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五中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精选4篇)
宁县五中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第1篇
宁县五中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和爱美、审美意识,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努力形成“学校主抓、师生积极参与、坚持常态运作、规范检查考核”的治理格局。依据宁教办发【2017】3号文件及县政府、镇党委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落实好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任务作如下安排:
一、创建目标
1.校园自然环境优美,花草葱郁,通道平整,校舍整洁,园圃错落有致,树木青茂。
2.校园人文环境优雅,室内外窗明几净,墙壁无尘,版面标语醒目,图文并茂,文化气息浓郁,育人主题鲜明。
3.校园周边环境优越,路通途坦,往来有序,沿线树行洁净,邻舍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污水、无异味,文明程度和居家的幸福指数提升。
二、总体要求
按照“领导带头、班级主抓、全员参与”的原则,围绕“六整治一行动”的重点,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工作。
(一)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团委、总务处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要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推动,层层立标杆、做示范,层层传压力、见成效,为深入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部门主抓、分工明确”。教导处、团委、总务处、各班级都是创建工作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主体,要明确各自职责,做好明确分工,靠实工作责任,做到每一周一大清、每天一小清、随机时时清,认真开展区域内环境整治和卫生清洁工作,并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县、镇统一安排的全域无垃圾活动之中。
(三)坚持“全校动员、整体推进”。全校师生都是创建工作的主体,也是创建工作的直接受益者。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全校师生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创建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要不断扩大宣传教育动员工作覆盖面和渗透力。
(四)坚持“督查问效、考评奖罚”。把值周领导每天的督查反馈作为推动创建工作落实的有力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反馈意见、督促整改,做到跟踪检查与精细考评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坚持每天督查反馈,通报情况,一周一评议、年终奖惩的规章制度,依据督查考评标准,加大督查问效力度,做到考评公正、奖惩分明、问责到位。
三、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一)落实好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任务
抓好学校内部和“门前三包”责任区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校园内班级按政教处划分卫生区域及时保洁,始终保持整洁美观。
(二)落实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任务
1.整治区域:学校大门口周围。
2.整治任务: 积极协调配合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坚决整治学校周边占道经营、乱贴广告等现象,禁止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大门入口内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无烟校园宣传、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等宣传版面。校外张贴校园安全保护综治十项规定宣传版面。
(三)落实好交通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任务
主要是做好全面宣传发动。(1)学校要按照全覆盖的要求,严格教育和要求全校师生带头守法、自觉遵法,制定完善本单位人员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及交通违法追查处理制度,管好自己的人和车,带头争创无交通违法、无交通事故单位。(2)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和交通宣传“进学校、进教室、进家庭”等三进工作,开展道路交通法制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师生、家长积极支持、参与集中整治,积极配合县镇开展交通文明劝导、交通文明宣传等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落实好“人文校园·人人清洁”全校全域无垃圾突击行动
1.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早7:30—8:00开展学校内外部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发动全校教职工,对本院落、教室、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各功能室、走道、操场、厕所、墙壁玻璃、窗台门框、校院马路边、等公共区域进行卫生清洁,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每天下午1:40--1:50捡拾校园落叶、塑料袋,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做到门前整齐有序、室内卫生清洁、庭院绿化美化。
2.定期开展厕所、垃圾仓清除。每天清理二次厕所卫生,半月喷洒消毒一次;及时清理拉运垃圾仓一次。
3.开展街区卫生清洁行动:对临近主次干道的树沟、绿化带、人行道进行彻底清扫,确保区域内无烟头、纸屑、果皮、塑料袋、“牛皮癣”小广告等明显杂物。劝导沿街商户落实“三包”职责,确保无乱摆设摊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破坏公物、乱设铭牌、随地乱扔杂物等不文明现象。开展文明引导活动、劝阻非机动车、行人不按道通行、乱穿马路、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确保责任路段秩序井然。
四、创建工作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12日至10月20日)
召开全校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整治工作各项任务,充分广泛宣传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积极营造开展活动的浓厚氛围,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集中整治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0日)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紧盯重点领域和环节,明确任务、靠实责任,集中力量做好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确保实现全域全城视线范围内无垃圾、无污染、无异味的“三无”目标。
(三)总结奖惩阶段(每月、每季度、半年、年终)坚持每月一小结、每季一汇总、半年一评价,年终认真总结整治工作经验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和固化制度体系,形成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成效机制。
五、领导及考核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 长:范绪民
副组长:邱小春
朱永良 王小红
成 员:王文涛
权剑飞
张鹏波
杨春
赵立刚
赵会涛及各班主任
(二)考核
1.值周员每天对各班清扫行动进行检查评比,量化打分,集队通报;周末小结,综合排名公布,周一年级组晨会对本级排名第一的班级颁发“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全级师生大会予以表扬。
