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杭州的句子(精选9篇)
描写杭州的句子 第1篇
描写杭州的句子
1. 杭州的西湖美景也随之变的活跃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姿态万千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展现出自己那美丽的一面,又似正在开展"百花会",评比出谁是百花之王呢。
2. 在杭州的每条街上,哪里不是绿树成荫,哪里不是绿树蔽日?走在这样的街道,你是感觉不到城市的喧嚣,你能感受到的只有静。
3. 一直觉得杭州山清水秀,农家味十足,一来竟如此繁华。一路交通的堵塞不免有点扫兴。
4. 站在杭州的雷峰塔观看美景,那可是尽收眼底。碧绿的湖上有许多小船在游动,湖的中央还种着许多美丽的荷花。美丽的景色真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 回到家,我怀念起在杭州的美好生活,美丽风景,甚至怀念杭州人那纯洁的心!
6. 杭州是一个记载着美好传说、乘载着美好风景的古老城市。
7. 在西湖的中心有几座小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岛有一片大树林,岛上也有许多景点,在三潭映月岛有许多的亭子,亭子里贴着画,每一幅都很别致。
8. 杭州的西湖风景优美,是个旅游胜地,在湖中有许多的小鱼窜过来,窜过去,自由自在。在湖上行驶的大船,小船上坐着很多的旅客。
9. 杭州西湖的水真绿啊!是那岸边的柳树染绿的!一阵微风吹过,那翠绿的柳树抚摸着它那柔和的头发。风把我们的疲劳给吹走了!
10. 我们已经漫步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那里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11. 一走进杭州的八卦田,迎面吹来的是清新的大自然气息,让人心里一下子平静了许多。远望过去,满眼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田边一口水波荡漾的池塘,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和散发着香气的花蕊,令人流连忘返。
12. 我们来到杭州西湖,坐上游船,在西湖荡游。西湖三面都是清秀的山,它们象众心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
13. 安静地听着叶倩文翻唱的歌,超速度行驶于暴雨下车辆稀少的杭州城。
14. 我游荡在杭州某条街上,它呈现给我的并未超过我预想的.美丽,阳光下露天咖啡旁流浪的歌者用吉它倾诉她的孤独,歌声中告诉我她想有个家。
15. 人间天堂,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就是西湖。
16. 瞧那杭州的西湖,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天映着云映着鸟映着桥映着山湖水是恬静的,恬静得没有一丝涟漪,就像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那么羞涩,那么温柔。
17. 说到杭州,自然少不了那美丽的西湖。走在湖边的大堤上,你的身心会不由的放松下来。那种幽静的感觉,用笔墨是无法形容出来的。
描写杭州的句子 第2篇
1、宝石流霞灿烂光,m王谨慎免灾秧;葛仙抱朴千秋日,湖上彤云掩夕阳。
2、风篁岭上彩云飞,龙泓涧中涤心扉;沁脾冽肺神泉水,烹成湖山第一杯。
3、荷蕊枝头秀,莲塘入夏时;清波翻彩鲤,金甲满鱼池。爱恨千般苦,雷峰夕照红;塔崩人影缈,千载梦朦胧。
4、湖山茏月白,橹动荡波鳞;夜静秋风起,三潭更爽人。
5、金风玉露复秋阳,十里黄花竞艳芳;漫岭清馨穿肺腑,披香沐雨醉仙乡。
6、看东边高楼林立,西边湖光山色。远眺宝淑雷峰,近观三潭印月。
7、柳絮随风舞,莺歌婉转痴;举头寻树稍,不见俏黄鹂。
8、绿杨荫里阮公墩,荷翠花红碧玉村;忆阮亭中观雁舞,环碧庄里酒正温。
9、飘渺峰峦碧浪翻,云遮雾绕净慈园;秋风卷起千层雪,夜半钟声荡渚前。
10、山环秀郭,湖抱丽城;荷香十里,柳韵千株。停立船头,极目四野;
11、苏堤如黛,白堤翠绿;一池涟猗,满目碧翠;平湖画卷,美景尽收!
