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系数范文(精选10篇)
能力系数 第1篇
功效系数法, 也称功效函数法, 是评价绩效指标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 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按照多档次标准, 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 据以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得分的一种方法。
2006年4月7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4号令《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自2006年5月7日起施行。2006年9月12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自2006年10月12日起施行。其中, 规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计分方法采取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其中, 功效系数法用于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的计分, 综合分析判断法用于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的计分。
运用功效系数法评价企业绩效的基本步骤是: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按照多档次标准进行度量;度量具体指标时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将满意值作为上限, 不允许值作为下限, 由此来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再给定各指标的分数, 以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出所要评价对象综合分数。
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中央企业综合绩效共8个基本指标, 14个修正指标。其中, 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2个 (净资产收益率, 权数分20分;总资产报酬率, 权数分14分) , 修正指标4个 (营业 (销售) 利润率, 权数分10分;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权数分9分;成本费用利润率, 权数分8分;资本收益率, 权数分7分) 。
采用功效系数法评价企业绩效的计算公式分以下三步进行:
(一) 基本指标得分计算公式
公式中, “本档标准值”是指上下两档标准值居于较低等级一档。
(二) 修正指标修正系数计算公式
第一步, 计算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 (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 单项修正系数控制修正幅度为0.7~1.3
数据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1》第134页,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其中, 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
第二步, 计算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 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例如, 盈利能力修正指标权数共34分 (见下表1中10+9+8+7) 。
第三步, 计算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Σ该部分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三) 评价指标总得分计算公式
评价指标总得分=基本指标得分修正指标综合修正系数
二、功效系数法的具体应用
采用功效系数法评价目标企业的盈利能力, 是要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行业评价标准值, 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一) 行业标准值的确定
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自2005年以来, 每年都编制出版一本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 (经济科学出版社) 。这本书中提供了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内部金融企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业、农村牧渔业共11个大类、47个中类和97个小类的绩效指标标准值。该标准值共分五档: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 (大型、中型、小型) 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值。例如, 夏宇工厂是生产电机的一家小型工业企业, 属于工业大类机械工业中类下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小类中的电机制造业。因此, 要选择“电机制造业的标准值”作为计算依据。电机制造业2011年盈利能力的标准值见表1。
(二) 夏宇工厂2011年有关财务数据及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
例1:夏宇工厂2011年有关财务数据是:平均净资产3432933元 (用年初净资产加年末净资产除以2得出, 下同) , 当年净利润707865元, 平均总资产5731282元, 当年利润总额943820元、利息支出150045元 (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 , 当年主营业务收入6295914元, 当年主营业务利润950683元, 当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扣除客观因素后为2930532元 (上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为2489680元) , 当年经营现金净流量7840240元, 年初实收资本2814000元、年初资本公积23000元、年末实收资本2814000元、年末资本公积67600元。则:
1. 基本指标的计算
(1)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707865÷3432933100%=20.6%
(2) 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100%= (943820+150045) ÷5731282100%=19.09%
2. 修正指标的计算
(3) 销售 (营业) 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950683÷6295914100%=15.1%
(4)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 (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
(5)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7840240÷ (707865+0) =11.1=利润总额÷ (营业成本+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00%=943820÷ (5274893+41756+214663+684155+150045) 100%=14.8%
(6)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净利润÷{[ (年初实收资本+年初资本公积) + (年末实收资本+年末资本公积) ]÷2}=707865÷{ ([2814000+23000) + (2814000+67600) ]÷2}100%=707865÷2859300100%=24.8%
(三) 夏宇工厂单项指标得分的计算举例
1. 盈利能力状况基本指标得分的计算
(1) 夏宇工厂净资产收益率得分的计算
对照表1“电机制造业的标准值表”中“净资产收益率”数值, 夏宇工厂净资产收益率20.6%已超过“优秀值” (20.0%) 水平。可以得到该指标的最高权数分20分。就一般情况而言, 基本指标的实际得分不能超过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大于等于优秀值时, 该指标的得分是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低于较差值时, 该指标得零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20分1.0=20 (分)
调整分=0
夏宇工厂净资产收益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20+0=20 (分)
(2) 夏宇工厂总资产报酬率得分的计算
夏宇工厂总资产报酬率为19.09%, 超过“优秀值” (13.3%) 水平。该指标权数分14分。则: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14分1.0=14 (分)
调整分=0
夏宇工厂总资产报酬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14+0=14 (分)
2. 盈利能力状况修正指标系数的计算
(1) 夏宇工厂销售 (营业) 利润率修正系数的计算
夏宇工厂销售 (营业) 利润率为15.1%, 在良好值 (19.3%) 和平均值 (13.1%) 之间, 本档 (平均值) 标准系数为0.6, 权数分10分。则:
销售 (营业) 利润率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 (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1.0+ (0.6+0.320.2-1) =0.664, 取0.7 (因为单项修正系数控制修正幅度为0.7~1.3)
夏宇工厂销售 (营业) 利润率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 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10÷34) 0.7=0.2059
(2) 夏宇工厂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修正系数的计算
夏宇工厂盈余现金保障倍数11.1超过机电制造业优秀值7.8 (“优秀值”档标准系数为1.0) 。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规定, 如果修正指标实际值达到优秀值以上, 其单项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单项修正系数=1.2+本档标准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夏宇工厂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修正系数=1.2+本档标准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1.2+1.0-1=1.2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规定:“如果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分子为正数, 分母为负数, 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1.1;如果分子为负数, 分母为正数, 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9;如果分子分母同为负数, 单项修正系数确定为0.8”。
夏宇工厂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 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9÷34) 1.2=0.3176
(3) 夏宇工厂成本费用利润修正系数的计算
夏宇工厂成本费用利润率14.8%, 超过机电制造业优秀值14.0%, 按下列公式计算:
夏宇工厂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修正系数=1.2+本档标准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1.2+1.0-1=1.2
夏宇工厂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 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8÷34) 1.2=0.2824
(4) 夏宇工厂资本收益率修正系数的计算
夏宇工厂资本收益率24.8%, 超过机电制造业优秀值22.4%, 按下列公式计算:
夏宇工厂资本收益率指标修正系数=1.2+本档标准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1.2+1.0-1=1.2
夏宇工厂资本收益率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 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7÷34) 1.2=0.2470
根据以上四项盈利能力指标加权修正系数的计算, 即可计算夏宇工厂盈利能力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夏宇工厂盈利能力部分综合修正系数=Σ该部分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数=0.2059+0.3176+0.2824+0.2470=1.0529
(四) 夏宇工厂盈利能力指标修正后总得分的计算
第一步, 计算各部分修正后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各部分修正后得分=各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第二步, 计算修正后总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修正后总得分=Σ各部分修正后得分
夏宇工厂2011年考核盈利能力状况2个基本指标得分34分:第 (1) 项计算20分+第 (2) 项计算14分;4个修正指标系数为1.0529:第 (3) 项修正系数0.2059+第 (4) 项修正系数0.3176+第 (5) 项修正系数0.2824+第 (6) 项修正系数0.2470。则夏宇工厂2011年盈利能力综合绩效修正后总得分汇总表见下表2:
(五) 评价结论
夏宇工厂2011年盈利能力状况共得分35.80分, 超过标准分 (34分) 1.80分, 是考核标准的105.3%, 值得表扬。
参考文献
[1]高雷、王升.财务风险预警的功效系数法实例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1) .
