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精选6篇)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第1篇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内容摘要】
近年来,水污染事故频发,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根据10年来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数据,当前绍兴滨海工业区水污染主要是由于管理缺失、技术落后、处罚不严、观念落伍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本文针对绍兴滨海工业区水污染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对后面工业水污染研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投资;工业废水排放;工业污染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ater pollution and frequent accidents,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deterioration.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 in 10 years,the Shaoxing Binhai Industrial Zone water pollution is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management, backward technology, punishment is not strict, the concept behind the times four reasons caused,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water pollution
in
Shaoxing Binhai
Industrial Zone, fromfour aspects, propose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put forward the advice for reference on the research behind theindustrial water pollution.[keywor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industrial wastewater;indu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一、工业区基本状况
1、工业区发展基本情况
2002年6月,绍兴滨海挂牌成立了滨海工业区。2006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滨海工业园区正式成为一个省级开发区。与此同时,他也成为了省内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滨海工业园区主要分成了五个功能区,分别是旅游休闲区、商业区,工业园区、居住区等。工业区着重开展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纺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型的工业项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房地产及观光休闲农业、商贸服务业。
2、工业区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今日,滨海工业区的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市政框架达到了63平方公里, 工业区基础配套面积达到36.7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 水、电、蒸汽、气体、污水和其他大型工业配套完整。产业结构越发理性, 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形成了石化、生物医药、聚酯纤维、包装材料、农产品加工、纺织制造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其中石油化工要以华联三鑫为代表,他的PTA生产规模,达到了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水平。薄膜单体生产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聚酯化纤集聚了海富化纤、世创石化、赐富集团、远东集团四家大型化纤企业,达到了100万吨年生产能力,领先全国。深加工农产品,以中大油脂、中大饲料等企业为代表,饲料生产达到了全省第一,油脂生产全省第二。除此之外,电子通信行业,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都在加速发展。
滨海工业区的首要产业是印染行业,包括多家企业,如金鹰印染,百利恒印染、天兴印染、方圆印染、天马印染、嘉业印染、红绿蓝印染、这些企业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目前绍兴滨海工业区对处理水污染问题现状和方法
1、国外水污染处理方法
为定量捕述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国外特别是美国提出和发展了诸如Streeter— Phelps模型、QUAL模型体系、WASP模型体系、CE.QUAL-R1和CE.QUAL-W2等水质模型;国内水污染数值模拟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研究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我围学者构建了大量河流、湖泊等重要水域富营养化牛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域富营养化管理的理论化、定量化和预警化。
在水环境预测预警研究方面,德国和奥地利联合开发了多瑙河流域水污染预警系统;美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德国在莱茵河流域开发了水污染预测系统并建立了洪水预报系统和灾害预警系统。国内在桂江、汉江和辽河流域也建立了水环境预警系统。
美国、欧洲和日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开展了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20年来,我国除了在“三湖”、“三河”进行重点治理外,在其他河流、湖泊也开展了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有三类:一是物理方法;二是化学方法;三是生物一生态方法。其中生物一生态方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它主要包括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生物调控技术、生物膜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仿生植物净化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和深水曝气技术等。
2、国内水污染处理方法
近年来,水污染生物监测、自动监测和遥感监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中。我国也相继开展了天然水水质、重金属和痕量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等水质参数监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建立了多参数的水质自动监测集成系统,开发了水质监测管理系统软件。
在水环境理论方面,我国开展了包括重金属形态分级及其毒理学效应、环境界面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有机污染物定量结构活性及生态效应、环境污染预测模型等方而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3、绍兴滨海工业区水污染处理
滨海工业区加强循环经济工程建设,促进集约发展。工业企业实现集中供热热,统一规划,统一淘汰,禁止使用分散,小型蒸汽锅炉,燃煤。实现工业园区集中供水、统一处理, 统一收集,统一排放。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供水系统全面运作;建立了拦截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覆盖整个工业区, 生产企业污水网络排放效率达到百分之百,医药企业,化工的固体废物处置焚烧率为百分之百。
对周边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增加投资,投入使用大量的污水处理设施。使用的污水处理工程,有效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奠定了水污染防治工作良好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的监测网络,定期由环保局监测,建立供水系统和水环境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饮用水的检查,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定期针对印染企业这些重点污染企业做检测,利用在排污工厂企业放置的在线监测设备,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
三、工业区水污染形成原因
1、政府在水污染的管理上,职权不明确
目前工业废水管理存在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现象,导致无法达到污水处理效果或者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工业废水的管理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绍兴滨海工业区小规模工厂数量多,它的经济能力比较低,不能建立完善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也有一部分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但是由于后期低标准管理导致排水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我国国情,一些高污染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大,所以高污染企业将继续存在,排放标准低、监管不严等问题也将依然存在。在印染行业而言,很多在我国的印染厂商产污量都非常大。外国印染厂商通过购买这些初级制造的产品,经过加工,提高工艺,降低污染,但提高了产品价值。绍兴滨海工业区的印染生产技术并不发达,导致产品附加价值低,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2、企业在资源利用技术、工业污水处理设备还不完善
