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完美范文第1篇
上周六,我们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基地进行了一次拓展训练,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触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中的灵魂。认识到协作、责任、信任、沟通、执行、竞争、勇气、感恩对于一个有高度竞争力和战斗力的团队的重要意义。
虽然是短短半天时间,但让我受益非浅,在真人CS游戏中,团队的配合和战术的安排尤为重要,通过这次活动,结合平时的工作,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体会:
1、协作。一个成功的结果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取得的。团队的凝聚力、合作意识和高昂士气的作用要得到突出的体现,只有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强烈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表现出一种忠诚对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对团队的成功表现出一种骄傲,对团队的困境表现出一种忧虑时,才会自发的关注自己的言行对于团队的影响,从而把握工作的细节,默契配合、步调一致、群策群力。大家彼此宽容、互相尊重、共同提高、共担责任、共享成功的喜悦。
2、责任。在任务中VIP担负的是责任,保护自己的安全是责任,贴身护卫担负的也是责任,保护VIP的安全宁可牺牲自己的责任。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也应当清楚自己的责任,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合理的定位自己。
3、信任。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它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成功的果实。这就需要团队成员之间、成员与集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信任意味着成员间要互相理解、坦诚相待。信任朋友和同事,其实是给自己机会,因为协作和团结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发现有精准的枪法的人实施个人英雄是不可行的,只有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4、沟通。任何团队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差异决定了沟通的重要性。集思广益必然会产生意见分歧,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达,这都是沟通的环节。良好的沟通可以消除猜疑,排解不满情绪,同时更可以保证有益的想法和信息及时发挥作用,从而为团队创造价值。
5、执行。在任务中,每名队员对连长、指导员的指示要绝对的服从和执行,只有高效、快速的完成指示与自身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目标。在工作中,每个团队成员对即定计划的执行质量,直接影响到所属团队成绩的好坏。再高明的团队战略,都需要团队成员去贯彻执行。团队成员的首要工作重点便是执行,执行力的高低也是团队战斗力的具体体现。
6、竞争。这次活动,我们分成了两队,每个队设了队名、口号、连长和指导员、班长。从活动中我们看出,有了竞争机制,为了完成任务,取得胜利,就必须合作。在我们的工作中,竞争无所不在,我们可以感受到工作过程中,来自方方面面的竞争,使得我们保持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7、勇气。在人生旅途上有许多际遇,也许我们缺乏勇气与之擦肩而过,也许由于团队涣散而与之失之交臂,但是,请相信自己迈出的第一步,相信团队给你的勇气。
8、感恩。教官告诉我们,我们所获得的快乐是参加这次训练的所有人给予的。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的或是失去的,都不要在意;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失去的、回报得到的、回报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回报你的领导、你的下属,回报给过你帮助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忘记过去的不快,看看你的未来,快乐无处不在。用一颗感恩的心,给相识的或是不相识的人,给所有的人,敞开你宽阔的胸怀,放飞你的梦想,去迎接挑战,去收获希望。
短短半天的训练,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身心,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我们深深的感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真正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及它的无穷力量,没有团队的合作,我们谁也无法独自完成任务。我们明白了,这个社会,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强强联合的时代!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亦是如此,没有团队的协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任务,有了团队的配合,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人生没有完美范文第2篇
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如果你的人生是完美的,你会觉得有意义么?有时人生就是一个发现缺陷然后去填补的过程,只有在这个填补缺陷的过程中你才会得到成长,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太过完美的人生,你不觉得无趣么?
