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面部注射美容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面部注射美容范文(精选10篇)

面部注射美容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180例采用钝头侧孔针对面部注射美容填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90例。研究组采用23G钝头侧孔针进行面部注射玻尿酸填充,对照组采用玻尿酸包装内配置锐针进行面部注射填充。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5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6.56±4.68)岁;眉间纹7例、颞部凹陷19例、鼻唇沟皱纹20例、嘴角纹22例、下眼睑沟8例、苹果肌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70例,年龄30~56岁,平均年龄(40.28±4.23)岁;眉间纹5例、颞部凹陷26例、鼻唇沟皱纹18例、嘴角纹25例、下眼睑沟6例、苹果肌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玻尿酸包装内配置锐针进行面部注射除皱,锐针的型号为276G×12mm。治疗组:采用钝头侧孔针进行面部注射除皱,钝头侧孔针型号为23G×40mm。

面部注射填充的方法:①用记号笔在面部标记注射点;②对面部注射点进行消毒;③普通锐针穿破面部皮肤层,然后取出;④钝头针对先前的穿刺点进行面部的注射,边撤针头边推注射产品,走针方向呈扇形,;⑤注射完成后进行消毒,并在注射范围涂上金霉素眼膏。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注射面部除皱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眉间纹、颞部凹陷、鼻唇沟皱纹、嘴角纹、下眼睑沟以及苹果肌注射填充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率采用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研究组面部注射填充后,患者的疼痛比例为1.11%,无红肿以淤青不良反应的出现,对照组患者红肿的比例为3.33%,淤青比例为3.33%。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除皱效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面部不同部位的填充效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的填充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钝头侧孔针是在针体侧有一圆弧形的小孔,面部除皱产品就是通过这个小孔在患者面部穿刺部位进行释放[1]。钝头侧孔针与普通的锐针相比的优势在于,钝头侧孔针针头是圆钝的型的,在实际注射面部穿刺点的过程中,若针头碰到患者面部的血管和神经,会自动避开,有效地控制了穿破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面部在注射后出现淤青和神经损伤的几率[2]。

运用钝头侧孔针进行面部注射填充有儿下几点优势:①减少患者在注射过程中的疼痛,钝针侧孔针的针头穿刺皮肤的过程中,会自动地避开患者面部的血管和神经,并且一个穿刺点就能完成这个填充部位所需的注射量[3]。但普通的锐针在注射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几次的穿刺和注射才能完成某个部位的注射填充,因此,钝头侧孔针在面部美容注射填充的运用,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②降低红肿、淤青等不浪反应,由于钝头侧孔针能自动地避开血管,大大地减少了患者出血的几率[4]。除此之外,运用钝针侧孔针在给患者面部注射后,几乎看不到针孔,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5]。

3.2 从上述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注射填充不良反应比较

(表1)中可得出,研究组采用钝头侧孔针面部注射后,患者的疼痛比例为1.11%,无红肿以淤青不良反应的出现对照组患者红肿的比例为3.33%,淤青比例为3.33%,无疼痛的不良反应出现。这说明采用钝头侧孔针能更好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6]。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面部不同部位的填充效果中(表2)可得出,研究组眉间纹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颞部凹陷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鼻唇沟皱纹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92.3%;嘴角纹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9%;下眼睑沟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6.6%;苹果肌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0.0%。总之,研究组的注射填充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钝头侧孔针进行面部注射填充,可以减少患者出现疼痛、淤青以及红肿等不良反应[7],有效地提高填充效果以及患者对除皱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大量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潘卫利,陆威,陶小华,等.长期重复应用A型肉毒毒素面部除皱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0,16(5):307-309.

[2]陈卓,戴霞,陶灵,等.1028例双美注射去除面部皱纹的近期临床效果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6):604-606,607.

[3]林茂辉,刘传君.1例A型肉毒素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4):429-430.

[4]张克勤.肉毒毒素面部注射进行面部除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2-3.

[5]孙瑛,孙玉萍,于波,等.A型肉毒毒素注射除皱致面部表情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74-75.

[6]余海,黄谢山,钟伟,等.改良除皱切口在颌面部美容学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3-15.

体验面部综合美容手术 第2篇

重睑成形及隆鼻术单睑低鼻者,单睑常给人以眼睛小、疲乏无神的感觉;另外,在功能上也无重睑者富于情感的表露。通过重睑成形术可使眼裂增大,使人眼神更灵活,容貌更俊俏。尽管如此,由于鼻部尤其是鼻根部较低,两眼角距离较宽,眼角内有纵向皮肤皱襞等,仍使得眼角鼻根区域缺乏立体感。而通过隆鼻术,使鼻部外形更自然,形成更加符合美学原则的额鼻角、鼻面角及鼻唇角,并与面部具有协调的弧度。重睑成形术通常有切开法和埋线法,隆鼻术常采用硅胶支架或膨体聚乙烯材料。

隆额隆眉隆颞术东方美学观点认为,椭圆形脸瓜子脸为女性最漂亮的脸型。可是有些女性颞部较狭窄,同时额部、眉弓较低,为了改善脸型,隆颞的同时需增高额部和眉弓。隆颞术依据颞部凹陷的程度和形状选取相适合的填充材料来恢复脸的弧度,再根据颞部、眉弓的高度选择相应的填充材料,即可获得符合东方美学特点的脸型。目前的填充材料有自体真皮脂肪组织及人工生物材料膨体聚乙烯、Gore-tex,前者需供瓣区,故有供区瘢痕、创伤及少数人因术后颞部真皮脂肪瓣吸收而呈轻度凹陷等后遗症,但不会有排异性;后者不需供区?且这些生物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故常被采用。

