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精选6篇)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 第1篇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商业中鉴别牛奶的浓度、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
3、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
(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
(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例题一:质量为1K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变式训练:2m3的冰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总结:由此可知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变化,尽管质量不变,但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要变化。
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密度变化很小;这种变化往往忽略不计。而气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较大,故密度也就变化较大。因而对于气体的密度,就必须限定条件,如在0⁰C和标准大气压下等。
相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大。虽然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是由于它们的温度不同,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这表明,水不简单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的规律。
例题二: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为5:2,密度之比为3:4,求他们的密度之比是多少?
变式训练: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密度是甲的7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多少?
总结:已知条件是比值或者倍数的问题,结果也是求比值或者倍数的,可以将比值或者倍数设为已知,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另外的量。例题三:一个瓶子能盛2Kg的水,求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酒精? 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
3变式训练: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ρ铜=7.9×103kg/m3,ρ铝=2.7×103kg/m3)
总结:同一个瓶子,属于体积相同的问题。所以两种物质装在同一个瓶子里,他们的体积是相同的,这是做题的突破点。可以利用公式求解,也可以利用比例式。
例题四、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总结: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的,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求出的密度正好等于金属铅的密度,则是铅制造的,如果不等,则不是。例题五:有一个体积是400cm 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810g,(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ρ=2.7×103kg/m3)(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铜。需要多少千克的铜?
总结:a.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铝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小于铝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
b.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
c.根据给出的铝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已知球的体积,所以是空心的.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 第2篇
网络这个词语已经流行很久了,上学的日子里,我体会到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生活中网络技术无处不在,拇指一族说的就是总是用手机上网的人们。我们大学生更要学习网络及计算机知识,可以说,学习计算机,懂得网络知识是一项基本技能。我忘记了是哪个领导人说大学生要学习好先进技术,以应对变化万千的时代发展。
我能够体会得到的就是平时闲时网上聊天,还有,有的学科的作业老师会放在公共邮箱里面,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也方便同学和老师的沟通。新闻信息每天都在更新,那么怎样才能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大事小情呢,我想只有发挥网络的作用了。比如,前些天国家关于“天宫一号”的及时报道,我们学生在学校如果想要了解这些及时的新闻,鼠标一点就能看见最清晰最及时的信息。
网络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能同时调动数百万台计算机完成某一个计算任务,能汇集数千科学家之力共同完成同一项科学试验,还可以让分布在各地的人们在虚拟环境中实现面对面交流。
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网络技术,由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建设的中国国家网络项目在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软件、网络环境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塑造出一种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从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的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得到获取信息。
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络、企事业内部网络、局域网网络、甚至家庭网络和个人网络。网络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在全世界走进了千家万户,网上游戏娱乐、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网上新闻传播、网上教育、BBS电子公告牌等速得到了开拓和发展,网络的社会影响正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方面,比如教育、个人、传媒和经济发展。下面就简单的介绍网络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
一、网络技术与教育 学校现代网络技术的建设应着眼于应用,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深入学科,从而“深入”到教育中,成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努力思考并积极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学校以信息素养的培育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重点,开展了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分的综合化、信息化的教学系统建设。
现在,由于现代网络技术对于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得教育意识发生了改变,也要求了教育工作者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相关的培训业已经广泛的展开。在此基础上,计算机网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渗透,开拓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新的主流,也有助于优化教学系统;此外,由于教师的相关能力的提高,教师就成为了教育资源的直接创造者,相应的教育软件或者工具等,被赋予了教师的个性,更加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在教师现代网络技术技术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学生也会跟随着提高自己的相关素养,这样不仅仅优化教学模式,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实践打下基础。