[2]朱学义、王建华、吴江龙、任艳杰、曹荣兴.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9 (11) .
能力系数 第2篇
关键词:精轧模型;屈服应力;热传导系数;厚度层别
自2011年3月以来,京唐热轧1580生产线精轧模型对厚度的控制经常会出现混乱的现象,对于同一目标厚度的板坯,其设定值相差许多,造成实际厚度轧制效果不佳,板坯的成材率不高。通过在精轧模型中增加厚度层别,减小了厚度变化对模型控制的影响,提高了屈服应力自学习参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计算精度,并使板坯成材率得到了提高。
1 分析研究
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是轧制力模型的重要设定变量,直接影响着轧机出口的厚度控制,它又分为整体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各机架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分别存放于InterBase数据库表GRADE和表GRADE_STAND_FACTOR中;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对精轧出口温度的控制有重要的影响,它也分为整体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和各机架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也同样分别存放于InterBase数据库表GRADE和表GRADE_STAND_FACTOR中。这两类重要的系数都要根据轧钢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学习模型不断调整,改造前只有针对不同钢种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以及不同机架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也只有针对钢种和不同机架的热传导自学习系数。
原有模型没有针对不同厚度来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来分类。因此对于同一钢种但不同厚度的板坯设定轧制力时,它们使用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是同一参数,而不同厚度的钢种原模型会根据实际轧制效果将相应钢种的自学习系数进行调整。
当同一钢种的板坯更换厚度时,其设定轧制力使用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是上次不同厚度的板坯的学习值。这就导致了每次更换厚度规格时前几块板坯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调整缓慢,轧制厚度不理想。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也是利用上次不同厚度板坯的学习值进行设定计算,最终导致精轧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偏差较大。
由于上述情况,采用了在控制模型中增加厚度层别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的分类控制方式,对轧制力模型的此模块进行调整。
2 改造前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
在InterBase数据库的GRADE表中存放着对应钢种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只能根据Grade分类查询;在表GRADE_STAND_FACTOR表中存放着相应机架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只能根据Stand分类查询。这种方式优点是检索速度快、修改方便;缺点是控制参数很不稳定,当更换厚度时,不会对不同厚度规格的板坯分类设定,所以经常出现换厚度后前几块厚度控制不理想的情况。
轧制力由于受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不稳定,致使每次当同一钢种的板坯更换厚度规格时,多块板坯的精轧出口厚度控制偏差较大,不能达到出产标准。同时热传导自学习系数的不稳定也对精轧温度和速度产生影响,导致更换目标厚度规格时多块板坯的精轧出口温度控制偏差较大。
3 针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的改造方案
针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不能适应带钢目标厚度变化,精轧出口厚度、温度控制不稳的问题,我们对模型数据库表GRADE和GRADE_STAND_FACTOR结构以及其相应程序进行改造。
3.1 第一种改造方案
计划在原有表的基础上增加厚度分类,并在读写数据表的程序中增加关于厚度检索的条件。在数据库的Grade表原有索引的基础上增加新索引Thickrage,实现对同一钢种不同厚度的屈服应力和热传导系数的控制,在表GRADE_STAND_FACTOR表中增加新索引Thickrage实现对同一钢种不同目标厚度的各机架屈服应力和各机架热传导系数的控制。
这样修改优点是对数据库和程序的改动较小;但是同时也有其相应的不足,Grade表和GRADE_STAND_FACTOR中还存在其他自学习系数,如BODYCORRECTIONFACTOR、GROUPNAME、GRAD-
ESLOPCPRRECTION等,考虑改动表结构会影响上述这些系数的使用,同时会造成数据库读写速度慢,系统维护困难。
3.2 第二种改造方案
针对第一种改造方案有其弊端,我们经过细致的研究之后,在数据库的Grade表和表GRADE_STAND_FACTOR之外,建立新表格来存储屈服应力与热传导的自学习系数,也就是增加厚度层别,从而形成了第二种改造方案,即现行控制方式。
为增加厚度层别,在数据库中分别建立表GRADE_1和GRADE_STAND_FACTOR_1,在GRADE_1和GRADE_STAND_FAC-
TOR_1中增加了Thickrage索引分类,每次模型调用自学习参数时,会根据GRADE和Thickrage关键字检索表GRADE_1结果或者stand和Thickrage检索表GRADE_STAND_FACTOR_1结果,进行自学习。
