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6
1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精选10篇)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第1篇

每一天世界各地的企业和企业家都面临重要的选择,本地公司要考虑是否扩大生产线或雇佣新的员工,而跨国公司则要对在世界不同地方建厂做出抉择,他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因政府政策和行为所造成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投资环境与企业效益呈正相关,企业的高效率形成区域的高回报率,进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所以进行投资环境的评价变得尤为重要。王元京将国内外评价投资环境的指标归纳为3个层次,国别层次、地区(省级)层次、城市层次,并给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这给后来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明了方向。企业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的对象,选择侧重评价指标。

2 通用投资环境评价指标

(1)冷热国比较法。将有利于吸收外资的因素称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通过冷热程度来判断投资环境的好坏。

(2)郭励弘投资环境评价模式。1988年,郭励弘提出了以外资优惠政策、社会政治环境、经营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服务环境5个大类11个小类。

(3)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工会2001年采用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基础建设、社会环境、法制环境五大类。

3 德尔菲法、DEA法、主成分分析法的运用

3.1 德尔菲评价法(见表1)

运用德尔菲打分法得出5类环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5,0.2,0.25,0.2,0.2。根据权重求得各地区的综合得分(见表2)。

德尔菲法方便简单,很容易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缺点非常明显,专家打分没有明确的标准,预测结果缺乏严格的科学分析,最后趋于一致的意见,仍带有随大流的倾向。

3.2 DEA在投资环境中的应用

通过DEA,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导向模型(CCR模型)进行建模,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DEA无法计算产出为负的指标,所以对资产效率等指标进行了Yi=-1/Xi的处理,得到如下结果(见表3)。

注:数据来源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

与德尔菲法相比,DEA模型省略了人为的赋权重过程,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对数据进行包络分析计算出一个客观的权重。DEA对各地区的评价相对公平。

DEA将最优的地区赋值为1,其余的得分是相对于最优指标的一个效率评分。DEA对未达到最优效率的指标,提出了改善方向。

除了长三角地区以外,其余地区的松弛值,均为负数,这表明减少这些指标的得分,区域的投资收益不变。这就像同时捏住数根长短不同的绳子的两端,用力拉扯。长的绳子不会被拉直,会有松弛,短的绳子会绷紧。这也是松弛值存在的意义。松弛值为0的指标,即为这个地区投资收益的短板,每个地区只会存在一个为0的指标,提升这些指标,区域的投资收益将会上升。

3.3 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5类指标的得分,通过主成分载荷计算,用1~2个新的指标来表示。新的指标不仅保留了所有旧指标的特点,也能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优良情况。下面依然用《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的数据进行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不需要人为设定权重。与DEA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法不需要区域投资收益等产出指标,只需要环境指标。

建模前,先对数据进行KMO值检验,得到0.688。然后进行Cronbachα系数检验,α=0.81。数据检验均良好。

运用SPSS得到2个主成分。

一个地区的评价结果可以通过2个新指标Y1,Y2来表示(见表4)。

范围中普遍存在,经济开发强度越大,自然环境相对变差。因此,Y2指标越大,代表环境越好,但是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可能相对较弱。

4 结语

投资环境评价从指标选取,到定量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德尔菲法虽然有很多的缺点,由于其操作简单,结果明了,至今仍然流行。政府在对自己进行投资环境分析时,采用DEA方法,可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指标中一些不合群的指标剔除出去,或者减弱它的影响。

摘要:文章先整理通用评价指标,取得《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数据,再通过德尔菲法、DEA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区域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并创新性地介绍了环境投资评价中的“木桶效应”及其运用。

关键词:环境,评价,指标,方法

参考文献

[1]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效益的影响——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4(9):82-89.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第2篇

一、政府投融资一般公共基础性项目。这些项目投入使用后能够取得一定的直接经济收入,如水力、电力、高速公路、铁路建设项目等。

(一)社会效益指标:

1、就业效益指标:

新增总就业人数(1)总就业效果=/万元)≥定额指标项目总投资新增直接就业人数直接就业效果=(人/万元)项目直接投资新增间接就业人数 间接就业效果=(人/万元)相关部门的附加投资

项目占用耕地面积(亩)(1)单位投资占用耕地(亩)=项目总投资项目年生产用耗水量(2)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主要产品生产量

年综合能源消耗量(3)项目综合能耗=常年份)≤行业规定定额

项目收入净增值

2、资源利用指标:

该项目排出各类有害物质总和

3、环境影响指标=国家规定的各类有害物质最大排放量

(二)成本费用指标:

1、建安工程费用建安工程费用审计确认决算额-建安工程费用决算额

审计增减率= ×100%建安工程费用决算额

2、建设项目投融资建设项目投融资审计确认决算额—建设项目投融资决算额

审计增减率×100%建设项目投融资决算额

3、设备购置费设备购置实际发生费用—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

用增减率= 100%设备购置合同规定费用

此外还要考虑由于建设工期的影响,材料价格的升降对投资成本的影响。

(三)资金管理指标:

资金实际到位额

1、资金到位率(%)= 100%政府投融资计划总额

实际使用政府投融资金数额

2、资金使用率(%)= 100%政府投融资金实际拨付数额

(四)工程质量指标:

本期评为合格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

1、工程项目质量合格品率=100%

本期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

本期评为优良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

2、工程项目质量优良品率= 卜先知×100%

本期验收鉴定的单位工程项目个数(或面积)

(五)工程项目管理指标:

报告期正式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之和

1、建设周期(按投资额计算)=报告期正式施工项目完成投资之和

2、工程提前(延后)完成时间=工程实际完成时间-工程计划完时间

3、工程利用率(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率)审定的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价值 单项工程利用率(%)=审定的固定资产总价值×100%

新扩建项目投产后的年利润总额

1、投资利润率=×100%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六)项目收益指标:

上式比值大于1,说明项目生产营运能力高于设计能力,反之则低。

4、项目财务净现值率(%)=100%建设项目总投资现值本期新增总产值

5、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100%建设项目净现值建设项目投资总额

2、投资回收期(年)=项目建设时间+年现金流入量建设项目实际投资总额

3、生产(营运)能力=投资后实际生产(营运)能力

本期新增固定资产产值

审定的建成投产项目个数

6、建设项目投产率(%)=×100%审定的施工安装项目个数

二、政府投融资建设的纯公益性项目。如城市道路改扩建、城市公园兴建等项目。这些政府投资的项目不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从社会总体利益出发衡量项目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具体来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经济效益、就业效益、环境效益、稳定效益。对这些公益性项目进行评价时可以有选择的采用前述的有关评价指标,主要从处理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两方面来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还可采用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评分法来进行。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和GDP增长幅度等指标来确定群众受益率、社会满意率及经济拉动力。

三、疵点指标:

决策失误、工程管理及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浪费指标的确定,可以根据审计情况灵活掌握。也可以参照上述有关指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考虑。

审定的损失浪费金额

1、损失浪费率×100%审定的项目总投资

审定的新增固定资产未交付使用价值

2、固定资产闲置率审定的固定资产总价值×100%

3、闲置固定资产占压资金额=闲置资产价值+闲置资产维护费用(或财务费用)×闲置年限

同时还要测算项目付出的机会成本。一是此项目占压资金影响了对其它见效快、直接效益大的领域的投资;二是维护费用、相关的财务费用增加了财政负担。

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指标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勘探开发 投资效益 评价指标

目前,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涉及的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有内部收益率、基准折现率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等。由于在石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投资的特殊性,使得这些指标在应用过程中和理论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的客观性,使得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在结果上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就涉及的经济评价指标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作用以及适用性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解决现阶段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凸显的一些问题。

▲▲一、净现值(NPV)

净现值是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它是一种限值累加值。通过对项目寿命周期中所有的净现金流量遵循一定的折现率,以期初时作为折现期的一种计算方式。净现值的指的是投资者在自己投资的项目中获得的超额收益。如果净现值为零,说明收益为投资者的最低期望值。净现值指标在经济评价中最能反映企业追求的效益最大化特点,因而,在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的所有指标中是最为可行的。虽然NPV这个指标非常适用于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它没能直接反应出投资的规模,只是用资金的形式予以体现。而资金有是企业的最为宝贵的资源,对企业的投资是否能取得应有的效用并不能直接反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都采用增量投资分析或者净现值指数的方式解决实际中的优先问题。2)在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时,如果采用NPV,由于折现因子的存在,使得油田越早投产NPV值就越大,就会在一些类型的油气开采中,由于想获得较好或者较高的收益而加快开发的现象。进而导致了破坏性开采的情况增多,而使得油田的最终收益降低。因而,政府需要运用科学完善的石油开采制度,如稳产期的增加税收,在开采中后期减免税收的办法,以促使石油开采企业合理高效利用地下资源,最大限度地保证油田的开发。

