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不同用药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6
1

不同用药论文范文(精选10篇)

不同用药论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 男46例, 女30例, 年龄为60~87岁, 平均 (70.3±3.2) 岁。文化程度:初中28例, 高中30例, 大专以上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 宣教时间均为5~6min。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宣教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即由医生开完处方后告知患者:药名、剂量、作用、目的、时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然后去取药;观察组:由医生开处方, 交待患者取药后返回诊室, 由护士对照药物告知患者:药名、剂量、作用、目的、时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问卷来比较2组患者对用药名称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表1)

由表1可见, 2组患者药名、剂量知晓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其他用药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观察组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一般降压药物为有效控制血压、预防靶器官受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依据年龄、病前高血压情况[3]及目前病情、不良反应等选择适应的降压药物, 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选用钙通道阻滞剂, 用药后应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脚腕部水肿、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应指导患者正确掌握用药时间、剂量、目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遵医嘱坚持长期、按时、按量服药, 定期、定时测量血压。

采用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时机进行用药知识宣教, 取得的效果不同。对照组是在医生开完医嘱后进行用药知识宣教, 由于药物种类多、老年患者记忆力差, 并且是在一种虚拟的、无实物感的情况下接受宣教, 因此, 对所用药物知识无太多的记忆, 知晓率一般都会很低。而观察组是在患者取到药后, 由护士针对药物给患者进行用药宣教, 通过对药物实体的直观认识, 让患者加深对用药知识的更进一步了解, 正确掌握用药时间、剂量、、作用、目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及时合理的用药, 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蹇在金.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J].中化老年病医学杂志, 2005, 24 (4) :317.

[2]吕建梅.高血压病的护理[J].中外医疗, 2010, 29 (30) :153.

用药效果,男女有不同 第2篇

吸入剂对男性疗效稍好。女性肺活量比男性小,使得她们使用病毒唑气雾剂、环孢素气雾剂等吸入型药物时,吸收率较低。

抗抑郁药,女性较好。男性胃液的酸度比女性略高,这使得女性在服用偏碱性药物时,如抗抑郁药,更容易吸收。同时,女性胃肠排空食物的时间也要比男性长,使得药物吸收获得了更长的时间。

止痛药,女性用得多。女性的痛觉更敏感,她们往往需要稍大剂量的止痛药,才能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止痛效果。

铁剂,女性更易吸收。研究发现,青春期前女性服铁剂后45%能进入红细胞发挥作用,男性仅为35%。

抗凝剂,男性效果较快。很多药物在体内需要和蛋白质结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男性通常体型高大,肌肉含量较多,对这类药物的效果较好。例如抗凝剂、氨基糖甙类、溶栓药等。

脂溶性药物,女性吸收好。成年女性体内脂肪含量平均为16.5公斤,男性为13.5公斤。因此,女性服用脂溶性药物后,生物利用度更高。

抗组胺药副作用,女性多见。药物发挥作用还离不开肝酶。女性服用扑尔敏等抗组胺药后更容易出现犯困、嗜睡等副作用,可能就与她们缺乏某种酶而使药物代谢变慢有关。

不同麻醉及镇痛用药对尿潴留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椎管,尿潴留,术后镇痛,麻部醉醉

为减少麻醉性尿潴留后导尿给患者带来创伤不适和感染的机会, 针对下肢手术患者, 我院麻醉科据手术时间长短, 尽可能选用短时效局部麻醉药, 如利多卡因和丁卡因, 术后镇痛硬膜外不采用长效局部麻醉药, 改为吗啡或其他镇痛方法。笔者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尿潴留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行脊椎麻醉下选择下肢手术患者128例, 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获得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年龄20~60岁;体质量55~70kg。美国麻醉协会分级 (ASA) Ⅰ~Ⅱ级。排除术前有尿潴留;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手术时间>2h者;硬脊膜外追加局麻药者。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32例。4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g, 阿托品0.5mg。入室时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 、无创血压 (NIBP) 及脉搏氧饱和度 (Sp O2) , 开放静脉后行腰硬联合穿刺术。A组:腰硬联合穿刺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1%丁卡因1.5ml, 术后静脉镇痛用酒石酸布托啡诺1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经静脉镇痛泵注入2ml/h。B组:腰硬联合穿刺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用1%丁卡因1.5ml, 术后硬膜外镇痛用吗啡2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ml, 一次性注入硬脊膜外腔。C组:腰硬联合穿刺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为0.75%左布卡因2ml, 术后硬膜外镇痛用吗啡2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ml一次性注入硬脊膜外腔。D组:腰硬联合穿刺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为0.75%左布卡因, 术后镇痛用芬太尼1.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经静脉镇痛泵注入2ml/h。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后2、4h询问患者的排尿情况, 并观察膀胱充盈程度, 比较4组尿潴留情况。