2.班级全域无垃圾行动积分纳入学期末班主任考核,直接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全域无垃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力以赴投入到整治工作中,把整治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切实增强形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班子成员和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首先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其次是积极行动,拿起扫把拖把,认真清扫,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学生。
(二)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在整治工作中,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按照学区统一部署协同作战、搞好配合,形成分工负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各班要把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同“文明习惯教育月”、“生活习惯教育月”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既要落实行动,又要培养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行动意识,“人人消灭垃圾,家家清除垃圾”全域无垃圾就成为了大家的共同目标。
(四)巩固成果,健全制度。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防止反弹,巩固整治工作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使我校创建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二日
宁县五中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第2篇
习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中,明确要求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已经从“盼温饱”转变为“盼环保”,从“求生存”转变为“求生态”。因此,开展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是从中央到地方适应发展新形势、顺应百姓新期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设山川秀美新合道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我镇虽然坚持把推进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认真贯彻省、市、县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但整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管理难度大,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和保洁清扫队伍。二是受县级财力制约,乡镇、村社垃圾处置、收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的垃圾清扫清运设备,无法满足垃圾处理需要,亟须加大环保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三是农村全域无垃圾整治虽有法律法规的支持,但因为基层法制体制不完善,对于一些破坏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基层束手无策。
宁县五中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第3篇
2019年,团县委把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全域无垃圾工作行动的要求,团县委迅速发动全部成员积极投身全城无垃圾工作行动中,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动员部署,确保活动及时开展
我们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推进全城无垃圾建活动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一是注重行动时效。按照此次活动要求,团委及时对全城无垃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从区城划分、人员保障、制度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做了要求,组织单位成员到卫生划分区城进行清扫,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此次活动的后续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发动单位成员第一时间参与行动,彻底清理全城无垃卫生责任划分区城和办公室内外卫生,确保活动开展及时有效。二是注重领导班子带头。领导班子切实发挥以身作则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头清扫垃圾带头督促检查,确保带动有力,措施到位。
二、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活动,推进美丽宕昌建设。
按照县委、政府对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统一安排部署,首先从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着手,建立完善的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对各自工作环境及单位工作环境的整治,确保单位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治,提高我单位环境卫生及每位成员创建全域无垃圾的意识。同时,在单位全城无垃圾卫生划分区城,坚持每周五打扫区城卫生,对长期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积极引导他们融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断将全城无垃圾创建活动推向深入。
三、加大宣传,提升单位成员参与意识
在全城无垃创建活动启动之后,不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体成员参与活动。通过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报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全城无垃圾工作,引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系成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域无垃圾实施方案 第4篇
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宜居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和爱美、审美意识,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努力形成“责任学校主抓、师生积极参与、坚持常态运作、规范检查考核”的治理格局。根据县局、学区要求,现就我校落实好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任务作如下安排:
一、创建目标
1.校园自然环境优美,花草葱郁,通道平整,校舍整洁,园圃错落有致,树木青茂。
2.校园人文环境优雅,室内外窗明几净,墙壁无尘,版面标语醒目,图文并茂,文化气息浓郁,育人主题鲜明。
3.校园周边环境优越,路通途坦,往来有序,沿线树行洁净,邻舍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污水、无异味,文明程度和社区居家的幸福指数提升。
二、总体要求
按照“领导带头、班级主抓、全员参与”的原则,围绕“六整治一行动”的重点,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工作。
(一)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少先队、总务处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要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推动,层层立标杆、做示范,层层传压力、见成效,为深入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部门主抓、分工明确”。教导处、少先队、总务处、各班级都是创建工作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主体,要明确各自职责,做好明确分工,靠实工作责任,做到每一周一大清、每天一小清、随机时时清,认真开展区域内环境整治和卫生清洁工作,并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县、镇统一安排的主题爱国卫生活动。
