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CVD预防(精选4篇)
女性CVD预防 第1篇
引起生殖器疱疹的病毒90%是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通过性生活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患病后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如何避免患生殖器疱疹,应该为广大妇女所了解。
1 女性生殖器疱疹
患者有时全身无症状或仅感到生殖器部位略有不适,发病的第1周内会出现发热、头痛或全身疼痛等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发病初期溃疡少则持续1周,但通常会持续2~3周,腹股沟的淋巴结也会出现疼痛及肿大。发病过程是在溃疡出现之前,生殖器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瘙痒、针刺或灼热,持续2d左右。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外阴出现散在的红斑、丘疹、水疱,数个或更多且大小不等,继可成为脓疱、糜烂或溃疡。并常伴有外阴肿胀瘙痒,排尿时会感到疼痛。
2 女性生殖器疱疹的预防
(1) 要避免性乱,洁身自好,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机会。活动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绝对禁止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 (2) 治疗期间禁行房事,必要时配偶亦要进行检查。提倡淋浴,不使用盆浴,洗浴后不直接坐在公共浴池的座椅上,在公共厕所尽量使用蹲式马桶。 (3) 对局部损害的护理,应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讲究卫生,每日清洗外阴,换洗内裤,不使用他人的盆具、泳衣、上厕所前一定洗手。 (4) 治愈后或有复发者,要注意预防感冒、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家中有人患生殖器疱疹时,患者的内衣、床单以及被褥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用具煮沸或消毒液浸泡法消毒,在疱疹活动期,禁止性生活以免被病毒传染。
3 女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复发。
3.1 局部疗法
原则为干燥、收敛、保护患部、防止继发感染。用0.5%新霉素软膏或0.25%~0.1%疱疹净(IDU)软膏。局部疼痛明显者,可用5%盐酸利多卡因软膏或口服止痛药对症。
3.2 全身治疗
治疗原则: (1) 使感染的HSV不能活化,甚至消灭病毒。 (2) 调节免疫、防止复发。可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或口服干扰素,肌内注射白细胞介素。我们在治疗生殖器疱疹时使用干扰素300万单位肌内注射。1次/d, 10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适当配合使用白细胞介素或利百多或灵杆菌素,95%患者不复发。阿昔洛韦是目前最有效的抗HSV药物,其疗效及安全性已被肯定。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剂量为5mg/kg, 1次/8h,共5~7d,严重者可静脉滴注。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擦患处,口服阿昔洛韦30d消除症状。三氮唑核苷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的类似物,有抗DNA和RNA病毒的作用,800mg/d,共10d。能减轻疼痛和缩短疗程。干扰素100万单位,肌内注射,连续治疗7~10d。
3.3 中药治疗
疱康喷剂外用。
4 讨论
女性生殖器疱疹的发病一方面是感染了单纯疱疹Ⅱ型病毒,另一方面是机体或局部免疫力下降,因此治疗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即要抗病毒,也要提高免疫力。但是HSV潜伏在体内是不容易去除的,这也是生殖器疱疹易复发的一个原因。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单靠药物是办不到,这就使自我调整的作用显著起来。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调整心态,放松自己,适当的锻炼,使机体的免疫力逐渐提高。加强宣传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对女性生殖器疱疹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第2篇
女性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病,多发病给患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无性别差异,男女都有可能患上骨质疏松,而在女性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有很大一部份都多食巧克力,所以了解女性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成为了现在奶多朋友都想了解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爱吃巧克力的朋友。
重庆骨科医院专家介绍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多食巧克力的女性更加容易诱发骨质疏松,因此女性预防骨质疏松要少吃巧克力。巧克力是大部分女性钟爱的零食,女性逛逛超市都会把心爱的巧克力抱回家,有研究证明多食巧克力是骨质疏松的一大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妇女原本就因为巧克力可能会使她们肥胖而对吃巧克力有所顾忌。现在,坏消息陆续传来:经常吃巧克力有可能会导致弱骨和骨质疏松。而这意味着增加骨折的机会。医学调查表明一千多名70至85岁女性在进食巧克力数星期后的骨质情况后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其骨密度不如每周吃不足一次的妇女。重庆骨科医院专家介绍说:“可可粉和巧克力被宣传对心血管功能有很多好处。但实际上,吃巧克力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却没人研究过。”他补充说:“这项研究对防止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可能有深远意义。”经调查发现,每天吃巧克力的妇女髋骨、颈骨、胫骨和脚后跟骨的骨密度较低。研究者相信,原因可能是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而钙又会对维持健康的骨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注意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均有利于骨矿物质的储存,建立起骨峰值。因此,从儿童期开始就应进食含钙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皮、鱼类、蘑菇、木耳、绿叶蔬菜及适量蛋白质。同时注意接收足够的阳光照射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运动预防女性双腿发胖 第3篇
到底下半身为什么容易发胖,多留意以下四个导致双腿发胖的原因。
导致双腿发胖的原因
1、雌激素分泌紊乱,坏习惯让你胖。
让你散发女性魅力的雌激素,是让下半身变胖的罪魁祸首。饿一顿饱一顿、乱服减肥药、意外怀孕等,都会让雌激素分泌紊乱,导致脂肪在腹部和大腿部位堆积,下半身越来越胖。
2、跷腿坐着,一边悠哉一边胖。
此刻,你可能正窝在沙发里,跷着腿在读这篇文章。无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如果你跷着腿坐一整天,会阻碍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导致下半身浮肿。再不好好做浮肿护理,比如按摩,下肢静脉会渐渐突出,严重影响下身循环,导致脂肪增厚,连肌肉都会僵硬。
3、性感太“紧身”,胖得穿不上。
紧身牛仔裤、束身内衣等紧身衣物,甚至迷你裙、无袖衫等性感穿着,都会让下身发胖。因为太紧身的服装会阻碍腿部正常运动,还会阻碍腰腿部位血液循环;短裙则会使腿部受凉,同样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脂肪堆积。
4、趿拉趿拉走路,小腿拼命胖。
