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9
1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了解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理解封建帝国出现危机的原因和请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简述“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和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学习概括、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康乾盛世”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认识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国家的统

一、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学习“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了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认识人类的科学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中发展的,若脱离交流,就会被世界潮流所抛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讲述、阅读归纳、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唐朝时期“开元盛世”的史实,围绕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

(一)、盛世与危机

1、何谓“康乾盛世”?注释①,盛世的表现:国力的强盛,疆域的辽阔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2、经济的繁荣:

农业方面:①水稻等粮食作物大大提高。②棉花种植面积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引进的甘薯、玉米等作物得到推广。

手工业方面:①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②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③松江等地的棉布畅销各地。

商业方面:商品流通更加广泛,商业更加发达。

3、强大的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阅读课本归纳原因(见书)和了解史实(乾隆奢侈、和珅贪污)

(二)、闭关锁国

1、引导学生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变化。 原因:

1、打击沿海抗清力量。

2、抵抗西方国家的侵略。 表现:禁止商民出海、限制对外通商并颁布一些条例和章程。

变化:由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到放宽海禁,开放广州、宁波作为通商口岸,再到乾隆年间加强限制,只开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最后形成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清政府在广东限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特点。

2、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引用马克思的一段话来理解。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参考教师用书再进一步分析。

三、课堂小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以及闭关锁国政策进行复习。

四、学习与探究:P88-87

五、课堂或课后作业:《学习辅导》该节练习P39-40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第2篇

一、 温故知新

1.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什么时间结束的?结束标志是什么?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的历史转折。

2. 知道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2.学习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导入:用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思想基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学生独学完成) ①背景:A、粉粹“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____________的错误。

B、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思想,提出______的方针。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看真理问题讨论的图片和视频。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学生对学完成) ①时间:_____ ②地点:______ ③内容:

A、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组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意义:

A、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

B、完成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拨乱反正,是____________的伟大开端。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2.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

①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完善法律制度: ①成就:

A、1982年颁布第四部《____________》。 B、1986年 ,颁布《___________》。

C、全国人大又通过了《____________》、《劳动社会保障法》、《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法律。 ②意义:

A、基本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__________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C、我国逐渐向__________的道路迈进。

拓展延伸:看ppt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五、板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平反冤假错案 完善法律制度

六、当堂检测:(见ppt)

七、作业设计:

(2009陕西中考)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代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这一转折有什么意义?

八、巧记历史:

• 一九七八看北京,真理讨论奠基础。

• 解放思想为指导,经济建设是中心。

• 改革开放好开端,核心领导邓小平。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第3篇

课文翻译

JOHN:I’m 15 years old and I love football. I also like reading, especially 约翰:我15岁,我喜欢足球,我也喜欢读书,尤其

stories about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I don’t enjoy singing, nor 是有关其他国家人的书。我不喜欢唱歌,也

do I like computers. I think that rock music is terrible. 不喜欢电脑,我认为摇滚音乐很可怕。

ANN:Hi,I’m Ann. I’m 16 and I like dancing and computers. I also like

安妮:你们好,我是安妮。我16岁,我喜欢跳舞和电脑。我也喜欢

rock music. I hate hiking and I’m not /into/ classical music. I don’t 摇滚音乐。我不喜徒步旅行,我对古典音乐无兴趣。我不

enjoy reading too much. 太喜欢读书。

STEVE:I’m 14 years old and I love skiing. Other favourite hobbies are 史蒂夫:我14岁,我喜欢滑雪。其他的嗜好是

reading and singing. I don’t like hiking. I think that rock music is 读书和唱歌。我不喜欢徒步旅行。我认为摇滚音乐

too loud, and I think that football is boring. 太吵闹,并且我认为足球很惹人烦。

PETER:I’m from Australia. I’m 15 and I’m fond of singing. I sing a lot, 彼得:我来自澳大利亚,我15岁,我喜欢唱歌,我不停地唱歌。

and when I’m not singing, I listen to rock music or use my

当我不唱歌的时候,我听摇滚音乐或玩

computer. I don’t like football and I think that classical music 电脑。我不喜欢足球,我认为古典音乐

is terrible. I hate dancing!

