看作几十来试商?)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
小结:
把32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想多少个30接近192?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书写完整答句。(必须强调,否则作业中又要出现不书写答句的问题。)完成试一试,总结算法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讨论这回应该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组织讨论结果,你想把39看作几十来试商?几个40接近192?说明为什么看作40来试商;交流试商结果后,再让学生完成计算。
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让学生自由说,只要意思对就行。
归纳总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想几个这样的整十数接近被除数再试商。分层练习,巩固方法对比练习,突出试商(想想做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对比着说说把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独立计算。
联系实际,巩固应用(想想做做的第二题)。引导学生发现要先求出每天播放的总时间,然后用除法进行计算,在计算时要学生说说是怎样试商的?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 设计思想
整堂课的设计以"柯岩中心小学文化节活动"为情境中心,衍生出作为复习素材的"校品文化宣传使者评选活动"、作为新授探究的"环保小卫士行动周"两个子情境,设计环节、内容努力体现数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乐"学。
在处理计算方法时,把估算、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相辅相成,沟通联系。计算的素材来自学生在课堂中经过思考后生成的资源,学生有兴趣去完成计算。
二、 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教学前要深入学生,了解、搜集学生已有的数学认识(知识)、数学经验(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需要掌握的新知识。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
教材呈现一幅学生回收废品的情境图,图下面依次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学校组织环保小组的事,解决"可以组成多少组?"的问题;第(2)题是学校环保月收集废电池的事,解决"平均每组收集废电池多少节?"的问题;之后让学生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材在两个实际问题的下面都列出了算式,具体的计算留给学生完成。旨在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分析本节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在整数范围内最后一次学习除法,学生学会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完整的理解和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必要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算法算理和其他相关内容有着本质的联系,在设计和安排上与其它相比更注重了数学的生活化和实际化,更突出学生对算法、特征的寻求上。
三、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逻辑起点来看,经过第一学段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笔算除法的直接经验,为把除法的知识扩充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
本课前,学生接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基本能熟练地进行试商、调商。因此本课教学重点不是试商与调商,而是沟通除数一位数与两位数除法笔算方法的联系,在笔算中巩固运算技能。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笔算方法。
2、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从实质上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迁移类推能力。
3、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商的每一位的书写以及理解并会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从实质上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商的最高位的确定及商个位"0"的处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创设情景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去完成,学生学习可通过交流合作、自主练习等多种策略来完成。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练习。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八、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
( )里最大能填几?
18( )﹤37
( )16﹤66
32( )﹤78
77﹥25(
)
(4个算式逐题出示,学生口头回答,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
2、情境过渡:
师: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柯岩中心小学新校落成后的第一个文化节,文化节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柯岩中心小学校品文化宣传使者"评选活动报名更是火热啊,请看
(课件出示报名图及相关信息:学校给六个年级共发了864张报名卡。)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个年级能分到多少张报名卡?
师:请列出算式,并笔算出得数。
(学生独立笔算,指名一位学习水平中下的学生板演)
师:(转向板演完毕的学生)请你说说你笔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回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注意点,可从以下方面补充完善:
①除的顺序: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商的书写位置: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③每一步的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公布正确答案864÷6=144,(课件以表格形式呈现下述信息:其中一年级每个班得24张,一年级共有几个班?
六年级平均每个班得18张,六年级共有几个班?)选择一个问题列式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试商与调商方法。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商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重点解决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
(1)出示例题
师:"校品文化宣传使者"报名工作正紧张进行着,这边"环保小卫士"也开始行动了。(课件呈现主题图及部分相关信息:学校共有576名环保小卫士,__________________,学校有多少个环保小组?
师:要想知道咱们学校有多少个环保小组,需要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几名环保小卫士和每组的人数。
出示完整的数学问题:我们学校共有576名环保小卫士,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2)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576÷18≈30
师:你觉得估算在此时,也就是进行笔算前有什么作用?
(能估出商的位数)
(3)学生试做笔算,教师巡视。
(4)选择不同方法计算的两至三位学生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计算过程:
(5)由板演的学生就各自的计算过程进行解释,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并向板演的两位同学提问。
如向生1提问:商中的"3"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向生2提问:商的最高位写在哪,这样写妥当吗?