1.4 判断标准

4h内能自行排尿者不记为尿潴留;达4h膀胱明显充盈, 不能自行排尿者记为尿潴留。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2h和术后4h, 尿潴留发生率A、B组均低于C、D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A、B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C、D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临床麻醉患者中, 有许多是药物或其他原因引起尿潴留, 尿潴留后导尿给患者带来创伤不适和感染机会, 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丁卡因作用时间为2~3h, 左布卡因作用时间为4~6h[1]。下肢手术常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及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常选用的局部麻醉药有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选用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等, 通过临床应用发现除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单次用药维持时间短外, 其他3种维持时间较长, 易引起术后尿潴留。笔者据手术时间长短, 尽可能选用短时效局部麻醉药, 如利多卡因和丁卡因。

酒石酸布托啡诺是一种混合型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药,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代谢产物激动κ-阿片肽受体及对μ-受体激动和拮抗的双重药理功能来实现, 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酒石酸布托啡诺与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κ-阿片肽受体、μ-受体相互作用间接发挥其镇痛等药理作用, 呼吸抑制作用轻, 本文剂量对尿潴留影响不大[2]。

吗啡是一种阿片类生物碱, 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 在临床上常用其盐酸盐或硫酸盐[3]。吗啡可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 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几乎对所有疼痛均有镇痛效果。可抑制呼吸中枢, 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对呼吸中枢抑制程度为剂量依赖性。可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本文剂量对尿潴留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 对下肢手术患者, 应据手术时间长短, 尽可能选用短时效局部麻醉药和对尿潴留影响小的术后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 杜静环.剖宫产术后镇痛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21) :159-160.

[2] 张凤, 陈雄英.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女性尿潴留诱导排尿方法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3) :441.

瘙痒部位不同 用药有区别 第4篇

头面部

引起头面部瘙痒最常见的病症是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头皮部位有大量皮脂分泌,极易造成真菌感染,出现瘙痒。此时可选用二硫化硒洗剂(希尔生洗液),其具有杀灭真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还可减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也可采用抗真菌制剂,特别是咪唑类药物有较好的疗效。通常使用含酮康唑(采乐洗液)、伊曲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奥昔康唑、异康唑或环吡司胺的洗发剂或霜剂及特比萘芬制剂。这些制剂除抗真菌外,还有抗炎、抗菌和抑制细胞壁脂质形成等多种作用。

另一类药物是巯氧吡啶锌洗剂,洗头剂的浓度为1%~2%,本药除外用于头皮外,还可用于面部、眉弓部和躯干部;不可用于睑缘,以免刺激眼睛。把该药涂于患处,停1~2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每日外涂1~2次,症状控制后改为每日1次。该洗头剂对表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卵圆糠秕孢子菌生长。若同时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复合维生素B,对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益处。

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颈部后侧

上述部位角质层比较厚,能忍受轻微刺激。这些部位出现瘙痒的原因多为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可选用皮炎平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强。

胸部、腹部、臀部、颈部前侧、四肢屈侧

这些部位表皮角质层比较薄,耐受性差,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不能选用以酒精为溶剂的药水。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安抚、保护、凉爽止痒作用,无明显刺激性。

腋下、脐周、腹股沟

上述部位皮肤分泌物较多,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发生瘙痒时往往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可选用复方咪康唑霜、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复方康钠乐霜等药物,它们具有抗过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

肛门

瘙痒往往局限于肛门周围,有时向前蔓延至阴囊,向后至臀沟两侧。肛门周围皮肤常呈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溃,肛门皱襞肥厚,因搔抓而发生辐射状的皲裂;有时发生继发性感染;日久肛门周围皮肤增厚而成苔藓化,也可发生色素沉着。

