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描写走过四季的作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描写走过四季的作文(精选13篇)

描写走过四季的作文 第1篇

大家一定知道自己眼中的四季!春夏秋冬,各付情趣。

我喜欢春,春是生命成长的季节。你瞧!小草害羞地探出头来,小河里的冰化,了叮叮咚咚唱个没完没了。新生的柳枝伴随着叮咚的水声欢快地跳着舞。度过严冬苏醒的动物们在广阔的原野上四处寻找着香甜的果实。“哈哈哈!”哦~原来是小小的野花在太阳下笑

我喜欢夏夏是生命绽放的季节。在植物园的竹林里散发着浓浓的竹香气。花园里百花争艳,如果你在那里一定让你看花眼,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似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是万紫千红。

我喜欢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风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果香气。丰硕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收获着甜美丝香的水果,心里想吃了蜜一样甜,如果说春天不播种,那秋天还有甜美的果实吃吗?

我喜欢冬,冬天是个生命孕育的季节,虽然在大雪覆盖下荒凉阴暗,但是那里有新生命的希望!难道不是吗?在山洞中,有着沉入梦乡的动物们,开始新的轮回!

春夏秋冬,各个富有不同色彩,不同的魅力!!!

描写走过四季的作文 第2篇

我们看过了光秃秃的枝头钻出的第一粒嫩芽,听过了那顽强的蝉儿发出的第一声鸣叫,闻过了绽放的野菊花散发出的苦涩味道,感受了冷冽刺骨的寒风与漫天飞舞的雪花。

当空气中开始掺杂着杨柳的芬芳与香甜,春天便悄然而至。迁移了一个冬季的候鸟返回了它日思夜想的故乡,沉默了一个冬天的树木焕发了它等待已久的新颜。春天充沛的阳光雨水给予万物以生命的力量,生物们都在拼命地生长,想要变得茁壮,强大与成熟。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看到了少年的影子。一个蓬勃、奋进、充满活力的少年初露头角,开始向着他奇幻的一生前进,前方充满未知和迷茫,但他毫不畏惧,在困难重重的时候,我从少年身上看到了成长。

当烈日高挂天空,送来了一树的繁密与翠绿,夏天来到了。沉睡了几个月的蝉儿盘踞枝头,不分昼夜地鸣叫着快乐;池塘里那些含苞待放的荷花,终于舒展开来,尽情绽放,谱写着夏的旋律;池边的青蛙聒噪出了夏的韵味。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我看到了青年的影子,一个年少轻狂的青年人在人生中最有活力的时候,摆脱束缚,努力拼搏,他勇敢地反抗,他决不妥协,像钢铁一样坚固,顽强。

当金黄色充斥着整个世界,映衬着人们丰收的欢笑与喜悦的时候,秋天来了。果树们结满了果实,微小的种子变成了田野间低头沉思的稻穗,小动物们跑进田间,跃上枝头,热烈地拥抱着秋天。这时候的雨水和阳光变少了,生物们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收获了,它们都珍惜自己的收获,不管是好是坏,因为那是它们的汗水。在这个忙碌的季节,我看到了中年的影子,一个自信、豁达、稳重踏实的中年人,曾经的拼搏使他感到自豪与骄傲,因为是他通过自己的付出而创造出了丰厚的成果。

当风中有了一股冷冽的味道,给人一种空寂与冷漠,冬天来了。原本生机盎然的大地铺上了一层白雪,恍惚间变成了纯洁美好的天堂。雨水和阳光变得更加吝啬,漫漫冬季里,有的不仅是死寂和沉默,还存在着孕育下一个春天的热情。在褪去了华丽外衣的冬季里,我看到了老年的影子,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不再去迎合世俗的众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显得深沉,老练。因为褪去了轻浮,他多了一份厚重。

四季的变化,就像是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成长,四季轮回,便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赞歌。

走过四季之四季的风 第3篇

春天的风有五种色彩:红黄蓝绿紫,带着清淡的花香气。她给桃花染上粉色,给天空穿上蓝衣,给小草穿上绿裤,给牡丹套上红裙,迎春花怕冷,披上了黄外套。一阵风刮过,万物都有了颜色和生机。春风拂面而过的感觉是美好的,好像妈妈温柔的手抚过脸颊。但有时还未完全回暖的春风会让我们感冒,因为一下子温暖起来,人们会穿上薄衣服。而在这时,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吹过,鼻子们纷纷表示受不了了,人们不禁拢紧了衣裳。

夏天的风有海的味道,颜色则是黄蓝两种。夏风来时,若你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远远的就能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但是夏天的风是炎热的,只有和风扇一起,才能有丝丝凉意来到身边。

秋天的风是金黄的,带着淡淡的果香味——这是大丰收的季节。因为有风的存在,秋天也非常凉爽,所以,秋天百分百当选我心目中最舒适的季节。

冬天的风是纯白的,带着蜡梅的香味。冬风十分刺骨,在冰天雪地中,时不时刮来一阵冬风,让人不禁打个寒战。

四季的风都不一样,有的温暖,有的冰冷,有的舒适,有的炎热——就像小孩子一样,情绪多变。如果说一年是一顿大餐,那么风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四季的风别样情:

走过四季,和那些雅致的点心 第4篇

正月十五还没到,白糖桂花馅儿元宵已经开卖了;早春二月,讲究要吃大米馅儿的太阳糕;转眼到了三月初三,和煦的春风带着它的暖意摇曳着护城河两岸镶嵌了点点鹅黄的柳枝,黄琼一样细嫩的豌豆黄儿上市了。 “嗳……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嘞!”从这天开始直到农历五月天,北京城的大小胡同里都能听到那动听的吆喝声。

豌豆黄儿的来历已经无从考据了,据说原本是明朝的回回发明的用豌豆和小枣混合做出的粗制豌豆黄儿,吃到嘴里甜沙、爽利,隐隐约约的还有一丝清凉。后来逐渐在北京流传开来。慈禧的时候,这种民间粗食被清宫御膳房发现了,摇身一变,竟成了皇家宴席上必不可缺的精细御点——细豌豆黄儿。

细豌豆黄儿里去了小枣,突出了豌豆的纯净自然的基本味,淡黄色的豌豆黄儿如田黄美玉般纯净、细腻、温润、通透,更加突出了御膳的雅致,吃到嘴里清凉滑爽,淡淡的豆香回味悠长,既体现了“食不厌精”的古训又找到了食之真味。

四月间,妙峰山的玫瑰花开了,北京人会用那绚丽的花瓣儿做馅制成酥皮儿玫瑰饼,咬上一口满嘴里是浓甜甜的香;也可以自家后院种有藤萝花做馅儿制成酥皮儿藤萝饼,细细品味那独特的清馨。天渐渐热了起来,五月节里的粽子讲究是江米小枣儿的,而且必须是用马莲拴紧了苇叶来包。闷热的六七月,北京人讲究吃祛暑的绿豆糕——细腻紧密、清香绵软,再喝上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浑身的暑气顿时消去一大半了。其实精致的美食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口腹之美,更有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快意。

中秋是北京最美的时节,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气候不冷不热,昼夜也分得均匀。市面上各色月饼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提浆、翻毛、酒皮、赖皮。而这些月饼里最具北京特色的当属自来红。

自来红,北京话读起第二个字应该是轻声,听起来是“滋了红”,圆鼓鼓的像个深棕黄色的小馒头,正中央刻了深棕红色圈儿状的戳儿。别看这么个小玩意儿,却透着一股庄重,大气的实诚劲儿,看着就舒坦,安静,一瞧就知道是地道的北京货色。正因为这小物件有这份气度,所以不但是中秋之夜供月的必需品,而且还成为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供佛祀神用的素果,小小的自来红简约中包含着精细,朴素里渗透着大气,承担了庄重的礼数和对幸福的憧憬。