通过讨论、交流,优化算法。
师:为什么要先用57除以18呢?(为什么,除数是两位数)除得的商写在哪一个数位上?(其实是570除以18商30)
师小结:如果我们结合刚才笔算前的估算就能发现这个商应该是二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
(6)初步比较:
比较这两个除数笔算竖式
114÷24
576÷18
揭题:第2题与前几节课学的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有什么不同?(商是两位数)
师小结:看来并非所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商都是一位数啊,我们计算时可要仔细了!
师:那我们得想个办法,快速判断出商的最高位在哪儿。
2、研究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
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老师知道咱们学校有32个环保小组,那么这些环保小卫士在十月份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课件呈现,出示例题:环保小卫士在十月份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电池多少节?)
930÷30=
(1)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计算;(要引导学生先估算商)
(2)反馈(指名板演);
(3)重点讨论十位上的0为何可以直接往上移;
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处理方法:(实物投影并列展示)
○1
○2
○3
○4
○5
师:请这5位同学说说你的计算过程。(生解释)
教师引导:
对于○5:这个3表示什么?(3个十)结合笔算前的估算,商30,那你觉得这样写妥当吗?(不妥当,容易误看成3)那该怎么写呢?(个位的0也要写)
个位的0是从哪来的?(除到十位后余下来的余数)
师:那我们再来看1至4这4种笔算方法,观察并思考,大家觉得哪种也不是很妥当?
对于○4:这样的方法也是对的,但过程太烦琐了,我们一般不提倡。你觉得哪些过程可以再精简一些呢?
(把学生的思路往方法简洁的方向靠)
对于○3:学生是口算的,教师先肯定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倡平时计算时可以结合口算,但为了计算正确,还是一步步算好。
关键是方法○1和○2:
先找到不同点:余数0的写法。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题中商个位的"0"是从哪来的?是除到十位后余数0吗?还是被除数个位上的0?(如果学生认为是被除数个位上的0,出示下题:)
(4)变式练习:931÷31
932÷31
师:被除数个位是1,是不是商的个位也是1呢?动手计算一下吧。(生笔算)
师:商个位的0是怎么得到的?
生:是除到十位后,余数不够商1,才商0的。
师小结: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有时余数不够商1,我们也称为不够除,这时就商0.所以方法1和方法2都对,余数为0时就写成方法1那样。
3、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异同。
师:上新课前我们复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明确了"除的顺序,商的书写位置"等要点,那我们来比较下,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异同。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相同点是:(
)
不同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两位,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
(三)、巩固练习
1、任选一组笔算练习:
A组:584÷26
780÷39
B组:762÷63
450÷15
2、不用竖式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用送信的形式)
(1)课件呈现,让生回答后挪动到相应位置。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前二位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被除数前二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二位数。)
(2)、从上面竖式中 选3题独立完成。板演以下2式,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针对学生错例及时纠正。
3、思维训练:
这个除法算式,保持除数26不变,只改变被除数中的一个数,使商变成两位数,你有哪些办法?想好后把改变后的除法算式笔算出结果。
(有多种改法,利用学生生成的算式引导学生笔算训练)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思维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四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能计算吗?如:
4527÷56
1276÷364
九、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576÷18≈30
930÷31≈30
931÷31≈30
576÷18=32
930÷31=30
931÷31=301
① 除的顺序: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
不同点: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
②商的书写位置: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口算范文第2篇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反思
上午,自己我刚上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一课。下午,又听了一节同题课,感触很多,下面把好的精彩的片断摘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片断:教学例题“52÷2”
师:拿出2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学生分小棒)每份几根?(11根)算式怎么列?(22÷2=11)
师:拿出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学生分小棒)每份几根?(21根)算式怎么列?(42÷2=21)
师:每份21根你是怎样得到的?
生:先把4捆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20根,再把零头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合在一起就是21根。
师:拿出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学生分小棒)每份多少根?(26根)算式呢?(52÷2=26)
师: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1:先拿2捆,再拿6根。
师:你一下子就知道这样分吗?
