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使至塞上教学实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9
1

使至塞上教学实录范文第1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学习过程:

一、简介王维,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补充。

二、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

三、全体学生齐读。(注意节奏和感情,不足则纠正之)

解释下列词语

单车, 属国, 征蓬,

长河, 候骑,

四、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五、理解诗的内容 ,说出每一句的大意。

六、理解诗的主题、

(1)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用自己的话语描绘这幅画面。 (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4)、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

七、教师点拨:体会诗歌的意境,重点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美,让二个学生进行描述)。

八、全班齐诵全诗。

小结: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总结:《使至塞上》,借景写出了自己孤寂的感情;

九、作业

①《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

②诗中的“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③体味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重在体味诗句的画面感。课后练习三的内容学生可以参看,但不必照搬,不强求惟一,鼓励发散思维。)

④试着用自己的话把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描绘出来。(开放性,不求统一)

使至塞上教学实录范文第2篇

此诗作于诗人出塞途中, 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 抒发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的赞颂之情。与此同时, 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寂、飘零的心情以及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整首诗无论是韵律创造还是意境渲染, 都给读者带来无限的审美体验。

二、翻译美学指导下《使至塞上》不同英译本分析

因此, 笔者将从翻译美学角度出发, 对《使至塞上》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原诗和两个不同英译本展示如下: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On a Mission to the Frontier

Off in a single carriage on my mission to the frontier

For dependencies beyond Chuyen now

I am carried like thistledown out from the Han defences

And wild geese are flying back to the savage waste

From the Gobi one trail of smoke straight up

In the long river the falling sun is round

At Hsiao Pass I meet our patrols

Headquarters are on Mount Yenjian

(G.W.Robinson译)

On Mission to the Frontier

A single carriage goes to the frontier;

An envoy crosses northwest mountains high.

Like tumbleweed I leave the fortress drear;

As wild geese I come under Tartarian sky;

In boundless desert lonely smokes rise straight;

Over endless river the sun sinks round.

I meet a cavalier at the camp gate;

In northern fort the general will be found.

(许渊冲译)

(一) 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

1. 语音层审美信息

诗歌在语音层次的美主要表现在其节奏和韵律方面。原诗呈现主副韵即主、副交错, 其韵式表现为aabababa形式, 读起来朗朗上口, 极其富有音乐感。而G.W.Robinson的译文呈现为自由诗形式, 没有很好地传达这一美感。对比之下, 许渊冲先生将全诗处理成了抑扬的形式, 其韵式表现为ababcdcd形式。因此, 从整体上来看,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好地考虑了原诗的音韵, 有效地保留了原诗的音乐性和审美价值。

然而从局部来看, 暂不讨论两位翻译大师的翻译策略, W.G.Robinson将“居延”“萧关”“燕然”分别译为“Chuyen”“Hsiao Pass”“Mount Yenjian”, 很好地参考了韦氏拼音, 而不是直接移取其对应的拼音让外文读者晦涩难懂, 读来拗口。因此, W.G.Robinson在此处的处理很好地考虑到了译入语读者的可接受性, 有效地避免了大量的汉语拼音, 读起来更为流畅、亲切自然, 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2. 词语层审美信息

无论是源语还是译入语, 具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无疑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原诗中颈联描写的是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大”字体现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 在广袤无垠的荒漠的映衬下, 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异常醒目, 故作“孤烟”。用“直”修饰“孤烟”, 体现了浓烟的挺拔, 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孤寂却又异常劲拔坚毅的心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林, 湖泊沼泽, 只有那贯穿其间的黄河, 平凡简单的“长”字有力地勾勒出诗人漫无边际的寂寞之感。落日本应给人一种感伤之感, 然而此处却用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的“圆”修饰, 使得直观整体的意象镶嵌在荒凉的背景中显得愈发孤寂。因此, 此处的“大”“长”“直”“圆”不仅细腻地描绘了边塞大漠风光, 而且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孤寂、落寞的情绪溶于自然景物之中。

译文中, G.W.Robinson将“大漠”译成“Gobi”, 虽传递了原诗的语言信息, 却没有体现出沙漠的浩瀚无垠及其荒凉之美感;“长河”译成“In the long river”也是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仅仅再现了源语的语言信息而丢失了美感。而许渊冲先生的“boundless”和“endless”不仅成功传达了源语信息, 更如词形本身源远流长地折射出诗人无穷尽的悲凉孤寂的心境。因此, 在此处措辞方面, 许渊冲先生更好地兼顾了源语信息的传递和审美价值的再现。

3. 句法层审美信息

对称、对仗之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可称“美中之巧”, 为汉语所独有。颔颈联即是很好的体现, 不仅意象, 其句式安排上均考虑到了对称性。颔联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甚至与英语的主谓宾句式不谋而合。而颈联中的“直”和“圆”均为形容词分别修饰“孤烟”和“落日”, 此处句式安排与英语中的主系表结构相似, 只是隐藏了系动词罢了。据悉, “蓬”“雁”是诗人的自喻, 暗示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 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对比译文, 颔联中的第一句W.G.Robinson采用增译的翻译技巧译出了隐藏的自喻对象诗人本身, 而后一句却仅仅直译出了原诗的语言信息, 其不仅忽略了原诗对仗的句式安排, 而且让人感受到其对原诗的理解不够深刻, 因而未能很好地再现原诗的审美价值;其对颈联的翻译虽大致传达了原诗的语言信息, 但此联第一句中的“straight up”为副词短语, 故这句译文并非一个完整的句子, 与此联中的第二句便无对称之言, 因此W.G.Robinson对这两联的句式安排方面欠妥, 以致没有很好地传达出原诗的句式对称之美。许渊冲先生对颔联的处理, 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技巧译出了自喻对象诗人本身, 兼顾了原诗句式对称美的传达;在颈联的处理中, 诗人同时兼顾了意象的对称和词性的一一对应, 从而在句式结构方面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审美价值。