12、苏堤烟柳绿桥畔,夕照朝辉景更幽;映波近观鱼戏藕,锁澜远看雁追鸥;望山夕眺碧峰翠,束浦晨迎旭日悠;雨中跨虹仙境美,东来西去压堤舟。
13、彤云天际涌,飞渡玉皇宫;滚滚之江秀,巍巍古塔雄;飘然上碧落,恍惚接苍穹;登阁觅仙境,依稀在梦中。
14、万户珠玑繁华坊,杭城秀色赛仙乡;青山逶迤涌新月,绿水缠绵绕紫阳;八百江湖入锦画,十千烟火照余杭;楼台寺庙摩肩立,只把巧浇谐勤颉
15、望断桥残雪,迎曲院风荷;听南屏晚钟,赏平湖秋月。
16、卧睡大慈山,心诚得梦泉;虎跑石乱动,波涌水飞翻;香茗敬弘一,琼浆酹济颠;汲来甘露液,淘醉翠屏轩。
17、无门有洞见虹踪,霹雳惊雷玉液淙;不竭黄泉天地古,犹龙老子道家宗。
18、西湖新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依次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19、夜色已阑珊,虹灯闪烁欢;摩楼邻次立,高耸插云端。
20、云栖坞里溢花香,竹径通幽翡翠庄;冷冽清泉心底沁,林中百鸟闹朝阳。
21、重叠吴山低,弯曲九溪漪;叮咚十八涧,高低烟树奇。
22、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23、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2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5、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26、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27、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28、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29、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30、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31、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32、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33、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34、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a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35、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6、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3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8、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39、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4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2、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43、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44、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45、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46、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47、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48、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49、夜气迥掀粒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描写杭州的句子 第3篇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深受中外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对《水浒》的各种研究, 从作者到版本到评点、从人物评论到市井文化再到民俗风情的研究, 不可不谓是洋洋大观。自2000年以来, 对《水浒》故事的发生地的研究成为热点, 众多学者指出, 《水浒》的作者是杭州人, 盖未去过北方, 其在《水浒》书中描写杭州地理的情况分毫不差, 而描写到北方地理风物的时候几乎错得离谱。于是, 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 杭州与《水浒》之间的关系成为水浒研究中的前沿话题。2009年, “杭州与水浒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水浒学会”在杭州召开, 马成生先生在大会中说:“从《水浒传》书中的地理态势、气候物象的描写、方言土语的运用、风俗人情的描绘等几方面来看, 杭州是水浒故事孕育与发展最重要的地方, 全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和它比肩;而杭州系钱塘施耐庵’长期居住的地方, 别处居所决描绘不出这些风土人情。”多位专家学者从《水浒传》中的地理、民情、风俗、语言等内在联系中一再印证其与杭州不可分割的关系。
笔者认为, 当前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杭州本土的水浒故事的发展演绎研究整理十分不足。杭州本土对水浒故事的发展主要以评话的形式出现, 也就是杭州评话。所谓评话, 是指以某种地方特色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曲艺形式。杭州评话, 即是以杭州话、杭州本土说书人对一些故事的演绎并表演 (北方叫“说评书”) 。在影视尚未出现的宋元明清, 说书场是普通民众重要的娱乐场所之一, 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勾栏瓦肆”。可以说, 从南宋时期开始, 杭州说书人就已经开始说水浒人物故事了, 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杭州评话在宋元明清的火热在现代是难以想见的, 估计比现在的明星出场要火热得多、真实得多。然而, 近现代以来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曲艺娱乐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说评书也难逃此劫,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还有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等著名评书艺术家深受观众喜爱, 家喻户晓;自2000年以来, 在老一辈评书艺术家慢慢老去, 新一辈在时代的冲击中无法成长, 评书界生存堪忧, 杭州评话的命运同样如此。杭州评话《水浒》从南宋时期就开始以师徒传授的方式出现, 一直到今天杭州评话不多的几位传承人也已经是鹤发高龄, 杭州评话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杭州评话的保存和研究方面也令人堪忧, 传统评话底本无人整理。在一再的呼吁之下, 于2007年终于整理出陈建一主编的《杭州评话》十本, 内容有《韩信传奇》、《宋江》、《岳飞传》等故事。其中与水浒相关的就是《宋江》。当前整体上对评话的研究就十分稀少, 落实到《杭州评话水浒》的研究, 就少之又少了。
