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自然之道范文第1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回顾整体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2、(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味语言,感悟“蠢事”。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朗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1)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2)老师采访向导: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可为什么你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生:(自由读,齐读)在书旁边写写批注,再交流。
过度: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段。
三、明白后果,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师: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生:......
2、引读
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生:(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师: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继续读文)
师: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3、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再读课文,发挥想象。
1、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出示) 向导心里难受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生:......
2、指导朗读
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份悲伤。读出他无限的悲叹: 生:(读)
五、回归整体,提升文本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师: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生:......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生:
3、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遵循 人 违背
保护↘↙伤害
四年级下自然之道范文第2篇
一、易读错的字
黄莺(yīng)
吹拂(fú)
河堤(dī)
绿丝绦(tāo)
裁剪(cái)
脱下(tuō)
害羞(xiū)
遮掩(zhē
yǎn)
嫩芽(nèn)
音符(fù)
杜鹃(juān)
包裹(guǒ)
寄东西(jì)
一堆(duī)
漏掉(lòu)
绚丽(xuàn)
花坛(tán)
年龄(líng)
握手(wò)
茁壮(zhuó)
亭子(tíng)
咨询(zī
xún)
二、词语听写
古诗
山村
儿童
碧绿
化妆
发丝
剪刀
冲走
寻找
姑娘
吐出
柳树
桃树
杏花
鲜花
原来
叔叔
一堆
邮局
礼物
植树
满意
休息
格外
邮递员
荡秋千
邓爷爷
引人注目
三、形近字组词
村(山村)
剪(剪刀)
冲(冲走)
吐(吐出)
杏(杏树)
邮(邮局)
树(树木)
前(前面)
种(种树)
土(土地)
古(古诗)
油(加油)
员(队员)
植(植树)
注(注意)
休(休息)
桃(桃花)
妆(化妆)
圆(圆心)
直(一直)
住(住房)
体(身体)
跳(跳高)
壮(壮大)
四、词语积累
1.动词搭配
(荡)秋千
(摇)尾巴
(吐)嫩芽
(挖)树坑
(骑)摩托
(领)包裹
(脱掉)棉袄
(冲出)家门
(奔向)田野
(寻找)春天
(挑选)树苗
(挖)树坑
(挥)铁锹
(填)土
2.量词搭配
一(朵)野花
一(个)包裹
一(条)小路
一(棵)柏树苗
3.读读记记
河堤堤岸
杨柳柳条
吹拂
化妆
春风拂面
梳妆打扮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
4.形容词搭配
(蓝蓝)的天空
(温暖)的阳光
(碧绿)的田野
(轻柔)的微风
(细细)的柳条
(宽广)的草坪
5.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绿油油
金灿灿
红彤彤
白花花
黑乎乎
AABB式词语: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
五、句子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拟人句)
2.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拟人句)
3.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4.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拟人句)六、背诵默写古诗
1.《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日积月累1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的字
曾经(céng)
泥泞(nìng)
迈步(mài)
踏着(tà)
荆棘(jīng
jí)
花瓣(bàn)
晶莹(yíng)
寻觅(mí)
献出(xiàn)
米糕(gāo)
甘蔗汁(zhè)
销售(xiāo)
的确(què)
郊外(jiāo)
泛起(fàn)
柔软(ruǎn)
地毯(tǎn)
葱郁(cōng)
饲养(sì)
工程师(chéng)
二、词语听写
雷锋
昨天
冒着
留下
弯刀
背着
洒水
温暖
不能
桌子
美味
买菜
文具
甘甜
劳动
妹妹
波纹
好像
景色
要求
一匹马
恋恋不舍
三、形近字组词
昨(昨天)
留(留下)
弯(弯刀)
具(文具)
波(波纹)
作(作业)
流(流水)
变(变化)
真(认真)
披(披着)
汁(果汁)
菜(白菜)
像(好像)
舍(不舍)
求(要求)
叶(树叶)采(采花)
象(大象)
合(百合)
球(足球)
景(景色)
匹(一匹)
京(北京)
四(四月)
四、词语积累
1.
词语搭配
(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
(弯弯)的小路
(晶莹)的露珠
(柔软)的绿毯
(温暖)的春风
2.量词搭配
一(块)糕
一(条)河
一(株)柳树
一(根)枝条
一(匹)马
一(片)绿毯
3.读读记记
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蛋糕
雪糕
糕点
面粉
粉丝
粉笔
甘蔗
蔗糖
蔗农
劳动
勤劳
疲劳
4.特殊词语
AABB式词语:平平常常
葱葱绿绿
蹦蹦跳跳
5.职业
教师
工程师
魔术师
建筑师
理发师
演员
营业员
服务员
裁判员