颞部除皱及隆颞术颞部有凹陷者常常伴有颞部皱纹、皮肤松弛及眼角下移,因此在行颞部填充术同时需行颞部上提术,以去除颞部多余皮肤及鱼尾纹,使眼角上移,不仅可丰满颞部、改善脸型,而且使颞部及眼角皮肤富于弹性。

隆骸及咬肌肥大切除、下颌角肥大切除术方形脸者其双侧下颌角肥大及咬肌肥厚,而下颌骨骸部后缩,又称为小颌畸形,通常是下颌支和下颌骨体发育不全造成的。符合美学的下颌前缘应在鼻尖和上唇向下的连线上,而方形脸者其下颌前缘常在上述连线的后方。此种人在切除肥大的咬肌及向外突出的下颌角的同时,往往还需行隆骸术,以达到良好的面部形态。隆骸术需要的材料常有自体髂骨或者人工材料硅胶或人工骨、膨体聚乙烯材料、Gore-tex。

面部除皱术及鼻唇沟、下颌吸脂术面部老化的表现除面颊部皮肤松弛、皱纹、下颌缘部位“垂肉”、腮腺下垂外,还往往有鼻唇沟及下颌部位脂肪堆积。因此,为了获得一个协调而年轻的面部表现,在行面部除皱术的同时,常需行鼻唇沟、下颌区的吸脂术。

面部的美容手术只有考虑得更加全面而富于整体观念,才能获得良好、协调的美容效果。

面部注射美容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面部美容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9例, 女性患者56例, 年龄为21~57岁, 平均年龄为 (39.17±3.82) 岁, 每部位注射脂肪量为3.5~13ml, 平均注射量为 (9.62±1.24) ml, 按照注射部位划分, 额部凹陷患者21例, 颞部凹陷患者15例, 面部皱纹凹陷患者11例, 颊部凹陷患者9例, 鼻唇沟凹陷患者9例。

1.2方法

参考患者脸型, 应用亚甲蓝标记大腿供脂区和受区, 确认填充范围和填充厚度, 脂肪的准备量应为植入量的2倍。脂肪制备:供脂区进行肿胀麻醉, 应用20ml注射器连接双孔抽脂管, 插入脂肪层, 采用手工负压抽吸, 取出脂肪悬浊液, 静置10min, 排除黄色脂肪颗粒, 备用。脂肪填充:利多卡因局麻后, 在相对隐蔽部位穿刺, 放置吸脂针, 注射部位为面部皮下组织层, 每隧道注射量应低于1ml, 一面退针、一面注射、一面塑性, 保证脂肪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受区。手术伤口应用医用胶粘合, 可根据需要使用敷料轻度压迫, 局部应暴露。术后服用奥司明, 每日服药2次, 连续6d;服用维生素E, 每日服药3次, 连续用药一个月;视情况给予按摩护理, 按摩用保证动作轻柔, 保证患者无明显疼痛感, 持续按摩3个月。

2 结果

61例患者为注射一次, 4例患者为注射两次, 患者术后1月、6月、12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8.46%、95.38%、89.23%, 治疗效果理想。具体见表1。患者术后均出现轻度的疼痛、发红反应, 但未出现感染、血肿、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可弥补传统治疗方案的不足, 对面部老化患者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创伤。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可达到塑性效果, 符合患者面部特征, 使患者感觉年轻化 [3]。同时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可增加皮内胶原的含量, 皮肤纹理及柔软度得到明显改善, 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不留瘢痕、可反复注射等特点[4,5]。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可达到面部美容效果, 笔者体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7,8,9,10]: (1) 大腿作为供脂区, 其脂肪颗粒较其他部位纯度更高, 纤维组织的含量明显减少, 成活率也随着增加。 (2) 手工注射肿胀液, 通过负压抽吸脂肪悬浊液获取的脂肪细胞中仅有10%脂肪细胞被破坏。 (3) 通过自然静置法排除下层的水份, 保证提取更多的脂肪细胞颗粒, 静置获得的脂肪细胞明显优于离心提取存活率。 (4) 在标记区域内放置2mm吸脂针, 可在皮下脂肪层采用多通道穿刺, 离断纤维粘连, 受区的中央部位仍有组织粘连, 扩大颗粒脂肪同受区的接触面积, 保证组织具有良好血液供应。退针时将脂肪颗粒注入受区, 但注意不注入肌肉收缩。 (5) 自体脂肪具有一定吸收, 术中严密观察注入量的舒适度, 多选择高于周围皮面5mm为适宜注入量, 并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按摩和塑性, 这不仅可以保证脂肪颗粒同受区充分接触, 建立血供, 避免出现硬结。 (6) 术后因受区肿胀导致压力增加, 引发脂肪细胞受损, 术后服用奥司明可保证静脉回流, 改善微循环, 必要情况下应用氢氯噻嗪可保证水肿吸收, 服用维生素E可有效提高脂肪细胞的耐受力, 提高脂肪活性, 术后应尽量避免移植区域表情肌活动, 避免造成新生血管损伤。

因面部血液丰富, 其作为脂肪移植受区, 可提供较好的受床, 移植量相对较少, 有助于脂肪成活。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血运建立前运用组织液渗透保持活力, 前脂肪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增加[11,12]。受区建立血运, 前脂肪转换成为成熟脂肪细胞, 而不能成活的细胞逐渐被吸收, 终被组织细胞替代。

本研究显示, 患者术后1月、6月、12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8.46%、95.38%、89.23%, 治疗效果显著所, 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血肿、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综上所述,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应用于面部美容, 其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并发症低等特点,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越波, 徐培君, 胡锡浩, 等.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美容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 (4) :367-368, 374.