二、早期水浒评话在民间的发展
早期的水浒, 就是以评话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山东、杭州、扬州、福州、河南自古便有水浒的故事流传。但是必须指出的是, 杭州是水浒评话也就是水浒民间故事流传最早的地方之一。众知《大宋宣和遗事》是形成《水浒传》的重要底本, 而《大宋宣和遗事》便是宋元时期杭州评话艺人的说书底本。从唐代后期开始, 世俗民间曲艺娱乐形式不断发展, 到宋代的时候形成了非常多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肆”。在勾栏瓦肆中, 便有说书人说书, 常说些英雄、帝王将相的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当时是民众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据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记载, 当时杭州有二十三个瓦子, 说书艺人有二十三个。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的杭州书场上讲的评话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这些评话底本都对形成《水浒传》有巨大意义。这说明水浒故事流传的地方虽然多, 但早期杭州地方评话对水浒故事的形成是有首屈一指的意义的。
《杭州评话水浒》在宋代流行以后, 杭州评话艺人历代不绝, 这些艺人师徒相授, 作为一种技艺和衣钵世代相传。他们在底本上有师承, 历代说书人又不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编, 但是无论怎样改编, 都是杭州地方对水浒故事的继承与发展。陈建一先生在《杭州评话研究》中指出, 杭州说水浒的评话艺人到清末的时候还有很多, 有周锦坤、张云樵、秦少云等人;民国时期杭州水浒评话艺人有王春镛、胡国良、张锦鹏等人;新中国成立前后有郭君明、茅赛云、王永卿、张一鸣、王锦堂、徐天鹄等人。其中徐天鹄先生现为杭州评话艺术团团长。杭州《都市快报》报道其2007年曾在朝晖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说水浒。徐天鹄先生师从民国期间的艺人王春镛, 其底本故事必然是承接宋元明清而来的。这便是中国古代评话的特点之一:由师承性而使旧迹犹存, 从而为我们感受宋元明清的杭州评话水浒留有余地。
由于近现代以来影视飞速发展, 传统评书受到极大挑战, 现存传统的杭州水浒评话已经为数不多。现存的杭州水浒评话, 主要有艺人茅赛云先生与学者刘操南先生根据传统评话整理出的五部水浒通俗演义:《武松演义》、《杨志演义》、《卢俊义演义》、《林冲演义》、《水泊梁山》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之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号召之下, 陈建一先生主编整理了十部杭州评话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传统的杭州评话底本如《岳飞》、《乾隆下江南》、《刘伯温出山》等评话此次均被收纳, 其中包括一部《宋江》, 便属于杭州水浒评话。评话的整理在国内已经几度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评话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2007年出版的这本《宋江》, 更是未曾受到学术界的注意。
三、从《杭州评话宋江》看杭州对水浒故事的承变与流传
《杭州评话宋江》是近现代杭州评书艺人王锦堂的演出底本。该评话共十六回, 主体内容是讲从宋江杀阎婆惜到被迫上梁山这一段。该评话在主体线索与人物大致性格上与今本《水浒》基本相同, 主体线索上都是宋江杀了阎婆惜, 然后躲难, 一路上与无数英雄结义, 然后浔阳楼题诗而获罪, 众英雄劫法场, 宋江被迫上梁山的过程;人物性格上, 宋江仍是今本《水浒》中仗义疏财、广结人缘、忠孝正义的形象。但是, 该评话在细节内容上与今本《水浒》差别非常大。具体体现在:首先, 对今本水浒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扩充, 如今本《水浒》并未说宋江有妻子, 而《宋江》中则宋江不仅有妻子, 还有两个孩子。在写李逵的部分中, 《水浒》中并未说李逵有师父, 《宋江》中李逵有师父罗真人传授板斧与武艺;在秦明上梁山一事中, 《宋江》中安排了宋江派人假扮秦明与官府作对, 然后秦明一家被杀, 秦明这才投梁山的, 《水浒》无此情节。其次, 对今本水浒的一些故事有所改变。某些人名就不一样, 如阎婆惜, 在《宋江》中叫“阎惜娇”;人物关系也有所不同, 在《宋江》中, 阎婆惜的奸夫张文远乃是从小被宋江所救, 宋江是其恩人, 《水浒》中无此情节。再次, 《杭州评话宋江》中增加了许多诙谐的故事成分。如宋江杀惜后, 先到柴进家避难, 然后经柴进介绍, 到孔家担任武师。宋江是个文人, 不会武功, 却在孔府混吃混喝了很久。孔明孔亮故意要师父展示本领, 宋江无奈舞棍, 滑稽之至。这与传统《水浒》中宋江的几乎圣人的形象完全不同, 充满了普通人具有的滑稽。
从《杭州评话宋江》中便可看出杭州水浒评话和水浒传之间的密切关系, 但是目前整个杭州能够说评话的艺人仅剩下十位, 而且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 具体到能够说水浒评话的艺人则更少了。杭州评话已经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这不代表包括水浒在内的杭州评话会得到挽救。随着影视媒体的发展, 想凭借说书维持生计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老艺人由于无法解决弟子的生计问题而无法收徒。这种现状所造成的损失, 一方面, 杭州评话作为一种流传了八百多年的老艺术面临失传的困境, 另一方面, 评书是历代说书人对底本的加工, 或继承, 或改编, 客观上促进了故事的流传。当前评话面临灭绝的危机, 会给以水浒为代表的传说故事在杭州的流传与发展带来相当大的不利。
参考文献
[1]陈建一.杭州评话·宋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7.