很糟糕,我不喜欢跳舞。

SARAH:My name is Sarah and I’m 14 years old. My interests are reading 萨拉:我叫萨拉,我14岁。我的爱好是读

novels, playing football and singing songs. I think that rock 小说、踢足球、唱歌。我认为摇滚

music is terrible, and I don’t like dancing. I don’t enjoy

音乐很糟糕。我不喜欢跳舞,也不喜欢

computers either. 电脑。

JOE:Hi there. I’m Joe. I really like computers. I surf the Internet 乔:你好,我叫乔。我的确喜欢电脑。我一直上网,

all the time and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 don’t enjoy

我喜欢玩电脑游戏,我不喜欢

football and I hate hiking. Rock music is OK, and so is skiing. 足球,不喜欢徒步旅行。摇滚音乐很好,滑雪也不错。

READING

课文翻译

CHUCKS FRIEND

查克的朋友

In the movie Cast Away, Tom Hanks plays a man named Chuck Noland. 在电影《荒岛余生》中,汤姆汉克斯扮演主人公查克诺兰。

Chuck is a businessman who is always so busy that he has little time for his 查克是一个生意人。他非常忙,没有时间

friends. He is a successful manager in a company that sends mail all over the 会朋友。他是一位成功的经理,他的公司向全世界各地发送邮件。

world. One day Chuck is on a flight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when suddenly 一天,查克乘坐的航班在飞越太平洋时,

his plane crashes. Chuck survives the crashes and lands on a deserted island. 突然飞机坠毁。在这次坠毁事故中,查克幸免于难,掉到在一个荒岛上。

On the island, Chuck has to learn to survive all alone. He has to learn 在这个岛上,查克不得不学习独自一人生存。他必须学会

how to collect water, hunt for food, and make fire. Perhaps the most difficult 怎样取水,怎样猎取食物以及怎样生火。或许最困难的

challenge is how to survive without friends. Insgroupsto survive, Chuck deve

挑战是如何在没有朋友的情况下生存。为了生存,查克与

lops a friendship with an unusual frienda volleyball he calls Wilson. 一个不寻常的朋友一个他称之为威尔逊的排球,建立了友谊。

Chuck learns a lot about himself when he is alone on the island. He reali-

当查克独自一人在那个岛上的时候,他对自己了进行了很多反思。

ses that he hasn’t been a very good friend because he has always been think-

他意识到他不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因为他总是

ing about himself. During his five years on the island, Chuck learns how to be 想着自己。在岛上生活的五年期间,他学会了

a good friend to Wilson. Even though Wilson is just a volleyball, he becomes 怎样和威尔逊做好朋友。尽管威尔逊仅仅是一只排球,他还是

fond of him. He talks to him and treats him as a friend. Chuck learns that 很快就喜欢上了它。他和威尔逊谈话,把他看做朋友。查克懂得了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an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我们需要朋友来同甘共苦,而且照

someone to care about. He also learns that he should have cared more about 顾别人是很重要的。他也意识到他本应该多关心

his friends. When he makes friends with Wilson, he understands that friend-

朋友。当他和威尔逊结交朋友时,他明白

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that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友谊之情是双向的,我们付出的必须和得到的一样多。

A volleyball is certainly an unusual friend. Most of our friends are human 排球当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朋友。我们的大多数朋友都是

beings, but we also make friends with animals and even things. For example, 人,但我们也和动物甚至和一些东西交朋友。例如,

many of us have pets, and we all have favourite objects such as a lucky pen 很多人有宠物,我们还有一些喜欢的东西,诸如一支幸运的钢笔

or a diary. The lesson we can learn from Chuck and all the others who have 或一个日记本。我们从查克和那些拥有不寻常的朋友的人身上

unusual friends is that friends are teachers. Friendship helps us understand 得到的教训是朋友是老师。友谊使我们

who we are, why we need each other and what we can do for 明白我们是怎样的人,为什么我们需要对方,我们彼此能为对方

each other. 做点什么。

INTEGRATING SKILLS

课文翻译

Reading and writing Do you know that you can use the Internet to make friends? You may 你知道可以用因特网交朋友吗?你或许