一个完美没有曲折的人生,让人没有缺憾,不会理解失去的痛苦和得到的幸福。不懂感恩,不会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善美,什么是真正的丑恶,不懂得珍惜人生路上的一切。
许久以前,在电视和网络中,闻年过耄耋的季老说,请摘去他头上的国学大师等三顶帽子(三辞“桂冠”:一辞“国学大师”,二辞“学界泰斗”,三辞“国宝”)。我还曾和多此一举的炒作联系起来,近期有幸阅读了读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谈人生》一书,看到这篇“不完满才是人生”,感觉很受启发。季老先生在文章中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
想想确实如此:除了苏东坡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外,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还有“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等。由此可知,人自从一生下来,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就注定了每个人生都是不完美的。
记得西游记里最后一集,孙悟空说:天地本不全,人应该也是。想来天地都不齐全,何况小小的人乎!我们都是普通人,何必勉强,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要知道:不完美才是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非常幸运地得到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他却觉得遗憾,因为珍珠上面有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除去这个斑点,它该是多么完美呀!于是,他刮去了珍珠的一部分表层,但斑点还在;他又狠心刮去一层,但斑点依旧存在。于是他不断地刮下去。最后,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此人于是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无比怅悔地对家人说:“当时我若不去计较那个小斑点,现在我手里还会攥着一颗硕大美丽的珍珠啊!”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脚边都有彩贝,手里都有珍珠,只是我们不懂得珍惜,不善于享用,因而错过了多少好运,辜负了多少美丽。
追求完美即是不完美。生活中,多少失落、痛苦和不幸正是源于它。俗话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若过于执着且不肯变通,必然陷入完美主义的心理误区。欲除掉珍珠斑点的那个人一定是最痛苦的人。因为在他的眼中,看到的多是不完美,因而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与成功遥遥相望,最终只落得两手空空。
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不完美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醒,而完美往往是“高处不胜寒”的迷惘。杨绛曾说,她愿有一件凡间的隐形衣,而这隐形衣就是身处卑微。权力、财富上的不完美,使一个人隔绝于世,更能清楚地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认清世间百态。有人甚至说,身体上的不完美成就了霍金。暂且不论此话妥贴与否,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不完美,使他意识到只有靠超越常人的思维才能立足于社会。类于此的事例不胜枚举,而正是这些不完美使一个人清楚地看到前方的路的曲折,路旁的荆棘刺草,也才找到了定位。
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自古文章憎命达,正是文人被贬的政治生活的不完美,成就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仰头大笑出门去”的李白,有着且放白鹿的豁达,“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悲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雄壮,诗仙的价值就在他每句诗中闪现。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公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落魄的文人,有着一份难得的旷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以在不完美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人的存在在于不完美,而人的追求理应是完美。人生境界还有一个层次,那就是经过奋斗把不完满变得完满些。只豁达而不奋斗,就成了玩世不恭,那才是彻底的失败者。人生是不完满的,苍鹰与苍蝇绝非一个样。怨天尤人是不对的。老子说要“无为而治”不是说“无为而掷”,更不等于无所作为睡大觉,所以不完美绝非自暴自弃,无所事事的弱价值取向。我们应有“焚膏油”“恒兀兀”的治学态度,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深得此间真味。(出自韩愈《进学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
过失与缺憾本就是人生的一大组成部分,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过失与缺憾,才能在风雨之后看到彩虹。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在追求所谓的完美,想要拥有完美的亲情,想要拥有完美的爱情,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其实,日有东升西落,月有阴晴圆缺,就连星星也有永恒和殒落。我想,世间本没有完美吧,我们所谓的完美,也不过是在种种缺憾美对比之下的完美而已。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民的真理”。接受不完美,是生存的智慧,是营造快乐人生的技巧。善于接受不完美者,必定会随处有缘,拥有幸福人生。
人生没有完美范文第3篇
提起中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金岳霖,不得不提他终生未娶的事。
1914年,金岳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上文化造诣颇深,在文化界交游甚广,因此几乎每周都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由于金岳霖孑然一生,所以他始终是沙龙的常客。他们三人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很深,一直以来都是比邻而居。即使在战争年代,不在一地居住,金岳霖也是每逢休假,都要到梁家去住上一段时间。