[2][宋]周密.武林旧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3]马成生.杭州与水浒.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杭州的动漫“双节” 第4篇
动漫节在杭州成功举办了7届,现在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漫盛会,杭州也正是通过中國國际动漫节的平台,推动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成为中國动漫出品榜首城市。
第七届中國國际动漫节突出“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设立了主会场和11个分会场,组织实施了会展、论坛、大赛、活动四大板块的50多项内容,吸引了来自美國、法國、日本、韩國等54个國家和地区参与,3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据统计,共有200余万人次参加了包括产业博览会在内的各项活动。动漫节签约项目近50个,涉及金额106亿元,现场成交22亿元,总金额达到128亿元。其中,动画片交易会吸引國内50多家电视台、发行中介、手机新媒体以及法國、芬兰、印尼、摩尔瓦多等10多家境外采购商参与洽谈,最终达成意向的动画片共计14.5万多分钟,其中境外发行机构达成意向6.1万分钟,占总量的42%。
國际动漫大鳄、漫画界明星云集动漫节也是本届动漫节亮点。除了美國迪士尼、日本集英社、夏普集团、台湾曼迪、央视卡通、北京卡酷、上海文广、上海美影厂、奥飞动漫、深圳环球数码、山猫卡通等企业参展外,明星的到来也为人气的聚集助力。《海绵宝宝》编剧文森特•沃勒、中國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朱哲琴、黄玉郎、朱德庸、周星驰、黄百鸣、成龙、夏达、姚非拉以及上海美术制片厂多任厂长、上海译制片厂的名配音们都齐聚动漫节。此外,动漫节期间还举办了17场专业论坛:“动漫双城记”让杭州携手台湾,邀请两岸三地以及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韩國等國家的动漫节领军人物,共同探讨國内外动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动漫“大师班”就剧本创作、禅与漫画、企业营销上市等论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如果说每年春季举行的动漫节是杭州整个动漫产业发展的缩影,那么,秋季举行的漫画节就是用创意的火花点亮杭州的又一抹亮彩。
首届中國國际漫画节在11月4日至6日在杭州举行,一系列精彩的漫画展览、漫画大赛颁奖典礼和漫画雅集等活动,给漫画界营造了最美的秋天。“漫画创意生活”的漫画节分艺术、生活、科技、经济四大板块展开,日本集英社、中國美术出版总社、中國台湾东立出版社等来自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内地、香港、台湾等國家和地区的18家漫画类企业参展参会,通过2000余幅漫画精品展示、2000余本藏书以及大量多媒体终端、漫画衍生品、照片影像资料、名家签售等形式,动静结合地贯穿了10多个主题展示,让观众感受漫画的魅力。值得—提的是,中國动漫博物馆也首次展出了馆藏珍品名家的近50余幅真迹,为观众展现漫画的发展历程。为期只有两天的漫画节还举行了“漫画版权”、“故事型漫画”等论题的漫画高峰论坛,邀请业内行家畅谈中國漫画发展,并在西溪湿地举行“西溪雅集活动”,为漫画家、编辑和出版社之间搭起友谊的桥梁,推动中國原创漫画与世界的接轨。可以说,首届中國(杭州)國际漫画节是杭州在动漫领域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