▲▲二、内部收益率(IRR)

内部收益率也是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重要指标,在评价中也最为常用。它主要是针对NPV=0的情况。内部收益率能直接反应出投资者的效益,因此,也可以认为是盈利率或者回报收益率。这种评价方式被用于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的缺陷主要有两个:1)只有一个解的情况,针对净现金流量来说,为序列正负号只变化一次的项目。即使序列正负号多次改变,也是只有一个解的情况,如果出现两个以上解的情况,就不是内部收益率计算范畴。之所以会出现正负号的改变,是由于投资过程的不连续,而石油的勘探开采涉及的投资量很大,如果只对一次投资进行考虑,就不能客观地反应被评价区域的经济效益。如果对多次的投资都予以考虑则内部收益率的结果可能很多,但就真实的内部收益率来说,其结果都不是正确的。2)在对内部收益率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含着一个假定情况,即由此项目获得的纯收益可以用来继续投资,继续投资的收益率和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相等。在油田寿命枯竭,项目停止开发时,按照内部收益率来计算,就是投资未来值的累加等于收益未来值的累加,由于条件的制约,收回来的投资不可能在进行同样地理条件的含油气项目的投资中,因此,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经济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评价方式并不适合,只能作为辅助性指标来参与评价。

▲▲三、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分为动态及静态两种。静态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不要考虑,而动态正好相反,对资金的价值必需进行考虑。因此,动态投资回收期更能反映出项目的经济价值。在对投资回收期进行可行性项目评价时,必须和投资者在投资时的基准回收期进行比较,如果基准回收期小于投资回收期,说明项目不可行。如果结果相反即为可行。虽然通过投资回收率我们看到了投资的经济效益以及投资风险,但由于这种方式对于投资回收之后的项目情况并不涉及,因此,在进行评价中,也只能作为辅助性目标。

▲▲四、基准折现率

基准折现率,是投资者对于投资所获得的最低回报率。由于在企业间存在的风险以及目标不同,折现率也会多种多样。由于项目的不同,在风险上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对不同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采用的基准折现率也会不同。

▲▲五、指标计算问题

各种经济评价的指标,都是在项目寿命时间内对现金流进行计算得到的。因此,对现金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决定了经济评价的正确与客观。因为是种预测,因此,就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特别在对现金流的描述中。因此,更应该尽最大可能减少预测中的偏差,尽可能与实际相符。

▲▲六、结语

在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中,对经济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确定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决策水平,也关系到投资成本以及收益情况。因此,做好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经济评价,是优化投资,提升投资效益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胡健等.油气资源价值分级与有偿使用的方法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2]傅家骥,仝允桓、技术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刘东旭(1988-),女,汉族,辽宁省盘锦市人,2010年7月本科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作于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任助理工程师。目前就读于东北石油大学,攻读石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应用思考 第4篇

一、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使用现状

笔者将目前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通用教材人大版《财务管理学》 (第6版) 和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中级财务管理》 (2013) 中“项目投资决策指标”进行了汇总分析。两本教材将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都分为了两类——静态指标 (又称非折现指标) 和动态指标 (又称折现指标) 。其计算过程及决策规则见表1。

根据美国专家的调查资料可知, 表1中所列示的两类指标中, 20世纪50年代被调查的25家美国大型公司没有一家使用折现指标, 70年代后使用折现指标的公司所占比例渐渐上升, 到80年代, 被调查的公司使用折现现金流量指标的已达90%。美国杜克大学教授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美国392家公司中74.9%的公司在投资决策时使用NPV指标, 75.7%的公司使用IRR指标, 56.7%的公司使用NPV指标和IRR指标的同时使用PP指标。

折现指标之所以被广泛使用, 并在现代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是因为“货币时间价值”已是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当非折现指标与折现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 多数投资者也是以折现指标的评价结论为主。

注:NCF为净现金流量, C为初始投资, i为折现率, EBIT为息税前利润。

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应用中的问题及改进

(一) 折现指标

净现值 (NPV) 作为一个主要的折现投资决策指标, 是以“绝对数”形式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进行差量比较, 净现值率 (NPVR) 和获利指数 (PI) 作为“相对数”指标, 使得不同投资额的项目具有可比性, 内含报酬率 (IRR) 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真实报酬率, 后三种指标 (NPVR、PI、IRR) 有效地弥补了净现值指标在独立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中的不足。

利用这三种指标对项目投资方案进行评价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与净现值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评价结果也会发生矛盾:第一种情况是互斥项目投资规模不同且资金能够满足投资规模时, 规模较小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可能较大但净现值却很小;第二种情况是对于非常规项目 (即在起初及以后各期都有多次现金流出) 在不同年度会出现多个内含报酬率。对于这些特殊情况, 由于“最高的净现值”符合企业的最高利益, 在没有资金量限制的情况下, 利用净现值法在所有的投资评价中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可知, 净现值的计算结果取决于两个要素:折现率和净现金流量。当这两个要素的取值不准确时就会影响到净现值指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1. 折现率的选取对净现值的影响。

如果折现率选用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 净现值的计算结果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的全部收益;如果折现率选用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 则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已放弃方案多获得的收益;如果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多获得的收益。而目前项目投资决策中净现值的计算所使用的折现率是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测定发布并定期调整的, 这与项目本身的资本成本、机会成本及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有所脱节, 会造成决策的短期行为。

为获得有效的动态评价指标,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折现率: (1) 对于资金来源单一的项目, 应以拟投资项目所在行业 (而不是单个投资项目) 的权益资本必要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计算净现值; (2) 对于相关数据齐备的行业, 应以拟投资项目所在行业 (而不是单个投资项目) 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净现值; (3) 对于已经持有投资所需资金的项目, 应以社会的投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净现值; (4) 对于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研究和建设项目评估, 则以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的行业基准资金收益率为折现率。另外, 在整个项目计算期内, 建设期间的现金流量可按“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对经营期的现金流量可按“社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分段计算, 得出更准确的净现值。

2. 计算净现金流量的假设前提影响。

理论上的净现金流量计算是建立在三种假设基础上的:一是假定产销平衡, 二是假定企业不存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三是假定现金流量总是发生在计算期的期初或期末。这三种假定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出入的, 实际工作中发生滞销、拖欠货款的情况比比皆是。另外未来现金流量受多因素影响,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并不只是在年初或年末发生且运营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不一定完全相等, 对时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以假设的发生时点、等额的净现金流量模型计算现值, 是有失偏颇的。

针对此问题, 应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的统一处理原则使得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进行投资决策比较时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 对时时发生的非等额现金流量计算折现值时, 应尽可能缩短折现期, 使得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情况而作出有效决策。

3. 动态指标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局限性。

利用动态指标的决策规则进行常规的项目投资决策时, 只对独立的投资项目决策有效, 如果是多个互斥项目且初始投资额不同, 项目的计算期也不相同, 则这些“绝对数”的动态指标的决策结果就会失效。

针对此问题, 需要引进新的指标对多个互斥项目 (特别是投资额和计算期都不相等的项目) 进行有效决策并纳入项目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中。“年均净现值”指标的使用可有效解决此问题, 年均净现值是把投资项目在寿命期内总的净现值转化为每年的平均净现值, 此指标可理解成年金计算中的“年等额回收额”指标。计算公式为:年均净现值 (ANPV) =NPV÷ (P/A, i, n) , 其中:NPV表示项目的净现值; (P/A, i, n) 表示建立在资金成本和项目寿命期基础上的年金现值系数。

例如有A、B两个项目, A项目的初始投资额比B项目小, A项目的净现值为27 708.5元, 项目计算期为4年;B项目的净现值为41 915元, 项目的计算期为8年, 项目的资本成本率均为10%。此例中, 项目A的净现值小于项目B, 若按净现值的决策规则, 则选择项目B为最优投资方案, 很显然这种决策结果并不准确, 因为两个项目的计算期不等, 计算年均净现值指标:ANPVA=27 708.5÷ (P/A, 10%, 4) =8 741 (元) , ANPVB=41 915÷ (P/A, 10%, 8) =7 856 (元) 。A项目的年均净现值大, 故应选项目A来投资。

(二) 非折现指标

非折现指标的突出问题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将不同时点上的现金流量直接进行计算的结果并不准确。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计算既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也不能反映投资回收后的收益情况;平均报酬率和总投资收益率指标虽然反映了项目所能创造的收益情况, 但也无法弥补没有考虑时间价值所带来的问题。因此, 只有完善非折现指标的计算, 才能提供有效的投资决策辅助信息。

1. 完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计算。

在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思路的基础上, 应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算处理, 得出“折现回收期”指标的值。