know that a pen friend, or pen pal, is someone you write letters to. But what 知道可以写信交笔友。但是

is an epal, or key pal? Yes, you guessed it! An epal is someone you write 你知道什么是e朋友或者是key朋友吗?嗨!你猜对了!e朋友是你

e-mail to. Email is faster and cheaper than letters, so you can write to your 写电子邮件交的朋友。电子邮件比信件快捷,便宜,因此你可以

e-pals every day and you don’t have to wait for a letter to arrive. Just write 每天给你的e朋友写信而不必等待来信。你需要做的仅仅是

your message and click it away! Read the following epal ads. Write an email 写完信后,敲击键盘,一切就办妥了。读下面的交友启事。给其中的一位

to one of them. 写一封电子邮件。

Hello everyone, I’m Jane. I live in South Carolina. I like painting. I’m

大家好,我是简。我住在南卡罗莱纳。我喜欢画画。

15 and I’m a student. I like talking and joking around and I like to listen to 我15岁,是一名学生。我喜欢聊天,开玩笑,听

rock music. I am looking for epals from any country. 摇滚。我想找一个e朋友,无论是那个国家的都行。

Hi. My name is Jack. I am tall and I have blue eyes. I like sports. I play 嗨,我的名字是杰克。我是个高个,有一双蓝眼睛。我喜欢运

soccer. I love to make people laugh. I love singing and dancing. I am honest 动,我爱踢足球。我喜欢逗别人笑。我非常喜爱唱歌跳舞。我很诚实,

and I like to have fun. I like talking to people. If you’re interested in being 是个乐天派。我喜欢和人谈话。如果你有兴趣和我成为

friends, drop me a line. 朋友,就给我写信吧。 天使精灵的家园

第二课:世界各地的英语

课文翻译

NANCY:Oh, there you are. Now then, did you have a good flight? 南希:噢,你在这儿。你旅行愉快吗?

JOE:Sure, we flew all the way direct from Seattle to London. 乔:还可以,我们从西雅图一直飞到了伦敦。

NANCY: You must be very tired. Did you sleep at all on the plane? 南希:你一定很劳累。你在飞机上睡觉了吗?

JOE:No, not really. I’m very tired. Could I use your bathroom?

乔:没有,的确没睡。我很累。好了,我可以用你的浴室吗?

NANCY:Why, of course. You don’t need to ask, just make yourself at home. 南希:当然可以。你不用问。请随便。

Let me give you a clean towel.

我给你一条干净的毛巾。

JOE:A clean towel? 乔:一条干净的毛巾?

NANCY:Yes. Here you are. The bathroom is upstairs. It’s the second door 南希:是的,给你。浴室在楼上,左边第

on the left. 二个门。

JOE:Thanks Nancy. If you’ll excuse me now. 乔:谢谢你,南希。打扰了。

(after a while)

(过了一会儿)

NANCY:Have you found it? 南希:你找到了吗?

JOE: Well, eh yes, I mean no. I mean, I found the bathroom, but I didnt

乔:噢,是的,没有。我的意思是我找到了浴室,但没找到

find what I was looking for!

我想找的地方!

SPEAKING

课文翻译

EMILY:Karen, can you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kilometre”?

埃米莉:卡伦,请你告诉我怎样读“kilometre”这个词好吗?

KAREN:Sure. British people say /’kilumi:t/ and Americans say

卡伦:当然可以。英国人读/’klumi:t/,美国人读

/ki’lmit/ .

/ki’lmit/。

TEACHER:Karen and Emily, is there anything that isn’t clear to you?

老师:卡伦,埃米莉,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KAREN:Emily asked me a question, but I already answered her.

卡伦:埃米莉问了我一个问题,可我已经回答了她。

TEACHER:What was her question? 老师:她的问题是什么?

KAREN:She asked me how to pronounce“kilometre”.卡伦:她问我怎么读“kilometre”这个词。

MS SMITH: Harry, take these two pizzas to Mr Thompson on Broad Street, 史密斯夫人:哈里,把这个比萨饼送给托马逊先生,他在百老汇大街

Number 12. 12号。

HARRY:Can you spell that name, please? 哈里:你会拼写那个名字吗?

