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山东建筑大学试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9
1

山东建筑大学试题范文第1篇

第一篇 民 用 建 筑

 内容

 民用建筑设计(一~四章)  民用建筑构造(五~十三章)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 建筑和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 主要内容

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 建筑设计阶段 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一节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建筑技术

建筑形象  各要素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 课后思考题1-

1、1-2

第二节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²按用途和层数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展览建筑、文教建筑、旅馆建筑等

(二)按层数分类 1.低层建筑 2.多层建筑 3.高层建筑 4.超高层建筑

二、民用建筑的分级

²按耐久年限和耐火程度分级

(一)耐久等级

(二)耐火等级

 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的含义  课后思考题1-

3、1-4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

²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²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建筑构造等

二、建筑设计的程序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并核实与设计任务有关的必要文件

2、搜集资料和调研

(二)设计阶段

²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²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阶段

2、技术设计阶段

3、施工图设计阶段

 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件  课后思考题1-5

第四节 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人体和家具设备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尺度

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活动尺寸

二、自然条件 ²温湿度 ²风向和风速 ²日照、降雨雪量

²地震烈度、地下水位、地形等

三、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通则等 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J2-86

(1)建筑模数 选定的尺度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²基本模数:1M=100mm

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 ²导出模数

分模数:1/10M、1/5M、1/2M (2)模数协调 在模数基础上的尺度协调 ²幅度和适用范围

 课后思考题1-

6、1-7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主要使用空间(主要房间)

使用空间(房间)

建筑空间组成 辅助使用空间(辅助房间)

交通空间

主要内容

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第一节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²房间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

一、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一)房间的面积 ²房间面积的含义

1、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

2、房间的面积确定(适用、经济)

(二)房间的平面形状 ²主要影响因素:功能(使用要求)、技术(结构、施工等)、经济、美观等

1、一般功能的房间:常用矩形

2、特殊功能的房间:如有视线和音质要求的房间,可用矩形、六边形、扇形等。

(三)房间的平面尺寸(矩形房间---开间、进深,符合3M要求) ²开间和进深的含义

1、 使用要求:使用活动特点、家具设备布置

2、 环境要求:采光、通风、卫生等

3、 审美要求:长宽比例协调

4、 其他要求:结构等技术经济条件和基地条件等

二、房间的门窗设置

(一)门的设置 ²门的作用

1、门的宽度 1)人流量

2)家具设备的尺寸

3)防火要求

 门的宽度与门扇数的关系

2、门的数量

²联系和使用要求、使用人数、人流活动特点、防火要求

3、门的位置

²便于通行、便于家具设备布置、交通流线简捷、有利于安全疏散

4、门的开启方式

²人流畅通、节约面积、安全疏散等

(二)窗的设置 ²窗的作用

1、窗的面积 (1)采光要求 ²采光等级

²窗地面积比(简称窗地比)= 窗洞口面积 / 房间地面面积 (2)通风要求 (3)其他要求:立面处理、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等

2、窗的位置

(1)采光要求

²光线均匀、避免产生暗角和眩光、注意光线的来向 (2)通风要求:门窗结合(穿堂风) (3)其他要求:立面处理、结构等

 课后思考题2-

1、2-

2、2-

3、2-

4、2-

5、2-6

第二节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公用卫生用房的设计(厕所、盥洗室、浴室等) ²固定设备(种类、数量、布置) 控制房间形式 如厕所设计 1.选择设备种类 2.确定设备数量

²根据设备个数指标和使用人数,通过计算确定 3.进行设备布置

²厕所宜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前室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500 2000mm 4.确定平面尺寸和门窗设置

二、住宅中的辅助房间设计

(一)卫生间

(二)厨房(工作厨房、餐室厨房)(独立布置) ²设备种类、设备布置、房间尺寸  课后思考题2-7

 作业

(一):小学普通教室和厕所平面设计

教室和厕所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教室的学生人数为45人,面积为50 57m²,双人课桌长为1100(或1200)mm、宽为400mm ,单人课桌长为550(或600)mm 、宽为400mm 。每层六间普通教室,男女生比例为1:1 。教室的采光面积比不小于1/6,厕所的采光面积比不小于1/10,窗的透光率为75% 80%,窗高为2100mm(或2400mm)。要求确定教室和厕所的平面尺寸,以及门窗的宽度和位置等,绘制教室和厕所的平面布置图。

图纸要求:

(1)比例为1:50,A3图纸一张。 (2)画出家具设备,并标注有关尺寸。

(3)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和细部尺寸)。

(4)设计说明(教室的面积、窗宽的确定、设备数量的确定等,要求列式表示)

第三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水平交通联系部分

²交通联系部分 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交通枢纽

一、水平交通联系部分 走道(又称走廊)(过道) ²走道的布置方式

(一)走道的宽度

1、使用要求

²通行(交通联系功能)

²附属功能

2、防火要求

3、其他方面:门的开向、房间布置等

(二)走道的长度

²使用要求、平面布局、防火、采光等

(三)走道的采光和通风(中间走道)

二、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一)楼梯及楼梯间的形式

1、楼梯的形式

²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跑楼梯等

2、楼梯间的形式

²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

(二)楼梯的宽度(指梯段宽度)

1、通行(人和家具设备)

2、防火要求

3、使用性质

(三)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²公共建筑的楼梯数量一般不小于两个

²公共建筑的楼梯位置:主要入口附近、次要入口附近、建筑物的转折和交接处等 ²楼梯的间距符合防火要求

三、交通枢纽 门厅(过厅)

(一)门厅的面积

²使用性质、规模、建筑标准(面积定额)

(二)门厅的布置形式

(三)门厅的设计要求 ²平面布局中的位置 ²导向处理 ²安全疏散

²采光、通风和美观要求 ²注意防雨、防风、防寒等  课后思考题2-

8、2-9

第四节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一、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要求

(一)功能要求

1、功能分区

2、功能关系分析

²功能分析图 用框图的形式来表达功能分区及各区域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使用顺序 1)联系与分隔 2)主次关系 3)内外关系

3、交通流线组织

²交通流线 人或货物在建筑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建筑物内外之间的流动路线 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 2)符合使用顺序 3)与出入口及室外道路结合 4)具有灵活性

(二)结构要求(功能 空间形式 结构形式)

1、墙承重结构

²注意墙承重结构对平面组合的要求 ²适用于小空间、均匀、多层建筑

2、框架结构

²适用于允许出现柱子的大空间建筑和高层(小空间)建筑

3、大跨度结构(网架、悬索、壳体、折板等) ²适用于不允许出现柱子的大空间建筑

(三)设备要求(集中、上下对齐)

(四)建筑造型要求

二、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一)走道式(走廊式)

(二)套间式

(三)大厅式

(四)单元式

(五)混合式

 各种形式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一) 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布置

(二) 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

1、朝向

²日照、通风、基地环境等

2、间距 1)日照间距

²计算公式:L=H/tanh

2)防火间距

3)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用地情况等  课后思考题2-

10、2-

11、2-12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主要内容

 建筑各部分的高度  建筑剖面组合

第一节 房间的剖面形状和建筑各部分高度确定

一、房间的剖面形状

(一) 一般功能的房间 多为矩形

(二) 特殊功能的房间

²视线和音质要求对房间剖面形状的影响

二、建筑各部分的高度

(一)房间的高度

²房间净高、层高的含义

²使用、环境、审美要求及结构、设备等技术和经济要求

(二)窗台高度:常用900~1000mm

(三)门的高度:门的净高不宜小于2m

(四)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300~600mm  课后思考题3-

1、3-

2、3-3

第二节 建筑物的层数

影响建筑物层数的主要因素: ²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²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

²防火要求 ²技术和经济条件  课后思考题3-4

第三节 建筑剖面组合和建筑空间利用

一、建筑剖面组合

(一)建筑剖面组合的原则

1.功能要求:按功能使用关系安排各层平面的相对位置 ²并列关系 ²内外关系 ²使用顺序关系 2.结构、设备等要求

 不同高度的房间处理

(二)建筑剖面组合形式

1.单层的组合形式 ①等高组合 ②不等高组合 ③夹层组合

2.多层和高层的组合形式 ①叠加组合 ②错层组合

 解决错层高差的方法 ③跃层组合、夹层组合等

二、建筑空间利用

 课后思考题3-

5、3-

6、3-7

第四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主要内容

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 建筑体型组合  建筑立面设计

第一节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一、反映建筑内部空间

二、表现建筑物的性格特征

三、反映材料、结构、施工等物质技术的特点

四、遵循形式美的构图规律

²形式美的根本规律:多样统一,即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²统一与变化的处理手法: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对比与微差等

五、考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民族特点等  课后思考题4-

1、4-2

第二节 建筑体型组合

一、单一体型 ²具有必然的统一感

二、组合体型 ²各组合体之间的连接 ²转折与转角处理

(一)以主从关系求统一

(二)均衡与稳定(统一)

(三)对比(变化) ²方向性的对比 ²形状的对比 ²曲直对比

 课后思考题4-3

第三节 建筑立面设计

一、比例与尺度处理 ²尺度的处理手法

二、虚实与凹凸处理(强调对比) ²虚实关系

²制约虚实比重的主要因素

三、窗与线条处理 ²韵律与节奏

四、色彩与质感处理

五、重点与细部处理 ²重点处理的部位 ²细部处理的部位  课后思考题4-4

 作业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1 方案设计任务之一 教学楼设计

第五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²基础、墙(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

二、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 课后思考题5-

1、5-2

第六章 基础与地下室

主要内容

 基础、基础埋深和基础类型  地下室的防水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础和地基的概念

²基础 建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并传力的构件

²地基 承受基础传力的土(岩)层(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二、基础的埋置深度 ²基础埋深的含义 ²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基础构造

(一)深基础:如桩基础、沉井(箱)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等

(二)浅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刚性基础(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2、柱下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独立式基础(预制或现浇)、联合式基础(条形或井字

形)片筏式基础、箱形基础等

第三节 地下室构造

一、地下室的组成和类型

二、地下室防潮和防水构造 ²地下室防潮和防水方案的选择

(一)地下室的防潮构造

(二)地下室的防水构造 1.柔性防水(防水卷材或涂料) ²防水层的材料和层数

2、刚性防水

 课后思考题6-

1、6-

2、6-

3、6-4

第七章 墙 体

主要内容  砖墙构造

 砌块墙、隔墙的构造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墙体的类型

²按位置、受力情况、布置方向、构造方式、材料和材料形式分类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1.结构方面

²合理的结构方案、足够的承载能力 2.构造功能方面

²热工(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抗震等 3.其它方面

²选材、工业化等要求

 课后思考题7-

1、7-

2、7-3

第二节 砖墙构造

一、砖墙的材料

(一)砖 1.类型

²按材料、构造形式分类 2规格和强度等级

(二)砂浆 1.类型 2.强度等级

二、砖墙的砌筑

三、砖墙的尺寸

(一)砖墙的模数

²115(砖宽)+ 10(灰缝)= 125(mm)

(二)砖墙的厚度 ²符合砖墙的模数

(三)墙段尺寸

²符合砖墙的模数(1/2砖的倍数)

²公式 :125n - 10(n 砖宽的倍数)

四、砖墙的细部构造

(一)墙脚构造

²外墙墙脚构造 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 ²内墙墙脚构造 防潮层

1、勒脚 ²构造要求 ²构造做法和高度

2、散水(明沟) ²坡度和宽度 ²做法

3、防潮层

²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和做法 ²垂直防潮层的设置情况和做法

(二)窗台

1、内窗台(考虑室内使用和装饰要求):抹面或贴面

2、外窗台 ²防止水的渗透 ²避免墙面污染

(三)门窗过梁(位置、作用)

1、砖砌平拱过梁

2、钢筋砖过梁

3、钢筋混凝土过梁 ²截面形式和尺寸

(四)墙身加固 1.圈梁 ①作用、布置、数量和位置

 被门窗洞口截断时的处理措施 ②构造做法

2.壁柱和门垛:1/2砖倍数 3.构造柱

 课后思考题7-

4、7-

5、7-

6、7-

7、7-

8、7-9

第三节 砌块墙构造

一、砌块类型

²按重量(规格)、构造方式、材料分类

二、砌块的排列组合

三、砌块墙的构造要点 ²接缝处理 ²加固处理 ²防潮处理

 课后思考题7-10

第四节 隔墙与隔断

一、隔墙 ²作用和类型

(一)块材隔墙 1.砖隔墙

²实心砖隔墙、多孔砖隔墙、空心砖隔墙等

2.砌块隔墙: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水泥炉渣空心砌块隔墙、石膏空心砌块隔墙等

(二)轻骨架隔墙

1、立筋抹灰隔墙

²板条抹灰隔墙、钢丝网板条抹灰隔墙

2、立筋面板隔墙:木或金属骨架 + 面板

(三)板材隔墙

石膏条板隔墙、加气混凝土隔墙、碳化石灰板隔墙、复合板隔墙、蜂窝板隔墙等

二、隔断

 课后思考题7-11

第八章 楼 地 层

主要内容

 楼地层的组成 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楼板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楼板层的组成

²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层三个基本层次

²附加层:管线敷设层、隔声层、防水层、保温或隔热层等

三、楼板的类型  课后思考题8-1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板式楼板

1.板式楼板(普通)支承于墙上(小空间) 2.无梁楼板支承于柱上(大空间)

(二)梁板式楼板

1.梁板式楼板(普通)有主梁和次梁之分

2.井式楼板无主次梁之分  注意梁板的经济尺寸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预制板的类型

²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等

(二)预制板的细部构造 1.板的搁置构造 ①板搁置在墙上 ②板搁置在梁上

 注意支承长度、坐浆、堵孔、灌缝 2.板缝构造

三、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²叠合式楼板:预制板 +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 课后思考题8-

2、8-

3、8-4

第三节 地坪构造

²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个基本层次组成 ²附加层:防潮层、保温隔热层等  课后思考题8-5

第四节 阳台与雨篷

一、阳台

²阳台的组成和类型 ²阳台的结构布置和尺寸 ²阳台的细部构造

二、雨篷

²雨篷的结构布置和尺寸 ²雨篷的防水和排水处理  课后思考题8-6

 作业

(三):墙和楼地层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和图纸要求等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4 墙和楼地层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九章 饰面装修

主要内容  墙面装修  地面装修  顶棚装修

第一节 概 述

²饰面装修的作用 ²影响因素 ²类型

第二节 墙面装修

一、外墙面装修

(一)抹灰类墙面 1.水泥砂浆墙面

²另有混合砂浆墙面、石灰砂浆墙面等

2、水刷石墙面

²另有斩假石墙面、干粘石墙面等

(二)贴面类墙面

1、陶瓷板块墙面

2、石板块墙面

 石板块墙面的固定方法

(三)涂料类墙面

1.喷(滚)涂聚合物水泥砂浆墙面

2.刷(喷)涂料墙面

3.彩色点弹涂墙面

 各种墙面装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内墙面装修

(一)抹灰类(涂料类)墙面 1.麻刀(纸筋)灰墙面(喷内墙涂料)

2.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墙面(喷或弹涂内墙涂料或油漆)

(二)贴面类墙面 1.瓷砖墙面

2.大理石(花岗石)墙面 3.贴矿棉板(铝塑板等)墙面

(三)裱糊类墙面

(四)铺贴类墙面 ²组成:骨架 + 墙面材料

²墙面材料:木质板材、装饰吸音板、金属薄板、玻璃、墙布等  各种墙面装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注:墙裙和护角  课后思考题9-1

第三节 地面装修

一、地面的设计要求

二、地面的类型

三、地面的构造做法

(一)整体浇注地面 1.水泥砂浆地面

2.水磨石地面(设分格条)

(二)块材地面 1.陶瓷板块地面 2.石板块地面 3.塑料板块地面 4.木地面

²形式:实铺木地面(粘贴式、铺钉式)、空铺木地面 ²木地板:硬木条形地板、硬木拼花地板、复合木地板等

(三)卷材地面

四、踢脚板(又称踢脚线)  课后思考题9-

2、9-

3、9-4

第四节 顶棚装修

一、直接式顶棚

²直接喷刷顶棚、抹灰顶棚、贴面顶棚等

二、悬吊式顶棚(吊顶棚或吊顶)

²吊顶棚的组成:由吊杆、基层(龙骨或搁栅)、面层等组成 ²吊杆的固定方式

(一)抹灰吊顶(三种)

(二)板材吊顶

²基层(主、次):木基层(搁栅)、金属基层(U型轻钢龙骨、T型铝合金龙骨等) ²板材:木质板材、矿物板材、塑料板、金属板材等  课后思考题9-

5、9-6

第五节 幕 墙

一、玻璃幕墙

二、金属幕墙  课后思考题9-7

第十章 楼 梯

主要内容

 楼梯的主要尺度  楼梯设计

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第一节 楼梯的组成及形式

一、楼梯的组成 ²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

²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 ²平台包括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又称休息平台)两部分

