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情景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 何为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 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观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景氛围,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 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 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景思维, 从而在情景中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2 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2.1 利于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便于学生接受
在课堂中教师将理性的教学内容运用音乐、图画、录像, 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 可以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外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熟悉的景象;使枯燥呆板的文字符号物化为充满生动的丰富形象;使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去直接地感受内涵于情境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 使学生在思索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训练了抽象思维,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
2.2 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内说过:“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 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可见, 好奇心是人们固有的。但中学生的好奇心更为强烈, 他们对新奇事物有一种倾向、注视、接近、探究的反映。一但这种反映得以回报、满足、就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培养起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 情境刺激能够强化学生的反应, 这是由情境设置的多元化特征决定的。情境设置运用电化教学的现代化手段、语言的生动描述以及表演的再现等多元化的形象构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立体空间, 给学生的知觉, 感觉以新的刺激。这一切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至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 作用于学生的心里, 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里状态。
2.3 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流露的真情实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而学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互相感染, 又会扩大情感的受益面;师生情感相互交叉, 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 这一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心里, 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 产生出强烈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念与情感。
2.4 利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准确地说, 应是促进“自我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 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而情境教学往往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之中, 让学生有一种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的感觉, 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 而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往往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问题的答案。学习此时成了他们的自我需要。
3 情境设置的方法
3.1 联系生活法
所谓联系生活法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 通过情境沟通起来, 打开学生生活的库藏, 强化他们的体验, 增进理解。如学习“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 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 有人拦住你, 强行索要2 0元钱, 你准备怎么做?这样的情境由于和同学和生活比较接近, 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辩。
3.2 情境展示法
即通过诸如投影、录像、音乐、小品、漫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况, 渲染适当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和教育学生。由于展示情境的手法立体、多变, 展示的情境内容形象、直观, 令学生感到新鲜、亲切。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这种兴奋性越高, 注意力越集中, 观察就越持久, 越真切, 这就是为想象、情感和思维提供了鲜明的感知目标。需要注意的是, 情境展示的多种手段无需在一堂课中全部使用出来, 而只能结合教材选择一两种运用, 否则过多过滥的感官刺激会造成学生的大脑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而消弱对情境的体验和思考。
3.3 角色扮演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 模仿某种典型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段, 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 去展示情境, 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角色扮演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里需求, 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部分, 即是情境的感受着, 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色扮演法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境和实际生活, 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切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 从而使政治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3.4 实践体验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 充分利用社会大情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自我体验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情境, 只要教师精心地选择社会环境中积极的、光明的教育要素, 带领学生通过参观访问, 社会调查等途径置身于社会情境之中, 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空间, 使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 激发积极的情感、获得相应的知识观念, 培养的行为习惯, 正如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学至行而止矣。”情境设置的方法还有许多种, 诸如情境辨析法、知识迁移法、实物展示法等, 但无论选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从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出发。
4 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情境设置必须境中含情
情境设置的重要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所设置的情境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所以情境设置必须境中含情, 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兴奋点, 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境之中。
4.2 情境设置必须理寓其中
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 其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 情境设置必须理寓其中, 将教学与教育内容寓于情境, 使其具有深刻内涵, 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则情境设置就会失去其核心与灵魂而显得苍白无力, 政治课也随之沦为活动课失去其实效性而缺乏教育意义。
4.3 情境设置要注意角色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角色的选择和对活动程序设计两个方面, 创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加工的灵活性方面, 二者的目的是全面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 为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意识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和缺乏活力的, 其刻板的程序规定与活动内容的僵化设计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重复简单的活动, 其与传统教学法的功效相比别无二致。以上只是我对情境教学的粗浅认识, 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 我愿意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为研究课题, 提出了“情境教学”的创新理念, 阐述了情境教学在便于学生形象化接受、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培养主体性意识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列举了联系生活法、情境展示法、角色扮演法、实践体验法四种常见的情境设置方法, 并指出了情境设置需注意境中含情、理寓其中、尊重自主性与创造性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日语情景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我校的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成已经两年有余,情景教室常常人来人往,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不就是换个地方上课吗?会不会换汤不换药?