[2]吕长久, 焦智慧, 牛志超, 等.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 (7) :92-93.

[3]谢艾玲, 孟令军, 牛磊, 等.自体脂肪颗粒多层次注射移植矫治面部凹陷畸形[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 (7) :1745-1746.

[4]徐亚红, 赵艳, 姜南.自体脂肪颗粒在矫正颞部凹陷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21) :172-173.

[5]王艳波, 郑斌, 翟彦刚, 等.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11) :875-877.

[6]黄泽春, 晏丹, 谭章梅, 等.红外线治疗对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 (11) :1583-1585.

[7]汤苏阳, 李彦, 闫俊灵, 等.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 8 (6) :433-438.

[8]李瑛.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注射填充技术在美容外科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5) :160-161.

[9]陈建军, 陈彩, 卢家灵, 等.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下部轮廓整形术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 2013, 8 (3) :314-315.

[10]闫小林, 孙嘉阳.自体脂肪移植中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3, 7 (4) :232-233.

[11]赵坤, 梁杰, 彭智.提高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5) :238-240.

面部注射美容 第4篇

【关键词】美容外科技术;面部创伤修复;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29-01

面部创伤是一种常见病,在治疗时大多会只是进行清创缝合处理,并且只注重于止血和缝合伤口,而对于日后患者的美容问题考虑的并不多,这样在面部伤口愈合之后会留下比较丑的瘢痕,患者的心理就会产生阴影,一般会再去进行美容整形。而在我院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采用美容外科手术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面部创伤患者50例,对这些患者采用皮肤磨消术、局部皮瓣转移术以及激光治疗等等外科美容手术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修复患者的组织皮肤,并且强化手术后康瘢痕的治疗措施。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面部创伤患者,其中男13例,女37例,患者的年龄在3~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 15.1)岁。所有患者都没有生命危险,并且生命特征稳定。创伤的部位在前额的有12例,眼周的有6例,鼻部的有5例,口部的有5例,耳周的有2例,面颊的有7例,下颌的有13例。患者中大多为划伤和切割伤。患者大多因为交通事故而致伤,并且伴有四肢部位的损伤。

1.2 方法:美容外科技术分六个步骤:1、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仔细检查患者,排除复合伤的存在,如果遇到存在开放性骨折和气胸等情况时应当立即优先予以处理。2、清创:在清理创口时,要清理包括创口内异物和血凝块,将其彻底清除、冲洗和消毒,以免重要的神经遭到感染。采用电凝和结扎止血的方法防治血肿的形成。3、采用皮肤磨削机对切口和皮肤的擦伤处以及伤口周围1cm的皮肤进行消磨处理,达到真皮浅层即可,然后去除擦伤区的粉尘,对于肾不足之中比较明显的粉尘尽量进行小切口的切除,对于面积较大不能切除的进行激光照射,达到爆破粉尘的目的。4、缺损组织修复:将条形裂口改为W形。对于有组织缺损伤口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考虑其器官的形态等等因素。然后设计局部皮瓣,各个因素需要考虑周到,从而避免眼、鼻、口角发生移位变形的情况。5、缝合伤口:准确的缝合肌层、皮下组织以及皮肤,在缝合时注意不能出现两侧裂缘的情况发生。6、术后处理:手术后进行无菌包扎,患者需要做到及时吃药,口服或者 静滴抗生素3d,在手术后7d拆线,在拆线之后今早的进行抗瘢痕治疗,并且注意防晒。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伤口都在I期内愈合,在手术3~6个月后,患者没有出现粉尘着色的现象,不过有轻度的色素沉淀,在出现后3个月内自然消失,患者瘢痕的情况并不明显,也没有出现继发畸形的现象。48例患者手术后都没有再次进美容整形手术,对治疗效果很满意。还有一例因为外眼角轻度下垂,在6个月后再次进行了手术整形。

3 讨论

3.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患者对于面部损伤的修复治疗效果不再仅仅停留于创伤的愈合,患者更加在意的是面部外形的美观等等方面。对于面部的创伤,应当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受伤的程度和深度、部位等等因素,采取综合的手术方法。如果处理不当,会在患者的面部留下难以处理的问题,例如:粉尘着色、瘢痕增生、眼鼻口角畸形等等问题。这样就极大的伤害了患者的自信心,很可能进一步造成患者的心理阴影,使患者再次或多次的进行美容手术。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还有可能牵涉到赔偿等等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所以在面部创伤后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2]。

3.2 皮肤消磨术是美容外科手术最为常见的技术,其在处理面部瘢痕的修复问题上有着比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此技术能够避免常规清除粉尘会遗留下异物在皮下组织的缺点,其在处理创面时能够比较彻底的清洁粉尘,大大的减少手术后粉尘的发生率。同时在清洁的时候还会对创面进行同色性和同质性的修复,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隐藏术后留下的创伤。

总上所述,对于面部创伤采用美容外科技术能够兼顾患者术后器官的功能和美观,同时给患者减轻经济上的负担,是一种有效的技术,适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02-904.