饲养员
五、句子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2.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比喻句)
3.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六、日积月累2
予(yǔ)人玫(méi)瑰(ɡuī),手有余(yú)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yǔ)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tàn)。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的字
山峰(fēng)
耸立(sǒng)
海峡(xiá)
繁荣(fán)
传统(tǒng)
元宵(xiāo)
小巷(xiàng)
月饼(bǐng)
赏菊(shǎng)
人类(lèi)
珍贵(zhēn)
饰品(shì)
损坏(sǔn)
赔钱(péi)
购买(gòu)
贫困(pín)
菠菜(bō)
炖肉(dùn)
米粥(zhōu)
油腻(nì)
二、词语听写
神州
小岛
台湾
海峡
民族
友谊
敬爱
大街
龙舟
艾草
转眼
团圆
热闹
贝壳
金钱
财产
关门
烧烤
茄子
鸭肉
鸡蛋
炒饭
人民币
齐奋发
贴窗花
甲骨文
与
三、形近字组词
州(神州)
弯(弯月)
见(看见)
甲(甲骨文)
币(钱币)
川(山川)
湾(海湾)
贝(贝壳)
由(由于)
巾(毛巾)
关(关门)
炒(炒饭)
吵(吵闹)
天(天气)
岛(小岛)
鸟(小鸟)
四、词语积累
1.词语搭配
黄河(奔)
长江(涌)
山川(美)
长城(长)
珠峰(耸)
情谊(浓)
(贴)窗花
(放)鞭炮
(看)花灯
(赛)龙舟
(吃)月饼
(赏)菊花
2.读读记记
珍贵
钱币
财富
赔本
购买
贫苦
华夏儿女
神州大地
珍惜
纸币
财产
赔礼
采购
贫穷
炎黄子孙
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3.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甜津津
酸溜溜
辣乎乎
香喷喷
油腻腻
软绵绵
脆生生
硬邦邦
五、课文复习
1.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贴窗花)、元宵节(看花灯)、清明节(祭扫)、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乞巧节、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赏菊花)
2.含有下列偏旁的生字:
“贝”字旁的生字:财、赔、购、贫、货。
“灬”:焦、烹、蒸、煮、煎。(基本都与火有关)
“刀”:分、剪、切。
“刂”:到、刺、刮、剑、
刚、列、利、划。
“心”:怒、恋、感、想、总、息。忘、忽、怎。
“忄”:慌、惊、怕、快、悄、慢、悔、性、恼。
“厂”:原、愿、雁、历、厉、厕、厨、压、厦。
“广”:庆、座、应、度、底、店、床、庄、康。
“尸”:屋、尿、屎、屁、局、展、居、屈。
“户”:房、扇、扁。
六、日积月累3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的字
盒子(hé)
聊天(liáo)
(píng)
葱郁(cōng
yù)
烟囱(cōng)
叮咛(dīng
níng)
渡口(dù)
遮蔽(bì)
山冈(gāng)
懂事(dǒng)
城堡(bǎo)
进攻(gōng)
轰炸(hōng)
赞同(zàn)
黄昏(hūn)
摇晃(huàng)
撞倒(zhuàng)
贪玩(tān)
脾气(pí)
大婶(shěn)毽子(jiàn)
坦克(tǎn)
二、词语听写
彩色
美梦
森林
拉手
结果
苹果
一般
精灵
雨伞
弟弟大姨
弟弟
方便
教书
游戏
母亲
周围
补充
句子
合力
枯死
火药
忘记
屁股
干净
幸运
使劲
四、形近字组词
彩(彩色)
拉(拉车)
苹(苹果)
般(一般)
合(合作)
精(精灵)
采(采花)
位(座位)
平(平地)
船(小船)
舍(不舍)
睛(眼睛)
句(句子)
幸(幸运)
使(使劲)
劲(使劲)
比(比赛)
姨(阿姨)
局(邮局)
辛(辛苦)
便(方便)
劝(劝告)
屁(放屁)
姨(咦,怎么了)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高兴一开心
常常一经常
喜欢一喜爱
美丽一漂亮
2.动词搭配
(伸)懒腰
(擦)触须
(垒起)城堡
(筑起)围墙
(插上)树枝
(攻打)魔窟
(搬运)食物
(编织)童话
3.量词搭配
一(块)草坪
一(朵)野花
一(片)天空
一(棵)枫树
一(把)太阳伞
一(座)魔窟
一(只)小虫子
一(颗)露珠
4.特殊词语
又~又~:又大又圆
又香又甜
又白又胖
又大又红
ABAC式的词语:昏头昏脑
大手大脚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全心全意
一心一意
有声有色
自言自语
各种各样
ABCC式词语:兴致勃勃
波光粼粼
怒气冲冲
得意洋洋
白发苍苍
AABB式词语:蹦蹦跳跳
摇摇晃晃
六、字词句积累
1.形容生气的词语:愤怒、恼怒、发火、大发雷霆、恼羞成怒。
2.形容高兴:喜悦、愉快、开心、兴高采烈、兴致勃勃。
3.形容难过:悲伤、伤心、悲痛、悲痛欲绝。
4.我的书包里,有语文书,有数学书,还有英语书。
5.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一会儿洗菜,一会儿收拾房子,一会儿给我辅导作业。
6.孙悟空本领可大了,一会儿变成老虎,一会儿变成狮子,一会儿变成巨龙。
7.排比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
有的圆,有的硬。
七、日积积累4
轻诺必寡信。
《老子》
失信不立。
《左传》
小信成则大信立。
《韩非子》
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的字
焦急(jiāo)
一截(jié)
羊圈(juàn)
叼走(diāo)
后悔(huǐ)
靠着(kào)
审视(shěn)
半晌(shǎng)
教诲(huì)
喜悦(yuè)
驮着(tuó)
磨坊(mò)
挡住(dǎng)
深浅(qiǎn)
马蹄(tí)
既然(jì)
突然(tū)
车厢(xiāng)
大厦(shà)
窑洞(yáo)
窄小(zhǎi)
二、词语听写
劝告
丢下
图片
上课
摆手
座位
交给
一页
抢走
愿意
麦子
应该
立刻
突然
伯伯
钻进去
掉下去
筋疲力尽
亡羊补牢
嘻嘻哈哈
揠苗助长
三、形近字组词
亡(死亡)
丢(丢下)
课(上课)
座(座位)
页(书页)
该(应该)
忘(忘记)
去(来去)
棵(一棵)
坐(坐下)
贝(贝壳)
刻(立刻)
愿(愿意)
命(生命)
伯(大伯)
抢(抢走)
嘻(嘻哈)
疲(筋疲力尽)
原(原来)
伞(雨伞)
泊(停泊)
枪(手枪)
喜(喜欢)
皮(皮筋)
四、词语积累
1.近义词:
巴望盼望、希望、渴望
焦急着急
连忙急忙
突然忽然
立刻马上
劝告劝说
2.反义词:
高低
好坏
深浅
3.读读记记:
靠近依靠可靠
注视仰视视而不见
抢先抢救抢夺
喜悦愉悦赏心悦目
4.特殊词语
AABB式词语:结结实实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5.形容不同“笑”的词语:微笑
狂笑
傻笑
笑眯眯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6.词语中生字互为近义词:教诲
寻找
伙伴
灾难
明亮
柔软
叫喊
道路
天悦
寒冷
冷冻
7.