思考:这里教者最好不要用这样的口气去问学生,当时那个学生就什么也说不上来了,“先拿2捆,再拿6根”,学生这样拿是有可能的,有可能学生数感较好一眼就能看出可以这样来分,最好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拿,即使不是这样,我们也应该鼓励她。
生2:先拿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5根。再把零头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合在一起就是26根。
思考:当时我一听,多么好的思路啊!可是教者的引导令我有点疑惑,“你是这样想的吗?,板书:50÷2=25,先用40除以2等于20,再用余下10除以2等于5,合在一起是25。”当时那个学生也相应地点了点头。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就是先把50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5,虽然课本上还没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学生就不会计算“50÷2”啊!所以我觉得教师在让学生说思路时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达真实的想法,不要替他去过多解释。因为学生的想法有时是让我们异想不到的。
生3: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0根,再用1捆和2根合成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合在一起就是26根。
生4:先拿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0根,再把1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最后把2根平均分成2份,用20+5+1=26根。
生5:
思考:这里非常佩服教者,能引导学生说出这么多种不同的思路,我在我两个班的教学中没有听到学生有这么多想法,看来是我引导的不恰当。我想这是因为教者在教学“52÷2”这个例题前作了很好的铺垫,以及学具的使用,使得大多数学生学习新知有很好的“帮手”。
我是这样教学这一部分的:
师:你能估计出下面的商是几十多吗?(“想想做做”的第6题)
64÷5 85÷3 95÷4 91÷2
(目的让学生感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而且沟通估算与笔算的联系)
师:(出示例题挂图)图中有52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只?你会列式吗?
生:52÷2=26
师:你是怎么知道结果是26的?
生1:先拿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0根,再用1捆和2根合成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合在一起就是26根。
(板书:40÷2=20 12÷2=6 20+6=26)
生2:用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给你52只羽毛球,请你平均分给两个班,你打算怎么分?现在我们没有小棒,你能在头脑中分一分吗?
(学生说分法)
师:竖式中的“12”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吗?(重点理解)
思考:上完课后总觉得自己的课上的有些乱,也不够严谨。确实,要想上好一节课,那就必须在课前认真专研教材,了解学生。也唯有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下是引用快乐虾在2005-9-8 20:59:18的发言:
对与教法一中的“生2”的回答,应该说是不符合笔算的思路,笔算应该是从高位算起。如果没对生2的方法进行评析,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他对笔算的理解与应用。但是在“生2”回答完就进行纠正,好象又不是最佳的时机,那样显得象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请教各位,在这个环节上该如何解决
感谢“快乐虾”的参与!
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口算范文第3篇
青岛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简单的口算以及整十整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本部分内容以选取农业生产为情景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口算,体现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简单的口算以及整十整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基本掌握,但算理用口表达不够清楚,口算的速度也不够快。 【情景传说明】:
本节课创设了四个情境,将除数是一位数复杂的口算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融入到从古到今,农民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得情境当中去。
情境一:很久以前农民伯伯顶着日头在用镐头自己一点一点的犁地。让学生感受到农民有又苦又累而且速度很慢,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注意节俭,同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发明创造改变生产。
情境二:聪明的老农注意借助牲口帮助犁地改变生产让自己解放,使犁地的速度提高了很多。
情境三:在长期的劳作当中,老农们发现用耕牛在田间工作下率还是不高,又发明了机械这就是手扶拖拉机,又一次提高了耕地速度。
清景四:爱创造的现代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四轮拖拉机再一次将耕地速度提高了巨大。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的口算。
2.经理探索口算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养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口算的探究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的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谈话导入。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一的情境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农民伯伯的田间。去了解他们从古到今不同的耕种方式。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随着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完整的数学问题:
①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小时的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 ②耕牛平均每小时的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 ③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的耕地面积是耕牛的多少倍? (3)解决第一个问题,自主探索方法。
提问:要解决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小时的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你能列出算式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96÷6=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求96里面有多少个6也就是包含除)
你会口算吗?选择你合适的口算方法算一算,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耕地方式隐含着倍数关系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交流口算算法,分析比较
1、谈话:谁能说一说,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9个十除以6的一个十,余三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
(2)60÷6=10 36÷6=6 10+6=16
(3)心中用除法口算
3. 针对性的练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口算)。
64÷4=
90÷6=
72÷3=
98÷7=
96÷8=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几十除以几,再用几或十几除以几,算出得数。
4.迁移类推解决小电脑的问题
课件展示: 960÷6=
提问:你能马上口算吗?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96个十除以6得16个十就是160) 5.针对性的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题
640÷4= 900÷6= 720÷3= 980÷7= 960÷8= 6.小结:三位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解决,在商的末尾加“0”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口算,合作探究口算方法,互相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谈话:请你用最简便的方法来解答第二个问题: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
2、学生列出算式:540÷60,(板书算式:540÷60)。
3、在小组内探讨口算的方法,并汇报交流。
4、针对性的练习
180÷20= 350÷10= 240÷30= 160÷80= 120÷30=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6.揭示课题。(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 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数学知识?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展示)
师生共同口算完成
(2)家政服务公司为王阿姨推荐了两份工作
你建议王阿姨选择那份工作?为什么? 师生共同口算完成 (3)买那箱桔子合算?