面部注射美容 第5篇

关键词:颌面部协管瘤,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微波热凝

血管瘤常见于口腔颌面部疾病中, 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或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由于颌面部血管瘤增长比较快速, 很快就会出现面部的畸形, 造成功能障碍, 严重时血管瘤的表面皮肤以及粘膜则会出现破溃, 从而诱发感染。传统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为激光、手术以及冷冻等, 但治疗的效果不太理想, 不良反较多, 因此则需进一步的将治疗此病的方法予以提升与改进。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 通过对其中44例患者利用微波热凝结合平阳霉素瘤内注射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都没有经过任何治疗, 颌面部血管瘤体均不同程度的增大, 同时瘤体表面皮肤破溃, 黏膜色泽不正常。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个44例。观察组男患者为24例, 女患者20例, 年龄 (1~27) 岁, 平均年龄 (11.3±6.8) 岁。对照组男患者21例, 女患者23例, 年龄 (2~28) 岁, 平均年龄 (12.4±7.6) 岁。两组性别、年龄、平均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利用型号不同的微波热凝针根据患者颌面部血管瘤体的大小、边界、部位以及深度等插进瘤体内部, 待微波热凝治疗完后, 在通过对患者体重以及年龄的了解来将平阳霉素 (天津太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932) 注射到瘤内, 1岁~6岁的儿童以及颌面部血管瘤相对较少3~7mg/ 次, 6岁~27岁的患者以及颌面部血管瘤较大7~9mg/次。对照组只单纯的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到瘤内, 注射的深度为0.6~0.7左后, 用量与观察组相同, 具体操作:将平阳霉素与生理盐水进行溶合, 利用多点进行注射, 每点为0.6ml, 如进行6次或6次以上治疗无效则停止治疗。

1.3 疗效评价

显效:肿瘤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肿瘤以及临床症状明显消退, 无增大情况出现。无效:治疗后无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并以 (%) 表示, 若 (P<0.05) , 则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 效有3 1例 , 有效6例 , 无效4例 , 总有效84.09%, 对照组显效25例, 有效4例, 无效19例, 总有效65.91%。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一所示:

3 讨论

血管瘤又称脉管瘤, 是由淋巴以及血管出现肿瘤或畸形所形成的先天良性病变。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或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血管瘤来自人体残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 多出现在口腔颌面部, 占其全身血管瘤的63%, 其中大部分都发病在人的皮下组织、表层皮肤、口腔黏膜、等组织, 少部分部分则存在与人体颌骨内以及深结构的组织。通常颌面部血管瘤增长比较快速, 很快就会出现面部的畸形, 造成功能障碍, 严重时血管瘤的表面皮肤以及粘膜则会出现破溃, 从而诱发感染。传统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为激光、手术以及冷冻等, 但治疗的效果不太理想, 不良反较多。有关医学界专家则提出了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在实际实施中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的疗效较好, 治疗后很少有复发的可能, 同时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的感觉, 一些肿胀与疼痛反应较轻[1]。平阳霉素:是一种抗肿瘤的药物, 是在平阳链球菌中所提取出来的, 博莱霉素是它的主要成分, 它主要是通过对血内皮细胞进行破坏, 造成血栓的出现, 使得形成纤维化, 从而消除颌面部血管瘤。据有关研究表明, 采用此种治疗方法造成血栓以及炎症没有传统的治疗方法明显。如患者对类固醇治疗的疗效不明显是可用平阳霉素进行治疗。

同时有研究表明在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基础上在联合微波热凝进行治疗, 其疗效高于单纯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的疗效[2]。微泼热凝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对人体损伤较小, 同时有效的防止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 例如功能障碍以及外观畸形等。微波是一种极高的电磁辐射, 它主要是通过天线直接对病变的组织进行辐射, 使其出现凝固、脱水以及产生高温, 从而对组织的机构进行破话, 抑制颌面部血管瘤体的血流速度[3]。

本研究认为采用微波热凝结合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比只单纯应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的疗效更好,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平有, 陈娥, 牛贤奎, 等.平阳霉素在介入治疗舌、颌面部血管瘤中的临床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3 (6) :454-455.

[2]王焱.微波热凝联合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14) :2134-2136.

面部美容中自体脂肪颗粒的应用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8月到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美容修复的面部凹陷患者50例, 纳入标准:符合面部凹陷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60岁, 性别不限;不同程度的因衰老或消瘦导致面颊部凹陷, 双颞部凹陷;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化学烧伤、 电击伤;身体原发恶性肿瘤。其中男8例, 女42例;年龄21岁~59岁, 平均45.09±2.11岁;凹陷面积48%~12%, 平均25.24±4.13%。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人工组织代用品植入术。治疗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 脂肪采集部位均为下腹部, 用注射器缓慢推注肿胀麻醉液进行麻醉后, 用20ml注射器配以直径2mm脂肪专用抽吸针进行抽吸脂肪颗粒。从空针下方排出下层液体及液化脂肪, 用生理盐水冲洗得到纯化脂肪颗粒。标记面部凹陷的位置, 直径2.0mm脂肪抽吸针在标记范围内进行穿刺, 以形成适当腔隙容纳脂肪颗粒, 然后自远端开始放射状缓慢注入脂肪颗粒, 确保脂肪颗粒均匀分布于凹陷部位。术后供区加压包扎, 积极抗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30d、60d的凹陷面愈合情况, 同时术后随访60d,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数据组间对比采用卡方分析, 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凹陷面愈合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完成美容修复, 治疗组术后30d和60d的凹陷面愈合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随访60d, 治疗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 经处理后都明显好转。见表2。

