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受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受(精选6篇)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受 第1篇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受

道墟中学 杨章萍07/10/12

推荐书目:《你在为谁工作》

作者:陈凯元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提要:为什么要努力工作 ?工作是人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薪水算什么,要为自己而工作。认真工作是真正的聪明,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你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了吗?缺少机会是浮躁之人的借口,对工作心怀感激,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你敬业了吗?最完美的工作态度态度就是竞争力工作中无小事,心中常存责任感。绝不拖延,借口是失败的温床,最佳的工作完成时间是昨天。激情是工作的灵魂,点燃你工作的激情,学习的脚步不能稍有停歇。

读后感:

利用课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陈凯元的《你在为谁工作》,感受特别深。对于工作,我一直有一种困惑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伴随我左右。工作为了什么?我在为谁工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给我许多启发。作者陈凯元讲述了一个浅显却不易悟得的道理,一个富于哲理的理念,细细思来,发人深省。

这本书,摸准了时代脉络,以最浅显的价值观剖析了最深刻的现实困惑:我们在为谁工作?我们在为自己工作。因为工作是我们生命的最重要状态。生命是需要价值来体现的,在人生中,70年未必比30年更贵重;当生命的旅程充斥了充实的忙碌、足够的认可,我们才觉得此生无憾;而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常使我们的生命支离破碎,不觉春来早,但恨夜更长,因为工作是我们生存的最直接保障。人生年复一年的维系,主要依靠于工作轨道的运转;因为工作,我们解决了衣食住行,因为工作,我们养老育幼,工作便成了我们生存的最直接标签,成了我们直面社会的窗口。

因为工作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平台。工作中蕴藏着机遇,蕴藏着潜力,蕴藏着快乐;只有尽职尽守,我们才能真正找到飞翔的翅膀,发现真正强力的自我,看到触手可及的目标,感受到深入肺腑的快乐。

因为工作着才是我们真正的理想。我们可能渴望这样,可能渴望那样;但我们唯一能真实把握的便是手头的工作,只要我们还在工作着,我们就一直行走在理想的道途中。当我们两手甩甩痛苦向往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错失在理想的征途。“钻石就在你家后院”,本书如斯说。

因为工作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自己的使命。人生总是呈现辐射状的,一个人所直面的是多个人,一个个体直面的是整个社会。我们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都承担着某种使命,而这种使命是社会认可我们最直接的理由,是我们直立人群的资格。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工作中,我们只有通过认真工作,才能真正体会履行使命后的自豪与温暖。

因为工作我们才能真正感受自己的内心。我们通过认真工作,才能点燃心底里的激情,挖掘到并不自觉的潜力,寻找到尊贵的信任,感受到独立的尊严。我们才会发现在迷离的现实面前,我们内心并不空虚,在浩渺的天地间,我们并不渺小。

因为工作,我们才能驾驭时间;因为工作,我们才能拓宽自己的空间;因为工作,我们才有机会超越贫乏;因为工作,我们才真正懂得自己的需要。

所以,这样一本书,扣在工作着的人的心弦,如同在梵阿铃上,铮的一声,弹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受 第2篇

在读《你在为谁工作》 之前,我被这样一段话吸引了: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将心态回归为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的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我知道,这本书一定会解答我在工作中的疑虑。它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知道今后在工作当中应该抱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激发内心的激情,调整工作状态来达到最佳的效率,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任何的遗憾,如何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绽放自己的色彩。

态度决定一切

若提及态度,这是成功最基础的条件。斗志昂扬的我们骨子里总是有不服输劲儿,过分自信以及鲁莽冲动总是让在我们遇见挫败之后幡然领悟,以为自己的小聪明才是捷径,岂料适得其反,不听前辈的教导,结果走了很多弯路。刚刚参加工作,即便没有调整好心态来面对一个新的环境,但是也应该反思怎样做好本职工作,且出色的完成。其实每个人的差别都是很小的,但是所持有的对待事情的态度不同,往往会造成很多不同的结局。一个良的工作,就是你与别人拉开距离的因素。

我想,工作中,我应该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无惧无畏的心,勇往

直前的心,认真对待,从不言败。这些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积极地态度来改变自身不良习惯,让自己更加优秀。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在我们工作的环境里,从不缺少睿智的领导者,也不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缺少的对细节的把握和关注。我把这些细节比喻成一条链扣,它联系着每个重要的环节。但是你说这些链扣重要不重要?如果没有它们,怎么把繁琐的事情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重要的关系链。

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细节中预见了机会,抓住了机会,真正实现了有“梦”的人生;而对工作细节视若无睹的人,只能在等待机会的焦虑之中度过,必将与成功失之交臂,那会是一种怎样的遗憾呢?