2.巩固练习,形成口算技能
谈话: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算小能手”的比赛活动。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的前5名同学获得“口算小能手”标志一枚。(课件展示)
80÷20= 160÷80= 120÷30= 98÷7= 96÷8= 100÷50= 250÷50= 360÷60= 980÷7= 960÷8=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巩固数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设计理念,】
五、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哪种口算方法最简便?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出口加工区实验小学
乔宪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信息窗二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笔算,以及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后面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笔算﹑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除法等的基础。
本节课信息窗呈现的情景图是农民种庄稼的繁忙景象,并以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各种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及生长期。通过研究农作物的生长期问题,引入对除数是整十数笔算的学习。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农作物播种的情境中提出关于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问题,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除法的算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确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作为农村的孩子,对农作物应该不陌生吧!那你知道我们这里都有哪些农作物吗?
追问:你知道它们的播种时间和生长天数吗?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相机出示情境图,引出《常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及生长期》表格。
3.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仔细观察,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理解“播种时间”、“生长期”。
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①玉米的生长期是几个月? ②小麦的生长期是几个月? ③花生的生长期是几个月? ④红薯的生长期是几个月? ⑤大豆的生长期是几个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熟悉的农作物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常见农作物信息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更贴近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4.解决第一个问题,自主探索方法
(1)提问:要解决“玉米的生长期是几个月?”你想怎样列算式?( 120÷30)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2)提问:120÷30等于多少?你会算吗?请同学们自主探索解决。
注意听要求:
①先自己独立思考,并把思考的过程写在学习报告单(1)上。
②然后把自己的做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想出来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节课已经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的经验,尝试新问题的解决已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迁移新知的能力以外,还渗透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交流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习除法的算理。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交流算法。
谈话:哪位同学想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方法一:12个十除以3个十等于4。120÷30=4 方法二:120÷3=40 40÷10=4 (120÷10=12 12÷3=4) 方法三:304=120 120÷30=4 方法四:竖式计算:
2.分析比较,探索笔算方法。
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并引导学生说竖式的计算过程。 预设: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重点强调4的位置,说明为什么? 谁有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研究多种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互动交流等帮助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较好的理解算理,再交流竖式计算时,展示学生原生态的东西,善于暴露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独特的思维和灵感,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研究竖式优化方法
让学生说竖式过程,教师板书。
谁有问题要问?4表示什么?为什么写在个位上?120表示什么? 完成答案。
2、随机巩固: 810÷90 780÷60 独立完成,订正时,展示学生的竖式,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 提问:商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3.总结方法
谈话:观察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探讨学习,你知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怎样笔算吗?根据学生交流做小结。
4.促进发展
自主解决第二个问题:小麦的生长期是几个月?
谈话:刚才我们学会了用竖式计算“玉米的生长期是几个月?”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小麦的生长期是几个月?”吗?
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235÷30= 追问:你能列竖式计算吗?独立完成,把竖式写在学习报告单(2)上。 汇报交流。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7是怎么来的?7为什么写在个位上?25表示什么意思?余下的25天到底应该怎样处理。
根据交流,完成答案。
提问: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优化的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归纳概括并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笔算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再计算。 458÷50= 840÷70= 2.火眼金睛辨对错。
3.( )里最大能填几?