例:某公司欲进行一项投资, 初始投资额为10 000元, 项目为期5年,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3 000元。按静态的回收期计算可得到:PP=10 000÷3 000=3.3 (年) 。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通过表2的数据可计算出该方案的折现回收期为:PP=4+493÷1 863=4.26 (年) 。

从上例可以看出:折现回收期的值会略高于静态回收期, 这也说明了忽略资金的时间价值, 会得到时间短的回收期而误导投资者。

折现回收期虽然在静态回收期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也仅仅只是收回初始投资的时间。如果投资项目中有“出售固定资产”和“在寿命期内有可能终止的项目”以及“进入了产品的衰退期”的情况, 就得采用“抽逃回收期”和“最佳回收期”指标来进行有效的判断。步骤应是:首先判断项目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经营, 若可以, 则根据预期现金流和折现率计算项目的贴现回收期, 当若贴现回收期小于公司要求的回收期, 则接受项目;其次, 若贴现回收期大于公司要求的回收期, 则继续分析项目的固定资产是否可以出售, 如果可以, 则计算抽逃回收期, 当抽逃回收期小于要求的回收期时则接受项目, 否则放弃;最后, 当项目的产品进入衰退期时, 直接计算项目的最佳回收期, 确定终止项目的最佳时间。

2. 计算“折现的报酬率”。

为弥补静态的投资报酬率忽略了时间价值所产生的缺陷, 平均报酬率和总投资收益率指标的计算公式可以调整为:

经过折现计算处理后的动态收益率指标计算结果会比静态指标的计算结果小, 可以缩小原静态指标不考虑时间价值而夸大的收益部分。

三、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1.增加重要的决策影响因素指标。本文以上两类传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指标, 主要是从收益方面和投资回收时间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而项目的获利能力只是项目发展的一个表现方面而已, 投资者应该全盘关注项目的未来生命周期, 对项目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予以全面关注, 因此, 有必要在原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这些重要的决策影响因素。

项目投资属于长期投资, 偿债能力的分析可选用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代表性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营运能力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周转状况, 项目投资评价体系中增加营运能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 指标可选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增长能力, 指标可选用“销售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来分别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市场竞争力、资本的积累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变化。

2.为各个指标赋予权重, 形成新的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当前的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划分了主要、次要和辅助指标三种类别, 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 因此, 可对各指标设立一定的权重, 量化评价结果, 通过量化结果较清晰地反映投资项目的整体情况。在此, 笔者根据项目投资决策的特点, 尝试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一个投资项目, 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它的盈利能力, 所以对于收益指标可设置较大的权重, 如50%;其次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回收时间和风险问题, 权重设置为20%;最后, 为保证项目长久发展, 项目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的权重应各占10%, 详见表3。

通过对以上指标值的计算可得出投资项目最后的综合评分值, 从而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出较准确的决策结果。

参考文献

[1] .荆新, 王化成.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 .邵希娟.投资决策中回收期指标的综合应用.财会月刊, 2013;8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第5篇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建立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思路,并以绿色财务内部收益率、绿色财务净现值以及绿色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几个主要指标为例,讨论了项目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构建,该指标体系不仅考虑了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还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外部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潜在费用考虑在内。同时,对指标计算过程中如何确定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和污染治理过程中新创造的收益,以及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负外部效应

中图分类号:F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5—0053—04

项目财务评价的目的是投资主体根据项目的直接财务收支计算项目的费用和获得的效益,寻找最有利的投资项目或方案。…财务评价只考虑项目直接支出的费用和获得的效益,而不考虑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如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污染所要支出的费用等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和环境管理被弱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导致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对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效应进行矫正。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将对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外部效应采取行政手段直接调控,由企业承担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因此,在进行项目财务评价的过程中,应考虑由于项目对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外部成本,评估项目在考虑外部成本情况下的财务可行性,降低项目实施后的风险。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项目财务评价的绿色指标体系。

一、传统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一般的大型项目都需要进行项目经济评价,项目经济评价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财务评价。财务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中心内容,是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分析结果的好坏,除了要准确地估计基础数据之外,还要采用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选择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财务评价结果才能具有指导意义。

传统项目财务效益分析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做不同的分类。按决策目的可分为绝对效果评价指标和相对效果评价指标两大类;按指标的性质可分为时间性评价指标、价值性评价指标和比率性评价指标;按财务效益分析的目标可分为反映财务盈利能力的指标、反映清偿能力的指标和反映外汇平衡分析的指标;按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两大类。本文将按最后一种分类对项目评价中使用的各种指标进行探讨。

财务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以及动态投资回收期。其中前8个指标是静态指标,后4个指标是动态指标。2002年由原国家计委办公厅发文试行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要求,项目的经济评价应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并以动态分析为主,其核心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等指标,并以财务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的主要盈利指标。静态指标经济意义明确、直观、便于计算,其中静态回收期指标我国一直把它作为筛选项目的一个主要指标,但是由于静态指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不进行复利计算,有可能导致对项目作出错误的评价。在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中,最常用的是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根据《财富》杂志对500家大公司中的100家公司所作的投资项目评价指标运用的调查结果,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的使用位居榜首。但是,在传统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无论是动态指标还是静态指标,都只将项目实际产生的效益和费用作为指标计算的依据,而没有将项目的外部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潜在费用加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政府加大环保力度,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就有可能导致本来盈利的项目成为亏损的项目,依靠传统项目评价指标所作出的决策成为错误的决策。

二、建立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思路

项目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预测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虑拟建项目的赢利能力、清偿能力,据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项目投资财务效益评价的结果是国家各级政府、银行贷款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各类投资主体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现有的财务评价指标是从企业、投资主体或银行的角度来评价项目的可行性,考虑项目实际产生的效益和费用,而不考虑项目所产生的外部成本。但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必将对企业产生的负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由企业承担环境污染及污染治理的费用。所以,对于由项目产生的外部成本,虽然没有体现在项目的财务费用中,但有可能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加强,在项目运行中转化为企业的财务费用。因此,投资者在进行财务评价的过程中,有必要考虑环境污染及污染治理的费用,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估。

与传统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相比,绿色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要考虑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同时要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负外部效应,即对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外部成本考虑在内,作为企业的一项潜在费用,这样可以帮助投资者对项目的盈利性作出更为全面的评估,降低由于环境政策改变所造成的投资风险。此外,由于企业在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收益,因此,绿色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企业在污染治理过程中新创造的收益。应用绿色财务指标体系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将企业可能发生的潜在成本及潜在收益考虑在内,将为投资者提供更为谨慎的评估结果,帮助投资者全面地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三、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将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在考虑项目外部成本的情况下,绿色指标体系与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相比,体系结构并不发生变化,评价标准也不发生变化,但是各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却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本文只讨论绿色财务内部收益率、绿色财务净现值以及绿色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几个主要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其他指标在考虑项目的外部成本后,计算公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绿色财务内部收益率(GFIRR)

公式(1)中:t——年份;n——寿命期或计算期;Cl,——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A——环境污染治理费用;B——污染治理过程中新创造的收益。公式(1)中的GFIRR即为绿色财务内部收益率,即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将项目的外部成本作为企业的内部成本来考虑,各年净现金流量累计之和为零时的折现率。用绿色财务内部收益率

与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二)绿色财务净现值(GFNPV)

公式(2)中:i——指定的折现率;其他符号的经济意义与公式(1)一致。绿色财务净现值除了按一定的折现率,将方案寿命期内不同时点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基准年之外,同时将项目寿命期内每年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也就是将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和污染治理所创造的效益考虑在内,按确定的折现率折现到基准年。

(三)绿色动态投资回收期(GT*)

绿色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给定基准折现率i。下,用项目的净收益现值回收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但计算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必须考虑项目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也就是项目每年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和污染治理创造的收益。

令Dt=Clt-COt-At+t,式中符号所代表的经济意义与公式(1)一致,在考虑绿色动态投资回收期时,D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则

GT*=(T0-1)+E/F

公式(3)中,To——累计折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E——第(To-1)年累计折现值的绝对值;F——第To年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四)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和污染治理过程中创造收益的确定

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应用,其难点就在于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和污染治理过程中创造收益的确定。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环境政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征收庇古税和实施排放量限制是我国政府改善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庇古税是指政府对给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以矫正企业的负外部效应。庇古税又称为排污收费,是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中最为通用的一种经济手段,是针对排污者向空气、土壤和水排放废弃物或产生噪声而征收的费用。排污收费是对生产过程的收费,收费数额取决于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质量和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如果政府对企业征收庇古税,那么对企业而言,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就应该等于政府的排污收费,企业以纳税的方式支付了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创造的收益,或者说创造的收益为零。