根据当前的技术能力来说,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大量工业废水处理是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如味精废水、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非常大,目前的技术水平有待增强。废水处理需要多种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传统的污水处理并未采用先进的技术,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低,效果不明显。
在设备方面,多数绍兴滨海工业区水处理设备,不管是组合单元,比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或单一的设备,如刮渣,刮泥架都没有实现自动化技术。大多数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科研人员,对生产规模控制不严,难以发挥设备作用。由于自动化程度低,导致许多设备操作环节、指数测试、控制护理不科学、不方便,影响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和普及,客观方面上也阻碍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
3、政府在对水污染处罚力度不够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直被认为是水体污染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水污染治理法》中对惩罚违法企业的力度比较低,对违法企业依法缴纳罚金大多在1万元至50万元,极少数的是100万元,并都有上限限制。惩罚应根据对人民群众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来判定,不应当设置上限,要进一步提高罚款的金额。比如说严重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造成的伤害、影响和损失是非常大的,但是依法只能给吉化公司100万元的惩罚。这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进一步加大处罚的力度,直到那些违法企业不敢违法,甚至关闭,才能有效降低水质污染。
现在,环保部门针对水污染事件处罚的是非常弱的,根据修订草案,处罚依旧较轻。草案第72条明确指出,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光看数量,罚款增加,但对于违规企业,依然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建议采取“按日计罚” 的方式,鼓励企业加强污水处理工作。
4、水污染问题的工作宣传不完善
水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有所欠缺,国人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在检查中发现,群众预防水污染防治认知度不高,乱排放污水、乱倒垃圾、乱开采河砂、在河岸乱建排档等现象比较常见的。一些污染企业直接把工业废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使河水受到污染。
四、工业区水污染治理的建议
1、建立环境管理部门,使企业的污水“排有所管”
第一,要制定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和排污收费标准,利用经济杠杆引领商企,尤其是民营企业,从轻环保、重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减少污染排放、重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之路上来。与不同类型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强制性目标的用水重复利用率和零排放率,排放达标率和污水处理率。在环境标准的制定中,要有先进的环保政策和环保标准,推动环保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环境治理的科技含量,引导产业技术改造。水污染防治法执法的力度应不断加强,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从最根本治理水污染,保护好滨海工业区弥足珍贵的水环境。水环境保护工作困难,通常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水污染的治理,政府将负责领导,林业,水利,环保部门要密切配合,对非法采砂、乱砍乱伐破坏植被、排放不合格的个人和单位都要大力整治,应该取缔的一定要取缔,应该处罚的一定要处罚,应该整改的一定要限期整改,绝不容忍。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建立一个长效管理机制,环保部门进一步发挥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第二,对于资源密集地区和环境资源输出行业采取一定的低税政策,而且要对污染产品附加补偿资金和环境资源治理费用,使其降低污染,改善居住环境。
第三,公证环境评估应根据行政区划,对每个行政区域和工业企业的排污治污情况进行评判,贯彻落实废水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改变企业和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污水处理站操作人员必须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来做污水处理工作,对污废水要做到分步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加强企业的“三废”循环利用的技术
通过减少工业废水中的污染排放量,减少废水中的浓度,减少工业废水排放,达到对水环境的保护,具体措施是:改造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或者不用水,尽可能减少或者不用容易造成污染的生产工艺、设备和原材料;尽量重复使用水,使废水排放量降到最低;尽可能的把在废水中成品、原材料和水分离开来,就地回收成品,既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也减少了废水的浓度,降低废水处理的负担。
新项目是新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滨海工业园区要对水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的工程有所限制,新项目应更强硬的执行“行业单位产品排污限值”,以优化产
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规划,以适应滨海工业园区尤为突出的水环境状况。在滨海工业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应按照“增产不增污”的原则,与所有新老污染共同治理,要在排污总量的控制指标之内。
在染料生产废水包括了胺类、烃、卤素、碱、盐、酸、染料及其中间体和硝基物等物质,有的甚至还有联苯胺、酚、氰、毗啶、以及重金属铬、镉、汞等。这些复杂的废水成分,含有毒性,难以处理。所以染料生产废水处理,应根据废水和排放要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去除有毒物质和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反渗透法、生物法和化学氧化法等;除去无机物质和固体杂质,使用过滤法和混凝法;脱色一般可使用吸附法和混凝共同组成的工艺过程,可用于除去重金属离子交换法等。
(1)遵照“适情对路”的准则,选择水污染治理技术路线
污水处理过程应适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厂情和国情。“适情对路"就是对症下药.适情是指水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对路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水体污染治理的具体特点有效的方法,对于每个处理单元,要有高效的去除率,利用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最完美的选择。水污染治理手段不一定要如何标新立异,不一定要追求如何先进,污染物处理的多么彻底,而应注意的技术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和管理,工艺的经济性,确保效果,如造纸厂的河流污染,导致许多生态被严重破坏,造纸黑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局面。(2)污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大力推动
自动化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是确保圆满完成手段的处理技术。从国外归来的学者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水污染控制技术方面,国外的研究课题领域、阶段、理论层面与国内相似,最明显的区别是自动化程度高,无论是国外技术的管理什么样的设备,无论是单件设备大型设备或成套设备,即使是很小的加药泵,具有相匹配的安全和可靠的仪器监视,控制,高效可靠,省人省力,能做到2〜3月份正常运行,不用工人操作。我们要改变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行业现状,发展和保护民族工业用水,要缩小或者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在机器自动化程度上更加努力,搞科研,搞开发,并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结合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仪器仪表,彻底改变国产设备的能力和品质,使水处理设备运行更高效,性能更可靠,给排水技术工程人员提供更多更高的课题,使我们的技术研究更深,方向更清晰,更简单的解决问题。