平时没时间运动,走路上下班也可以健身。但走路姿势不对,或鞋子穿得不对,不仅减不了肥,还可能变得更胖,甚至严重影响足部健康。比如走路趿拉趿拉,就完全无法燃烧腿部脂肪,反而小腿会变得更粗壮。
三大运动使下半身更有型
当然,从不运动也是导致下半身发胖的主要原因。健身专家提醒你,只要坚持做肌肉运动、有氧运动、伸展运动这三大代表性运动,就可以有效防止下半身发胖。
1、肌肉运动
骨骼会影响身姿,如果没有有力的肌肉包裹,很难维系骨骼正常架构,穿衣服就不会那么有型。
因此想拥有好身材、穿衣有型,就要注重肌肉运动,坚持锻炼。这样才能使因缺乏运动弱化的肌肉逐渐恢复正常,肌肉量增多。而且肌肉消耗的能量,占身体消耗总能量的比例最高,因此随肌肉使用率越来越高,你的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体重更会减轻。
肌肉运动还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即使不运动也可以消耗体内能量,维持好身材。
2、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肌肉运动。有氧运动是锻炼体能最有效的方法,运动时要深呼吸,因此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更可以有效燃烧掉堆积在身体各处的脂肪,瘦身效果极佳。
3、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可以扩大骨骼和肌肉可动范围,培养肌肉柔韧性,矫正不良姿势。多做伸展运动,你的身体会变得更柔韧,身材也会更匀称,还能缓解全身的僵硬肌肉,尤其可以缓解腰部疲劳,让身心更放松。
更年期女性如何预防糖尿病 第4篇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糖尿病,预防
作者通过180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从健康人群发展成糖尿病患者,63%经过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退这个阶段。这种情况是糖尿病前期,提示患者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功能缺陷。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更年期的女性有过健康体检中出现血糖异常,这一时期的女性糖尿病症状往往十分隐匿,并无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的的临床表现。糖尿病引起的疲倦、乏力、反复感冒、心烦易怒、全身不适等症状,又容易与更年期症状相混淆,让人放松警惕。因此作者认为年龄超过4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尤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肥胖等,应定期检查血糖。其原因是胰岛素分泌水平与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密切相关,因为雌激素具有降低血脂的重要作用,而孕酮则起到增加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在更年期,女性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不断降低,性激素对胰岛素的刺激作用不断减弱,使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从而导致机体糖耐量降低引发糖尿病。
另外,女性患病一般发生于45~55岁。进入更年期后,各系统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功能减退,可发生相应疾病。喜吃油腻食物,且不爱运动,导致中心型肥胖的发生,加上更年期所致心理、情绪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这些负面情绪导致体内一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血糖升高,与胰岛素互相抵抗,是更年期女性容易患上糖尿病的病因。早发现、早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1 女性更年期如何预防糖尿病
通过观察发现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退这个阶段有三种发展趋向,一部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恢复到健康水平;一部分停留在此阶段;一部分发展成为糖尿病。摆脱终生服药及注射胰岛素的命运,应做好健康饮食、心态平衡、运动减肥、及时补钙、血糖监测。
2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合理的膳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避免摄入高热量的饮料和食物。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高标准体重计算每天需要的热量,以便根据活动情况适当调整热量,然后合理安排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分配量。一般是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少食多餐。并积极补充维生素类食物,少食含糖和脂肪的食物,尤其要限制动物脂肪与肥肉的摄入量,多选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蔬菜等。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减慢食物的吸收,延缓血糖的升高,同时通利大便。多食豆制品、热量维持在2000 kcal/d左右,食物的品种要多样化。
3 保持良好的心态
了解发生更年期症状的原因,消除紧张情绪,以平稳的心态来面对更年期的出现。学会放松自己,生活有规律、起居有时。经常睡眠不足6 h,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加倍。睡眠太少,神经系统会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调节血糖的激素。多看文章、多听音乐、多参加集体性文体活动等,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4 适量运动,避免发生肥胖
进入更年期等许多原因都会造成中年女性体重增加,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预防糖尿病就需要预防肥胖。研究证明,明显超重的机体体重减轻5%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减少70%。体重80 kg,至少需要减少4 kg。尤其是“袋鼠型”体型易患糖尿病。所以四肢瘦、腹部胖的人更要减肥。建议进行快步走等中等强度的运动至少35 min/d,5 d/周,避免游泳、跳舞、举重等运动。提升力量的训练,能帮助肌肉生长,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即使体重没有减轻,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能降低80%。
5 及时补充钙的剂量
缺钙的女性相当一都处在绝经期或产后的时段,内分泌轻易紊乱,使胰岛素的分泌遭到干扰。所以,在未感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缺钙的表现前,最佳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测,以便确定补钙的剂量。平常留神多吃含钙的食品,如牛奶、虾皮等,注意补充维生素D,当心情烦躁、易怒时,可能出去走走,晒晒太阳,不仅可以愉快心情,还能够享受免费的维生素D,将情绪和缺钙这两个糖尿病的诱因一同消除。
6 留意监测血糖,血糖出现波动时应及时就医
保护自己免受糖尿病的困扰,最根本的就是进行血糖测试,对于中年妇女来说,从45岁开始,应该注意血糖测试,可有效跟踪血糖指数和前驱糖尿病的症状。血糖除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外还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因为前者是反映即刻血糖情况,后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 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1]。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总之,更年期女性通过稳定控制血糖可避免糖尿病的困扰,摆脱终生服药及注射胰岛素的命运,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