3讨论

常规整容方法中, 采用人工组织代用品植入术虽能取得较好效果, 但机体排斥较强, 导致预后效果不好。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自体脂肪颗粒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自体组织, 其生物学特性远优于任何假体材料;自体脂肪充填不会引起人体的内分泌环境改变。同时手术在局麻下进行, 术后恢复自然、柔软。同时在本文采用的方法中, 我们轻柔吸脂, 完整提取脂肪细胞, 经过实验室严格的离心提纯、培养, 加入自体细胞激活因子后, 便可以用来回填, 形成自我再生旺盛、净化纯净的脂肪细胞颗粒, 从而有更好的效果。用空针吸脂, 其负压不超过0.05MPa, 可减少细胞的破坏。本文所有患者完成美容修复。

常规美容后常伴有副作用发生,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不良反应较少。同时脂肪填充可激活人体再生和修复功能, 促进细胞再生, 保持细胞衰退和再生长的动态平衡[1]。本文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 经处理后明显好转。

面部美容中自体脂肪颗粒的应用能有效促进面部凹陷的愈合,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面部美容中自体脂肪颗粒的应用效果。方法:面部凹陷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给予人工组织代用品植入术, 治疗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完成美容修复, 治疗组术后30d和60d的凹陷面愈合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 处理后都明显好转。结论:面部美容中自体脂肪颗粒的应用能有效促进面部凹陷的愈合,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体颗粒脂肪,面部美容,面部凹陷

参考文献

面部注射美容 第7篇

痤疮, 中医称粉刺, 是发生于面部、胸背等部位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多发于青少年发育时期及中年男女, 呈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等多种损害。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主要是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和局部感染痤疮杆菌所致, 用雌激素内服治疗虽有效, 但因不良反应太大, 容易导致癌症, 所以临床很少使用;外用抗菌素类药物其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笔者近年来用中药内服并外用治疗本病,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0例患者中, 男性173例, 女性307例;年龄最小14岁, 最大45岁;病程最短20d, 最长11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0例, 男性105例, 女性215例;年龄最小16岁, 最大45岁;病程最短20d, 最长11年, 使用去痘美容方治疗。对照组160例, 男性68例, 女性92例;年龄最小14岁, 最大42岁;病程最短30d, 最长9年, 使用氯霉素酊外涂加维生素C口服治疗。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A.祛痘美容方基本组成:公英15g、地丁15g、栀子10g、马齿苋10g、鱼腥草10g、僵蚕6g、苦参10g、红花6g、玫瑰花10g、当归10g、炙甘草6g。

B.临床分型:a.肺热型:面色潮红, 丘疹色红, 或有痒痛, 主要分布于上面部,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以清肺散风。上方加酒芩、薄荷;b.胃热型:皮疹红肿疼痛, 或有脓疱, 主要分布于口周, 伴口臭、尿黄、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以清热化湿。上方加黄连、黄柏、大黄 (后下) ;c.痰湿型:皮疹结成囊肿或硬结, 无明显红肿, 舌淡胖苔薄脉滑, 治以消痰软坚, 活血化瘀。上方去马齿苋、鱼腥草, 加薏苡仁、昆布、白芷。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肺胃湿热并重, 面部痤疮多见色红、有脓头且大而坚硬, 所以治疗上常肺胃湿热兼清, 并凉血解毒、软坚散结, 同时考虑去印痕、增白之美容功效。以上方剂水煎之, 煎前两遍用于口服, 早晚空腹饮用;煎第3遍用于洗敷面部:每晚睡前洗净面部, 然后用纱布蘸温热药汁洗敷面部, 持续20~30min, 完后不要用清水冲洗面部药汁, 带药入睡即可。如此反复, 每日一剂。

2.2 对照组:

面部涂氯霉素酊, 3次/d;口服维生素C, 每次200mg, 每日三次。

3 治疗标准

痊愈:面部痤疮全部消失, 停药3个月未见复发。

显效:面部痤疮消失80%以上, 或治愈后停药3个月内有零星复发。

有效:面部痤疮消失50%以上、80%以下, 或虽大部分消失, 但一停药即有半数以上复发。

无效:用药后面部状况不见明显改善。

4 结果

P<0.05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5 病案举例

患者, 女, 23岁, 1年前开始面部起红色丘疹, 遍布额头、面颊、口周甚至颈部, 可见大量白色脓头, 面色潮红伴口干、喜食冷饮、便秘,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数略滑。曾口服维生素C, 外涂氯霉素酊、肤轻松软膏等, 未见明显效果, 给与祛痘美容方加减 (公英15g、地丁15g、鱼腥草10g、马齿苋10g、栀子10g黄芩10g、薄荷10g、白芷10g、黄连6g、黄柏10g、大黄5g、后下、苦参10g、僵蚕6g、当归6g、红花6g、玫瑰花10g、炙甘草6g) , 水煎内服加外洗, 每日一剂, 月经期停药3~5d。10付药开始见效, 用药半年后患者面部痤疮全部消失, 面部皮肤润洁光滑无印痕, 停药后1年回访无复发。