其实国内的电子产品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逻辑控制器(PLC),国内的计算机,都能媲美国外产品。我们要更加重视水处理产品特性设备的研发。即使电极的质量还不能使人满意,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国外的电极,再与PLC、计算机联结,再采用进口设备部件和技术引进相互扶持,使得国内的污水处理站(厂),实现
模拟屏操作,这就要更加努力和投入更大的精力与人力,开发新一代高效自动化水处理设备。
3、政府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执行效率
对于环保部门来说,要不断地强化措施,增加执法力度。在沿河两岸的排污公企,要集中整顿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根源,以保证位于下游的用水安全。加强对那些要求限期治理的企业的检查和监督,开展深入的监管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那些直排,偷排的企业、严格环保准入门槛的各种项目,不批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
由于增加了环保工作的任务,对环境监测人员和监测工作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应积极协调监测站存在的实际困难,高度重视建设环境保护队伍,加强环保建设资金投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现有地位,给监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这不单单是环保部门的职责,还涉及到教育,卫生,城建,农业,水务等诸多部门,需要协调与各部门的合作。有关部门应在政府领导下,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席办公会议,协同配合好环保部门做好水资源管理、监督、保护、利用、开发等各项工作,形成环保部门合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模式工作。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违法的成本:提高行政处罚的强度,把罚款的金额和污染物排放,治污成本、污染造成的损失、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等因素挂钩,对拒不改正的,应当加重处罚措施。扩大刑事责任范畴。针对那些有着恶劣性质的违法行为,不管他的危害结果是否实际成立,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进一步完善民事赔偿救济。建议参照法律对预防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在法律中添加一些针对支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规定,包括适当扩大诉讼主体的范畴,可以让社团机构等成为环境损害诉讼原告,向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达到帮助受害者提高诉讼的力量。
4、大力度宣传,打造“美丽绍兴”人人有责
“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各级政府环保工作的优先事项。虽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情况不容小觑,对于《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在环保部门加大对《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可是依然有很多的企业缺乏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个别乡镇还抱有“重经济、重眼前、轻
环保,轻长远”的思想错误。很多人民群众对于水资源保护意识还很冷漠,城镇的居民对水的挥霍利用现象还是比较常见。“跑、冒、渗、漏” 现象经常发生,农村缺乏节水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事实证明,如果公众环境意识不能有所提高,很难改善水环境。所以,必须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让公众知道水污染的现有形势,提供好的建议,全力治理滨海工业水污染,在水污染治理中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市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实现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加强综合治理水体污染;为了提高节水的思潮,普遍开展节水运动,倡导每一个公民参与节约用水计划,真正做到人人动手,全民参与,共同保护水环境的沿海产业带,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结语
国内为数不多的淡水资源,因为工业废水的倾泻,植被的破坏而不断遭受污染。据统计排放的污水将使超过他的8一lo倍的干净水受到污染,我国2l条主要河流中,有超过半数的河流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问题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工业废水处理更为重要。我们的国家是属于缺乏水的国家,特别内蒙古西部区,更是缺水地区。工业废水处理,可以在工业循环水的制造企业使用,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企业的效益。
在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必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加工、纺织印染、制造业、制革和造纸等传统水污染行业的管理治理力度,改善传统行业污染严重的问题;加强炼焦业企业、石油加工及大中型化工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工作,以大带小,全面降低石化和化工行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通过全面综合治理,减少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做到使行业可持续发展。从技术和政策,提高工业废水管理治理水平,这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再发展,才能成就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秦德胜.再问水污染 改善水环境[N].绍兴日报.2011-05-24(001)[2] 李根.防治水污染 改善水环境[N].德州日报.2010-03-25(001)
[3] 徐琦.公众对水污染治理工程成效总体肯定[N].中国环境报.2005-12-07(001)[4] 姚敏.水污染冲破最后防线[N].中国消费者报.2000-08-09(B02)[5] 李存才.水污染,谁之过[N].中国财经报.2006-12-28(003)
[6] 毛磊,杜文娟.水污染形势严峻 抓防治尚需攻坚[N].人民日报.2006-12-28(010)[7] 李菲.加大水污染整治力度 确保水环境稳定好转[N].绍兴日报.2006-07-22(001)[8] 朱小兵,刘蒸蒸.增强忧患意识切实保护好水环境[N].台州日报.2007-06-15(001)
[9] 叶滨.水污染治理是环保工作重中之重[N].哈尔滨日报.2008-04-01(001)[10] 郑向鹏.水污染治理要提高目标标杆[N].深圳特区报.2008-01-18(A04)
[11] 肖意.要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提升城市生活环境质量[N].深圳特区报.2011-01-12(A01)
[12]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分会长王家廉:废水污染治理力度必然加大[N].中国建设报.2010-05-06(004)
[13] 阙国豪.依法治水 方能持续[N].闽西日报.2009-05-01(A02)
[14] 徐琦.公众对水污染治理工程成效总体肯定[N].中国环境报.2005-12-07(001)[15] 李存才.水污染,谁之过[N].中国财经报.2006-12-28(003)
[16] 臧耀红.重点调研水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情况[N].菏泽日报.2007-04-11(A01)
[17] 刘会宁.水污染治理不容忽视[N].咸宁日报.2007-03-04(003)
[18] 韩睿华,陈玉璐.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唱主角[N].中国建设报.2007-03-05(004)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第2篇
东平湖水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
分析了东平湖湖水污染的.现状,针对东平湖流域水土流失、季节性洪水、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围湖造田以及湿地植被的破坏等导致的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从流域生态建设、控制面源污染、发展流域生态立体农业、绿色工业,加大排污限制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作 者:张振华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18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X5关键词:水污染 问题 防治措施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第3篇