和自来红配对儿的还有一种月饼,叫自来白。冷眼一看,个头儿,形状和自来红完全一致,只是颜色不同。它的表面是乳白色的,底上呈麦黄色。与自来红不同的是,自来白和面用的是荤油,而不是素油。比起自来红,自来白吃起来口感更松软绵软,味道也更浓厚。不过,因为是荤品,不能享受供月和供佛祀神的待遇。但同样可以作为礼物体面地送给亲戚朋友。

“自来白,自来红,月光码儿供当中。”北京人提溜着装满自来红、自来白的蒲包儿串亲戚,看朋友,脸上透出礼貌,心觉得体面。

菊花盛开的重阳节,北京人讲究吃的是花糕;一入冬天的门,该吃的蜂糕和喇嘛糕;飘雪的日子,就又该准备成一两尺高,成坨的蜜供了……北京的点心还远不止这些,像什么核桃酥、萨其马、缸炉、江米条儿、蝴蝶酥、芙蓉糕、茯苓饼、槽子糕等等多了去了。在北京,您不仅可以吃上充满江南神韵的南派精致细点,还可以品尝奶香浓郁的满蒙饽饽和种类繁多的清真小吃。

香甜的萨其马是满族点心的经典之作,它是用鸡蛋、奶油和面,切成细条后过油,再用饴糖蜂蜜搅拌沁透再切成小方块儿制成,上面点缀着葡萄干、山楂糕、青梅、瓜子仁。上等的萨其马绵软香甜,入口即化,不过现在不多见了。

对于点心这类茶余饭后的零食,北京人所追求的不止在于“味”,更在于鉴赏“味”之“美”的那种修养能力,就类似于把玩手中的一件精致的玩意儿,其意味更多的是在于吃之外。它带给北京人的是一种既实际又不乏精神性的享乐。这种享乐即满足了现实的口腹之欲,又偏重于一种闲适散淡的情趣和自在自得的气度。

描写走过四季的作文 第5篇

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真是令人赞不绝口。

夏天像一束火把,它向人间走来。烈日当空照着,美丽的荷花开了,吸引了许多人群在池塘边观赏着。这时从树林中飘来了一股香气,人们追寻着香气来到了一棵长得十分茂盛的荔枝树下。树上挂着小小的红灯笼,令人垂涎欲滴。摘下荔枝放进嘴里,香甜爽口,人们都夸奖荔枝格外好吃。

秋天来临了,田里的稻谷像金子般成熟了。树叶都像下雪一样从空中飘下,铺成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只有松柏树依然还披着自己的绿袍。它们像勇猛的战士一样,保护着美丽的树林。秋天又像一阵风,悄悄地走了。

冬天,天气寒冷,河流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小朋友们在河流上滑冰,他们都不怕寒冷,一双小手冻得通红,他们也没察觉到。晚上,寒风呼啸,下起了雪,雪花落在树枝上在寒风中一颤一颤的,好像就要飘落下来了。

早晨,万物都披上了白棉被,这样的景色,令人想起一句俗语:“瑞雪兆丰年”。小朋友有的打雪战,有的堆雪人,有的把雪装进瓶子里。大家玩的开心极了。

冬天带着微笑走了,它给人们留下了美丽的景色。

走过四季的语文作文 第6篇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节奇丽的韵诗,一首曲调动人的旋律,一幅山水画鸟的画卷,引人入胜,令人遐思。我们好像是“周游四季”的旅客,载满一路的梦想,紧握手中的票根,迈上开往四季的列车。

臆想里仍遥远的下一个(三)(六)(五)天,此刻已始于足下,开始“四季之旅”吧,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春的新鲜,夏的浪漫,秋的丰收,冬的考验。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列车经过的春是这样,是令人陶醉的美景之中而顾不得享受末至的冬眠之乐。抬头望去,寥廓的原野重又披上绿色,田间地头,娃娃在燕子呢喃中追逐嬉戏,花香肆意,蝴蝶蜜蜂闻香而至,忙着采新蜜时不忘展现自己柔美的舞姿。远处几片茂密的`树林呈现出生机勃勃生长的势头,灿烂的春光中,树影婆娑,仿佛贮满了绿意的精神。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走,下车去,一同与春共舞!”

列车继续行驶着,下一站:夏季。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可爱的季节,夏的节拍中充斥着激情与忙碌,农民不辞辛劳的播下了第二批种苗,也在感受着麦子成熟的喜悦,田间地头,瞧去!饱满的绿意书写着下的长幅,不光绿,五彩缤纷的瓜果蔬菜也留出最诱人的颜色,紫色的爬藤葡萄,大大小小,盘根错节的西瓜迸发出生命旺盛的活力,莘莘学子们的学期已满,等待着学校里“终极通关”的步伐加紧,旋律匆匆。在夏季温润微潮的夜里,看着满天的繁星,默默许下自己的祝福,属于这个急促,华美的季节。

行至年中,天朗气清,秋风萧瑟。

这个季节也是令人捉摸不透的,有喜悦,有哀愁,有落寞,有留恋。田间地头,充满了农作物收成的悦意,农作物从春忙到秋,这是一份最渴望得到的回报,远山青黑,天空如洗。耳畔充斥着各种音色“天凉了,要多加衣服!”“一同踏秋,去欣赏秋景独特之美。”花儿枯了,草儿黄了,叶儿落了,虽有些失落与哀怨,但我们同样要感知,欣赏,那秋夜中一轮皓月的皎洁,菊花的开放,青松的不朽常青。列车仍在行进着,秋,诗意悲凉,我们要在享受中度过这独一无二的年华岁月。

“瑞雪兆丰年”,雪,是冬的脚印,往往冬日,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最多的,丰富而空灵。黎明的曙光总是迟迟出现,下午阳光照耀得那段静谧时光总是早早溜走。田间地头,模样完全变了,初冬时节,作物已收整良好,不是掩入土地就是光秃秃的站立着,深冬,将有“厚白棉被”雪把它们盖住,次年,雪融化为水,又给农作物以滋润,这是一道多么奇妙特别的景致!冬天的我们,在忍受寒冷与黑暗的考验,可也在享受着冬日阳光的温暖,家人朋友不经意留下对我们的关怀。冬天,我们同样是幸福的。

伴随着冬日的末至,春天已不再遥远。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走过一年,一个四季的轮回,四季之旅的列车行速在缓缓变慢,我们的心情是激动地,经过四季,走过千千万万个岁月,从无知幼稚过渡到成熟稳健;敢开四季,从季节中读懂自然、读懂永恒事物的规律;感谢四季,春夏秋冬,留给我们丰富的岁月表情。

走过苦难的四季作文 第7篇

苦难,是人之必须经历的心灵历炼。一生之中,唯有跨越苦难的高栏,方能成就一番卓越成绩。而苦难却又是许多的,从人的一出生便已注定遭受磨难,无穷无尽的磨难就造就了一个具有坚强性格的人,也使它体验到彩虹糖的味道。

苦难的第一季,春。都说纯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而我却要说,这是苦难轮回的起点,在万物都觉醒的那一刻,在它的潜意识里,便已撒播下苦难的种子,但毕竟是种子,若好好栽培,是长成娇美的鲜花,在风浪的侵蚀后凋谢;亦或是长成坚强的大树,处于暴风雨中却依旧屹立不倒,那边要看你给他成长时施浇的肥料。希望你浇灌出带着梦想却又满身被苦难刺伤的心,走过人生的起点苦难之旅的起点,美丽却又隐藏杀机的春。

