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9
1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范文第1篇

课改是一个旅程,对于刚刚启程的我来说,更是一个艰难和迷茫的旅程。“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老师该做些什么?” 带着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5月11日,我们平水中学一行30多人,走进了株洲市课改样板校茶陵县云阳中学。我们深入到云阳中学的课堂,领略了师生们的风采;我们聆听了云阳中学校长颜文祥同志的报告,了解了他们学校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课堂----学生的“大讲堂”

一间教室,三面挂上了黑板;40多张小课桌,拼成六个“田”字;黑板前几名学生正在认真书写;其他同学或坐、或站、或蹲,簇拥在黑板前;老师则站在学生中间这就是云阳中学课堂教学的一幕。在他们学校,教鞭、粉笔、黑板已不再是老师的专利,讲台也不是老师的专属舞台。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们的“大讲堂”。

我听了谭辉芳老师八年级的一堂课地理复习课----《中国的河流和山脉》。课堂程序是这样的。首先,老师叫每一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出我国的山脉和长江、黄河的位置图;然后,老师叫本组另一个同学上台给本组同学纠错,接下来就是三个同学上黑板分别讲山脉名称、地形特点,说长江,道黄河,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我在现场看到,学生不再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己座位上,可走近黑板看得更清楚,可走近老师问得更多,也可走近同学讨论得更热烈。在课堂50分钟里,老师讲解时间只占10多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参与。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不时地给予点拨或补充。

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在主宰。他们不管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还是展示质疑,都是那么的积极主动,他们回答问题的语言是那样的精炼、流畅,他们善于质疑,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回答问题能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展开,我在佩服他们的同时,也深感我们的学生在课堂表现上的差距。

课后,我问了一位同学喜不喜欢上这样的课,那位同学一脸兴奋地说:“我很喜欢!”。他对我说:“从前,都是老师一个人不停地讲,我听不进了就打瞌睡。”现在同学们成了主角,大家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时都不想下课了,因为有的小组还没展示完呢!”

课外-----老师的“练功场”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不作为。在新的课堂模式下,课堂的主动权、出彩权交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表述,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云阳中学在这方面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第一,实行集智备课,精心编写导学案。同年级同学科,每位老师编写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导学案,然后由备课组长召集老师讨论、修改、定稿。这样既集中了大家的智慧,让大家共享教学资源,又节约了时间。当然,这也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在课外备课时,花更多的时间钻研大纲和文本;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导学案;要花更多的精力考虑问题的生成和预设。第

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越能难倒老师越好。云阳中学“三六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老师。以前老师备一个教案用几年,现在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后,每个班、每个学生问的问题都不一样,有的学生的问题涉及的知识很多、很难,可能是老师知识的盲点,这样

迫使老师在课前要做更多的准备,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现在的课堂,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具、素材,解答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会老师的创造力,也促使老师成为真正的学习型老师。

“我的孩子终于敢大胆的说话了!”“我的孩子原来粉笔字写得这么好!”“我的孩子俨然像个小老师。”这是颜校长在报告中转述的学生家长的话,是啊,有这样的课堂,有这样的舞台,何愁我们的学生不进步呢?何愁我们的学生不优秀呢?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范文第2篇

一、用好眼神,激发自信

眼神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可以表达情感,表示赞许、反对等意向。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我非常注重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如,每当找学困生谈话或提问时,我总是先用眼神示意他们放下自卑的包袱,然后再开始问话。之后再用赞许的眼神,肯定他们的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这种不断鼓励的眼神逐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渐渐地学会了正确认识自我,近而愉快地接纳自己,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悄然萌生了。

二、不贴“标签”,建立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因此,对学困生,我不给他们贴“差生”的标签,因为这样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新接的班上有位姓朱的学生,语、数、英三门功课的总分还不到20分,其他学生取笑地叫他“猪(朱)头”。于是,在第一周的课上,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假如同学给你贴坏标签,你会怎样?”通过换位思考,学生将心比心,一致认为给学困生贴坏标签会让他们越发自卑,心灵受到创伤,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如果对学困生给予帮助与关怀,就会激发他们的自信。这样,良好的班级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就逐步形成了。

三、捕捉闪光点,重拾自信

作为教育者,就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各个方面找出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克服自卑、重拾自信。例如,班里有个男孩叫小曦(化名),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堂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家庭作业从来没交过。一次课堂作业时,我有意走到他身边,指导他完成了作业。并抓住时机,在班上大大地夸奖他,并带头为他送上诚挚的掌声。在同学们的一片惊叹之声中,他的脸红了,眼睛亮了,又露出了调皮的笑容,第二天的家庭作业竟然交出来了。虽然打那以后,他有时还会不交作业,但我发现他上课专心的时间长了,作业也认真多了。我常常把我的发现告诉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上进的欲望。