90( )﹤643 ( )50﹤408 505﹥80( ) 4.请你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选你最喜欢的数字编一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算式,考考你的同位!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从基础到综合最后到拓展,层次分明,面向全体,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又有所发展。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及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升华。
六、实践作业
回家搜集有关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信息,整理、合理搭配,遍成一道或几道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
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口算范文第4篇
学习内容: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0页,例1. 学习目标:
1.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
2004= 1002= 7007= 604= 80006= 6008= 8004= 6007= 308= 6007= 1005= 30005=
看来小朋友们都会口算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位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1.出示例一:
每盒有12支彩笔,3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列出算式:123=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123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小朋友们想一想等于多少呢?不能口算的同学用小棒帮帮忙。
(2)交流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2+12+12=
36、103=30、23=
6、30+6=36。
(3)师摆小棒演示算理。指着第二种算法:12哪去了?为什么10
3、23呢?学生思考并交流。
现在明白了吗?先把12分成几和几?103是因为?23是因为?(边说边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算法
(1)同学们,乘法除了可以口算以外,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2)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竖式,指出: 末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行的前面。 (3)介绍各部分名称。 1 2乘数
3乘数 3 6积
先用个位上的2乘3等于6,写在积的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乘3,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1乘3等于3写在十位上。 (4)挑学生说算法。 3.用竖式计算1242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之后,交流计算方法。
4、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
28= 232= 1232=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1.第60页做一做
142= 333= 214= 4232= 2123= 2214=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评价。 2.我会当小医生(改错) 3.列式计算
①小火车一次可坐22人,3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②每一边放342盆花,两边共放多少盆?
四、课后小结:
1.怎样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计算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
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口算范文第5篇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二年级学了表内除法和三年级上册学了表内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是四位数的笔算除法,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打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俩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先从最高位除起,除的过程中要看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与俩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基本相同,所以学生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
3.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位是几。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4、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的连续除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几天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1.口算开火车:
490÷7﹦360÷6= 630÷7﹦500÷5﹦ 240÷8﹦ 160÷4﹦
150÷3﹦ 700÷7﹦ 240÷4﹦ 480÷6﹦ 900÷9﹦ 640÷8﹦
叫一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377()<593()<236()<588()<665()<39
为本节课试商打基础
3.笔算下列各题
68÷4=85÷5=
让学生说说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过程。
3、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俩位数的除法。出示课本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这道道题完整的表述一下?那么根据这位同学的表述,如何来列算式那?学生列出算式,板书:
238÷6=
请同学们来估一估,这些照片大约要插多少页?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使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大致的结果,要想准确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应该怎么办?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进行试算,做完后小组内交流。
请一个学生介绍计算过程,教师完成板书内容。引导学生把准确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一边计算一边总结计算方法:
238除以6,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2个百除以6,商够一个百吗?不够,不够我们要把2个百看成20个十,在与十位上的3合成23个十,23个十除以6,商3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十,用6乘三个十,得18个十,23个十减18个十,得5个十,余数是5,5个十与8成58,58除以6,商是9,用6去乘9,积是54,58减54,余数是4,余数比除数小,到此为止。
引导学生共同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俩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能插下这些照片吗?
2本哪?
方法一:24<40,所以一本不够,242=48,40<48,所以俩本装这些照片够。
方法二:
24<39,39-24=15(页),15<24.所以不够。
学生思考后解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5.小练习:
156÷3=
434÷8=
605÷5=
863÷7=
(1)比较:这四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前两道题的商是两位数,后两道题的商是三位数,为什么?
思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三位数?学生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小结。
2、练习五第1题,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1)口答:商是几位数?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订。
四.拓展练习:
1428÷6=
3689÷8=
15964÷9=
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三位数,你有什么收获?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延伸,是以一位数除两位数为基础的,主要是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问题。今天教学了一位数除三位数上完这节课总体感觉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尤其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掌握不是很好。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先复习一位数除商两位数,为学习新知识起到孕伏作用。让学生能够把已经学习过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中,让学生知道当被除数的最高为不够除,我们就看前两位。
二、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
围绕教材“238÷6”提出“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讨论,发现笔算的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这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估算的结果要与准确结果进行对比,并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2.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错题,让学生教学生。
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口算范文第6篇
1、让学生在看图观察、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图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我在逐步讲解竖式书写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除得的商写在哪里?(3)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