其实是不一样的。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大不一样。不论年段,学生但凡听到去实验室上课就特别兴奋,除了“实验”让学生感到新奇之外,专用教室的丰富性、特殊性也是引起他们兴趣的原因。我们的情景教室就是这样一个丰富而又特殊的环境。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乐于到情景教室去上课,课堂活动就容易开展了。
从文化心理来说,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一个四四方方、窗明几净、桌椅成行成列的教学空间里进行学习活动的,这种教室有其规整之美,但同时,又似乎总有一种“庙堂之高”的隐喻在里面,老师与学生的相对位置,也总是一高一低,永远隔着一方讲台。情景教室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样一个传统教室的格局,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相对自由地组合,老师可能为了教学内容会走动到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加上诗歌基地的情景教室本就是以“诗”为纲来布置的,这样的环境,就如苏式园林,给人一种放松的心理暗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滕柏老师在教授《诗经·氓》的时候,将课题定为“三千年前的爱情”。学生对诗作进行阅读研讨、深入理解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场爱情悲剧给我们什么启发?”学生从《氓》的女主人公自然而然地谈到当下的爱情观,气氛活跃,男生和女生都提出了各自的婚恋观。老师在点评之后,引导学生看“诗歌长河”的布置,在这条时间轴上,古今中外诗人的诗作一目了然,老师顺势将舒婷的《致橡树》引入课堂,将两个文本、两种爱情观作了对比,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爱情”这个本该被谈论却常常在传统教室被遮遮掩掩的话题,在情景教室这样一个空间相对独立、坐席相对自由的环境里,被诚恳地、充分地讨论了。
这种情境教学是一种挑战,教师要掌控好课堂的气氛、节奏,就必须对教学资源有更好的运用,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研究,对教学过程有更精巧的设计。
1.促进教学资源的博采精炼
情景教室的教学资源丰富,网络的介入更给了教师无限的空间,情景教室本身的展板布置有时却会被忽视。为了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我们的诗歌基地在设计时丰富了墙面,与情景教室主题相应的图文遍布四周,除了前文提到的“诗歌长河”之外,“红楼诗画”布置了十多首红楼诗歌和《红楼梦》相关情节的图画,“姑苏诗情”布置了苏州诗歌发展介绍,“星河诗梦”布置了39位诺贝尔获奖诗人的头像、简介及代表诗句,“青春诗颂”展示了我校师生的优秀诗作……这些“墙上的资源”,就像是立体的教材,等待我们去使用。
情景教室“校园诗韵”的主题是校园文化,西面墙上展示了校园碑文的一些资料,东面墙上展示了历代与我校镇校之宝“瑞云峰”有关的一组诗歌,教室北面还放置了一座具体而微的“瑞云峰”模型。在这里,我给学生上了一节诗歌鉴赏课——“不一样的瑞云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从东墙上展示的十几首诗作中精心挑选了四首作为教学内容:明代姜埰的《己亥秋日游徐氏东园》、清代徐崧的《题瑞云峰》、近代石予的《旧织造府》和当代刘征的《重访瑞云峰》。这四首诗既是不同时代的作品,在吟咏瑞云峰时,也各有侧重。姜诗以环境的幽静衬托瑞云峰的独特,重在咏石,写其历史悠久,地处灵秀,环境清幽。徐诗借歌颂瑞云峰,托物言志,重在“奇”,奇其“未肯随朱勔”,宁可“傍冏卿”于“荒垄上”,赞其英气。石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旧日院落的荒废衬托瑞云峰的隐没,重在今昔对比,写瑞云峰旧时“无人惜”,终于在织造署旧址收为振华女校校址之际重见天日。刘诗以景抒情,以“飞花点碧潭”之幽景点染,写诗人以石为友,与石相对,重在讽刺世人“拜金”,衬托诗人“拜石”重心,不与世沉浮的志节。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基本把握住了这些重点,而且由此迁移到写作方面,理解到对同一表现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说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个性。
2.促进教学内容的开掘深挖
情景教室墙上的文本是有限的,课堂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就正应了“换汤不换药”的批评了。要避免这种后果,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挖必不可少。
庄颖老师在上完《〈史记〉选读》的《渔夫》《屈原列传》《太史公自序》后把学生带到了“姑苏诗情”情景教室,把校本教材《文学苏州》中唐寅的《把酒对月歌》作为补充教材,教室墙上的《桃花庵歌》也被援引进来。《把酒对月歌》浅显易懂,单独教学也许没什么深度可挖,庄颖老师的课堂中,把唐寅放在以屈原、司马迁为代表的这一群人中看,他们都是遭遇了人生大困厄的人,是在大困厄前思考过“生存还是死亡”的人。一者死,一者生,但他们都是追寻梦想的人!屈原的梦想是楚国的强大,楚国亡,他必死,正因为他死了,他才伟大。司马迁、唐寅的梦想是留下自己生存的证明,即使受辱,即使被冤,活着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偷生”和赴死一样伟大!老师从一篇作品到一个专题,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使学生把所学内容融会贯通,让学生懂得了结合作者的经历和社会背景来读作品,并且让他们体会到由于作者经历的相似,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也会相似。
3.促进教学目标的高瞻远瞩
《文学苏州》《诗海巡览》是我校语文老师自己编写的教材,情景教室的建设使用,也促使教师在更高层面思考校本课程的实施,希望将两者结合,达到“1+1>2”的效果。
“姑苏诗情”教室内有一幅《苏州诗歌地图》,图上以数十个小点分别标注了与苏州诗人有关的地点,这幅地图促使我构思了一个教学设计。在开始使用《文学苏州》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我以“我的文学苏州地图”为题上了一节课。在学生对教材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让学生分三步开展活动:第一步,在地图上(或教材中)找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点(诗人、诗作、地点皆可),和同学交流;第二步,小组交流后,把组员的点串联成一条线路,统观涉及的文学作品,找出这条线路的特点;第三步,根据小组线路的特点,适当增删,形成小组个性化的文学路线,写一个文学苏州路线的文案。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当堂就有小组设计出了“苏州文学中的爱情之旅”“苏州文学中的贬谪之旅”“苏州文学中的美食之旅”等。受到一致好评的是最传统也是最经典的以山塘街为线索的“虎丘山塘文学之旅”:阊门(文徵明《阊门夜泊》)——山塘街(杜荀鹤《送人游吴》)——五人墓、葛贤墓(赵翼《山塘绝句》、张溥《五人墓碑记》)——葫芦庙(曹雪芹《红楼梦》)——南社(柳亚子《孤愤》)——虎丘(苏轼《虎丘寺》、袁宏道《虎丘记》)。