危险废物通常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和传染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废物[1]。虽然在废物中所占的份额不大,但具有种类纷繁复杂、鉴别困难,毒性高、危害大、潜伏期长等特点。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会对地下水、空气、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可直接危害人群健康及生命安全[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工业生产发展而产生的大量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与处置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各大中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化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工业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因此,对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较为系统的污染防治对策,为天津市危险废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 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的现状
1.1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规模
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种类繁多,情况复杂,具有分布上广泛,数量上相对集中的特点。据2011年天津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图1),2010年产生量为10.21万吨,较2008年下降了30%,较2009年略有回升。在857家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中,列入国家重点监控重点、年产量100吨以上的企业80家,其中年产生量1000吨以上的企业16家。80家企业产生量占全市工业危险废物总量的96%,其余777家企业产生量仅占全市总量的4%。
(资料来源:2011年天津市统计年鉴)
1.2 产生类别与行业来源
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涉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49类废物中的40类。排名前五名的分别为:废酸(HW34)、废碱(HW35)、焚烧处理残渣(HW18)、废铅(HW31)、染料涂料废物(HW12),这些废物占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85.88%。
据2010年数据显示,天津市产生工业危险废物企业达到857家,分属30个行业,产生量列前五位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由加工及炼油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见图2)。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所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量占全市工业危险废物总量的51%,是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的主要行业来源。从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企业分布区域来看,全市85%的工业危险废物源于滨海新区,中心城区所占比重不足2%。
2 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防治的实践与成效
2.1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快速提升,处理能力逐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8.57%。据2011天津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由2008年的21.4%,提升到2010年的84.8%,处理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天津市认真落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制度,对转移、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实行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平均每年6000多批次、15万吨危险废物的转移纳入联单管理。
(资料来源:2011年天津市统计年鉴)
2.2 坚持规划先行,建设一批危险废物防治项目
2003年天津市编制完成了《天津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4年出台了《天津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确立了7个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项目,重点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天津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该中心是目前国内首座集资源化、焚烧、安全填埋为一体的现代化有毒有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示范基地,它由有毒有害危险废物焚烧厂, 有毒有害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有毒有害危险废物资源化处理厂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厂组成,每年可无害化处理处置各类危险废弃物3.7万吨;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非焚烧方式处理医疗废物项目;建设了废显像管玻璃、铅酸蓄电池、电子废物等综合利用企业,为多种危险废物的产业化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创造了前提条件。此外,为应对未来滨海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增加,总投资2.56亿人民币,处置能力可达到4.3万吨的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即将于建成。届时,中心将为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2.3 加强政策扶植,提升危险废物防治工作的内生动力
危险废物的处置和利用行为具有公共物品性,如何将该行为纳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升危险废物防治工作的内生动力关键之所在,因此,需要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植,在财政税收方面机遇优惠[3]。天津市把危险废物防治工作作为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给予重点扶植。制定税收减免政策,对危险废物处理迟滞中心,免征终端处置工艺营业税;对其他符合综合利用条件的处置企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机制,在工业危险废物的指导价格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集中处理公安部门收缴的社会无主废物,财政局给予资金支持。
2.4 培育优势高端企业,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规范化水平
重点建设天津市危险废物处置处理中心,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优势高端企业的扩散效应。开发了危险废物管理系统,对危险废物接受、运输、贮存、分析、处置等,制定规范化管理流程,降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通过了ISO9000、14000、18000审核认证,并先后通过美国摩托罗拉、英特公司、IBM公司、通用公司和西蒙环境审计公司的环境审计。以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为契机,积极培育危险废物处置市场,逐步提高废物的规范化水平。
2.5 依法监管,确保危险废物安全有效处置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审批控制,严格审批发放危险废物许可证,实行按规划、法律审批,审批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二是加强源头控制,建立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转移、接受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处置管理水平。三是加强过程控制,对危险废物转移、等级、处置等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四是加强末端控制,每年对17家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进行4次环境监测和2次现场检查,并进行不定期抽查,定期发布危险废物信息,规范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3 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总体来说,工业危险废物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处置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部分行业类别管理力量薄弱,违法排放现象依然存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类别的工业危险废物逐步增多,缺乏相应的监管手段。例如,实地调研中还发现绝大部分废油没有通过合法的手续转移处理,船舶油污水、感光类废物等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也相对处于真空状态。全市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没有专门的污泥处理设施,多年产生的污泥达到700多万吨,这些物质都处于工业危险废物的边缘。这些废物未能纳入到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系统之中,有的被任意处置或去向不明,有的工业危险废物被当作生活垃圾排放,有的被简单填埋或直接堆置,存在极大的环境风险。
3.2 工业危险废物的动态管理有待加强