四、家校携手,增强自信

为了更好地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我经常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每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会在第一时间向家长报告喜讯,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品尝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每当学生有错误时,我也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与他们共商教育良策,同时,温馨提醒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指责孩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通过心与心的沟通,让家长和孩子看到光明、树立自信。

总之,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工作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指责;增几分赞赏、少几分否定,用一颗宽容与大爱之心唤醒他们的自信心,精心培育,努力让每一个学困生都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范文第3篇

王慧青

如何让语文课充满生命活力?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善教是学生乐学的基础。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学得好,才能感受到语文的生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有效手段,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情境,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在参与中获得成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从教育学的观点看,有兴趣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为使学生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就必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创新。激发学生好奇之心,是创设兴趣氛围的关键。换言之,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种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具有的热情,并在这种热情兴趣的驱使下产生一种迫切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欲望。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地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并得到创新思维的发挥。如我以前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外出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办法如下:①学生自由朗读。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外出旅行靠的啥办法?③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

二、明确目标,进行创新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无论怎么创新,都要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有利于认识能力的发展。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重要材料。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多种语言环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环境的创设要紧扣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完成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再通过思考、交流,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感悟文章的内涵。如,我在教《丑小鸭》一课时,故事的结尾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高兴极了!他扑扑翅膀,向家的方向飞去一路上,他会遇见谁,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准备)教师提醒学生按照课文前面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的表达内容就符合生活实际。如:生1:他回到了家,见到了妈妈、哥哥、姐姐。生2:妈妈,我回来了!生3:你是生2:我是丑小鸭呀!生3:你变成一只天鹅了!妈妈真是太高兴了!你不在的日子,妈妈可想你了!生2:妈妈,我就是回来看您的!小时侯,大家都欺负我,不喜欢我,只有您疼爱我。生3:你遇到那么多困难都没有灰心,勇敢地活下来,妈妈真佩服你!

三、鼓励质疑,勇于创新

质疑问难是学生创新性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教学中教师应解放学生的嘴,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向老师质疑,向课本质疑,向同学质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所感所悟,只要是不脱离文本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适时地以幽默的话语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种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中,学生们自信地想,大胆地说;想己之所想,言己之所言。从课文内容想到课外文物知识,课堂上闪现出即兴创造的火花。学生们在快乐中寻求自我,塑造自我。如:我在讲《蜘蛛》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蜘蛛结网捕食蚊虫,为什么它自己却不会被蛛网粘住?备课时我并没有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我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坦然承认自己暂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在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研究性学习中,问题竟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四、放飞想象,激活创新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翅膀。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它能激励人们勇敢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做出新的发现或发明。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情有景地学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课文边在头脑里浮出图画。这样,能利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最后留下了一个空白:小羊到底怎么样了?学到最后一段,学生体会到狼太不讲理了,太凶恶了,到这里嘎然而止,我对学生说:“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学生便问:“小羊最后是生是死?”我反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小羊怎样了呢?”学生有的说肯定死了,也有的学生说这只小羊很聪明,反驳了老狼的借口,它动脑筋想了个办法逃了。我引导学生重温狼三次的借口,引导学生注意狼的语气和样子,最后,学生自己观图,根据每次对话前的提示语,得出结论,小羊难逃一死。更深刻的体会遇到像狼这样的坏人,一定要想办法对付它,不能讲理。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范文第4篇

记得是上个月的一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写作业,一会儿,同学拿着零食走进教室,朝我走过来,我依旧在纸上写写画画,看到我在写作业,她便回到座位上,拿出作业,跑到讲台上,看到了作业的答案,她翻翻讲台上的作业,犹豫不决地看着我,我向她摇摇头,表示不同意抄作业,她却对我说:“怕什么,教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只要你别说出去,没人会知道的。”我当时一想,说得没错,确实是这样,于是我就拿着作业本三下五除二地几分钟就抄完了并讯速地交给老师。没想到,第二天,被老师发现了,班上作业的雷同答案太多了。老师非常气愤,把我们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我们说:“你们也太“厉害”了,知道作业答案抄都要抄一样的来糊弄老师,学知识是给自己学的,你们的诚信都到哪儿去了? 在学习上就应该务实,踏踏实实地把每个知识点学透、规规矩矩地落到实处!”听了老师的这一番教诲,再反思我们的行为,确实是做错了。我们身为中学生就应该讲诚信,最忌讳的是抄袭作业。