6 讨论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相火过旺, 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和冲任不调, 肺胃火热上蒸头面, 或过食肥甘致痰湿瘀结, 久而化热伤及肺胃, 最终导致血热郁滞而成。而现代医学认为此病是因内分泌失调加之痤疮杆菌感染所致, 还有一种观点是螨虫感染, 因此我们治疗的时候尽量中西医观点兼顾。另外, 此病虽多发于男性, 但临床上就诊者却以女性多见, 原因是此病是一种损容性疾病, 女性对容貌的要求更高一些, 因此女性就诊率高与男性, 我们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对美容方面的需求。方中公英、地丁、栀子、马齿苋、鱼腥草能清热解毒、凉血消痈、利湿消肿;酒芩、黄连、黄柏分别主清上、中、下焦热, 且上述清热药经现代医学研究均对皮肤有较强的抗菌抑菌作用。当归和大黄分别有润肠通便和泻下通便的作用, 当归同时能润泽肌肤;僵蚕、昆布能化痰解毒、软坚散结, 僵蚕同时能祛风止痒、灭瘢痕;红花、玫瑰花能活血祛瘀、舒肝祛斑;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薄荷清肺热、透疹;薏苡仁、白芷健脾利湿、消肿排脓、防晒增白;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药物配合使用即能取得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化痰除湿、软坚散结、祛风杀虫、祛瘀增白的功效, 加上外用之杀菌消炎的共同作用, 则能达到内外兼治、相得益彰的美容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永耀等《中医美容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诊面部外伤的整形美容外科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86例患者, 男性198例, 女性88例。年龄1岁~50岁。创伤原因:切割伤, 刺伤36例, 挫裂伤222例, 咬伤以及抓伤2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伤情评估以及病情告知

首先全面检查, 明确诊断, 排除危及生命的复合外伤, 在优先抢救生命, 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整形外科功能与外观兼顾的原则, 对创伤的组织缺损所在部位, 大小, 深度等进行分析, 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修复缺损的同时兼顾术后外观, 将创伤造成移位组织恢复到原来的位置[2]。因为创伤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后期会继发畸形, 所以要充分估计缺损的程度。将病情告知患者或者家属, 签署手术同意书。

1.2.2 麻醉

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对精神紧张, 躁动不安的患者或儿童在实施基础麻醉后辅以局部麻醉, 对严重创伤或者预计手术时间较长者, 选择全身麻醉[3]。

1.2.3 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修复创伤。

(1) 无痛清创。麻醉后彻底清创。用过氧化氢, 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后, 仔细探查并尽量清除创口内异物以及血凝块, 彻底止血, 切除坏死失活组织, 特别是创缘皮肤, 使创缘整齐以利缝合。清创过程中注意保护血管, 神经。减少创伤操作。 (2) 一般创伤的处理。遵循无菌, 无创原则, 尽量消除死腔, 无张力, 无出血[4]。分层缝合创口, 先缝合皮下脂肪与筋膜, 再缝合浅筋膜和真皮深层, 表皮和真皮浅层使用6-0以下美容缝合线缝合。较深的创口应探查有无神经, 腮腺等重要结构器官的创伤, 并做相应的处理, 缝合皮肤前放置引流装置。创口缺损较大的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可根据情况选择转移皮瓣修复或者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如果缺损组织量过大, 转移皮瓣无法修复, 游离植皮效果差的可以选用游离皮瓣或者远位转移皮瓣修复。 (3) 面部重要器官的处理原则。眼, 耳, 口, 鼻创伤急诊修复时, 尽力优先解决重要解剖结构复位, 如, 唇红缘, 唇珠, 人中嵴, 口角, 睑缘, 内外皉, 耳轮, 耳屏等重要的解剖标志, 避免错位。 (4) 术后处理。保持创口清洁, 促进窗口愈合, 可局部应用生长因子, 局部加压包扎适当, 以及全身营养支持。6~8d视创口愈合状况拆线。拆线后局部应用抗瘢痕治疗, 我们常规应用硅凝胶贴片, 加口服积雪苷片3到6个月。

2 结果

本组286例患者面部创伤急诊整复术后切口1期愈合。86例随访1年创口无明显瘢痕, 无组织错位, 三例半年后二期手术修复。其中两例切除小片植皮再缝合。效果满意。

3 讨论

3.1 强调生命第一兼顾预后, 面部外伤的整形修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往往需要时间较长, 创伤患者手术之前尽量明确诊断, 避免意外发生。

3.2 手术前病情告知, 充分与患者以及家属沟通, 告知可能的风险, 以及可能的修复手术后效果。特别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解释清楚整形手术的局限性,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3.3 重视多学科协同联合治疗, 发挥各自优势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避免意外发生。

3.4 皮肤软组织修复方法选择原则, 先简单, 后复杂, 功能兼顾形态。预留二期手术空间。我们首先考虑直接缝合或者减张缝合。不可以的再考虑局部转移皮瓣或者游离植皮, 最后再考虑游离皮瓣或者远位转移皮瓣。转移皮瓣和游离植皮各有优缺, 根具部位以及伤口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局部转移皮瓣有局限性, 特出部位不能使用, 如临近重要器官无供瓣区, 缺点是增加手术后创口长度, 优点是组织弹性好, 丰满。小片植皮手术效果略差, 不丰满, 有收缩, 简单实用, 可以二期切除缝合。

摘要:目的 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急诊整形美容外科修复。方法 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技术与方法, 急诊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 美容缝合, 皮瓣转移或者自体皮移植, 游离皮瓣移植或远位皮瓣转移。结果 效果满意。结论 急诊整形美容外科修复。

关键词:急诊,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

参考文献

[1]王炜, 祁佐良.论整形美容发展的趋势和走向[J].中国美容医学, 2004, 13 (4) :466-468.