政府控制污染的另一种措施就是排放量限制,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企业向空气、土壤或水中排放废弃物或产生噪声不能超过某一标准,对于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应该追究排污者法律责任,即给予行政处罚。如果政府实施排放量限制,超标排放的代价将是企业无法承受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不能高于限制标准。因此,企业必须将排放的污染物数量控制在标准之下,那么在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就应该是企业为了使排放的污染物在限制排放量以下而产生的额外支出,包括处理超标污染物所需的初始投资以及日常的运行费用。此外,对某些项目而言,在污染物治理的同时会产生额外的产品,变废为宝,从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产生额外收益,此时,指标的计算必须将这部分收益考虑在内,在其他情况下,这一项取零。

可见,对企业而言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和污染治理过程中创造的收益取决于政府可能采取的环境政策。政府采用何种措施矫正企业的负外部效应,决定着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和污染治理过程中创造收益的高低,因此,正确把握政府未来的环境政策是确定这两个变量的关键所在。

四、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优势

绿色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考虑了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同时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负外部效应,即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外部成本考虑在内,作为企业的一项潜在费用来计算各评价指标。外部成本内部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一些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在目前的环境政策下又处于监管真空的投资项目,应该采用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以帮助投资者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作出更为全面的评估,避免因国家环境政策的改变而造成的经营风险。与传统的指标体系相比,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体系更能体现谨慎性原则,有利于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

社会因素、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变化是项目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不仅考虑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同时将项目产生的外部成本作为一项潜在费用来考虑,对费用的发生内容和发生数额的估计更加充分,能够帮助投资者更为全面地了解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投资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在对项目未来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其财务可行性,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环境政策改变对项目财务可行性的影响,这样将有效避免由于国家环境政策的改变而造成的经营风险。

(二)新体系更具前瞻性

绿色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将项目产生的外部成本作为一项潜在费用来考虑,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防治资源污染和生态恶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战略性任务,随着我国政府环保力度的加强,必将对项目所造成的负外部效应进行矫正,由企业承担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从而增加项目的运行成本,使用传统项目评价指标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就有可能导致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五、结论

本文以绿色财务内部收益率、绿色财务净现值和绿色动态投资回收期为例讨论了项目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就环境污染治理费川和污染治理过程中创造收益的确定,以及财务评价绿色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进行了论述。应用绿色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将项目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作为项目可能发生的潜在费用考虑在内,能够帮助投资者更为全面的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降低由于政府环境政策改变所造成政策性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国杰,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2]姚玲珍,华锦阳,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3]陈新春,黄江英,环境问题的外部效应及政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3(5):18—19

[4]芦兵,对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分析[J]会计之友,2005(4):66—67

[5]贾小燕,对应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6(3):32—33

农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6篇

一、农业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初步设置

针对现有农业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和项目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应该增加社会效益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风险能力评价三项评价指标。

其一, 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盈利能力评价是承办企业和投资者关心的主要指标, 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 计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1) 内部收益率 (IR R) 。该指标是动态、效率型指标, 其评判准则是IR R≥ic (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 时, 认为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ic这一最低要求, 项目可以接受;反之则项目不可接受。 (2) 净现值率 (N PV R) 。该指标是一种确定项目优劣顺序的非常合适、方便的指标, 优点在于可以反映单位投资的现值所能获得的净现值, 即反映投资的使用效率。其评价准则是N PV R≥0时, 说明项目刚好达到或超过设定折现率所要求的盈利水准, 可以考虑接受项目, 否则拒绝。 (3) 投资回收期 (Pt) 。该指标评价的判据是基准投资回收期, 它代表行业的同类项目投资回收期的平均先进水平, 其取值可以根据部门 (行业) 的统计数据等资料, 按统一方法测算而制定, 同时考虑投资者所估计和期望的水平。

其二, 偿债能力评价指标。项目的偿债能力分析是项目财务评价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是考察项目寿命期 (计算期) 内各年负债状况和偿付各类负债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标不仅是投资者关心的指标, 由于其反映了贷款发放的安全程度, 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指标。 (1) 借款偿还期。借款偿还期= (偿清借款的年份-开始借款的年份) +当年偿还本金额/当年可用于还本的资金额。该指标是用项目投产以后可用于偿还借款本金的资金 (未分配利润、折旧摊销及其他收益) 偿还贷款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用年表示) 。如果借款偿还期小于债权人要求的期限, 则认为具有偿还借款的能力。 (2) 偿债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该指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 考察的是对债务的保障能力。在正常情况下该指标应大于1, 当小于1时, 表示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 需要通过短期借款偿付已到期债务。 (3) 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反映项目各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 以及项目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同时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该指标过高表明项目财务风险较大, 过低则表明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 通常国际上公认为60%比较理想, 比较保守的判断则认为不能超过50%。 (4) 流动比率。该指标反映项目偿付流动负债或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农业项目中一般要求流动比率在200%以上。

其三,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主要作为财务评价的辅助指标, 体现国家扶持农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产品种植基地发展的效果。 (1) 辐射区域农户收入增长率。辐射区域农户收入增长率= (本年劳动收入-上年劳动收入) ÷上年劳动收入。其反映了因项目投入使得项目辐射区域内农户平均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 (2) 辐射区域基地增长面积。辐射区域基地增长面积=项目农产品的消耗量÷项目农产品的平均亩产量。该指标考核项目带动的宅基地面积的增长程度, 反映项目影响的广度。

其四,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生态效益评价可以体现项目对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 应作为项目财务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1) 资源能源使用效率。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主产品资源能源年消耗量÷资源能源年消耗总量。该指标反映项目主要产品对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 (2) 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年产值。该指标反映项目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 其中, 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 (3) 物质节约及污染物排放减少指数。物质节约及污染物排放减少指数= (原材料减少量+能耗减少值+污染物排放减少量) ÷年总产值。该指标反映主要产品对原材料的节约程度、单位产值能耗和污染物下降幅度。

其五,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任何投资项目都随时面临各种风险考验, 对于低收益的农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评价指标, 在此笔者借鉴企业财务评价中用于风险评估的指标——营运杠杆系数, 设置农业投资项目的经营风险评价指标——项目风险系数。项目风险系数=预计销售额-预计变动成本总额/预计销售额-预计变动成本总额-预计固定成本。该指标是评判企业经营风险的综合性指标, 项目欲获得利益, 需要承担由此引起的经营风险, 因此必须在这种利益与风险之间做出权衡。该系数越大, 风险越高, 利润波动性越强, 从而给债务的偿还带来不确定性。

二、财务综合评价指标计量

在构建的农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 各个指标均反映了项目的不同方面, 为了综合地表示不同指标对项目的影响, 在这里进一步采用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对不同指标赋权, 最终确定项目的综合评分值。

首先, 确定各指标权重。笔者所研究的农业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专业性较强, 大部分指标可以利用农业领域专家进行主观赋权, 所以选取主观赋权法中的德尔菲法。具体权值如表1所示。

其次, 计算综合评分值。一级指标的计算公式为:Si=∑gjxj, 式中:Si为一级指标, gj为二级指标权重值, xj为二级指标值。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式中:G为综合得分值, gi为一级指标权重值, Si为一级指标值。

综上所述, 本文所构造的指标体系比较较全面地反映了农业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水平, 且具有评价简单、直观、实用等特点, 便于投资者的适用。但是, 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比如在具体指标的选取方面仍不够全面, 另外在综合指标的计量采用了主观赋权的方法, 其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客观性仍需实践的检验, 因此该体系的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版。

[2]张雪梅、王晶香:《实期权理论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财务评价中的应用》, 《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第7篇

一、静态投资评价指标

(一)会计报酬率

即年平均净收益与原始投资额的百分比。

1、会计报酬率的优点。

(1)方法简单,易于理解;

(2)使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相关数据,易于取得;

(3)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中的各年净收益;

(4)该方法便于经理了解项目的预期收益,也便于项目的日后评价

2、会计报酬率的缺点。

(1)使用净收益而非现金净流量,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2)没有考虑净收益的时间价值。

3、会计报酬率的适用范围。

该方法只适用项目投资初期对项目的初选评价。

(二)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指用项目所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拟补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

1、投资回收期法的优点。

(1)计算简单,便于使用者理解、使用;

(2)可以总体上衡量项目的风险和流动性。

2、投资回收期法的缺点。

(1)没有考虑各年现金净流量的时间因素;

(2)没有考虑项目在计算期内全部现金净流量,容易导致错误结论;

(3)往往注重短期项目,忽视有战略意义的长期项目。

3、投资回收期法的适用范围。

投资回收期法只适用于对项目的初选。

二、动态投资评价指标

(一)净现值

净现值(NPV)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一定贴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1、净现值指标的优点。

(1)全面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合理反映了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的真正经济价值;

