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具的技术保管(精选5篇)
农机具的技术保管 第1篇
农机具在存放时, 技术状态恶化的自然性因素是锈蚀、腐烂、老化、污染、变形, 而人为性因素如乱拆乱卸、偷盗等, 则使机器零件遭到破坏或丢失。针对机器在闲置期间技术状态恶化的各种原因, 可采用相应技术措施, 设法切断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因果链, 或尽量减缓恶化因素的作用强度, 保持农机具在闲置状态期间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一、动力机械的技术保管
在农业生产中, 常用的动力机械有拖拉机、柴油机等。它们在闲置期间, 靠液体流动润滑的运动配合件工作表面由于缺乏充分的油膜保护, 会产生异常腐蚀, 甚至可能出现严重锈斑或金属剥离现象;燃油泵中的精密偶件由于长期在某一位置静止不动, 会产生胶结或卡死, 以至使精密偶件报废;另外, 柴油机中的各种流通管道和控制阀门也容易产生阻塞或卡住现象。为防止出现这些弊病, 在拖拉机保管前应进行充分润滑, 在保管期间应当采取摇车或短时间发动的方式使各运动部分得到定期维护性运转。
在农闲季节农机具停歇期间, 空气中的尘土和水分容易侵入机器内部, 使有关零件遭受污染和锈蚀。在阳光直照下, 由于紫外线的强烈作用, 橡胶件极易老化变质。因此, 为了切断恶化因素的作用途径, 应将拖拉机入室保管, 并设法封闭进、排气管口。对于单缸柴油机, 应使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利用进、排气门封闭气缸。另外, 对重要零部件可加罩保护或拆下入柜保管。
拖拉机轮胎是极易老化的橡胶制品, 所以, 在存放时不能被阳光暴晒, 也不能长期受到潮湿, 最好能用木块架起。另外, 拖拉机长期存放时, 轮胎气压不能充得太足, 以防轮胎内的子午线长时间受力疲劳产生断裂现象。蓄电池要拆下放在屋内保管, 每个月要放电、充电一次。
二、农具的技术保管
农具的技术保管虽然不比动力机械那样复杂, 但是也不可轻视。一般来讲, 农具的各个部件大多都是在工作中受力的, 如果在闲置期间保管不善使之锈蚀了或腐烂了, 那么在作业时就容易产生折断或失效, 弄不好将造成安全事故。
根据实际经验, 农机具停放在砖地上其锈蚀率要比停放在泥地上大约降低一半。最为严重的是要防止停机棚库漏雨和飘雪, 因为金属部件表面一旦沾水, 其锈蚀率加快, 大大超出人们预料, 等到定期检查时, 已经晚了。所以, 在存放农具之前, 一定要修理好库房。
为了防止木、棉制品腐烂和橡胶制品老化, 也应该严防水分入侵。水分来自两方面, 一是漏雨、飘雪;二是地面潮湿。所以机具库房不但要挡雨挡雪, 而且还要通风干燥, 要采取铺砖或者打水泥地面等形式隔阻地下水汽上升。农机具上的木质、棉质零件, 应该在存放前拆下, 并且清洗晒干, 入室上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管。
为了防止农具零件变形, 在存放中应该尽量卸除零件的受力, 例如放松弹簧、支起机架等。液压悬挂机构要放置到地面并且支架起来, 以免长期受力。为了防止农具零件丢失或者毁坏, 在存放时最好做一个记录, 好在下次使用维修时提供方便。
农机经营要注意轮胎保管 第2篇
1.存储轮胎的库房不宜靠近有发电设备或产生臭氧的地方,以防轮胎加速氧化。
2.外胎和內胎应放在干燥和黑暗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照射,并不宜过分通风;库房温度以-10~30℃、空气相对湿度以50%~80%为宜。
3.外胎或成套包装的轮胎应放在木架上,并定期改变其支撑点,每3个月转动其支点一次;不宜平放堆叠,如万不得已时,平放堆叠应不超过5条,且大轮胎应放在下面。
4.轮胎在库房内的存放地点应距热源设备1米以外,不能与油类、易燃物、酸碱及其他化学药品等放在一起,以免受腐蚀变质。
5.包装好的轮胎,不要撕去包装皮,须原装储存。
6.装在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拖车上的轮胎,如须长时间停放,应将车身用木块架起并放净轮胎内的空气。
7.外胎与内胎配套存放时,必须略为充气,并在内胎表面涂抹滑石粉。
8.内胎如需要单独存放时,应在充气状态下挂在半圆形的架上,并经常转动支点,以防变形或皱折。
