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秋天学生写景作文300字(精选6篇)
美丽的秋天学生写景作文300字 第1篇
我爱春暖花开的春天,生机勃勃的夏天,大雪纷纷的冬天,但我更爱多姿多彩的秋天。
秋天的云是多么的洁白,一会儿变成一头大象,一会儿变成小鸟一会儿又变成一只白狐狸。田野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稻谷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红红的,玉米黄黄的。秋风吹起来了,树叶一会儿飞起来一会儿落下,像一只黄黄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满山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像是山上着火了,梧桐树叶像一个个黄色的手掌。小草变黄了,它们说:“我们要去睡觉了。我们明年再见。”
秋天是凉爽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成“人”字形,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去了。蚂蚁到处寻找食物,它们准备过冬呢!松鼠也在树上跳上跳下,你猜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在寻找松果,因为它们和蚂蚁一样也要过冬。人们也穿上了秋衣。
果园里,苹果像一个红灯笼,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宝石,橘子黄黄的,像一个皮球,一派丰收的景象。
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爱秋天。
美丽的秋天学生写景作文300字 第2篇
走进田野,高粱姐姐看到一片丰收的景象,笑弯了腰。玉米弟弟露出了整齐的牙齿,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谷穗低下了头,在向大地妈妈问好。
走进果园里,苹果妹妹笑红了脸,橘子姐姐也换上了橙红色的新装,美丽的葡萄如同闪闪发光的宝石。
走出果园,来到梦幻般的花园,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绿的,粉红的,满园都是菊花。
秋天是美丽的,抬起头来,望着朵朵白云,还可以看到如金色海洋的田野!片片落叶在空中自由飞舞,草儿对大地说“明年再见。”
秋天是凉爽的,天空中,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蚂蚁在加紧储存食物,小松鼠在树林中找松果,小青蛙在挖洞,准备睡大觉。
美丽的秋天学生写景作文300字 第3篇
“景物”指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写一处景物”是指引导学生运用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或移步换景等方法, 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并写出它的特征。
在人教版小学第二学段语文教材中, “写一处景物”的习作安排了五次, 体现了有序写、写清楚, 具体写、写出特点的能力发展序列。结合第二学段的五次写景习作教材编排来看, 三年级要求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习作目标指向说清楚, 写通顺, 有序写。
三年级承接着二年级写句组能力的培养, 又启引着四年级构篇能力的渗透, 所以, 其构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第二学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作能力指向, 本次写景习作指导重点可梳理为:
1. 引导学生运用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或者移步换景等方法进行有序表达。
2. 能初步写出景物的特点。
3.能用上平时积累的新鲜词句。
【本次习作目标】
本次习作选自人教版三上第三单元习作《美丽的秋天》, 根据以上背景分析, 确定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为:
1. 借助图画唤醒学生关于秋天的词句积累, 聊出秋天的特点, 并能用上有新鲜感的词句。
2. 通过范文迁移、图式支援等策略, 引导学生有序地介绍秋天。
3. 运用合适的方位词, 把秋天的画面写通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观察秋天, 画一幅秋景图。
二、借助图画, 提取积累——聊秋天
1.交流:你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
2.赏图:今天我们把秋天带到了教室, 先来欣赏一下大家的图画吧!
(1) 有选择地一起赏图:这幅画中藏了哪些词语?
四字词语: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雨绵绵金秋时节
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秋收冬藏
大雁南飞一叶知秋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2) 这一幅幅画, 你觉得可以配上怎样的诗句呢?
古诗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
蟋蟀独知秋令早, 芭蕉下得雨声多。
(3) 佳句积累:看着伙伴的图画, 让你想起了哪些课文中的优美文字?
佳句交流:
A.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秋天的图画》
B. 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的雨》
C.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
……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这些景物! 并运用句式补充形式, 让学生把秋天里一种景物的特点说清楚。
(1) 大雁南飞, 准备 ( ) 。
(2) ( ) 瓜果飘香。
(3) 树叶黄了 ( ) , 飘落下来。
(4) 果园里 ( ) 。
(5) 田野里 ( ) 。
(6) 小河边 ( ) 。
……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 但却不会有效提取运用, 所以教师要随时唤醒学生的记忆。通过聊秋天提取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积累的词句, 并通过图画等方式帮助学生重温秋天一个个特有的景象, 为接下来的有序介绍奠定基础。)
三、范文迁移, 学构图式——说秋天
(一) 虚实对照, 发现无序
1. 介绍整幅画:刚才, 我们只介绍了图中的一 种景物, 那么介绍整幅画呢, 谁来挑战一下?