(2)考虑了项目在计算期内的全部现金流量,计算结果更准确;

(3)通过调整贴现率的大小可以适用于不同风险程度项目的投资决策。

2、净现值指标的缺点。

(1)当对投资额不同的互斥项目进行选优时难以确定最优方案;

(2)没有直接反应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的大小;

(3)净现金流量的测量和贴现率都较难确定。

(二)净现值率

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值。

1、净现值率指标的优点

(1)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

(2)如果已知净现值则计算过程比较简单;

2、净现值率指标的缺点

该指标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三)现值指数

现值指数指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1、现值指数法的优点。

该指标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2、现值指数法的缺点。

(1)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使管理人员不能明确肯定地指出各个方案的投资利润率的大小;

(2)计算起来比净现值率指标复杂,计算口径也不一致。

(四)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内含报酬率法的优点:可以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又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

2、内含报酬率法的缺点:计算过程复杂,尤其当经营期大量追加投资时,又有可能导致多个内含报酬率法出现,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实际意义。

净现值指标是一个绝对指标,反映项目投资效益的的多少,而现值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反映项目投资效率的高低。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这两个指标虽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没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具体的投资报酬率是多少。内含报酬率是根据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计算的,是投资方案内在的的投资报酬率。如果针对相互排斥个的两方案决策,那么应根据净现值法来决定取舍;如果针对相互独立两个方案则应采用现值指数或内含报酬率作为决策指标。

三、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利弊的实证分析

天鸿公司目前有两个投资项目,每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都需要7000万元,残值10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期限均为6年,建设期为“零”。投产后A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分别为0,250万元,500万元,75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B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分别为1500万元,1000万元,750万元,500万元,250万元,-1000万元。(该公司筹资成本为5%)

(一)各项目现金流量的计算

A项目:每年计提折旧额=(7000-1000)/6=1000(万元)

B项目:每年计提折旧额=(7000-1000)/6=1000(万元)

(见表1、表2)

(二)静态投资指标的计算

1、会计报酬率。

A项目会计报酬率=年平均利润/投资总额=3000/6/7000×100%=7.1%

B项目会计报酬率=年平均利润/投资总额=3000/6/7000×100%=7.1%

从计算结果上看,A、B两个项目会计报酬率相同,说明它们投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发现A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前期收入少,后期收入多,而B项目正好相反,前期收入多,后期收入少。落袋而安,投入越早收回越好,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显然B项目比A要好得多,这正反映出会计报酬率这个投资评价指标最大的缺点:没有考虑资金的价时间价值。

2、投资回收期。

列表计算A、B两个项目累计现金净流量,见表3。

A项目投资回收期=4+1500/2000=4.75(年)

B项目投资回收期=3+750/1500=3.5(年)

A项目投资回收期4.75年大于B项目投资回收期3.5年,投资回收期时间越短越好,因此B项目投资效果比A项目要好。但是由于投资回收期法没有考虑项目计算期内全部现金流量,忽视了A项目在后期收益多的事实。如果考虑项目计算期内全部现金流量,不考虑时间价值,这两个项目投资效果是一样的,这也反映出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缺陷之一。

通过上述的内容我们看到静态的这两个投资评价指标计算比较简单,易懂。但这类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会计报酬率没考虑折旧的回收,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项目计算期全部现金流量,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该类指标只限于方案的初选,否则必须采用贴现指标。

(三)动态投资指标的计算

1、净现值指标。

A项目净现值=1000×(P/F,5%,1)+1250×(P/F,5%,2)+1500×(P/F,5%,3)+1750×(P/F,5%,4)+2000×(P/F,5%,5)+2500×(P/F,5%,6)-7000=1089.54(万元)

B项目净现值=2500×(P/F,5%,1)+2000×(P/F,5%,2)+1750×(P/F,5%,3)+1500×(P/F,5%,4)+1250×(P/F,5%,5)+1000×(P/F,5%,6)-7000=1666.28(万元)

2、净现值率指标。

A项目净现值率=净现值/投资现值=1089.54/7000=0.156

B项目净现值率=净现值/投资现值=16666.28/7000=0.238

3、现值指数

A项目现值指数=∑经营期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投资的现值

=8089.54/7000=1.156

B项目现值指数=∑经营期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投资的现值

=8666.28/7000=1.238

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这三个指标都是正指标,即数值越大投资效果越好。从计算结果上看,A、B两个项目上述三个指标数值都满足评价要求,即净现值及净现值率都大于等于零,现值指数大于等于1,这两个项目本身都可行;B项目三项指标数值都大于A项目,也就是说依据这三项指标做出的决策都选B项目。三项指标结论的一致性归结于这三项指标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时也都考虑了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全部的现金流量,虽然这三项指标计算比较麻烦,但对项目进行详细评价必须采用动态分析法。

A项目内含报酬率的确定:,

先按9%的贴现率进行测试

A项目净现值=1 0 0 0×(P/F,9%,1)+1 2 5 0×(P/F,9%,2)+1500×(P/F,9%,3)+1750×(P/F,9%,4)+2000×(P/F,9%,5)+2500×(P/F,9%,6)-7000=158.074(万元)

其结果为158.074万元,是正数,于是把贴现率提高到10%进行测试,

A项目净现值=1 0 0 0×(P/F,1 0%,1)+1 2 5 0×(P/F,10,2)+1500×(P/F,10%,3)+1750×(P/F,10%,4)+2000×(P/F,10%,5)+2500×(P/F,10%,6)-7000=-82.65(万元)

插值法计算内含报酬率:

A项目内含报酬率=9%+(10%-9%)×(158.074-0)/158.074-(-82.65)=9%+0.6566%=9.6566%

B项目内含报酬率的确定:

令i=12%

B项目净现值=2 5 0 0×(P/F,1 2%,1)+2 0 0 0×(P/F,12%,2)+1750×(P/F,12%,30+1500×(P/F,12%,4)+1250×(P/F,12%,5)+1000×(P/F,12%,6)-7000=343.9(万元)

令i=14%

B项目净现值=2 5 0 0×(P/F,1 4%,1)+2 0 0 0×(P/F,14%,2)+1750×(P/F,14%,30)+1500×(P/F,14%,4)+1250×(P/F,14%,5)+1000×(P/F,14%,6)-7000=-182.575(万元)

插值法计算内含报酬率:

B项目内含报酬率=12%+(14%-12%)×343.9/343.9-(-182.575)=12%+1.31%=13.31%

内含报酬率也是正指标,因此B项目要优于A项目,这和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这三个指标的结论是一致的。内含报酬率既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又能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报酬率,并且在不掌握贴现率大小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出结果,比较客观。但是,指标计算相当麻烦,还有虽然该指标计算不受贴现率的影响,但方案取舍、选优时还必须和贴现率(资本成本等)进行比较才行。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很多,各有优缺点及适用情况,为使它们在项目的对比与选优中正确地发挥作用,为项目提供决策的定量依据,这就要求决策者依据项目的管理者的要求、项目的特点而采用一个或多个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摘要: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投资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被人们广泛用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优化决策等方面。本文从各种评价指标的含义、优缺点、计算方法入手,通过实证论述了各个指标的利弊,为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方法,提高了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分析的准确性。

关键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利弊,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浅谈企业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及方法 第8篇

关键词:企业,投资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一、现金流量 (Cash Flow) 的构成与计算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一般由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三个部分构成。初始现金流量是从项目投资到项目建成投产使用而发生的有关现金流量, 是项目的投资支出。它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建造成本以及安装成本;二是营运资金投资。营运资金投资应当等于维持项目运营的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三是其他投资费用。如职工的培训费、组织筹建费等。

营业现金流量是指项目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因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主要由销售收入收现引起的。现金流出则包括日常的付现成本以及所得税支出。

营业现金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

折旧额实质是非付现费用的摊销, 包括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等。

营业现金流量=销售收入× (1-税率) -付现成本 (1-税率) +折旧×税率

营业现金流量由三个因素决定, 即税后收入、税后支出和折旧抵税三个部分。税后支出是指扣除了所得税影响之后的付现支出。与营业收入相反, 付现支出的增加会减少企业的应税收益, 引起所得税的减少。折旧进入成本后就可以减少应收收益, 减少所得税支出, 支出的减少可以看做是现金流入, 折旧会引起现金流入, 其金额等于它的抵税额, 即折旧×税率

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终结时所发生的各种现金流量。包括固定资产的残值净收入、垫付的流动资金的收回等现金流项目。固定资产的残值净收入是指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减去相关的税金、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变卖损失可以抵掉一部分税金, 减少税金可以看做是现金流入。

二、贴现率的确定

要求的回报就是企业为该项目进行融资的资本成本, 大多数企业在对新项目融资时, 要对各种资金来源进行组合, 各种资金来源的比例取决于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