MS SMITH:Th-o-m-p-s-o-n. On Broad Street, Number 12. 史密斯夫人:T-h-o-m-p-s-o-n。在百老汇大街12号。

HARRY:Can you repeat the address, please? 哈里:你把地址再重复一下好吗?

MS SMITH:Broad Street, Number 12. 史密斯夫人:百老汇大街12号。

HARRY:Got it. 哈里:明白。

MS SMITH:Take Dave’s motorbike. Here are the keys. And hurry up!

史密斯夫人:骑上戴夫的摩托车,钥匙在这里。赶快点!

HARRY:Anything else? 哈里:还有别的事吗?

MS SMITH:Don’t forget to buy me some ketchup on your way back.

史密斯夫人:在回来的路上别忘了给我买点番茄酱。

READING 课文翻译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世界各地的英语

English is a language spoken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re are more

英语是世界各地都讲的一种语言。不止

than 42 countriesswheres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speak English. Most native

42个国家的人讲英语。在英国、

speakers of English are foun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of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新西兰,

America, Canada, Australia, South Africa, Ireland and New Zealand. In total,

大多数人以英语为母语,

for more than 375 million people English is their mother tongue. An equal

总共有三亿七千万多人的母语是英语。还有同

number of people lear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se people will per-

样多的人把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这些人

haps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ir own country at home with their family, but the

在家有可能和他们的家人讲本国语,但是官方、

language of the government, schools, newspapers and TV is English. This

学校、报纸、电视都用英语。这种情况

situation is found in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Pakistan, Nigeria and the Philip

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菲律宾。

pines. However,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ear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然而,把英语当作外语学习的人

is more than 750 million.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children go to school to

有七亿五千多万人。世界各地的孩子上学

learn English. Most people learn English for five or six years at high school. In

学英语。大多数人在中学学5到6年的英语。在

China students learn English at school as a foreign language, except for those

中国,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学习。但香港的

in Hong Kong,where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a first or a second language.

学生不同,在那儿有许多人把英语当作第一或第二语言。

In only fifty years, English has developed /into/ the language most widely

仅仅50年中,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讲得最多,使用

spoken and used in the world. English is the working language of most interna-

得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是大多数国际组织、国际

tional organisation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ourism. Businessmen and tourists

贸易、国际旅游的工作语言。商人和旅游者经常来中国,他们

often come to China without being able to speak Chinese. Chinese businessmen,

通常用不着会讲汉语。中国的商人、

taxi drivers and students talk with them using English. English is also the

出租车司机和学生用英语和他们交谈。英语像

language of global culture,such as popular music and the Internet. You can

流行音乐,因特网一样,也是全球性文化。你可以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on the radio or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通过无线电听英语歌曲也可以用英语和世界各地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Internet. 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的人在因特网上交流。每天有这么多人

English every day, 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用英语交流,我们可以认识到掌握好英语

knowledge of English.

越来越重要。

INTEGRATING SKILLS

课文翻译

Reading and writing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

很多学生想了解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区别。这些不同是怎样产生的?就这一问题不能立即做出答复。起初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一样。1776年美国独立。从那以后,这种语言慢慢地发生变化。很长一段时间美国英语没有变化,而英国英语变了。例如,300年前英国人说“fall”(秋季)。而今天大多数英国人说“autumn”(秋季),但是美国人仍然说“fall”(秋季)。同样,正如英国人300年前那样,美国人仍然说“I guess”(意为“我想”,英国人说I think)。

与此同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都从其他语言中吸取一些词汇,结果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词汇。例如,英国人从汉语中吸取了“typhoon”(台风)一词,而美国人从西班牙语中吸取了“tornado”(龙卷风)一词。

1828年,诺亚韦伯斯特出版了第一本美语字典。他想把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区分开,所以他改变了许多词的拼写。那就是为什么“colour, centre, traveller”这些词在美国英语中拼写为“color, center, traveler”。不过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书面语几乎是一样的。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口语中的差别更大。例如:美国人说dance/dns/,而英国南部的人说/da:ns/。在美国,人们说not/nat/,而在英国南部,人们说/nt/。然而,大多数时候来自这两个国家的人毫不费力就能相互听懂。