“绘制”文学苏州地图的目的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也是让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吸引他们“多翻翻”。《文学苏州》《诗海巡览》都是我校语文老师的成果,两者都以近似于大学中文系诗歌史课程的面貌呈现。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提出,这样编选是不是偏深,现在的中学生接受起来会不会有困难?他让我们保持警醒:“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它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从其实际水平出发,考虑其可接受度,但又必须设置适当的高度,这就是‘取法其上’的教育原则。”(钱理群《〈诗海巡览〉序言》)
钱理群先生还说:“力所能及地创造一个差强人意的教学小环境,影响一部分学生,也部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其效果当然有限;绝不能指望我们这本教材和相应课堂教学,能根本改变学生的成长环境;但它又确实有效,至少在学生的青少年记忆里,留下吟读诗歌的美好瞬间,播下了一粒诗的种子;我们自己也在与学生共读诗歌中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和教育的意义,这就够了。”
日语情景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情景教学是初中英语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情景教学理念的应用特点,明确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了解当前初中生学习能力,分析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对英语课堂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英语课堂;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学是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外国语言学,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此时若是可以合理引用情景案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丰富课堂氛围,由此情景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至关重要。下面对初中英语情景教学进行深层探索。
一、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对英语课堂的影响
因为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育,最终出现了一批“只会写,不会说”的学生,这是不能满足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的。但在情景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促使他们在沟通和交流中掌握并理解相关内容。情景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而且可以优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促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英语的魅力。
通过了解以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况可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巩固、练习及作业”等步骤进行操作,这些内容全部展现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环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制约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但在情景教学中,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教师只是辅导者和组织者,这样不但可以优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应用语言能力和语言沟通水平[1]。
二、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分析
1.以教材为基础
在以往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以教材为载体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会对教材中提供的场景案例进行想象,机械化地记忆章节单词、短语及句子等,学习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标准。而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全新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在感受深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所学知识点。新课改提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让学生获取优异的成绩,而是要让学生具备熟练应用和表达的技能,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构建丰富多彩的情景案例,以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最新人教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可以用教材中的情景案例进行拓展训练,如:
教师:Xiaohong,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小红:I went to the beach.