词语中生字互为反义词:黑白
大小
上下
正反
前后
快慢
8.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井底之蛙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五、课文复习
1.《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还不算晚。
2.《画杨桃》告诉我们: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我们不一样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
3.《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遇到问题,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得自己亲自去试一试。
六、日积月累5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
第六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的字
慈祥(cí)
毕竟(jìng)
反映(yìng)
黄鹂(Ií)
鸣叫(míng)
慌张(huāng)
停泊(bó)
金蝉(chán)
分辨(biàn)
忠实(zhōng)
一盏(zhǎn)
稠密(chóu)
沟渠(qú)
航行(háng)
安稳(wěn)
饮水(yǐn)
船舱(cāng)
固定(gù)
考点二:词语听写
湖水
莲花
穷人
荷叶
绝对
含有
山岭
东吴
雷雨
乌云
垂下
窗户
欢迎
扑来
帮助
向导
永远
碰见
特别
积雪
宇宙
失去
水杯
容易
木板
浴室
黑压压
指南针
三:形近字组词
雷(雷雨)
穷(穷人)
含(含有)
乌(乌云)
杯(水杯)
雪(雪花)
空(天空)
舍(不舍)
鸟(小鸟)
坏(坏人)
扑(扑来)
积(积极)
容(容易)
宇(宇宙)
补(补充)
种(种树)
客(客人)
字(写字)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忠实忠诚
指引指点
分辨辨别
向导导游
分辨辨别
慌张惊慌
永远永久
2.反义词
快慢
稠稀
暗示明说
泄露保密
喧闹安静
3.量词搭配
一(阵)大风
一(只)蜘蛛
一(条)彩虹
一(盏)灯
一(件)事
一(个)安稳觉
4.描写不同“雨”的词语: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蒙蒙细雨。
5.扩词:宇宇宙宇宙飞船
航航空航空公司
员队员少先队员
车汽车公共汽车
风风力风力发电
院影院私人影院
六、课文复习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季西湖的美丽景色;
《绝句》描写了:春季色彩明丽的景色。
2.《雷雨》一文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等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4.《太空生活趣事多》介绍了: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等有趣的事情。
七、积累背诵
1.背诵《古诗二首》、《雷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
万
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绝句
》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
日积月累6
《悯农》(其一)
[唐]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第七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的字
耷拉(dā)
竖着(shù)
竹竿(gān)
飞舞(wǔ)
烦心(fán)
蹲着(dūn)
口罩(zhào)
长颈鹿(jǐng)
袜子(wà)
水坑(kēng)
播撒(sǎ)
绿茵(yīn)
愣住(lèng)
昆虫(kūn)
竭力(jié)
挪动(nuó)
规律(lǜ)
绒毛(róng)
愉快(yú)挣钱(zhèng)
二、词语听写
扇风
快慢
遇见
兔子
安全
一根
痛快
最后
商店
决定
终于
完成
工夫
星期
交换
青蛙
搬运
草籽
泉水
破坏
应该
倒立
整天
抽丝
纺织
编写
花布
消息
怎么
卖东西
三、形近字组词
抽(抽丝)
根(一根)
织(织围巾)
籽(草籽)
纺(纺布)
油(汽油)
跟(跟着)
识(认识)
仔(仔细)
坊(磨坊)
破(破坏)
蛙(青蛙)
兔(兔子)
倒(倒下)
编(编织)
披(披着)
桂(桂花)
免(免费)
到(到处)
扁(压扁)
四、词语积累
1.动词搭配公面玛
(栽)树
(种)花
(修)路
(织)围巾
(卖)泥塘
(采集)草籽
(盖)房子
2.量词搭配
一(对)大耳朵
一(根)竹竿
一(家)商店
一(间)小木屋
一(条)围巾
一(块)牌子
一(头)老牛
一(只)河马
一(条)毛虫
一(对)翅膀
一(条)蜈蚣
一(只)野鸭
3.读读记记
生机勃勃
尽心竭力
与世隔绝
色彩斑斓
笨手笨脚
九牛二虎之力
五、句子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3.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
4.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5.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六、积累背诵7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八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的字
逗笑(dòu)
蔷薇(qiáng)
逮着(dǎi)
譬如(pì)
粗糙(cāo)
敏感(mǐn)
睁眼(zhēng)
秩序(zhì)
射日(shè)
熔化(róng)
艰难(jiān)
裂开(liè)
乱窜(cuàn)
滋润(zī)
奔腾(těng)
钩子(gōu)
铲子(chǎn)
柿子(shì)
灿烂(càn)
火炬(jù)
垮掉(kuǎ)
源头(yuán)
二、词语听写
祖国
浓绿
希望
回忆
蓝天
比赛
世界
反复
成功
简单
方式
理由
觉得
值日
人类
艰难
弯弓
炎热
害虫
从此
新年
摘果子
掏鸟蛋
弄明白
三、形近字组词
祖(祖国)
望(愿望)
摘(摘下)
蛋(鸟蛋)
功(成功)
间(房间)
姐(姐姐)
忘(忘记)
商(商店)
旦(元旦)
劝(劝告)
简(简单)
值(值日)
艰(艰难)
反(反复)
炎(炎热)
啊(真好啊)
复(复习)
植(植树)
跟(跟着)
友(友好)
淡(冷淡)
阿(阿姨)
夏(夏天)
四、词语积累
1.近义词
忽然突然
立刻马上
逐渐渐渐
慢慢徐徐
一瞬间
一眨眼
慢吞吞
慢悠悠
2.动词搭配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登上)大山
(搭上)神箭
(拉开)神弓
(躲进)大海
(蹚过)大河
3.特殊词语
AABB式词语:慌慌张张
苍苍茫茫
AABC式词语:勃勃生机
格格不入
津津有味
朗朗乾坤
生生不息
恋恋不舍
依依不舍
五、句子
1.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
2.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3.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六、积累背诵8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本学期必须掌握的多音字:
啊
à(啊!亲爱的祖国)a(你好啊)
的
de(好的)dí(的确)
奇
qí(奇怪)
jī(奇数)
种
zhǒng(种子)
zhòng(种树)
漂piào(漂亮)
piāo(漂走)
挑
tiāo(挑选)
tiǎo(挑拨bō)
露
lù(露出/珠)
lòu(漏油/头)
炸
zhá(炸鱼)
zhà(炸开)
量
liàng(重量)
liáng(测量)
泡
pào(气泡)
pāo(泡桐)
倒
dǎo(倒下)
dào(倒水)
坊
fāng(街坊)
fáng(磨坊)
行xíng(行走)
háng(一行)
似sì(似乎)
shì(似的)
扇
shàn
(扇子)
shān(扇风)
喝
hē(喝水)
hè(吆喝、喝彩)
尽jǐn
(尽管)
jìn
(尽头)
扫
sǎo
(扫地)
sào
(扫把)
圈juàn(羊圈)
quān(圆圈)
藏
cáng
(捉迷藏)
zàng(宝藏)
冲
chōng
(冲走)
chòng
(冲着)
散
sàn(散步)
sǎn(散落)
应
yīng(应该)
yìng(应对)
难
nán
(困难)
nàn
(灾难)
都
dōu(都是)
dū(首都)
觉
jué
(感觉)
四年级下自然之道范文第3篇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多彩的民族节日》、
《家有喜事》和《异国习俗》,通过资料的搜集和交流,引导学生去了解我国和外国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和习俗,感受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知道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
2、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本地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
3、指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节日内容和风俗习惯等。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意识,引导其从众多的节日和日常习俗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5、使学生懂得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培养其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6、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与现象,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各种节日的感受和见解。
7、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知道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意识,引导其从众多的节日和日常习俗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9课时
第二课 多彩的民族节日
一、教学分析:
本课围绕“多彩的民族节日”来组织教学内容,安排了三个活动单元,分别是“辞旧岁迎新春”、“中秋话团圆”和“少数民族节日多”。
“辞旧岁迎新春”主要介绍了我国汉族的两个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的一些情况。
“中秋话团圆主要介绍了我国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一些知识,并引导学生过好中秋节。 “少数民族节日多”。引导学生交流有关少数民族的节日资料,着重了解蒙古族的“那达慕”和藏历新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和元宵节来历和习俗。
2、使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学会欣赏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3、组织学生过一次有意义的中秋节。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组交流有关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通过各组讨论汇报,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并展示有关的图片、视频等,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不同节日的氛围。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1
第一课时 多彩的民族节日
一、谈话导入,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在一年中,有那些节日?你最喜欢哪个节日? 生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师板书引导学生明确我国的传统节日。
如: 元旦、春节、元宵节、劳动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师: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简单说说。生在组内自由交流。 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初步了解春节。
