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初三描写冬天的满分作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6
1

初三描写冬天的满分作文(精选7篇)

初三描写冬天的满分作文 第1篇

冬天到了,鹅毛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看上去就像一床洁白的棉被。

地冻天寒的日子里,仅仅只有松、竹、梅傲立在风雪里,他们不畏严寒,依然挺拔。

冬眠的小动物们都睡了,不冬眠的小动物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秋天准备的粮食。秋天勤劳收集的食物能够帮助它们度过寒冬。

这就是冬天,滴水成冰,雪兆丰年。

初三描写冬天的满分作文 第2篇

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了,被封呼呼地吹着,大地一片苍凉的景象。水在河里江里结了冰,人们穿着各色冬装,戴着围巾和手套,但还是感到很寒冷。尤其是冬天的早上,田野盖上薄薄的晶莹的毯子,很是漂亮!

下雪的时候,大地盖上厚厚的棉被,一片洁白。那些树木也银装素裹,整齐地站在风雪中,好像一列士兵在站岗一样。

写在满分作文的边上 第3篇

忧与爱

老王蹲在墙角, 两手对插在袖筒, 终于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 就在老王所住公寓后, 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咬一口, 那儿又吐出来, 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而老王进城一年多了, 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树, 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

“噫, 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 叹了口气。

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 手上老茧至今又厚又硬。

前年拆迁, 老王无奈地住进高楼, 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 只好当破烂扔了, 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便留在了墙根。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 只有被寂寞逼疯的草在向上生长。

那块地, 他回去看过几次。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 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 那份烦忧藤条般缠捆了笑容。老王是个粗人, 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 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 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 或者一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

他抛弃了它们, 他被逼无奈。

始终是放不下的, 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 而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是利箭进入皮肤, 因为深, 所以痛。

老王渴望重回故土, 哪怕再扛一扛锄头。

然而作为一个农民, 一个失了根的农民, 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慰抚自己的, 还好, 还有一把锄头。

“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群老头老太太前做着示范, “好, 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好了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 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 他稍一迟疑地也就答应了。

因为他肩扛锄头时, 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 那块干旱的心地才如久旱逢甘霖———滋润起来。

最近, 老王又开始了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 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 正如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骆冬青教授的点评是这样的:

一篇堪称惊警的短小说。娓娓道来而内含的忧思反而更加凸显。作者善于细节勾勒, 于细节中灌注情致, 蕴含深思;全文亦自细故入手, 小小锄头中承载着对于农业文明远逝情境的阔大思虑。由于落实到了农民的感觉之中, 文章中呈现的田园“荒芜”之忧才尤为牵动情思。

其实, 这篇作文不过是李文君同学在平时作文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下边就是她的初作。

重拾锄头/李文君

老王蹲在墙根, 两手对插在袖筒里, 百无聊赖地看看天, 又看看地, 习惯性地朝手心啐了一口, 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小区这两天又在搞绿化, 就在老王所住的公寓楼后, 挖掘机整天轰隆隆响个不停, 这儿咬一口, 又在那里吐出来。一捆捆的长青植物规规矩矩地躺在路边, 就像是等着上台的龙套演员。

“堆了这么点儿土就硬说是山, 假山也不能这么假吧!”虽然已经进城一年多了, 老王还是不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 一见到大片大片的草坪, 他就忍不住摩拳擦掌, 唏嘘不已:“噫!这么好的地, 种上庄稼该多好!”

老王以前可是个种田好手, 只是因为摊上拆迁, 才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住进高楼。那些平板车啦、铁锹啦、耙子啦没地方放, 只能送人的送人, 卖破烂的卖破烂。唯有一把心爱的锄头老王实在不舍得扔, 就带进城来。可是城里也没有田给他种, 他只好把锄头收进了车库。

离开了锄头的老王就像荒废了的耕地, 只有被寂寞逼疯了的野草在拼命地生长。

小区里戴眼镜的老头老太们还真不少, 每天早晨都浩浩荡荡摆开阵势在门口晨练。老王看不惯他们甩胳膊扭屁股的样子, 所以从来没有加入过他们, 当然也没有人邀请过他。

忽然有一天, 邻居老孙一大早就敲响了老王的门。“王师傅, 有个事儿您可一定要帮忙啊, 您在这方面可是行家!”