2. 听介绍, 脑海构图:指名一生上台看图介绍, 其余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根据描述想象画面。
3. 虚实对照, 发现无序:听的学生睁开眼睛, 看看图画, 和你脑海中出现的图画一样吗?有的一样, 有的不一样, 交流中发现介绍无序。
( 二 ) 范文迁移, 学习有序
1.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大作家是怎样来介绍秋 天的。 (多媒体出示:二上选读课文2《秋天》)
2. 自由读短文, 思考。
作者先写 ( ) , 再写 ( ) , 最后写 ( ) 。
3.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
(1) 先写蓝天, 再写地面的稻田, 是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来写。
(2) 先写稻田, 再写稻田的旁边, 最后写稻田的那边, 是以稻田为中心点来介绍。
(三) 图式支援, 实践有序
1. 作者介绍的顺序, 我们可以这样画图来表示:
2. 讨论:我们班同学画的这幅画可以怎样来介 绍, 才能让人听得明白?
讨论提炼介绍顺序:从远处到近处, 从近处到远处, 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 从整体到局部, 从局部到整体, 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介绍……
3. 请你给这幅图选择一个合适的介绍顺序, 完 成下表:
4. 根据自己的顺序安排, 向同桌介绍整幅图, 互相提建议。
(设计意图:以范文为例, 激发思维, 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图式支援, 就能帮助学生进行有序表达。)
四、调整画面, 图式支援——写秋天
1. 修改自己的图画。
2. 图式支援, 介绍自己的画。
(1) 自主思维构图, 完成下表:
(2) 选择合适的顺序: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样的介绍顺序合不合理。
(3) 说清楚, 写通顺:四人小组内根据自己设计的顺序进行介绍, 相互倾听, 并提出修改意见。
(4) 自由写段:可自拟题目, 写一段关于秋天的话, 要求先自构图式, 再用上合适的方位词, 把秋天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可以用上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3. 完成后先自己读几遍, 再读给家长听, 请家 长提意见, 修改后抄到图画空白处。
4. 挑选优秀文章和图画黑板张贴, 供大家欣 赏、交流。
美丽的秋天学生写景作文300字 第4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
【教学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作文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者画的。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座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一次的作文练习,重点是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积累下来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秋天、画秋天,进行一次以“秋天”为主题的习作训练,在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比较清楚有序地介绍秋天里的故事和有关秋天的画。
2.在习作中应用自己积累的语言。
【学前准备】
1.让学生到校园、大自然观察秋天。
2.搜集秋天的资料、拍秋天的图片。
3.学生画一张秋天的图画。
【学情预设】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作文正值金秋时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校园秋天的景色、野外秋游等方式感知秋天的美景。在体验中,积累关于描绘秋天的词汇。由于这个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写景,难度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学习第三单元的过程中,由课文的学习迁移到写作上,并不断地鼓励学生画秋天的画,拍相片等活动。学生通过一周的积累,慢慢地感知秋天的特有的景物特点。
【教学设计的流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集体展示作品
1.在习作前,同学们完成的小小任务:采集树叶、收集果子、拍照图片、积累词句、创作图画等。现在,就请你把成果拿出来,大家一起展示。(将图片、图画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展板上。)
2.请你来给组员说说画上的内容或者采集过程的有趣环节来说一说。
3.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讲关于体验秋天美景的小故事或收集资料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写作是三年级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棘手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教师带着学生去校园里采集秋天很特别的树叶。教师引导家长学生写作前秋游,去拍秋天的美景,去画秋天的图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慢慢地体验秋天的美,在细雨润无声中,慢慢地积累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这个环节就是通过展示和讲故事等有趣的活动,去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回顾范文写法,有效学习迁移
1.每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再具体地分写秋天的雨的特点,是先总后分的结构。(总起句:每段的第一句话,有总起的作用。)
第一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第二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三段: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第四段: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聚焦关键词。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总起句后面,选一些代表五彩缤纷的景物来写:叶子:银杏树的叶子,枫叶;水果:橘子、柿子、花卉:菊花仙子。)用上好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子)
3.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如比喻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如拟人句: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设计意图:有位作家说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课本中的经典佳作的写作方法,是三年级学习写作的关键。特别是在这个单元,主题写秋天。重点是模仿《秋天的雨》一文,从文章的选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模仿学习。在品读文章的同时,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构建了写秋天景色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之始,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三、欣赏秋天佳作,由对比促写作
1.以课文图画为例子,引导学生先说一说。
■
2.学生说说图画内容,教师出示对比的文章。
学生:
美丽的秋天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一排排大雁飞过蓝蓝的天空。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地里的高梁红红的,都成熟了。
果园的果子也熟了。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有个小朋友在摘水果呢!