教师:Sounds great! Did you go with anyone?
小红:Yes,I went there with my mother.
这种简单的情景对话训练,一方面可以优化学生听力和表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推广全英语教学
有研究表明,学习语言最快的方法就是在目标语言环境中沟通。通过了解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情况可知,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最大因素在于英语语言环境过少。由于我国的母语是汉语,学生从小对英语了解的并不多,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面对的英语沟通环境非常少,此时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管什么时候都用英语,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习心态,并提出高质量的英语语言环境,促使学生更快地获取相关知识,优化英语学习能力。当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学习能力不高,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言也有一定影响,因此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而仿真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提出全英语教学是最佳的选择[2]。
3.支持学生自主参与
在情景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分析,情景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中认识到英语的现实意义和独特魅力,若学生无法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是难以达到预期标准的。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二年级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英语,并锻炼他们的口述能力,可以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准备与“博物馆”有关的小新闻或小知识,而后在下节课上课前用英语讲给班级其他同学听,谁讲得有意义、有独特性就可以获取奖励。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育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不但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提供有效平台,而且可以丰富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在沟通中更好地掌握和記忆所学英语知识。另外,初中英语情景教学还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红兵.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管窥[J].英语教师,2015,15(22):44-45.
[2]吴霞芬.感悟初中英语情景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5):116-117.
日语情景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情景教学 课堂氛围 创设情境
如今,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语言课堂学习氛围,已经成为基本的教学要求。如何才能营造良好的外语课堂学习氛围呢?情景教学弥补了外语教学中缺乏实际的英语语言环境这一不足。搞好情景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灵活激趣,培养兴趣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调动,设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比如我会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让学生大声对自己说:I promise I will do my best.Never,Never,Never,Never give up.进行热身训练。在这环节也可以轮流安排学生在课前的几分钟内进行Short play,Daily talk,Making a guess,A spelling match,Singing a song,A chain word puzzle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前几分钟内快速集中思想,增强自信心,并活跃课堂氛围。
二、通过动作对话,理解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
动作对话的作用在于对动词的运用。通过动作对话的操练掌握动词的用法与时态的运用。另外,在进行情景对话的同时也能掌握新词汇。
教师可针对课文内容做相应的模仿动作,如run,jump,knock(at),lift,ring(up)等引出所要学的单词,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他们在学单词时容易理解和记忆。此外,学习动词时态的运用时,教师可运用动作对话展开。如教师边做跑的动作边提问学生:“what am I doing?”使学生一起回答:“You’re running.”接下来叫几个男女同学分别做不同的动作,如draw,jump,write等,教师在学生做动作时提问学生:“What is she/he doing?”使学生一起回答:“She is drawing/jumping.”这样便训练了不同人称在现在进行时里的运用,另外,教师可编制出如下对话:A:What are you doing?Are you drawing?B:No,I’m writing a composition.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模仿这则对话,互相轮流提问,通过反复操练使他们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陈述句、疑问句及其回答形式。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操练。例如,蒙上一位学生的眼睛,另一位学生做限定的动作,如jump,run,sit(down),stand(up),要求前一位学生猜:“Are you jumping?”全班同学做出“Yes”或“No”的回答。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把时态、句法和单词都融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且印象深刻。
三、音乐渲染,情景模拟
在教仁爱版初二英语教材中“What sweet music”这一课题时,我先播放了一首著名的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学生被深情优雅的音乐所吸引,会唱的学生还跟着节奏轻轻地哼了起来,然后我说:We all enjoyed this music.It’s so nice and some of us can even sing,but do you know who sang this song?有些知道的学生就说Celion Dion(席琳迪翁)。接着我问:Where did she come from?知道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最后再播放几首曲子,问它们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是西方的还是传统的,各种类型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了新课学习中。
四、利用图像,情景模拟,展开联想,帮助理解课文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情景,也可在课前画好一幅图,或是通过网上下载,或是通过其他方法取得合适的图片。要求学生描述图中情景,如学生有困难,则教师可先做示范。例如,在学到关于问路的表达时(如初二英语下册Unit16中的Lesson61),教师可在课前画好一幅类似课文上的街区地图,标上各地方的名称及街道名,要求学生假设自己站在某个位置,描述出通过哪条路、乘几路车,拐哪几道弯,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并标出走过的路线。这样学生就会对图像进行联想,在他表述的同时,复习巩固一些地点名词,如hospital,library,postoffice,etc。
五、设置故事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操练课文对话
现在,我们提倡“精讲多练”的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重要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操练所学知识。如在学对话或故事性课文内容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需要适当地安排任务,或就课文要求实地扮演操练,如Role-play这一语言项目;或另设类似场景,变换形式操练,例如,仁爱版英语有一描述Michael到Kangkang家做客的对话,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到别人家作客的场景,安排几位同学分别扮演host和customer,分组在班上进行表演操练,从而掌握如何招待客人,客人如何提供帮助的表达及客人如何表达告辞等。
设置场景表演对话,其实用性较强。教师可根据所学内容中不同场合设置与其相应的场景,如对话可发生在车站、机场、娱乐场所、家中、学校、医院等不同场合。场景的设置可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客观真实性,这样,他们不但愿意学,而且通过实际运用,掌握得更快。