1、师向学生介绍春节在我国的历史,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节。 师: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关于春节也有很多民间传说。 课件出示《除夕的来历》阅读。
师:关于春节的传说还有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相互说说。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
意图:让学生在思想中初步建立有关春节的概念。
2、欢天喜地过春节。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关春节有哪些习俗?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重点板书。
板书:买年画、贴对联、吃年夜饭、拜年
3、师生共同交流春节习俗的详细情况。 (1)放鞭炮:
师:大家知道过年哪些时候必须放鞭炮? 生回忆后相互交流。 (2)贴门神:
师:关于贴门神的来历和历史沿袭,大家知道哪些? 学生讲述故事并出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资料等。 师:你们家的过年会在家里和门上贴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发言。(贴春联和福字或贴窗花) 师:贴福字有什么讲究? 学生明确:要倒着贴。
师:人们过春节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2
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使学生对春节的习俗进行细致的了解。 (3)有关除夕。
师:除夕是在哪一天?你们家的情况有又是怎样的? 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意图:了解除夕,认识除夕。 (4)有关拜年。
同学们过年了,你们家是怎样拜年的? 学生描述自己家拜年的情况,师给予补充。 意图:进一步让学生对拜年有所了解。 (5)师:知道海外华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
学生描述自己的所知道的情况,师随机补充相关资料。
三、说春联,写春联。
师:春联也叫对联,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谁来说说你所搜集到的春联? 学生朗读春联,并对它稍加解释。
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春联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春联的来历。 意图:让学生了解春联的来历和意义。
四、元宵习俗大家谈。
师:元宵节在哪一天?关于元宵节的传说有哪些,给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学生讲述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师给予补充,当板书。 意图: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五、演一演,同过节。
组织学生表演春节、元宵节的风俗
六、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族节日
春 节:年夜饭、放鞭炮、拜年、贴对联、压岁钱
元宵节:吃夜宵、点花灯、跑旱船
课后反思:
3
第二课时 中秋节话团圆
一、谈话导入、走进中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春节的话题,今天,我们在再一起来学习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介绍中秋节的资料,了解中秋节的基本情况及象征意义。 意图:初步让学生了解中秋,认识中秋。
二、中秋节的故事
师:中秋节是在哪一天?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有哪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师: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又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看月亮,吃月饼。并叙述中秋节习俗的来历。
意图: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认识。
三、我们的中秋节。
1、师:有关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
学生将搜集的诗句与大家一起分享。
2、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34页的插图,了解中秋节的几项活动: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讲故事、问候出门在外的家人
3、你准备怎样过中秋节呢?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计划和大家一起分享。
4、学生思考,填写中秋计划。
5、师:这个中秋节,让我们聚在一起,开一个中秋节联欢会,大家想怎样来度过呢?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节目。
6、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节目设计,教师做适当的调整。
7、综合各组的节目,制作成节目表,大家分组准备。 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和参与能力。
四、中秋节联欢会。
1、组织学生布置会场。
2、组织学生开展联欢会。
3、选出精彩节目,加以奖励。
4、师生座谈,加深情感。
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中秋话团圆
中 秋 节:八月十五 习 俗:吃月饼、赏月
4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少数民族节日多
一、走进蒙古族,感受那达慕。
1、师:上节课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大家感觉怎样?
学生谈感受。
2、中秋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少数民族同胞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举行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对那达慕你了解多少,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学生自读教材36页的图片和文字,了解它的基本情况。
3、师:“那达慕”是什么意义?学生明确:游戏、娱乐。
4、教师简要介绍有关“那达慕”的情况。学生进一步了解那达慕。
5、教师播放“那达慕”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那达慕”大会的盛况。
意图:通过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那达慕”,体会“那达慕”大会的快乐。
二、走近藏族,感受藏历新年。
1、师:了解了蒙古族的那达慕,我们再来看看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什么时候?人们会进行一些什么样的庆祝活动?学生自由阅读教材37页的文字,观察图片,体会藏历新年。
2、学生汇报自己对藏历新年的认识,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3、师:藏族人民过新年与汉族新年有什么不同?
学生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总结。
4、教师播放藏历新年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藏历新年。
5、藏历新年有哪些习俗?
学生交流展示资料并汇报,教师补充。
意图:通过学习资料,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藏历新年。
三、我知道的少数民族的节日。
1、师: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呢?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3、各组汇报交流结果,列举少数民族的节日并说说其具体的习俗。
4、教师向学生播放介绍少数民族的节日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5、不论是汉族节日还是少数民族节日,几乎都有一个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人和事而产生,你知道哪些和大家分享一下。
5
学生把自己搜集到资料和大家相互分享。教师补充。
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少数民族节日多
蒙 古 族: 那达慕(娱乐和游戏)赛马、套马、射箭、摔跤、下棋、歌舞、 拔河、 篮 球 藏历新年:藏历元月一日到十五日
洛萨、古突、羌枯、扎西德勒、洛萨尔桑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家有喜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家有喜事”组织内容,安排了三个活动单元,分别是“搬新居”、“迎新娘”、和“生活中喜事多”,通过学生的观察、采访、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去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喜庆活动和民间习俗。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相关的民间习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感受力、要求学生对各种喜庆活动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能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从各类喜庆活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4、培养学生探究民间习俗的兴趣及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过程与方法:
1、交流有关盖新房、搬新居的习俗,取其精华。
2、结合教材中迎新娘的喜庆场面和相关文字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婚礼习俗,认识婚礼习俗的发展变化。
3、交流生活中的喜庆及喜庆活动的操办流程,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相应的民间习俗,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生活的喜庆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喜事的操办方法,并能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它们。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搬新居
一、导入,创设气氛。
1、师:人们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么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结合自己对这句的了解在组内讨论交流。
6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中国老百姓家中的各种喜事。就先从盖新房、搬新居说起吧。
意图: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话说“盖新房”。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搜集资料,谁能总结一下盖新房有什么习俗呢?让少数学生发言,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2、师生共同探讨民间盖新房的习俗。
选址奠基建主体上梁挂瓦合拢口
3、为了让学生稍加了解盖新房的习俗,教师可播放一些有关建房的视频。 意图:通过交流,初步让学生了解有关盖新房的一般习俗。
三、聊聊“搬新居”。
1、师:房子盖好了,就要搬新家了,有谁知道搬新居的时候会有什么讲究?