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句子 第5篇
中国地大物博,有非常多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杭州西湖便是其中一个美不胜收的地方。从古代的绝句律诗,到现代的散文和美文,都有许多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句子,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表达或喜或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悲的情感。
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描写杭州的句子 第6篇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描写杭州的诗句 第7篇
1、《丞相委入姑苏索各官俸米留别幕府诸公》
张昱
不比常年载酒游,杏花时节出杭州。
粉闱未觉为郎贵,萱草难忘此日忧。
沙漠帛书空见雁,江湖春水莫容鸥。
何须折尽垂杨柳,留取他年系别愁。
2、《过龙游》
张以宁
`首见龙游,群山翠浪流。
阳坡眠白犊,阴洞锁苍虬。
树密云藏屋,滩长石啮舟。
呼儿具尊酒,听客说杭州。
3、《春登永安寺》
张宪
宿雨忽开雾,凭高散旅愁。
野烟啼翠鸟,庭草卧青牛。
怪石尖于剑,长杉高过楼。
尚怀登绝顶,东北望杭州。
4、《病阿速》
袁凯
杭州阿速病可伤,况复四体多金创。
口粮开除但乞丐,终日哀鸣行路傍。
自言家在云中住,兄弟既死惟爹娘。
往年江南妖贼反,圣旨差我随平章。
同行二千五百辈,辈辈选用皆精强。
孰知江南风土异,不比中原尽平地。
中原地平好驰逐,一人腾骧万人废。
江南地卑山林密,泥深马滑无由立。
角弓着雨软如绵,咫尺相看不能射。
九月十月岁云莫,贼兵突入观音渡。
平章脱身向东去,太半尽死无人顾。
我幸不死病已危,丞相被逐无依归。
异乡此日谁相慰,只似天边孤雁飞。
5、《杵歌》
杨维桢
杭州刺史新令好,不用西山取石劳。
拆得凤山杨琏塔,南城不日似云高。
6、《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四首)》
香严和尚
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
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
飞锡去回临水寺,雨花来赴上堂钟。
相逢欲问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7、《两浙寄子栗家书》
魏观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场官殒八人,煎办顿阻节。
分司两道出,招抚心力竭。
十月大课成,幸且无亏折。
省垣诸公相,筵燕每攀接。
和气蔼如春,鱼水喜相得。
家有黄马驹,日夕畏y啮。
平章换青鬃,裁银补吾缺。
因得与子盘,求姻细抡择。
戊子王氏女,偶与龟筮叶。
遂于十月间,随宜为昏结。
念汝一载余,音问成远隔。
劳我昼夜思,梦寐常切切。
恐汝疾病生,忧汝门户迫。
道路常阻修,端便不可索。
颇闻湖广传,今年丰稼穑。
老怀虽少慰,汝信终未阅。
寥寥乡里人,惘惘嗟久别。
朝用心所亲,此际想疲}。
治家诚不易,要自有规划。
往昔唐棣生,说令为汝厄。
倍田增税亩,赋役苦重叠。
病根坚莫除,此害最深刻。
其类繁有徒,相妒每中热。
汝但循天理,勿与致唇舌。
年来我身安,第益须鬓白。
行步甚轻快,颜面亦光泽。
人皆爱我健,言有卫生诀。
卫生能寡欲,应在寿者列。
念念想吾蒲,为汝安第宅。