(二) 非形式系统

1. 意境层的审美信息

诗人一进入边塞, 所见到的景象便是:征蓬随风飘飞, 归雁鸣叫翱翔进入胡天;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上, 但见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 直冲云霄;地平线上, 横贯千里的黄河上空, 一轮徘徊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相互映衬, 勾勒出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边关图, 不仅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雄浑的意境,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情感。对比翻译, G.W.Robinson将“征蓬”译成了“thistledown”, “thistledown”意为“蓟花的冠毛”。据了解, 蓟花与北欧的渊源非常久远, “蓟”被认为是拯救国家的花, 也被苏格兰选为国花。而许渊冲先生则将其译为“tumbleweed”, “tumbleweed”意为“风滚草” (又叫做俄罗斯刺沙蓬) 。据悉, 大多数人称它为草原“流浪汉”, 是戈壁一种常见的植物, 生命力极强, 起风时经常团成一团四处滚动。虽然两者均具有易随风飘飞的特点, 但是许渊冲先生的“tumbleweed”的属性更契合随风飘飞的大漠蓬草, 更能让读者感受到那就是诗人的缩影没有定根, 被大风一吹就不知飘向何处;就像他的政治命运一样, 失去根基, 就没有了方向, 前途就渺茫起来。故而此处的处理, 许渊冲先生的更为贴切。二者均将“归雁”译成“wild geese”, 看似是归, 亦是无处可归, 表现出了诗人孤寂飘零的处境。至于“大漠”“长河”, G.W.Robinson的“Gobi”“long river”完整地传达了原诗的语言信息, 而许渊冲先生的“boundless desert”“endless river”在意义传达的同时, 更为深刻地表现出沙漠的广阔荒凉, 黄河的源源不断, 就好似此时诗人那无穷无尽的凄凉情绪。最后, 在“孤烟”“落日”的处理上, G.W.Robinson的“a trail of smoke”和“falling sun”确实无误地再现了一股浓烟和下沉的夕阳的景象和形态, 然而许渊冲先生的“lonely smoke”和“sun sinks”更好地考虑到了诗人创造此诗时个体意识的觉醒, 赋予了所创造的意象一定的主体性和相应的感情色彩, 不免使人感受到所描写的自然景物都具有了一定的情感。因此, 在意境层面,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好地再现了原诗描绘的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和诗人的孤寂情绪。

2. 文化层面审美信息

诗人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 诗人即景设喻, 用归雁自比, 既叙事, 又写景, 一笔两到, 贴切自然。虽然诗人将笔墨重点运用在了写景方面, 诗中数个地名则是为叙事提供了一定的作文背景, 故而不容忽视。

居延城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萧关则是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而燕然是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 此处代指前线。两位译者对诗中地名的处理方式大相径庭, 对于“居延”“萧关”“燕然”, G.W.Robinson采用音译的翻译策略将其分别译为“Chuyen”“Hsiao Pass”“Mount Yenjian”, 而许渊冲先生则是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将其分别译为“northwest mountains”“camp gate”“northern fort”, 在此处理上, G.W.Robinson只是单纯地译出了地名名称;而许渊冲先生不仅很好地传译了原诗的语义信息, 还有效地保留了原诗的文化风貌。

三、结语

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诗歌翻译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对比两种译文发现, G.W.Robinson和许渊冲先生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原诗审美价值, 从而给读者一定的审美体验, 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也有些许不足。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用于文学翻译研究, 尤其是诗歌翻译研究, 在理解诗歌英译中如何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审美价值从而实现审美再现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链接】

王维 (701年-761年, 一说699年761年) , 字摩诘, 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 (今山西运城) 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 于开元十九年 (731年) 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 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 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 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 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 学庄信道, 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尤长五言, 多咏山水田园,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 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 (701年) 出生在蒲州 (今运城永济市) 。

王维才华早显, 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 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 工于书画, 而且还有音乐天赋, 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 《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 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 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 果然分毫不差 (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 《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 是散曲, 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 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 是正史所载之事, 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年) , 王维状元及第 (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 , 任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 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 (735年) , 张九龄执政, 拔擢王维为右拾遗。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 , 调任监察御史, 后奉命出塞, 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出仕后, 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 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 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 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 有山有湖, 有树林也有溪谷, 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

摘要:本文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题材, 基于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角度, 从形式系统的语音层、词语层和句法层的审美信息及非形式系统的意境层和文化层的审美信息出发, 分别对G.W.Robinson和许渊冲先生两个不同英译本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翻译美学有助于理解诗歌英译中如何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审美价值从而实现审美再现。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