通过上述改造,同一钢种的板坯,在轧制时会根据厚度层别分别对屈服应力与热传导系数进行各自的自学习调整,在轧制力、温度、速度设定时也会从不同厚度层别来考虑屈服应力系数与热传导系数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更换厚度规格时多块板坯的终轧厚度、温度控制不稳的现象。
同时对原有数据库表没有改动,不会影响以后Grade表和GRADE_STAND_FACTOR中其他自学习系数的使用,也有利于系统维护。
4 结语
能力系数 第3篇
本研究拟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乒乓球比赛实践, 总结现有乒乓球技战术评价方法, 并以乒乓球比赛中每一板球的技术和势态属性为评估的重点, 构建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评价体系, 对乒乓球比赛进行诊断与评估研究, 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进行诊断, 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合理安排训练, 有效调控比赛技战术运用提供科技支撑。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世界排名前25 (2014年1月国际乒联排名) 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最近60场比赛中所展示的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各项乒乓球技术的效率, 表现出来的进攻能力、控制能力和防守能力以及前十拍球的势态属性) 。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文系统地查阅了1988-2013年《乒乓世界》杂志以及国内体育类期刊中部分有关乒乓球技战术诊断领域的专业论文, 了解和总结了乒乓球技战术诊断理论以及方法的发展进程, 通过访问中国体育信息网、国家体育总局网、中国乒乓球协会、国际乒联等网站搜集了大量数据和相关信息资料, 借鉴国内外在自组织理论和协同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结合相关实际数据, 从而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录像观察法
本研究将收录世界排名前25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60场比赛录像, 这60场比赛录像选取自2012年奥运会乒乓球赛及奥运会之后的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乒乓球世界杯赛和乒乓球公开赛。奥运会、世锦赛中选取1/8及1/8以后的比赛场次, 世界杯、公开赛中选取1/4及1/4以后的比赛场次。这60场比赛录像以15场国内运动员获胜、15场国内运动员失利、15场国外运动员获胜、15场国外运动员失利的比例组成。
1.2.3、数理统计法
将60场比赛的原始数据录入Excel中, 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使用Excel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获取相关数据分析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进攻、控制和防守以及前十板 (拍) 技术能力系数 评估模型的建立
在记录的60场男子运动员比赛中, 根据统计的进攻、控制和防守实力系数以及运动员前十板 (拍) 技术能力系数, 按照数据降序的排列方式建立能力系数评估模型, 并设计有四个评估指标, 其标准为:优秀≥85%、85%>良好≥70%、70%>及格≥60%、60%> 不及格。根据设计的评估标准对所统计的技术能力系数进行定性分析。
2.2、国内运动员进攻、控制和防守以及前十板 (拍) 技术能力 系数的比较研究
2.2.1、不同握拍和打法类型运动员技术能力比较研究
在统计的国内运动员当中, 按握拍划分可以分为左手和右手以及横拍和直拍二大类, (所统计的国内运动员除马琳外均为二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故在此不对打法类型展开研究) 。
在进攻、控制和防守能力的比较中, 左手运动员和直握拍运动员在进攻和控制环节占据一定优势;而在防守能力的比较中, 左、右手握拍的运动员是相同的, 而直握拍的运动员在防守环节仅仅处在及格的下限, 对比于横握拍运动员则处于明显的劣势。
在前10拍的技术能力对比中, 左手握拍的运动员在发球和接发球环节以及前6拍当中都是有明显优势的, 而在7-10拍中处于一定的劣势;直握球拍的运动员在发球环节稍占优势以及在第3板进攻与横拍持平外, 其余8拍都处于明显下风。
2.2.2、国内获胜运动员与失利运动员之间的技术能力比较研究
在获胜运动员与失利运动员的比较中, 差别较大的是进攻和防守二个环节, 获胜运动员的进攻能力评定达到了优秀, 而失利运动员的进攻和防守能力评定都为不及格;控制能力环节相差不大, 获胜方运动员只是稍占优势。
在前10拍技术能力对比中, 获胜方运动员在发球轮的每一拍中占有明显优势 (发球轮的5拍均评定为良好) , 而失利方的发球轮技术能力评定为1个及格和4个不及格;在双方接发球轮的对比中, 双方的技术能力系数相差不大, 获胜方只是稍占优势。
2.2.3、排名1-10与排名10-25的国内运动员之间的技术能力比 较研究
统计的排名前10的国内运动员进攻能力 (评定为优秀) 明显强于排名10-25的运动员 (评定为及格) , 而在控制和防守能力环节基本持平;而在前十拍的比较中, 排名前十的运动员在发球轮和多拍相持二个环节明显占优, 而在接发球轮基本持平。
2.3、国外运动员进攻、防守和控制以及前十板 (拍) 能力系数 的比较研究
2.3.1、国外运动员之间不同握拍与打法类型的比较研究
在统计的排名前25名国外运动员当中没有直拍运动员, 并且打法均为横板二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故在此我们重点研究左、右手握拍的国外运动员的技术能力特征。
国外运动员当中, 右手握拍的运动员在控制和防守环节要强于左手握拍的运动员。在前10拍技术能力的比较中, 左、右手握拍的运动员在发球和第3拍进攻环节相差不大, 而在接发球和第四拍的进攻当中右手握拍的运动员要稍占优势;在5-10拍的比较中, 左手握拍运动员稍占上风。
2.3.2、国外运动员获胜方与失利方之间的比较研究
国外运动员在获胜的比赛中进攻和控制能力都达到了良好, 防守也达到了及格的上限;而国外运动员在失利的比赛中, 进攻、和控制能力都为不及格, 防守能力也仅仅是刚好及格。在前10板技术能力对比中, 和获胜比赛相比失利的国外运动员的各项数据均有明差距。