[2]程宁新, 王原路, 熊斌.整形外科原则[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164-196.

[3]张胜利, 武军, 赵振河, 等.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在面部软组织创伤急诊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07, 16 (7) :908-910.

面部注射美容 第9篇

【关键词】面部软组织;损伤;整形美容修复;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89-01

面部损伤在临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主要包括面部挫擦伤、割刺伤以及撕裂伤等,严重的影响了人们面部的美观,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对1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要进行整形美容的修复,但由于面部组织较为复杂,对损伤的面部软组织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及面部畸形,给后期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困难。所以为了观察整形美容的修复方法给面部软组织患者带来的治疗效果,本文将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并对患者进行整形美容修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24例,年龄10~70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面部软组织损伤,面部致伤主要有摔跌伤、挫擦伤、割刺伤;损伤的部位主要是在面部的面颊、鼻部、额头、眉部等。

1.2治疗方法

(1)术前伤情评估,在对患者进行整形美容手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的损伤部位、时间及伤口的情况,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稳定,并且没有其他组织损伤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帮助患者选择适当是麻醉方式。

(2)术中准备,根据术前对患者面部损伤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冲洗,并且对患者面部的血管神经进行标记,然后进行术前的常规消毒[1]。

(3)修复方法,对进行面部软组织整形美容修复的患者进行术前清洗消毒麻醉后,将患者面部周围的神经组织进行杂物的彻底清洗,将坏死的组织切除;针对组织并无缺失或缺失过多的伤口,对伤口周围进行分离在缝合;针对损失较多的伤口,要根据面部组织的局部情况,采用局部皮肤的修复,同时在缝合过程中,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止血,对伤口进行层次对合,然后缝合,确保伤口皮肤缝合的合并无张力。

(4)术后处理,在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金霉素的涂抹,加压包扎;使用冰敷对创伤的面部组织进行湿敷,湿敷的时间通常为2~3d;在术后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不要进行化妆和洗脸,避免对伤口造成感染;术后对患者伤口进行密切的观察,以便对患者进行拆线和抗瘢痕处理。

1.3疗效评定

治疗效果优秀: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平整,并且肤色为正常肤色;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平整,并且肤色接近正常的肤色;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手术伤口愈合平整,肤色较接近正常肤色;较差的治疗效果: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平整,肤色暗红[2]。

1.4统计学分析

对于资料中的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 对计量数据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我院6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整形美容修复手术治疗,美容效果良好,并且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同时没有出现皮肤坏死等感染的现象,康复交过较为满意。

3讨论

面部软组织创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伤,在传统的治疗中主要是通过对面部软组织创伤进行简单的包扎缝合,但传统的方法对患者的面部留下明显的瘢痕,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美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不良的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创伤整形修复效果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其中整形美容修复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整形美容修复的原则与解剖要求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显著的临床疗效,使患者重新找回自信[3]。

通过对我院的6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采用整形美容的修复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满意,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所以整形美容修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面部外观及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并减少术后伤口癖痕增生发生,患者的面部外观和功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剛.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9):175-176

[2]牛兴红.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分析[J].整形外科,2011,20(12):46-48

整形美容外科在颌面部急诊中的应用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于2011年7月到2016年2月选取82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男43例,女39例,年龄9~59岁,平均年龄在(51±11.3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患者的损伤原因主要有:33例为软组织挫裂伤,24例未切割伤,12例为面部撕脱伤,13例为动物咬伤;损伤的部位主要为:17例为唇部,16例为额部,15例为面颊部,13例为眶周,12例为鼻部,其他为复合伤有9例;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面积为3.5cm×5.0cm到1.0cm×1.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性的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普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后的处理。术前准备:在手术治疗前对患者开展全面的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外伤性骨折,尤其是颅脑等重要器官,以及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休克或者大出血情况,如果存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先处理和对症治疗,等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后才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的时间尽量调整的越早越好;手术过程:(1)麻醉方式:常规采取局部伤口浸润麻醉,药物为0.25%的利多卡因;其中儿童中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处于高度紧张且躁动不安的患者以及损伤伤口比较大的患者,采取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静脉麻醉,本次研究中该类患者有12例。(2)伤口清洗:采用0.9%的生理盐水对患者创伤处进行清洗,主要针对创口内的污物、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表浅异物进行彻底的清除,可以有效降低色素沉着[2]。(3)复位固定。遵循的原则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在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即开展手术复位,骨间的固定采用坚强内固定的技术[3];闭合性直线型骨折复位手法采用单颌牙弓夹板;单一上颌骨的骨折或者上、下颌骨的联合骨折,其手术复位的切口选择在口内前庭沟,并用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以恢复面中部3支柱作为标准,保持患者的面形以及咬合的关系,尽量避免发生骨折错位愈合以及咬合错乱;颌骨和颧骨联合骨折的患者其应选取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以及口腔前庭沟移行部切口,或者切开相应部位的软组织创口进行坚强内固定,进而减少创伤和术后面部瘢痕的产生。(4)缝合:选择可吸收的缝合线,进行分层的缝合,先缝合皮下组织,然后缝合表皮皮肤。术后处理:在手术后,进行适当的加压辅料包扎,从而减少渗出,减轻肿胀,避免裂口张力以及切割和压痕的产生。常规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3到5天,坚持隔日换药。常规的拆线时间为5到7天,而行皮瓣转移的患者拆线时间为10到12天。在拆线7天后,可连续涂擦康瑞保软膏3到6个月用以预防瘢痕的增生[4],且尽量避免直接暴晒和摩擦过多。