苦难的第二季,夏。似乎热情属于夏天,但我看来,那是炼狱的象征。殊不知,在那遥远的撒哈拉,那里的人们,正过着无止尽的“夏天”,而我们,在冷饮和空调的陪伴下,正度过着所谓“夏天”。这是夏天吗?不,这不是。真正的夏天是夏蝉鸣过后秋日,是盛夏浓绿的叶子转变颜色直至凋零的刹那,夏天的狂热只是秋日的萧瑟前的回光返照,而我们,正处于这一时刻的我们,只需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抵挡外部一切繁华与喧嚣,这样你的心灵才会达到质朴空灵。希望你茁壮成长,切勿被灼热的阳光所烧伤,挺过人生的夏季,一不小心就无归路的夏季。

苦难的第三季,秋。万物萧条,百花凋谢本已是秋天的基本形态,但是,路总是要走的,无论前方是冰川还是悬崖。即便是那人生的低谷,无尽悲凉的秋;我们依旧要经历的。而且,只有走过去,才能看到明媚的春光照耀于人世,生机盎然的外面的世界正欣欣向荣,丝毫不受你在山谷里的哀凉的影响。所以说,走过苦难之秋,就更向那理想的世界靠近,即便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欣慰的是,你不曾放弃,就此沉沦于恼人之秋的山谷。向上走!没有无尽头的深渊,只有懒惰者无知幼稚的心。大师说:“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相信你,必能走过这苦难的秋。

走过四季 第8篇

走过春天,我们能够在春的温暖中感受到生命的蓬勃欲动。从而,也会让自己的激情荡漾在春风春雨里滋生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从春天走到夏天,我们裸露出自己灼热的情怀,风雷抚动着我们的青春,雨水浸泡了岁月的年轮,丰腴的枝叶讲述了成长中的妩媚动人和酸甜苦辣,整个夏天就是在把玩生命最美的乐章。从夏天走到秋天,脚步踏到了一片片金黄,金色的秋天让生命炫耀璀璨。这个季节里,收获的喜悦让很多人乐的忘乎所以,忘却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冬日里无奈的休闲,很多人不得不了账结算,走了多少路走的有多远,哪儿苦哪儿甜,让一无所收的人更紧张更加难得休闲,让走错了路走疼了腿走的撞了南墙的人长夜难眠,冬日里遥远的阳光让人越照越冷。当然,冬天也是更多的人踏雪滑冰、冬泳寒练、进一步结实自己,让自己准备在来年大显身手的好时候。走过四季就是走过生命的一个轮回,每一个轮回都有一些不同的选择。无论眼前有多少种可以自主的选择,其实真正抬腿迈脚时可以行走的路只有一条,因为每一次选择就是更多的放弃之后的一种决定。一次次的决定让我们造就了自己的人生,也让人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实践告诉我们快乐根本就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选择、一种自主的决定。很多人在人生的行走中把理想与前途混为一谈,所谓前途是指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干什么样的事情,所谓理想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咋样的自己。当我们逼着自己埋头工作忙于做事干久了,有遐审视自己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这还是理想中的自己吗?

一年四季走过,回过头来细数落,很难说得清楚那一天干了什么,那一天没干什么,有时甚至觉得一年下来就是一晃而过。直到有一天闲下来、静下来的时候,有时就是在忽然之间觉得自己走了很多路却没有走多远,干了很多活却什么也没有干,做了很多事却没有让人记住干了哪一件。这时候,落寞了的心会感到一阵阵的不安。安心是一个人做人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啊,生活就像一群正在湖中游的鸭子,表面都从容淡定,其实水底下都在拼命地划水,想要过好生活,就要拼命划,优雅需要持久的底气,高贵需要不断地付出。当时间就像手中的泥鳅,在我们一不留神的时候,它便滑溜走了。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才有可能明白得到永恒的钥匙在哪里;懂得利用空间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走向永远的途径在何方。努力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迫随遇而安。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在走过一年四季之后留下闪光靓丽的青春背影,让后来者沿袭而来。

走过心情四季 第9篇

走在明斯克和巴库的大街上,心头总有一丝牵挂:北京此时应是春好,花应正红柳应正绿。不期然间想起了那首曾经呤唱一时的《望春风》。

山迢迢水遥遥路漫漫

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首都,与北京尚无直飞航班。于是,我所随行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取道莫斯科转往明斯克。

?莫斯科,一个对众多中国人来说是充满神圣感甚可说是须仰视才见的地方,无数次,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向往其壮阔雄浑的风采。飞机一落地,我们一行七人就起身整装待发,却不曾想,光是办入关手续我们就在机场一处狭窄简陋的地界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一批一批的客人前赴后继,这块空地也始终是人满为患,队伍中不时有“不够绅士”之士发出不耐的怨声。

身兼代表团秘书长和翻译二职的贾波先生未雨绸缪:“大家不要着急,我每次来都要等上一两个小时。他们就这样,一点办法没有。”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有同机而来的中国人一听立即答话:“就这还国际机场呢,还不如俺们那疙的养鸡场呢!”言语中的那份自豪令众人一乐释然。

枉费了近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在莫斯科所剩时间屈指可数。一出机场,在俄罗斯青年联盟的基娜小姐的陪同下,我们直奔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青盟大本营。

汽车一路向市区驶去,道旁随处可见一丛丛的树林,林中不时还能见到一幢幢与北京的一些老楼同一家族的建筑物。残雪消融,四处一片泥泞,未能一览高高的白桦映衬着湛蓝的天空这一美景,有丝遗憾。车进入市区,到处堵着脏脏的车,缓缓行进,两旁气势恢弘的建筑倒也令人目不暇接,正东张西望间,有人说,红场到了。只可惜红场不能停车,只可惜去往白俄罗斯的班机不可为我们稍事停留,只可惜我们眼睁睁远远对红场行一注目礼即怅然而去……

俄青盟的办公楼离红场很近。不一会儿车停了下来,我们正四下里张望找大门,总以为这个相当于我们共青团中央的所在一定也有个堂皇气派的大门脸,不料想基娜小姐却推开了一扇既小还旧且破的木门,尔后十分优雅地一欠身把我们让了进去。有在此地居住多年的人告诉我们,在东欧国家,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商厦楼堂,大多就是这样一个小门,原因不好细究,但有一点总是说得通的,那就是此地奇寒,小门保暖性强。言外之意还有一些原因,如政府作风朴实,节俭为民、葆有平民心态之类的,我们不笨,倒也能听出几分。

俄罗斯青年联盟的第一书记和国际书记均已等候多时,不及细细叙话,第一书记就告诉客人,必须得边吃边聊了,否则恐怕会赶不上飞机。席间,第一书记说完两国友好再说伊拉克战事,其后就奔中国的非典型肺炎而来。团长为全国青联负责国际事务的副秘书长倪健,做外交工作有经验,自是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一番答话既中肯又让人不得要领。到底也没明白两位书记是否听明白了“非典”情势。只是没有料到,团长能对付这一关,最终还是对付不了入法国那一关,代表团原计划的法国之行最终因“非典”而泡汤。

一餐饭吃得简单高效,印象深刻的倒是俄青盟两位领导人似乎都很年轻,都知出得国门不可随意探问贵庚,但仍是按捺不住动问,对方不仅没有不悦反而笑逐颜开答日:我三十六,他二十五。听得我们面面相觑好生羡慕。

又一次来到机场,此时应已是北京时间的夜间两点了。人困马乏之际,北京市青联副主席戴维女士祈祷说希望有架状况好点的飞机,希望飞机上人不要太多,希望……国家气象局青年工作部部长洪兰江比较现实:别提太多希望了,只要不是图154就行。走到停机坪一看,《中华儿女》的记者弋杨(亦即本女士)乐了:果然不是图154,是图134!