原来现在城里开始流行一种“锄头健身操”, 小区的老头老太们离开土地时间已久, 于是, 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老王。老王矜持地整了整衣襟, 很低调地说了句“我试试吧”, 低头进了车库。

第二天, 人们看到老王威风凛凛地站在一大群扛着锄头排列整齐的老头老太们面前, 一边做着示范动作, 一边字正腔圆地喊着口令:“举———前———落———收———”

老王教得认真, 老头老太们学得也认真, 大家很快都进入了状态。不知不觉的, 城市里的这块水泥地上竟然重现了若干年前田野里集体劳动的场面。

毕竟锄头放下太久了, 虽然不是真的刨地, 一会儿的功夫, 老王也出了一身汗。他放下锄头, 用袖口擦了把汗。朝手心啐了口唾沫, 又抡起了锄头。老头老太们也纷纷啐着唾沫, 继续做“锄头健身操”。

重拾锄头, 老王忽然觉得脚下的水泥地有了泥土的清香, 心里的那块旱地也像迎来杏花春雨般的滋润起来。他隐隐约约地想, 或许到了秋天, 这里也能收获些什么吧!

李文君同学将《重拾锄头》较好的在高考作文中移植, 获得满分的好成绩。她的成功或许只是个案, 但是也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作文要写第二遍

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一般每道作文题只写一遍, 老师讲评完之后又开始写下一篇了。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每一篇作文都没写好, 没有成就感。老师的讲评因为没能派上用场, 也全都白费了心血。

在作文训练中一般要求学生每篇作文至少写两遍, 直到写得自己满意老师也满意为止。比如这篇作文事实上李文君同学已经写过三遍, 算上高考时写的那一遍已经是第四遍了。开始的时候,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半命题作文《重拾……》, 李文君同学写的是《重拾锄头》, 写一个农村的老人, 随儿子进了城, 看到原本该种庄稼的土地都被闲置被占用, 自己又因为离开了土地觉得无聊, 所以非常苦闷。后来城里突然开始流行“锄头健身操”, 就是挥动锄头来锻炼身体。老人通过这样的健身操, 重拾锄头, 又找回了昔日的感觉。

李文君同学写的第一遍作文并没有“锄头健身操”这个情节, 只写老人在城市的各种不适应, 对农村的各种想念。当时老师跟她说, 虽然你的作文看不出什么缺点, 但是也没有优点, 情节有点空洞, 有点俗套, 必须找到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情节来。结果她写的第二遍作文里就出现了“锄头健身操”这个情节, 老师告诉她有了这个情节, 这篇作文就算成功了。老师打算把她的这篇作文作为范文, 于是又和她进一步推敲这篇文章, 丰富了一些细节, 比如老人因为珍惜土地, 看到城里的草坪就想到这些草要是庄稼该多好, 还有挥动锄头之前往手里吐口唾沫这样一些细节。根据商量的结果, 李文君同学又把这篇作文写了第三遍。

正是有了把同一篇文章写了三遍的经历, 李文君同学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 对故事情节每个可能的发展方向胸有成竹, 所以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改造, 贴切地把“忧与爱”的主旨融入到了这个故事中去, 得到了骆冬青教授“堪称惊警的短小说”这一高度评价, 成为网上公布的为数不多的江苏卷高考优秀作文之一。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可以尝试每个作文题写两遍的做法, 第一遍训练的时候只公布作文题, 不作任何提示, 限时完成, 以此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能力;第二遍训练之前老师就第一次作文中暴露出来的审题、立意等问题进行详细评讲和提示, 再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修改旧作或者重写新作。争取每次作文都能让学生写出一篇最满意的文章来。

二.作文指导要重视个性化

现行的作文教学中, 所有的作文指导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审题方法、立意方向、构思途径、选材技巧统统面向全体学生讲授, 不管这些学生能否掌握, 是否感兴趣;评讲的时候也只能就学生作文训练中有代表性的突出问题进行点评, 无论坐在下面的同学是不是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使在作文评语中有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但是一来批改的时间有限, 无法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盘托出, 另一方面因为不是跟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自己提供的这些建议也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 致使这些评语不能收到实效。

面对面的批改就能解决上述问题。当然, 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 根本无法做到对所有同学的面批。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 有选择、分批次地进行面批, 还可以把存在同样问题的几个同学叫到一起, 以一个同学的作文为例, 进行小范围的集中面批, 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为李文君同学平时就喜欢写作, 经常跟老师讨论一些写作上的问题, 所以老师对李文君同学作文的批改基本上都是面对面的批改。老师在指出她作文中存在问题的同时, 也注意听取她的解释, 根据她的解释再确定最佳的修改方案。