第三课: 外出旅行

READING

课文翻译

ADVENTURE TRAVEL

探险旅行

Why do people travel? Well, many people travel because they want to see

人们为什么旅行?很多人旅行,是因为他们想去看看

other countries and visit places that are famous, interesting or beautiful. Peo-

别的国家,参观一些著名的、有趣的、美丽的地方。还

ple also travel to meet new friends, to try new kinds of food, to experience life

有些人旅行是为了拜访朋友,品尝新的食物,体验一下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or simply to get away from cold weather. Yet there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生活,或者只是为了离开寒冷天气。然而

are other reasons why people travel. Many of today’s travellers are looking for

人们旅行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今天许多旅行者想

an unusual experience and adventure trave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获得一种非同寻常的体验,探险旅行现在越来越受欢迎。

Here is a quick look at two popular activities: hiking and rafting.

我们来快速浏览一下两种流行的探险活动:徒步旅行和划木筏。

HIKING

徒步旅行

Instead of spending your vacation on a bus, in a hotel or sitting on the

你有可能去徒步旅行而不在公共汽车上、旅馆里或坐在海边沙

beach, you may want to try hiking. Hiking is a great way to travel. You will

滩上。徒步旅行是一种很好的旅行方式,你能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take exercise at the same time. Hiking is easy to do and

接触自然,与此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徒步旅行简单

doesn’t have to be very expensive. You can hike close to home or travel to

易行,费用也不高。你可以在家附近也可以到

other places. The basic equipment you need for hiking is simple: good shoes,

其他地方。徒步旅行所需要的基本设备很简单:结实的鞋、

clothes, and a backpack. You can hike in the mountains, in a forest or along a

衣服和背包。你可以到山里,森林或沿河边旅行。

river. You can also go for a hike in the city.

你还可以到城市旅行。

Hiking is fun and exciting, but you shouldn’t forget safety. Here are

虽然徒步旅行既有趣又令人兴奋,但你不能忘记安全。这儿有几条 some basic tips for successful hiking: 成功徒步旅行的建议: Dont hike alone. 不要单独去徒步旅行。

Tell someoneswheresyou are going. 告诉别人你去哪里。

Bring Water and a good map. 带上水和一份好的地图。 Watch out for dangers, such as spiders, snakes, or poisonous plants. 当心危险,例如蜘蛛、蛇或有毒的植物。

Wear a hat to protect yourself from the sun. 戴上太阳帽以遮挡阳光。

Bring a cellphone if you have one. 如果你有手机就带上它。

RAFTING

划木筏

Another exciting adventure is rafting. A raft is a small boat that you can

另一种令人兴奋的旅行是划木筏。木筏就是你通过

use to paddle down rivers and streams. Rafting is a good way to experience

划桨来渡过河流和小溪的小船。划木筏是体验大自然的一种很好

nature. If you want a normal rafting trip, choose a quiet stream or river that is

的方式,如果你想要做一种普通的木筏旅行,可以选择没有倒下的

wide and has few fallen trees or rocks. If you are looking for more excitement,

树木和岩石的宽阔平静的河流或小溪。如果你想寻找更大的刺激,

you may want to try whitewater rafting. Whitewater rafting is more adventurous

你可以尝试一下白浪木筏。白浪木筏比普通木筏更

and difficult than normal rafting. It is done on rivers and streams where the water moves quickly. You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hit rocks,trees and other dangers.

The name“whitewater”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water in these streams and rivers looks white when it moves quickly.

冒险,更困难。成白色的浪花,“白浪”一词因而得名。

As with hiking, you should always think about your safety and wear good

正如徒步旅行,你应该考虑自身的安全,穿上结实的

clothes. You also need to learn the basic skills of rafting, such as how to han-

衣服。你还需要学习划木筏的一些基本技能,例如怎样划

dle the raft, how to paddle and how to get in and out of the raft. You should

木筏,怎样荡浆,怎样上下木筏。如果你

not go rafting unless you know how to swim, and you should always wear a life jacket.