对于我来说,接好每一次电话,并详细做好记录;写好每一篇文稿,仔细琢磨每个措辞;打好毎一张表格,认真核对每份数据„„这些都为我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也就形成了做事的态度。用细节来培养态度,用态度来制约工作上的疏忽。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对身边的事物关注起来,哪怕它是细微的片段,日后加以利用,必定能成为工作当中的闪光点。这是一种认真的态度,负责的态度。对工作的认真,对自己的负责。

自信与认同并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有这样的需要即——获得尊重的需要:要求别人赞扬和认可的需要。这告诉我们,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能充分发挥能力和实现自我的需要,才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那么,什么帮助我获得这种需要呢?只有工作,它是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但是站在舞台上,我们不能孤芳自赏,需要的还是中肯的认同。刚刚迈出象牙塔的我们,现在到达的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他人的认同,这是在工总中得到的初步肯定,也是给了自己足够的信心和动力。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增长技能,培养和锻炼能受益终身的本领,才能最终达到全面充实自己、提升自我的目的。

我们之所以需要认同,是因为内心还不够强大,这应该是我们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吧。正是因为对外界社会的陌生,无所适从的迷茫,导致我们没有太多的自信面对自己的工作,所以在潜意识里我们还是需要一些认同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斗志。很大的程度上我们都要调整好一个健康的心态,给予自己信心。

在工作中,当我遇见棘手的问题时,我告诉自己:我可以完成。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来的。不能让你的工作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挫折

而停滞下来。另一方面,我在寻找能给予我动力的能量。一个眼神,或是一句赞许,都可以是我克服困难,向前冲的勇气。

对自己严格些吧,不要再用任何借口来搪塞工作。

吴运铎曾经说过:“青春没有亮光,就像一片沃土,没长庄稼,或者还长满了荒草。”80后的我们,对于工作抱有太多的幻想和不切实际,心里便会杂草丛生。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有些会一蹶不振,但更多的是给自己找些自我心理更容易接受的理由,错!这样就是大错特错了。长此以往下去,终将面临失败。

不要再怨声载道的说你没有机会,那只是些浮躁的借口。放下所有埋怨和唠叨好好审核下自己,是否真的认真的对待过自己的工作,还是得过且过的去完成任务。对!当你把自己手中的工作当做是“任务”的时候,你完成的,永远是你上司留给你的工作;如果你将它看成是一次机会,一次来展现你出色工作能力的一次机会呢?不论成功或挫败,那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必经的一次磨练。

不要再对身边日复一日的工作琐事熟视无睹,那只是我们被浮躁蒙蔽了双眼。看看吧,我们应当多多的发掘那些琐事中所能发掘的价值,并好好利用它们在职场上打上漂亮的一仗,那该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啊。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编织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缺少机会”则往往是那些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用来原谅自己的借口。我们不可以给自己

任何借口,这是对自己的命令!与其把时间用在费尽周折的推脱说辞上,不如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些,把握每次工作机会。

用了几天的时间来读这本书,当我读到尾声的时候,我合上了它,看见扉页上有段话:“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能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

这样完整的概括工作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是很恰当的。好像找到了心中的契合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所以会写下读后感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本书激发了我的斗志,在我心里形成了积极地影响。指导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抱以怎样的心态工作,端正自己的思想、处事的态度。

希望有更多的人会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你在为谁工作》心得体会 第3篇

感悟一: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只有工作才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的;有工作的机会,才能让自己充分发挥能力,有展示自已的机会。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我们自已实现目标而做的。所以说要珍惜工作机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只能像书上所说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就意味着端正心态,干好目前的工作,就是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感悟二:认真工作才能让你不断的去思考、去学习、去总结经验,这是比物质更丰富的财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积累过程,知识和经验积累得越多,才能战胜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困難,才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才会有越挫越勇的气势,才能离实现目标更近。因为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机会,通过努力实践,才能更好的把握机会,实现理想。

感悟三:要有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如果对工作没有热情,那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不仅不进步,还很有可能倒退,最后被社会所淘汰。实际上“积极进取”这四个字就概括出了具备敬业精神人士的主要特征,在目前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要保持自己优势必须不停止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书中的观点,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儒子牛。实现自身价值。

总而言之,读完这本书,让我收益颇多,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的总结、审视自己,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第4篇

再读《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使我收益很多,它重燃了我的工作激情,让我改掉了拖延的恶习,任何事情一想到就马上去做,绝不拖延,使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不会觉得那么累了,它更使我明白了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其实就是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将来,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现在如有人问我,我在为谁工作?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在为自己工作!因此,以后不管领导在不在,不管检查不检查,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导给自己分配什么工作,自己就要去做什么工作,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过程中,我有足够的责任心,爱心和奉献精神。工作中不假装不做作,不做样子给他人看,不要去管别人说什么,自己认定目标,朝着目标,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既然为了自己工作,就要努力,实干,干出个样子来!