2.3.3、排名1-10与排名在10-25国外运动员之间的比较研究
排名10—25的国外运动员相对于排名1-10的国外运动员不论是在进攻、控制和防守能力还是在前10拍技术能力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 其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2.4、国内外运动员之间的进攻、防守和控制以及前十板 (拍) 能力系数比较研究
2.4.1、不同握拍类型运动员之间的比较研究
国内左手握拍的运动员相对于国外的左手运动员, 在进攻、控制和防守三个环节均有明显优势, 国内左手握拍的运动员相对于国内和国外右手握拍的运动员除防守环节不占优势外, 进攻和控制二个环节均处于一定的上风;国内右手握拍运动员相比于国外右手握拍运动员在进攻和控制二个环节均旗鼓相当, 仅仅是在防守能力方面略显下风;国外左手握拍的运动员在控制和防守二个环节是最差的;国内的直拍运动员相比于国内外的横拍运动员在进攻环节差别不大, 而在防守环节则处于明显的下风;控制环节方面, 国内直拍和国内外的横拍相比却不占上风。
国内左手运动员在发球与接发球以及第3、4拍能力最强, 而国外左手运动员在接球以及第3、4拍能力最差;国内直拍运动员的发球能力是最强的;在接发球方面, 国内横拍最强而国内直拍最差; 在争夺较为激烈的3、4拍中, 国内横拍运动员表现最好。
2.4.2、国内外获胜与失利运动员之间的比较研究
在获胜的比赛中, 国内运动员的进攻能力为优秀要好于国外运动员的进攻能力, 而在控制和防守二个环节基本与国外运动员持平;在失利的比赛中, 国内运动员的控制能力系数要强于国外运动员, 而在防守环节则要弱于于国外运动员。
在获胜比赛的比较中, 国内外运动员在争夺激烈的前4拍能力系数基本持平, 而在前10拍的平均能力系数比较中, 国内运动员要稍微占优;在失利场次比赛中, 国内运动员除在发球和第3拍的能力系数要高于国外运动员外, 在接发球和第4拍能力均落后于国外运动员。
2.4.3、排名1-10与排名在10-25运动员之间的比较研究
在进攻能力环节的比较中, 排名前10的国内运动员优势明显, 排名10-25的国外运动员最差;控制能力系数的比较中, 除国外运动员稍差外其余运动员相差不大;排名前10的国外运动员防守能力是最强的, 其余运动员防守能力相差不大。
在争夺激烈的前4拍中, 排名1-10的国内外运动员在前4拍的技术能力系数基本相同, 均明显强于排名10-25的国内外运动员。在5-10拍的对比中排名1-10的运动员与排名10-25的运动员差距仍然明显。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国内左手握拍的运动员进攻和控制能力以及前6拍能力最强, 防守环节则和国内右手握拍的运动员持平, 均好于国外左手握拍的运动员, 但比起国外右手运动员在防守环节稍显下风;国内右手握拍的运动员在进攻、控制和防守三个环节中均处于中等位置, 但7-10拍能力却最强;国外右手握拍运动员防守能力最好, 控制和进攻能力均处于中等位置;国外左手除进攻能力稍好一点外, 控制和防守能力以及前4拍能力均为最差;国内直拍进攻能力和发球能力最强但是防守能力和接发球能力却最差;国内外横拍运动员进攻、控制和防守能力基本一致, 但国内横板运动员的接发球以及第4板的能力最强。
2在获胜的比赛中, 国内运动员进攻能力和6-10拍的能力好于国外运动员, 而控制能力相比于国外运动员稍显下风;在失利的比赛中国内运动员控制能力以及发球和第3拍能力好于国外运动员, 而防守能力以及接发球和第4-10拍能力稍逊色于国外运动员
3排名1-10的国内运动员进攻能力最强, 而防守虽好于排名10-25的运动员却逊色于排名前10的国外运动员;排名10-25的国外运动员三项能力均垫底;排名10-25的国内运动员进攻和防守能力要明显差于排名前10的运动员。在前10板能力对比中, 排名前10的国内外运动员基本相当;排名在10-25的国内运动员在前6拍技术能力与排名前10的运动员差距不大, 而在7-10拍的比较中却明显下风; 排名10-25的国外运动员在前10拍技术能力的对比中处于全面落后。
3.2、建议
1从握拍的方来看, 我国左手握拍的运动员无疑是占有很大便宜的, 其进攻和控制能力以及前6拍技术能力最强, 如果说能加强7-10拍技术能力, 那就能在前10拍全面压制国内外右手握拍的运动员;我国右手握拍的运动员进攻、控制和防守三项技术能力比较均衡, 并且7-10拍技术能力出众, 需要提高的前6拍技术能力。国内横拍运动员接发球以及第4拍技术能力尤为出色, 且5-10拍技术能力也略有优势, 其发球和第3拍技术应该是日后训练提高的重点;国内直拍发球技术要好于国内外的横拍运动员, 但是其接发球和第4拍技术还有待提高, 其5-10拍技术能力虽好于国外横拍运动员, 但是和国内横拍运动员相比还略现下风。
2我国运动员在获胜的比赛中在进攻环节表现出众, 在以后的比赛中应多注意比赛细节以及在防守时需把握好攻防转换时机, 力争在控制和防守环节上做的更好;我国运动员在失利的比赛中控发球与第3拍技术能力表现尚可, 但是其接发球轮技术能力甚至落后于国外失利的运动员, 故我国运动员在落后的比赛中要想实现逆转首先要抓好的是接发球质量以及接发球后面的衔接。
3我国排名前10运动员的进攻能力是最强的, 但是其防守能力却不如排名前10的国外运动员, 故在日常训练中多加强防守能力的训练;我国排名10-25的运动员在控制和防守二个环节上面和我国排名前10的运动员基本相当, 而主要的差距在进攻上面, 在前10拍的进攻轮的比较中处于全面落后, 故在以后的训练中多加强发球和发球后的进攻衔接练习。
摘要: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乒乓球比赛实践, 总结现有乒乓球技战术评价方法, 并以乒乓球比赛中每一板球的技术和势态属性为评估的重点, 构建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评价体系, 研究国内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特征, 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合理安排训练, 有效调控比赛技战术运用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乒乓球,男子运动员,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焕群, 张晓蓬.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磊.近期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竞赛技术与训练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6.