上疏乞归田,此意已先决。
致仕许老臣,纶音载条格。
迩来复苏州,张寇就夷灭。
仲冬伐方氏,一月报三捷。
遣子赴京师,懔懔归有德。
太平看有象,登用多俊杰。
法度尚严明,分寸惧违越。
新添十九场,盐课又增额。
钱粮诚重事,利害非琐屑。
忡忡郁深忧,怀抱时痞塞。
遣攘钤豆椋于汝还细说。
亲眷好情密,邻里要和协。
种艺贵先时,修身莫中辏
小人须善处,奴仆简嗔责。
树为丘陇看,祀为宗祖设。
不可视泛常,时岁忘造谒。
杭州古名郡,来者常不绝。
题诗寄平安,老泪迸昏睫。
一一谢亲知,无状恕老拙。
8、《集句七言绝句诗》
孙
与君别约记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
屈指别来今几载,愁心一倍长离忧。
9、《吴中》
倪瓒
望中烟草古长洲,不见当时麋鹿游。
满目越来溪上水,流将春梦过杭州。
10、《玉涧和尚西湖图歌》
刘基
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
浮光吐景十里外,叠嶂涌出青芙蓿
百年王气散荆棘,惟有歌舞留欢娱。
重楼峻阁妒铅黛,媚柳娇花使人爱。
老僧不善儿女情,故作粗豪见真态。
想其笔欲画时,高视化工如小儿。
千岩万壑吾意匠,夸娥巨灵吾指麾。
却忆往年秋雨夕,画舫冲烟度空碧。
苍茫不辨云与山,但觉微风响芦荻。
须臾冷月迸深雾,时见松杉半昏黑。
开尊命客弹焦桐,扣舷大笑惊海童。
鲛人唱歌鱼鳖应,水底影动双高峰。
只今倏忽成老翁,可怜此乐难再逢。
愁来看画欲自,谁知感生愁转剧。
11、《谢惠杨梅》
朱翌
杭州金氏越州楞,撒火飞星五月春。
百果若重推贡士,风流应不下平津。
12、《舟行过平江》
朱南杰
踪迹平生马少游,功名外物等虚舟。
不多饮酒常成醉,自在吟诗只遣愁。
已幸一帆离锡邑,更宽两日到杭州。
晓来忽见盘门塔,疑是西湖大佛头。
13、《偶题》
周文璞
海气江声相与浮,今时帝里旧杭州。
西湖寺里多金碧,自厌华不肯游。
14、《呈赵蹈中》
周南
赵子面白如玉椋定须逃得文儒饿。
经年忆破古人心,近日妹夫初病可。
忽然到门已惊骇,令我失喜多两拜。
君来看我还看亲,我顾不能君莫怪。
自云曾见杭州火,说着红湖先泪堕。
水衡支散新铸钱,诏书未御正朝坐。
向来送我龙泉器,秋色新蔬恰相似。
且将浊酒慰营魂,多留几日论文字。
取诗须取杜正传,寻到岑参高适边。
转处正须宽一步,只今且向晚唐前。()
15、《张寺丞见讶久不致书兼惠佳篇辄用奉答》
郑獬
数日看花生怕迟,杭州更有乱花围。
为贪携酒寻春去,不及修书趁雁归。
且击壮怀期篆鼎,莫缘华发便沾衣。
谁知寂寞寒山外,万里苍鹰正苦饥。
16、《戏言寄溪使君唐司勋》
郑獬
水精宫殿从来小,寂寞蓬莱不可游。
十万人家明镜里,神仙都会是杭州。
17、《江梅》
郑獬
杭州别乘有馀才,戏作佳篇寄我来。
已教吴娘学新曲,凤山亭下赏江梅。
18、《和汪正夫梅》
郑獬
禁林自笑老无才,觅得杭州刺史来。
饮散凭栏却怊怅,不堪忆着故园梅。
19、《寄熊秋堂》
郑会
醉踏青山忆旧游,两年流落古杭州。
梦随云影忽东去,石上藓花无限秋。
20、《送薛公叔秋试》
袁说友
流落相逢水滨,与君倾盖即平生。
湖山十里双溪畔,宾主三年一日情。
学海波澜夸健笔,夜窗灯火几长檠。
杨澜的杭州情缘 第8篇
杨澜和杭州关系蛮亲
杨澜此次与休博会牵手,说明她与杭州关系亲切。杨澜说:“我跟浙江很有渊源,因为母亲是绍兴人,我身上流淌着一半浙江的血液。”杨澜回忆她最早来杭州是在她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暑假里父母亲带她到杭州泛舟西湖,烧香灵隐,又去龙井喝茶。这次浙江之行,她对杭州的青山绿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读大学时的杨澜,靠勤工俭学攒了200元钱和同学一道当背包族来杭州旅游,面对步移景换、丰姿秀色的杭州,她心里感慨道:“杭州人真有福气啊,能住在这么一个大花园里!”