不知道怎样游泳,不穿救生衣你就不应该去划木筏。

9.The name White Water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water in these streams and rivers looks white when it moves quickly.怀特沃德这个名字来自于这些小溪和河流的快速流动而清澈见底的河水。

LANGVAGE STUDY

Grammar

Jane and Betty are going on separate holidays in a few days’time.

简和贝蒂几天后要各自出去旅行。

JANE:Hello, Betty. When are you off toGuangzhou?

简:嗨!贝蒂。你什么时候去广州?

BETTY:Next Thursday evening.

贝蒂:下星期四晚上。

JANE:How are you getting to the airport? Is anybody seeing you off ?

简:你怎样去机场?有人送你吗?

BETTY:Yes, my brother Bob is going with me to the airport. My plane leaves

贝蒂我弟弟鲍勃和我一起去机场。飞机七点起飞。

at seven, so I think we’ll take a taxi. Are you going anywhere for

所以我想我们可以打的去。你也外出

the holidays?

度假吗?

JANE:Yes, I’m going to Xi’an with my parents on Friday.

简:是的,我和父母星期五去西安。

BETTY:How are you getting there? By train?

贝蒂:你们怎么去?坐火车吗?

JANE:No, by air. Well, I must be off. See you when I get back. Have a

简:不,坐飞机。我必须走了。回来再见。祝你在广州玩得

nice time in Guangzhou. And say“Hi”to Bob for me.

愉快。代我向鲍勃问好。

BETTY:Of course. Have a good trip. 贝蒂:当然。旅途愉快。

JANE:Thanks. The same to you. Bye.

简:谢谢。也祝你旅途愉快。再见。 INTEGRATING SKILLS

Reading and talking

Ecotravel is a form of travel that combines normal tourism with learning.

生态旅行是一种把普通旅行和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旅行形式。

Instead of simply traveling for pleasure, you can use your trip as a way to pro-

你可以把你的旅行作为一种保护环境的一种形式

tect the environment. Normal tourism is often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而不只是为了享受。一般的旅行往往对环境有负面影响,

tourists often cause problems. Ecotravel, on the other hand, is a way to travel

旅行者常引起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说,生态旅行是一种可以信赖的

responsibly. Ecotourists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so that they can make it

旅行方式。生态旅行者想要了解这个世界,以便把它变的

better, or at least understand it better. Ecotravel is a way to find out what can

更好,至少他们可以了解它。生态旅行是一种可以找到

be done to help animals and plants as well as people. Read about the following

办法去帮助动物,植物和人类的方式。读下面的

ecotravel destinations and complete the tasks below.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第4篇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 3.内容

(1)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开国大典:

1、1949年10月1日

54 门礼炮齐鸣28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的和平解放

1、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

2、时间:1951年

3、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一、抗美援朝

1.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参战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主要原因)

(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美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江边,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经过:

(1)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五战五捷,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朝鲜战争结束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 邱少云(他们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发展, (2)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二、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

三、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四、实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地主也有份地

五、结果: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解放

六、意义:

(1) 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了,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条件: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2.原因:工业水平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3.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1953年-1957年)

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

(1)一公三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产。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

(2)一桥三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3)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沿海地区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工业基地的新建。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时间:1954年

颁布的机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性质: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对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 3.时间:1954---1956年

4.高潮时间:1955年(农业)、1956年初(手工业)、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

5、在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实行了赎买的政策。意义是: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6.评价:(1956年底)

(1)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存在问题:存在过急、过粗、过快等缺点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

2、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58年总路线):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1)认识不足,(2)缺少经验,(3)有急于求成,(4)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哪两大失误?出现原因及主要标志。 1.两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

3.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4.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

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雷锋。他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P29-P30。

五、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第7课、文化大革命:

一、原因:毛泽东错误的估计了党内阶级斗争的形式

二、时间:1966年---1976年

三、领导小组:中央文革小组

四、过程:

1.对刘少奇、邓小平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刘少奇被迫害是“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2.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3.1962年2月,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