对仅有局部瘙痒而肛门皮肤正常者,以硼酸水清洗冷敷,若加冰块使水温控制在4~5℃左右。患者蹲位以纱布或脱脂棉冷敷肛门,可立即止痒。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约5分钟,冷敷后以干毛巾拭干局部,扑以普通爽身粉,保持干燥。肛门瘙痒不宜外敷软膏,因软膏妨碍散热,增多汗液易诱发瘙痒。宜用清凉干燥洗剂,如白色洗剂、炉甘石洗剂等。

肛门皮肤呈粗糙肥厚的苔癣化损害者多有合并感染,可用适当抗生素或抗菌药剂。

蛲虫病等引起的肛门瘙痒则必须配合驱蛲等对因治疗。

患了肛门瘙痒千万不要不好意思而忌讳就医,更不能自己滥用一些止痒的药膏,有些止痒药膏含有激素成分,尽管当时止痒效果不错,但后期瘙痒会复发,而且用久之后会有不少副作用。过多使用肥皂,特别是碱性强的肥皂,刺激肛周皮肤也易引起瘙痒或瘙痒加剧。

女性外阴

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和阴蒂亦可发生。因常常不断搔抓,外阴皮肤肥厚,呈灰白色浸渍,阴蒂及阴道黏膜可出现红肿及糜烂。许多女性以为外阴瘙痒就是阴道炎,其实引起女性外阴瘙痒的原因有很多,如真菌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病、阴虱病、蛲虫感染、疥虫感染、局部皮肤不洁、药物过敏、外阴部皮肤疾病、病毒感染、性交过敏、糖尿病引起继发感染等,要彻底止痒必须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可以使用有止痒作用的洗剂、膏霜等,如炉甘石洗剂、苯海拉明软膏、皮质醇类软膏等。也可采用局部封闭或穴位注药如皮质醇激素、维生素B12、非那根等。

阴囊

瘙痒可波及阴茎或肛门。由于不断搔抓,阴囊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有的患者可见糜烂、渗出、结痂及湿疹样改变。

阴囊瘙痒的药物治疗也要针对病因。如缺乏核黄素引起的可以服用核黄素;如由真菌引起的,则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果前两种方法无效,可能就是由阴囊部位的神经性皮炎、湿疹引起,治疗方法可采用冰黄软膏外擦瘙痒部位。如果患者用过皮炎平、无极膏、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色甘酸钠、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无效,可合用冰黄软膏和复方樟脑粉。但需要排除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如有病毒感染可以用阿昔洛韦软膏,如有真菌感染可以用达克宁软膏。

足底、趾间

这些部位是真菌感染的高发区,引起瘙痒的最常见原因就是真菌性脚癣(脚气)。治疗脚癣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型。如丘疹鳞屑型可用各种抗真菌软膏,可选用1% N2%克霉唑软膏、咪康唑霜、联苯苄唑乳膏(凝胶)、盐酸特比萘芬软膏中的一种,外擦患处,每日1~2次。水疱型可用酊剂、擦剂外涂,如克霉唑癣药水、益康唑癣药水,或与上述抗真菌药软膏(乳膏、凝胶)交替使用。趾间糜烂型中糜烂潮湿明显者应先用3%硼酸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湿敷;仅有浸渍发白无明显渗液时,先用粉剂,待皮肤干燥脱屑后再用抗真菌的霜剂或乳膏治疗;若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先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再行抗真菌治疗。角化过度型的治疗可选用渗透性强、药物浓度高的角质剥脱剂,如10%水杨酸软膏厚涂,必要时外加塑料薄膜封包,每晚1次,使其角质软化剥脱。

不同用药论文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按数字抽取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78例。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研究组中男42例, 女36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 (63.6±4.5) 岁。对照组中男44例, 女34例, 年龄37~77岁, 平均年龄 (63.7±4.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 将依达拉奉30 mg与奥扎格雷80 mg加到0.9 Na Cl溶液内静脉滴注, 2次/d, 持续应用2个疗程14 d。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 依达拉奉30 mg加到0.9 Na Cl溶液内静脉滴注, 2次/d, 而丹参注射液30 ml加到0.9 Na Cl溶液内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应用2个疗程14 d。

1. 3 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14 d的NIHSS评分、血清CRP、 Hcy、 SOD、 MDA水平。

