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添加辅食范文第1篇
1 食品添加剂及其优点
根据《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香料及其他等, 共22类。原始的食品通过一系列加工, 其外观、口感以及营养成分都会有所改变, 而食品添加剂可以弥补这些损失, 例如在烙饼的时候加乳化剂, 可将面和油充分融合, 改善饼的口感和风味。膨松剂、漂白剂可改善食品外观, 吸引消费者;增加营养物质, 因为某种食品可能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从而导致食品整体营养水平下降, 比如制作果汁饮料的过程中, VC会大量氧化损失, 此时添加维生素制剂可增加VC的含量。
2 食品添加剂的严格研发过程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都需要经过风险评估, 证明其安全可靠才可投入生产使用:必须要严格的评价和检验, 并且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 对其急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毒性等进行综合评价, 在确认对身体没有安全隐患后才能被批准使用, 确保人体食用的安全性。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有其相应规定范围的食品加工应用和安全使用量、质量标准和鉴别方法。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都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限制, 否则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3 食品安全事故与食品添加剂
近年来, 我国食品市场出现很多食品安全事故, 三聚氢胺, 苏丹红 (I号) , 吊白块亚硝酸盐, 人造鸡蛋等等, 引起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其中很多安全事故并不是食品添加剂引起的, 例如:三聚氢胺事件, 由于无法直接测量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我国奶粉行业根据凯氏定氮法来测量出奶粉的含氮量, 就可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但不知含氮成分是否确定为蛋白质, 所以不法商贩利用三聚氢胺的高含氮量来滥竽充数, 危害消费者健康, 真正的蛋白质被没有一点营养价值的三聚氢胺所替换, 对营养物质需求大的婴幼儿由于身体摄入蛋白质不足, 而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且三聚氢胺被认为毒性轻微, 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氢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
而有些食品安全事故是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然而按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如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 人的每日容许摄入量 (ADI) 0~5mg/kg, 相当于60kg的成人300mg/d, 终生摄入是安全的而GB2760规定, 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最大使用量0.2g/kg, 即每升饮料中含200mg苯甲酸钠, 一天喝一升饮料摄入苯甲酸钠仅200mg, 低于国际规定ADI值, 但是摄入过多的苯甲酸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又如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可以助色且抑制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防止中毒, 但是当亚硝酸盐过量使用则会引起中毒, 且亚硝酸盐与体内肉制品代谢产生的胺类合成致癌性极强的亚硝胺, 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所以一般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安全事故仅为其过量使用, 而一些非法添加物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并不属于此类范畴。
4 如何合理的管理食品添加剂
(1) 加强在食品中严禁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非食品添加剂是指已被证实不能用于食品中, 而却可以对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 这些物质大都属于某一工业所用添加剂, 对人体有一定或很大的危害, 如三聚氰胺、吊白块、苏丹红、美术绿、罂粟壳等等。以吊白块 (又称雕白粉) 为例, 它是一种氧化剂, 可以氧化面粉、米粉、豆制品等食品中的色素, 但其毒性很大, 正常人体摄入10g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导致死亡。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专项查处中, 却发现不少违法使用的现象。
(2) 监管部门应完善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制度, 加大惩戒力度。
食品添加剂在我国仍属新兴行业, 它不同于其它行业, 是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卫生的大事。添加剂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被超标使用, 滥用。我国的一些生产者没有严谨的法规意识, 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面粉增白剂的生产和使用方面就存大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 我们应加快和完善食品添加剂法规的制定和管理工作, 特别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应集中管理, 不能多部门管理, 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做到严格监督控制。
(3) 厂家自身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加大监管力度。
在食品生产中, 如果可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尽量不使用。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物质。食品包装上应注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使用剂量以及行业的使用标准剂量, 这样既易于监管部门掌握, 又便于消费者选用。
(4) 加强食品行业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
目前, 我国的食品行业从业的人员基本上是办理“健康证”即可上岗, 没有更加严格的上岗要求, 对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甚为缺乏, 食品生产上的规范知识知之甚少, 导致在食品加工中他们仅凭“经验”工作, 产品安全存在隐患, 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食品相关知识普及, 使他们意识到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5) 加强国民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由于对食品添加剂的错误认识, 人们往往把非法添加物引起的安全事故归咎于食品添加剂。某些生产厂家在产品标识上注明“不含食品添加剂”, 这样不负责任的对人们产生误导, 加深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感;有些媒体对食品添加剂的不准确, 不正确报道同样是对人们的一种误导。应该普及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 使人们科学看待食品添加剂。
摘要:本文科学地介绍食品添加剂,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行业带来的的好处, 以及科学的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合理,认识,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伟伟, 浦雨静.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问题的思考和探讨[J].现代农业, 2007 (5) .
[2] 贺学荣.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关系探析[J].福建水产, 2006, 8 (3) .
[3] 夏学超.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食品工业[J].科苑观察, 2009 (14) :38.
[4] 张志健.食品安全导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