[3]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与实践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22-43.
[4]张辉.球类比赛计算机诊断与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社, 2006:50-73.
求职,安全系数几何? 第4篇
·八成以上的求职者在应聘前会利用网络,搜寻应聘公司的相关信息
·近四成的求职者面试后对公司福利不能逐一了解
·劳动合同缺失最严重的两项是“工作内容”和“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
·将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遭遇求职陷阱时采用“临时抱佛脚”
·超过三分之一的求职者在遭受职场“陷阱”后“默默忍受”
一过年,马上就迎来招聘的高峰,大学毕业生招聘进入中盘,打工族也开始猎食;在搭上开往春天地铁的求职班车上,“求职安全系数”又会怎么样呢?
日前,前程无忧对“求职安全系数”进行了投票调查,共有1 0 6 4人完成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9.45%,女性受访者占40.55%;大专学历的为30.01%,本科学历的为37.06%;拥有2~5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占59.45%;29.63%的受访者就职于欧美企业,还有25.12%的受访者就职于民企和私企。
最信赖大型专业招聘媒体
受访者最信赖的招聘渠道依次为:大型专业招聘媒体、公司网站招聘以及招聘会。在补充回答里,受访者认为“亲友推荐”最值得信赖且最为有效;而对于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的受访者而言,“有名有姓”的猎头公司是很好的渠道;应届生则青睐于学校推荐或者校园宣讲会。在调查中,还发现女性受访者比男性受访者更青睐于大型专业招聘媒体和行业分类招聘媒体,男性受访者对于招聘会的信赖程度要高出女性受访者3个百分点。
从地区来看,表示最信赖大型招聘媒体的深圳地区受访者居各地之首,而深圳地区和江浙两省的受访者同时表示,除大型招聘媒体外,公司网站招聘形式也是他们非常信赖的招聘渠道。招聘会这个形式最受江浙两省和北京受访者的欢迎,深圳求职者对于招聘会的态度则较冷淡。
从行业来看,加工及制造业的受访者对大型专业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超过其他行业;电子技术业、金融业的受访者对招聘会的信赖程度超过平均值逾10个百分点; 咨询业和广告业的受访者更青睐公司网站招聘的方式;而生物/制药/保健/医药业和建筑/设计/装潢业等专业性较强的受访者对行业分类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从工作年限来看,应届毕业生和有1~2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对招聘会的信赖度较高,拥有5~10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对大型专业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超出平均值近15个百分点,此外,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在补充回答中纷纷表示信赖猎头公司,愿意把相关的应聘事务交给信得过的猎头公司全程打理。
缺乏“专业”保护意识
大部分受访者在求职时不乏自我保护意识。8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应聘前会利用网络,搜寻应聘公司的相关信息,更有3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还会亲自去应聘公司实地考察环境;亲朋好友绝对是值得信赖的“信息源”,3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若身边有“知情人”,会向他们打听应聘公司的信息;也有一小部分受访者会采用“直接手段”,打试探电话去应聘公司。然而当询问到在应聘前是否会去了解相关的劳动法条例时,很少有受访者表示会采用如此 “专业性”的手段。也有应聘者表示,自己若是通过猎头公司找工作的,则把“安全防范”也交给猎头公司去把关了。
“安全防范措施”,由于女性沟通能力较强,因此不少女性受访者表示会采用打电话的方式“试探”应聘公司,而在应聘前会否了解相关劳动法条例这项上,女性受访者的积极性明显要低于男性。虽说女性较男性心细谨慎,但在求职“安全防范措施”上,女性求职者表现得不够积极,专业防范意识也不强。
如今网络发达,各地求职者都表示在求职前,多会通过网络手段搜寻公司信息。除此之外,上海的受访者在了解相关劳动法条例这项上有很积极的表现,在职场大军中是最具“专业”保护意识的。广州的受访者在采用“实地考察”手段上占各地之首,这是一种很直观的自我保护手段,若觉得招聘信息及公司有蹊跷时,不妨拉上家人或者朋友、同学一起去踩点,一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二来也可以加大保险系数,以防孤身一人落了单。深圳的受访者较青睐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消息,虽说深圳地域面积相对小,人脉关系可能更紧密一些,但遗憾的是,深圳的受访者在“了解相关劳动法规”一项上是各地比率最低的,其实专业手段往往比亲朋关系更有力更安全。
安全不仅在入职前
在面试后,受访者了解得最清楚的是公司背景(包括公司规模、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性质等)以及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通过自己的亲身考察,对工作环境也能有个表象了解;工作报酬是个大问题,通过面试了解也会“心里有数”;然而对于公司福利(包括四金、奖金制度、休假问题等),将近4成的受访者表示不甚了解,或者不能逐一了解。
人力资源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女性求职者在找工作和跳槽时,对于工作环境的敏感度甚至大于对薪资的敏感度,这点也反映在面试过程中。有关数据显示,女性受访者在面试后,对于以上各情况均了解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受访者,对工作岗位和职责以及工作环境的了解更是超出男性受访者近6个百分点。同样,工作年限越长久的求职者,面试后“心中有谱”的比例也越高。
入职以后,当然要签订劳动合同,46.0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签的劳动合同包括了“劳动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岗位的明确)、“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各项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一般来说,工作年限越长,必备合同条款越不会随意缺失。不过在这次调查中还是有一半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劳动合同有缺失,缺失项最严重的是“工作内容”和“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这两项。此外,“劳动报酬”、“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也属于较容易缺失的项目。据上海市劳动争议委员会的统计数据:社会保险、拖欠克扣工资、经济补偿金、辞退和加班工资已是上海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争议焦点。因此,广大求职者在应聘前还是应该了解一下相关劳动法知识,专业而全面地武装自己。
保护自己 进退两难
“ 陷阱” 无处不在, 面对求职“ 陷阱”,且看大家会采取何种态度面对: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会“做好充分准备,主动武装自己”;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采取“临时抱佛脚”,“遇到了再想对策”;还有一成的受访者表示迫于生计问题,急于求得工作,“顾不得危险了”,明知是陷阱,也只能跳了再说,尤其是男性受访者选择这项的比例要高出女性3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北京和浙江的受访者在这一项上的选择人数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江苏省的受访者虽在采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方式上是各地比例最低的,但在“临时抱佛脚”的比例上却又是各地比例中最高的。在这里我们要提醒求职者的是:“见招拆招”的不安全系数也不小,最保险的做法还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手段武装自己。从工作年限来看,拥有2至3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选择“急于求得工作,顾不得危险”的比例是最高的。工作2至3年的受访者多担心若找工作不顺,会带来自己职业生涯的“断层期”,因此只能铤而走险,出此下策了。一份不安全的工作,一次受伤的求职经历可能比“职业空白期”带来的危害性要大,因此,还请各位求职者善待自己啊!