??? 再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原来纷纷嚷嚷坐不惯小飞机的团员在既困且乏情况下,一个个睡得倍儿香,从明斯克机场到纪念日宾馆的也是一路睡过。

温温柔柔的女强人叶局长

经历过了雨雪泥泞的莫斯科,来到明斯克,代表团成员倒有几分意外之喜。在北京时间上午11时明斯克时间早晨7时悠悠醒转,拉开窗帘一看,远处的层林轻烟环绕,以灰白色为基调的建筑整肃有序,洁净宽敞的街道车马稀疏,偶有路人经过,也都锦衣貂冠地裹着,俨然还是一派冬日景象。

在白俄罗斯接待我们的是白教育部青年政策局。该局局长名叶诺娃,一个很独特的女人。她周身很有一种雅致、谦和而智慧的魅力,看人时总略带一丝羞涩,说话不紧不慢亦不夸张煽情,与时下那些叱咤连声的政界女强人形成鲜明对比。代表团成员均很欣赏她,静观她的一举手一投足,深觉做一位令人尊敬的女干部并不一定要靠声势上的喧嚣、言语上的尖刻、肢体上的僵硬、意识上的男性倾向才能做到。可惜当今女政要们大多无此意识,她们一味抹煞身为女性的柔和之美,处处向某些一无风度二无气度的男人看齐,结果却被媒体唤作“政坛人妖”,惜哉!憾哉!

野牛,真牛!

若季诺市距明斯克有两小时车程,这是一个因“别拉斯”重型汽车厂而派生出的城市。整个城市只有六万人。若市市长对代表团一行十分看重,执着地介绍他们的青年工作,细致程度无以复加,到了每一所小学有多少学生都一一告知的程度,别人介绍时他也不断插话。一开始听他语速飞快毫不间歇地介绍一些在我们听来多少有些鸡毛蒜皮的工作情况时,还真有几分不耐,但很快就有一丝一丝的感动浸入心头,为他那份难得的敝帚自珍。就那么一个小城,就那么几个人,能做的、所做的想来都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但人家自己却不这么看,他们为自己做到的每一点感到自豪,全无一丝忸怩与自惭形秽感。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大家大来当,小家小处做。有何不可?而且,从市长的执著介绍中,能体会到他身上那种类似于我们西部人的憨实,更能体会到他对我们一行的重视,他是觉得大家尊贵,面对贵宾要抓住时机摆摆自家的好,我们不也这样吗?

在野牛爱国主义教育中心,一开始我们也觉得条件过于简陋,有些看不上眼,及至看了教员和孩子们表演之后,再看看人家的录像带,慢慢就服气了。他们对孩子们教育落在实处落在细微处,并不是要怎样大张旗鼓大造声势,但一件件一桩桩都能看见实效,孩子们学习怎样救助伤员,怎样防范火灾,甚至学习装卸子弹。这种培训,体能付出以及承受困难度都是很大的,且必须依靠团队力量方能得以过关。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必然会对一代人的集体荣誉感、艰苦承受度甚至于知识结构的组合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看完“野牛”之后,团长赞道:野牛,真牛!来自北京新新建筑公司的总经理石晓岭有感而发,说希望回国后能在这些方面做些投资。其他人则七嘴八舌议论不休,有一点认识相对统一:这样的活动确实不错,但这种方式在国内万万行不通。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生子,我们的父母只会把他们含在嘴里捧在手里,焉有送到那等“不文明处”受大苦出大力之理?

想起曾看过一篇对中日两国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对比分析的文章,其中有提到这样一个细节:中国一所学校里的孩子在课间休息时打闹逗乐,结果一个孩子因笑得喘不上气而意外死亡,家长一纸诉状把学校及班主任告上法庭,指控校方监管不利,要求巨额赔款。且不说官司输赢如何,校方的第一反映就是在第一时间下了一道通知:课间休息时间禁止学生打闹玩耍。只可怜这些离开学校课堂就进入家庭课堂、成天背着向乎于体重相等的书包的孩子们最后一点快乐也被剥夺。而在日本,一个班的孩子去参加野外生存训练,有一个孩子因体力不支不得不退出,家长来了以后千鞠躬万道谦,一个劲说我们的孩子连累大家了。看完这篇文章后不由人冷汗涔涔: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是否会造就截然不同的两代人呢?我们总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却不知人家早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正所谓富不及三代,靠祖荫庇护的好日子终究长久不了的,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靠自己的双手挣生活都是不二法门。

长眠在哈丁土地上“不屈的人”

正在浮想联翩,车行已驶离阳光明媚的若季诺市区,前往哈丁纪念建筑群。就好像是为了配合我们的活动行程似的,刚才还是碧空如洗的蓝天,到了哈丁纪念建筑群后,却是阴云低垂、群山含悲。天冷得我们一个个紧紧攥着手中的鲜花,似乎能从中获得一些暖意。

讲解员是个白俄罗斯老太太,一袭灰衣,浑身写着两个字:肃穆。大使馆陪同人员李海军见我们均是衣衾单薄,于是向白方建议尽量讲得简练一些。翻译过去后老太太不干了,很认真地说,为什么不讲详细,他们这么远来,我要好好地介绍。海军把老太太的话翻译过来后笑着说:“我都怕你们要群殴她”。我忍不住笑出声,又觉不合适,强压脸上的笑意心想群殴我是不会参与的,我喜欢她。临走时我把系在腕上的中国结手链摘下系在她手上,她笑了,很慈爱的样子。想来,她不当讲解员时,一定是个慈祥的老奶奶。

哈丁纪念建筑群是为纪念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被德国法西斯毁掉的哈丁村和其它白俄罗斯村庄,于1969年5月7日在原哈丁村建成纪念建筑雕塑群。

在卫国战争期间,白俄罗斯的哈丁村于1943年3月22日被德国宪兵营放火烧掉,共29户人家,149人,其中包括75个孩子。哈丁建筑雕塑群占地50公顷,恢复了旧哈丁村的原貌。名为“不屈的人”的铜像位于建筑群的中心。旁边是排列很紧的花岗石板,象征法西斯烧死居民的板棚顶。阵亡将士公墓的白色大理石上刻有死难者留给生者的话:“善良的人们,请记住,我们热爱生命、我们的祖国和亲爱的你们。我们被活活烧死了。我们请求所有人:让悲伤和痛苦化做你们的勇敢和力量,为了这个世界永远的和平与安宁,为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再也不会有人被烧死”。在另一面上有生者对死难者的回答:“你们是我们的亲人。在你们面前人们悲伤地低下头。在黑色的灾难日子里,你们没有向法西斯杀人犯屈服。你们接受了死亡,但对祖国强烈的爱却永远不会消失。正如大地和太阳是永恒的一样,人民对你们的思念也将永恒”。