二、楼梯的形式 (1)矩形踏步的楼梯

²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跑楼梯等 ²演变形式:双分(合)式平行楼梯、双分式转角楼梯、剪刀楼梯、交叉楼梯等 (2)扇形踏步的楼梯 ²弧形楼梯、螺旋式楼梯等  课后思考题10-1

第二节 楼梯的主要尺度

一、楼梯坡度

²楼梯坡度范围为23°~45°一般不宜超过38°适宜坡度为30°左右

二、踏步尺寸[踏步宽度(b)、踏步高度(h)] ²h/b = i(正切)

²经验公式:2h + b = 600mm(平均步距)

²踏步高度:h210mm,常用140 ~ 18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保留至毫米) ²踏步宽度:b≥220mm,常用260 ~ 320mm,以1/5M为模数 ²踏步的前缘可挑出20 ~ 40mm,形成突缘

三、楼梯梯段尺寸

1.梯段宽度:以1M为模数(必要时以1/2M为模数)

2.梯段长度:梯段长度=(该梯段的踏步数量-1)³踏步宽度 3.梯段高度:该梯段踏步数量³踏步高度

四、楼梯平台深度

²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宽度(不改向及楼层平台不限)

五、栏杆扶手的高度

²室内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900mm ²室外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1050mm ²幼儿扶手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

六、楼梯的净高

²包括梯段部位的净高和平台部位的净高 ²梯段净高≥2200mm,平台净高≥2000mm。

²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时,为使平台净高≥2000mm,常用的处理方法  课后思考题10-

2、10-

3、10-4

第三节 楼梯设计与实例分析

一、楼梯设计步骤和方法

二、楼梯设计实例分析

第四节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等组成

(二)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梯梁、平台板、平台梁等组成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预制踏步 1)断面形式 2)支承方式 ²梁承式 ²墙承式 ²悬挑(臂)式

2、预制平台板

(二)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预制梯段 ²板式梯段(实心、空心)、梁板式梯段(实心、空心、折板形) ²注意梯段在平台梁上的搁置构造

²第一个梯段下端与地坪接触处,应设基础或基础梁

2、预制平台板和平台梁

(三)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三、楼梯细部构造

(一)踏步面层和防滑构造

(二)栏杆和扶手构造 1.栏杆 ²栏杆的形式和材料

²栏杆的固定(栏杆与梯段的连接) 2.扶手

²扶手的材料和断面形式

²扶手的固定:*扶手与栏杆的连接 ** 扶手与墙(柱)的连接 ***²扶手的转弯处理

 课后思考题10-

5、10-

6、10-

7、10-

8、10-

9、10-10

第五节 电梯和自动扶梯

一、电梯

²电梯类型:乘客电梯(客梯)、载货电梯(货梯)、专用电梯等²电梯设备组成:轿厢、平衡重、起重设备等 ²电梯间组成:井道和机房

(一)电梯井道 ²井道的尺寸 ²井道的防火和通风 ²井道底坑

²井道的细部构造:电梯厅门门套、牛腿等构造

(二)电梯机房 ²机房的尺寸 ²机房的隔声、隔振等

二、自动扶梯

靠墙扶手  课后思考题10-12

第六节 室外台阶和坡道

一、室外台阶

²组成和尺度 ²布置形式 ²构造做法

二、坡道

²坡度:1/6~1/12(面层光滑≧1/

10、粗糙≧1/

6、锯齿形≧1/4) ²防滑处理 ²构造做法

 课后思考题10-11

 作业

(四):楼梯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和要求等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5 楼梯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十一章 屋 顶

主要内容

 平屋顶的排水和防水  平屋顶的保温和隔热  平屋顶的细部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屋顶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屋顶的坡度

²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以百分比表示 ²屋顶坡度值的选择

三、屋顶的组成和形式(或类型)

(一)屋顶的组成

²屋面围护层(防排水、保温隔热等)、结构层(屋面板)、顶棚层(顶棚)等

(二)屋顶的形式

²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和折面屋顶等

四、屋顶的防水等级

 课后思考题11-

1、11-2

第二节 平屋顶构造

一、平屋顶的排水

(一)排水坡度的形成

1、结构找坡(搁置坡度):坡度宜为3%

2、材料找坡(垫置坡度):设找坡层(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坡度宜为2%

(二)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自由落水) 2.有组织排水

1)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女儿墙外排水等 2)内排水

(三)排水组织设计

1.排水坡面划分:单坡排水(屋面跨度不大时)、双坡排水(屋面跨度较大时)等 2.排水沟(檐沟、天沟等)内的纵向排水组织 ²水落管(口)的间距和位置 ²纵向排水坡度≦1%

二、平屋顶的防水

²屋面防水类型: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粉剂防水屋面等

(一)卷材防水屋面(适用于Ⅰ~Ⅳ屋面防水)

1.卷材类型: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2.构造层次和做法

²找平层:15~30厚1:2.5~1:3水泥砂浆

²保护层:*不上人屋面刷(喷)与卷材相容的浅色涂料、粘贴铝箔等,或采用20厚水

泥砂浆,或铺撒绿豆砂(油毡)

**上人屋面30厚细石混凝土、块材(水泥砖、铺地砖等)铺贴等

(二)刚性防水屋面(适用于Ⅲ级屋面防水,或Ⅰ、Ⅱ级中的一道防水层) ²防水层:≦40厚C20防水细石混凝土φ4~6@100~200双向配筋 ²设隔离层

²设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²刚性防水屋面的坡度宜为2%~3%,并应采用结构找坡

(三)涂膜防水屋面(适用于Ⅲ、Ⅳ级屋面防水,或Ⅰ、Ⅱ级中的一道防水层) 1.防水涂料类型:沥青基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2.构造层次和做法

三、平屋顶的保温隔热

(一)平屋顶的保温 1.保温层的位置、材料和厚度 2.隔汽层的设置

(二)平屋顶的隔热 1.通风隔热屋顶 ²架空通风隔热屋顶 ²顶棚通风隔热屋顶 2.蓄水屋顶 3.种植屋顶

四、平屋顶的细部构造

(一)卷材防水屋面 1.泛水构造

²泛水 高出屋面部分(山墙、女儿墙、立墙、烟囱等)与屋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 ²构造要点:泛水高度、转折处理、收头处理 2.檐口构造 1)无组织排水 2)檐沟外排水 ²选择檐沟板的形式 ²确定檐沟的尺寸 ²防水处理

3)女儿墙外(内)排水 ²确定女儿墙的高度 ²泛水构造 ²压顶处理 3.雨水口构造

²雨水口的类型:直式(直管式)雨水口、横式(弯管式)雨水口 ²防水处理

(二)刚性防水屋面 1.分格缝构造 ²分格缝的形式 ²防水处理

2.泛水、檐口、雨水口构造

 课后思考题11-

3、11-

4、11-

5、11-

6、11-

7、11-

8、11-

9、11-10

第三节 坡屋顶构造

一、坡屋顶的形式和组成

(一)形式:单坡屋顶、双坡屋顶(悬山、硬山等)、四坡屋顶(庑殿、歇山等)等

(二)组成:承重结构、屋面、顶棚等

二、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一)檩式结构(檩条):山墙承重、屋架承重、梁架承重等

(二)板式结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三)椽式结构(椽子)

三、坡屋顶的屋面

(一)平瓦(装饰瓦、琉璃瓦等)屋面

(二)波形瓦(石棉瓦、水泥石棉瓦等)

(三)金属板(压型钢板、铝板等)

四、坡屋顶的顶棚、保温和隔热  课后思考题11-

11、11-

12、11-13  作业

(五):屋顶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内容和要求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1.6 屋顶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十二章 门和窗

主要内容

 门窗的类型和组成  木门构造

 金属和塑钢门窗的构造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门窗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门窗的类型

(一)按材料分: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等

(二)按开启方式分

1.门: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转门、折叠门等 2.窗:平开窗、推拉窗、悬窗、固定窗等

(三)按用途分:普通门窗、特种(殊)门窗

三、门窗的组成及尺度

(一) 门窗的组成

²门主要由门框(樘)、门扇及亮子、五金零件、门附件等组成 ²窗主要由窗框、窗扇及五金零件、窗附件等组成

(二)门窗的尺度

 课后思考题12-

1、12-2

第二节 木门窗构造

一、木门构造

(一)平开门 1.门框

²组成:上框、边框、中横框、中竖框 ²断面形式和尺寸:与门扇层数有关 ²安装方法和位置

2.门扇:镶板门、夹板门、拼板门等 1)镶板门

²组成:上冒头、下冒头、边梃、门芯、镶嵌材料等 ²镶嵌材料:门心板、玻璃、纱网、百页等 ²断面形式和尺寸 2)夹板门

²组成:骨架、面板 ²断面形式和尺寸

(二)弹簧门

二、木窗构造 木窗构造与木门类似

 课后思考题12-

3、12-4

第三节 金属和塑料门窗构造

一、钢门窗

(一)类型:普通钢门窗(实腹式、空腹式)、彩板空腹钢门窗等

(二)构造特点 1.基本钢门窗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2.组合钢门窗:基本钢门窗+支承构件

²支承构件与门窗框、墙、过梁、窗台等应有可靠的连接

二、铝合金门窗

(一)类型

按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分:40、50、

55、60、70、90、100等系列铝合金门窗

(二)构造特点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三、塑钢门窗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 课后思考题12-

5、12-6

第十三章 变形缝

主要内容

 变形缝的概念和种类

 各种变形缝的设置和构造做法

*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伸缩缝 温(湿)度变化 ** 变形缝的种类 沉降缝 不均匀沉降

防震缝 地震

第一节 伸缩缝

一、伸缩缝的设置 ²最大间距

²设缝范围:基顶---->屋顶(基础不必断开) ²缝宽

二、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一)墙身伸缩缝 ²缝的形式

²构造要点:塞缝(沥青麻丝、泡沫塑料等)和盖缝(金属、木、塑料等)处理

(二)楼地层伸缩缝

1.地坪层伸缩缝:塞缝和嵌缝(密封材料) 2.楼板层伸缩缝:塞缝、封缝(金属等)和盖缝

(三)屋顶伸缩缝:塞缝、封缝和盖缝(满足防水、热工、隔声和变形等要求)

第二节 沉降缝

一、沉降缝的设置 ²设缝的几种情况

²设缝范围:基底---->屋顶(基础必须断开) ²缝宽

二、沉降缝构造做法

(一)墙、楼地层、屋顶沉降缝(同伸缩缝类似)

(二)基础沉降缝

第三节 防震缝

一、防震缝的设置 ²设缝的几种情况

²设缝范围:基础---->屋顶(基础一般可不断开) ²缝宽

二、防震缝的构造做法 同伸缩缝、沉降缝类似

 课后思考题13-

1、13-

2、13-

3、13-4

第二篇 工 业 建 筑 第十四章 工业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节 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

一、工业建筑的特点

二、工业建筑的类型

²按用途、生产特征、层数分类

第二节 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

²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²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²满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 ²注意美观

第三节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一、单轨悬挂式吊车

二、梁式吊车

三、桥式吊车

 课后思考题14-

1、14-2

第十五章 单层厂房设计

主要内容  平面设计  剖面设计  定位轴线的标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厂房的空间组成

²生产工段、辅助工段、仓库、生活间等

二、厂房的构件组成

²基础、柱、吊车梁、外墙、门窗、屋顶、天窗、地面等  课后思考题15-1

第二节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一、总平面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二、生产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三、平面形式

1.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直线式、往复式、垂直式等)、生产特征、生产规模等 ²形式和形状 单跨(矩形)、平行多跨(矩形)、垂直多跨(矩形、L形、工字型等) 2.结构、施工等技术经济条件 3.基地条件等

四、柱网选择

²柱网尺寸跨度和柱距 1.生产工艺

2.结构、施工等技术经济条件 3.符合模数要求

五、生活间

(一)生活间的组成

²生产卫生用房、生活卫生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产辅助用房等

(二)生活间的布置(形式) ²毗连式、独立式、车间内部式等  课后思考题15-

2、15-

3、15-4

第三节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一、厂房高度确定

²厂房高度 室内地面(±0.000)至屋顶承重结构下表面(一般为柱顶标高)的垂直距离。

1.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150mm左右。 2.柱顶标高

²满足生产工艺、环境、空间比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²符合3M

二、天然采光

(一) 采光方式

 采光天窗的形式

(二)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

 采光系数

(三)采光面积的确定

二、自然通风

 通风天窗的形式  课后思考题15-

5、15-

6、15-

7、15-

8、15-9

第四节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²柱距 相邻两条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²跨度 相邻两条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一、横向定位轴线

(一)中间柱

²柱中心线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

(二)端部柱(山墙处)

²山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柱中心线比定位轴线内移600mm

(三)横向变形缝处 ²双柱双轴线

二、纵向定位轴线

(一)边柱(侧墙处)

²封闭式轴线:柱外缘及墙内缘与纵向定位轴线重合

²非封闭式轴线:柱外缘及墙内缘比纵向定位轴线外移一个联系尺寸

(二)中柱(无纵向变形缝时) 1.等高跨处 2.高低跨处

三、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

 课后思考题15-

10、15-

11、15-12

第五节 单层厂房立面设计

一、影响因素

二、墙面划分

 课后思考题15-13

 作业

(六):单层厂房设计

设计条件、内容和要求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1.7 单层厂房设计任务书

第十六章 单层厂房构造

主要内容  外墙构造  屋顶构造  天窗构造

第一节 外 墙

一、砌体填充墙

²墙与柱、屋架(或屋面梁)及屋面板的连接 ²墙下基础梁 ²墙身连系梁和圈梁 ²山墙抗风柱

二、板材墙

(一)墙板的类型

(二)墙板的布置和规格

²布置方式:有横向布置、竖向布置和混合布置三种

(三)墙板连接与板缝处理

三、开敞式外墙

 课后思考题16-

1、16-

2、16-3

第二节 屋 顶

一、屋面基层类型

²有檩体系:檩条+小型屋面板(或瓦材) ²无檩体系:大型屋面板(槽形板、F形板等)

二、屋面排水

(一)无组织排水

(二)有组织排水 1.外排水

²檐沟外排水、长天沟外排水、悬吊管外排水等 2.内排水

三、屋面防水

(一)卷材防水屋面

(二)瓦材自防水屋面(瓦材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

(三)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防水屋面

²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防水屋面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自身的密实性,并对板缝进行局部防水处理而形成防水的屋面。 ²板缝的防水构造做法:有嵌缝式、脊带式、搭盖式等

四、厂房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五、厂房屋顶的细部构造

 课后思考题16-

4、16-

5、16-6

第三节 天 窗

一、矩形天窗

²矩形天窗主要由天窗架、天窗扇、天窗侧板、天窗屋顶、天窗端壁等组成

(一)天窗架(支承在屋架上弦的承重构件) 1.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天窗架、钢天窗架等 2.尺寸:跨度和高度

(二)天窗扇

1.类型:上悬式、中悬式天窗扇 2.布置

²水平方向通长或分段布置 ²竖向单排或双排布置

(三)天窗侧板(设于天窗扇下部的围护构件)

1.材料:钢筋混凝土槽形板或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轻质材料 2.尺寸:跨度和高度

(四)天窗屋顶(同厂房屋顶)

(五)天窗端壁(天窗两端的围护构件)

²材料:钢筋混凝土肋形端壁板或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轻质材料

二、矩形通风天窗

²矩形通风天窗在矩形天窗的两侧加设挡风板而形成的

(一)挡风板

1.材料:石棉水泥波形瓦、瓦楞铁、钢丝网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 2.支承方式:立柱式和悬挑式 3.布置

(二)挡雨设施 1.挡雨方式

²水平口设挡雨片、垂直口设挡雨片和大挑檐挡雨 2.挡雨片的材料

三、平天窗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四、井式天窗 ²布置形式

²构件组成

(一)井底板

²井底板的布置方式有两种: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

(二)挡雨设施(类似于矩形通风天窗)

(三)窗扇设置

(四)排水措施

²上层屋面与下层井底的排水应综合考虑 1.边井式天窗 2.中井式天窗 3.连跨布置的天窗

 课后思考题16-

7、16-

8、16-

9、16-10

第四节 门窗及其他

一、侧窗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二、大门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三、地面

 课后思考题16-11

第十七章 多层厂房设计简介

第一节 概 述

²多层厂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 多层厂房平面设计

一、平面布置

(一)平面布置原则

(二)平面布置形式:内廊式、统间式、大宽度式、混合式等

二、柱网选择

(一)柱网类型:内廊式、等跨式、不等跨式、大跨度式等

(二)柱网尺寸:跨度和柱距

三、定位轴线的标定

四、交通枢纽及生活辅助用房的布置

²布置方式:布置在车间内部、贴建于厂房外墙、布置在厂房不同区段的连接处和独立式布置

第三节 多层厂房剖面设计

一、剖面形式

二、层数确定

三、层高确定

 课后思考题17-

1、17-

2、17-

山东建筑大学试题范文第2篇

第一篇 民 用 建 筑

 内容

 民用建筑设计(一~四章)  民用建筑构造(五~十三章)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 建筑和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 主要内容