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在常规的对照组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具体表现在:(1)伤口无组织缺损且创缘较为整齐的患者,可以直接用美容线按照整形美容外科的方式进行缝合;伤口创缘污染比较严重的患者,修剪去除失活组织,但尽量保存皮肤的完整性,严密对位进行缝合,并均匀分布张力到皮下组织和真皮深层,做到无张力缝合;伤口呈现不整齐的磕伤挫伤患者,可以沿伤口两侧的边缘设计锯齿形切口,并将坏死组织在该切口内进行切除后的修复;伤口面积不大但软组织存在缺损的患者,可以皮瓣修复,选择邻近的“Z成型、O-Z旋转、V-Y推进”等[5];伤口缺损的面积比较大,不能立刻得到修复的患者,抗生素冲洗后用凡士林纱布进行覆盖,每日换药冲洗直至肉芽组织新生促使创口的缩小,再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展Ⅱ期植皮修复;组织呈蒂状撕脱或者完全游离的患者,开展Ⅰ期的对位缝合,并在次日暴露伤口,酒精擦拭。(2)表皮的缝合时应注意针距在4mm到5mm,两侧针孔的距离在1.5mm到2mm,控制打结的力度,避免因皮肤的外翻或者内卷影响美容效果;美容缝合结合皮内精细缝合,是行“Z”字切开减张,从切口的两侧潜行分离,在两侧的皮缘严密对合后,从一侧皮下脂肪层进针,真皮层出针,再从另一侧真皮层进针,向下至下脂肪层出针,最后在脂肪层的深部进行打结,表层的皮肤则采取面封胶带粘贴固定,从而避免瘢痕的形成[6]。(3)患者为瘢痕性体质,在患者拆线7天内对其进行醋酸曲安奈德和1%的利多卡因混悬液皮下组织注射,进而抑制瘢痕的形成。

1.3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对比创伤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创伤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优、良、可和差,其中优表现为患者的创面得到完全的愈合,没有线缝的痕迹,且创面的边缘整齐,浅白色瘢痕,较轻的色素沉着,没有瘢痕增生和挛缩的发生,外形比较美观;良表现为患者的创面得到基本的愈合,边缘整齐,浅粉色瘢痕,外形较为美观;可表现为患者的创面得到基本的愈合,边缘整齐,但是瘢痕色素沉着较为明显,且存在轻度的增生情况;差表现为患者创面的边缘不整齐,瘢痕的色素沉着比较重,且存在增生、畸形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创伤愈合情况观察:观察组患者中29例优,7例良,3例可,2例差,总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14%,且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如表1所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感染,无瘢痕畸形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感染,2例血肿,3例瘢痕增生,1例畸形挛缩,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两组患者差异明显,且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颌面部作为人整体气质容貌的重要体现部位,占有极大的心理地位,,对其进行急诊处理时,对伤口的愈合情况和面部美容情况应给予极大的重视,要求符合美学标准的同时生理和外形也要达到完美统一[7]。而常规的外科处理原则是尽量使患者的创口自然愈合达到Ⅰ期效果,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引起面部的畸形甚至组织器官的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因此开展整形美容外科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外伤已经造成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对其开展的整形美容中,应依据创口的部位、程度、形态等,再结合临床经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如邻近皮瓣修复、Mimics软件术前预制复位导板等[8],在操作过程更要做到无创操作,而在其中最主要的是应在早期处理中尽可能的缩小窗口、保留软组织、不影响生命的抢救以及重要脏器的救治等,因此在对颌面部急诊中结合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可以很好的为整形修复做好准备工作,且减少损伤,增加成功的几率,减少瘢痕畸形的产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在常规的对照组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其结果表现为:观察组患者创伤愈合总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14%;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出现2例感染,无瘢痕畸形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88%,而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感染,2例血肿,3例瘢痕增生,1例畸形挛缩,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两组患者差异明显,表明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应用在普外科手术中,对创伤的愈合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均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颌面部急诊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提高了愈合的质量,同时更好的修复了创面,避免了瘢痕畸形的产生,满足了患者对美的追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劲芳,周伟梁.颅底骨折脑挫伤合并颌面部挫裂伤的急诊救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11):106-107.

[2]姚荔湘,庞建华,王建国,等.面部损伤Ⅰ期整形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科杂志,2013,24(2):76-77.

[3]丁超,翟保平,李文涛,等.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缝合方法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33-35.

[4]王学梅,沙磊,欧丽,等.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面外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39-1640.

[5]陈文君.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急诊领面部损伤临床总结[J].医学临床研究2 0 13万1(2 3):4 5一4 6.

[6]金巧萍,胡维君.结构式心理干预在急诊面部创伤Ⅰ期整形美容修复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27-130.

[7]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38-541.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