这个纪念建筑群非常有特色,那尊名为“不屈的人”的雕塑高高耸立,衣不敝体满面焦黑的老人抱着死去的孩子,绝望地凝视着远方,那种无声的悲怆与愤懑令今天的观者尤自振憾不已。这尊雕塑成了整个墓地惟一高度,其它的建筑则大多不事张扬,基本与土地融为一体,没有更多的堆砌与雕琢,十分自然素朴。黑土,白桦,高天,空气中弥漫着苍凉的意味,一声声随风飘散的钟声似乎接连着阴阳两界,让人在悲伤死的背后更加深刻地体味生。战争和灭亡的惨痛,留在人民心中的是不可磨灭的创伤。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最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和祖国独立自由的意义与价值。

感慨良多难择一言。轻轻地把花放在墓地上,心中默念,也许在每一个露滴晶莹的清晨,或在每一个月华如水的夜晚,当轻风吹拂着树梢,当花草播洒着芬芳,当鸟语叩动着心弦的时候,这些长眠在地下的不屈的人都会献上一份最真诚的祝福予生者,而生者所拥有的和平与安宁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针叶林里的美丽晚宴

从纪念群离开后,阳光重新钻出云层伴我们继续前行。蜿蜒在林间公路上,放眼望去,成片成片高大笔直的白桦林和郁郁葱葱的针叶林托举着蓝天,远山近水一派明净阔达,心旷神怡间,车停在道旁一所红房子前。原来这就是“游击队员针叶林”餐厅。

晚饭就是在这个名字颇为别致的餐厅里吃的,除了吃饭用了五个半小时之外,这顿晚饭可说是吃得了无遗憾。一进门,几位身着红白相间民族服饰的白俄罗斯姑娘就唱起了动听的迎宾曲,尽管听不懂她们唱的是什么,但旋律却是熟悉的,毕竟中国人有过一段特殊经历,对俄罗斯文化的知解远在其它国度之上。

桌上摆满了丰盛且看似美味的佳肴,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斑斑驳驳洒在每一个脸上,对面的主人言笑晏晏且歌且舞,美丽豪放的白俄罗斯姑娘不时玉臂轻舒圈走一位中方男士与之共舞。置身其中,会喝酒的不会喝酒的都豪情万丈举杯频频,听得懂的听不懂的都神采飞扬祝福绵绵。

静静地体会这份纯美与淳厚,周身环绕着一种暖融融的气息,那一刻真有家山万里咫尺间之感。

与这样的朋友离别,真有一些依依不舍。

阿塞拜疆:火之国 巴库:风之都

照例是乘坐图134来到位于高加索东南部的阿塞拜疆。

与白俄罗斯人大多信奉东正教不同,阿塞拜疆的人民曾一度信奉拜火教,首都巴库既是世界上有名的风城,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拜火教圣地之一。

拜火教起源于中亚,后随古代波斯及后来萨珊王朝的扩张,而影响于欧亚各地。6世纪初,拜火教即已传入中国,音译为袄教,流传于新疆地区。其势力最盛时,东达中国,西至希腊,南入印度,北渐近高加索一带。拜火教以火为光明之神安胡拉的化身。

也许历史上曾有过共同信仰的原因,在阿塞拜疆,代表团一行强烈感受到了这个国家与我国新疆地区文化、习俗的多种相近之处。

一到阿塞拜疆,大家就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崇尚火的国度人民的热情。阿塞拜疆人民对中国人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友好,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见到中国人他们总是首先提起“历史上丝绸之路曾经连接起你我”,以示两国友好源远流长;紧接着就谈到中国近年来的进步与发展,从中可以体会到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急迫心情。

与人民的热情度可相媲美的是阿塞拜疆的天气。

从莺飞草长的北京来到万木萧飒的明斯克,猛不丁还以为那句名言说反了:春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几日后再踏上阿塞拜疆的土地,却仿佛已是夏季。心中默想:此行是否还有秋季等候?

据陪同人员介绍,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四季多风,夏季干旱少雨。自然条件虽不算优越,但这座城市却也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城,市内及附近地区有许多文化古迹,市中心的伊切里舍赫尔城堡建于十三世纪,环山面海,是当年高加索地区最坚固的要塞之一,至今风姿尤存。巴库自古以来以盛产石油著称,今天更是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工业及科技中心。1900年时,巴库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苏联解体后,巴库对外经济联系一度中断,原材料供应和销售遇到极大困难,大部分工厂处于停产状态。与亚美尼亚的冲突又导致几十万阿难民背井离乡,基中大部分涌入巴库,给政府造成沉重压力。近年来,阿亚冲突停火后,经济才逐步复苏。

或许简单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高贵?

在阿方人士的安排下代表团前往库巴区参观。坐在车里,只觉窗外阵阵热浪袭来,吐纳之间满是尘土气息。忍着颠簸与干渴,团员们东张西望谈兴甚浓。路上见到一处前苏联时期修建的化工基地,此基地甚大,车行约需40分钟,但目前实际生产不到可生产能力的十分之一,基地上随处可见废弃的火车车皮与濒临坍塌的厂房。据知情人士介绍,这种情况远非只此一处。继续前行,一路之上,所历尽皆寒微,几可说是满目疮痍。感慨万端之际深感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口渴难耐,不觉想起苏子名句: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看来是人同此心,不一会,阿方的全程陪同—阿塞拜疆青年体育旅游部外事局副局长贾万希尔先生便招呼大家下车用茶。随贾局长走进一能见度极度的“黑店”,刚一进入时四下里一片漆黑,等眼睛适应过来后倒吓了一跳,只见里面全是青年男子围坐喝茶掷髀子。很是纳闷怎有如此多的人大白天不干活在这里喝茶,有陪同人员告知,阿塞拜疆的生活节奏大抵如此。听后心下不由大为焦虑,觉得这些人实在应该躬耕于田亩,应该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 出得门来,贾局长介绍,今日的年轻人都是来参加活动的。忍不住在心中暗笑自己刚才的杞人忧天,想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她自己的气息,每一个国家一定也有她自己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是因为人们生活节奏的散慢和爱闲坐聊天而消亡的。真正消灭人本身恰恰是无尽的贪欲和那些非正义的战争。

中饭是在下午四时许吃到的,对于我们这些好不容易把睡眠时差倒过来肠胃时差却没调整好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以忍受,阿方的陪同人员估计也饿得不轻,祝酒词都简短了许多。待吃到了一定程度时,双方才开始有了力气叙话。聊着聊着,团长突然波澜不兴地问起贾局长一个代表团成员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目前阿塞拜疆青年对俄罗斯的看法与感情。老贾也是多年的外事人员,自自然然顾左右而言他,团长不急不迫不离左右地就着这个话题谈。老贾说他在中国有老先生听见他用俄语说话就上来拥抱他,他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因为现在都说是美国、中国、俄罗斯,或者说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这说明中国的发展确实是巨大的,阿塞拜疆青年人也这么看。团长则说他这一代中国人对俄罗斯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经受的是深重的苦难,目睹了中苏交恶的矛盾。正因为经历了这一段,所以我们中国人才更加崇尚和平,永久的和平。

双方虽然没在一个点上交谈,但都明白对方心意,倒也相谈甚欢。

归途上,再次细看这个地处东西方文明交汇处的国家,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觉。这个国家,虽然贫穷,但在废墟上处处能看到鲜花,孩子们的脸上满是欢欣的笑容,老人们在阳光下闲适地下着国际象棋,牛羊自由自在地在公路两旁的田野中散步。看了这种生活,突然有丝疑惑,那么多国家那么拼命进行掠夺式发展,果真就是对的吗?有个以生活舒适而闻名的国度不欢迎他国移民的一条理由就是:那些国家的人太勤劳了。听了这个理由人们大抵不能明白,问:难道勤劳也是一种罪?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是如此。我们拼命发展,拼命向自然界索取,我们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任意支配它们,但真正获得的愉悦感却又不在于此。普天之下似乎随处可见夸父的后代,在成日家从东往西追逐太阳的过程中老去了无尽的岁月,但不知又有几人能在临进墓地之际心安理得说此生无悔?又有多少人从办公室进了病房然后就直接进了墓地,这样的人生过来何乐之有?