三.要注重突出学生的特长

李文君同学进入高三的时候, 老师发现她的议论文写得不够好, 尤其是论证过程, 缺乏层次性, 但是选用的事例却写得很生动。老师认识到她擅长编故事, 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编故事的能力, 同时也逐步提高她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防高考时指定议论文文体。

根据她的特长, 老师在面对面批改她的作文的时候, 特别注意指导她追求立意的新颖和构思的圆满, 同时提醒她在点题扣题和详略问题上多加注意, 使她写出的每一篇记叙文基本上都能成为其他同学的范文, 极大地增强了她的信心, 到后来也能写出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了。

初三描写冬天的满分作文 第4篇

【关键词】写景方法 对比描写 抓住景物特征 写景顺序 修辞

老舍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不失为一篇写景名作,是写景散文的典范。细细揣摩,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的基本方法。

1. 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突出景物特征

课文开头第一自然段,为了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总体特征,采用了三组对比:即(1)以北冬天的朔风怒号、天寒地冻的肃杀与济南冬天的“无风声”进行对比,以“寒”衬“暖”;(2)以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衬托济南冬天的响晴,以“暗”衬“明”;(3)以热带地区烈日高照的可怕,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以“热”衬“温”。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对比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抓住能表现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描写景物

在《济南的冬天》的里,顺着济南冬天是“温晴”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如文中2、3、4三个自然段的文字,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别写:

(1)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暖和舒适(像个小摇篮)

(2)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娇美秀气(像日本看护妇)

(3)城外远山——淡雅(像张小水墨画)

接着,第5自然段,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因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再写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抓住了最能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两种景物——山和水。从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姿态等方面,描写景物,突出了景物特征。

3.安排好写景的顺序

散文的写景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一定要安排好写景的顺序的。而且,这写景顺序,还要有助于表现景物的特点,符合景物的自然规律。老舍不愧是“人民的艺术家”,在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里,就很注重写景顺序的安排。

在整篇文章里,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按照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的空间顺序来写景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如:文章第三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就是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自上而下,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的山景;第四自然段写城外远山,也是采用了空间顺序,先写城里——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屋顶上的雪,这样由里到外,写出了城外小山的淡雅,像张小水墨画;第五自然段,写济南的水,也是采用空间顺序,写水色,由水面上——空中——半空中,自下而上,写出了水的清亮,蓝汪汪。

整篇文章,作者都很注意写景顺序的安排,注意了景物的变化,色彩的变化,这样的写景顺序的安排,是很值得学习的。

4.注重用词用语和修辞

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济南的冬天》里,作者就很注重这一点,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

(1)用“小摇篮”来比喻济南城周围的那圈小山,并把小山当作人来描写。你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自然会使读者想起婴儿在摇篮里的情景,那是怎样温馨的一个画面。婴儿除了母亲的怀抱,还有哪里抵得上摇篮的温暖舒适呢?这些小山就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呵护小婴儿的济南城,不是吗?

(2)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小雪覆盖下小山的风韵。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教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此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小雪之景。尤其是“看护妇”的比喻,“山的肌肤的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和飘雪的山体那种美丽的风姿和那飘逸而令人向往的神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它不由得使人想起那暖暖春色,那嫩绿的小草,那点缀的野花。再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它写出了黄昏时山上的薄雪在夕阳照耀下的羞涩情态,将特定时候的景物神韵尽收笔端,令人叹服,等等。

总之,一篇优美的散文,就是一篇习作的范文,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济南的冬天. 语言赏析(新学网).