日语情景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课 题 研 究 实 施 方 案
凤 县 教 研 室
李素红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推行向纵深发展,我县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了更进一步落实好《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拟以《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方法研究》为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本轮课题研究。
二、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积极创设情景,以培养学生“能做某事”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由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目标
1、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反思教学行为,不断积累和提高对所教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其更具真实性,实用性,从而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
2、培养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的能力,理解情景所传递的信息,从而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3、通过情景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教师可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并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基本内容
1、研究对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
2、研究问题:面对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如何开展情景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新教材由于容量大而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使英语学习成为生活实践中的工具。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分析研究初中英语教学的情景设计,使其更具真实性、实用性、生动性、活泼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3、概念界说:
(1)初中:是实施中等义务教育的学段。
(2)英语教学:教师把有关英语方面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3)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
(4)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者的精心备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真实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成果借鉴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借鉴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
深入学习《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研究所教学生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积极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
3、经验总结法
结合实际教学,不断尝试各种有效的方法,善于总结积累、注重研究对比,探求科学、合理、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以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从而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二年。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根据教学实际,通过听课、与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调研,制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向及研究任务。确定实验学校、班级(凤州中学七年级
4、5班)课题组成员及重点实验教师,拟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2009年11月~~2010年7月)
1、教师做好课题实验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明确课题实验研究的中心内容,围绕情景教学这个中心,设计自己的堂课教学。其次,做好参与实验学生的登记造册工作,内容包括之前是否学过英语,家庭环境等情况;第三,自己参与实验的预期目标。
2、了解掌握学生目前英语学习基本情况
3 通过问卷调查、小测验、座谈会、个别交流等方式,从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具体了解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并进行分析,分类,结合课题,确定初期实验的基本思路。
3、研究教材,共同备课
根据实验课题研究方案要求,全面仔细阅读教材,集体备课。实验教师要以情景教学为中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4、定期研讨
期中检测后,上一节研讨课,根据期中检测成绩及授课情况,召开一次实验课题研讨会,对前期实验情况进行回顾,找出优点,分析不足,为后半期矫正课题实验思路提供依据。
(二)、(2010年8月~~2011年1月)
1、反思矫正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反思,同年级上实验研讨课,围绕课题研究,认真评课,从教法及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进行研讨,肯定成绩,分析产生不足的根源。
2、召开学生座谈会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进一步完善教学思路。
3、成果延伸
通过课堂反复矫正、实践,多次反思,研讨,在研究成果方面与同年级教师达成共识,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组织同年级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同时将实验研究成果在组内小范围推广。
4、阶段性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同年级非实验班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在全校上研讨课等形式,在本校英语教研组展评,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教研组内推广,并形成阶段性实验研究小结材料。
5、数据收集及实验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收集各种实验数据,做好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记录,为课题结题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及验收阶段(2011年2月~~2011年7月)
1、实验总结。通过近两年时间的实验研究,总结实验成果。参与实验学校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教研员撰写本次研究结题报告,汇总论文集,课件集。
2、实验验收。接受教研室组织的鉴定研究结果验收。评选优秀论文、课件,通报表彰。
七、研究成果的形式
拟采用实验结题报告、论文及实验汇报课等形式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八、课题组研究机构 组
长:英语教研员
课题组成员:凤州初中七年级全体英语教师。 实验班:凤州初中七年级(4)(5)班。 实验教师:易巧玲
凤县教研室英语组
日语情景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改革,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地应用起来.情景教学法也是目前备受关注和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数学中引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将情景教学进行优化的话,高中数学的学习和效率提高也会更明显.本文就针对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法如何优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景教学;优化策略;分析;探究
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优化措施是要根据高中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展开的.数学成绩对于高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们未来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在高中阶段数学情景教学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必须实行的.