多年之后,杨澜在频繁穿梭各国饱览天下美景、视界无限扩张情况下,在杨澜眼里杭州仍然有着特别的魅力,她感到杭州韵味深长,风流在无边的生活细节里。
当杨澜成为杭州休博会形象大使后,她再次端详杭州,赞叹说:“杭州是一座具有高品质人居生活的城市,一个将自然优势与时代产业巧妙结合的城市,一个引领休闲经济潮流的城市;也是一座生活就像在旅游、懂得将安宁幸福的感觉转化为活力和财富的城市;一个以不温不火的态度和风风火火的速度走出了自己节奏的城市,从西湖论剑到钱江弄潮,这座城市在水到渠成之后,正在一步步海阔天空。”
在杨澜新出品的旅游文化系列片《一生要去的66个地方》将杭州收入其中,取名为“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加以倾力推荐。杨澜的推荐可谓“有根有据”,近年来,杭州被世界商业银行、《福布斯》杂志、CCTV等分别誉为最适合创业、最幸福的城市等。故杨澜赞誉“杭州是很多人梦想的家乡,大家都对这里的生活方式非常向往”。
杭州人很会生活
杨澜认为中国人很会生活,杭州人更是。她每次来杭州,都对杭州人的安逸休闲生活横生羡慕。她感叹:“有一个平衡和丰富的人生,其实比单纯在事业上成功更加宝贵。”是的,这其实也是杨澜自己的生活态度。她认为“休闲是以热情去实现自我,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自我。”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杨澜每年都会专门腾出三四个假期举家出游,在清新的自然中享受人生难得的自在。
在一次采访中,笔者问及杨澜关于休闲产业市场潜力问题时,杨澜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过去20年,中国从封闭和生产效率比较低下状况中走出来,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从大的经济环境来看,能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从个人的层面来讲,每个人都追求成功、财富和社会对自己的认可,但忽略了对于身心的和谐发展。我觉得人光追求财富还远远不够,到了一定阶段人就得回头想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觉得更多的是要能够体会人生的过程。如今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财富的观念和生活的理念就比上一代人更加平衡,他们更希望能够多爱护自己,让自己感到一种美好和快乐,而且现在这样的人群越来越多,所以休闲经济有一个很大的消费基础,休闲市场的潜力很大。”
当休博会形象大使当仁不让
人们还没有忘记杨澜作为北京申奥形象大使时所展现的风采。如今杨澜又基于她本人良好的亲和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被聘为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形象大使,大家对此交口称赞,杨澜自己也说,这是“事逢其时,当仁不让”。
杨澜作为拥有多年媒体工作经验的资深传媒人士,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她的加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杭州休博会品牌的认知。
2004年9月17日,杨澜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举行的休博会接旗仪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对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第九届世界休闲大会、首届世界休闲峰会以及休博园等项目做了详尽阐述:“从现在的世界休闲大会提升到世界休闲博览会,将大大拓展世界休闲交流的内涵,我们将主要通过活动、会议、展览、展示等不同方式,引进先进的休闲理念,倡导健康的休闲方式,丰富人们的休闲经验,让人们享受到更加美好的休闲生活!与此同时,博览会将为世界各国城市,世界休闲、旅游、娱乐等相关协会、厂商和研究机构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平台,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杨澜代表杭州人民向世界发出了邀请,那灿烂真诚笑容迷倒了布里斯班。
当杭州市副市长项勤从大会执行官及布里斯班市市政府官员手中接过世界休闲组织的旗帜时,布里斯班会务会展中心掌声沸腾了!从那一刻起,世界休闲业界的目光投向中国,杭州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
此后,杨澜积极参与杭州休博会的推介活动,休博花车参加上海旅游节花车大巡游时有她的身影,在2005年11月的文化多样化与休闲发展国际论坛上杨澜发表了主题演讲,今年1月杨澜又专程从北京赶往香港对杭州休博会进行推介,她盛情邀请香港朋友到美丽又可爱的杭州来:“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就是给大家需要休闲、快乐、放松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找到一个好的出口。对于不同的人群,这种出口是完全不同的。像年轻人就更多希望有体验式休闲,多一些紧张和刺激的东西。像中年人,就可能更多的希望能带着一家老小,进行一些更安逸的旅行。其实你去过很多旅游点就会发现,很多景点看起来蛮漂亮,但附近的公共设施就不如人意,无论去洗手间、去吃饭还是住宿,都感到诸多不便。而且中国人多,假期又都集中在几个黄金期,这样的休闲就不是真正的休闲,像是在看热闹一样。所以真正的休闲是不是应该在时间段上分散,然后给不同年龄段的人找到不同的出口。另外在各种辅助的设施上,能够做得更舒适、更卫生一点,这些都是杭州休博会拓展休闲经济的方式和手段。”
“休闲,改变人类生活”,是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主题词,也是杨澜和我们一样期许的一种变化和进步。
People
Yang Lan's Affections for Hangzhou
By Chen Meijun
When the cities jointly involved in the preparations for the 2006 World Leisure Expo Hangzhou gathered together in the host city in the summer three years ago to select one celebrity as ambassador to promote Hangzhou for the landmark event, representatives happened to voice one name: Yang Lan. She would be the best choice. Yang had enjoyed a reput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he had played a key role both in China’s successful bidding for hosting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in Shanghai’s successful winning the right to host the 2010 World’s Fair and Expo. She would enjoy popular confidence if she was chosen to publicize the leisure event in the scenic Hangzhou. She accepted the offer without hesitation: “It is an invitation I can’t decline.”