2、学生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简单的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 师:搬新居的六类日常生活用品:
米水碗筷簸箕、扫帚内衣、枕头及床单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新居的民俗喜忌。
意图:通过交流,进一步使学生来了解搬新居的习俗。
四、少数民族搬新居。
1、为了让学生感受搬新居的喜庆气氛,教师可播放一些视频。
2、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39页的文字,来了解傣族人搬新居有什么习俗。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
3、师:除了傣族人和客家人的搬新居习俗,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特殊的建筑和搬新居的习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资料,组长进行总结归纳。
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搬新居
选宅地选日子打地基建主体披红梁 傣族人搬新居:
课后反思:
7
第二课时 迎新娘
一、结新婚、娶新娘。
1、师:同学们,在古人看来人生之中有四大喜事,你知道是哪四件喜事?
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明确: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2、师:以你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释这四句话的含义。 学生组内交流并达成一致。
意图:本课开始先让学生交流人生四大喜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接新婚、娶新娘。
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40页所提供的几幅插图来了解一下传统婚礼的一般流程。
学生观察几幅插图,根据自己从生活中的经验来描述每幅图的含义,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补充。 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二、讲述迎新娘的一般流程。
教师可结合视频给学生讲解娶新娘的习俗:
1、迎亲当天,新郎一大早带着花轿、婚车从家里出发,随行人员有红娘、伴郎、小姑等各种人员,一路浩浩荡荡赶到新娘家。
2、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时,女方会放鞭炮表示迎接。
3、新郎接到新娘后,一路吹吹打打,锣鼓喧天把新娘迎到自家门口。新娘到来时,自然也要鞭炮迎接。
4、按照习俗,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后有几个传统仪式,那便是射箭、踢轿门、跨火盆、跨马鞍。
5、拜堂、入洞房。
6、新人送入洞房后要闹洞房,大家知道闹洞房是怎么回事,根据查阅的资料来说说。你是怎样闹洞房的?学生交流闹洞房的方法并对之发表不同的见解。
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补充,并给学生讲述闹洞房的传说。
意图:通过探讨交流让学生了解旧时迎新娘的一般流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掌握。
三、新式婚礼大家谈
1、师:结合我们的现实情况,谈谈如今娶新娘是怎样的流程。学生根据自己参加过的婚礼形式在组内展开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播放视频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情况。
2、师:除了这些普通的传统婚礼,你还知道有哪些新式婚礼,和大家谈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意图:通过交流,进一步使学生对娶新娘有所了解。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设计: 迎新娘
迎 新 娘: 迎亲、拜天地、射箭、踢轿门、跨火盆、闹洞房
新式婚礼:集体婚礼、烛光婚礼、西式教堂婚礼、水上婚礼、童话婚礼
8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生活中喜事多
一、生活中的喜事。
1、师:同学们,生活中除了搬新居、娶新娘外,还有许多的喜事,大家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还知道有哪些喜事?
2、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2页的插图,了解图中的喜事所指什么。学生结合自己对图意的理解,在全班汇报交流。
3、师:公司开业、店铺开张人们会怎样庆祝?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说一说。学生描述自己平日所见所闻的相关情况,如开业或开张人们一般要请客、送鲜花贺篮表示主祝愿愿主人大吉大利、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等。
4、师:如果哪家的孩子考取了大学,人们又会怎样庆祝呢?学生结合自己所知道的来谈一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意图:通过交流汇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众多喜事及表示祝贺的方式。
二、宝宝的庆祝活动。
1、师:在人生的众多喜事中,生宝宝是一件特大的喜事,今天我们一块来探讨家中生了小宝宝,又有哪些喜庆习俗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43页的插图,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了解在组内交流。生:吃喜蛋、照百日照、做生日。
2、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再给予适当的补充。如:孩子出生后,孩子的爸爸会到亲朋好友家去报喜,过个十来天,亲朋好友就会都来赴宴表示祝贺,到了孩子一周岁时,还要给孩子做生日。 意图:本节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生宝宝时,人们是怎样来进行庆祝的。
三、说一说我家的喜事。
1、学生在组内交流,谈一谈最近自己家中发生的喜事。
2、全班交流,让学生到讲台上讲一讲自己家中的喜事,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明确喜事可大可小,不光结婚、生子是喜事,搬家、升迁、考试取得好成绩、开业等等都是喜事。这些喜事都会给人们带来快乐。
意图:交流家中的喜事,让学生体会任何一件喜事都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四、课堂总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9
板书设计:
生活中喜事多
公司开业:送花篮、写贺联 考取大学:喝拜师酒
生 宝 宝 : 报喜、吃喜蛋、满月酒、百日照、抓周
课后反思:
第三课 异国习俗
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异国习俗”组织内容,安排了两个活动单元,分别是“节日习俗”和“日常习俗”,通过安排学生搜集、交流相关资料,引导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了解世界。
“节日习俗”一课分为了三部分:圣诞节、感恩节、和我所知道 的“节日习俗”。
“日常习俗”一课的活动形式则要丰富的多,不仅有交流会,还有 表演会。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感恩节的庆祝方式和节日意义。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
4、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5、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组织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确定选题,然后收集某个国家或地区人们具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 式的资料,加工整理后在全班作介绍。与同学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 反映世界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邮票、明信片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一些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这些生活方式和《日常习俗》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节日习俗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了许多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节日。其中包括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包括“那达慕”大会、“开斋节”及“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另外,在我们现在庆祝的节日中还有一部分节日是从国
10
外传来的。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节日吗?
(生组内交流并汇报: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
师:你还能说出其它一些国外的节日名称吗?
(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回答:、感恩节、情人节、、狂欢节等) 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知道国内外的一些节日时间、习俗及名称。
师:同学们对于节日知道的还真不少,但不知你对这些节日习俗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异国节日习俗”,更多的来了解国外这些有意义的节日。
二、学生活动一: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按五个节日分组来进行小组交流,五个小组分别是:母亲节小组、父亲节小组、圣诞节小组、狂欢节小组及感恩节小组。
活动要求:
1、先小组进行交流,时间2分钟,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汇报。
2、汇报要求:我们组主要通过___________(询问、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了解到了***节日。随后是节日习俗介绍。(生交流并汇报)
意图:通过对不同节日的交流,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国外不同节日的习俗。
三、学生活动二:听故事,明道理。
师讲述《诚实节》的来历,并告诉孩子希望他们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旦南一样,永远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意图:用听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诚实、有用的人。
四、活动三:我是一名交流生。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国外节日习俗,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现在请大家结合下面问题来考虑:“假如你幸运的被选中,将要到国外某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生活、学习交流,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想一想,为促进我国与各国民族和睦相处,你能做些什么?(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课堂总结:结合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节日习俗
圣诞节(12月25日):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晚餐、圣诞歌曲 父亲节: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 课后反思:
11
第二课时 日常习俗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去搜集外国人的日常习俗的有关资料,了解外国人的习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日本人身穿和服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畅饮美酒边欣赏樱花的情景。提问:谁知道这是哪国人在欣赏樱花?他们是怎样做的? 学生观察、交流,从饮食、服装方面来谈。
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习俗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有关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板书课题:日常习俗)。
意图:创设日本人欣赏樱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俗。
二、了解欣赏
1、课件出示: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行走在沙漠中的情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
2、让学生通过课本交流、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并由学生谈谈课本上的资料自己是由什么方式搜集到的?(如上网搜集资料、查阅课外书等)
3、课件出示泰国人见面时的情景,学生交流泰国人见面时有哪些礼节?小组内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人的见面礼节?然后全班交流。
意图:利用课件展示情景,让学生在充分观察、交流中,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及泰国人的见面礼节。并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引领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三、汇报交流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是用什么方法搜集到的?