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正确的现代网络技术观点的形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要注重网络道德的建立,也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选择,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建立正确完备的思想防线。
现代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怎样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使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怎样利用网络的优势,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体”。这又是一个很重要、很实际的问题,我们也应该重新认识和把握。
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的是令人惊叹的,而计算机的网络的应用领域之广、发挥作用之大、产生影响之深更令我们为之震动。在震动的同时,我们也思考了很多。
二、网络技术与个人
这一点是我理解得最深刻的,也是与我们生活最接近的。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现代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互联网络的普及,强大的网络资源,这些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得一切很多人沉迷其中,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网络游戏,简单、轻松、刺激、好玩的游戏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网络还可以提供电视电影,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乐趣。很多休闲娱乐的游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之一。
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很多资料都可以通过搜索查阅来获取,不必翻阅大量的图书,既省时又省力,省却了我们翻书查阅的麻烦。
网络中资料的丰富为很多人提供了学习资源。对于一些比较专业或者比较麻烦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的答案。电子书的迅速发展改变书籍的一贯特征,不再是笨拙厚重,而是简单明了,并且都是免费的。
凡事具有两面性,我们看到现代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网络技术普及,更多的人将上网作为自己的唯一消遣方式,殊不知,这样对自己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很多的人颇受上网辐射的影响而痛苦不堪。随着网瘾青少年的不断曝光,网瘾成为青少年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网瘾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化,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毒害了多少青少年,有多少家庭因为这个而破裂!由于网络资源的良莠不齐,很多淫秽色情充斥其中,这些腐蚀着青少年,很多年轻人因此而堕落。网络资源的丰富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眼中的问题,那就是文章的大肆抄袭,很多人将网络作为获取资料的唯一方式,自己的论文作业全靠抄袭而来,这不禁令人叹息!总之,无论网络有多么大的裨益,我们都必须严肃对待网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我们的努力,尽量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使网络人性化、健康化。
三、网络技术与传媒技术
大众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同样,当它与网络技术结合后的作用也影响深远。就像我刚刚提到的在网上了解最新信息一样,大众传媒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全球化、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此时,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有别于中国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和在社会中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是一种时尚的大众传播方式,它因前卫和新潮受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
近年来,许多主流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读者在线交流的论坛,将纸质媒体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做法促进了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传统媒体每每报道重大事件,常在论坛上激起较大的反响,网民也是读者们在论坛上就各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深入的讨论。这种深入的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传统媒体因此也经常将一些有见地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虽经编辑的删编和整合,但来自网上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在传统媒体上或多或少地留下清晰的痕迹。
当然,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必须建立在传统规范语言的基础之上。由于网络人际交流匿名、隐匿的独特性,又由于网络的时尚和参与网络人际交流的主要是追求新潮和前卫的年轻人群,因此,网络语言在传承规范语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语言做出适度偏离,这种偏离有时是对传统语言改造后的推陈出新,因此,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尽管有一个影响和渗透的过程,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吸收不会不分良莠地全盘接受,它有一个甄选、保留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偏离的相互交融会使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四、网络技术与经济
目前的最便捷,发展最快的要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了。操作者只要坐在电脑前,鼠标轻轻一点,收益就会转到自己的账户上。
最近几天,校园里推出了“大学生炒股”这个词语,学生拥有十万元的虚拟货币,来进行实践,听说还会有奖励。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整修世界经济的格局以及产业的组合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网络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对传统产业的履行和技术深化上。它使得人们有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有用的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通过网络和电子商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商品。从生产者角度来说,网络的应用养活了企业的监督成本,缩短了生产的决策者和生产人员之间的距离,并使企业管理模式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变,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网络的应用,更有助于政府对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使,通过网络,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公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有利于政府按照公民的要求为公民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网络使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数量逐渐减少,从而有助于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网络降低了政府运作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加及时。网络,像一根很长的绳子,它把一个很大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网络,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让你的梦想成真;网络,像一片汪洋大海,有无穷的奥秘等你去探索。