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动态管理是危险废物管理的基础。但是,随着天津市产业结构变化,对废物的动态管理能力日显不足。危险废物联单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处理单位分布偏远、转运批次多等原因,往往采取多批废物集中填写一份联单的方式。实践表明,目前的工作形式只能算是对有关单位一段时间内已经发生的转移,做一备案,不能第一时间监控废物动向,管理手段与所要达到的污染防治的目标差距很大。
3.3 工业危险废物产业化循环利用有待完善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涉及的行业多,一个单位所产生的废物可能成为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料,如果能规范废物交换程序,疏通废物交换渠道,形成系统的交换体系,就能提高工业危险废物循环利用行业化水平,减少其排放量。但目前天津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业危险废物交换体系,企业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没有纳入正规化的市场交换轨道,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信息咨询网络,导致工业危险废物交换利用较少,相应的废物产业化利用率较低,绝大部分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是固化与填埋。个别企业之间有工业危险废物的交换,但这种交易缺乏系统性和组织性,无法解决大量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产业化循环利用问题。
3.4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运营不足,部分处置企业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从事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的企业明显增多,但由于一些产废单位、违规对危险废物私自处理,影响了处置企业的充分运营。2010年,有14家企业实际利用量仅达处理能力的50%,造成设备闲置,制约了利用设施功能的整体发挥。同时存在无资质和第水平处置企业,这些企业处于低水平利用、简单贮存状态,无污染防治设施。通常将可利用的物质提取后,不可利用的危险废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入环境。这些企业的存在造成集中处置率低,二次污染隐患愈发明显,严重扰乱了市场,威胁到正规利用处置企业的生存[4]。
4 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对策
4.1 加强工业危险废物的源头控制
按照减量化的原则,推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控制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从源头上防范污染环境风险[4]。落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依照产业规划布局,严格项目审查,健全环保评估机制,限制危险废物项目的进入。依法落实申报登记制度,全面开展危险废物登记申报工作,建立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监管重点源台账,落实监管责任。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削减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加强化工等重点产废行业的源头控制和监管,促进规范化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4.2 加快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进程
一是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发挥滨海工业危险废物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子牙静脉产业园的辐射效应。同时加快建成含铅废物利用、生活垃圾飞灰利用扩建、废酸等危险废物利用的项目建设,实现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一体化发展。二是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安全充足运营,鼓励市场化运营模式。危险废物单位实行运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危险废物处置行业,提高处置企业的运营效率。三是开发危险废物处置的关键技术,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4.3 建立社会源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体系
随着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不断强化社会源危险废物的防治。建立荧光灯管、废铅酸蓄电池和废矿物油的收集处置体系,建立强制回收制度,采取“以旧换新”和“有偿收购”办法,降低社会源危险废物污染风险[5]。借鉴江苏省污泥处理经验,严格控制污泥直接制砖、堆肥、养殖,在厂内设置配套的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化工厂炉灰渣等废物污染环境的评估,实施统一处置管理,逐步消除环境污染隐患。
4.4 加强危险废物的监管能力
一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各级固体废弃物管理部门标准化建设,创新监管手段,探索对部分危险废物进行电子标识的全过程监督。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在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单位推进环境监督员制度,依托骨干企业,建立危险废物技术骨干和利用处置设施运营专业人员。三是完善危险废物事故应急体系,建立企业应急预案报备、应急处置和环境监测制度,落实企业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全面提高危险废物事故应急处置能力[6]。
摘要: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近年来工业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结合“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从危险废物处置的软硬件环境、动态管理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识别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危险废物源头控制、产业体系优化、监管能力提升和社会源危险废物防治体系构建等的应用性对策与思路,以期为天津市乃至我国危险废物管理者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工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天津
参考文献
[1]赵由才,蒲敏,黄仁华.危险废物处理技术[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3:1-13
[2]聂永丰.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弃物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66-88
[3]许昆林,宋大才.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0):12-14
[4]卢志强.工业危险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3):30-34
[5]张丽颖,黄启飞,王琪等.危险废物分级管理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34-36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防治;问题;解决方法
一、城市水被污染的根源
工业排放的废水中的污染成分包括各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他多种有害物质。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工业废水的治理管理,但是还是有许多企业不作为,只是把处理设备当摆设,所工业废水的治理还是得下一定的功夫。
生活污水的排放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排放量也大大的有所增加。和工业废水的治理一样,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存在更大的缺口,有待提高。直接导致了生活污水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渗入下地水,间接影响到生活用水安全问题。
二、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不完善。我国现在对环境影响治理的范围和内容太窄,只侧重于建设项目方面,造成很多不可避免的缺陷,我国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实质上是由于政策失误而造成的。我国城市建设中只注重它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字它的环境建设,造成了城市水环境的严重破及污染。如果能对政策进行环境影响方面的提议,使决策者的环境意识加强,以上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二)对于防治生活污水的立法比较少。生活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水是我国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但是,我国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做的比较少,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欠缺的水资源更加珍贵,也增加了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所以说城市浪费的水资源处在失控的一种情况。《水污染防治法》中要求保护水资源的质量,让其免受污染使其失去价值。法律要求我们应该采取节约用水的相关先进技术,尽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水资源。因为节省用水和用过的水没有好的处理方法,也有些许相应的措施,但是真正的实施却是很难达到的。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愈演愈烈的城市水污染问题。