初三描写雨景的满分作文 第5篇

下面的行人撑着伞你来我往,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脖子缩在衣服里,即使再熟悉的人,看不到面貌,也像萍水相逢一样,擦肩匆匆走过。我站在楼上从上往下俯视,那景色壮观极了,来去的行人犹如画卷上一个个色彩鲜明的小点,再加上地上大小不一的水洼和空中飘扬的雨丝,构成了一副雨中抽象画,透着清新,透着雅致。忽有凉风吹来,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想我一个人类竟被这小小雨滴_,虽有些无奈,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我关上窗,隔着窗户又欣赏了一眼这美景。

吃完早饭,我有些无聊,于是又来到了窗前,外面的雨变得更大了,路上几乎见不到人的身影,或许是畏惧大自然吧。梧桐树被大雨无情地浇灌着,可是它却毫不在乎地卖弄起那老黄的树叶,好像雨滴并没有打到它的身上,枯黄的树叶散落到地上,被风吹到天空中,彰显自己的神采,向人们报信,初冬来了。

如果从太空看,这里或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集合点,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但是,在我的眼中这里却是空灵无比,楚楚动人神圣不可侵犯的“雨世界”。

初三描写雨景的满分作文 第6篇

微雨里,一切都得到了净化不管是温润的,还是柔曼的,都可爱得逼你的眼。

不要暴雨的淋漓,不要太阳雨的恬静,我只要我的小雨。

我习惯于雨中行,小雨间的那份舒适,使我感到十分惬意。我撑起一把小雨伞,漫步在小路间,不怕小雨打湿了单衣,只觉得那凉凉的雨意呀,那么晶莹、深沉!晶莹地像一个无限大无限透明的宫殿,那深沉揉进我的心间!

我喜欢独自一人在雨中寻寻觅觅,看着被雨水冲洗得更加青葱的绿意。我总爱仰着脖子,品尝着细细的雨丝,与花儿在碎石子路上砰然开放,洋溢着美丽,那是怎样的飘逸,怎样的潇洒!小雨是凉爽的,一层层溅起千万朵雨花儿。

我伫立在小雨中,听着那清婉、迷离的雨声,尽情地陶醉在着迷朦的小雨里,直到路人惊奇的目光,把我惊醒。醒来依然是面前柔柔的小雨,只是雨中多了几支五彩的花儿,那是飘动的伞花。

雨,可以勾起人的思念,寄托心愿,可以修饰人的感情,也可以让人心灵宁静;可以滋润生命,给人们活力与真实;还可以让空气中的浑浊洗净。雨,洗刷着灰尘,附上了清香。丝丝凉爽,吹不去快乐的记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我的心情也好象被春雨洗的清新了,擦亮了,一切变的豁然开朗。一切仿佛重新开始,有种重生的感觉。

描写雨的初三满分作文 第7篇

于是,我们走出教学楼,来到室外,呼吸这清新的朝气。晨风中还含着雨的香气,吸一口,沁人心脾,神清气爽。

由校门口向前信步。右边,一片青中带黄的草地,给山穿上了一件闪亮的新衣裳,而草地上一大丛一大丛的灌木,则是为草衣绣上的一朵朵小花。雨犹如一位天才的裁缝匠,给草衣缝出了灵性,在阳光照射下眨呀眨地,像无数亮晶晶的小眼睛。

不光小草得到雨裁缝的恩惠,教学楼之间的花坪,经过雨的洗刷,也同样艳丽。它虽无草衣之壮观,但细品花枝,出奇之美。那一群花展开它紫色叶片,一枝枝长茎支起花朵,像一只只紫色的快活的小鸭子,在微风下摇摆翅膀。那雨还来了个点睛之笔,在花朵——小鸭子的粉帽上点缀一颗颗的银宝石,更加美丽。看,那鸭子高兴得不住点头摆尾,在向雨谢恩呢。

而这些,都比不过雨后的未名湖。

我们踏上一条两旁都是灌木的小径,向下一路探行,转个弯,豁然开朗。眼前一滩湖水,环抱一座小岛,安静和谐,就如一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雨为她带来的不是外在之物,而是内在的淡雅、恬静。看那湖边树,树叶儿绿油油的,顶上却盘着一髻儿粉叶,好像上天不小心洒了几滴粉墨水下来,恰好滴在它上面了。紧挨湖的是一圈垂柳,她们垂下长长的头发,就如同自恋狂样,整天对着湖面照镜子,清风梳头,顾影自怜,连湖中的鱼也被吸引过来,在柳的影下徘徊。小岛上更是青翠,红砖路与周围的绿色相得益彰,颇有“曲径通幽”之境,身处其中,深幽宁和的心情油然而生。

岛后,一座石拱桥跨于岛陆之间,古朴厚重。桥啊,你有多大岁数了,这多年来,你以智者的眼光,慈爱地注视着水中嬉戏的鱼儿,聆听着桥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和读书声。岁月悠悠,波光明灭,唯有你依然如故。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