4.1971年粉碎林彪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温都尔汗)

5.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扭转了经济下滑,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6.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

1、讨论的起因:两个凡是

2、讨论的中心议题:真理标准问题

3、最后形成了什么样的共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主要内容:(1978年底,北京)

(1)否定“否定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大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伟大意义: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2)改革开放的开端;(3)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 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给刘少奇平反,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来又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2.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农村改革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措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一) 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1)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1.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2.在小型企业中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

二、对外开放

1.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4.经济特区:1980年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色的社会主义;4.中国共产党“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总之,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丝线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南巡讲话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遇到了姓“资”,姓“社”的问题。 2.内容:

(1)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特区姓“社”,不姓“资” (3)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2.“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一、我国民族构成及分布特点 1.构成:56个民族组成

2.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3、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二、我国对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实行怎样的政策?有何意义? 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对祖国统

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三、我国对少数民族在经济上实行怎样的政策?取得怎样的成就? 1.经济: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成就:(见书本57页)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一个两制”构想的提出者、含义及意义 1.提出者:邓小平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

二、港、澳回归历程

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哪些方针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3.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二、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1.1979年,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3.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4、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4. 1995年,江泽民又提出了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三、二十年,海峡两岸经济上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一、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1949年4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又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舰队。

2、发展: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了第一艘导弹驱逐舰。1974年又自行研制了第一艘核潜艇。

3、壮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种兵种组成。

二、人民空军

1、建立: 1949年11月我国空军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50年代已拥有3000多架, 并在朝鲜战场击落300多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2、发展:1956年我国研制了第一架国产飞机歼5型歼击机,从此,走上了国产化道路。

三、导弹部队的发展

1.建立:战略导弹部队组建的时间是1966 年,主要任务是担任核反击。 2.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和核导弹成功的时间分别是1964 年、1966年。 3.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装备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 2.首先同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

建国第一年共有17国家建交,首先是苏联同我国建交。 3.当时美国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的政策,军事上的封锁。

4.五项原则首次提出的时间?首先与我国共同倡议的国家、领导人是谁? 1953年;印度总理尼赫鲁、 缅甸总理吴努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

(1)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万隆会议

1.召开的时间、地点、性质?1955年;印度尼西亚;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2.主要议题 :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3.遇到了什么困难?

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领国搞“颠覆”活动

4.针对上述情况,周恩来作出了什么贡献 ?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大会圆满成功 5.万隆会议体现出了什么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什么为突破口? “乒乓外交”

(二)中美关系是如何实现正常化的? 1.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2.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并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中国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恢复的?受到哪两个国家的大力支持?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 2.这件事引发了什么热潮?

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正式建交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

1.APEC是什么意思?第几次?多少国家参加?时间?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19个国家;2001年 2.这次会议的主题?

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这次会议的内容、 地位?

(1)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

(2)通过了《上海共识》,

(3)江泽民宣读《领导人宣言》

地位: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

17、18课:科学技术

1、 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各自试验成功的时间? 原子弹、(1964);导弹1964年(实战1966);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

2、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1)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3)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两弹元勋是谁?邓稼先

4、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是用什么型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 东方红1号;长征号

5、 我国是第几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6、 我国此后多次发射过什么卫星?还掌握了什么技术? 人造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及返回式卫星;一箭三星技术

7、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时间、名称? 1999年;“神州一号”

8、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时间、名称? 2003年;“神州五号”

二、民用科技发展的情况

1、 袁隆平的最大的科技贡献?时间? 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

2、 获得的荣誉?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被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三、863计划

1、 提案人及批示人:四位老科学家、邓小平

2、名称的由来

因为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所以,被称为863计划’

3、 涉及到的领域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 人类是什么时候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 20世纪末

2、 2004年全球上网用户是多少?2005年中国上网人数?大多是什么人?