学生展示交流并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或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礼节)等生活方面,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的习俗文化,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一些日常习俗,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
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不同方面的异国习俗资料及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游戏活动:猜一猜
课件播放异国风情录像片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师生共同评价。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能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
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知、明确世界各国的风情。
五、深化认识
1、说一说,本地的哪些生活习俗是从外国“引进”的?(在隆重场合人们要穿西服;现在,人们还经
12
常吃西餐;英国人普遍流行戴婚纱的习俗,最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年轻人在举行结婚典礼、拍摄结婚照时,新娘喜欢穿婚纱礼服)你觉得外国人的生活习俗有没有意义?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组织分小组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明白,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只要是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学习并接纳。
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交流、辩论,引导学生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六、谈谈收获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哪国的日常习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学生畅谈。 板书设计: 日常习俗
吃的方面:热狗、麦当劳、肯德基、西餐 穿的方面:日本和服、阿拉伯白跑、非洲人的服饰 住的方面: 生活用品方面: 其他方面:
课后反思:
《生活中的习俗》单元测试
一、填空:
1、我国共有(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 )。
2、( )是我国人民最隆重、最有传统特色的节日。
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 ),又叫( )。
4、传说古时候,人们用燃放爆竹的方法赶走一个名叫( )的凶恶怪兽。
5、农历正月十五是( ),又叫( )。
6、( )是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铲除了许多凶猛禽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
7、“那达慕”是蒙古语( )和( )的意思。
8、藏族称新年为(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 ),它类似汉族的年夜饭。
9、大年初一,藏族称为( ),主妇们早早起床,精心准备( ),每人都要喝上一碗,寓意(
10、藏语“扎西德勒”和“洛萨尔桑”的意思分别是( )和( )。
11、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 ),火把节是( )族的传统节日。
。 )。
)
12、藏历新年的习俗除去吃( )、喝( )之外,大街上还有( )、( )和( )等娱乐活动。
13、云南傣家人习惯住( ),现在有的虽已该住木结构的建筑,但建筑形状不变,所以还称( )。
14、傣家人在贺新房的仪式开始前,要安装( ),先是男主人立好( ),女主人( ),然后由老人( )。
15、福建客家人的著名建筑是( )。
16、每年的12月25日是( )节,它是( )各国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17、西方的( )节,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18、泰国人见面时都要双手合掌,十指并拢,表示( )。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
19、“热狗”起源于( ),创始人是( ),就是把( )夹入切开的(
二、判断:
1、不同民族的服装,展现了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
2、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 )
3、我们应该尊重自己民族的饮食,对待其他民族不必重要。()
4、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是旗袍。( )
5、日本人的民族服装是和服。( )
6、少数民族的人民太少,对祖国建设不会出太大的力量。( )
7、除夕的来历跟一个凶恶的怪兽“夕”有关。( )
8、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花灯节。( )
9、藏族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洛萨”。( )
10、中秋节时街头巷尾,家家张灯结彩,公共场所还举行花灯比赛( )
11、那达慕大会在每年的
九、十月举行。( )
12、海外华人,在春节期间也按我国的传统习俗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
三、连线:
1、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春 节 农历八月十五 ①吃粽子、赛龙舟 元宵节 农历九月初九 ②扫墓
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 ③贴对联、窗花和福字、拜年、守岁、放爆竹、吃水饺 端午节 农历正月初一 ④花灯比赛、舞龙、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 中秋节 农历五月五日 ⑤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农历元月十五 ⑥登高、赏菊
2、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 藏 族 傣 族 回 族 彝 族
)。
)里。
泼水节 开斋节 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 藏历新年 维吾尔族 苗 族 壮 族 瑶 族 高山族
踩花山 盘王节 祭祀活动 古尔邦节 “三月三”歌节
四、问答:
1、你知道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怎么回事?
2、请你介绍一下圣诞节。
四年级下自然之道范文第4篇
四.一班 李睿心
今天中午一道题可把我困在那了,什么1+2+3+4+5+6+7+8+9+100=( )( )=( ),哎呀,我难道要拿着计算器一点一点地算吗?这得算到猴年马月呀!我皱起了眉头,准备放弃。
?宝贝,又有什么题难住你了吗,轻易放弃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呀!来,让老妈看看!?老妈看后说,?这还不容易,来我给你讲讲。??不,还是让我想想吧,这样的题肯定是有技巧的!?我拒绝了妈妈的好意,开始认真思索,一个数加一个数的逐个计算太麻烦了,这其中一定有规律。突然,我想起了妈妈曾给我讲过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拿1+100=10
1、2+99=10
1、3+98=10
1、就这样首尾相加,从1一直加到100就会得到50个101,也就是101乘以50,结果等于5050。?答案完全正确!?妈妈高兴地说,?我再出一道题考考你,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60,这5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我的脑子飞速旋转,?等等于74。??答对了,它是利用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除以5,得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数72,而它要求的不是中间数,而是五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大的那个数,所以还应该用72加2得到74就对了。宝贝,你真棒!? 嗨!经过这次老妈的指点,再加上我认真的思考,相信以后这样的题再也难不倒我了!
指导教师:李楠楠
神秘的9 四一班 杨佳明
今天,我在百科全书上看见了这样的一道题目:爱因斯坦出生在1979年3月14日。把这些数字连在一起,就成了1979314。重新排列这些数字, 任意构成一个不同的数(例如3714819),在这两个数中,用大的减去小的(在这个例子里就是37148191879314=1835505),得到一个差数。把差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如果是两位数,就再把它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最后结果是9。(即1+8+3+5+5+0+5=27,2+7=9)。
在题目的最后,标注着:实际上,把任何人的生日写出来,做同样的计算,最后得到的都是9。
随后,我立即把我的生日做了相同的计算,我的生日是2003年8月8日,连在一起就是200388,随意打乱后是380802,380802200388=180414,1+8+0+4+1+4=18,1+8=9 !我又立即把高斯的生日1977年4月30日,做相同运算,其结果居然也是9。
为什么结果都是9呢?在书中,这个计算过程被称为?弃九法?。弃九法就是求一个数的数字根,最快的方法是在加原数的数字时把9舍去。
原来,一些知识可以解释生日算法的奥妙,只要学会了这些知识。
指导教师:李楠楠
指导教师:李楠楠
找 家
四一班 慕乃琨
一天,一个正方形独自走在大街上,它找不到家了。于是,它便四处请求。去了三角形家,三角形说:?我们的内角和是180度,你是吗??正方形量了一下,是360度,不属于三角形类。
正方形又到三棱锥家,三角体说:?我们三角体有六个角,你有吗?才四个角。?正方形又孤零零走开了。
正方形找啊找啊,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听说,它是四边形,于是,它到四边形家去探访。四边形说:?你属于哪一类啊?我们这里有正方体类、长方体类、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类。? ?我属于?正方形不知道它属于哪一类。?我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是直角的图形出来。?四边形说。有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边形对正方形说:?你的四条边相等吗???相等!相等!?正方形大叫。?那你就属于正方形类,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你就是正方形。
正方形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指导教师:李楠楠
巧算行程问题
四一班 巫明洁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道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3小时后两个相距多少千米?