一、珍惜工作机会

工作,从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细细地想想,正如书中所说的:“工作更是一个积累自己能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不工作就不可能拥有完整的人生。”我知道,我的这份工作来之不易,自己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积极的工作态度

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在工作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积极进取的,有得过且过的,也有牢骚满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的投入也就越多。同样,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我们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所以说,工作是一块基石,当我们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已在起跑线上赢了别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很计较自己报酬的多少,其实,报酬只是工作的一种回报方式。我们应该看到工作教会了我们什么,锻炼了我们什么……。这些才是无形的财富,比那有限的薪水要宝贵得多。记住:每天多做一点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只有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加薪升职的事才能落到你的头上,让人觉得你总是一个幸运儿,什么好事都让你逮着了。正如书的封面上的那句话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每一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与公与私都没有裨益” 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如火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卓越的人。我们在工作中的巨大奖励,不只是财富的积累和地位的提升,更多的是由激情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第5篇

通过阅读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冥想,几十年的工作和工作态度,以及微不足道的成就,最深刻的体会是,首先要学会珍惜。 首先要珍惜的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光荣的职业——人民教师。 第二要珍惜的是时间。 30岁的时候,20岁的时候就回不去了。 当我们50多岁的时候,我们怀念30岁的生日是多么美好。 看到今天的年轻教师如此阳光明媚、朝气蓬勃,我们多么羡慕啊。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工作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努力学习的知识、我们的应变能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应变能力、我们的协调能力都会得到展示。” 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活动能增加这种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烈的个人目的感和生活理由。工作质量往往决定生活质量。” 这段话,阐述了工作的重要性。 现在就业机会这么少,有教师的职业,何乐而不为呢。

工作态度就是竞争力,这是你为谁工作的重点。 一个人能否脱颖而出,当然需要他超越人群的能力,也需要他的态度比别人更积极。 这并不意味着拥有某种态度你就会成功,但成功的人有一些共同的态度。 我们有着端正的工作态度,也为此付出了努力,但我们仍不突出,仍是一个平庸的成员。 不要气馁,普通人还是大多数。平凡的人有平凡人的快乐和热情。 没有进步不代表你没有能力,放下包袱,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保持积极的工作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 珍惜你的时间,珍惜你的生命,做好你的工作,你就会取得最大的成功。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第6篇

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不错。虽然没有把它读了再读,但也体味不少。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这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一、在工作中享受乐趣

每一份工作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不要把它看作负担,就像我们学校的工作,事情多而碎,如果我们每天都不情愿的工作,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事情堆积的越来越多,有一天会压的喘不过气。首先要学会工作,积极并快乐地工作,做到日事完毕,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这样就会做的很轻松,而不是等校长检查的时候才想起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保持成就激情的秘诀,就是要不断的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在你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之后,成就感会越来越增强。

二、人生充满了遗憾和嘲弄

在书的开头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雇主很感谢他多年的服务,问他是否在走之前再建最后一座房子。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准。完工后,雇主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的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惊呆了,他后悔最后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要深知我们自己是命运的播种者,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深深的影响到自己的命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这就是人生,充满了遗憾和嘲弄。从这个木匠身上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为自己工作,也就意味着自我激励、自我负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掌握住自己的命运。

三、工作需要主动

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有两种人成不了大器,一种是别人非要他做,否则不会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是即使别人让他做,也做不好事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做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将会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做得比预期的更多。”我们任何一位有工作的人都不能只是被动的等待别人告诉你去做些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怎样才能做的更好,并且认真的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懒散的人、不思进取的人只会在成功门外徘徊。

四、对此书本身提点建议

全书共分五章,各章有五至七节不等,各章节有其题目,各小节围绕本章展开,形式上有序而不乱,可使读者一目了然轻松进入正文阅读。再看精心设计的内容:“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你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了吗”,“敬业,最完美的工作态度”,“决不拖延,立即行动”,“从优秀到卓越”。用最少的语言概括出了工作中最需要的东西,这是符合老板和领导的心态!也是其畅销的首要原因。而各小节的题目,十之八九都是口号,口号最会打动人。但是我被打动的时间并不长。而从本书的论述方法来看,以大量的举例引证加主观阐述最为突出,前者多为名人富豪之言行范例,后者又言之凿凿语气肯定无疑。但是抬出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和天纵其才的比尔•盖茨来展开大部分话题是我不赞同的,单其他们传奇的经历就和我们普通人毫无可比性而言。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