8、1亿;

1、11亿; 青少年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基础教育的发展

1、 措施:

(1)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实施 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2、 成果:

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小学、初中发展水平,已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

1、 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布局结构日益趋于合理,在教育质量、办学效益效益、办校条件也有了明显提高。

2、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3、高等学校承担着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获得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3左右。

第二十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文学的繁荣

1、 伴随新中国的成立,为什么文学艺术步入了新的时代?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 我国的文学艺术是什么时候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二、 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1、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

2、 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

3、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亚洲运动会。

4、2008年,中国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第二十一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我国在什么时候进入小康水平的?20世纪末

2、改革开放前,穿着千篇一律的服装是什么? 灰色的中山装或蓝色的解放装

3、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买衣服要凭布票,而且数量有限的原因是什么?现在为什么不用布票了?

1)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供应匮乏(2)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物资丰富了

4、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第5篇

八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否则答案无效。)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根本目的是(

) A.援助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弱小邻国

B.决心迎战强大的美国 C.打破外国封锁,为解放台湾作准备

D.保家卫国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雷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7.下列对土地改革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消灭地主阶级,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D.巩固政权 8.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 A.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B.工业和农业

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D.农业和商业

1 9.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郑州黄河大桥

D.胜利黄河大桥 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12.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依据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了主体地位

B.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被消灭,剥削制度不存在了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颁布了反映人民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1956年,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的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回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D.“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14.右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学习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5.“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这首诗词追悼的核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钱三强

C.邓稼先

D.袁隆平

16.十年“文革”期间,党和人民与反革命集团斗争的事件有(

) 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抗争” ③“九一三事件” ④“四五运动”

2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最主要是指(

) A.要防止个人崇拜

B.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C.要正确认识阶级斗争的问题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1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人们的思想

B.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C.结束文化大革命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

A.确立邓小平的指导地位

B.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

) A.深圳

B.广州

C.厦门

D.上海

21.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得到土地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扩大企业自主权

2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

) A.十二大上

B.十三大上

C.十四大上

D.十五大上 23.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

A.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24.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共同之处在于(

) 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都有自己的法律

C.都实行相同的政治制度

D.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5.“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来了!”我国能够对港澳恢复主权的主义原因是(

)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各方所接受 C.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D.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3 的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中“这种制度”是指什么?为废除这种制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什么法律?其实质内容是什么?(6分)

(2)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在三大改造中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什么组织?1958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有什么影响?(3分)

(3)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它的成功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发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嘛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1)材料一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一次会议?(1分)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2分)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怎样的作用。(1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什么意义?如何评价邓小平(4分)

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范文第6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五星红旗----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州七号”的升天,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飘到了奥运赛场,从中华大地升上了茫茫太空!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

A.开国大典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改革开放

3.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A.和平解放B.武力解决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

4.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

5.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7.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

8.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A.“解放”牌汽车B.“长安牌”汽车C.“吉利”牌汽车D.“奇瑞QQ”牌汽车

10.1956年 1月 ,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

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11.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3.观看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14.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15.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据你推测,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

A.建国初期,经济凋敝B.土地改革,国家稳定

C.人民公社,信心膨胀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16.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创新,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发展中“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的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⑤调整巩固⑥ 力争上游

A.②④⑤⑥B.①③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⑤⑥

1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8. 邮票记录着历史。与右图邮票中人物相关联的称号是:

A.“铁人”B.“党的好干部”

C.“两弹元勋”D.“最可爱的人”

1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0.在建国后开展的哪一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2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

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3.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4.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B.珠海C.深圳D.厦门

2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

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26.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

A.改革开放中国特色B.加入世贸市场经济

C.对外交流大国崛起D.西部开发解放思想

27.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28.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一个圈”指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B.澳门特别行政区C.经济特区D.沿海经济开发区

29.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B.打开国门C.南巡讲话D.高举旗帜

30.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8分,第33题13分.第34题13分,第35题12分.第36题10分.共7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5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右图壁画解说词: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摘自中国共产党哪一次会议的决议?(2分)

(2)材料二应出自哪一运动过程之中?(2分)

(3)材料

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各有何影响?(4分)

33.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4分)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时间?(4分)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2分)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34.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没计师是谁吗?(2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4分)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3分)

35.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大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答案不得超过30个字,否则酌情减分。满分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简要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4分)

3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10分)

文 章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