(三)对城市地下水缺乏相应的保护。地下水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但确确实实又不是很了解,我们总会觉得离我们好像很远很远。但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它就被我们的无知冷漠给破坏了。许多地方的非法开采直接导致地下水资源,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用水的水质。然而国家又缺少对地下水体的保护措施,或者说好多地下开采者不遵循相应的法律条款肆意而为,只考虑眼前的短暂利益而忽视了对我们人类本身的害处。所以现在应该着重先給予思想上的教育。
(四)对于城市水污染方面的监管存在问题。城市水污染现象现在存在一定的普遍性直接导致了对其监管困难重重。水本身的流动性也给治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水是生命之源,监管是不能停的。单纯针对城市的水质进行监管效果并不会让人满意,由于管理的混乱和片面性致使城市水污染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三、城市水污染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对城市水污染的源头加以控制。(1)加强环境监测评价的地位及突出其重要性。注重生态平衡发展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要是违背环境管理守则,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应给予严肃处理,不容宽恕。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从而促使各行各业积极维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在新项目的拟定和选址时应该提前有一个环境变化预测,规划布局和相应的污染控制。与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规划进行很好的结合,杜绝造成又一次的水污染。(2)把节约用水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正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节约用水是每一个人的职责,因此也能相应的减少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的污水的量。必要之时要进行强制的约束力,对那些不遵守的人进行处罚及教育。这么做素质提升的会更快,节约用水这个概念便会更加的深入我们每一个人的人心,才会做到节约用水这个有利于我们自身同时也有利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我们所生存的坏境的这一有极大意义的举动。
(二)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机制。为了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不同城市不同地点的污水应该建立具体的处理设施,处理具体化,明细化,积极促进企业建设和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三)加大对地下水的保护力度。对严重破坏地下水的企业及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进行教育指导,对其说明地下水质量对人身体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尽最大权力保护我们的地下水资源。
(四)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合理安排地下排水设施布局,可以高效率的进行排水,可以进行分类,从而减轻污水处理所需成本,可以很大的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小结:“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好好爱护环境,珍惜我们的生命之源,不能恶意浪费和恶意破坏,不然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保护水资源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份社会责任心,好好利用更应该好好保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第5篇
本文阐述了污染土壤的重金属种类及其相应特性,及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重金属。本文写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情况,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醒人们要提高对土壤的保护意识,从而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防治 前言
在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化工工业生产也对我国环境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据有关报告,土壤中汞(Hg、镉(Cd富集明显,是主要污染因子;郊区农田转变为城市用地后,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有加重趋势,而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下降及管理水平提高可有效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同一宗地的权属变化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变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总体上呈加重趋势。以上使得我国10%耕地重金属超标突出。
我国重金属污染正由大气、水体向土壤污染转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需要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种类、危害、含量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得到控制,以至降低。使我国在建设经济的同时,环境也得到保持。
目录 土壤重金属污染定义(4 2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其现状(4
2.1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4 2.1.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4 2.1.2 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5 2.1.3 污水灌溉(5 2.1.4 污泥施肥(6 2.1.5 含重金属废弃物堆积(6 2.1.6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6 2.2土壤中重金属的现状(7 3 土壤中重金属防治措施(8 3.1控制中的土壤污染源(9 3.1.1 控制与消除工业“三废”排放(9 3.1.2 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与管理(9 3.1.3 合理施用化肥与农药(9 3.1.4 增加土壤容量与提高土壤净化能力(9 3.2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10 3.2.1 客土深翻(10 3.2.2 改变耕作制度(10 3.2.3 施加改良剂(11 3.2.4 施加抑制剂(11
3.2.5 生物治理(11 4 总结(11 1 土壤重金属污染定义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其现状 2.1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 2.1.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大气中的大多数重金属是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如瑞典中部Falun市区的铅污染,它主要来自于市区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大量废物,由于风的输送,这些含铅的细微颗粒,从工业废物堆扩散至周围地区。南京某生产铬的重工业厂铬污染叠加已超过当地背景值的4.4倍,污染以车间烟囱为中心,范围广达1.5 km2,污染范围最大延伸下限1.38 km。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Pb、Zn、Cd、Cr、Co、Cu的污染为主。它们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含锌粉尘等。它们成条带状分布,以公
路、铁路为轴向两侧重金属污染强度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铁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
很强的叠加性。在宁—杭公路南京段两侧的土壤形成Pb、Cr、Co污染晕带,且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向两侧污染强度减弱。在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两侧的土壤铅含量增高,向两侧含量逐渐降低,且在地表以下30 cm铅的含量较高。在法国索洛涅地区A71号高速公路沿途严重污染重金属Pb、Zn、Cd,其沉降粒子浓度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2到8倍,而公路旁重金属浓度比沉降粒子中高7到26倍。在斯洛文尼亚从居波加到扎各瑞波公路两侧,铅除了分布在公路两侧以外,还受阶地地貌和盛行风的影响,高铅出现在低地,公路顺风一侧铅含量较高。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工矿烟囱、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由城市—郊区—农区,随距城市的距离加大而降低,特别是城市的郊区污染较为严重。此外,还与城市的人口密度、城市土地利用率、机动车密度成正相关;重工业越发达,污染相对就越严重。