1. 4 疗效评价标准[2]NIHSS评分:判定项目主要有11个, 得分越高显示神经功能发生缺损情况越严重, 得分越低则显示神经功能发生缺损情况越低。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定<10%, 未发生病残情况;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判定在10%~55%, 可以进行生活自理, 功能得到良好恢复;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定54%~82%, 功能无良好恢复;无效: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未恢复, 存在明显残疾。总有效率= ( 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 总例数 ×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研究组皮疹4 例 (5.13%) , 发热6 例 (7.69%)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 ;对照组皮疹6 例 (7.69%) , 发热4例 (5.13%)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血清CRP、Hcy、 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SOD则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小结

依达拉奉在一种脑保护剂 ( 自由基清除剂) , 使得缺血神经元得到有效保护, 但不会使得纤溶系统受到不良影响, 确保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而且有效避免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大量减少情况的发生。奥扎格雷属于一种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 可以有效防止TXA2 大量形成, 有效避免血小板大量聚积, 且存在明显扩张血管功能, 对于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及其所引发的运动障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3]。丹参注射液对于活血化瘀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对心血管效应产生有效作用, 目前被广泛应用到脑梗死患者治疗中, 可以减少血液粘度, 对血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能够对血液循环产生良好改善作用[4], 对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 减少血液粘稠度效果明显, 并降低栓子发生率。

总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明显,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重阳.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3) :794-795.

[2]陈逢义, 王艳平.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对照.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17) :104-105.

[3]吴立新.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274.

不同用药论文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2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年龄 (42.45±4.58) 岁, 病程 (68.45±6.45) d。对照组年龄 (43.45±6.58) 岁, 病程 (65.36±7.26) d。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其他一般临床资料上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方法

每天静脉滴注甲硝唑 (250~1000mg) , 一天两次。同时每天静脉滴注克林霉素 (600~900mg) 、庆大霉素 (70~100mg) 。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药治疗。中药配方如下:白花蛇舌草、惹芭仁、当归、丹参、各20g, 连翘、红藤、败酱草、赤芍、牡丹皮、香附各15g, 桃仁、川牛膝、红花、元胡、黄岑各10g。若有下腹疼痛患者, 加12g本香;若有炎性包块患者, 加12g三棱、10g羲术;若有带下增多且气味臭患者, 加20g缠腥草、10g龙胆草[3]。此药方药剂用水煎服, 1次/d, 10d/疗程。两组患者在消毒、水分补充、调节电解质平衡等其它一般治疗方法上均相同。

1.3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消失, 体征有明显好转;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来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一疗程后,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第一疗程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3%, 对照组的总效率为73.9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第二疗程后,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第二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2%, 对照组的总效率为82.60%,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盆腔炎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之一, 是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近年来, 盆腔炎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这与性生活混乱, 性卫生意识差等密切相关[4,5]。另外, 相关妇产科手术如上环、流产和分娩等也容易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术前术中术后的消毒措施不合格是手术引起盆腔炎发生的最关键因素。盆腔炎的发生一般由病原体逆行性感染引起, 病菌首先感染子宫内膜, 进而累及输卵管内膜, 扩散至盆腔结缔组织[6]。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将会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等诸多后遗症的发生。有调查显示, 35%~40%不孕不育的女性与40%~50%异位妊娠的女性是由盆腔炎导致输卵管受损引起的[7]。盆腔炎疾病严重威胁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降低生活质量, 同时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了解预防盆腔炎发生的方法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如注重个人卫生状况, 会阴部保持清洁与干燥, 禁用肥皂、热水等冲洗外阴, 不用手淘洗内阴道, 在敏感时期禁止性生活等。

盆腔炎疾病通常是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所致, 常见的病菌有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支原体等。临床上一般选择抗菌素消灭致病菌来治疗盆腔炎疾病, 但由于治疗周期过长, 长期使用抗菌素容易导致耐药性以及产生一些副作用, 因此单纯的西医治疗盆腔炎效果并不理想。中药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并且有效的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所引起的耐药性, 同时减少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缩短治疗周期, 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妇科盆腔炎显著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盆腔炎患者共92例, 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法。在治疗第一疗程及第二疗程后,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一疗程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3%, 对照组的总效率为73.9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第二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2%, 对照组的总效率为82.60%,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于晓红.盆腔炎的临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 (6) :238-239.