我先算了算,怎么也算不对。我忽然想起了爸爸对我说,?解答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应该注意时间,地点,方向,结果四个要素,一般采用直观画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 一想到画图,我顿时又了灵感,不一会儿,我就把图画出来了。
有了图,题就好回答了,算式是: 80-(36)+(35)=47 千米
答:两个相距47千米。
我又看了一道题:甲乙两车从相距270千米的地方同时向后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很快算出了答案: 270÷(40+50)=3 小时
答:3小时候相遇。
另外,我还总结出一个公式。
行程问题真好玩,以后我还要多做。
指导教师:李楠楠
谁是大王
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 四(1)班 石书阳
一天夜里,数字王国里的五个自然数
2、0、
1、
4、8发生了争吵,原来是争论谁最适合做大王。
首先,数字8发话了:?我认为应该让我当大王,因为我是咱们几个中最大的数!??你?还是我当吧,我的身体最大,可以统管无数个自然数臣民!?数字0反驳到。这时候数字2 说话了:?我说0啊,就那又圆又笨的身子,走得动吗?应该让我管理自然数臣民!??你休息,就你那一副天天给别人跪拜的样子,还是让我当吧!?数字4立刻说。?不行,4你的谐音是死,会给大家带来厄运的!?最小的自然数0又抗议到。?好了0,你那胖身子不行的!?8说。?那你天天把腰系那么细干嘛?你不也胖吗??0立刻反唇相讥。?0,你太小了!?2说。?那我
也比所有的负数大啊??0被激怒了。?行了,别吵了。?一直没有发话的数字1说话了。这时大家才注意到1。?我感觉1最合适!?2说。
?1,一马当先。?0说;?1,一如既往。?2说;?1,一帆风顺。?4说;?1,一言九鼎。?8说。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大王终于选出来了,那就是自然数1,从此,由他来管理无数个自然数臣民。
骄傲的百合花
四一班 郭昕雨
在花的世界里,有一种花很骄傲,它就是百合花。一天,花儿们的皇后要找一种花做花仙子,花儿们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它们化化妆就去参加选花仙子大赛了。这场大赛中,百合花和杜鹃花一路比拼成为了?二强?,花皇后让厉害的花长老选择,花长老说:?请两位听我说,小强要买皮球,他到球店里,看到足球30元一个,小强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杜鹃花让百合花先说,谁知百合花却说:?哎呀,大家看,连我们最聪明的杜鹃花都不知道,这题可真难呀!看我的,用75/30=2(个)〃〃〃〃〃〃15(元),答:用75元可以买2个足球,还剩30元,噢,不是,还剩15元。?大家以为杜鹃花会生气,没想到杜鹃花竟说它说得好。真是谦虚啊!但是这是第一局,明天还有最后一局。
第二局,花长老出得题是:填空:1.以知a*b=20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 );如果b缩小4倍则积是( )?杜鹃花说:?第一个括号里是600,第二个括号是50.??对,请听第二题。?花皇后对着广播说:?钟表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杜鹃花说:?6时整。?花皇后边下台边说:?对,从今往后,你就是花仙子,这是你的王冠。?花皇后还没说完,百合花急匆匆的来到了现场,原来,百合花的骄傲让它想到反正杜鹃花什么也不会,又何必去那么早呢!所以睡过了头。
就这样,百合花眼睁睁的看着花皇后把王冠戴着杜鹃花头上,直到现在杜鹃花的花心就是它的王冠,即使百合花有成千上百个王冠也比不上这一个。哎,谁让它当初那么骄傲呢,活该!
指导教师:李楠楠
知 你 商 数
西园小学 四年级 一班 张誉敏
有一天,我去小舅家玩。小舅家有一个大姐姐,大姐姐看见我说:?妹妹,我给你变个魔术吧。?我说:?好吧。? 大姐姐说:?这个魔术名字叫做知你商数’。? 我说:?你可以猜出我写的商数吗??姐姐说:?是的。? 我说:?可以啊。? 魔术开始了。大姐姐说:?你写一个三位数,但不能有零。?我暗暗写下一个三位数365。我问:?接下来做什么??姐姐说:?把你写的三位数颠来倒去,但不能重复出现。最多可以组成几个数。? 这令我犯难了。我先按原来的数字写...... 我写了:36
5、3
56、56
3、
536、6
53、635,我这样按顺序来写,不会遗漏。于是我说:?可以写出六个数。? 姐姐说:?没错,只能组成六个数。如果少于六个数肯定有遗漏,相反如果多了必有重复的数。?姐姐接着说:?现在你把得到的六个数,算出的得数再用原来的三位数的数字和去除,算好后商的得数我能告诉你。??真的吗??我半信半疑。
我用(365+356+563+536+635+653)÷(3+6+5)=3108÷14 =222。姐姐见我已经写完了,就说:?我知道你写的数是多少。?我说:?是多少??姐姐说:?222,否则就错了!? 我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姐姐说:?假设拟写的数是a、b、c,用他们不重复的、不遗漏的组成六个三位数,在每个数位上,每个数字就出现了两次。
思考:除数是a+b+c,
被除数个位数是2(a+b+c)=2a+2b+2c,
被除数的十位数是:2(a+b+c)10=20a+20b+20c。
被除数的百位数是:2(a+b+c)100+2(a+b+c)10+2(a+b+c)(=200a+200b+200c)+(20a+20b+20c)+(2a+2b+2c)=222(a+b+c)。 所以,商就是:222(a+b+c)÷(a+b+c)=222。
我说:?原来是这样呀!? 捉 妖
四一班赵苑廷篇二: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买衣服)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
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
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
2、
4、
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
2、
4、
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 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
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数学手抄报资料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
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本文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篇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买衣服)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
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
2、
4、
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
2、
4、
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四年级下自然之道范文第5篇
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内容比较全面、基础性强、题型丰富,既能检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贴近实际生活,旨在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四年级上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填空、选择、计算、画图、统计和解决问题,题型和答题要求与前几个学年测查试卷一致,没有偏题、怪题、难题,难易程度适中。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统计等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1)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保证了较高的比例。本册重点内容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填空、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
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列竖式计算,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解决问题等。
二、全年级成绩统计
全年级此次四年级期末考试,共49人参加测查,总分为4259分,平均分为86.92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填空
本题共有12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从整体看,学生对填空题的掌握情况良好,80%的考生答题效果较好,得分都在20分以上。
1、
2、
3、
4、
6、
10、
11、12七个小题完成情况较好,但少数学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5、
7、
8、9四个小题出错较多。可以看出:(1)学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读写还存在问题;(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万”、“千”位的知识掌握不好;(3)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理解不够。
填空题失分最多的是第12小题烙饼问题,表明学生对烙饼问题掌握不够牢固。第7小题考察的是实际路程问题,该题丢分的原因大多是速度单位的书写错误,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单位书写能力还需加强。第11题考察的角的度数问题,该部分知识也要继续强化。
通过阅卷还可以看出学生成绩差距较严重,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需不断加强。
(二)选择
本题共有7个小题,共9分。本题测查的知识点是乘法算式中积的位数问题、读数、四边形内角和、图形变换、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点的运用。该题丢分较多的是第7小题。主要原因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理解不到位。
(三)计算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第1 小题是直接写出得数,有12道题,每题1分,共12分;第2小题是竖式计算,有4道题,每题3分,共18分。口算部分是乘除类和估算类直接写得数的题目,是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用竖式计算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是考查学生竖式计算的能力。计算是最基础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学生训练比较多,掌握得比较好。因此,学生在平时的练习算式下面留的空隙大了,养成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做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1题口算:多部分同学掌握得比较好,部分同学对除法估算知识掌握不牢,对估算的意义和方法掌握不够。