也许简单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高贵?

世间最重是友情

是夜,阿青体旅部部长卡拉耶夫及副部长巴巴耶夫等人在里海边一处独具特色的城堡内宴请代表团,据介绍这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驿站,内有通道直达海上,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

闻听此言不禁心生敬畏。备加虔诚地在桌前坐下,想像着我们的祖先经风历雨长路漂泊来到此地,略事憩息后又上征途,前路依然只有孤单单驼铃相伴,不由对这个此前从未谋面的古驿站心生出几多感激,感谢它曾给予江湖旅人的无限慰藉。

席间,阿方有演艺人士献艺助兴。一位飞刀大师表演了一番后大概是有感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上前将我们的翻译贾波拽上阵。他让贾波平躺在地上,并在贾波肚子上垫了一块一尺见方的木板,而后以口齿衔住五枚飞刃全凭甩头之力一一斜斜钉入木板内。其中有一枚不知是故意还是果真失手,竟扎入贾波身旁的地毯,引得大家一阵惊呼。事后有人悄悄问贾波怕是不怕,只见我们的贾秘书长憨憨一笑说,我有点喝多了。众皆大笑之后皆拊掌庆幸喝多了的是他而不表演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副部长巴巴耶夫举起杯来讲了一个故事:相传远古时候阿塞拜疆有一位有钱人,平日惜财如命不结善缘。一日,死神前来索命,该财迷对死神说,再给我一些时间吧,我实在还没有活够。死神想了想说:那就这样吧。你可以数数你有多少朋友,数出多少位我就再让你活多少年。财迷顿时痛哭流涕,始知世间最重是友情。讲完这个故事,巴巴耶夫举杯一饮而尽,众多新朋老友亦是频频点头大口喝酒。

曲终人散时,曾数次到过中国的部长卡拉耶夫说,中国的许多东西都使他终身难忘的,包括中国的饭,不知各位对阿塞拜疆的饭感觉如何?我在心中默念,阿塞拜疆的饭口感暂且不论,但在这个古驿站里的晚宴却会是我终身难忘的。

走过四季的优秀作文 第10篇

候天阴沉沉,风冷嗖嗖,雪飘了下来?

聪明的泥,肯定想出来了。不错,就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百花争艳,像一块五彩缤纷的蛋糕,软软的;夏天,烈日炎炎,像一盘刚出炉来的重庆辣子鸡,辣辣的;秋天,硕果累累,像刚做出来的冰激淋,凉凉的;冬天,白雪皑皑,像奶

油,白白的。

春天,校园里生机勃勃,野花盛开,杨树的新叶圆圆的,前端突出一个小尖角,远远的看,像一个小绿桃儿;柳树的枝条是鹅黄色的,风一锤,柳枝上的柳叶儿像无数只小手,在向你致意。

8月,街上的柳树根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树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无精打采的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这些白光。整个城市向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

气。大黄狗也趴在凉席上吐着红舌头。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马路被烤化。太阳高兴得蹦了起来,老太太的鸡蛋饼糊在墙上,随着“咝??”的一声,饼烤熟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在秋天,一望无垠的水稻向金黄色的大海,随着轻风吹动,荡起金波,把浓郁的稻香带到四面八方。

清晨,我推开窗户,眼前一片银白色的景象。房子上、松树上、公路上,都堆满了雪,人们缩头缩脑地走在上班、上学的路上。

春天的温暖加上夏天的炎热加上秋天的凉爽再加上冬天的寒冷,拼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走过四季作文 第11篇

春,为绿,万物生长,百花盛开,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蜜蜂,蝴蝶围着花儿飞来飞去,雨密密的,细细地滋润着百花。薄薄的积雪刚刚融开了边儿,绿草芽芽就探出头儿来,仿佛在短暂的天里他们并没有睡去而是伏在雪被下面时刻倾听着春天的脚步。

夏,为赤,在火红的太阳中,人们辛勤劳作,等待丰收。在海浪似的热浪中,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变成了赤色,向行人们打招呼。夏树仓翠,荷花映红,柳树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被煮熟吧?

秋,为橙,落叶纷飞,丰收之季,人们忙着收果实,树枯了,草黄了,便是秋天的象征,动物开始准备冬粮,期待冬天的来临。

冬,为白,半天,风停住,一棵棵银树傲然挺立,一座玉宫平地而起。在这里,银鸡潜形,皓鹤无影,人们只有一种感觉,白,,白!这纯洁的白使人感情沸腾,心灵净化,理性生华。每个人似乎都变得透明无瑕,完全融合在白色的俏丽之中。

走过四季作文 第12篇

重温文字,也是在重温走过四季的美好!

【春】

二月二龙抬头,没想到天气相当不错。顺着湖堤溜达一圈,柳树的枝条已泛绿,芽苞大而饱满,看来用不了几天,春风吹绿树木喽。阳光温暖舒服,索性面向太阳晒晒。在好的冬阳也不及这初春的明媚。泥土松软,踏上去绵绵的,小草还未露头,真想成为第一个与之相遇的人。走在春光里,如此美好!

站在窗前,看春雨。柳枝,越摇越绿。空气,越涤越清新。好想打着雨伞,在雨中!

风裹挟着沙土扑面而来,带上口罩也能嗅到土腥味。长发在风中凌乱,变换着不同的造型,已习惯了,风的不请自来。每到四月都会有几天这样的日子。

走在路上,料峭的寒意一再让我裹紧风衣,人间最美四月天,姗姗来迟!

黄刺玫开了,大朵大朵的黄花在绿叶的陪衬下,艳丽的很。它是灌木,一开一树,有点像蔷薇。我喜欢我们的市花!这个季节是美好的,缤纷的花儿,静悄悄地开,空气中弥漫的香气总是让人沉醉。蓝天,碧绿,花香,微风,好心情不需要太多的元素。

雨后的清晨,漫步湖堤。空气中浓浓的草香,这味道让人清爽,舒服。放眼望去,满目深绿,已找寻不到百花争艳的景象。偶尔看到灌木玫瑰的花朵,但也不在旺盛。花开累了!看到了一处狗尾草,想起小时候用它编兔子的情景,情不自禁蹲下来细细瞧瞧它,和这位昔日的老朋友打个招呼。整洁的路面上有一些灰色的东西在动,近前一看,拇指度大小的蛤嗼,顿时头皮有些麻麻的感觉!我快速的逃走了!现在的湖堤两岸,干净,规整,树木有型,花朵有香,散步休闲的人很多,可我总觉得缺了点野性的美!(五月)

【夏】

拉开窗帘,哦,一束强光入眼来。好早啊,太阳!嗯,天可不够清澈,朦胧中能看到些许蓝。看来被说中了,今天是闷热那种。这般一想,心好像被困住一样。夏,有点恼人!