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 建筑设计阶段 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一节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建筑技术

建筑形象  各要素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 课后思考题1-

1、1-2

第二节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²按用途和层数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展览建筑、文教建筑、旅馆建筑等

(二)按层数分类 1.低层建筑 2.多层建筑 3.高层建筑 4.超高层建筑

二、民用建筑的分级

²按耐久年限和耐火程度分级

(一)耐久等级

(二)耐火等级

 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的含义  课后思考题1-

3、1-4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

²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²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建筑构造等

二、建筑设计的程序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并核实与设计任务有关的必要文件

2、搜集资料和调研

(二)设计阶段

²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²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阶段

2、技术设计阶段

3、施工图设计阶段

 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件  课后思考题1-5

第四节 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人体和家具设备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尺度

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活动尺寸

二、自然条件 ²温湿度 ²风向和风速 ²日照、降雨雪量

²地震烈度、地下水位、地形等

三、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通则等 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J2-86

(1)建筑模数 选定的尺度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²基本模数:1M=100mm

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 ²导出模数

分模数:1/10M、1/5M、1/2M (2)模数协调 在模数基础上的尺度协调 ²幅度和适用范围

 课后思考题1-

6、1-7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主要使用空间(主要房间)

使用空间(房间)

建筑空间组成 辅助使用空间(辅助房间)

交通空间

主要内容

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第一节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²房间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

一、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一)房间的面积 ²房间面积的含义

1、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

2、房间的面积确定(适用、经济)

(二)房间的平面形状 ²主要影响因素:功能(使用要求)、技术(结构、施工等)、经济、美观等

1、一般功能的房间:常用矩形

2、特殊功能的房间:如有视线和音质要求的房间,可用矩形、六边形、扇形等。

(三)房间的平面尺寸(矩形房间---开间、进深,符合3M要求) ²开间和进深的含义

1、 使用要求:使用活动特点、家具设备布置

2、 环境要求:采光、通风、卫生等

3、 审美要求:长宽比例协调

4、 其他要求:结构等技术经济条件和基地条件等

二、房间的门窗设置

(一)门的设置 ²门的作用

1、门的宽度 1)人流量

2)家具设备的尺寸

3)防火要求

 门的宽度与门扇数的关系

2、门的数量

²联系和使用要求、使用人数、人流活动特点、防火要求

3、门的位置

²便于通行、便于家具设备布置、交通流线简捷、有利于安全疏散

4、门的开启方式

²人流畅通、节约面积、安全疏散等

(二)窗的设置 ²窗的作用

1、窗的面积 (1)采光要求 ²采光等级

²窗地面积比(简称窗地比)= 窗洞口面积 / 房间地面面积 (2)通风要求 (3)其他要求:立面处理、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等

2、窗的位置

(1)采光要求

²光线均匀、避免产生暗角和眩光、注意光线的来向 (2)通风要求:门窗结合(穿堂风) (3)其他要求:立面处理、结构等

 课后思考题2-

1、2-

2、2-

3、2-

4、2-

5、2-6

第二节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公用卫生用房的设计(厕所、盥洗室、浴室等) ²固定设备(种类、数量、布置) 控制房间形式 如厕所设计 1.选择设备种类 2.确定设备数量

²根据设备个数指标和使用人数,通过计算确定 3.进行设备布置

²厕所宜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前室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500 2000mm 4.确定平面尺寸和门窗设置

二、住宅中的辅助房间设计

(一)卫生间

(二)厨房(工作厨房、餐室厨房)(独立布置) ²设备种类、设备布置、房间尺寸  课后思考题2-7

 作业

(一):小学普通教室和厕所平面设计

教室和厕所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教室的学生人数为45人,面积为50 57m²,双人课桌长为1100(或1200)mm、宽为400mm ,单人课桌长为550(或600)mm 、宽为400mm 。每层六间普通教室,男女生比例为1:1 。教室的采光面积比不小于1/6,厕所的采光面积比不小于1/10,窗的透光率为75% 80%,窗高为2100mm(或2400mm)。要求确定教室和厕所的平面尺寸,以及门窗的宽度和位置等,绘制教室和厕所的平面布置图。

图纸要求:

(1)比例为1:50,A3图纸一张。 (2)画出家具设备,并标注有关尺寸。

(3)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和细部尺寸)。

(4)设计说明(教室的面积、窗宽的确定、设备数量的确定等,要求列式表示)

第三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水平交通联系部分

²交通联系部分 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交通枢纽

一、水平交通联系部分 走道(又称走廊)(过道) ²走道的布置方式

(一)走道的宽度

1、使用要求

²通行(交通联系功能)

²附属功能

2、防火要求

3、其他方面:门的开向、房间布置等

(二)走道的长度

²使用要求、平面布局、防火、采光等

(三)走道的采光和通风(中间走道)

二、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一)楼梯及楼梯间的形式

1、楼梯的形式

²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跑楼梯等

2、楼梯间的形式

²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

(二)楼梯的宽度(指梯段宽度)

1、通行(人和家具设备)

2、防火要求

3、使用性质

(三)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²公共建筑的楼梯数量一般不小于两个

²公共建筑的楼梯位置:主要入口附近、次要入口附近、建筑物的转折和交接处等 ²楼梯的间距符合防火要求

三、交通枢纽 门厅(过厅)

(一)门厅的面积

²使用性质、规模、建筑标准(面积定额)

(二)门厅的布置形式

(三)门厅的设计要求 ²平面布局中的位置 ²导向处理 ²安全疏散

²采光、通风和美观要求 ²注意防雨、防风、防寒等  课后思考题2-

8、2-9

第四节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一、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要求

(一)功能要求

1、功能分区

2、功能关系分析

²功能分析图 用框图的形式来表达功能分区及各区域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使用顺序 1)联系与分隔 2)主次关系 3)内外关系

3、交通流线组织

²交通流线 人或货物在建筑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建筑物内外之间的流动路线 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 2)符合使用顺序 3)与出入口及室外道路结合 4)具有灵活性

(二)结构要求(功能 空间形式 结构形式)

1、墙承重结构

²注意墙承重结构对平面组合的要求 ²适用于小空间、均匀、多层建筑

2、框架结构

²适用于允许出现柱子的大空间建筑和高层(小空间)建筑

3、大跨度结构(网架、悬索、壳体、折板等) ²适用于不允许出现柱子的大空间建筑

(三)设备要求(集中、上下对齐)

(四)建筑造型要求

二、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一)走道式(走廊式)

(二)套间式

(三)大厅式

(四)单元式

(五)混合式

 各种形式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一) 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布置

(二) 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

1、朝向

²日照、通风、基地环境等

2、间距 1)日照间距

²计算公式:L=H/tanh

2)防火间距

3)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用地情况等  课后思考题2-

10、2-

11、2-12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主要内容

 建筑各部分的高度  建筑剖面组合

第一节 房间的剖面形状和建筑各部分高度确定

一、房间的剖面形状

(一) 一般功能的房间 多为矩形

(二) 特殊功能的房间

²视线和音质要求对房间剖面形状的影响

二、建筑各部分的高度

(一)房间的高度

²房间净高、层高的含义

²使用、环境、审美要求及结构、设备等技术和经济要求

(二)窗台高度:常用900~1000mm

(三)门的高度:门的净高不宜小于2m

(四)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300~600mm  课后思考题3-

1、3-

2、3-3

第二节 建筑物的层数

影响建筑物层数的主要因素: ²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²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

²防火要求 ²技术和经济条件  课后思考题3-4

第三节 建筑剖面组合和建筑空间利用

一、建筑剖面组合

(一)建筑剖面组合的原则

1.功能要求:按功能使用关系安排各层平面的相对位置 ²并列关系 ²内外关系 ²使用顺序关系 2.结构、设备等要求

 不同高度的房间处理

(二)建筑剖面组合形式

1.单层的组合形式 ①等高组合 ②不等高组合 ③夹层组合

2.多层和高层的组合形式 ①叠加组合 ②错层组合

 解决错层高差的方法 ③跃层组合、夹层组合等

二、建筑空间利用

 课后思考题3-

5、3-

6、3-7

第四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主要内容

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 建筑体型组合  建筑立面设计

第一节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一、反映建筑内部空间

二、表现建筑物的性格特征

三、反映材料、结构、施工等物质技术的特点

四、遵循形式美的构图规律

²形式美的根本规律:多样统一,即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²统一与变化的处理手法: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对比与微差等

五、考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民族特点等  课后思考题4-

1、4-2

第二节 建筑体型组合

一、单一体型 ²具有必然的统一感

二、组合体型 ²各组合体之间的连接 ²转折与转角处理

(一)以主从关系求统一

(二)均衡与稳定(统一)

(三)对比(变化) ²方向性的对比 ²形状的对比 ²曲直对比

 课后思考题4-3

第三节 建筑立面设计

一、比例与尺度处理 ²尺度的处理手法

二、虚实与凹凸处理(强调对比) ²虚实关系

²制约虚实比重的主要因素

三、窗与线条处理 ²韵律与节奏

四、色彩与质感处理

五、重点与细部处理 ²重点处理的部位 ²细部处理的部位  课后思考题4-4

 作业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1 方案设计任务之一 教学楼设计

第五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²基础、墙(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

二、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 课后思考题5-

1、5-2

第六章 基础与地下室

主要内容

 基础、基础埋深和基础类型  地下室的防水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础和地基的概念

²基础 建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并传力的构件

²地基 承受基础传力的土(岩)层(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二、基础的埋置深度 ²基础埋深的含义 ²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基础构造

(一)深基础:如桩基础、沉井(箱)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等

(二)浅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刚性基础(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2、柱下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独立式基础(预制或现浇)、联合式基础(条形或井字

形)片筏式基础、箱形基础等

第三节 地下室构造

一、地下室的组成和类型

二、地下室防潮和防水构造 ²地下室防潮和防水方案的选择

(一)地下室的防潮构造

(二)地下室的防水构造 1.柔性防水(防水卷材或涂料) ²防水层的材料和层数

2、刚性防水

 课后思考题6-

1、6-

2、6-

3、6-4

第七章 墙 体

主要内容  砖墙构造

 砌块墙、隔墙的构造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墙体的类型

²按位置、受力情况、布置方向、构造方式、材料和材料形式分类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1.结构方面

²合理的结构方案、足够的承载能力 2.构造功能方面

²热工(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抗震等 3.其它方面

²选材、工业化等要求

 课后思考题7-

1、7-

2、7-3

第二节 砖墙构造

一、砖墙的材料

(一)砖 1.类型

²按材料、构造形式分类 2规格和强度等级

(二)砂浆 1.类型 2.强度等级

二、砖墙的砌筑

三、砖墙的尺寸

(一)砖墙的模数

²115(砖宽)+ 10(灰缝)= 125(mm)

(二)砖墙的厚度 ²符合砖墙的模数

(三)墙段尺寸

²符合砖墙的模数(1/2砖的倍数)

²公式 :125n - 10(n 砖宽的倍数)

四、砖墙的细部构造

(一)墙脚构造

²外墙墙脚构造 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 ²内墙墙脚构造 防潮层

1、勒脚 ²构造要求 ²构造做法和高度

2、散水(明沟) ²坡度和宽度 ²做法

3、防潮层

²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和做法 ²垂直防潮层的设置情况和做法

(二)窗台

1、内窗台(考虑室内使用和装饰要求):抹面或贴面

2、外窗台 ²防止水的渗透 ²避免墙面污染

(三)门窗过梁(位置、作用)

1、砖砌平拱过梁

2、钢筋砖过梁

3、钢筋混凝土过梁 ²截面形式和尺寸

(四)墙身加固 1.圈梁 ①作用、布置、数量和位置

 被门窗洞口截断时的处理措施 ②构造做法

2.壁柱和门垛:1/2砖倍数 3.构造柱

 课后思考题7-

4、7-

5、7-

6、7-

7、7-

8、7-9

第三节 砌块墙构造

一、砌块类型

²按重量(规格)、构造方式、材料分类

二、砌块的排列组合

三、砌块墙的构造要点 ²接缝处理 ²加固处理 ²防潮处理

 课后思考题7-10

第四节 隔墙与隔断

一、隔墙 ²作用和类型

(一)块材隔墙 1.砖隔墙

²实心砖隔墙、多孔砖隔墙、空心砖隔墙等

2.砌块隔墙: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水泥炉渣空心砌块隔墙、石膏空心砌块隔墙等

(二)轻骨架隔墙

1、立筋抹灰隔墙

²板条抹灰隔墙、钢丝网板条抹灰隔墙

2、立筋面板隔墙:木或金属骨架 + 面板

(三)板材隔墙

石膏条板隔墙、加气混凝土隔墙、碳化石灰板隔墙、复合板隔墙、蜂窝板隔墙等

二、隔断

 课后思考题7-11

第八章 楼 地 层

主要内容

 楼地层的组成 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楼板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楼板层的组成

²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层三个基本层次

²附加层:管线敷设层、隔声层、防水层、保温或隔热层等

三、楼板的类型  课后思考题8-1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板式楼板

1.板式楼板(普通)支承于墙上(小空间) 2.无梁楼板支承于柱上(大空间)

(二)梁板式楼板

1.梁板式楼板(普通)有主梁和次梁之分

2.井式楼板无主次梁之分  注意梁板的经济尺寸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预制板的类型

²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等

(二)预制板的细部构造 1.板的搁置构造 ①板搁置在墙上 ②板搁置在梁上

 注意支承长度、坐浆、堵孔、灌缝 2.板缝构造

三、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²叠合式楼板:预制板 +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 课后思考题8-

2、8-

3、8-4

第三节 地坪构造

²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个基本层次组成 ²附加层:防潮层、保温隔热层等  课后思考题8-5

第四节 阳台与雨篷

一、阳台

²阳台的组成和类型 ²阳台的结构布置和尺寸 ²阳台的细部构造

二、雨篷

²雨篷的结构布置和尺寸 ²雨篷的防水和排水处理  课后思考题8-6

 作业

(三):墙和楼地层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和图纸要求等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4 墙和楼地层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九章 饰面装修

主要内容  墙面装修  地面装修  顶棚装修

第一节 概 述

²饰面装修的作用 ²影响因素 ²类型

第二节 墙面装修

一、外墙面装修

(一)抹灰类墙面 1.水泥砂浆墙面

²另有混合砂浆墙面、石灰砂浆墙面等

2、水刷石墙面

²另有斩假石墙面、干粘石墙面等

(二)贴面类墙面

1、陶瓷板块墙面

2、石板块墙面

 石板块墙面的固定方法

(三)涂料类墙面

1.喷(滚)涂聚合物水泥砂浆墙面

2.刷(喷)涂料墙面

3.彩色点弹涂墙面

 各种墙面装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内墙面装修

(一)抹灰类(涂料类)墙面 1.麻刀(纸筋)灰墙面(喷内墙涂料)

2.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墙面(喷或弹涂内墙涂料或油漆)

(二)贴面类墙面 1.瓷砖墙面

2.大理石(花岗石)墙面 3.贴矿棉板(铝塑板等)墙面

(三)裱糊类墙面

(四)铺贴类墙面 ²组成:骨架 + 墙面材料

²墙面材料:木质板材、装饰吸音板、金属薄板、玻璃、墙布等  各种墙面装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注:墙裙和护角  课后思考题9-1

第三节 地面装修

一、地面的设计要求

二、地面的类型

三、地面的构造做法

(一)整体浇注地面 1.水泥砂浆地面

2.水磨石地面(设分格条)

(二)块材地面 1.陶瓷板块地面 2.石板块地面 3.塑料板块地面 4.木地面

²形式:实铺木地面(粘贴式、铺钉式)、空铺木地面 ²木地板:硬木条形地板、硬木拼花地板、复合木地板等

(三)卷材地面

四、踢脚板(又称踢脚线)  课后思考题9-

2、9-

3、9-4

第四节 顶棚装修

一、直接式顶棚

²直接喷刷顶棚、抹灰顶棚、贴面顶棚等

二、悬吊式顶棚(吊顶棚或吊顶)

²吊顶棚的组成:由吊杆、基层(龙骨或搁栅)、面层等组成 ²吊杆的固定方式

(一)抹灰吊顶(三种)

(二)板材吊顶

²基层(主、次):木基层(搁栅)、金属基层(U型轻钢龙骨、T型铝合金龙骨等) ²板材:木质板材、矿物板材、塑料板、金属板材等  课后思考题9-

5、9-6

第五节 幕 墙

一、玻璃幕墙

二、金属幕墙  课后思考题9-7

第十章 楼 梯

主要内容

 楼梯的主要尺度  楼梯设计

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第一节 楼梯的组成及形式

一、楼梯的组成 ²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

²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 ²平台包括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又称休息平台)两部分