第2题竖式计算:学生出错较多的是30729和952÷28这两道题。4。很多学生出现漏搬的情况导致丢分。而952÷28集中在商和余数出错的情况上,这说明了学生对除法的试商情况掌握不好,而余数出错的情况有漏搬和错搬,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四)统计
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8分。本次统计考查的是“条形统计表”的内容,完成统计图,分析比较图中的数据信息,完成填空题,并做简单分析。该题答题情况较好,80%的参测学生都能答对本题。错误多的是第4小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绘制统计图不看图例,直线的绘制随意性大,没有养成使用尺子的习惯。
(五)画一画
本题3小题,共7分。第1题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过B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此题主要考察学生正确作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从阅卷情况看,大部分同学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也有部分同学作图不规范、审题不清晰。很多同学作垂线的时候没有直角符号,这说明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不够严谨和规范。还有部分同学对“高”的概念不清晰,导致作高的时候出现在梯形的腰上画图。标出底,有部分同学没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教学和严格要求。
(六)解决问题
本次命题给一些教材中的习题赋予现实的题材,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本题共有5个小题,共20分。4道题全对的同学不到总体一半的水平,可见解决问题是整张试卷丢分较多的题目。通过阅卷,存在的问题是:1.审题不认真,理解不清晰,而是返回速度比去时速度多的量。该信息理解错误导致丢分。
2、数量关系不明晰,单位的出错不是简单的书写问题,这说明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理解不清晰。
3、计算不过算式的计算出现错误,计算导致的丢分很可惜,所以还需不断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4、答题习惯有待加强:试卷作答中,书写不规范、算式顺序颠倒、单位名称遗漏、连续两问只答一问等情况较为普遍,这都提醒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答题习惯是老师们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四、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虽然试卷每道题都一一做了丢分情况分析,但值得欣慰的是,从阅卷情况看,四年级学生在此次期末检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学习习惯良好。整个年级的试卷中,90%的字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乱画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
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与笔算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设计的口算与笔算,85%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老师们教学扎实,训练到位,学生的课堂练习保质保量。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题学生已经学会先分析,再去举例解决。应用题能够和生活紧密相连,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课堂教学比较呆板,评价语言乏味,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或灵活形式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
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六、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强计算的训练,养成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的习惯,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读题,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要及时取得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8、强化教研活动的力度,相互交流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实践中,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年级下自然之道范文第6篇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3动物的睡眠西师大版(2014) 《动物的“睡眠”》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以三种动物为例介绍了蝙蝠冬眠,海参夏眠,蜗牛即冬眠又夏眠。课文介绍的内容虽然属于科普知识,但是笔墨生动、有趣、易懂。兼常识性与文学性为一体.
一、由情景进入文本
为了突出重点,充分展开学生的自主探究,从根本上摆脱冗长的情节分析和烦琐的提问应答。我从谈话导入:
一看同学们今天的精神这么好,我想大家晚上一定睡得很香很甜,我们睡眠一般都是为了休息,那动物的睡眠也全是为了休息吗?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白天工作,不会一睡几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18课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相信,学完这课,你们就会知道。
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录音,思考:
1、为什么要把“睡眠”加上引号呢?
2、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睡眠?。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语言文字的感悟
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
xiaoxue.xuekeedu.com
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整体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课文中有这样一段: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干什么呢?逮蚊子、夜蛾之类的昆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是躺着等死,还是像大雁、燕子那样,千里迢迢飞到温暖的南方去?都不是。蝙蝠采取的是“睡眠”的办法。
其中“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是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我从引导学生理解“千里迢迢”的词义入手,进而体会海参“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蝙蝠采取的是“睡眠”的办法。
初步了解动物睡眠的目的。当课文学习到后面的内容,即 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不能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xiaoxue.xuekeedu.com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冬天来临了,原来温热的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去了。“粮食”来了,于是海参也就醒了过来。
海参为什么要夏眠,也是因为没有虫子吃,让学生理解“蠕动”一词,它说出了海参行动的特点,正因为海参是通过身体下面管足的微小吸盘来缓慢爬行,所以不能浮上海面去追逐虫子。
通过自读感悟,老师引导,再回读“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相信此时学生对动物的睡眠感悟会更加深刻,从而更好地体会动物的睡眠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学习到蜗牛的睡眠时,就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让学生了解到:蜗牛在冬天的时候要进行“冬眠”; 蜗牛在夏天天不下雨时要进行“夏眠” ; 蜗牛称得上是“睡觉大王”.更进一步了解到蜗牛的睡眠是为了躲避干旱。
三、想象能力的培养
文本有限而想象无限,许多文本会留下较多的空白,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的“留白”而展开想象的超文本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文的第8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内容:
“蜗牛更有意思,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等到天气暖了,下起了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他一顿。”
xiaoxue.xuekeedu.com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用想象拓展课文的:首先理解关起门来睡大觉。这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蜗牛睡眠的情景和醒后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他一顿。”的有趣画面,更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动物睡眠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加对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大开了眼界。原来,动物的“睡眠”是如此奇特而有趣,他们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也是为了躲避风寒,躲避干旱,有的因为缺少食物,有的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等着同学们去继续探索。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实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