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得方便,更加得丰富多彩,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我们也希望网络能更好地服务人们,变得更多姿多彩。
还有,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信息社会里对于大学生重要的是要提高时代大学生自身素质,结合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适应时代、适应社会、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信息时代大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发展自己、健全自己的基本途径。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篇
早在战国时期, 就有着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 两人的马都是上中下三个等级, 但是田忌的马明显比齐威王的品种差很多, 谋者告诉田忌用你的下等马和他的上等马比, 用你的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比, 用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比, 结果田忌以2比1战胜了齐威王, 从而得了千金。这是数学中对策论在古代生活中的体现。
黄金分割这个观点最早提出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在进行线段分割时发现了这一黄金分割定律。它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 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 比值为1:1.618。这种比例自古希腊至19世纪一直被认为最佳比例, 这一定律在生活中都有应用到。
中国最古老的古琴, 处处透着黄金分割的神奇, 琴背两池, 左龙右凤。控制琴弦发音的枢纽有三个:轸、凫掌、凤嗉;琴有五弦, 音有八度, 琴节为徽。“以琴长全体三分损一, 又三分益一, 而转相增减”, 全弦共有十三徽, 把这些排列到一起就是二池, 三纽, 五弦, 八音, 十三徽。多么奇妙的排列, 恰是费波纳奇数, 而两个相邻费波纳奇数比率则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率, 看来, 中国古人对黄金分割的领悟与运用与西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且这一定律在很多著名的建筑上都有运用,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 希腊建筑家就知道0.618的比值是协调、平衡的结构。文明世界的古埃及金字塔在它的建造中就体现出了这一黄金比, 科学家发现这一建筑它的底边长和高的比值就是0.618, 相传在这金字塔的黄金比位置放置东西都会永久的保存下去。可见这一定律在以前就得到了人类的广泛运用。
其实在我们人体本身上面就可以发现很多黄金指数。比如, 反映鼻口关系的鼻唇指数, 鼻翼宽与口角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反映眼口关系的目唇指数, 口角间距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0.618, 作为一个人体健美的标准尺度之一, 是无可非议的, 但不能忽视其存在着“模糊特性”, 它同其他美学参数一样, 都有一个允许变化的幅度, 受种族、地域、个体差异的制约。
现如今, 世界上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 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教会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这既提高了数学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 教师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同桌谁重在我们生活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很多涉及数学知识的问题。比如, 在家庭中, 一扇门有多高多宽, 家里种的地有几亩等, 这些种种的问题都可以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去完成。其实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可以发现一些有关数学的问题, 比如, 拳头滚一周的长度和脚底的长度大概比例为1:1, 一般人的脚底长与身长大概为1:7;警察一般通过罪犯留下的脚印就能大概推算出他的身高。这些生活和学习中一直会涉及的问题, 其中都反映出数学的重要性, 也说明了数学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从我们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触简单的数学知识, 一开始老师叫我们认识数字, 进而接触简单的加减法, 只是对数字的计算。但是数学不是开始简单的混合运算, 这仅仅是对这些简单的阿拉伯数字的演算, 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它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可以用它来解决的问题, 数学也不是刚刚所讲的几个阿拉伯数字而已。
小学数学讲的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及一些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上了中学之后我们就开始逐步地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开始接触一些几何图形, 掌握这些图形的规律及涉及的几何知识, 然后进一步的接触集合、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向量和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上了大学之后, 就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 大学一般会开设高等数学, 以及积分、微积分等更高级别的数学课程
所以说数学知识是无穷尽的, 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数学与计算机更是形影不离了, 在计算机中很多的程序都涉及数学问题, 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数学, 计算机的发展更进一步地推进着数学的发展, 两者现在是不可割舍的。因为, 计算机的很多程序都是用数学知识来编写, 一个好的程序员都能称得上半个数学家了, 就像平常大家说的一个物理老师都能算是半个电工一样。所以, 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人们也离不开数学。
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4篇
求解数列应用题的三个步骤:
(1)建模,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出题背景,明确问题属于哪类应用问题,弄清题目中的主要已知事项,明确所求的结论是什么,把应用问题抽象为数学中的数列问题;
(2)解模,利用所学的数列知识,将已知与所求联系起来,据题意列出满足题意的数学关系式(函数关系式、或方程、不等式),解决数列模型中的相关问题,主要是求和、最值、范围等问题;
(3)回归模型,把已解决的数列模型中的问题返回实际中去,与实际问题相对应,确定问题的结果,注意答案要符合题设中实际问题的需要.
解决数列应用问题的思路框图为:
[具体问题][数列模型][实际问题][应用数列知识求解]
1. 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应用题型
例1 假设某市2011年新建住房面积400万平方米,其中有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8%.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层的累计面积(以2011年为累计的第一年)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
分析 此类问题先要分析数列是等差数列模型、或是等比数列模型、还是综合型数列模型,具体做法可以先算出前几年结果,由特殊到一般,逐步探讨.
解 设中低价房面积形成数列[{an}],由题意可知[{an}]是等差数列.
其中[a1]=250,[d=50],
则[Sn=250n+n(n-1)2×50=25n2+225n.]
令[25n2+225n≥4750,]
即[n2+9n-190≥0,]而[n]是正整数,[∴n≥10.]