二、楼梯的形式 (1)矩形踏步的楼梯

²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跑楼梯等 ²演变形式:双分(合)式平行楼梯、双分式转角楼梯、剪刀楼梯、交叉楼梯等 (2)扇形踏步的楼梯 ²弧形楼梯、螺旋式楼梯等  课后思考题10-1

第二节 楼梯的主要尺度

一、楼梯坡度

²楼梯坡度范围为23°~45°一般不宜超过38°适宜坡度为30°左右

二、踏步尺寸[踏步宽度(b)、踏步高度(h)] ²h/b = i(正切)

²经验公式:2h + b = 600mm(平均步距)

²踏步高度:h210mm,常用140 ~ 18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保留至毫米) ²踏步宽度:b≥220mm,常用260 ~ 320mm,以1/5M为模数 ²踏步的前缘可挑出20 ~ 40mm,形成突缘

三、楼梯梯段尺寸

1.梯段宽度:以1M为模数(必要时以1/2M为模数)

2.梯段长度:梯段长度=(该梯段的踏步数量-1)³踏步宽度 3.梯段高度:该梯段踏步数量³踏步高度

四、楼梯平台深度

²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宽度(不改向及楼层平台不限)

五、栏杆扶手的高度

²室内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900mm ²室外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1050mm ²幼儿扶手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

六、楼梯的净高

²包括梯段部位的净高和平台部位的净高 ²梯段净高≥2200mm,平台净高≥2000mm。

²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时,为使平台净高≥2000mm,常用的处理方法  课后思考题10-

2、10-

3、10-4

第三节 楼梯设计与实例分析

一、楼梯设计步骤和方法

二、楼梯设计实例分析

第四节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等组成

(二)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梯梁、平台板、平台梁等组成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预制踏步 1)断面形式 2)支承方式 ²梁承式 ²墙承式 ²悬挑(臂)式

2、预制平台板

(二)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预制梯段 ²板式梯段(实心、空心)、梁板式梯段(实心、空心、折板形) ²注意梯段在平台梁上的搁置构造

²第一个梯段下端与地坪接触处,应设基础或基础梁

2、预制平台板和平台梁

(三)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三、楼梯细部构造

(一)踏步面层和防滑构造

(二)栏杆和扶手构造 1.栏杆 ²栏杆的形式和材料

²栏杆的固定(栏杆与梯段的连接) 2.扶手

²扶手的材料和断面形式

²扶手的固定:*扶手与栏杆的连接 ** 扶手与墙(柱)的连接 ***²扶手的转弯处理

 课后思考题10-

5、10-

6、10-

7、10-

8、10-

9、10-10

第五节 电梯和自动扶梯

一、电梯

²电梯类型:乘客电梯(客梯)、载货电梯(货梯)、专用电梯等²电梯设备组成:轿厢、平衡重、起重设备等 ²电梯间组成:井道和机房

(一)电梯井道 ²井道的尺寸 ²井道的防火和通风 ²井道底坑

²井道的细部构造:电梯厅门门套、牛腿等构造

(二)电梯机房 ²机房的尺寸 ²机房的隔声、隔振等

二、自动扶梯

靠墙扶手  课后思考题10-12

第六节 室外台阶和坡道

一、室外台阶

²组成和尺度 ²布置形式 ²构造做法

二、坡道

²坡度:1/6~1/12(面层光滑≧1/

10、粗糙≧1/

6、锯齿形≧1/4) ²防滑处理 ²构造做法

 课后思考题10-11

 作业

(四):楼梯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和要求等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5 楼梯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十一章 屋 顶

主要内容

 平屋顶的排水和防水  平屋顶的保温和隔热  平屋顶的细部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屋顶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屋顶的坡度

²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以百分比表示 ²屋顶坡度值的选择

三、屋顶的组成和形式(或类型)

(一)屋顶的组成

²屋面围护层(防排水、保温隔热等)、结构层(屋面板)、顶棚层(顶棚)等

(二)屋顶的形式

²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和折面屋顶等

四、屋顶的防水等级

 课后思考题11-

1、11-2

第二节 平屋顶构造

一、平屋顶的排水

(一)排水坡度的形成

1、结构找坡(搁置坡度):坡度宜为3%

2、材料找坡(垫置坡度):设找坡层(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坡度宜为2%

(二)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自由落水) 2.有组织排水

1)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女儿墙外排水等 2)内排水

(三)排水组织设计

1.排水坡面划分:单坡排水(屋面跨度不大时)、双坡排水(屋面跨度较大时)等 2.排水沟(檐沟、天沟等)内的纵向排水组织 ²水落管(口)的间距和位置 ²纵向排水坡度≦1%

二、平屋顶的防水

²屋面防水类型: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粉剂防水屋面等

(一)卷材防水屋面(适用于Ⅰ~Ⅳ屋面防水)

1.卷材类型: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2.构造层次和做法

²找平层:15~30厚1:2.5~1:3水泥砂浆

²保护层:*不上人屋面刷(喷)与卷材相容的浅色涂料、粘贴铝箔等,或采用20厚水

泥砂浆,或铺撒绿豆砂(油毡)

**上人屋面30厚细石混凝土、块材(水泥砖、铺地砖等)铺贴等

(二)刚性防水屋面(适用于Ⅲ级屋面防水,或Ⅰ、Ⅱ级中的一道防水层) ²防水层:≦40厚C20防水细石混凝土φ4~6@100~200双向配筋 ²设隔离层

²设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²刚性防水屋面的坡度宜为2%~3%,并应采用结构找坡

(三)涂膜防水屋面(适用于Ⅲ、Ⅳ级屋面防水,或Ⅰ、Ⅱ级中的一道防水层) 1.防水涂料类型:沥青基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2.构造层次和做法

三、平屋顶的保温隔热

(一)平屋顶的保温 1.保温层的位置、材料和厚度 2.隔汽层的设置

(二)平屋顶的隔热 1.通风隔热屋顶 ²架空通风隔热屋顶 ²顶棚通风隔热屋顶 2.蓄水屋顶 3.种植屋顶

四、平屋顶的细部构造

(一)卷材防水屋面 1.泛水构造

²泛水 高出屋面部分(山墙、女儿墙、立墙、烟囱等)与屋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 ²构造要点:泛水高度、转折处理、收头处理 2.檐口构造 1)无组织排水 2)檐沟外排水 ²选择檐沟板的形式 ²确定檐沟的尺寸 ²防水处理

3)女儿墙外(内)排水 ²确定女儿墙的高度 ²泛水构造 ²压顶处理 3.雨水口构造

²雨水口的类型:直式(直管式)雨水口、横式(弯管式)雨水口 ²防水处理

(二)刚性防水屋面 1.分格缝构造 ²分格缝的形式 ²防水处理

2.泛水、檐口、雨水口构造

 课后思考题11-

3、11-

4、11-

5、11-

6、11-

7、11-

8、11-

9、11-10

第三节 坡屋顶构造

一、坡屋顶的形式和组成

(一)形式:单坡屋顶、双坡屋顶(悬山、硬山等)、四坡屋顶(庑殿、歇山等)等

(二)组成:承重结构、屋面、顶棚等

二、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一)檩式结构(檩条):山墙承重、屋架承重、梁架承重等

(二)板式结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三)椽式结构(椽子)

三、坡屋顶的屋面

(一)平瓦(装饰瓦、琉璃瓦等)屋面

(二)波形瓦(石棉瓦、水泥石棉瓦等)

(三)金属板(压型钢板、铝板等)

四、坡屋顶的顶棚、保温和隔热  课后思考题11-

11、11-

12、11-13  作业

(五):屋顶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内容和要求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1.6 屋顶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十二章 门和窗

主要内容

 门窗的类型和组成  木门构造

 金属和塑钢门窗的构造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门窗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门窗的类型

(一)按材料分: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等

(二)按开启方式分

1.门: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转门、折叠门等 2.窗:平开窗、推拉窗、悬窗、固定窗等

(三)按用途分:普通门窗、特种(殊)门窗

三、门窗的组成及尺度

(一) 门窗的组成

²门主要由门框(樘)、门扇及亮子、五金零件、门附件等组成 ²窗主要由窗框、窗扇及五金零件、窗附件等组成

(二)门窗的尺度

 课后思考题12-

1、12-2

第二节 木门窗构造

一、木门构造

(一)平开门 1.门框

²组成:上框、边框、中横框、中竖框 ²断面形式和尺寸:与门扇层数有关 ²安装方法和位置

2.门扇:镶板门、夹板门、拼板门等 1)镶板门

²组成:上冒头、下冒头、边梃、门芯、镶嵌材料等 ²镶嵌材料:门心板、玻璃、纱网、百页等 ²断面形式和尺寸 2)夹板门

²组成:骨架、面板 ²断面形式和尺寸

(二)弹簧门

二、木窗构造 木窗构造与木门类似

 课后思考题12-

3、12-4

第三节 金属和塑料门窗构造

一、钢门窗

(一)类型:普通钢门窗(实腹式、空腹式)、彩板空腹钢门窗等

(二)构造特点 1.基本钢门窗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2.组合钢门窗:基本钢门窗+支承构件

²支承构件与门窗框、墙、过梁、窗台等应有可靠的连接

二、铝合金门窗

(一)类型

按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分:40、50、

55、60、70、90、100等系列铝合金门窗

(二)构造特点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三、塑钢门窗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 课后思考题12-

5、12-6

第十三章 变形缝

主要内容

 变形缝的概念和种类

 各种变形缝的设置和构造做法

*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伸缩缝 温(湿)度变化 ** 变形缝的种类 沉降缝 不均匀沉降

防震缝 地震

第一节 伸缩缝

一、伸缩缝的设置 ²最大间距

²设缝范围:基顶---->屋顶(基础不必断开) ²缝宽

二、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一)墙身伸缩缝 ²缝的形式

²构造要点:塞缝(沥青麻丝、泡沫塑料等)和盖缝(金属、木、塑料等)处理

(二)楼地层伸缩缝

1.地坪层伸缩缝:塞缝和嵌缝(密封材料) 2.楼板层伸缩缝:塞缝、封缝(金属等)和盖缝

(三)屋顶伸缩缝:塞缝、封缝和盖缝(满足防水、热工、隔声和变形等要求)

第二节 沉降缝

一、沉降缝的设置 ²设缝的几种情况

²设缝范围:基底---->屋顶(基础必须断开) ²缝宽

二、沉降缝构造做法

(一)墙、楼地层、屋顶沉降缝(同伸缩缝类似)

(二)基础沉降缝

第三节 防震缝

一、防震缝的设置 ²设缝的几种情况

²设缝范围:基础---->屋顶(基础一般可不断开) ²缝宽

二、防震缝的构造做法 同伸缩缝、沉降缝类似

 课后思考题13-

1、13-

2、13-

3、13-4

第二篇 工 业 建 筑 第十四章 工业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节 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

一、工业建筑的特点

二、工业建筑的类型

²按用途、生产特征、层数分类

第二节 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

²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²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²满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 ²注意美观

第三节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一、单轨悬挂式吊车

二、梁式吊车

三、桥式吊车

 课后思考题14-

1、14-2

第十五章 单层厂房设计

主要内容  平面设计  剖面设计  定位轴线的标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厂房的空间组成

²生产工段、辅助工段、仓库、生活间等

二、厂房的构件组成

²基础、柱、吊车梁、外墙、门窗、屋顶、天窗、地面等  课后思考题15-1

第二节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一、总平面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二、生产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三、平面形式

1.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直线式、往复式、垂直式等)、生产特征、生产规模等 ²形式和形状 单跨(矩形)、平行多跨(矩形)、垂直多跨(矩形、L形、工字型等) 2.结构、施工等技术经济条件 3.基地条件等

四、柱网选择

²柱网尺寸跨度和柱距 1.生产工艺

2.结构、施工等技术经济条件 3.符合模数要求

五、生活间

(一)生活间的组成

²生产卫生用房、生活卫生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产辅助用房等

(二)生活间的布置(形式) ²毗连式、独立式、车间内部式等  课后思考题15-

2、15-

3、15-4

第三节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一、厂房高度确定

²厂房高度 室内地面(±0.000)至屋顶承重结构下表面(一般为柱顶标高)的垂直距离。

1.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150mm左右。 2.柱顶标高

²满足生产工艺、环境、空间比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²符合3M

二、天然采光

(一) 采光方式

 采光天窗的形式

(二)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

 采光系数

(三)采光面积的确定

二、自然通风

 通风天窗的形式  课后思考题15-

5、15-

6、15-

7、15-

8、15-9

第四节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²柱距 相邻两条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²跨度 相邻两条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一、横向定位轴线

(一)中间柱

²柱中心线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

(二)端部柱(山墙处)

²山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柱中心线比定位轴线内移600mm

(三)横向变形缝处 ²双柱双轴线

二、纵向定位轴线

(一)边柱(侧墙处)

²封闭式轴线:柱外缘及墙内缘与纵向定位轴线重合

²非封闭式轴线:柱外缘及墙内缘比纵向定位轴线外移一个联系尺寸

(二)中柱(无纵向变形缝时) 1.等高跨处 2.高低跨处

三、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

 课后思考题15-

10、15-

11、15-12

第五节 单层厂房立面设计

一、影响因素

二、墙面划分

 课后思考题15-13

 作业

(六):单层厂房设计

设计条件、内容和要求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1.7 单层厂房设计任务书

第十六章 单层厂房构造

主要内容  外墙构造  屋顶构造  天窗构造

第一节 外 墙

一、砌体填充墙

²墙与柱、屋架(或屋面梁)及屋面板的连接 ²墙下基础梁 ²墙身连系梁和圈梁 ²山墙抗风柱

二、板材墙

(一)墙板的类型

(二)墙板的布置和规格

²布置方式:有横向布置、竖向布置和混合布置三种

(三)墙板连接与板缝处理

三、开敞式外墙

 课后思考题16-

1、16-

2、16-3

第二节 屋 顶

一、屋面基层类型

²有檩体系:檩条+小型屋面板(或瓦材) ²无檩体系:大型屋面板(槽形板、F形板等)

二、屋面排水

(一)无组织排水

(二)有组织排水 1.外排水

²檐沟外排水、长天沟外排水、悬吊管外排水等 2.内排水

三、屋面防水

(一)卷材防水屋面

(二)瓦材自防水屋面(瓦材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

(三)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防水屋面

²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防水屋面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自身的密实性,并对板缝进行局部防水处理而形成防水的屋面。 ²板缝的防水构造做法:有嵌缝式、脊带式、搭盖式等

四、厂房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五、厂房屋顶的细部构造

 课后思考题16-

4、16-

5、16-6

第三节 天 窗

一、矩形天窗

²矩形天窗主要由天窗架、天窗扇、天窗侧板、天窗屋顶、天窗端壁等组成

(一)天窗架(支承在屋架上弦的承重构件) 1.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天窗架、钢天窗架等 2.尺寸:跨度和高度

(二)天窗扇

1.类型:上悬式、中悬式天窗扇 2.布置

²水平方向通长或分段布置 ²竖向单排或双排布置

(三)天窗侧板(设于天窗扇下部的围护构件)

1.材料:钢筋混凝土槽形板或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轻质材料 2.尺寸:跨度和高度

(四)天窗屋顶(同厂房屋顶)

(五)天窗端壁(天窗两端的围护构件)

²材料:钢筋混凝土肋形端壁板或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轻质材料

二、矩形通风天窗

²矩形通风天窗在矩形天窗的两侧加设挡风板而形成的

(一)挡风板

1.材料:石棉水泥波形瓦、瓦楞铁、钢丝网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 2.支承方式:立柱式和悬挑式 3.布置

(二)挡雨设施 1.挡雨方式

²水平口设挡雨片、垂直口设挡雨片和大挑檐挡雨 2.挡雨片的材料

三、平天窗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四、井式天窗 ²布置形式

²构件组成

(一)井底板

²井底板的布置方式有两种: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

(二)挡雨设施(类似于矩形通风天窗)

(三)窗扇设置

(四)排水措施

²上层屋面与下层井底的排水应综合考虑 1.边井式天窗 2.中井式天窗 3.连跨布置的天窗

 课后思考题16-

7、16-

8、16-

9、16-10

第四节 门窗及其他

一、侧窗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二、大门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三、地面

 课后思考题16-11

第十七章 多层厂房设计简介

第一节 概 述

²多层厂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 多层厂房平面设计

一、平面布置

(一)平面布置原则

(二)平面布置形式:内廊式、统间式、大宽度式、混合式等

二、柱网选择

(一)柱网类型:内廊式、等跨式、不等跨式、大跨度式等

(二)柱网尺寸:跨度和柱距

三、定位轴线的标定

四、交通枢纽及生活辅助用房的布置

²布置方式:布置在车间内部、贴建于厂房外墙、布置在厂房不同区段的连接处和独立式布置

第三节 多层厂房剖面设计

一、剖面形式

二、层数确定

三、层高确定

 课后思考题17-

1、17-

2、17-

山东建筑大学试题范文第3篇

第一篇 民 用 建 筑

 内容

 民用建筑设计(一~四章)  民用建筑构造(五~十三章)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 建筑和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 主要内容