K: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s:权益资本成本;

Kb:税前债务资本成本;T:所得税率;

B:债务资金的价值;S:股东权益价值。

这个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为该项目融资的平均成本, 用来作为资本预算评价过程中的贴现率。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获利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

(一) 净现值法

净现值 (Net Present Value, NPV) 是指从投资开始直至项目寿命终结时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按预定贴现率贴现的现值之差。贴现率可以是企业的资本成本, 也称为企业要求的最低收益率水平。

式中:n为项目经济寿命期;r为预定贴现率;NCF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II为项目的净增量投资额。

决策标准: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 接受该项目;净现值小于零, 则放弃该项目。多个互斥项目进行选择时, 选取净现值最大的项目。净现值法指标的特点:一是NPV体现了项目的投资效益。从货币价值增量绝对额的角度来考察项目, 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二是NPV本质上是假定预定贴现率r为自身的增值率, 多余现金流量按此贴现率贴现的现值;三是对于投资期限不同的互斥方案, NPV比较的效益期限不同。因此, 对这类方案不适合用NPV比较。可使用年均净现值指标 (ANPV) , 即净现值与对应的年金现值系数之比。用以表示每年所获得的净现值, 可以对不同期限的项目进行比较。

(二) 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 (Internal Rateof Return, IRR) 是使项目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贴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贴现值时的贴现率, 即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它反映了一个投资项目自身实现的投资报酬率。内含报酬率的计算过去通常使用插值法。

决策标准。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 多个互斥项目进行选择时, 选取内含报酬率最大的项目。内涵报酬率指标的特点:一是IRR是由特定的现金流量确定的。无论实际再投资多少, 内涵报酬率都是确定的;二是IRR的计算与基期无关。IRR同时折算至第i年末时仍相等。

IRR假定各个方案的所有中间投入可按各自的内涵报酬率进行再投资而进行增值。为避免内部收益率的不足, 人们提出了外部收益率指标。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项目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预定收益率计算的终值之和相等时的收益率, 计算公式为:

外部收益率的主要特点:一是经济含义较明显。即通过一项投资的终值与所产生现金流终值的比较得出其增值率;二是ERR是预定收益率的函数, 它以预定收益率作为再投资报酬率。

(三) 获利指数法

获利指数 (Profitability Index, PI) 是指投资项目未来各期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与初始投资额之比, 也称现值指数、盈利指数。

决策准则:当投资项目的获利指数大于1时, 选取该项目;当获利指数小于1时, 放弃该项目;当多个互斥项目选择时, 选取获利指数最大的项目。

对于投资额不同的方案, 仍然可以利用PI比较各方案的投资效率, 该指标仍没有考虑期限的因素, 对不同期限的互斥方案仍不适用。

(四) 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 (Payback Period, PP) 是指收回全部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以年为单位。

回收期的决策过程很简单, 选择一个企业可以接受的回收期进行比较。

回收期法的优点是易于理解, 计算简单, 但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是回收期法不能体现回收期内的现金流量的分布先后;二是回收期法没有考虑超过回收期的那些现金流量;三是对产生的现金流未考虑时间价值而且回收期法的决策依据主观臆断。

贴现回收期法 (discountedpaybackperiod, DPP) :先对现金流进行贴现, 然后计算贴现后现金流量的回收期。

(五) 会计收益率法

会计收益率 (Accounting Rateof Return, ARR) 指标指投资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的平均税后利润与净增量投资额之比。采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 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属于静态指标。

会计收益率

式中:ANR表示年平均净收益, 它等于年均营业净现金流量减去年均折旧额;NII表示净增量投资额。高于要求达到的收益率则可行, 否则放弃。在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 选用会计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三、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

(一) NPV与IRR的比较

对于独立方案, NPV、IRR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以某公司为例, 可以得到不同贴现率条件下, NPV的各个取值, 从而可以绘出NPV曲线图。如图所示。

对于互斥方案, 两个指标可能出现相互矛盾。考虑下面两个项目:

可以画出两个项目的NPV曲线, 如图2

当贴现率为12.07%时, 两个项目的净现值相等。如果按照IRR进行选择, 应选择项目A。

当资本成本低于12.07%时, 两种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 造成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相矛盾的根本原因, 在于两种方法的再投资假设不同。

在资金充足的市场上, 资本成本应是投资者要求的均衡收益率。所以, 以资本成本作为再投资假定更加合理。所以, 当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产生矛盾时, 人们更愿意采用净现值法作为评价指标。还可以使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法解决二者的矛盾, 它是选择大投资额项目, 所增加的那部分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即计算两个项目的差额现金流量的内部收益率。使用项目B减项目A的现金流量, 即用大投资额项目减小投资额项目。

(二) 净现值法与获利指数法的关系

对于独立项目, 净现值法和获利指数法得到的结论一致。净现值法侧重反映项目的效益额, 而获利指数侧重反映项目的效率高低。对于互斥方案的选择决策, 二者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为净现值是一个绝对值指标, 而获利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 用NII表示投资额。

对于规模相同的两个互斥项目, 二个指标的结论应是相同的;规模不同的两个项目, 如果获利指数相同, 规模较大的项目会带来更大的净现值。

四、结语

企业投资决策是持续经营的前提, 好的决策就需要企业对投资项目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 只有对项目市场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 才能给投资项目提供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陈亚玲.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2]邓丽.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5)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第9篇

私募基金, 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 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私下协商进行的, 它主要是与公募基金相区别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是采取公开发行的方式, 而私募基金是采取非公开方式。

2.募集对象不同。公募是面向不确定的广大社会公众, 而私募基金是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 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有非常严格的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要求, 而私募基金则没有这方面的强制性要求。

美国的共同基金是典型的公募基金。美国的共同基金可以分为四类: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基金 (投资于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和衍生工具) 。

从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来看, 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典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就是美国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 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 依据杆杠融资原理, 利用金融商品或衍生品的价格对冲技巧进行投资, 它的投资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的金融商品和衍生品, 如股票、股指、期权、期货、外汇等。

所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是指投资于未上市的企业股权的私募基金。首先, 它拥有所有私募基金的共有特性;其次, 它拥有自身的不同之处。它多采取权益型投资方式 (即股权) , 很少会涉及到债权;它一般投资于非上市企业;它的投资期限较长, 属于中长期投资, 投资回收也较慢;它的流动性较差, 没有现成的二手交易市场。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涵盖了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 (IPO) 前所有阶段、从种子期到成熟期各个阶段的权益投资, 包括:创业投资基金 (Venture Capital Fund, 投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 、直接投资基金 (Direct Investment Fund, 投资于企业扩张期) 、并购投资基金 (Buyout Fund、LBO, 投资于包括管理层收购在内的企业并购) 、过桥基金 (Mezzanine/Bridge Fund, 投资于过渡期企业的过桥或上市前的企业) 。一般来说,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就是出售企业股权。具体包括: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 出售拥有的股票;企业自身回购股权;基金对外出售企业股权。

目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结构是有限合伙制。合伙人分为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一般基金规模99%的资本都由有限合伙人提供, 但有限合伙人并不参与基金的经营与管理, 只分享投资收益, 并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而普通合伙人提供1%左右的资本, 对基金进行经营管理并承担连带责任, 普通合伙人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固定的管理费用 (基金净资产价值的2%左右) 和投资净收益的提成 (基金全部投资收益的20%左右) 。一般在合伙契约中, 都对基金设定了固定存续期, 10年的经济寿命, 10年后通过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间的协商可延长寿命, 最长可延长4年。在有限合伙制中, 基金在资本投入上存在承诺资金投资制度和无过错离婚机制。前者是指投资人通常在基金募集阶段先期承诺投资一定数量的资金, 但在开始时只支付承诺投资金额的25%-33%, 其余的资金在基金成立后视其业绩表现和投资进度在分批投入。后者是指, 即使作为普通合伙人的基金经理人没有重大过错, 只要投资者对其丧失信心, 就可以有权放弃继续投资的承诺, 不再继续投资, 但要受到已投入资金减半计算的惩罚, 所享有的权益也相应减半。

目前, 有限合伙制越来越受到私募股权基金的青睐。它的报酬体系、承诺资金制度和无过错离婚机制对普通合伙人起到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约作用, 而且有限合伙制避免了双重征税问题 (有限合伙企业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不是税法上的纳税主体, 无需交税, 只有在基金向投资人分配收益时, 单个投资人需要承担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二、研究现状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得较早, 因此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研究比较早, 研究涉及的领域也是比较广的, 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 从筹资、投资到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等。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 国外的研究多是结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选取公开市场指数的业绩进行比较;或按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活动的性质和阶段进行分类, 分为VC和BO, 分为早期阶段、扩展阶段和后期阶段, 在它们之间进行业绩比较。