∴到2020年底,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
点拨 涉及到等差数列的应用问题时,首先应弄清数列的首项和公差,然后应用其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借助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2. 与等比数列相关的应用题型
例2 某市2011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12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试问:
(1)该市在2018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
(2)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13]?
分析 准确理解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本质是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模型.
解 (1)该市逐年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组成等比数列[{ an}],其中[a1=128, q=1.5,]则在2018年应该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为[a7=a1⋅q6][=128×1.56][=1458](辆).
(2)记[Sn=a1+a2+⋯+an],依据题意得,
[Sn10000+Sn>13].
于是[Sn=128(1-1.5n)1-1.5>5000](辆),
即[1.5n>65732],则有[n≈7.5.]因此[n≥8].
所以,到2019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13].
点拨 本题是以生活问题作为背景,构造一个等比数列模型,训练求等比数列通项和求和公式.属于中等难度题.
3. 综合型数列应用题型
例3 某企业在第1年初购买一台价值为120万元的设备[M],[M]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年减少.从第2年到第6年,每年初[M]的价值比上年初减少10万元;从第7年开始,每年初[M]的价值为上年初的75%.
(1)求第[n]年,初[M]的价值[an]的表达式;
(2)设[An=a1+a2+⋯+ann],若[An]大于80万元,则[M]继续使用,否则须在第[n]年初对[M]更新.证明:必须在第9年初对[M]更新.
分析 本题属于等差与数列等比数列综合型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1)根据题意{[an]} 构成一个分段数列,当[n]≤6时,构成等差数列;当[n]≥7时,构成等比数列. (2)分段数列的求和必须对[n]进行分类讨论再求和,并且利用数列的单调性求最值.
解 (1)当[n]≤6时,数列{[an]} 是首项为120,公差为-10的等差数列,[an]=120-10([n-1])=130-10[n].
当[n]≥7时,数列{[an]}中从[a6]开始的项构成以[a6]为首项,公比为[34]的等比数列,又[a6]=70,所以[an]=70×[34n-6]. 因此,第[n]年初,[M]的价值[an]的表达式为[an]=[130-10n,n≤6,70×34n-6,n≥7.]
(2)设[Sn]表示数列[an]的前[n]项和,由等差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当[1≤n≤6]时,
[Sn=120n-5n(n-1),An=120-5(n-1)=125-5n.]
当[n≥7]时,由于[S6=570,]
[故Sn=S6+(a7+a8+⋯+an)]
[=570+70×34×4×[1-34n-6]]
[=780-210×34n-6,]
[An=780-210×34n-6n].
因为[an]是递减数列,所以[{An}]是递减数列,
又[A8=780-210×3428≈82.734>80,]
[A9=780-210×3439≈76.823<80],
所以必须在第9年初对M更新.
点拨 本题应认真审题,理解实际背景,理清数学关系,特别要注意分段数列的求和方法,本题属于难度较大题目.
1. 某台商到一创业园投资72万美元建起一座蔬菜加工厂,第一年各种经费12万美元,以后每年增加4万美元,每年销售蔬菜收入50万美元,设[f(n)]表示前[n]年的纯收入.[(f(n)]=前[n]年的总收入-前[n]年的总支出-投资额)
(1)从第几年开始获取纯利润?
(2)若干年后,该台商为开发新项目,有两种处理方案:①年平均利润最大时以48万美元出售该厂;②纯利润总和最大时,以16万美元出售该厂,问哪种方案最合算?