此外,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也可以引起土壤中汞的含量增高。大气汞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后,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物的吸附或固定,富集于土壤表层,或为植物吸收而转入土壤,造成土壤汞的浓度的升高。
2.1.2 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
施用含有铅、汞、镉、砷等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一般过磷酸盐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Hg、Cd、As、Zn、Pb,磷肥次之,氮肥和钾肥含量较低,但氮肥中铅含量较高,其中As和Cd污染严重。经过对上海地区菜园土地、粮棉地的研究,施肥后,Cd的含量从0.134 mg/kg升到0.316 mg/kg, Hg的含量从0.22 mg/kg升到0.39 mg/kg,Cu、Zn 增长2/3。农用塑料薄膜生产应用的热稳定剂中含有Cd、Pb,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过程中都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2.1.3 污水灌溉
污水灌溉一般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工业废水。由于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涌入河道,使城市污水中含有的许多重金属离子,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在分布
上,往往是靠近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污染严重,远离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几乎不污染。近年来污水灌溉已成为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60年代至今,污灌面积迅速扩大,以北方旱作地区污灌最为普遍,约占全国污灌面积的90%以上。南方地区的污灌面积仅占6%,其余在西北和青藏。污灌导致了土壤中Hg、Cd、Cr、As、Cu、Zn、Pb等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淮阳污灌区自污灌以来,金属Hg、Cd、Cr、Pb、As等就逐渐增高,1995年到1997年已超过警戒级。太原污灌区的重金属Pb、Cd、Cr含量远远超过其当地背景值,且积累量逐年增高。
2.1.4 污泥施肥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但同时污泥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着大量的市政污泥进入农田,使农田中的重金属的含量在不断增高。污泥施肥可导致土壤中Cd、Hg、Cr、Cu、Zn、Ni、Pb含量的增加,且污泥施用越多,污染就越严重,Cd、Cu、Zn引起水稻、蔬菜的污染;Cd、Hg可引起小麦、玉米的污染;污泥增加,青菜中的Cd、Cu、Zn、Ni、Pb也增加。Anthony研究表明,用城市污水、污泥改良土壤,重金属Hg、Cd、Pb等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2.1.5 含重金属废弃物堆积
含重金属废弃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样。污染的范围一般以废弃堆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通过对武汉市垃圾堆放场、杭州某铬渣堆存区、城市生活垃圾场及车辆废弃场附近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这些区域的重金属Cd、Hg、Cr、Cu、Zn、Ni、Pb、As、Sb、V、Co、Mn的含量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受其垃圾中释放率的影响,且随距离的加大重金属的含量而降低。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如铬渣堆存区的Cd、Hg、Pb为重度污染,Zn为中度污染,Cr、Cu为轻度污染。
2.1.6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
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可以被酸溶出含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或直接进入土壤, 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1989年我国有色冶金工业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Hg为56 t,Cd为88 t,As为173 t,Pb为226 t。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污染的范围一般在矿山的周围或河流的下游,在河流中不同河段的重金属污染往往受污染源(矿山控制,河流同一污染源的下段自上游到下游,由于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减弱和水体自净化能力的适度恢复,金属化学污染强度逐渐降低。美国科罗拉多州罗拉多流域受采矿的影响,重金属元素Cd、Zn、Pb、As的浓度,以污染源为最高,之后随着与污染源距离延长而逐渐降低。莱安河重金属污染,来自一个大型铜矿,导致重金属浓度远远超过当地背景值。流域重金属污染随季节变化而异,枯水期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河流流速减缓可以导致该流段重金属含量增加。
同一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途径的。胡永定通过研究徐州荆马河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中指出:Cr、Cu、Zn、Pb是由垃圾施用引起的,As是由农灌引起的,Cd是由农灌和垃圾施用引起的,Hg是各种途径都具备。王文祥通过对山东省耕地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的研究说明,工业快速发展地区铅高于农业环境,铅与距公路远近有关。乡镇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原材料利用率低,造成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据贵州1986年的统计,全省乡镇排放汞147 t,土壤中有的地方达56.64 mg/kg,超过未污染土壤的84.5倍。要引起高度重视。
2.2 土壤中重金属的现状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因此我们要了解我们土壤的情况,以保护好我们我们的土地。随着工业和城市的污染,农田化学物质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下表是全世界每年重金属排放的种类和排量:
种类 排放量(万吨/年 汞(Hg 1.5 铜(Cu 340 锰(Mn 1500 镍(Ni 100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多一定会对植物和动物有着不良影响。以下本文浅谈一下几种重金属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铅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应该在0.1 mg/L,如果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而幼儿大脑受铅的损害要比成人敏感得多。镉不是人体的必要元素,正常人血液中的镉浓度小于5μg/L,尿中小于1μg/L。如果长期摄入微量镉容易引起骨痛病。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人体内蓄积;进入水体的无机汞离子可转变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全身中毒作用;易受害的人群有女性,尤其是准妈妈、嗜好海鲜人士;天然水中含汞极少,一般不超过0.1μg/L。正常人血液中的汞小于5至10μg/L,尿液中的汞浓度小于20μg/L。如果急性汞中毒,会诱发肝炎和血尿。铬误食饮用,可致腹部不适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水污染严重地区居民,经常接触或过量摄入者,易得鼻炎、结核病、腹泻、支气管炎、皮炎等。土壤中重金属防治措施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大多数是人为造成的污染,只有通过人类自身行为改变这一状况,首先,从思想上重视了解重金属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保护好生存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从行为上,要从个人做起,配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环境保护的规定,企业要加强管理,并且做好监督管理机制,使措施落到实处,不能只以人为本,还要考虑动植物及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这样,人类才有立足之地。总之,只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重金属污染问题就能降到最低点。
针对目前的污染现状,首先,政府要重视。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的标准及其相关的政策制度还是个空白,修复植物及低吸收植物的产业化也未能实现。政府甚至学界对土壤污染的认识远不如大气污染或水污染,因此宣传力度应该加大。其次,要继续开发新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包括植物修复、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技术。
3.1 控制中的土壤污染源
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土壤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能力相当于一定的处理能力。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与速度,通过其自然净化作用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