[2]Tepper N K, Steenland M W, Gaffield M E, et al.Retention of intrauterine devices in women who acquir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J].Contraception, 2013, 87 (5) :655-660

[3]朴永华.122例妇科盆腔炎的临床诊治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10) :142-143

[4]洪玉锋, 茹亚, 史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 2010, 31 (31) :5598-5599.

[5]李芹, 张帆.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214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9) :117-118

[6]Beigi RH, Wiesenfeld HC.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new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reatment[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 2003, 30 (4) :77-793

[7]范伶, 曾凡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研究.中国卫生产业, 2012, 30 (28) :89.

不同用药论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96例,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 观察组平均年龄 (28.9±2.1) 岁, 平均孕周 (29.1±2.2) 周;观察组平均年龄 (28.6±2.3) 岁, 平均孕周 (28.8±2.4) 周。纳入标准:1确诊为《妇科医学》中的妊高症病情;2妊娠前不存在高血压病史;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对照组:硝苯地平与硫酸镁 (辽宁倍奇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792) 联合用药。用法用量为:首次静脉推注:25%硫酸镁20 m L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 L。一定时间后, 静脉滴注:25%硫酸镁60 m L注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 滴速1.0~2.0 g/h。同时, 并口服10 mg/次的硝苯地平控释片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6198) , 3次/d[3]。2观察组进行联合用药:硫酸镁+硝苯地平+酚妥拉明, 即除与对照组同样进行硫酸镁注射治疗和硝苯地平口服治疗外, 再对妊高症患者静脉滴注酚妥拉明 (圣大 (张家口) 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359) 进行治疗, 具体剂量为20 mg酚妥拉明 (25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 , 开始前30 min滴注10 mg;两组均连续用药1周。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MAP和疗效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Ma P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MA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且其HCT较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观察组对比, P<0.05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 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 。见表2。

*注:与观察组对比, P<0.05

2.3 不良反应

1观察组:仅1例 (2.08%) 轻微头晕;2对照组:2例 (4.17%) 轻微头晕, 2例 (4.17%) 轻微心悸;不久后2组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如前文所述, 妊高症具有较高发病率, 危险性较高。妊高症发病机理目前比较确切, 主要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了器官微循环障碍, 最终引发机体组织缺氧缺血[4]。患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症状、水肿以及蛋白尿, 严重者甚至昏迷不行, 抽搐不止,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引发脏器功能衰竭, 导致母体及胎儿生命危险。

目前, 临床治疗妊高症多采用解痉降压治疗方案, 通常选择联合用药等综合治疗手段。硫酸镁作为妊高症主要治疗药物, 被临床广泛应用, 多数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疗效可观。我们分析, 硫酸镁作用于妊高症患者主要机制为:它可借助镁离子拮抗钙离子的释放实现对血管与神经肌肉连接处的乙酰胆碱的释放, 从而达到加强母体与胎儿的体内血红蛋白亲和力与降低骨骼肌肉痉挛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降压与改善孕妇心脑供血不足的状况。然而, 单一硫酸镁用药方案临床应用较少, 多采用与降压药联合用药。配伍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改善患者血压, 起到降压疗效, 有研究表明[5], 加用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与单一硫酸镁用药相比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本次研究在此联合用药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收到了更可观的效果。酚妥拉明属于竞争性α受体阻断剂家族成员, 其可以通过拮抗剂或部分阻断α1、α2受体, 有效减轻血管扩张和外周血管阻力, 可明显促进心输出量提升, 调节微循环环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的MA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且其HCT较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5%, 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 其疗效更加显著, (P<0.05) 。说明与仅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相比, 采取联合用药方案 (硫酸镁+硝苯地平) 的疗效更为显著, 极大地改善了孕妇的高血压症状, 降低了妊高症带来的危险性, 临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 采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的治疗手段临对妊高症患者的疗效更佳,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少平.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J].当代医学, 2013, 19 (3) :68-69.

[2]刘永梅.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分析[J].药学与临床, 2015, 9 (15) :156-157.

[3]王梅.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8) :60-64.

[4]杨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及诊断的再认识[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 30 (6) :401-403.