值得关注的是,有不少工作经验在8年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少人问津的“一味抱怨,不检讨自己”这一选项。看来有时“经验主义”也会害人,自信经历了职场风雨,大多“陷阱”都逃不过自己的法眼了,然而一旦遇到,却“内伤深重”,所以不由地会把埋怨情绪转化到外界。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不论是初出茅庐的新鲜人还是职场大牛们,都要保持警醒,切莫掉以轻心。
而万一不幸遭遇了陷阱,38.25%的受访者表示“不知向何处喊冤,只能默默受”;27.73%的受访者表示会“诉诸法律,打官司”;20.21%的受访者会“通过网络广告天下”给后来者提个醒;13.82%的受访者将会“求助于电视报纸等媒体”。而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男性受访者的比例要高出女性求职者5个百分点,女性求职者则更多地表示“不知向何处喊冤,只能默默忍受”。
从地区来看,广州和北京的受访者更信赖媒体的力量,选择“求助于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浙江和上海的受访者则是两极分化——“默默忍受”和“诉诸法律”这两项均高于其他地区;江苏的受访者在各地中是最愿意通过网络,把自己的遭遇广告天下的;深圳的受访者则较信赖法律武器和媒体的力量。
工作年限越短的受访者,遭遇陷阱后“默默忍受”的人数越多,但“通过网络广而告之”的比例也越多;而工作年限越长的受访者则更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拥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遭遇陷阱后,选择“诉诸法律”的比例要高出平均数10个百分点。
对话:本刊记者VS安然 (科锐咨询资深人力资源顾问)
《职业》: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如何让自己变得安全呢?
安然:这些年招聘单位欺骗应聘者的事情也不新鲜了,除了劳动部门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外,应聘者自己也要在主观上做一些准备。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要想真正保持安全,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就必须用专业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场防“陷阱”忌“三心”。第一是贪心,看到“高薪”字眼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然后再摸清对方的背景;第二就是心急,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让一些人找到了借机骗财的机会,这些人以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证件费等各种名义收取应聘者的费用后便人去楼空;最后是糊涂心,眼下工作难找但并不等于“拉到篮里都是菜”,求职者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脉络有个清楚的构想,如果仔细研究还是能看清招聘中的大多数猫腻。
《职业》:在应聘中,求职者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安然:可以用中医中的“望闻问切”来谈这个问题。“望”就是眼观四路,观察公司所在
能力系数 第5篇
企业经营的息税前利润在财务当中一般定义为EBIT, 其内涵应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产生的, 还未扣除债务利息和企业所得税之前的经营性的利润, 它是进一步讨论企业经营杠杆系数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EBIT=Q (P-V) -FC。式中:Q为企业产品的销售量;P为企业产品的单位售价;V为企业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FC为企业经营性的固定成本。
由息税前利润的定义公式可知, 企业如果希望提升自己的息税前利润的总额, 则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数量、提高产品的单位价格、降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性固定成本四种方式或某种组合方式。当然, 这四种路径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比如, 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往往会抑制销售量的增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企业经营的息税前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盈利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财务指标, 它排除了非经营性损益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最终盈利的影响。
一、经营杠杆系数的推导
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造成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它可以通过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 其计算公式根据定义为:
式中:DOLQ为当销售量为Q时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荭EBIT为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荭Q为销售数量的变动额。
在公式 (1) 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它的替代公式:
假设在基期:EBIT0=Q0 (P-V) -FC
假设在计划期:EBIT1=Q1 (P-V) -FC
这里假定EBIT的公式中, 单位产品售价 (P)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V) 、固定成本总额 (FC) 都保持不变, 唯一的变量是产品的销售数量 (Q) 。
二、变动成本杠杆系数的推导
模仿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 变动成本杠杆系数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与变动成本变动率之间的比值关系。它可以通过变动成本杠杆系数DCL来衡量, 其计算公式根据定义为:
式中:DCLV为当销售量为V时的企业经营变动成本杠杆系数;V为经营性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荭V为经营性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的变动额。
在公式 (2) 基础上推导出它的应用性公式:
因为:EBIT=Q (P-V) -FC
基期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0=Q (P-V0) -FC
计划期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1=Q (P-V1) -FC
假设经营性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从V0降低到V1。
三、经营杠杆系数和变动成本杠杆系数的对比分析
1. 增加销量更有效率的条件分析。
当企业通过增加产品的销售数量而不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息税前利润时, 企业此时的经营杠杆系数应该大于变动成本杠杆系数, 于是有:
假设企业此时的息税前利润为正 (这符合绝大多数企业的正常情况) , 那么:Q (P-V0) >QV0
这时:P>2V0
这意味着, 当企业产品的单位售价大于两倍的单位变动成本时, 企业通过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可以使利润增量获得更高的杠杆效率。例如, 某企业产品的单价是100元, 经营性的固定成本为5 000元, 基期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是40元, 销售量是300个单位, 这时:
上面的数字分析说明, 销量增加1个百分点, 息税前利润可以增加1.38个百分点;而变动性的成本和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 息税前利润只能提高0.92个百分点。显然, 在P>2V0条件下, 企业通过增加销售量对息税前利润的改善更有效率。
2. 降低成本更有效率的条件分析。
当企业通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而不是增加产品的销售数量能够更有效地增加息税前利润时, 企业此时的经营杠杆系数应该小于变动成本杠杆系数, 于是有:
那么:Q (P-V0)
这时:P<2V0
这意味着, 当企业产品的单位售价小于两倍的单位变动成本时, 企业通过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可以使利润增量获得更高的杠杆效率。例如, 某企业产品的单价是100元, 经营性的固定成本为5 000元, 基期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是80元, 销售量是300个单位, 这时:
上面的数字分析说明, 销量增加1个百分点, 息税前利润可以增加6个百分点;而变动性的成本和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 息税前利润可以提高24个百分点。显然, 在P<2V0条件下, 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对息税前利润的改善更有效率。
3. 增加销量与降低成本等效的条件分析。
当企业通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和增加产品的销售数量能够等效地增加息税前利润时, 企业此时的经营杠杆系数应该等于变动成本杠杆系数, 于是有:
那么:Q (P-V0) =QV0
这时:P=2V0
这意味着, 当企业产品的单位售价等于两倍的单位变动成本时, 企业通过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和增加产品的销售数量可以使利润增量获得相同的杠杆效率。例如, 某企业产品的单价是100元, 经营性的固定成本为5 000元, 基期的单位变动成本和费用是50元, 销售量是300个单位, 这时:
能力系数 第6篇
复蓄系数为蓄水工程设计中年供水里与兴利库容之比值, 水利工作者目前对雨水集蓄工程的复蓄系数 (或称复蓄次数) 研究颇多, 提出了诸多宝贵经验。笔者将复蓄系数的含义引入到调节水库中, 对我省不同流域水库的复蓄系数~库容系数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两者存在乘幂函数关系, 并推算出不同库容系数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1 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关系分析
1.1 流域划分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广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上,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充沛, 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 179 mm。我省河川来水由天然降水补给, 降水颇为丰富, 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 南多北少, 山区多河谷少。贵州省全省河流以中部苗岭为分水岭, 北属长江流域, 南属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总面积11.57万km2, 珠江流域总面积6.04万km2。
1.2 应用资料
采用最新出版刊印的地形图量算流域参数及水位~面积、库容曲线。
根据各水库所在区域的站网布设状况, 结合流域的气象特性、产汇流特性、下垫面条件、面积差异等因素, 采用水文比拟法、降水径流频率相应法等方法作出长系列逐月逐旬径流成果。
对水库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水量, 依据《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 (SL429-2008) 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SL/Z322-2005) , 经调查分析, 下游河道无重要水生生物及水生植物, 生态环境用水按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10%下放。
1.3 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关系分析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进行径流调节计算, 依据上述应用资料逐时段进行水量平衡计算, 单时段水量平衡公式如下[1]:
式中:Vt、Vt-1为t时段末、初水库的蓄水量, 万m3;Q入, t为t时段内平均入库流量, m3/s;Q用, t为t时段总用水流量, m3/s;Q损, t为t时段水库损失流量, m3/s;Q弃, t为t时段无宜弃水流量, m3/s;Δt为计算时段长。
据上述基础资料调算出各水库在保证率P=95%的供水量、复蓄系数成果见表1[2]。
据我省长江、珠江流域各水库复蓄系数和库容系数成果, 采用Excel绘制两者关系曲线, 见图1, 不难发现两者呈幂指函数, 其相关系数为0.98, 相关性较优, 函数关系如下:
α=9.38β-0.50 (2)
1.4 不同库容系数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据上式推算出不同库容系数对应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见表2。
1.5 成果的应用
研究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的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 在以需定供时, 已知各部门用水量, 可初估新建水库规模。如某工业园区年需水2 000万m3, 经研究新建一座水库为其供水, 当水源坝址确定后其来水量、水库库容相应确定, 拟定某正常蓄水位, 据复蓄系数关系与库容系数推算可供水量, 供水量满足需水要求时, 拟定的正常蓄水位即为水库规模。其二, 在区域 (行政区或流域) 水资源规划中, 可根据上述复蓄系数初步分析可供水量的合理性。
2 结 语
复蓄系数的因素较多, 有降水、产汇流、各部门用水过程等因素。相同调节性能时, 设计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越均, 复蓄系数越大, 汛期用水量占比越大, 复蓄系数也越大。
受诸多因素之影响, 不同区域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不一致, 本文通过我省两流域不同调节性能水库的分析, 推算出两者的幂指函数关系, 并进而推出不同库容系数在95%供水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可供以需定供时初步估算水库规模或水库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性分析参考使用。本文旨在抛砖引玉, 供水利水电工作者参考。
摘要:贵州省属典型的南方湿润地区, 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根据我省诸多水库的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的关系研究, 推导出不同库容系数对应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在水利规划与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库,库容系数,复蓄系数,乘幂函数
参考文献
[1]梁忠民, 钟平安.水文水利计算[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能力系数 第7篇
关键词: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结蜡
1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对于稳定运行的加热输油管道沿程温降可按苏霍夫公式计算
K管道的总传热系数, c W02m/;2
D管道外径, m;
T0周围介质温度, 埋地管道区罐中心埋深处自然地温, ℃;
i油流水力坡降, m/m;
TR管道起点温度, ℃;
TL距起点L处油温度, ℃。
上式中的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与管道直径、保温层性质和管道周围环境有关。在计算总传热系数K时, 一般假设土壤是半无限大均匀介质, 起始温度土壤各点温度, 以及以后任一时刻土壤表面温度都是T0, 因此管道热阻情况如图1。
在T0与T之间有三层热阻, 所以总传热系数如下表示:
式中:R1是油品与管壁之间的对流换热热阻。与流态有关, 紊流时数值小可忽略。
R2是管道的导热热阻。包括钢管壁, 保温层, 防腐层。如果是海底的双重钢管保温管道, 则还有一层环形空间。
t DD一般在生产实际中总传热系数是通过现场数据根据苏霍夫公式反算出来的, 然后再与计算值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经验值选取。严格上来说管道的苏霍夫公式只能用于稳态条件下热油管道的求解。但在管道投产时由于土壤温度场、流量、土壤中水分运移而且海底管道投产时水分运移更明显, 所以不应应用苏霍夫公式。但为了简便简化起见, 工程上根据具体情况也可应用, 用苏霍夫公式反算出总传热系数, 将投产初期的不稳定计入到总传热系数的变化上[6]。
2结蜡对管道运行动力燃料费用的影响
输送含蜡的原油管道运行一段时间尤其在输量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容易结蜡, 一旦结蜡原油管道的输油直径变小, 沿程摩阻增大。但是结的蜡层相当于给管道增加了一个保温层降低了管道的散热。因此, 按上述是计算方法, 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一层结蜡热阻, 即:
式中:
结蜡前后总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如下:
式中:
K'结蜡后的总传热系数;
K结蜡前的总传热系数。
参考文献
[1]杨筱蘅, 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6.