9.内外胎存放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年。
如何做好农机具闲置期间的保管工作 第3篇
根据农机具的结构特点、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和可能造成机器损坏的各种因素, 拖拉机及农机具的保管主要有遮蔽式保管、露天式保管和综合式保管三种方式,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 都要做好农机具的保管工作。
1.防锈蚀
农机零部件裸露存放的金属表面因与空气直接接触, 空气中的氧、水分与钢铁表面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 在钢铁表面生成铁锈。零部件生锈后会影响零件的功能, 螺纹锈蚀会导致螺纹连接件拆卸困难, 造成修理时间过长;精密光滑表面锈蚀会影响精度或动作, 因此, 农机具要做好防锈工作。
(1) 清洗各润滑部位, 并重新进行润滑, 如犁、犁壁、锄铲、开沟器等, 在清洗后, 涂机油尽量阻隔与空气接触, 防止氧化生锈。条件具备的应尽量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保管。整机无条件放入室内保管的, 也应将比较贵重的零件, 如磁电机、电动机、割刀、输送带、传动链等部件卸下放在室内保管。露天保管的应放在地势高且干燥处, 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一定要搭棚遮盖。
(2) 外露的金属零件表面相应涂以防腐、防锈剂, 如油漆、石蜡油、黑油与脂肪性黄油的混合物、废机油与黄油的混合物等。
(3) 可在农具较主要的工作部件的表面涂油后再覆盖一层旧纸, 以减少部件表面与空气接触机会, 且可起到保护油膜的作用。
(4) 机车长时间不用时应将喷油嘴拆下, 向气缸内注入适量的机油, 再将喷油嘴装好, 然后摇转曲轴几圈, 使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几次, 注入的机油就会涂在气缸的表面, 防止气缸锈蚀。
2.防变形
(1) 农机上的弹簧零件不是处于压缩状态, 就是处于拉伸状态, 在农机具长期不用存放时, 要将农机具上所有弹簧件放松, 以免产生疲劳变形。
(2) 过长的零件可中部增设垫木存放;细长的轴类零件应悬挂放, 长刀杆要放平或垂直挂起。
(3) 传动带卸下妥善保管, 避免因长期受力或放置不当产生塑性变形。
(4) 将轮式拖拉机的轮胎用千斤顶或砖块将机车前后桥顶起, 使轮胎支离地面, 不承受负载, 并保持适当的气压, 不得把柴油、汽油、强酸碱、易燃品与轮胎放在一起。
(5) 拆下的零件如轮胎、输种管等保管时要防止挤压变形, 对易发生变形的部件, 应垫平或架起, 消除引起变形的因素。
3.防老化变质
(1) 橡胶或塑料制品零件, 由于受空气中的氧和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 易老化变质, 使橡胶件的弹性变差, 容易折断。对橡胶件的保管, 要放在室内的架子上, 用纸将其盖好, 保持通风、干燥及不受阳光直射。农机具尽量防止日光曝晒。
(2) 橡胶件受潮或沾上油类后易老化产生裂纹, 因此, 收割机、拖拉机、抽水机等机械上的皮带应在入库保养时拆下来, 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重要部件可涂上石蜡, 以隔绝空气。
(3) 农机具最好保管于干燥、阴凉、通风且不受阳光直射的库内。库中温度最好保持在-10~+10℃, 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
4.防冻
(1) 杜绝冻期农机露天存放, 若确无机库, 应用薄膜草毡遮盖封严, 以防结冰受冻及生锈。
(2) 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农业工程机械、水冷柴油机等农机, 将发动机缸体和散热器中的水放净, 以防冻裂机体,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将蓄电池充足电后放入室内保管。
5.防重要部件损坏
(1) 与农机具配套的电动机长时间不用, 应当放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库房里。如果把电动机跟农药、化肥放在一起, 或放在潮湿的地上及容易被雨雪打湿的场所, 时间一长, 电动机就会受潮, 内部线圈绝缘性能下降, 易造成短路、漏电事故。
