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表扬赞美孩子范文第1篇
表扬应该把握时机。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班主任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这一点,就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人们经常要用手掌护着,因为,开始时火焰弱,经不起气流的冲击。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表现出进步苗头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的火焰不要熄灭。表扬也同样要求准确,如果对一个人的表扬有所夸大,那么这种表扬将会引起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引起其它人的反感。所以,在进行表扬和批评时,要对表扬和批评的对象作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要表扬的事例应作反复核实,使进行的表扬与批评符合实际,与广大学生的心理期望相吻合。表扬要及时,及时的表扬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扬长避短的愿望。
我们提倡鼓励和表扬,但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艺术性地善意地开展批评。面对学生的失败与错误,教师应耐心地诱导学生仔细分析,正确归因,制定对策,并指明前进的方向。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一提到批评,大多数人都觉得被
1 人批评是难堪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批评得过了一点,就会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横遭指责。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技巧和艺术。
一、批评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批评要委婉含蓄,有所顾忌。含蓄,自古以来被称为有君子风度的人的标准。成人之间需保持此风度,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亦应如此。学生毕竟是学生,有错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要三句不离骂字,甚至舞枪弄棒的,大打出手,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产生畸形心态。
二、批评要适时适度,切忌唠叨。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思想上都处于不断地成熟阶段,好多问题都不会想得很透彻。因此,明智的老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他会选择适当的时候,用文明的语言恰当地进行发自肺腑的谈心,聪明的学生便会心领神会,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会大大削弱教育的效果。
四、批评要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学生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
2 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五、对特殊学生的转化,勤表扬,狠批评
我们总习惯表扬优等生,对特殊学生“闪光点”的捕捉较难,利用更难,这是不利于特殊学生转化进步的,教师要适当地“狠批评”,这里的很是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让学生感到威胁。
表扬与批评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既要严肃,有凌厉,有警示,更要有感情投入,有哲理。我们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不吝啬表扬也不滥用批评,应发掘学生优点,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但是表扬并不是简单的夸几句而已,教师在表扬学生时需要一定的艺术。只要合理的把握好表扬与批评,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正确表扬赞美孩子范文第2篇
一、 尊重:目的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成人对孩子的尊重,就是给孩子种下一颗自
尊、自重和尊重别人的种子。要尊重孩子,要做到:
1、 接受孩子的全部;
2、 谨防家庭教育中的变脸,不要伤害你最亲近的人。
3、 孩子之间不要做比较,要比的话,要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这次和上次比,比
出自尊和信心。
4、 遵守诺言,要说到做到:a、不要随意瓣哄骗孩子;b、不要对孩子轻易承诺;c、承诺
兑现不了要及时道歉;
5、 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二、沟通:走过孩子的心灵
1、 心平气和、平等交流------态度决定一切;
2、 多听少说,避免唠叨,只动嘴的教育是最差的教育;
3、 是商量建议,不是命令,孩子与你不是上下级;
4、 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5、 沟通的内容不要仅限于学习,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
所以,多听少说,想好再说,不起作用的话不说。
三、放手: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
四、克制:是教育必备的素养
克制的原则:
1、自己情绪不好不教育孩子;
2、孩子情绪低落时不强迫他做事;
3、无伦在什么时候,不要和孩子对立;
4、静默三十秒离开
注意:
1、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事业是为家庭服务的;
2、面对重大事情更需冷静,父母是孩子永远的保护神;
五、影响:奠定孩子一生的品行,
六、学习: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功课:
1、家长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何正确表扬赞美孩子范文第3篇
不正确的批评方式 1 恐吓式的批评
恐吓孩子也许能达到一时的效果
但是并不能使孩子内心真正信服
也不会使孩子的行为与情绪得到缓解
长此以往
孩子反而会变得胆小且退缩
2 打击式的批评
一味地打击孩子的自信
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怯懦
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
3 对比式的批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如果经常将孩子与其他孩子作对比
那么无形中会给孩子产生很大的压力
4 不公平的批评
孩子的发展能力各不相同
如果大人不公平地对待孩子
会给孩子产生很大的伤害
5 贴标签式的批评
孩子虽然小
但是自尊心是非常强的
大人的评价对于孩子非常重要
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暗示的效果
如果长此以往地给孩子贴标签
那么孩子可能就真的成为这样的了
到底如何批评才正确?
首先,家长要避免使用任何贬低性的言辞。当一个孩子被家长说"笨"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不,我不笨",但如果家长反复这样说孩子,孩子就会相信父母的话,认为自己的确是一个笨人,然后放弃所有的努力,避免一切需要动脑筋和存在竞争的事情,因为这样就不会显现出自己的"笨"。
孩子会把家长的话当真,他们依靠父母来告诉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怎样的人。对孩子来说,培养对自己的信心需要听到或者无意中听到对他们的积极评价。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孩子积极的一面,避免使用任何贬低性的言辞。
其次,发生问题的当时,应该处理事情,而不是针对人。问题已经发生了,我们再去责怪任何人是没有用的,正确的方式是赶紧处理当下的情况。比如孩子打翻了果汁,家长应该赶紧拿一块抹布给孩子,教会孩子如何收
拾桌面和地板,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但如果家长只是一味批评孩子不小心,然后自己处理残局,孩子依然学不会相应的技能,还有可能在被家长批评后心里很不服气:"有什么大不了的,擦擦不就好了"。
第三,要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在许多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激烈争吵有一个规律的顺序: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家长对此作出针对孩子人格的反应,孩子则以更糟糕的言行来回答。比如:爸爸看到儿子正在玩玻璃杯就要求孩子放下,孩子坚持要玩,可最后还是不小心把被子摔碎了,这时候,爸爸就爆发了:"我都说了不许你玩,你就是个笨蛋,屋里的东西都得被你打碎!"孩子这时候反击:"你才是笨蛋,上周你才打碎了盘子",爸爸此时怒不可遏,于是揍了孩子一顿。也许孩子下次不会再拿玻璃杯玩,但他还会拿别的东西。因此,家长要学会把孩子的每一次错误变成孩子的一次成长。
如何正确表扬赞美孩子范文第4篇
很多年轻的父母或许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孩子越大,越难以沟通。“我不要穿这件衣服,太紧了。”“我是对的,你才错了。”“你去哪儿?我也要去。”诸如这些事情,日复一日,我们常常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然而细想想,作为父母,我们也许存在一些不恰当的习惯:是否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让他们说出真实感受;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用手指指着孩子;当孩子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我们是否火冒三丈;最后谈话结束,我们是否会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子间的沟通,作为父母是要有些策略的,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我们都应该考虑。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时,我开始反省,并留意自己的言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说话方式,并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如他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可以称赞说,“噢,真棒,妈妈也替你感到很开心”。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可以使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和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添加剂。要专心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一起去吃饭,一起去听音乐会、参观绘画艺术展、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都是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最佳时机。
不能永远只是你说孩子听,不管孩子对你讲什么,你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给他说话的机会,一定不要在孩子没有说完他的话时,就对孩子发脾气。在讨论一般的家事时,不妨也让孩子参与,不管最后是否采纳了他的意见,应让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如此,他们也会尊重长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