不同用药论文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56例, 男36例, 女20例;年龄在4~15岁之间, 平均年龄 (7±2.5) 岁, 所有患儿的诊断均符合WHO儿童糖尿病4型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6.6 mmol/L, 餐后血糖≥11.1 mmol/L;随机分成观察组成26例, 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病情无明显差异, 有可比性, P>0.05。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胰岛素为重组人胰岛素, 胰岛素泵为珠海福尼亚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 由泵主机、小注射器、输液管三部分组成, 护士将小引导针刺入皮下固定后, 根据医嘱调查泵入量, 一般为全天基础量的60%或餐前最大量[2],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基础量和餐前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三餐前皮下注射, 一般按照早餐量>晚餐量>中餐量。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行 (±s) 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标准检验α=0.05,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观察组治疗前后FBG、2 hPBG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和达标时间两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01。详见下表1。

注:P<0.05。

2观察组发生低血糖例数少, 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少, 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3讨论

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已经为临床医师和家属关注的焦点, 观察组的调查说明, 运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给患儿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的治疗方式[3];不存在胰岛素外渗、漏液、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 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控制血糖效果好, 达标时间短, 护理风险少, 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红.胰岛素不同用药注射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风险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6) :55-56.

[2]蒋菊荣.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风险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0) :719-721.

同是咽喉痛 用药大不同 第9篇

1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中医称为“乳蛾”、“喉蛾”或“莲房蛾”。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也有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

表现特点(1)全身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幼儿可因高热而出现抽搐。(2)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可见面颊赤红,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下颌角处的淋巴结)往往肿大。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治疗(1)首选有效抗生素本病主要是细菌感染,多为链球菌感染,抗菌消炎可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或先锋霉素等。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涂片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2)对症选用解热镇痛药扁桃体炎并发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时可选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既解热又镇痛,有利于抗菌药发挥高效能。

(3)慎用激素目前有些医生喜欢使用激素降温,显示疗效,其实不可取。在没有采用有效抗菌药物之前,不可盲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那样只会造成病情得到控制的假象,掩盖病情。

(4)局部用药可选用3%双氧水、l%氧化锌溶液、l%~2%碘甘油、10%鞣酸甘油等涂布扁桃体表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患者应适当隔离,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流质食物。

2疱疹性咽峡炎

5岁的毛毛半个月前突然发烧,不爱吃饭,家长以为孩子是得了扁桃体炎,就按照扁桃体炎治疗,用了多种抗生素,却越治越重。最后来到市医院,医生诊断毛毛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停用抗生素,采用对症治疗,孩子症状很快得以缓解。

表现特点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小儿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为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咽喉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或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治疗本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因此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只有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才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西药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病毒唑)等抗病毒。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如美心力、维生素C、辅酶Q10)。

本病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预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布洛芬)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时要尽快去医院诊治。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由EB病毒引起。得这种病的人会一下子高烧到39~40℃,并持续1~3周。这种病经口腔密切接触而传染。近年发现低龄儿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3岁以下小儿占40%,男孩多于女孩。本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于2周左右痊愈。

表现特点(1)起病急,发高烧为主要症状,体温可达39~40℃,持续1~3周。

(2)喉咙痛,体检可见咽扁桃体充血肿大,甚至化脓。

(3)双侧颈部前后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互不粘连。

(4)脾脏肿大多见并有压痛,约20%患儿伴有肝肿大。

(5)不到10%的患儿有皮疹,为麻疹样皮疹或荨麻疹,小部分患儿伴有眼皮浮肿。

临床上凡遇有持续性、较难控制的发烧、咽喉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者,应考虑“传单”的可能性。

治疗(1)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和更昔洛韦(但病毒唑无效),同时给予输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可抑制病毒的复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抗病毒能力。

抗生素用于并发细菌感染时,首选用青霉素G、红霉素等抗生素;用甲硝唑(灭滴灵0.6~1.2克/日)或氯林可霉素(0.45~0.9克/日)5~7天也有一定效果。

(2)激素辅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重症患者,如咽部、喉头有严重水肿,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肌炎、心包炎等,可改善症状,消除炎症。但一般病例不宜采用。用法为:强的松第1天80毫克,随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疗程1周。