目前国内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主要集中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组织结构以及发展环境上, 这与我国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是相关联的。目前, 在我国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70%以上都是国外的投资机构, 本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还处于起步成立阶段, 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很多研究都还是对国外研究理论的介绍以及理论适用性的研究,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很少有涉及。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 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基金历史业绩以及其业绩持续性两个方面的评价。而对于基金历史业绩的评价一般包括3个方面:收益水平、风险水平、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水平。这里主要是指对基金历史业绩评价的一些指标。

(一) 收益水平指标

1. IRR内部收益率

其中T为投资期, CFt是指t期的净现金流。

IRR目前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收益的方法, 在国外也被广泛用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收益衡量。因为它能很好地反映投资者的资本收益。

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Matthias M.Ick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符合IRR的再投资的前提条件。IRR假设即期产生的现金流入会很快再投资于另一类似投资, 且这一投资能够产生等同于IRR的收益率。这一点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投资于各种不同的企业的股权, 这些投资活动往往是完全不同的, 是无法满足IRR的再投资假设的。并且在他的文章中运用数据说明。他选取一个公开市场指数基准, 计算以IRR为基础的超额收益率和PME, 发现IRR可能会夸大描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 而且存在ER>0且PME<1的情况, 但这种情况的概率十分的小, 占总观察数不超过1.1%。

2. 获利指数Profitability Indices

Alexander Ljungqvist和Matthew Richardson 2003年在他们的论文《The cash flow, return and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equity》中给PI下了这样的定义:PI is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cash flows received by investors divided by thepresent value of the capital paid by investors.

PI=投资者所获得的现金流的现值/投资者所投资的资本现值

这里的贴现率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标准。有统一选择某一个利率作为贴现率的, 如选择标准普尔500的市场收益率;也有针对分子分母选择不同的利率的, 如选择资本成本率 (市场期望收益率) 作为分母的贴现率, 选择无风险利率 (国债利率) 作为分子的贴现率。

3. PME公共市场等价物

PME是一项衡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水平的新工具。这里沿用Kaplan和Schoar对PME的解释, 给出PME的定义及计算工具。

PME是所有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的贴现值之比。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现金流入与流出都是站在投资活动的角度而言的, 因此现金流出实际上是指投资者的现金流入, 如现金分红;现金流入实际上是指投资者的现金流出, 即对投资活动的投资资金。

则, 投资活动i的PME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CFOti:t期内投资活动i的现金流出;

CFIti:t期内投资活动i的现金流入;

rbn:n期内所选取得基准b的总收益率 (往往是某一公开市场) 。

若PME>1, 则说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是优于所选取得基准市场的。

PME的数值得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投资一元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为了获得同等的收益必须投资多少钱于所选取的基准市场。

这里的PME是一个比率, 它不像IRR那样可以直接作为基金收益率, 要使其成为直接描述基金收益率的指标, 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变换。

我们从简单收益率的角度出发, 可以认为, 私募投资活动i在T年投资期内的总收益率为: , 其中, Vi T是在期末投资i的价值;Vi0是在期初投资i的价值。

根据我们上面对于PME的定义, 可得:

则其年收益率为:

其中, t=1, 2, …, T, rbt为选取得基准市场b在t期的收益率。

4. 其他指标

TVPI (TotalvaluetoPaid-in-capital) = (投资者所获得现金分红+剩余价值) /已投资资本

这里的剩余价值是指未成功退出的投资项目的剩余价值, 关于剩余价值的处理也存在两种方式:一是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直接折现, 二是按照最后的清算价格确定其价值。

DPI (TheDistributedtotalvalueto Paid-in-capital) =投资者所获得现金分红/已投资资本

这两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直接。

这里收益率的计算都是以现金流作为基础的,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金流主要有:随着投资与退出产生的现金流出与流入;作为GP的管理费用和收益提成的现金流出。现金流往往伴随着四种投资情形:1、取消投资:投资现金收回, 按银行利率计算其收益;2、清算:投资项目清算, 这种情况下可能投资是失败或半成功的, 也有可能是投资无法实现成功退出, 现金流出未必有相应的现金流入, 存在资本损失;3、投资成功, 退出成功, 对于投资者的分红形式有两种: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 对于现金分红可以直接计入现金流入, 而对于股票分红却不能计入, 除非股票已销售成现金, 投资者持有股票仍会被视作投资。

(二) 风险水平指标

1. 标准差σ

其中, n为观测数, ri基金的收益率, r为平均收益率。

投资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是标准差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的重要前提条件。私募股权投资往往会获得几倍或几十倍的高收益, 这样其收益可能就不呈正态分布, 是非正常的收益分布。基于这点, 有些学者并不赞成用标准差来衡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 认为标准差夸大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

2. 下行偏差DD (Downsidedeviation)

其中, R为选取的一个参照收益率。

DD就是针对标准差的假设条件而提出的, 引入了风险基准或参照水平来代替标准差中的均值, 着重考虑损失一方在风险中的作用, 认为收益率相对均值正的偏离应该是盈利机会而非风险;标准差不区分正、负偏离, 可能会夸大风险。其计算方法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下行风险度量的思想, 。

3. 缺口Shortfall

Shortfall=P (r

需要说明的是Shortfall计算的是概率, 衡量的是风险的可能性而非风险的大小。

可以将Shortfall与DD结合起来判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比如说高的Shortfall伴随着低的DD, 说明了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很大, 但损失的数量相对较小;如果这里使用标准差来衡量的话, 就会夸大风险, 夸大损失的数量。

4. 系统风险值β

covim指基金组合i与整个市场组合的收益率的协方差;σm2表示整个市场组合收益率方差。

β值衡量是基金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不包括某一资产单个的非系统风险。

但β若以标准差作为计算基础, 如果标准差用于衡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风险已经不适用, 那么在衡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系统风险时, 再采用β值应该要将标准差用别的指标进行替代, 否则它同样存在夸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系统风险的可能性。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绩的β值Alexander Ljungqvist和Matthew Richardson在他们的文章中利用Fama和French的48种行业分类法, 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各项投资进行分类, 划归到其中一种, 按照Fama和French给定的各类的β值进行资本加权, 计算加权平均的系统风险值β。

(三) 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水平指标

1. 夏普比率

根据上面的解释可知, 使用标准差衡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存在争议, 那么使用原始的夏普比率自然也会存在争议。

2. 修正后的夏普比率

这里为了避免标准差的争议, 使用下行偏差DD来替代标准差。

3. Ω函数

夏普比率中所使用的是无风险利率, 是除了私募和公开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基准, 没有二者之间的直接比较, 而Ω函数正好是将二者直接进行比较。

Ω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 Z为参照收益率, F (X) 为投资总收益的可能性分布

EC, SR分别表示投资收益率超过和低于参照收益率Z的可能性分布区域。 (如图所示)

Ω函数的最初提出者在阐述Ω函数的应用时就指出, Ω函数适用于衡量非正常的收益分布的投资行为, 因此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十分吻合的。

Ω>1, 则说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优于所选取得公共市场的业绩。

4. 基于β值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水平

其中rm, rf分别基准收益率和无风险收益率。

四、在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绩进行评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数据的选取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投资于未上市的企业, 这些投资活动有成功也有失败的, 投资可能完全收不回来的。因此, 国外学者在选取数据时, 对于失败的投资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从而计算出来的结果也会是不同的。

比如, Matthias就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分为三类:成功的、半成功的和失败的。对于失败的不予考虑剔除出去, 对于半成功的会进行筛选, 计算其剩余价值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若小于5%就会纳入数据范围, 否则剔除。而美国的Venture Economics组织计算的IRR是一个IRR和净资产价值增长率的混合体, 它对于失败的投资是不计算其IRR的, 而是计算其净资产价值增长率。

(二) 评价期的选择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属于中长期投资, 其资金回收比较慢, 因此基金评价期会选择较长的评价期, 一般都在5年以上。时间太短, 基金业绩的好坏无法用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三) 对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评价

尽管目前也有一些模型比如T-M模型、H-M模型等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但国际上著名的基金评级机构在评价共同基金时却采取的是定性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经理人在选择投资时, 其主观性应该比共同基金经理的更强, 因此说几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说明问题的, 在这方面应该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四) 关于基金持续性的分析

共同基金的持续性分析主要是通过计量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的, 如:基于基金输赢变化的卡方统计量检验、基于基金收益序列的自回归系数检验、基于基金收益率排序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但根据私募股权投资的性质, 它投资于各个不同的企业, 基金前后投资的相关性可能不强, 如果按照传统共同基金的做法, 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持续性分析可能意义不大。Steven Kaplan等人曾经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规模, 分为前期承诺的资本规模和后期逐渐投入的资本规模作为变量进行了自回归分析, 来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持续性。