长期以来,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人品、学识颇为赞赏,对她爱慕有加;林徽因亦对金岳霖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有一次,林徽因非常苦恼地对丈夫梁思成说,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听完,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但每次林徽因心中有解不开的心结时,他都会像长辈一样对她悉心引导,这次也不例外。经过一夜的思考,梁思成比较了自己和金岳霖两个人,于是,他郑重地对林徽因说:“我经过深思熟虑,觉得我各方面都不如金岳霖优秀。你是自由的,你可以任意选择所爱。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同样祝你们幸福。”
林徽因同样将自己的想法和梁思成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听完,说:“看来思成是真心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心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那以后,三个人照常来往,从无芥蒂。有时,林徽因和梁思成吵架,还会让冷静、理智的金岳霖当裁判。林徽因夫妇和金岳霖至死都保持着这种纯洁的往来和友谊,金岳霖一生都没有娶妻。
林徽因逝世时,金岳霖说,自己的眼泪都没停过。林徽因去世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晚年的金岳霖跟林徽因夫妇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梁家后人以尊父之礼相待金岳霖,梁从诫都以“金爸”称呼金岳霖,一个大家庭温馨和睦地相处着,犹如当年金岳霖和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同住一起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使金岳霖的心境和情绪没有陷入独身老人的孤独常态。
在金岳霖的人生中,因为没有娶到至爱林徽因实是一件憾事,但他接纳了这种不完美,以平常心态与林徽因、梁思成相处,致使他们的交往从无芥蒂。如果金岳霖最终娶到林徽因,不但破坏了与梁思成的友谊,而且他和林徽因的结合并非会有多么美好,后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尊崇他、钦佩他。况且以失去友情、失去道德而得来的爱情还会是完美的爱情吗?金岳霖不破坏他人婚姻的做法,不但维系了三人纯洁的友谊,而且使金岳霖即使在未婚的情况下,能老有所依,也是人生的一种完美。
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难以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眼中不完美的人生。我们怎样对待这段不完美的人生呢?事实证明,抱怨、心灰意冷、麻木不仁都无济于事,唯有从心底从容地接纳,并努力使其趋近于心目中的完美才是出路。把不完美的人生当成人生的必修课程,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认真对待,努力地修满它,更要学得扎实彻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958年,谢坤山出生在台湾省台东县,为知名的画家。
小时候,谢坤山由于家境困难,念不起书,所以很早就辍学了。生活的贫困使他过早地成熟,他十分理解父母的艰辛和无奈。
16岁那年,谢坤山便到工地上打工,然而可怕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由于误撞高压线,他从此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19岁那年,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他头上,一场事故又使他失去一只眼睛,面对此情景,他心爱的女友也离他而去
面对身体的残缺和人生的打击,谢坤山没有回避,也没有因此沉沦。为了不拖累可怜的父母,也不拖垮这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他选择了四处去流浪,带着一身残缺上路,独自一人,与命运展开博弈。
在流浪的日子里,谢坤山一边打工以糊口,一边尽己所能帮助社会。后来,他渐渐地迷上了绘画,他想通过绘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起初,谢坤山对绘画知识一无所知。因为身上没有足够的钱供自己学习绘画,他就去艺校旁听;没有手他就用牙齿咬住画笔,用舌头搅动,嘴角时常渗出鲜血;少条腿,他就“金鸡独立”作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对绘画的执著与真诚,打动了一位名叫也真的漂亮女孩,也真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入了谢坤山坚实的怀抱。
女孩的到来,使谢坤山生活中有了支点,从此他更加努力地进行绘画创作,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也多次在大赛上获奖。如今的谢坤山不仅战胜了人生的残局,赢得了爱情,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还赢得了事业,成为很有名的画家,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身体的残缺并没有将谢坤山打倒,他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最终人生的缺憾成就了“完美”的人生。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一份超然。用超然的心态看待一切,自然会收获一份完美的人生。
人生没有完美范文第4篇
让梦想陪伴我一生
有人说,能爬上金字塔顶的动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雄鹰博击长空,对此我们毫无疑问,而对于蜗牛,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使在别人看来它是多么微不足道。因为它知道金字塔顶有它的梦想,要知道塔底到塔顶的“道远”距离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一步步艰难跋涉。
生活中,不乏一步成功的雄鹰,而更多的是蜗牛,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路途中长征,我们不断攀登,希望有一天能登上生命中的最高峰,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功,然而,在现实与理想的途中,隔着无数的艰难,或是荆棘,或是坡坷,或遇深渊,或遇高山,这些都是在考验我们生命的强度与韧性。