起的有点早,躺不住,被叽叽喳喳的鸟儿吸引到窗前。天空现着美丽的早霞。棉絮状的云,或成片,或条型,美感十足。眨眼间又四散,红晕褪去。静观其变,倒是挺享受这种捉摸不透的感觉。此时,蓝的天,白的云,日的光,绿的树全是你的,从这方窗接收自然的变幻,你在散放情感的变幻,自在,满足。难怪鸟儿起的这么早!(六月)

伏天,开始了。真是应节气,第一天就38度的高温。天热还好,这个闷劲,着实让人不爽。就像对着个说话吞吞吐吐的人。天整日灰突突的,即使太阳高挂空中,看哪也不透亮,就像眼睛起了矇。整个人,心烦意躁,想集中做事很难。就是你静静地待着,汗也不停地出,黏糊糊,让你只想躲入水里。好不容易挨到晚上,也睡不着,辗转反侧,稀里糊涂的都不知啥时睡着的,大清早,还没起床,知了就开始没完没了的叫,新的一天开始了,可人昏昏沉沉的。

【秋】

立秋过后,天高远了,万里无云的日子多起来。天空蓝的纯粹,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候。不过,太阳好毒辣,中午不打伞,皮肤像被炙烤一样。

刚过九月中旬,早晚温差这么大呢。今天差点穿风衣。哈哈,又是冷空气入侵。不过“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喜欢这瓜果飘香的时节。

金黄的落叶散落在操场的一角,任由秋风的清扫。树上的叶子仍在下落。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挡我对金秋的迷恋。迷恋他的色彩,迷恋他的味道,迷恋他的暖阳。(十月)

【冬】

一睁眼,我已沐浴在暖阳中了。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啦。阳光很足,透过薄薄的纱帘投射到卧室。起初半明半暗,不知不觉,越来越亮。不用捕捉它的身影,它早已俏皮的在你身上耍来耍去。(十一月)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大雪。厚厚的云层,一直压着天空。到了中午太阳才露个头,范着并不刺眼的光芒。看见太阳公公,心温暖了许多。(十二月)

今天是大年初二。雪花,好似应了新春之约,款款而来。扬扬洒洒的雪精灵,随心所欲地飘落。此时,会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雪,听雪?当你心静的时候,一切如此美好!

描写走过四季的作文 第13篇

4月11日,中国代表团在丹麦考察可再生能源与区域供暖系统;

4月18日,丹佛斯亮相中国制冷展,为绿色城镇化支招;

5月21日,丹佛斯与鞍山签订协议,鞍山市民将受益于丹麦区域供暖系统;

倘若需要快速获取丹中绿色合作的最新动态,“绿色国度”网站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大致浏览“绿色国度”后,这一紧凑的时间表随之产生。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负责城市政策研究项目的副主任布鲁斯卡茨曾主张美国应该学习丹麦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高能耗发展模式。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作为一个拥有超过54万人口的城市,其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获得了全球认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在2009年欧洲绿色城市指数排行榜上,哥本哈根名列榜首。随着越来越多的丹麦环保项目遍布世界,丹麦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绿色经济的引领者。

丹麦,这个北欧的童话王国,正在进行“绿色”童话的华丽转身

寒冬已逝,拥抱春天

丹麦自然资源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48.6万公顷,覆盖率约11.4%。与此同时,丹麦工业化起步较晚,直到1950年前后,丹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还是农业和手工业,工业无足轻重。

长久以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丹麦终究没有逃过那场“寒冬”。“绿色国度”联盟执行董事芬恩莫滕森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场前所未有的石油危机降临丹麦。作为能源进口大国的丹麦因此受到重创。”

此后,丹麦政府痛下决心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采取新的能源政策,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于是,丹麦开辟了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径既能够满足对日益增长却居高不下的昂贵能源的需求,又可以关注环境问题。从那时起,当我们碰到能效、可再生能源、废物和资源管理、清洁空气和水资源的谨慎处理等问题时,它不可或缺地变成了国家发展的DNA。”芬恩莫滕森先生说。

三面临海的丹麦风能资源丰富,并且沿岸海水较浅,适合发展风电。20世纪70年代中期,丹麦人发明了风机叶片模型,并造出单机容量22千瓦的风机,由此点燃了丹麦人发展风电的激情。此后的十多年间,政府政策鼓励,大型私营企业纷纷涉足风电产业,个人投资风电场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目前,丹麦私人联合投资风电的合作社已拥有大约15%的风电装机容量。2008年,丹麦向世界出口风电设备和技术总计达57亿欧元,占总出口额的7.2%,风电设备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当今世界大约有1/3的风力发电机都是由丹麦制造出口的。一项由欧盟所做的统计显示,丹麦风电在电力消耗中的比例达到21.22%,这是个奇迹。目前,丹麦已成为全球风能技术的领跑者。

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1975年到2007年,丹麦用于国立大学和科研院所能源研发的资金翻了四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瑞索中心是丹麦专门致力于能源研发的学术机构,除了在风能研究方面实力雄厚,中心在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研究上也极具竞争力。丹麦政府的大胆设想是把丹麦变成“绿色实验室”,鼓励国内外研究人员和企业在丹麦尝试他们的新科技。

绿色经济的盛夏

丹麦内在的危机意识和多年韬光养晦,让这个小国如今成为了“绿色模范生”。

1976年通过的第一个国家能源计划,揭开了丹麦能源结构调整的序幕。在1990年至2001年间,丹麦先后出台“能源2000”、“能源2000跟进计划”、“生物质能协议”、“能源21”、“气候2012”等,其核心都是大力减排和提高能效,以税收手段强制低能效产业逐步改进生产方式,并将税收反哺清洁能源产业,使其稳健发展。比如,1992年,政府对大型电厂的能源和二氧化碳征税,可再生能源则免除该项税收,同时对环境友好型的电力生产进行补贴,这一改革使丹麦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1995年,政府在工业和贸易领域引入了“绿色税收方案”,促使企业能耗更加富有效率,同时让企业看到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可图。1999年开始的电力改革,规定终端消费者20%的能源消耗要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为能源公司创建了巨大的绿色市场。与此同时,政策也保护消费者不会因此而增加消费负担。

丹麦多年来一直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如果说,19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丹麦高能效、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是局部和被动的,那么2008年经济危机和2009年气候变化大会后,丹麦政府则展示了全面和积极改革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争取实现“对化石燃料的零依赖”,使丹麦成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其实在丹麦,减排与经济增长早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限制关系。据丹麦官方的数据,丹麦经济在过去30年里累计增长78%,但能源消耗量基本保持不变。1990年到2007年,丹麦经济增长超过40%,二氧化碳排放量却降低了近14%。这一方面与它高能效的生产方式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丹麦政府上世纪70年代以来坚持鼓励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经历最初的阵痛后,风电产业已经成为丹麦的一张王牌。

据莫滕森先生介绍,能效是丹麦的商标,很多丹麦公司在他们所在的领域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丹佛斯在几个领域都是领头羊如格兰富热调节在高效水泵和绝缘领域,威卢克斯在节能窗领域。但总的来说,丹麦仍然是众多看法和解决方案的参与者。

“在未来很多年,丹麦能源系统将经历一场雄心勃勃的巨变。《2050能源发展计划》中最重要的是竖立的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地带,已经制定的《2020能源发展计划》将50%的丹麦电力供应来自风能。但是风能并不是稳定的来源,所以必须辅以其他能源。丹麦输电网与其他国家相连接以平衡电力系统,如德国、瑞典和挪威。在丹麦电网中,其他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质能和一定程度上的太阳能也是重要的补充。”莫滕森先生告诉记者。

丹麦议会今年3月通过《2020能源计划》,为未来8年的绿色战略确定了行动路线,也为实现长期能源目标打下基础。具体内容包括:2020年,可再生能源满足全国35%的能源需求,其中风电将满足全国50%的电力需求;碳排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34%。丹麦能源大臣马丁利德高在该计划通过后说,这是丹麦有史以来涉及面最广、最环保的一项能源计划,“向绿色可再生能源转型是有代价的,但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未来的代价将更大。”