不同用药论文 第10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标准[1]。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患者中男35例, 女24例, 年龄48~71岁, 平均年龄 (52.0±5.3) 岁。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6例, 年龄54~73岁, 平均年龄 (54.0±5.4) 岁。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给予患者6 ml疏血通注射液 (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Z20010100) 与250 ml生理盐水溶合后进行静脉滴注, 1次/d。同时给予患者0.15 PNA单位的尤瑞克林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2065) , 将其溶于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于30 min滴注完成。

对照组:给予患者20 ml的丹参注射液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33020529) , 将其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 (0.9%) 溶合后进行静脉滴注, 1次/d。同时给予患者0.75 g胞磷胆碱注射液 (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9447) , 将其与250 ml葡萄糖注射液 (5%) 溶合后静脉滴注, 1次/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3疗效判定标准[1]本次疗效判定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CNFDS) 为依据,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为参照, 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1次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

CNFDS评分减少90%~100%, 生活能力提升至0~1级, 为基本治愈;CNFDS评分减少46%~89%, 生活能力提升至0~3级, 为显著进步;CNFDS评分减少18%~45%, 生活能力有所提升, 为进步;CNFDS评分减少、增加均在17%以下, 生活能力无明显改变, 为无效;CNFDS评分增加至18%以上, 为恶化。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优于对照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27, P=0.0287) , 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t=1.0174, P=2.3941)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评分降低显著,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2.3971, P=0.0000) ;对照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评分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3.3465, P=0.0214) ;疗程结束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t=4.3217, P=0.0327) , 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导致血流速度缓慢, 血液粘度或者血液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血栓形成, 致使机体脑动脉管腔发生闭塞或狭窄, 引发相应部位出现梗死现象的血管疾病, 其致残以及致死率较高[2]。患者入院后病情仍可出现加重等情况, 其原因目前认为主要与脑水肿,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血栓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血压偏低等全身因素有关。而在中医角度, 脑梗死为“中风病”范畴, 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为主。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种, 均为中西药结合, 其中治疗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中, 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为中药水蛭和地龙提取精制而成, 这两种药均为活血化瘀之良药, 对脑梗死所引起的众多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而尤瑞克林则为组织型激肽原酶1, 提取于人体尿液中的蛋白水解酶, 其可以具有选择性的扩张缺血部位的细小动脉, 使缺血脑组织血流量增加, 促进损伤部位生成新的血管。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 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优于对照组69.0% (P<0.05)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丹参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效果不佳, 这与耿国民[3]的研究相符。舒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化患者具有极佳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1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 治疗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优于对照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舒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尤瑞克林,胞磷胆碱注射液

参考文献

[1]高重阳.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 :794-795.

[2]薛广团, 马超颖, 李柱.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23) :7-11.

相关文章
材料员专业技能判断题

材料员专业技能判断题

材料员专业技能判断题(精选6篇)材料员专业技能判断题 第1篇材料员专业技能练习题发布时间:2015-03-261、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

1
2025-09-17
初中数学解题攻略

初中数学解题攻略

初中数学解题攻略(精选9篇)初中数学解题攻略 第1篇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 对错...

1
2025-09-17
成功企业家范文

成功企业家范文

成功企业家范文(精选12篇)成功企业家 第1篇英国作家查·艾霍尔曾说过, “有什么样的思想,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 就有什...

1
2025-09-17
常用写作词汇范文

常用写作词汇范文

常用写作词汇范文(精选10篇)常用写作词汇 第1篇公文材料写作常用词汇常用动词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

1
2025-09-17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精选6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 第1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计划一、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阅读教学是我校本学期教学教...

1
2025-09-17
财务部新入职员工培训心得5则范文

财务部新入职员工培训心得5则范文

财务部新入职员工培训心得5则范文(精选4篇)财务部新入职员工培训心得5则范文 第1篇财务部新入职员工培训心得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

1
2025-09-17
城市固体废物范文

城市固体废物范文

城市固体废物范文(精选12篇)城市固体废物 第1篇1 基本概况分析欧盟废物管理立法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欧盟的废物管理目标...

1
2025-09-17
产权制度创新论文

产权制度创新论文

产权制度创新论文(精选12篇)产权制度创新论文 第1篇关键词:企业制度创新,产权制度,现代企业一、什么是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

1
2025-09-17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