(三)坚持“全校动员、整体推进”。全校师生都是创建工作的主体,也是创建工作的直接受益者。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全校师生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创建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要不断扩大宣传教育动员工作覆盖面和渗透力。
(四)坚持“督查问效、考评奖罚”。把值周领导每天的督查反馈作为推动创建工作落实的有力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反馈意见、督促整改,做到跟踪检查与精细考评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坚持每天督查反馈,通报情况,半年一评议、一年一奖惩的规章制度,依据督查考评标准,加大督查问效力度,做到考评公正、奖惩分明、问责到位。
三、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一)落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任务
抓好学校内部和“门前三包”责任区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校园内班级卫生区域划分清楚、合理,保持整洁美观。
校园内卫生区域划分如下:
六年级清扫区域为学校西前院及教学楼前靠西的区域;教学楼一楼楼道及一楼到二楼楼梯由六年级负责;垃圾坑由六年级负责;
五年级清扫区域为学校东前院及教学楼前靠东的区域;学校中路;校门口公路;教学楼二楼楼道及二楼到三楼楼梯由五年级负责;
四年级清扫区域为学校操场东半边及教学楼东边;教学楼三楼楼道由四年级负责;教职工厕所由四年级负责。三年级清扫区域为学校操场西半边及教学楼西边; 各班清扫各班卫生;
车辆停放有序,无违章建筑。办公场所环境优美,窗明几净,无垃圾污水、杂物堆放,下水道畅通,卫生间干净整洁无异味,设施完善,有禁烟标志。
学校功能室卫生清扫划分:
任小梅负责实验室;姚瑞娟负责图书室;李志强负责营养餐室; 杨亚红负责音体美器材室;王转负责微机室;于秀娟负责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姚改琴负责仪器室;李志强负责门卫室。
(二)落实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任务 1.整治区域: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2.整治任务:
积极协调配合公安、环卫、市管、综执、文广等相关部门,坚决整治学校周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违章搭建、乱设广告牌等现象,禁止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大门入口内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无烟校园宣传、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书等宣传版面。校外张贴校园安全保护综治十项规定宣传版面。
(三)落实好交通环境综合整治有关工作任务
主要是做好全面宣传发动。(1)学校要按照全覆盖的要求,严格教育和要求全校师生带头守法、自觉遵法,制定完善本单位人员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及交通违法追查处理制度,管好自己的人和车,带头争创无交通违法、无交通事故单位。(2)结合文明社区创建和交通宣传“进学校、进教室、进家庭”等三进工作,开展道路交通法制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师生、家长积极支持、参与集中整治,积极配合县镇开展交通文明劝导、交通文明宣传等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落实好“人文校园·人人清洁”全校全域无垃圾突击行动
1.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早7:30—8:00开展学校内外部环境卫生清洁行动:发动全校教职工,对本院落、教室、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各功能室、走道、操场、厕所、墙壁玻璃、窗台门框、校外马路边等公共区域进行卫生清洁,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每天下午1:00--1:20捡拾校园落叶、塑料袋,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做到门前整齐有序、室内卫生清洁、庭院绿化美化。
2.定期开展厕所、垃圾仓清除。每天轮流清理一次厕所卫生,每周铺撒白灰消毒一次;每月清理垃圾仓一次。
3.开展街区卫生清洁行动:对临近主次干道的树沟、绿化带、人行道进行彻底清扫,确保区域内无烟头、纸屑、果皮、塑料袋、“牛皮癣”小广告等明显杂物。劝导沿街商户落实“三包”职责,确保无乱摆摊设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破坏公物、乱设铭牌、随地乱扔杂物等不文明现象。开展文明引导活动、劝阻非机动车、行人不按道通行、乱穿马路、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确保责任路段秩序井然。
四、创建工作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23日至8月31日)
召开全校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整治工作各项任务,充分广泛宣传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积极营造开展活动的浓厚氛围,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1日至12月31日)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紧盯重点领域和环节,明确任务、靠实责任,集中力量做好全域全城无垃圾创建工作,确保实现全域全城视线范围内无垃圾、无污染、无异味的“三无”目标。
(三)总结奖惩阶段(每月、每季度、半年、年终)坚持每月一小结、每季一汇总、半年一评价,年终认真总结整治工作经验并上报学区,不断完善和固化制度体系,形成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成效机制。
五、领导及考核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张继新(学校校长)副组长:徐斌涛(学校教导主任)
任喜军(学校政教主任)
李志强(学校总务主任)成 员:各班主任
(二)考核
1.值周员每天对各班清扫行动进行检查评比,量化打分,集队通报;周末小结,综合排名公布,周一升国旗仪式对排名第一的班级颁发“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全校师生大会予以表扬。
2.班级全域无垃圾行动积分纳入学期末班主任考核,直接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建全域无垃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力以赴投入到整治工作中,把整治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切实增强形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班子成员和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首先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其次是积极行动,拿起扫把拖把,认真清扫,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学生。
(二)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在整治工作中,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按照学区统一部署协同作战、搞好配合,形成分工负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各班要把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同“文明习惯教育月”、“生活习惯教育月”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既要落实行动,又要培养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行动意识,“人人消灭垃圾,家家清除垃圾”全域无垃圾就成为了大家的共同目标。
(四)巩固成果,健全制度。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防止反弹,巩固整治工作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使我校创建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小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