3.1.1 控制与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处理,化害为利。对所排放的“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与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我们在运用产品时,养成良好习惯,尽量不用含重金属物质的物品。
3.1.2 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与管理
对污水进行灌溉的污灌区,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监测,了解水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3.1.3 合理施用化肥与农药
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性农药,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生物防治措施。例如禁止使用虽是低残留,但急性、毒性大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根据农药特性,合理施用,制订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既要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又要把农药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
3.1.4 增加土壤容量与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粘改良性土壤,以增加与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与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与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与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极为重要 的一环。
3.2 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段,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深拼客土、林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间题,必要时可进行功能调整,栽种非食用高经济性花卉、苗木等。另外开展直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培养抗性微生物等。其他治理技术见效较慢、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3.2.1 客土深翻
此方法就是用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原理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客土是在污染的土壤上加入未污染的新土;换土是将以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新土;翻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去表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移去等。污染土壤的排除,特别是重金属的土壤污染,在土壤中产生积累,阻碍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治的根本办法是彻底挖去污染土层,换上新土的排土与客土法,以根除污染物。但如果是地区性的污染,实际采用客土法是不现实的。
3.2.2 改变耕作制度
因地制宜的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重金属的危害,在污染土壤上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主要有:控制土壤水分是指通过控制土壤水分来调节其氧化还原电位(Eh,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目的;选择化肥是指在不影响土壤供肥的情况下,选择最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增施有机肥是指有机肥能够固定土壤中多种重金属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措施;选择农作物品种是指选择抗污染的植物和不
要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种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壤重金属污染也是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工程措施,也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改良和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提高土壤质量,并能与自然生态循环和系统协调运作。如可以在污染区公路两侧尽可能种树、种花、种草或经济作物(如蓖麻,种植草皮或观赏树木,移栽繁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土壤;蓖麻可用作肥皂的原料。也可以进行农业改良,即在污染区繁育种子(水稻、玉米,之后在非污染区种植;或种植非食用
作物(高梁、玉米,收获后从秸秆提取酒精,残渣压制纤维板,并提取糠醛,或将残 渣制作沼气作能源。3.2.3 施加改良剂 改良剂的加入使土壤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使重金属的量减少。这种 方法起到临时性的抑制作用,时间过长会引起污染物的积累,并在条件变化时重 金属又转成可溶性,因而只在污染较轻地区尚能使用。其目的是加速有机物的分 解与使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如添加有机质可加速土壤中农药的降解,减少农药 的残留量。3.2.4 施加抑制剂 抑制剂就是控制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也是减轻重金属污染危害的重要措施。例如,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无机成分大量向穗部转移,淹水可明显地抑制水稻 对镉的吸收,落干则促进水稻对镉的吸收。但砷相反,随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的降低而毒性增加。3.2.5 生物治理 利用生物的某些习性来适应、抑制和改良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动物治理是利用 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蚯蚓、鼠类等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微生物治理是利用土壤中 的某些微生物等对重金属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4 总结 国内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存在一些理论上 和技术上的问题,如土壤中重金属与土壤中矿物之间的吸附与解吸、固定与释放的平衡关系的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特征、转化与迁移规律的系统研究,土壤中二次污 染物的及时处理等。土壤质量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影响土壤质 11 别、水质状况、作物生长、农业产量、农产品品质等,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 危害。对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尚未得到较彻底控制,尤其在农业生产中大量而盲 目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今天,江河湖海、地下水及陆地中无机和有
滨海工业区水污染的问题防治措施的研究 第6篇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2条至第30条对防治工业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作出了规定。
(1)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人工业与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的影响。
(3)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产生噪声污染的工业设备,根据噪声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逐步在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
(4)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可能产生噪声污染,施工单位须在开工15天以前向所在地县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情况。
(5)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但个别情况除外者,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例题:《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可能产生噪声污染,施工单位须在开工( )以前向所在地县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情况。
a.10天 b.15天 c.20天 d.30天
答案:b。
★ 施工验收后整改报告
★ 1Z204030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 移交协议书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 规定的格式与
★ 审计机关封存资料资产规定
★ 资产移交协议
★ 市场移交协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