当入仕为官,施展抱负的理想破灭后,李白接受了这事实,仍呤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佳句勉励自己。于是他纵情傲物,以酒为朋,邀月为友,诵尽明月之诗,歌遍窈窕之章。于是他登上了中国诗歌的最高峰,有人评其诗曰:酒入毫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此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实给予我们的或许不尽人意,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还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踏着现实的阶梯,到达梦想的高度,在过程中让自己完善。然而,有些人却忍受不了这考验,总以为这路程太远,于是放弃,于是失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梦想的家园太完美,美得让你无法接受这天壤之别的现实社会,甚至一个小小的差错都无法让你释怀,你愁眉不展,在吟唱,春暖花开之时却心如刀割,最终你逃走了,带走了你的毕生才华,带走了你对世界的美好憧憬,让一颗闪烁的星星永远失去了光泽。
梦想是什么?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现实是什么?是飘落中被遗失的枫叶;是虚幻中被忘掉的思考;是清醒后的时而迷茫;还是成熟后的豁然开朗?有太多行李就别单独旅行,不能够离开请不要接近, 舍不得结束就不要开始,若想忘记就要一切归零。
“路漫漫真修远兮,事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没有捷径。梦想诚然美丽,但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却隔磁卡一道长长的银河,想领略彼岸的美景吗?那就用现实架一座桥吧,一步步稳稳地踏过去,而不要只想着而忽视了过程,或许美景就在途中,收获也在途中。
人生没有完美范文第5篇
如果,人生没有缺憾,我不会诉说伤痕。如果,人生没有沧桑,我不会书写寂寞。如果真的可以重来,我会选择不惊扰一片落叶,沉默地走过那段时光,即使不再有回忆,即使生活依旧单调。
久未成章,当我舒展十指,想要轻敲一段话,诠释心情的时候,一股身不由己的颤
抖自心而生,直至蔓延到我的指尖。也许,只是酒意在作祟;也许,这种久违的悸动,又令我重新焕发了书写寂寞的快感。
持笔音何在,扪心影不知。未来对我们来说缺乏些张力,毕竟还很遥远。过往充斥着拉力,也总会令人深陷其中的某个漩涡里,独自承受着难以启齿的柔弱与伤痕。
伤痕,无处不在。多样化的世界,成就了多变的生存经历,而生活的幅度也总是注满着弹性,让人完全无法掌握故事的发展,任何完美的设想,最终也总会偏离些许,既定情节的演绎。生活如此,情感亦如此。生命是过程,万象只是点缀,有,则惜;无,亦不取。何须徒惹烦恼,若能做到中而不庸,也罢。
我想,我应该是个简单的人,站在窗前,也会追思着永逝不返的往昔,念着情深已空的一切,在光阴迷茫的视觉下,窥寻着曾经的真性情。 在这个爱不下去,也恨不起来的年纪,我想,亲情和友谊应该是最好的生活调和剂。
斜阳会谢,日落难留。趟过时光的痕迹,我不怕锋芒磨灭,韶华老去,很多事情不需要刻意挽留,花红叶落,岁月迁流,得失不过生存的使然,与坚持与否并无太多关联,而回归也自有缘定之必然。
点墨风云起,杯酒感慨生。当世事千般瞬失如梦,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份微醺的醉意?抑或刹那间便荡空了满腹逸情,倍增了怅然与不安?我承认人性是脆弱的。再坚韧的内心也存有柔情,再冷硬的外壳也会被一颗滚烫的心给撬开一丝罅隙。她耐心的想要靠近,他惊慌中闪避不及。即使她知道,也许执着所换来的仅仅只是伤痕。
私语,一半朦胧、一半温情。即使不置一词,也会在略带威胁的话语中显露出一丝真诚。生活在不同的角落,隔岸的天空下,她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叫做关怀的情意,滋生在暖暖的心间。同样,小心翼翼的微笑背后是否也疯长着某种期待与牵绊?
时光轻逝,岁月转凉,可有一种相知,会让心扉摇动,热泪萦怀?脉脉人生风雨,世事凭笔墨记在心头,纷纷岁月流尽,相思梦老。生涯多砥砺,故事尽蹉跎。也曾临江澎湃激扬,也曾独立黯然神伤。临风的孤单,任谁也无法掩去惆怅,黄昏下的孤影,胸襟亦不能推开寂寞。
如果,我们都能忘记伤痛,不再徘徊,是否记忆就不会盛开那些如花一样,美丽的容颜?若全身心地投入,能换来抽身而退,也许就是上苍赐予的最好的礼物。闲池寂清影,野径疏远香。深山孤岛中少不了寂寞,繁华都市里也离不开伤痕。你在伤痕中步履蹒跚,我在伤痕中踉踉跄跄。你在此间品尝风露,我在远方细嚼烟波。
如果,人生没有伤痕。也就不会记得那段年少的时光下,你是白云一朵,我是蓝天一片的快乐。
如果,人生没有伤痕。波折的生命历程中,也就不会有独自走过一段糟糕时光的勇气与坚强。
如果,人生没有伤痕。这世间,是否也就不会有苦尽思甘味的甜蜜和见证那么多的的精彩与传奇?
人在世上走,又岂能没有几段伤痕。四季轮回中,缘尽、月缺、花谢、叶落皆为伤痕。伤痕中少不了扶风沥雨的洗羁,伤痕中也离不开振胆勇往的磨砺。桥边独坐披衣望,柳下一行落水思。夜来,寻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以孤单的心,静静地舔下往昔的伤痕;用寂寞的眸,阅读下未知的明天,重编一个五彩的梦,留一份憧憬与希冀。
人生没有完美范文第6篇
奉化市裘村镇中心小学周海祥
毕淑敏的《心灵游戏》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她也以游戏的形式,让我们明白内心真正割舍不掉的是什么?内心最需要的是什么?这就是在让我们问自己,我们的内心对对事业,对生活,甚至整个人生的选择。
还记得孟子曾也在阐述着对选择的真谛:鱼,我所欲也,熊掌,我亦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我亦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生之路虽然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毕淑敏用简简单单十来个字,却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贵在选择。我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只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们的一生中,无非就是学业、事业、爱情、理想、家庭这些字眼在我们脑海中转来转去,让我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人生之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曾经流逝的岁月中,也许我们错过了很多绝佳的机会,但这些都不要紧,因为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闭这扇门的同时,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户。所以,无论你置身于怎样的环境中,你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的自由,这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但是不一样的选择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正如不一样的土壤收获不一样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