[2]安家荣, 刘绍亮.东辛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测试与分析[J].油气储运, 2000, 19 (4) :14-18.
[3]张冬敏, 等.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J].油气储运, 2008, 27 (8) :18-22.
[4]邢晓凯.海底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研究与确定[J].中国海上油气 (工程) , 2001, 13 (2) :26-28.
[5]李学富.海底油气管线总传热系数的选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 28 (6) :16-18.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第8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 通常用2者年平均增长率间的比值表示。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式中的分子项为能源总消费量的增长率, 但一般只计算商品能源消费量的增长率。分母项为国民经济发展增长率。在西方国家,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 苏联与东欧国家用国民经济总产值来表示。在中国, 过去一直以工农业总产值来表示国民经济的发展。计算与分析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目的, 主要为了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间的关系, 预测今后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水平乃至人民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国民经济中耗能高的部门 (如重工业) 比重大, 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 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
基尼系数的多重“警戒” 第9篇
上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2003年至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然这最大的质疑声还是来自数字本身,来自官方数据与民间数据的巨大差异。经济学家许小年在微博上写得好:记者来电,要我评论今天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假数真评,我有病?那个基尼系数用郑渊洁的话说,“连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就像中国人对不安全食品越来越免疫一样,中国人对政府每年公布的包含“水分”的经济数据也早已司空见惯。可此次基尼系数的公布还是引发了热议,一是政府十年来首次公布这一数据,二是人们认为这一数据明显偏离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真实感受。
先来看看这组数据,从2003到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分别是0.479、0.473、0.485、0.487、0.484、0.491、0.490、0.481、0.477、0.474。众所周知,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茨曲线的定义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作为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其数值被定义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明居民收入的差距越大。0.4被看做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高于这一数字,意味着收入差距较大,高于0.5,就代表收入差距极度悬殊。
十年来,根据官方公布的这一数据,基尼系数都在0.47以上,接近0.5,这已经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巨大,接近“极度悬殊”,但公众对这一数据却仍“不满意”,他们认为这远没有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到底我国的贫富差距有多大?2010年,世界银行发布过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我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我国财富的集中度使之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相关媒体还披露,我国上市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竟然相差128倍。
以2010年的数据做对比,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6,我国是0.481,相差极小,但按照世界银行的报告和两国贫富差距的真实程度对照,这样的差距显然不能反映现实,我国的基尼系数被严重“低估”了。在民众愈发感到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面前,官方给出的数据趋势是,基尼系数自2008年以来逐年下降。难怪许小年认为这是一个“假数”,“连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民众对这一数据的怀疑还来自于另一个数据的对照。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基尼系数的前一个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北京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该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大多数民众认为这一数据更真实,也有人认为,正是这一数据“逼”出了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
0.4已是“警戒线”,0.61代表的就不再只是警戒了。但在这一数据面前,我们却不得不感受到,其还存在多重“警戒”意义。
众所周知,基尼系数有着较大的计算难度,其本身也存在着诸如“没有考虑税收因素”、“没有考虑不同地区消费模式的差别”等等的缺陷,至今也没有找寻到一种合理的统计制度、一套标准的计算公式,但这不应该成为十年来不公布基尼系数的借口。
统计局的公布可以是被迫的,但却不应该是失实的。失实的数据,不仅不能反映客观的社会现实,更有碍于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强调,十年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一方面说数据难以计算,一方面其公布的数据却又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而且未公布该数据的计算依据,这也是让民众产生更多质疑的问题所在。
不论是官方数据靠谱,还是民间数据更真实,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我国贫富的差距程度。
在国家强调收入倍增的同时,更不应忽视的是收入差距的缩小,不然单纯的收入倍增会更加大贫富的差距。加快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等举措,才是解除“警戒”的有效途径。
住宅用电需要系数探讨 第10篇
模拟公式的推导:
模拟公式的推导基于以下三条规律:a.户数 (N) 较少时, 需要系数 (K) 为1;b.需要系数 (K) 随户数 (N) 增大而减小, 即KNKN-1 (KN是N所对应K值) , 且减少速率先急后缓;c.每户安装功率相同时, 小户数的计算功率恒小于大户数的, 即 (N-1) *KN-1*P
举例说明:当N=7、8、9时, K1=K0* (9-1) /9=8/9, 当N=10、11、12时, K2=K1* (12-1) /12= (8/9) *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