(五) 关于存在争议的地方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自身的特点, 一些传统的评价指标到了这里就缺乏适用性, 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 但目前对于争议之处以及是否要对其进行调整都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比如说在IRR的问题上, 现在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一些相关机构公布的资料中仍旧沿用IRR进行计算, 一些学者在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研究时, 也是会计算其IRR进行数据分析。

摘要:目前, 国内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主要集中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组织结构以及发展环境上, 这与我国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是相关联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基金历史业绩以及其业绩持续性两个方面的评价, 而对于基金历史业绩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收益水平、风险水平、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水平。在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绩进行评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数据的选取、评价期的选择、对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评价、关于基金持续性的分析等方面。

传统投资评价指标 第10篇

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十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久高速的发展, 引起了国内外的不断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后, 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货币基础, 与此同时, 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 积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纷纷上马大型的建设项目, 包括农林水利、电力、公路、铁路、住房、城市基础建设及其他工业。这些项目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的特点。虽然我国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取得了一定进展, 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还不足以改变当前投资项目评估的混乱现状。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 国家发改委出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后, 各个地方政府纷纷上马大型建设项目, 这也暴露出了投资总量偏大、结构失衡、预算超支等严重问题, 而项目整体投资分析研究的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多从财务的角度出发, 分析得出各种财务支持指标, 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过程存在众多难点和困境。因此, 优化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现状分析

无论对于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 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 如何取舍, 要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测算, 保证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失误。

(一) 资本项目投资决策指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 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前两个指标是非折现指标, 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而后四个指标是折现指标, 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了资金时间价值。从非折现指标向折现指标的过渡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资金价值和风险成本的进一步认识和关注。

非折现评价指标具有计算简单、含义清晰等优点, 但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从而可能导致决策失败。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较清楚地反映了项目投资回收的时间, 但不能说明投资回收后的收益情况。投资利润率指标虽然考虑了项目所能创造的全部收益, 但却无法弥补由于没有考虑时间价值所带来的问题, 因而仍然可能造成决策失败。当非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和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 应以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 这是因为货币时间价值常常是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净现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 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之间的差额, 它以现金流量的形式反映投资所得与投资的关系:当净现值大于零时, 意味着投资所得大于投资, 该项目具有可取性;当净现值小于零时, 意味着投资所得小于投资, 该项目则不具有可取性。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实际就是现金流量的计算及时间价值的计算过程。净现值的大小取决于折现率的大小, 其含义也取决于折现率的规定:如果以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的全部收益 (损失) ;如果以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 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已放弃方案多获得的收益;如果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多获得的收益。实际工作中, 可以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折现率, 对项目建设期间的现金流量按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而对经营期的现金流量则按社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分段计算。净现值率实际是将净现值与投资的现值进行比较, 以现值形式反映投资所得与投资的对比关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净现值在投资额不同时不能正确决策的缺点。获利指数是以相对数形式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进行比较, 而净现值则是以绝对数形式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进行比较。基于财务分析的角度而言, 考虑了时间价值和相关风险因素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已经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 在实际运用中, 财务分析指标常常会遇到较多的问题,

(二) 项目投资决策指标运用现状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需要在国家现行税制和价格体系条件下, 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用度, 从而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 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当前, 政府和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时主要依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项目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财务评价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较多的不足。

首先, 动态折现指标的计算过程存在商榷余地。财务评价的动态指标因采用贴现技术而使项目财务评价更具科学性, 但在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时, 常假设该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在项目计算期的期初或期末发生, 这使得未来现金流量偏离预期。由于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投进使用并正常运转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并不只是在年初或年末发生, 而是会时时发生, 对时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以假设的发生时点计算现值, 是有失偏颇的。项目计算期的贴现率应与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相适应, 从而计算的净现值只要大于零, 该方案理论上就应该是可行的。但我国投资项目计算期的贴现率是由国家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组织测定、发布并定期调整, 与投资项目本身的资金成本相脱节, 造成决策的短期行为。

然后, 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缺乏系统性。投资活动是一种逐利活动, 其风险与收益呈同向变化, 很多财务收益很好的项目可能由于风险过大而不具可行性, 即拟投项目的不确定性对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外汇效果均有重大影响。而原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将对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独立于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外汇效果分析之外, 使其对投资项目可行性决策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各财务评价指标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但有时根据不同评价指标得出的投资结论会大相径庭。应以哪些指标为投资的主要取舍标准, 哪些指标为次要标准, 各财务指标的可行性标准是多少, 现行评价体系都没有给出一个指导性的标准。

最后, 缺乏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原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对投资环境影响的评价仅局限于定性评价, 定量方面基本没有。但很多投资项目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四周的生态、资源、人居等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如水体污染、植被破坏、耕地占用等。因此, 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不应该只是定性分析, 还应以成本、用度、收益等形式将环境影响纳进到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来。

综上所述,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我国资本性投资, 促进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 由于财务评价指标在衡量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 阻碍了投资者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制度因素和指标具体运用出发对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三、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优化路径

折现财务指标与简单财务指标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评价项目的可行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问题的限制, 指标的评价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决策财务评价内容和方法。

(一) 积极创新, 优化动态指标的计算

考虑到原有动态指标计算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对动态指标的运用进行改进。在可行性条件下, 将项目计算期内现金净流量的折现期尽可能缩短, 使折现现金流量接近实际情况。以资金成本为依据调整折现率, 采用资本成本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项目的资本成本, 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调整折现率。优化投产期现金流量的估计方法, 传统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一般采用等额现金流量模型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但实际上项目投产期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可能是相等的。因此, 应该将影响现金流量的各主要因素视为一个系统, 用系统的观点猜测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净流量。

(二) 确保项目风险因素分析始终贯串于财务评价过程

风险成本是折现法下的基本因素, 将对拟投项目的风险分析融入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中, 提高项目评估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分析盈利能力时, 用期望收益和期望用度代替预计收益和预计用度, 综合考虑投资项目的市场风险、销售风险和生产风险, 计算项目的经营杠杆系数;在清偿能力分析时, 计算项目的财务风险;在外汇效果分析时, 考虑项目经营期内的汇率变动风险。经过这样的改进, 各指标值就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三) 把握重要影响因素, 适当增加影响因素指标

企业的投资活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经济收益和成本的考虑仅仅是当前投资项目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加快有关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表露的方法研究, 公道确认计量有关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如和利润, 并将上述计量结果纳进据以进行财务评价的预计会计报表中, 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 并对项目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

(四) 拓展关注范围, 增加项目的发展能力分析

原财务评价侧重于项目的生存能力分析,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项目发展能力分析将显得更加重要。项目的短期获利能力只是项目表现的一个方面, 投资者应该全盘关注项目的未来生命周期, 对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能力予以关注, 因此, 有必要在原评价体系中增加项目发展能力分析。

(五) 培养系统思维, 整合各个评价指标

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具有众多的分析指标, 导致了企业在运用过程中不知道以哪一个为重点。企业可以根据各指标在财务评价中的重要性, 对各指标设立一定的权重, 由国家或地区政府部分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指标权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 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指标权重评定方法和比较标准, 量化评价结果。通过综合结果能够较清晰地反映项目的整体情况。

通过指标计算过程和运用层面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改进当前项目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项目投资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复杂, 对项目投资决策体系的分析和改进也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研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部编部掌声范文

部编部掌声范文

部编部掌声范文(精选9篇)部编部掌声 第1篇部编三年级《掌声》练习答案一、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
2025-09-17
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

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

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精选12篇)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 第1篇本人本次实习到达了实习目的,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实习的各项任务,使学生初步了...

2
2025-09-17
班级扣分管理制度

班级扣分管理制度

班级扣分管理制度(精选5篇)班级扣分管理制度 第1篇班级评分细则(暂定)一、课堂纪律:(班长与纪律委员负责)1、上课或晚自修迟到扣2分...

1
2025-09-17
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

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

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精选12篇)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 第1篇甲方:(简称甲方)乙方:(简称甲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

1
2025-09-17
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

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

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精选6篇)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 第1篇【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

1
2025-09-17
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

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

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精选5篇)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 第1篇1 工程概况长治市某工程地下1层, 地上19层, 工程主要功能为酒店客房、餐厅...

1
2025-09-17
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

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

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精选7篇)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 第1篇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

1
2025-09-17
变结构点论文范文

变结构点论文范文

变结构点论文范文(精选6篇)变结构点论文 第1篇通过对多年来数个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变电所、高低压配电室及联合装置区域变配电所的比较, ...

1
2025-09-17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