Yang likes Hangzhou for her own reasons. Half of her root lies in Zhejiang, for her mother comes from Shaoxing, an ancient city with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in Zhejiang Province. Her first visit to the West Lake occurred when she was a fourth grader at a primary school. With her parents, she took a boat tour on the lake, prayed at the Lingyin Temple, and enjoyed a cup of tea at Dragon Well.She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charming scenery. In her college days, she came to Hangzhou as a backpack tourist with her classmates at the little expense of the 200 yuan earned through a work-study program. She enjoyed Hangzhou more the second time. “How fortunate Hangzhou people are to live in such a large garden!”
Years later with so many round-the-world trips behind her, she enjoys Hangzhou all the more for its exceptional gracefulness radiating out of every detail of the city.
After she became the Hangzhou’s ambassador, Yang Lan visited Hangzhou again. She commented appreciatively, “Hangzhou features an ingenious combination of its natural advantages with modern industries. A leader in leisure trends, the city understands how to translate a sense of peace and happiness into vigor and wealth. Hangzhou enjoys a rhythm that integrates a prudent world view with fast growth.”
In her latest series on tourist culture, Hangzhou is recommended as 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heavenly city, and one of the 66 must places in your lifetime. Her description of Hangzhou is not merely based on her individual preference. Recently, the prosperous Hangzhou has received many unique honors that have set it apart from its counterparts across the country: a city most suitable for entrepreneurs; it is the happiest city in the country.
Yang is not alone when she says, “Hangzhou is a dream home for many people, who yearn toward the way of life in Hangzhou. The way of life in Hangzhou is balanced and enriched, and such a life is more precious than a mere successful career.”
In an interview with Yang, she opined about her attitude toward leisure: “Leisure does not mean you take time away from work. In an era when so many go single-mindedly after wealth, fame, success, and social recognition, they somehow ignore the harmonious growth of the inner self. When one reaches a certain phase of life, one would look back and ponder upon the meaning of life. I believe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life.”
Choosing Yang to represent Hangzhou is a popular decision. Even Yang says, “I am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 for the right thing. I will not decline to shoulder this responsibility.”
On September 17, 2004, Yang Lan took over the World Leisure Expo banner at Brisbane, Australia on behalf of Hangzhou and spoke at length and with enthusiasm on Hangzhou and its preparations for the event at the ceremony.
As Hangzhou’s ambassador, Yang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promotional activities. She appeared in Shanghai when caravans from Hangzhou paraded through Shanghai streets at the Shanghai Tourism Festival. She delivered a keynote speech at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Leisure Development in November 2005. In January 2006, she flew from Beijing to Hong Kong to attend the promotional activities for World Leisure Expo Hangzhou.
“Leisure changes human life” is not only the theme of the 2006 World Leisure Expo Hangzhou, but also represents the change and progress Yang Lan and all of us look forward to.
描写杭州的诗句 第9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