与世界共享秋实

起伏浅丘,阴郁天穹,排排白色风机

“当风儿在草上吹过去的时候,田野就像一湾湖水,泛起片片涟漪。当风在麦子上扫过去的时候,田野就像一片海,掀起层层浪花”安徒生童话故事里的“风舞蹈”,现代丹麦人却依靠“风”的力量,书写令世人瞩目的人间奇迹。

4月2日,丹麦企业参加第9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

4月11日,中国代表团在丹麦考察可再生能源与区域供暖系统;

4月18日,丹佛斯亮相中国制冷展,为绿色城镇化支招;

5月21日,丹佛斯与鞍山签订协议,鞍山市民将受益于丹麦区域供暖系统;

倘若需要快速获取丹中绿色合作的最新动态,“绿色国度”网站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大致浏览“绿色国度”后,这一紧凑的时间表随之产生。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负责城市政策研究项目的副主任布鲁斯卡茨曾主张美国应该学习丹麦城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高能耗发展模式。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作为一个拥有超过54万人口的城市,其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获得了全球认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在2009年欧洲绿色城市指数排行榜上,哥本哈根名列榜首。随着越来越多的丹麦环保项目遍布世界,丹麦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绿色经济的引领者。

丹麦,这个北欧的童话王国,正在进行“绿色”童话的华丽转身

寒冬已逝,拥抱春天

丹麦自然资源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48.6万公顷,覆盖率约11.4%。与此同时,丹麦工业化起步较晚,直到1950年前后,丹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还是农业和手工业,工业无足轻重。

长久以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丹麦终究没有逃过那场“寒冬”。“绿色国度”联盟执行董事芬恩莫滕森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场前所未有的石油危机降临丹麦。作为能源进口大国的丹麦因此受到重创。”

此后,丹麦政府痛下决心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采取新的能源政策,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于是,丹麦开辟了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径既能够满足对日益增长却居高不下的昂贵能源的需求,又可以关注环境问题。从那时起,当我们碰到能效、可再生能源、废物和资源管理、清洁空气和水资源的谨慎处理等问题时,它不可或缺地变成了国家发展的DNA。”芬恩莫滕森先生说。

三面临海的丹麦风能资源丰富,并且沿岸海水较浅,适合发展风电。20世纪70年代中期,丹麦人发明了风机叶片模型,并造出单机容量22千瓦的风机,由此点燃了丹麦人发展风电的激情。此后的十多年间,政府政策鼓励,大型私营企业纷纷涉足风电产业,个人投资风电场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目前,丹麦私人联合投资风电的合作社已拥有大约15%的风电装机容量。2008年,丹麦向世界出口风电设备和技术总计达57亿欧元,占总出口额的7.2%,风电设备出口占

绿色国度链接:

丹麦已决定领导过渡至绿色增长经济的步伐,并决心在2050年成为全世界首个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作为丹麦官方的绿色品牌,“绿色国度”聚集了在能源、气候、水技术和环境领域的所有领先参与者,以促进有兴趣学习丹麦经验的国际利益攸关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绿色国度”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它,可以了解更多丹麦的宏大计划和其中至关重要的创新解决方案。

“绿色国度”联盟是由丹麦政府、丹麦工业联合会、丹麦能源协会、丹麦农业与食品理事会以及丹麦风能工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组织。丹麦王储腓特烈是主要赞助人之一。

DONG能源公司与丹佛斯公司是绿色国度的商业合作伙伴。“绿色国度”联盟在丹麦企业注册中心CVR的注册名称为:Klimakonsortiet(气候联盟)。

“绿色国度”也提供访问丹麦、亲身体验绿色解决方案的机会,对各国商业机构、政界官员及媒体记者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参访项目。

通过“绿色国度”,我们组织了技术参观,与丹麦在能源、气候适应和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企业及机构的管理层会面与商谈。

Reporter:Denmark established the world's first Ministry of Environment.Over the past 40 years,and Denmark is leading the way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eld and telling us a"green fairytale"double GDP and almost unchanged energy consumption.Renewable energy accounts for about 20%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waste utilization rate reaches 93%.Pleas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is fairytale?Mr.Mortensen:In the 1970’s,Denmark was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oil crises.As an energy importing country the crises hit hard.The country decided to take a new path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still more expensive energy and,at the same time,cater for environmental concerns.Since then it has become a natural part of our country’s collective DNA to think of energy efficiency,renewable energy,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clean air and careful handling of water.This process during decades has enabled Danish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companies to be among world leaders in research and green solutions.And we are very interested to export our experiences so other nations can benefit from our knowledge to implement their own solutions.

Reporter:Denmark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new energy utilization.How many kinds of new energy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utilized and what are they?

Mr.Mortensen:The Danish energy system will go through an enormously ambitious change over the next years.Most important in the new Danish energy plan towards 2050 is the erection of big offshore wind farms and already in 2020 will 50 percent of the Danish electricity supply come originate from wind power.But wind is not a stable source and must be supplemented by other energy sources.The Danish grid is connected to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Germany,Sweden and Norway to balance the system–and in the Danish grid other renewable resources like biomass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sun are important supplements.

Reporter:Long-term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make Danish green economy fly on its own colors and get a firm foothold in the storm of the economic crisis.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conomy,what advantages does green economy have?

Mr.Mortensen:Well,green economy is a part of traditional economy.But renewable energy can make you independent of imports and in the worst case of political crises and explosive rises in energy prizes.But it is encouraging,that a number of the biggest Danish industrial companies are concentrating on green technologies and these years are outperforming other companies in other industrial sectors.Green business is good business.

Reporter:Chinese“12th Five-Year Plan”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 t This plan will guid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Chinese business community and society in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thus giving birth to a large demand for energy saving products and solutions.Will Danmark take some new measures to grasp this opportunity?

Mr.Mortensen:Danish companies are very wary of the needs and ambi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Some of the biggest Danish industrial and consulting companies are strongly present in China to take part in delivering the solutions that will make Chinese cities cleaner and help save lots of energy.Danish companies find China extremely interesting and have very good relations to local and national decision bodies.

Reporter:Chinese gover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pen,and it is a long-term job to cooperate between Danmark and China in the field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Do you have a schedule or timetable in this regard?

Mr.Mortensen:China is regarded 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ner for Denmark by the Danish Government and by business organizations and companies.Our timetable starts NOW–and Danish authorities and green companies are ready to interact with Chinese decision makes anytime.My organization,State of Green,each year receives delegations from China several times a year,and we see these interchanges of opinions and of experiences are very inspiring for both countries.

Reporter:Recently Denmark launched a project planning to build a nursing-home sustainable demonstration in Chongqing in 2016.I wonder whether this act marks that Chongqing has become a green building base of Denmark in China?

Mr.Mortensen:Chongqing is the first place where nursing-homes are built,but Danish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already involved many places around China.To mention just one is the involvement of Danfoss and COWI in the big district heating project in Anshan which will give enormous energy saving benefit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air pollution significantly.

Reporter:Denmark showed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s in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and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Expo.Please introduce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area of green building?

Mr.Mortensen:Energy efficiency is a Danish trademark and several Danish companies are world leaders within their sectors.Danfoss in several–such as heat regulation–Grundfos in efficient water pumps Rockwool in insulation and Velux in energy efficient windows.But overall Denmark is very good in thinking in and managing integrated turnkey solutions with many participants.

Reporter: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Expo?What substantive effects will be brough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y such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