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 建筑设计阶段 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一节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建筑技术

建筑形象  各要素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 课后思考题1-

1、1-2

第二节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²按用途和层数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展览建筑、文教建筑、旅馆建筑等

(二)按层数分类 1.低层建筑 2.多层建筑 3.高层建筑 4.超高层建筑

二、民用建筑的分级

²按耐久年限和耐火程度分级

(一)耐久等级

(二)耐火等级

 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的含义  课后思考题1-

3、1-4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

²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²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建筑构造等

二、建筑设计的程序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并核实与设计任务有关的必要文件

2、搜集资料和调研

(二)设计阶段

²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²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阶段

2、技术设计阶段

3、施工图设计阶段

 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件  课后思考题1-5

第四节 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人体和家具设备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尺度

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活动尺寸

二、自然条件 ²温湿度 ²风向和风速 ²日照、降雨雪量

²地震烈度、地下水位、地形等

三、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通则等 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J2-86

(1)建筑模数 选定的尺度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²基本模数:1M=100mm

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 ²导出模数

分模数:1/10M、1/5M、1/2M (2)模数协调 在模数基础上的尺度协调 ²幅度和适用范围

 课后思考题1-

6、1-7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主要使用空间(主要房间)

使用空间(房间)

建筑空间组成 辅助使用空间(辅助房间)

交通空间

主要内容

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第一节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²房间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

一、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一)房间的面积 ²房间面积的含义

1、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

2、房间的面积确定(适用、经济)

(二)房间的平面形状 ²主要影响因素:功能(使用要求)、技术(结构、施工等)、经济、美观等

1、一般功能的房间:常用矩形

2、特殊功能的房间:如有视线和音质要求的房间,可用矩形、六边形、扇形等。

(三)房间的平面尺寸(矩形房间---开间、进深,符合3M要求) ²开间和进深的含义

1、 使用要求:使用活动特点、家具设备布置

2、 环境要求:采光、通风、卫生等

3、 审美要求:长宽比例协调

4、 其他要求:结构等技术经济条件和基地条件等

二、房间的门窗设置

(一)门的设置 ²门的作用

1、门的宽度 1)人流量

2)家具设备的尺寸

3)防火要求

 门的宽度与门扇数的关系

2、门的数量

²联系和使用要求、使用人数、人流活动特点、防火要求

3、门的位置

²便于通行、便于家具设备布置、交通流线简捷、有利于安全疏散

4、门的开启方式

²人流畅通、节约面积、安全疏散等

(二)窗的设置 ²窗的作用

1、窗的面积 (1)采光要求 ²采光等级

²窗地面积比(简称窗地比)= 窗洞口面积 / 房间地面面积 (2)通风要求 (3)其他要求:立面处理、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等

2、窗的位置

(1)采光要求

²光线均匀、避免产生暗角和眩光、注意光线的来向 (2)通风要求:门窗结合(穿堂风) (3)其他要求:立面处理、结构等

 课后思考题2-

1、2-

2、2-

3、2-

4、2-

5、2-6

第二节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公用卫生用房的设计(厕所、盥洗室、浴室等) ²固定设备(种类、数量、布置) 控制房间形式 如厕所设计 1.选择设备种类 2.确定设备数量

²根据设备个数指标和使用人数,通过计算确定 3.进行设备布置

²厕所宜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前室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500 2000mm 4.确定平面尺寸和门窗设置

二、住宅中的辅助房间设计

(一)卫生间

(二)厨房(工作厨房、餐室厨房)(独立布置) ²设备种类、设备布置、房间尺寸  课后思考题2-7

 作业

(一):小学普通教室和厕所平面设计

教室和厕所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教室的学生人数为45人,面积为50 57m²,双人课桌长为1100(或1200)mm、宽为400mm ,单人课桌长为550(或600)mm 、宽为400mm 。每层六间普通教室,男女生比例为1:1 。教室的采光面积比不小于1/6,厕所的采光面积比不小于1/10,窗的透光率为75% 80%,窗高为2100mm(或2400mm)。要求确定教室和厕所的平面尺寸,以及门窗的宽度和位置等,绘制教室和厕所的平面布置图。

图纸要求:

(1)比例为1:50,A3图纸一张。 (2)画出家具设备,并标注有关尺寸。

(3)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和细部尺寸)。

(4)设计说明(教室的面积、窗宽的确定、设备数量的确定等,要求列式表示)

第三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水平交通联系部分

²交通联系部分 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交通枢纽

一、水平交通联系部分 走道(又称走廊)(过道) ²走道的布置方式

(一)走道的宽度

1、使用要求

²通行(交通联系功能)

²附属功能

2、防火要求

3、其他方面:门的开向、房间布置等

(二)走道的长度

²使用要求、平面布局、防火、采光等

(三)走道的采光和通风(中间走道)

二、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

(一)楼梯及楼梯间的形式

1、楼梯的形式

²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跑楼梯等

2、楼梯间的形式

²开敞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

(二)楼梯的宽度(指梯段宽度)

1、通行(人和家具设备)

2、防火要求

3、使用性质

(三)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²公共建筑的楼梯数量一般不小于两个

²公共建筑的楼梯位置:主要入口附近、次要入口附近、建筑物的转折和交接处等 ²楼梯的间距符合防火要求

三、交通枢纽 门厅(过厅)

(一)门厅的面积

²使用性质、规模、建筑标准(面积定额)

(二)门厅的布置形式

(三)门厅的设计要求 ²平面布局中的位置 ²导向处理 ²安全疏散

²采光、通风和美观要求 ²注意防雨、防风、防寒等  课后思考题2-

8、2-9

第四节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一、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要求

(一)功能要求

1、功能分区

2、功能关系分析

²功能分析图 用框图的形式来表达功能分区及各区域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使用顺序 1)联系与分隔 2)主次关系 3)内外关系

3、交通流线组织

²交通流线 人或货物在建筑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建筑物内外之间的流动路线 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 2)符合使用顺序 3)与出入口及室外道路结合 4)具有灵活性

(二)结构要求(功能 空间形式 结构形式)

1、墙承重结构

²注意墙承重结构对平面组合的要求 ²适用于小空间、均匀、多层建筑

2、框架结构

²适用于允许出现柱子的大空间建筑和高层(小空间)建筑

3、大跨度结构(网架、悬索、壳体、折板等) ²适用于不允许出现柱子的大空间建筑

(三)设备要求(集中、上下对齐)

(四)建筑造型要求

二、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一)走道式(走廊式)

(二)套间式

(三)大厅式

(四)单元式

(五)混合式

 各种形式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一) 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布置

(二) 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

1、朝向

²日照、通风、基地环境等

2、间距 1)日照间距

²计算公式:L=H/tanh

2)防火间距

3)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用地情况等  课后思考题2-

10、2-

11、2-12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主要内容

 建筑各部分的高度  建筑剖面组合

第一节 房间的剖面形状和建筑各部分高度确定

一、房间的剖面形状

(一) 一般功能的房间 多为矩形

(二) 特殊功能的房间

²视线和音质要求对房间剖面形状的影响

二、建筑各部分的高度

(一)房间的高度

²房间净高、层高的含义

²使用、环境、审美要求及结构、设备等技术和经济要求

(二)窗台高度:常用900~1000mm

(三)门的高度:门的净高不宜小于2m

(四)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300~600mm  课后思考题3-

1、3-

2、3-3

第二节 建筑物的层数

影响建筑物层数的主要因素: ²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²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

²防火要求 ²技术和经济条件  课后思考题3-4

第三节 建筑剖面组合和建筑空间利用

一、建筑剖面组合

(一)建筑剖面组合的原则

1.功能要求:按功能使用关系安排各层平面的相对位置 ²并列关系 ²内外关系 ²使用顺序关系 2.结构、设备等要求

 不同高度的房间处理

(二)建筑剖面组合形式

1.单层的组合形式 ①等高组合 ②不等高组合 ③夹层组合

2.多层和高层的组合形式 ①叠加组合 ②错层组合

 解决错层高差的方法 ③跃层组合、夹层组合等

二、建筑空间利用

 课后思考题3-

5、3-

6、3-7

第四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主要内容

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 建筑体型组合  建筑立面设计

第一节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一、反映建筑内部空间

二、表现建筑物的性格特征

三、反映材料、结构、施工等物质技术的特点

四、遵循形式美的构图规律

²形式美的根本规律:多样统一,即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²统一与变化的处理手法: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对比与微差等

五、考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民族特点等  课后思考题4-

1、4-2

第二节 建筑体型组合

一、单一体型 ²具有必然的统一感

二、组合体型 ²各组合体之间的连接 ²转折与转角处理

(一)以主从关系求统一

(二)均衡与稳定(统一)

(三)对比(变化) ²方向性的对比 ²形状的对比 ²曲直对比

 课后思考题4-3

第三节 建筑立面设计

一、比例与尺度处理 ²尺度的处理手法

二、虚实与凹凸处理(强调对比) ²虚实关系

²制约虚实比重的主要因素

三、窗与线条处理 ²韵律与节奏

四、色彩与质感处理

五、重点与细部处理 ²重点处理的部位 ²细部处理的部位  课后思考题4-4

 作业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1 方案设计任务之一 教学楼设计

第五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²基础、墙(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

二、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 课后思考题5-

1、5-2

第六章 基础与地下室

主要内容

 基础、基础埋深和基础类型  地下室的防水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础和地基的概念

²基础 建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并传力的构件

²地基 承受基础传力的土(岩)层(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二、基础的埋置深度 ²基础埋深的含义 ²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基础构造

(一)深基础:如桩基础、沉井(箱)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等

(二)浅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刚性基础(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2、柱下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独立式基础(预制或现浇)、联合式基础(条形或井字

形)片筏式基础、箱形基础等

第三节 地下室构造

一、地下室的组成和类型

二、地下室防潮和防水构造 ²地下室防潮和防水方案的选择

(一)地下室的防潮构造

(二)地下室的防水构造 1.柔性防水(防水卷材或涂料) ²防水层的材料和层数

2、刚性防水

 课后思考题6-

1、6-

2、6-

3、6-4

第七章 墙 体

主要内容  砖墙构造

 砌块墙、隔墙的构造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墙体的类型

²按位置、受力情况、布置方向、构造方式、材料和材料形式分类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1.结构方面

²合理的结构方案、足够的承载能力 2.构造功能方面

²热工(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抗震等 3.其它方面

²选材、工业化等要求

 课后思考题7-

1、7-

2、7-3

第二节 砖墙构造

一、砖墙的材料

(一)砖 1.类型

²按材料、构造形式分类 2规格和强度等级

(二)砂浆 1.类型 2.强度等级

二、砖墙的砌筑

三、砖墙的尺寸

(一)砖墙的模数

²115(砖宽)+ 10(灰缝)= 125(mm)

(二)砖墙的厚度 ²符合砖墙的模数

(三)墙段尺寸

²符合砖墙的模数(1/2砖的倍数)

²公式 :125n - 10(n 砖宽的倍数)

四、砖墙的细部构造

(一)墙脚构造

²外墙墙脚构造 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 ²内墙墙脚构造 防潮层

1、勒脚 ²构造要求 ²构造做法和高度

2、散水(明沟) ²坡度和宽度 ²做法

3、防潮层

²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和做法 ²垂直防潮层的设置情况和做法

(二)窗台

1、内窗台(考虑室内使用和装饰要求):抹面或贴面

2、外窗台 ²防止水的渗透 ²避免墙面污染

(三)门窗过梁(位置、作用)

1、砖砌平拱过梁

2、钢筋砖过梁

3、钢筋混凝土过梁 ²截面形式和尺寸

(四)墙身加固 1.圈梁 ①作用、布置、数量和位置

 被门窗洞口截断时的处理措施 ②构造做法

2.壁柱和门垛:1/2砖倍数 3.构造柱

 课后思考题7-

4、7-

5、7-

6、7-

7、7-

8、7-9

第三节 砌块墙构造

一、砌块类型

²按重量(规格)、构造方式、材料分类

二、砌块的排列组合

三、砌块墙的构造要点 ²接缝处理 ²加固处理 ²防潮处理

 课后思考题7-10

第四节 隔墙与隔断

一、隔墙 ²作用和类型

(一)块材隔墙 1.砖隔墙

²实心砖隔墙、多孔砖隔墙、空心砖隔墙等

2.砌块隔墙: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水泥炉渣空心砌块隔墙、石膏空心砌块隔墙等

(二)轻骨架隔墙

1、立筋抹灰隔墙

²板条抹灰隔墙、钢丝网板条抹灰隔墙

2、立筋面板隔墙:木或金属骨架 + 面板

(三)板材隔墙

石膏条板隔墙、加气混凝土隔墙、碳化石灰板隔墙、复合板隔墙、蜂窝板隔墙等

二、隔断

 课后思考题7-11

第八章 楼 地 层

主要内容

 楼地层的组成 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楼板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楼板层的组成

²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层三个基本层次

²附加层:管线敷设层、隔声层、防水层、保温或隔热层等

三、楼板的类型  课后思考题8-1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板式楼板

1.板式楼板(普通)支承于墙上(小空间) 2.无梁楼板支承于柱上(大空间)

(二)梁板式楼板

1.梁板式楼板(普通)有主梁和次梁之分

2.井式楼板无主次梁之分  注意梁板的经济尺寸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预制板的类型

²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等

(二)预制板的细部构造 1.板的搁置构造 ①板搁置在墙上 ②板搁置在梁上

 注意支承长度、坐浆、堵孔、灌缝 2.板缝构造

三、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²叠合式楼板:预制板 + 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 课后思考题8-

2、8-

3、8-4

第三节 地坪构造

²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个基本层次组成 ²附加层:防潮层、保温隔热层等  课后思考题8-5

第四节 阳台与雨篷

一、阳台

²阳台的组成和类型 ²阳台的结构布置和尺寸 ²阳台的细部构造

二、雨篷

²雨篷的结构布置和尺寸 ²雨篷的防水和排水处理  课后思考题8-6

 作业

(三):墙和楼地层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和图纸要求等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4 墙和楼地层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九章 饰面装修

主要内容  墙面装修  地面装修  顶棚装修

第一节 概 述

²饰面装修的作用 ²影响因素 ²类型

第二节 墙面装修

一、外墙面装修

(一)抹灰类墙面 1.水泥砂浆墙面

²另有混合砂浆墙面、石灰砂浆墙面等

2、水刷石墙面

²另有斩假石墙面、干粘石墙面等

(二)贴面类墙面

1、陶瓷板块墙面

2、石板块墙面

 石板块墙面的固定方法

(三)涂料类墙面

1.喷(滚)涂聚合物水泥砂浆墙面

2.刷(喷)涂料墙面

3.彩色点弹涂墙面

 各种墙面装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内墙面装修

(一)抹灰类(涂料类)墙面 1.麻刀(纸筋)灰墙面(喷内墙涂料)

2.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墙面(喷或弹涂内墙涂料或油漆)

(二)贴面类墙面 1.瓷砖墙面

2.大理石(花岗石)墙面 3.贴矿棉板(铝塑板等)墙面

(三)裱糊类墙面

(四)铺贴类墙面 ²组成:骨架 + 墙面材料

²墙面材料:木质板材、装饰吸音板、金属薄板、玻璃、墙布等  各种墙面装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注:墙裙和护角  课后思考题9-1

第三节 地面装修

一、地面的设计要求

二、地面的类型

三、地面的构造做法

(一)整体浇注地面 1.水泥砂浆地面

2.水磨石地面(设分格条)

(二)块材地面 1.陶瓷板块地面 2.石板块地面 3.塑料板块地面 4.木地面

²形式:实铺木地面(粘贴式、铺钉式)、空铺木地面 ²木地板:硬木条形地板、硬木拼花地板、复合木地板等

(三)卷材地面

四、踢脚板(又称踢脚线)  课后思考题9-

2、9-

3、9-4

第四节 顶棚装修

一、直接式顶棚

²直接喷刷顶棚、抹灰顶棚、贴面顶棚等

二、悬吊式顶棚(吊顶棚或吊顶)

²吊顶棚的组成:由吊杆、基层(龙骨或搁栅)、面层等组成 ²吊杆的固定方式

(一)抹灰吊顶(三种)

(二)板材吊顶

²基层(主、次):木基层(搁栅)、金属基层(U型轻钢龙骨、T型铝合金龙骨等) ²板材:木质板材、矿物板材、塑料板、金属板材等  课后思考题9-

5、9-6

第五节 幕 墙

一、玻璃幕墙

二、金属幕墙  课后思考题9-7

第十章 楼 梯

主要内容

 楼梯的主要尺度  楼梯设计

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第一节 楼梯的组成及形式

一、楼梯的组成 ²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

²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 ²平台包括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又称休息平台)两部分