一、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进行优化
在情景教学中优化课程时间安排是指在老师分配教学的时间和学生们练习的时间.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根据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辅助工具来帮助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演绎出来,解答完以后,再由老师统一布置作业和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做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们是主体的观念,当然也造成了课堂时间不平衡的因素.所以说,老师们必须要重视起并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例如,在“三角函数”这节课中,老师们可以创设情景教学并根据教材要讲解的内容整理自己要讲的重点知识,让学生们在课堂准备好相应的资料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点去探索和挖掘出关于本章节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这一步是在挖掘并提高学生们的探索能力.而通过三角函数特有的特点,能让学生们学习该怎么计算周期和单调区间,并分析出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而在学习三角函数的重点难点之后,让学生们整理出自己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这个时候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总结的重点难点问题去认真听讲.这样带问题听课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生们自身的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会大大增加的.
二、在备课上和对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
备课是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把课备好不仅仅是授课前的准备,更是讲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學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学生们的特点,将教学的目标确定好,并把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划分出来,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和同学一起去探讨和解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老师把课备好了,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会显得轻松有利,避免出现避重就轻的情况发生,还能让学生们充分掌握好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另外,老师们还要注意对于数学概念的优化,数学的概念多数都体现在公式里,而在数学公式中的概念都是指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概念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让学生们从抽象的公式中解脱出来,并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认真地了解和应用,还要注意的是在情境教学中要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在情境教学的场景,将数学概念教学充分吸收.而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情境教学的场景时,一定要符合实际的学习情景.
三、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优化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老师要学会用创新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解答提出的问题,例如用“反问”方式来代替自己的解答,这样还能促进学生们思考的能力.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知识,传授学习技巧,很多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有的时候竟然直接给出解题答案.虽然看似学生们把知识点都学会了,但是从实质上根本就没有让学生们掌握解题的方法,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把题想明白了.如果让学生们去做,肯定也是做不出来的.所以说,老师们应该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适当地利用教学情景再加入一些引导元素,让学生们在情境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大脑,并在情境教学中学会独立思考,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学生们提出来的问题,老师可以不用着急回答,让学生们自己先思考几分钟,然后再由老师进行反问,就会帮学生们慢慢的解决问题,并找到答案了.
四、在学生们思维培养方面进行优化
老师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创设出不同的情景,给学生们在心理上制造一种诱导的思维模式,将他们带入到为他们创设的问题情景教学中.例如:在三角函数中,对于奇数和偶数的教学,就可以采取一些艺术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组,再掺杂一些其他的函数变量,老师可以喊奇偶,也可以喊数字,每当喊到数字的时候相对应的学生就要蹲下,老师在慢慢加速的时候,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也开始飞速转动.这样的方式不但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情景教学是在新课改下推行的新的教学方式,也是现在的创新教学的模式之一,在数学的教学中成功引入情景教学并将它应用好,是学生们学好数学的一剂良药.而老师们更要将理论知识和情境教学连合起来发展,才能激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开拓自己的思维,让情景教学的方式成为真正被老师和学生们所利用的最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学生们全面发展的方针和策略,所以说,情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设计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王雅琴.高中数学情景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40.
[2]魏姣.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胡丹丹.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李 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