如何正确保养和保管农机具 第4篇
(1)联合收割机:悬挂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机内无杂余麦粒,输送槽胶带拆下清洗、晒干;运输部件进行拆检;链条拆下进行清洗;割刀、八角盘等要拆检清洗,修复后进行防锈、入库保管、填平搁起。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按使用说明书的保养规定进行。
(2)大中型拖拉机:重点检查进气系统是否畅通;空气滤清器应拆下清理干净;润滑系统应按使用说明书更换润滑油和滤芯;对长期使用而已老化的输油管应重点检查漏油情况,必要时加以更换;对水箱应检查水箱散热片的通畅情况,清除灰尘及杂物;电瓶应拆下单独搁起放置;外观不整的各类附件要及时更换翻新;原则上3年内未油漆的要油漆防锈。
(3)投入作业的旋耕机、灭茬机和驱动耙,要逐台进行拆检。主要检查轴承、油封、齿轮、万向节、犁刀等。
2 注意事项
(1)结构复杂精密的机具最好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保管;对犁、耙、镇压器等简单机具,可以露天保管,但要放在地势较高、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最好能搭棚遮盖;凡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零件,应用木板或砖支起;脱落的防护漆要重新涂好。
(2)注意防锈蚀。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完毕后,必须清除外部泥垢,清理工作机械内的种子、化肥、农药和作物残株,必要时用水或油清洗。
(3)清洗机具,并重新进行润滑,对所有摩擦工作面,如犁铧、犁壁、开沟器、锄铲等必须擦净后涂上机油,最好贴纸,以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
(4)防腐朽、霉烂。木制的零件由于受微生物的作用,以及雨淋、风吹、日晒而易腐朽、破裂和变形,有效的保管方法是在木料外表涂上油漆,置于干燥的地方。
(5)注意防止零件变形。弹簧、传动带、长刀杆、轮胎等零件由于长期受力或放置不当会产生塑性变形,为此应在机架下面加以适当的支撑,使轮胎不承受负载;机械上的所有压紧或拉开的弹簧必须放松;拆下传动带放在室内妥善保管;有些拆下的易变形零件如长刀杆要放平或垂直挂起;另外拆下的零件如轮胎、输种管等保管时要防止挤压变形。
(6)注意机具中橡胶或塑料制品防老化。橡胶或塑料制品由于受空气中的氧和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易老化变质,使橡胶件的弹性变差或折断。对橡胶件的保管,最好用热的石蜡油涂在橡胶表面,一定要放在室内的架子上,用纸将其盖好,保持通风、干燥,但不能受阳光直射。
秋后农机具维护保管10要点 第5篇
二、放松张紧轮, 松弛传动带。
检查各传动带是否完好, 若有烧损或伸长严重的传动带应更换。放松输送带, 更换变形严重的耙齿。
三、擦净并检查切割器、割台、搅龙等易损部件,
紧固或修复松动和变形的零件, 如刀片、刀杆、护刀器、伸缩扒指等。这些零件若有磨损、损坏或严重变形, 应更换并涂上防锈油。
四、检查易损的薄壁件, 如割台底板、输送槽底
板壳体等, 看其是否变形、脱焊或断裂, 并进行必要的整形和修复。
五、认真清理、检查各轴承和齿轮, 对磨损严重的或已损坏的应加以更换;
对各黄油润滑点应重新加注黄油, 以防久存锈蚀。
六、检查脱粒装置钉齿、凹板筛、搅龙叶片的磨损变形情况, 并进行必要的整形和修复。
磨损严重的, 应更换新件。
七、对漆层磨损的外露件, 应先除锈, 然后再涂上防锈油漆。
八、清理后的零部件, 应整齐地放入机库内。
大的部件集中存放, 小的零件用箱子装好后存放, 防止散失。脱粒清选装置、输送槽等, 应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稳, 并用木块或砖头垫上。割台要用两根平直的方木, 顺着搅龙方向垫在割台底板弧形角铁上, 放置应平衡。护刀器、切割器等不能受压。
九、严禁在收割机各部件上堆放杂物。
十、机库应保持通风、干燥, 最好在周围放些石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