二、楼梯的形式 (1)矩形踏步的楼梯

²基本形式:直跑楼梯、双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跑楼梯等 ²演变形式:双分(合)式平行楼梯、双分式转角楼梯、剪刀楼梯、交叉楼梯等 (2)扇形踏步的楼梯 ²弧形楼梯、螺旋式楼梯等  课后思考题10-1

第二节 楼梯的主要尺度

一、楼梯坡度

²楼梯坡度范围为23°~45°一般不宜超过38°适宜坡度为30°左右

二、踏步尺寸[踏步宽度(b)、踏步高度(h)] ²h/b = i(正切)

²经验公式:2h + b = 600mm(平均步距)

²踏步高度:h210mm,常用140 ~ 18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保留至毫米) ²踏步宽度:b≥220mm,常用260 ~ 320mm,以1/5M为模数 ²踏步的前缘可挑出20 ~ 40mm,形成突缘

三、楼梯梯段尺寸

1.梯段宽度:以1M为模数(必要时以1/2M为模数)

2.梯段长度:梯段长度=(该梯段的踏步数量-1)³踏步宽度 3.梯段高度:该梯段踏步数量³踏步高度

四、楼梯平台深度

²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宽度(不改向及楼层平台不限)

五、栏杆扶手的高度

²室内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900mm ²室外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1050mm ²幼儿扶手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

六、楼梯的净高

²包括梯段部位的净高和平台部位的净高 ²梯段净高≥2200mm,平台净高≥2000mm。

²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时,为使平台净高≥2000mm,常用的处理方法  课后思考题10-

2、10-

3、10-4

第三节 楼梯设计与实例分析

一、楼梯设计步骤和方法

二、楼梯设计实例分析

第四节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等组成

(二)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梯梁、平台板、平台梁等组成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一)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预制踏步 1)断面形式 2)支承方式 ²梁承式 ²墙承式 ²悬挑(臂)式

2、预制平台板

(二)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预制梯段 ²板式梯段(实心、空心)、梁板式梯段(实心、空心、折板形) ²注意梯段在平台梁上的搁置构造

²第一个梯段下端与地坪接触处,应设基础或基础梁

2、预制平台板和平台梁

(三)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三、楼梯细部构造

(一)踏步面层和防滑构造

(二)栏杆和扶手构造 1.栏杆 ²栏杆的形式和材料

²栏杆的固定(栏杆与梯段的连接) 2.扶手

²扶手的材料和断面形式

²扶手的固定:*扶手与栏杆的连接 ** 扶手与墙(柱)的连接 ***²扶手的转弯处理

 课后思考题10-

5、10-

6、10-

7、10-

8、10-

9、10-10

第五节 电梯和自动扶梯

一、电梯

²电梯类型:乘客电梯(客梯)、载货电梯(货梯)、专用电梯等²电梯设备组成:轿厢、平衡重、起重设备等 ²电梯间组成:井道和机房

(一)电梯井道 ²井道的尺寸 ²井道的防火和通风 ²井道底坑

²井道的细部构造:电梯厅门门套、牛腿等构造

(二)电梯机房 ²机房的尺寸 ²机房的隔声、隔振等

二、自动扶梯

靠墙扶手  课后思考题10-12

第六节 室外台阶和坡道

一、室外台阶

²组成和尺度 ²布置形式 ²构造做法

二、坡道

²坡度:1/6~1/12(面层光滑≧1/

10、粗糙≧1/

6、锯齿形≧1/4) ²防滑处理 ²构造做法

 课后思考题10-11

 作业

(四):楼梯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和要求等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中1.5 楼梯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十一章 屋 顶

主要内容

 平屋顶的排水和防水  平屋顶的保温和隔热  平屋顶的细部构造

第一节 概 述

一、屋顶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屋顶的坡度

²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以百分比表示 ²屋顶坡度值的选择

三、屋顶的组成和形式(或类型)

(一)屋顶的组成

²屋面围护层(防排水、保温隔热等)、结构层(屋面板)、顶棚层(顶棚)等

(二)屋顶的形式

²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和折面屋顶等

四、屋顶的防水等级

 课后思考题11-

1、11-2

第二节 平屋顶构造

一、平屋顶的排水

(一)排水坡度的形成

1、结构找坡(搁置坡度):坡度宜为3%

2、材料找坡(垫置坡度):设找坡层(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坡度宜为2%

(二)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自由落水) 2.有组织排水

1)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女儿墙外排水等 2)内排水

(三)排水组织设计

1.排水坡面划分:单坡排水(屋面跨度不大时)、双坡排水(屋面跨度较大时)等 2.排水沟(檐沟、天沟等)内的纵向排水组织 ²水落管(口)的间距和位置 ²纵向排水坡度≦1%

二、平屋顶的防水

²屋面防水类型: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粉剂防水屋面等

(一)卷材防水屋面(适用于Ⅰ~Ⅳ屋面防水)

1.卷材类型: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2.构造层次和做法

²找平层:15~30厚1:2.5~1:3水泥砂浆

²保护层:*不上人屋面刷(喷)与卷材相容的浅色涂料、粘贴铝箔等,或采用20厚水

泥砂浆,或铺撒绿豆砂(油毡)

**上人屋面30厚细石混凝土、块材(水泥砖、铺地砖等)铺贴等

(二)刚性防水屋面(适用于Ⅲ级屋面防水,或Ⅰ、Ⅱ级中的一道防水层) ²防水层:≦40厚C20防水细石混凝土φ4~6@100~200双向配筋 ²设隔离层

²设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²刚性防水屋面的坡度宜为2%~3%,并应采用结构找坡

(三)涂膜防水屋面(适用于Ⅲ、Ⅳ级屋面防水,或Ⅰ、Ⅱ级中的一道防水层) 1.防水涂料类型:沥青基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2.构造层次和做法

三、平屋顶的保温隔热

(一)平屋顶的保温 1.保温层的位置、材料和厚度 2.隔汽层的设置

(二)平屋顶的隔热 1.通风隔热屋顶 ²架空通风隔热屋顶 ²顶棚通风隔热屋顶 2.蓄水屋顶 3.种植屋顶

四、平屋顶的细部构造

(一)卷材防水屋面 1.泛水构造

²泛水 高出屋面部分(山墙、女儿墙、立墙、烟囱等)与屋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 ²构造要点:泛水高度、转折处理、收头处理 2.檐口构造 1)无组织排水 2)檐沟外排水 ²选择檐沟板的形式 ²确定檐沟的尺寸 ²防水处理

3)女儿墙外(内)排水 ²确定女儿墙的高度 ²泛水构造 ²压顶处理 3.雨水口构造

²雨水口的类型:直式(直管式)雨水口、横式(弯管式)雨水口 ²防水处理

(二)刚性防水屋面 1.分格缝构造 ²分格缝的形式 ²防水处理

2.泛水、檐口、雨水口构造

 课后思考题11-

3、11-

4、11-

5、11-

6、11-

7、11-

8、11-

9、11-10

第三节 坡屋顶构造

一、坡屋顶的形式和组成

(一)形式:单坡屋顶、双坡屋顶(悬山、硬山等)、四坡屋顶(庑殿、歇山等)等

(二)组成:承重结构、屋面、顶棚等

二、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一)檩式结构(檩条):山墙承重、屋架承重、梁架承重等

(二)板式结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三)椽式结构(椽子)

三、坡屋顶的屋面

(一)平瓦(装饰瓦、琉璃瓦等)屋面

(二)波形瓦(石棉瓦、水泥石棉瓦等)

(三)金属板(压型钢板、铝板等)

四、坡屋顶的顶棚、保温和隔热  课后思考题11-

11、11-

12、11-13  作业

(五):屋顶构造设计

设计条件、内容和要求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1.6 屋顶构造设计任务书

第十二章 门和窗

主要内容

 门窗的类型和组成  木门构造

 金属和塑钢门窗的构造要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门窗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二、门窗的类型

(一)按材料分: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等

(二)按开启方式分

1.门: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转门、折叠门等 2.窗:平开窗、推拉窗、悬窗、固定窗等

(三)按用途分:普通门窗、特种(殊)门窗

三、门窗的组成及尺度

(一) 门窗的组成

²门主要由门框(樘)、门扇及亮子、五金零件、门附件等组成 ²窗主要由窗框、窗扇及五金零件、窗附件等组成

(二)门窗的尺度

 课后思考题12-

1、12-2

第二节 木门窗构造

一、木门构造

(一)平开门 1.门框

²组成:上框、边框、中横框、中竖框 ²断面形式和尺寸:与门扇层数有关 ²安装方法和位置

2.门扇:镶板门、夹板门、拼板门等 1)镶板门

²组成:上冒头、下冒头、边梃、门芯、镶嵌材料等 ²镶嵌材料:门心板、玻璃、纱网、百页等 ²断面形式和尺寸 2)夹板门

²组成:骨架、面板 ²断面形式和尺寸

(二)弹簧门

二、木窗构造 木窗构造与木门类似

 课后思考题12-

3、12-4

第三节 金属和塑料门窗构造

一、钢门窗

(一)类型:普通钢门窗(实腹式、空腹式)、彩板空腹钢门窗等

(二)构造特点 1.基本钢门窗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2.组合钢门窗:基本钢门窗+支承构件

²支承构件与门窗框、墙、过梁、窗台等应有可靠的连接

二、铝合金门窗

(一)类型

按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分:40、50、

55、60、70、90、100等系列铝合金门窗

(二)构造特点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三、塑钢门窗 ²断面形式 ²安装方法

 课后思考题12-

5、12-6

第十三章 变形缝

主要内容

 变形缝的概念和种类

 各种变形缝的设置和构造做法

*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伸缩缝 温(湿)度变化 ** 变形缝的种类 沉降缝 不均匀沉降

防震缝 地震

第一节 伸缩缝

一、伸缩缝的设置 ²最大间距

²设缝范围:基顶---->屋顶(基础不必断开) ²缝宽

二、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一)墙身伸缩缝 ²缝的形式

²构造要点:塞缝(沥青麻丝、泡沫塑料等)和盖缝(金属、木、塑料等)处理

(二)楼地层伸缩缝

1.地坪层伸缩缝:塞缝和嵌缝(密封材料) 2.楼板层伸缩缝:塞缝、封缝(金属等)和盖缝

(三)屋顶伸缩缝:塞缝、封缝和盖缝(满足防水、热工、隔声和变形等要求)

第二节 沉降缝

一、沉降缝的设置 ²设缝的几种情况

²设缝范围:基底---->屋顶(基础必须断开) ²缝宽

二、沉降缝构造做法

(一)墙、楼地层、屋顶沉降缝(同伸缩缝类似)

(二)基础沉降缝

第三节 防震缝

一、防震缝的设置 ²设缝的几种情况

²设缝范围:基础---->屋顶(基础一般可不断开) ²缝宽

二、防震缝的构造做法 同伸缩缝、沉降缝类似

 课后思考题13-

1、13-

2、13-

3、13-4

第二篇 工 业 建 筑 第十四章 工业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节 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

一、工业建筑的特点

二、工业建筑的类型

²按用途、生产特征、层数分类

第二节 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

²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²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²满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 ²注意美观

第三节 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一、单轨悬挂式吊车

二、梁式吊车

三、桥式吊车

 课后思考题14-

1、14-2

第十五章 单层厂房设计

主要内容  平面设计  剖面设计  定位轴线的标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厂房的空间组成

²生产工段、辅助工段、仓库、生活间等

二、厂房的构件组成

²基础、柱、吊车梁、外墙、门窗、屋顶、天窗、地面等  课后思考题15-1

第二节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一、总平面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二、生产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三、平面形式

1.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直线式、往复式、垂直式等)、生产特征、生产规模等 ²形式和形状 单跨(矩形)、平行多跨(矩形)、垂直多跨(矩形、L形、工字型等) 2.结构、施工等技术经济条件 3.基地条件等

四、柱网选择

²柱网尺寸跨度和柱距 1.生产工艺

2.结构、施工等技术经济条件 3.符合模数要求

五、生活间

(一)生活间的组成

²生产卫生用房、生活卫生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产辅助用房等

(二)生活间的布置(形式) ²毗连式、独立式、车间内部式等  课后思考题15-

2、15-

3、15-4

第三节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一、厂房高度确定

²厂房高度 室内地面(±0.000)至屋顶承重结构下表面(一般为柱顶标高)的垂直距离。

1.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150mm左右。 2.柱顶标高

²满足生产工艺、环境、空间比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²符合3M

二、天然采光

(一) 采光方式

 采光天窗的形式

(二)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

 采光系数

(三)采光面积的确定

二、自然通风

 通风天窗的形式  课后思考题15-

5、15-

6、15-

7、15-

8、15-9

第四节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²柱距 相邻两条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²跨度 相邻两条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一、横向定位轴线

(一)中间柱

²柱中心线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

(二)端部柱(山墙处)

²山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柱中心线比定位轴线内移600mm

(三)横向变形缝处 ²双柱双轴线

二、纵向定位轴线

(一)边柱(侧墙处)

²封闭式轴线:柱外缘及墙内缘与纵向定位轴线重合

²非封闭式轴线:柱外缘及墙内缘比纵向定位轴线外移一个联系尺寸

(二)中柱(无纵向变形缝时) 1.等高跨处 2.高低跨处

三、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

 课后思考题15-

10、15-

11、15-12

第五节 单层厂房立面设计

一、影响因素

二、墙面划分

 课后思考题15-13

 作业

(六):单层厂房设计

设计条件、内容和要求见《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导》1.7 单层厂房设计任务书

第十六章 单层厂房构造

主要内容  外墙构造  屋顶构造  天窗构造

第一节 外 墙

一、砌体填充墙

²墙与柱、屋架(或屋面梁)及屋面板的连接 ²墙下基础梁 ²墙身连系梁和圈梁 ²山墙抗风柱

二、板材墙

(一)墙板的类型

(二)墙板的布置和规格

²布置方式:有横向布置、竖向布置和混合布置三种

(三)墙板连接与板缝处理

三、开敞式外墙

 课后思考题16-

1、16-

2、16-3

第二节 屋 顶

一、屋面基层类型

²有檩体系:檩条+小型屋面板(或瓦材) ²无檩体系:大型屋面板(槽形板、F形板等)

二、屋面排水

(一)无组织排水

(二)有组织排水 1.外排水

²檐沟外排水、长天沟外排水、悬吊管外排水等 2.内排水

三、屋面防水

(一)卷材防水屋面

(二)瓦材自防水屋面(瓦材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

(三)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防水屋面

²钢筋混凝土构件自防水屋面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自身的密实性,并对板缝进行局部防水处理而形成防水的屋面。 ²板缝的防水构造做法:有嵌缝式、脊带式、搭盖式等

四、厂房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五、厂房屋顶的细部构造

 课后思考题16-

4、16-

5、16-6

第三节 天 窗

一、矩形天窗

²矩形天窗主要由天窗架、天窗扇、天窗侧板、天窗屋顶、天窗端壁等组成

(一)天窗架(支承在屋架上弦的承重构件) 1.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天窗架、钢天窗架等 2.尺寸:跨度和高度

(二)天窗扇

1.类型:上悬式、中悬式天窗扇 2.布置

²水平方向通长或分段布置 ²竖向单排或双排布置

(三)天窗侧板(设于天窗扇下部的围护构件)

1.材料:钢筋混凝土槽形板或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轻质材料 2.尺寸:跨度和高度

(四)天窗屋顶(同厂房屋顶)

(五)天窗端壁(天窗两端的围护构件)

²材料:钢筋混凝土肋形端壁板或石棉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轻质材料

二、矩形通风天窗

²矩形通风天窗在矩形天窗的两侧加设挡风板而形成的

(一)挡风板

1.材料:石棉水泥波形瓦、瓦楞铁、钢丝网水泥波形瓦、压型钢板等。 2.支承方式:立柱式和悬挑式 3.布置

(二)挡雨设施 1.挡雨方式

²水平口设挡雨片、垂直口设挡雨片和大挑檐挡雨 2.挡雨片的材料

三、平天窗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四、井式天窗 ²布置形式

²构件组成

(一)井底板

²井底板的布置方式有两种: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

(二)挡雨设施(类似于矩形通风天窗)