2. 某家用电器,现价2000元/件,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付款数相同,每期为一月,每月付款一次,共付12次,购买后一年还清,月利率为0.8%,按复利计算,那么每期应付款多少?(1.00812≈1.1)
3. 某地区森林原有木材存量为[a],且每年增长率为25%,因生产建设的需要每年年底要砍伐的木材量为[b],设为年后该地区森林木材的存量[an],
(1)求[an]的表达式;
(2)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该地区每年的森林木材存量不少于[79a], 如果[b=1972a],那么该地区今后会发生水土流失吗?若会,需要经过几年?(参考数据:[lg2=0.30])
1. (1)从第三年开始获利 (2)第①种方案
2. 每期应付款176元
3. (1)[an=(54)na-4[(54)n-1]b]
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5篇
摘 要:随机现象无处不在,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概率论就是通过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从而指导人们从事物表象看到其本质的一门科学。生活中买彩票显示了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之小,抽签与体育比赛赛制的选择用概率体现了公平与不公平,用概率来指导决策,减少错误与失败等等,显示了概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概率 生活 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进程,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而概率论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众多领域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样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概率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我记得有一个科学家说过概率论是“生活真正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对概率的某种估计,我们就寸步难行,无所作为”。
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许多问题要通过概率知识来解释。抽样调查,评估,彩票,保险等经常会遇到要计算概率的时候,举个例子,在保险公司里有2500个同一年龄的人参加了人寿保险,在一年里死亡的概率为0.002,每个人一年付12元保险费,而在死亡的时候家属可以领取由保险公司支付的2000元,问保险公司盈利的概率是多少,公司获利不少于10000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很难知道保险公司是否盈利,但经过概率统计的知识一计算就可以得知公司是几乎必定盈利的A={2500×12-2000X<0}={X>15}由此得知P=0.999931,而盈利10000以上的概率也有0.98305。所以公司才乐意办保险。除了保险,概率统计学对彩票也有有两个方面的应用,据钱江晚报报道,彩票市场越来越火爆,据了解,南京某一期电脑福利彩票有一懂概率统计的彩民一个人中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3个三等奖,有一期彩票有9注号码中一等奖,从而引发了无数彩民自己预测号码的愿望,概率统计方面的书籍也一下子走俏。许多平时见到符号就头疼的彩民也捧起概率书兴趣盎然地啃起来。
东南大学经管院陈建波博士指出,概率书上讲的都是理论知识,一大堆数学计算公式,如何把概率书的理论运用到彩票选号中来,才是许多彩民关心的问题。实际上,概率统计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个方面是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各种数字号码出现的概率值,然后选择最大概率值数字进行选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类似“1234567”七个数一直连续的彩票号码与非一直连续的号码出现的概率比例为:29:6724491(1:230000)左右,由于出现的概率值极低,因此,般不选这种连续号码。另一方面的应用是统计,即把以前所有中奖号码进行统计,根据统计得到的概率值来预测新的中奖号码,例如五区间选号法,就是根据统计进行选号的。南京的“专业”彩民则介绍一条选号规则———逆向选号法。从摇奖机的构造角度来说,它要保证每个数字中奖的概率都一样。虽然摇一次奖无法保证,摇100次也无法保证,但摇奖的次数越多,各个数字中奖的次数也必定越趋于平均。就像扔硬币,一开始就扔几次可能正反面出现的次数不一样虽然,但随着扔的次数的增加,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接近。从这个角度考虑,在选号时就应该尽量选择前几次没中过奖的数字。这就是逆向选号法,即选择上一次或前几次没中奖的数字„„这也说明了概率的无所不在。他们看书可能能学到点什么,概率虽然帮了他们一点,但都是皮毛。我觉得不能看运气,只有极少数人能中奖,购买者应怀有平常心,既不能把它作为纯粹的投资,更不应把它当成发财之路。随机现象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概率论是指导人们从事物表现看到其本质的一门科学。概率简单的说就是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股市跌涨,还是发生某些事故,但凡捉摸不定,需要用“运气”来解释,都可以用概率论来分析。不确定的性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烦恼,同时常常又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可见,当我们在概率的意义上进行判断和作出决策时,完全有可能犯错误,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正确。只是,我们总希望犯错误的概率小一些。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能妄想“天上掉馅饼”的事,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
但由于传统的数学教育属于知识传授型,比较注重课程各自的系统性、独立性和方法的应用,人为地割裂了数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不注意学生对数学方法产生的背景和思想的理解,使学生不善于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只是生搬硬套,而真正在实际中有重要应用的值的数理统计部分往往被轻视,使得有些人在学完该课后只知道几个抽象的分布,甚至连最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都不会应用。而基于概率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学好概率尤其是能够将学习的概率统计应用与实践中对我们确实是较困难而又受益非浅的事啊。
所以我觉得在生活和工作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对生活中的某些偶然事件要理性的分析、对待。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概率是人生的真正指南”。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概率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古诗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6篇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会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唐代李绅的诗句会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有些人对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家人的怀念。
6、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7、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咏的对象,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似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麻,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9、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同学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10、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11、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12、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3、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