秋天真美丽呀!
教师:
美丽的秋天
悄悄地,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秋天,秋高气爽。在高远的蓝天上,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看一排排大雁唱着欢快的歌曲飞过蓝蓝的天空,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姑娘已经来了。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瞧!金黄的稻谷,就像一片金色的大海,随风翻起金色的波浪,一望无际,美丽极了。地里的高粱举起了火红的旗帜,就像熊熊燃烧的火把。
再看看瓜果飘香的果园,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小朋友提着篮子迫不及待地去摘水果呢!
秋天里,蓝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构成了一幅秋天的图画,她是多么的美丽呀!
3.小组讨论哪篇文章好?好在哪里?选代表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好的文章的写作方法做出总结:
(1)认真观察。
a.看景。看都有哪些景物,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哪些值得我们写,哪些富有秋天的特征。
b.看物。图画中的事物可以突出秋天的气息。
(2)按空间顺序写。由远及近的顺序。
(3)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辭手法。
(4)在好的文章中,小作者动用五官,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地做到具体和形象。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写作指导,关键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学生刚刚起步学习写作,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回到体验中去写作。这样的写作很直观,很真实。因此,这个环节只要引导孩子调动感官的作用,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写自己亲身体验的,直观,真实,有内容可以写。】
四、精准拟定题目,展现画龙点睛
1.引导学生自拟题目。
(1)以描写图画中主要事物为题。如《美丽的秋天》《秋天的图画》《丰收的秋天》等。
(2)以对秋天的情感拟题。如《美丽的秋天,我爱你》《秋天,我最喜欢的季节》。
2.开头:开门见山,开头点明题目。如课文:《秋天的雨》。
3.中间:抓住秋天里特有景物来写。如《秋天的雨》,课文重点写树林里的树叶,果园里的果树,花园里的花,都象征着秋天。
4.总结自己对秋景的切身感受。如《秋天的雨》,最后写出,它是一首欢乐的歌。
五、应用科学方法,写作秋天佳作
练习第三单元的习作。
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1.准确审题方法
2.迁移写作方法
3.精准拟定题目
美丽的秋天学生写景作文300字 第5篇
那火红火红的枫叶,点亮了秋天,落在农民伯伯的手里,仿佛在催促他们果子已经熟透了。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苹果、柿子、大枣、石榴和橘子数不胜数,个个都又大又美味。
秋天的夜晚更加美丽,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小灯笼,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一轮皎洁的明月冉冉升起,却只有几颗不清不楚的星星陪伴着它。可是那表面孤单的月亮里面,却格外热闹。心灵手巧的嫦娥姑娘为自己织出了一件十分美丽的天衣。待她换好了新衣服,给身边的小玉兔施了一点小法术,使它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拿起身边的琵琶,让它弹奏,自己伴着音乐,跳起舞来。
美丽的秋天学生写景作文300字 第6篇
星期天,爸爸和妈妈带我到百鸟乐园。我抬头看天,特别的蓝,云很白,像一团团的棉花,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啊!我还看到大雁了,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我问妈妈:“大雁要飞到哪里去呢?”妈妈说:“它们要飞到南方去过冬,等到了春天,它们又会飞回来的。”我向大雁挥挥手:“再见了大雁!”
刚走进百鸟乐园,一阵清香迎面扑来,原来是金桂飘香。一些树叶已经变黄了,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我还看到有的树叶变成红色了,大概那就是枫树了,瞧,那边孔雀正开着屏,可漂亮了,记得暑假来时,地上有不少孔雀毛,而现在却很少见了。我又问妈妈:“为什么现在孔雀不脱毛了呢?”妈妈说:“因为马上要到冬天了,天气很冷,所以孔雀就要把毛给保存下来,许多家禽都是这样的。”
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绚丽,却也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