(三)窗扇设置

(四)排水措施

²上层屋面与下层井底的排水应综合考虑 1.边井式天窗 2.中井式天窗 3.连跨布置的天窗

 课后思考题16-

7、16-

8、16-

9、16-10

第四节 门窗及其他

一、侧窗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二、大门 ²类型 ²构造要点

三、地面

 课后思考题16-11

第十七章 多层厂房设计简介

第一节 概 述

²多层厂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 多层厂房平面设计

一、平面布置

(一)平面布置原则

(二)平面布置形式:内廊式、统间式、大宽度式、混合式等

二、柱网选择

(一)柱网类型:内廊式、等跨式、不等跨式、大跨度式等

(二)柱网尺寸:跨度和柱距

三、定位轴线的标定

四、交通枢纽及生活辅助用房的布置

²布置方式:布置在车间内部、贴建于厂房外墙、布置在厂房不同区段的连接处和独立式布置

第三节 多层厂房剖面设计

一、剖面形式

二、层数确定

三、层高确定

 课后思考题17-

1、17-

2、17-

山东建筑大学试题范文第4篇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80分)

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 A助手和后备军 B后备军和接班人C希望和未来D新生力量和接班人

2、年满__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___,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A17,合法公民 B18,先进分子 C16,先进分子 D 18,合法公民

3、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一定要本人递交申请书,但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不一定列为党的积极分子。

B、政审是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严格履行的手续。 C、入党介绍人只能由党组织制定。 D、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大会,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4、党章第三条规定党员的义务共有()项。 A四项 B六项 C八项 D十项

5、党章第四条规定党员的权利共有几项()。 A六项B四项C 八项D十项

6、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所遵循的原则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 B平等互得、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C独立自主、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7、党章规定:预备党员()

A可以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B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C必要时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D尽可能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8、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会议上作了题为《高举()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A爱国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D和平与发展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A1234 B12345 C123456 D123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创新B发展C稳定D改革

11、党章规定,党员的党龄从()算起。

A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 B党委审批通过之日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 D支部大会通过他为积极分子之日

12、对申请入党的条件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1 A年满十八岁 B中国公民 C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D只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先进分子。

13、关于预备党员,正确的一项是()

A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从入党宣誓之日算起

B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外,同正式党员一样。

C预备党员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可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两年 D预备党员不必交党费

14、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保持思想上的坚定性 B保持原则问题上的坚定性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D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15、党章规定,凡是重大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A会议决定 B书记决定 C 常委会决定 D 党员决定

1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创新 C、坚持科学发展观 D、社会和谐

17、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年7月23日。 A1919 B1921 C1923 D1927

18、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周年。 A50 B60 C65 D70

19、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以人为本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密切联系群众 D理论联系实际

20、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民主集中制 C下级服从上级 D票决制

21、下面()不是预备党员入党宣誓的誓词的相关内容。 A拥护党的纲领 B永不叛党 C保守党的秘密 D学习党的知识

2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2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委员会 C党组 D中央政治局

24、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

25、党的基层组织是当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 A战斗堡垒 B战斗集体 C先锋队 D基础阵地

26、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

A党的支部 B党的书记 C党的培训 D党的组织

27、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融合 D民族区域自治

28、()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A留党察看 B开除党籍 C开除公职 D刑事处分

29、中国共产党党徽为()组成的图案。

A镰刀和锤头 B镰刀和斧头 C五角星和镰刀 D斧头和五角星 30、中国共产党是()的领导核心。

A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B工人阶级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1、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

A民主执政 B有效治理国家 C依法行政 D协调各方

2

3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A安定团结 B稳定发展 C改革发展 D社会和谐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保持社会稳定 D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3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的形成。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科学社义 C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

3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共()人。 A 7人 B 9人 C 11人 D 13人

36、()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具体表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保证。 A任人唯贤 B德才兼备 C干部四化方针 D以德为先

37、党的纪律基本内容有:政治纪律、()、群众纪律、宣传纪律、人事纪律、经济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等。A道德纪律 B组织纪律 C廉政纪律 D思想纪律

38、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目标是() A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党的生机活力。 B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C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当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发展进取 B艰苦奋斗 C改革创新 D稳定发展 40、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为主要内容。

A八荣八耻 B树立正确的价值趋向 C明辨是非荣辱 D道德规范

4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坚持()的建党原则。 A社会主义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共产主义 D唯物主义

42、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A李大钊 B王明 C毛泽东 D周恩来

43、1945年4月召开的(),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七大 B中共五大 C中共六大 D中共八大

44、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中,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它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A解放思想、群众路线、自力更生 B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和平发展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5、邓小平理论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实事求是、改革创新 D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4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核心在坚持(),本质在坚持()。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B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 C实事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独立自主 D改革创新、执政为民、党的领导

3

47、()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和谐 B稳定 C发展 D改革

4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可持续发展 B科学发展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49、对入党积极分子经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A半年以上 B一年以上 C一年半以上 D满两年 50、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社会和谐

51、中国共产党永远是()的普通一员。 A无产阶级 B劳动人民 C先进分子 D守法公民

52、党章规定党的纪律处分除()外,还包括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延期转正、B 告诫 C警告 D诫勉

53、1978年5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开了真理标准问题探讨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C《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54、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

55、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56、在中国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5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8、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相结合的产物。

A中国革命运动 B中国工人运动 C中国人民的革命

59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理论阵地是()

A《青年》杂志 B《先驱》半月刊 C《共产党》月刊 60、“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6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性作用。

A决定 B基础 C指导 6

2、()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A 党内民主 B党内监督

C党内集中 D党内纪律

63、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所以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不断的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

A四项基本原则

B社会主义方向

C马克思主义

D科学发展观 6

4、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4 A 社会主义 B 四项基本原则 C 改革开放

6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所在。

A 根本利益 B 基本利益 C 长远利益

66、高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论体系。 A 邓小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三个代表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A 邓小平理论 B 马克思主义 C 科学社会主义

68、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马克思主义 D 科学发展观 6

9、()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 经济发展 B 社会稳定 C 社会和谐

70、增强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A 协调性 B持续性 C 稳定性 D 科学性

7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A 自主创新? B 自主建设 C 文化发展 D 自主研发

72、加快转变()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A 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文化发展 D 思想发展 7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B),是十七大对我国文化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A文化素质 B文明素质 C道德素质 D身体素质

74、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要着重从()上建设党。A理论 B实践 C思想 D政治

75、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A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B精神文明决定物质文明 C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 D二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

76、连续(A)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A六个月 B八个月 C十个月 D十八个月 7

7、党章规定,(C)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 A 增加择业竞争砝码,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 B具有政治资本,使自己早日成才

C 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强自身建设,完善自我

78、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B)

A 实现共产主义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社会主义现在化

79、最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C)年,由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A2007 十六 B 2006 十七 C 2007 十七 D 2006 十六 8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5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包括(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关于发展党员程序的正确叙述是(CD)

A、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一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B、申请入党的人,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就成为正式党员。

C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D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了解,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

3、发展党员必须坚持(AC)的原则。A个别吸收 B 重点发展 C入党自愿 D质量第一

4、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指(ACD)A批评与自我批评 B艰苦奋斗 C密切联系群众D理论联系实际

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

A坚持标准B改善结构 C慎重发展 D保证质量

6、党的群众路线包括哪几层含义:(ABD)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B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向人民群众学习 D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7、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下列哪些基本要求:(ABCD) 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具进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民主集中制

8、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是:(ABC) A 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B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

C永远把自己当作劳动人民中普通的一员 D无产阶级或中产阶级

9、党章指明,中国共产党是(AB)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对 C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D中华优秀分子的先锋队

10.党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需正确处理好(ABD)关系。 A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的关系 B个人致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 C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 D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山东建筑大学试题范文第5篇

新闻作者:庆典办公室 2006年4月24日

省直校友会

名誉会长

杨金镜 山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杨焕彩 山东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程曾惠 山东省建设厅助理巡视员 徐茂波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 柳文敏 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顾一中 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

林松柏 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

会 长

顾发全 山东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主任

副会长

张广奎 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处长 康会亭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韩培江 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校长 江崇居 山东省监狱管理局设计院院长 刘 新 省开发银行客户部主任 孙 黎 山东省省级机关住宅公司 申作伟 山东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 昶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乔 社 山东省城乡建设勘查院党委书记 宋义仲 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秘书长

贾凤兴 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行业发展处副处长

常务副秘书长

唐建民 山东建筑大学和平校区管理处处长

副秘书长

于仓建 民航山东省安监办 于振国 山东大学副处长

尹枝俏 山东省建设厅勘查设计处助理调研员 王海山 山东省永隆装饰公司总经理 任 群 山东省能源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刘宝强 医药工业设计院土建室主任 刘金栋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副主任 曲振云 山东冶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李吉平 山东省粮油工程设计院院长 李 波 省人防质监站站长 李 彬 山东省商职学院高工 狄元孝 山东省审计厅科长 刘树新 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

修志栋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办公室副主任 殷 涛 山东省建设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 温风军 山东省鲁商冰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工 毕可敏 山东省建筑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副主任 张 爽 山东省质监站副站长 李 煜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科长

付 彬 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基建处副处长 潘战平 山东省勘查设计院经理

联系人:贾凤兴 联系电话:0531-86195330 济南校友会

名誉会长

雷建国 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

会 长

董承铭 济南市人大副主任

常务副会长

蒋向波 济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副会长

曹 桦 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迪生 济南建委副主任 高立文 济南市规划局党委书记 蒋晓光 济南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毕筱奇 章丘市市长

许传海 济南市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弭尚通 济南市四建集团董事长 秘书长

王建森 济南市建委科技节能处处长

副秘书长

马 林 济南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 王国富 济南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 刘元琦 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黄 蓓 济南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王 粮 济南建设设备安装公司董事长 段辉文 济南建设设备安装公司副董事长 姜海英 济南市供水集团总经理 陈西克 济南市四建集团副总经理 联系人:王建森 联系电话:13325122095

青岛校友会

顾 问

袁本令 原青岛市建委副主任 张德志 青岛建设集团公司总经济师 名誉会长

汤吉庆 青岛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会 长

杜 波 青岛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

副会长

王亚军 青岛市规划局副局长

牛瑞华 青岛房地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志强 青岛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 孙梦元 青岛市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广成 青岛安装建设股份公司董事长 李 东 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 李云保 青岛市舜华实业总公司董事长 李苏满 青岛市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 杨 宏 青岛适佳楼宇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建新 青岛建设集团华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立平 胶南九方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 安 青岛市机关事务局副局长 袁 杰 青岛崇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穆光福 胶州九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山东建筑大学驻青岛联络员 于鸾君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秘书长

孙宗贤 青岛建筑工程管理局副局长

常务副秘书长

刘建民 青岛建设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

副秘书长

于周军 青岛市建管局副处长

马 浩 青岛恩马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乃鹏 青岛安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明慧 即墨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王建卫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

王炳文 青岛利业建设事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维清 崂山区建设局副局长

田力男 青岛市建设委员会设计管理处调研员 冯玉波 胶南市建筑业管理处主任 吕 涛 青岛市规划局建管处处长 刘 玮 青岛规划局胶南分局局长

刘焕宏 青岛方正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金成 胶州市建设局副局长

杨绪强 青岛崇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宋 军 青岛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苏中光 城阳区招投标办主任

赵迎利 青岛建设集团华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长林 青岛四方区规划局局长 胡乐常 青岛李沧区经济计划局局长 郭常亭 莱西市环保局局长

侯传群 青岛城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郝建新 青岛市建筑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德胜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黄成岗 青岛国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焦晨生 青岛市发改委投资处副处长

薛 栋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项目办副指挥 联系人:刘建民 联系电话:0532-88257777

淄博校友会

顾 问

张发生 淄博市建委原副主任兼总工、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会 长

刘东军 淄川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会长

王立军 张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尹 鹏 周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石 延 淄博众信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史晓涛 淄博金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建鲁 淄博市自来水公司书记、经理 李淑进 淄博市政环卫处处长、书记

张承友 淄博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调研员 张卫国 淄博晟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继明 淄博市规划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林治国 淄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周 鹏 省安一公司书记、经理 赵 颙 淄博市煤气公司书记、经理 常 勇 淄博市展览馆馆长、党支部副书记 董存良 淄博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

秘书长

吴 震 淄博市建设委员会科技科副科长

常务副秘书长

迟炳章 淄博鲁中勘查设计审图咨询中心副主任

副秘书长

于瑞娥 淄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张店区分站副站长 公沛泉 沂源县建设局建管处主任

杨卫国 淄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周村区分站副站长 张兆会 淄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临淄区分站科长

李守斌 博山区博南铁路筹备处办公室副主任(原任博山区建设局办公室主任) 陈 锋 桓台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科长 祝得利 淄川区建设局建管处副主任 柴玉江 高青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科长 黄文涛 淄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总工 崔 嵩 鲁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联系人:吴 震 联系电话:13508940453

枣庄校友会

名誉会长

蒋英健 市委常委 市委组织部长 张 杰 市政府副秘书长 建委主任

会 长

潘业华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副会长

董金龙 枣庄市建委 姜 山 枣庄市建委副主任 王安富 枣庄市市政园林局局长 孙忠法 市供水总公司总经理 周 勇 滕州市建筑设计院 邓炳明 枣庄市矿务局设计处 刘全义 枣庄市中建设局局长 张树国 山亭区建设局局长 殷宪伦 薛城建设局副局长

张 良 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市中区分站 徐茂威 枣庄市台儿庄区建设局 虢宝科 枣庄市建筑设计院院长

秘书长

姜 山 (兼)

副秘书长

郑均洋 市建委科教设计科科长 孙生玉 枣庄市建委工程建设科科长 张振玺 枣庄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李明跃 山亭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刘绍强 枣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副局长 孔凡明 滕州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

杨宝安 枣庄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高新区分站副站长 尹国庆 薛城区城建综合开发公司副经理 郭 森 枣矿集团供应处副总工

联系人:姜 山 联系电话:0632-8665899

东营校友会

名誉会长

刘赞杰 东营市政法委书记 商照华 东营市职业学院副院长 李德润 胜利油田胜中社区高级工程师 万玉衡 东营区政协副主席 王可龙 石油大学教授

会 长

董建华 山东众成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副会长

马光山 市供热处处长

巴洪社 山东万达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守武 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王廷怀 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由立志 市政府办公室助理调研员 石 勇 胜利设计院所长 刘振岱 胜建集团工会主席 孙连芬 胜利油建公司副经理 吕成修 市市政设计院院长 李 丛 东营区建设局质检站站长 李广智 市东方建筑设计公司经理 李剑钧 市发改委助理调研员 李子军 垦利县建设局建管办主任 陈美华 华鑫房地产公司董事长 张成华 市技术监督局计量所所长 张兰海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项 建 广饶县建设局纪检书记 赵洪德 山东东赵集团总经理 姚振杰 利津县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 高树福 油田供水公司副经理 韩春刚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魏育智 河口区建设局副局长 秘书长

韩春刚 (兼)

副秘书长

邓 波 油田设计院科研所所长 王跃凤 东营市经贸委人事科科长

孙 乾 胜利油田东风日产慧达4S店总经理 孙庆春 富海建安公司副经理 刘清文 东营渤海房开公司总工 刘文清 胜建集团副总工程师

李廷光 东营阳光三角洲工程咨询公司经理 张培民 石油大学电机总厂副厂长 张建强 东营市建委城建科科长 张洪冰 东营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八科秘书 陈月东 山东众成地产公司副总经理 周国良 天成建安公司经理

郑希新 山东万达地产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 赵国庆 市开发区建设局安检站长 郭尊亮 东营区建设局安检站长 郭培德 东营市建筑设计院所长 董志远 东营市房产局处长 薄传友 市开发区规划局局长 薄万芳 市建苑图纸审查公司经理

联系人:韩春刚 联系电话:13365460666

烟台校友会

名誉会长

孙万升 烟台市规划局局长

王 中 中共烟台市芝罘区委副书记、区长

会 长

吕道光 烟台市建设局总工程师

副会长

石学臣 烟台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李胜刚 烟台市芝罘区常务副区长 栾炳政 烟台出口加工区管委副主任 唐 波 烟台建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王潍庆 烟台建设集团党委书记

马学禹 山东中允建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陈玉忠 山东银河怡海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刘德生 烟台德生蚨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宫明杰 山东龙大集团公司总经理

李天世 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 伟 烟台第一工程监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绍河 烟台大学基建处处长 李志强 烟台市燃气管理处处长 刘延廷 烟台市建设工程质检站副站长 杨 勇 烟台开发区财政局副局长

宋夕纯 烟台市福山区政协副主席、福山区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庄虔文 烟台市规划局福山分局局长

王成华 烟台市莱山区政协副主席、莱山区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吴军源 盛泉工业园区管委主任 宋振家 烟台市规划局牟平分局局长 孙传武 蓬莱市规划局局长 宋庆文 蓬莱市经贸委主任 柳玉斌 龙口市地铁办主任 周忠昌 莱州市开发总公司经理 施品传 莱州市开发办主任

董 强 莱阳市规划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马忠武 招远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振远 栖霞市规划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薛少杰 海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处主任 王黎明 长岛县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秘书长

赵永安 烟台建设集团副总经理

常务副秘书长

曲凡叶 烟台市建设局科教设计科科长

副秘书长

孔 超 烟台建设集团副总经理 商静宇 烟台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 蔡雅娜 烟台市勘察设计审查中心主任

张积太 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曲修峰 烟台民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福松 烟台开发区建筑业管理处处长 王启新 龙口市规划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高大利 栖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文斌 长岛县建设局副局长 杨晓奇 莱州市规划勘察测绘院院长 张大军 蓬莱市建设工程质监站站长

郭桂芬 招远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主任 杨旭波 海阳市中村建筑有限公司经理 遇吉茂 莱阳市规划建设管理局综合科科长 林则川 福山区建筑业管理处处长

联系人:曲凡叶 联系电话:0535-6917695

潍坊校友会

名誉会长

崔学选 潍坊市建设局局长 邵长玉 原会长,潍坊建校书记 潘 强 潍坊市市政管理局局长

会 长

桑福岭 潍坊市建设局副局长

副会长

孙守勤 潍坊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王洪书 安丘市人大副主任 赵力良 临朐县规划局副局长 田玉强 青州建设局副局长 陈贵仟 昌乐县建设局副局长 崔法贵 昌邑房管局局长 单 田 高密建设局城建科科长 马翠芬 潍坊学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

徐鹏强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潍坊建筑业协会副会长 张伦孝 山东寿光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于永瑞 潍坊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 刘季林 诸城华元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

王可珍 安丘华安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赵新生 山东景芝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者松 山东高密市广安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兆廷 昌邑兴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傅友冬 山东阳光金源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世宾 潍坊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来田 山东省寿光市第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名誉秘书长

宋喜朋 潍坊建筑业协会会长、原潍坊市建筑工程管理局书记

秘书长 徐鹏强 (兼)

常务副秘书长

曹金采 潍坊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副秘书长

付余新 潍坊市建设局村镇建设科科长 李光耀 奎文建设局副局长 李玉臻 潍城区质检站副站长 郭效英 坊子区建设局副局长 常兴江 寒亭建设局副局长 王慧敏 海化区质检站站长

韩炳顺 高新技术开发区组织部副部长 毛邦虎 潍坊污水处理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庞立泽 潍坊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 刘文远 寿光设计院院长

李东泰 昌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子良 安丘市建工处施工科长

王向东 潍坊建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赵洪亮 山东阳光金源置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杨继亭 青州市高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玉金 临朐县建筑公司总经理 李寿昌 昌乐县工程监理中心工会主席

刘国辉 潍坊华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世波 山东宏嘉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董事长 刘道鹏 枣庄元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炜 潍坊昌大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联系人:曹金采 联系电话:13562680068

济宁校友会 顾 问

陈 颖 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贺 雷 济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名誉会长

韩连绪 济宁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新才 济宁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任宪政 山东圣大建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会 长

济宁市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济宁市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局长 常务副会长

史衍智 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副会长

宋 伟 济宁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 郭 建 济宁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宋新光 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纪建国 济宁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主任 黄玉峰 济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史衍智 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史鲁蓬 济宁市建工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华 济宁市建设监理公司总经理 王 珏 济宁市供水集团党委书记 王 欣 兖矿集团焦化厂经营厂长 李新斗 济宁市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 马 磊 济宁市规划咨询中心主任 张 静 济宁市维拓建筑设计院院长 王培发 济宁市任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张晓光 曲阜市建设局副局长 包金才 邹城市监理中心主任 张仰杰 鱼台县经济开发区副主任 曹 欣 泗水县建设局规划设计所所长 谭少坤 金乡县建筑工程管理处副主任 张公玉 嘉祥县建设局施工科科长 高中进 汶上县房建开发公司经理 郑其君 微山县招标办副主任 刘 沛 梁山县建设局副局长

秘书长

刘 健 济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副秘书长

周 平 济宁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总工程师 侣传宪 济宁鲁兴房地产开发公司总工程师 苏荣池 济宁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总工程师 徐善常 济宁市工业设计院副院长 潘荣国 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万怀友 济宁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张福民 济宁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主任 李 惠 济宁市规划局开发区分局科长 李 鹏 济宁市东方建设工程监理公司总经理 闫新元 济宁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副科长 黄 超 济宁市华园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彭书勋 济宁市任城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 王明春 兖州市建设局纪委书记 颜廷玉 曲阜市建筑设计院院长 张兴强 邹城市建设局城建处副主任 刘鲲鹏 鱼台县建设局安全站副站长 孔宪坤 泗水县建设局定额站站长 王金雷 金乡县建筑工程管理处办公室主任 徐昭庆 嘉祥县建筑设计院院长 孙振立 汶上县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宗卫光 微山县规划服务站副站长 张庆林 梁山县建筑设计院院长

联系人:刘 健 联系电话:0537-2968005

泰安校友会

会 长

王永征 泰安市岱岳区政府区长

副会长

段爱华 泰安市岱岳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刘忠义 市规划局副局长 于守海 市招商办副主任 李彭令 市城建国资公司总工程师 闫 华 市城市建设设计院院长 玄绪昆 市规划局泰山分局副局长 张孝祥 新泰市建筑设计院院长 翟志胜 肥城市规划局局长

朱立勇 宁阳华龙水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景倩 东平县银山镇镇长

秘书长

魏兆传 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副秘书长

任德惠 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副院长 蒲英标 市建设工程管理局副局长

联系人:魏兆传 联系电话:0538-6309298

威海校友会

名誉会长

毕建新 原市建委副主任

会 长

王秉刚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副会长

隋永华 威海市城市规划局局长 岳初建 威海市建委副主任 周永迪 威海市建委副主任

鞠衍奎 威海市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站长 吴洪涛 威海市建委开发办主任 吕 波 威海市城市执法局副局长 宋修德 威海市草庙子工业开发区副主任 张忠民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处处长 扬 军 威海市宇昊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 侯国进 威海市公路局开发公司经理 王天华 威海市水务集团副经理 邵 军 威海华能电厂总工

梁承山 威海鲁能海源置业开发公司经理 于富波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院院长 孙世波 威海市设计院巍宝安装公司经理 吴世昕 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经理 丛培友 威海友邦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 刘顺成 荣成建设局副局长 刘煜亭 乳山市质监站站长 姜忠军 文登市质监站站长

秘书长 周永迪 (兼)

副秘书长

丛培娣 威海市冠华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 颜海砺 威海市天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宋协辉 威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主任 张林青 威海市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经理 穆 杰 威海建兴设计院有限公司经理 庞树伟 威海建设集团三公司经理 张 伟 威海建设集团四公司经理 李方军 威海建设集团二公司经理 孙坤同 威海市房管局办公室主任 梁清华 威海市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总工

联系人:周永迪 联系电话:13356818955

日照校友会

名誉会长

董淑波 市长助理 市建委主任、党委书记

会 长

吕国伟 市建委副主任

副会长

魏茂军 市建委副主任 徐中伟 岚山区委常委、副区长 范开利 市自来水公司经理 李宜周 艺州设计院院长 陈相同 昊大集团董事长 王克富 五莲建设局副局长 高子孟 山海天建设局局长 张德利 开发区设计院院长 余西顺 地勘八院纪委书记

汉维梓 山东同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秘书长

臧新宇 市园林处主任

副秘书长

夏 永 建设工程监督站副站长 倪守录 莒县城乡建设局科长 王在兵 五莲县图审中心主任 郑德光 岚山中信监理公司经理 姚爱民 日照市开发区规划设计院 徐礼军 山海天城建集团副总 刘奎森 地勘八院科长

袁兆良 山东同泰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联系人:臧新宇 联系电话:13806330161

莱芜校友会

名誉会长

单增德 莱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圣林 莱芜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会 长

杨 峰 莱芜市房地产管理处处长

常务副会长

亓汉友 莱芜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

副会长

刘继叁 莱芜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学进 莱芜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侯晓龙 莱芜市城市规划局总工程师 陶长青 共青团莱芜市委副书记 杨贵彬 莱芜市全通建筑公司经理 郝立峰 莱芜市方圆设计公司经理 孙延身 泰丰纺织集团投资公司经理 刘士祥 莱芜市连运水泥厂厂长 冯经虞 莱钢机制公司经理

秘书长

陈立刚 莱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院长

常务副秘书长

田兆勇 莱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副秘书长

李云亭 莱芜市全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 峰 莱芜市规划勘查设计院副院长 张敬远 泰丰纺织集团基建部主任 亓爱群 鲁能开源建筑公司副经理 魏圣昌 莱芜市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 张献华 莱城区建设局质检站副站长 刘 杰 正大监理公司副经理

联系人:陈立刚 联系电话:0634-8899732

临沂校友会

名誉会长

徐从兴 山东信德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名誉副会长

刘德成 临沂市建设局副局长 杜兆银 临沂市公安消防分局 张守秀

张桂玉 天元集团董事长

朱长岭 华泰建设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朱乃廷 临沭县体改委

会 长

李兴军 临沂市规划局局长

副会长

李新忠 临沂市计委投资科科长 王卫军 双月园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亓树生 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张新华 临沂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 薛 铸 临沂市建设局施工科科长 张元金 临沂市规划局工程科科长 白 岩 临沂市规划院副院长 范玉山 临沂市城建测绘院院长 鲁佃太 临沂市建设局助理调研员 吴永清 临沂市公安消防分局副局长 田文勤 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 林青友 天元集团安装公司书记 刘彦起 罗庄区建委工会主任 魏元福 临沂矿务局副经理

高洪文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公司基建办主任 冯正新 河东区建设局副局长 谭卫东 苍山县建设局副局长

张 军 房源房地产住宅发展公司董事长

秘书长

张新华 (兼)

副秘书长

王 韬 山东汇仁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毛 杰 临沂市设计院副所长 周 刚

王文礼 双月园集团办公室主任 赵 炬 市建设局办公室副主任

联系人:张新华 联系电话:0539-8115636

德州校友会

顾 问

郭作富 德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名誉会长

邵自升 德州市建设委员会主任 刘文治 原德州市建委副主任 孙军生 德州市组织部副部长 赵春雨 德州市城市执法管理局局长 宋学军 德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会 长

李荣胜 德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副会长

杨 毅 德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王 红 德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段文通 德州市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 杨文华 德州市开发拆迁办主任 崔全岳 德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 朱金华 德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

陈鲁滨 德州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靳海洋 山东德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志敏 宁津县建设局纪检书记 郝 兵 齐河县建设局副局长 刘启彦 陵县建设局副局长 张晓临 临邑县建设局副局长 高学功 平原县建设局副局长 李玉岭 武城县建委副主任 蒋 磊 庆云县建设局副局长

秘书长

崔全岳 (兼)

副秘书长

哈 勇 德州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董伯驹 德州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孙新泉 禹城市质检站站长 卞 彬 乐陵市监理公司经理 孟宪斌 夏津县建筑设计院院长

联系人:崔全岳 联系电话:0534-2665179

聊城校友会

会 长

李军生 聊城大学副校长、聊城市市长助理

副会长

田中俊 东阿县委副书记 栾振利 茌平县副县长 孙福亮 聊城市经贸委副主任

兹留柱 山东聊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胜潮 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院长 王爱生 聊城市建委副主任 郭守印 聊城市规划局副局长

秘书长

兹留柱 (兼)

副秘书长

李继峰 聊城市房管局开发科科长 宋洪秋 聊城市建委招标办主任 齐武祥 聊建集团副总经理、建科院院长

郭明洪 聊建集团副总经理、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经理 李 瑛 聊城市规划局规划科科长 赵联信 东昌府区建设局副局长

联系人:兹留柱 联系电话:13806358198

滨州校友会

名誉会长

隆方同 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星泰 无棣县县委书记

顾 问

史 东 市政协副主席

孔祥惠 市建设局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马光辉 滨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李玉莲 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会 长

李太远 市建设局副局长

副会长

王金岗 滨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李 军 滨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 尹秀琳 滨州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 韩海龄 滨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曲秀峰 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马 波 惠民县建设局副局长 王 军 山东邹平建筑集团公司总经理 张胜民 沾化县建设局副局长 秘书长

马銮洲 滨州市建管局副局长

副秘书长

刘群和 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部主任 郭宪玉 邹平县建管处主任 刘 军 滨城区建设局副局长 孙建军 博兴县质检站站长 何文新 无棣县质检站站长 刘全信 信阳县安检站站长

王开光 滨州市经济开发区设计院院长 张 勇 滨州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经理

联系人:马銮洲 联系电话:13854329919 菏泽校友会

名誉会长

李卫国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毕可文 原菏泽地区人大主任 党文生 市建设局局长、党委书记 程贯乾 原建委副主任

会 长

方天宾 菏泽市建设局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科长

副会长

王敏生 菏泽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刘建国 菏泽市建设局副局长 刘文林 菏泽市规划局副局长 邵九宪 菏建集团总工、高工 李 明 菏泽市规划建筑设计院院长 白 哲 菏泽光源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元翔 曹县建筑工程管理局局长 邵传述 成武县房产局局长 陶祥平 单县建设局副局长

彭 新 巨野县建设局副局长、工程师 胡存景 郓城县建设局副局长 马良腾 东明县供电局副局长 王同民 菏泽市建设职工培训中心 秘书长

王同民 (兼)

副秘书长

郭国智 菏泽市审计局高工 吴大勇 菏泽市质监站高工、站长 杨以柱 菏泽财政局高工 赵文兰 菏泽规划局主任 高照轩 菏泽市建行 平纪强 菏泽市一建公司高工 孔新民 定陶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经理 满启祥 单县建设局质监站站长 王若宇 曹县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杨克亮 巨野县建设局城建科科长、工程师 库秀才 郓城县建设局

段 朋 东明县建设局质监站工程师 申 喆 鄄城县建设监理公司经理 魏昌东 成武县城乡建设局工程师

联系人:王同民 联系电话:0530-5319316

地质校友会

名誉会长

杨正江 原山东省地勘局局长 张永海 原山东省地质学校校长

牛俊宪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会 长

王桂鹏 省国土资源厅执法局局长

副会长

万继涛 省地矿局集团公司副总工 王义生 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经理 于学峰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德敬 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 吉孟瑞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副院长 李 瑛 鲁南地质工程勘查院副院长 李光友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处处长 李景波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宋明春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勘处副处长 郑富华 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副主任 宫述林 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副院长 韩连顺 山东建筑大学科长 颜景生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

秘书长

于学峰 (兼)

常务副秘书长

韩连顺 山东建筑大学学生处

副秘书长

王传进 省地勘局审计处处长 王树星 鲁北地质工程勘查院工会主席 刘 风 泰安市泰山区工商联会长 孙永福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李现文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站站长 宋余礼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高工 张冠英 省建设厅经理

陈言贵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主任 倪 军 省地勘局财务处处长 郭德英 山东地矿工程集团经理 韩廷宝 鲁南地质工程勘查院经理 韩祥银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高工

山东建筑大学试题范文第6篇

2004.11 1. 以下选项中不是EDA工具(括号内为开发公司)的是

A.Star-Hspice (Avanti)

B.Star-Craft (Blizzard) C.Silicon-Ensemble (Cadence)

D.Design-Compiler (Synopsys)

2. 请写出图1所示的两种组合逻辑电路实现的功能,请问哪一种电路更好,为什么?

图1 组合逻辑电路

3. 如图2所示的动态电路中,第一级的输出直接接第二级的栅,会有什么问题,请问改进的方法(改进后实现的功能不变)?

VDDCLKCLKOUTInVDDCLKCLK图2 动态组合逻辑

4. 说明CMOS电路的Latch Up效应,请画出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产生原因。

5. 图3所示为2输入选择器。该电路由完全互补的静态CMOS构成,电源电压为VDD=5V,图中的三个电容都为0.5pF,不考虑其他电容的影响。 (1) 设输入信号(S,A,B)相互独立,且它们为“1”的概率均为50%,

求输出节点X,Y,Z发生01转换的概率(P01)。 (2) 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为50MHZ,求该电路的动态功耗。

图3 选择器

6.请画出图4所示版图对应的电路图 a. 试问NMOS与PMOS的尺寸,λ=0.6μm。

b. 画出电压转移曲线,标出VOH,VOL,VM,VIH,VIL的位置并计算其值。

相关文章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第1篇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把党支部建在民生项目上2012年腊月廿三,北京又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在市场上置办年货的广外街...

3
2025-09-22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第1篇一、学院概况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

1
2025-09-22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第1篇目录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2 公...

1
2025-09-22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第1篇感恩教师作文800字高中一:你是一名老师,但在学的心目中,你是我们最铁的朋友。初次见面,你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1
2025-09-22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物流;虚拟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大学创新基金科研项目(编号:SHUCX092098) 《基于...

2
2025-09-22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第1篇来源:华商报-华商网 作者:张阿芳2009年04月15日10:28 我来说两句(0)近期,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成...

1
2025-09-22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高二年级政治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

2
2025-09-22
感恩诚信励志自强范文

感恩诚信励志自强范文

感恩诚信励志自强范文第1篇信息与通信学院0901120426谢伦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