从这件事发生后,我们对待作业的态度有较大的转变,我们始终牢记要讲诚信,用诚信时时来规范和约束我们的日常行为。记的一天晚上下晚自习时,我由于下午没吃晚饭,肚子饿得咕噜噜的只叫,我摸了摸身上,竟然没有一分钱。心想:这下完了。这时我看见了小周,向他借了十元钱,并承诺第二天就还,然后去买了几包快餐面,而还钱的事在承诺后下一秒便忘到了九霄云外。第二天,小周蹦蹦跳跳地跑到我跟前对我说:“圆圆,快点还钱吧,十元”。我听到这个消息,好像中了个霹雳似的,全身震悚,嘴巴瞬间张成了“O”字型。看到小周那失望的样子,我立马说:“等我一下,我马上给你。”然后我去姑姑家拿钱还给了小周。小周笑了,我也笑了。

将诚信时时刻刻带在身边,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们青春笑容就会更灿烂,就是一朵盛开在我们人生大海中的诚信之花,永远绽放,从不凋谢。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范文第5篇

纵观现实社会,很多小学生几乎如此: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最好吃的东西和最好玩的玩具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不断地要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但不听从父母的教导,甚至不时给父母脸色,稍一不顺心就耍性子,不知体贴父母。在学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使用优良的设备,却不懂得珍惜、不知感恩社会;要求有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但对值日工作不负责任,不愿为集体做好事。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爱说话,面对老师耐心的教育他视为耳边风,不知感恩老师这些人常常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将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这些都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疼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是个礼仪之邦,古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许多古老的诗句,告诉我们应该要懂得感恩。其实语文也一直与感恩教育相连,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涵大量的感恩素材,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在感恩意识日益淡薄的今天,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育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一、和谐社会召唤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的缺失根源于社会,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知恩图报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其间父母的呕心沥血,师长的谆谆教导,朋友的悉心关爱,让每个生命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如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将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然而现在的孩子对此有何体会呢?他们感觉这和享受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那样,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么的无动于衷!对于学生缺失感恩现象,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长久的恩宠下,感恩的情感也随之变得麻木。因此要让学生明晓“在自己一生中得到的东西,都要学会感恩”,同时,感恩和爱的教育应该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感恩教育切忌简单地强加给学生,最好的办法是使学生认识到感恩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让心灵获得满足的享受。孩子出生后,父母们总是习惯于默默地付出,习惯于这种“暗地里的爱”,不要求孩子给予任何的回报和感激,反而还一直骄傲地认为这是浓浓的亲情,这是中国父母的美德,其实这正是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或许也会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最大遗憾。不让儿女知道自己挣钱的艰辛,儿女怎会懂得珍惜?怎会懂得对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激?因此,感恩教育便成了我们社会和谐发展的呼唤。

二挖掘语文教材的感恩元素

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不仅是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所设计,而且从阅读识字、口语交际到写作,从现代文到文言文,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技能的同

时,要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各种文体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有父母之恩、自然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如《桂林山水》中那山山水水的静谧让我们感受到了内心的恬静;《记金华的双龙洞》让我们领略到了双龙洞的瑰丽神奇,获得了美的享受;《浅水洼里的小鱼》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存在的感恩。所以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感谢大自然赋予我们心灵小憩的一个个驿站。《三个儿子》、《妈妈的账单》、《地震中的父与子》则从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能让孩子深切感受到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长城》、《颐和园》等课文传递的是祖国的地大物博以及灿烂文化,更要让孩子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丰富底蕴,感受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尊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则可以唤醒学生对于他人帮助的社会知遇之恩,培养学生爱社会,爱人类的博大胸襟。《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让学生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感恩自然,爱护家园。这些具有人文内涵的选文为我们的感恩教育提供了情感基地。

三、多种手段渗透感恩意识语文教学中,只要用心捕捉,有很多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契机,每篇文章所蕴含的感恩内容不同,决定了结合施行感恩教育的方法也各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熟悉的阅读方法进行实践,比如搜集材料、默读、朗读、批画、仿写、写读后感等,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体会关爱,感恩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要让爱植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之中,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于是,我结合语文课本中的相关文章,把爱的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唤醒潜藏在学生心底的爱的情感。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朗读中识恩、知恩,用声音作品中的形象再造出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大自然之恩的,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感激大自然之恩。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阿里山的云雾》、《海上日出》、《迷人的张家界》等课文时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表现父母之恩的,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如教学《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金色的脚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时引领学生体会父母的博大胸怀、无私奉献的品质,母爱、父爱的伟大。表现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的,要引导学生抓住重大事件、国家的历史,感激祖国之恩、社会之恩。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少云》、《开国大典》等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和社会给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易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情感。教学中,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知恩、感恩,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感念生命之珍重,感念父母之恩,感念周围的一切,心存感恩。

2、作文课堂渗透感恩。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教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作文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常常给读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深蕴内涵的议论,简洁朴素的叙述,概括粗略的描写,欲说又止的省略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根据作者的作文思路展开联想,续写这些艺术的

空白很有意义,如教学《穷人》一课,我先让学生了解到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课文结束后我要求学生续写课文,很多孩子都心怀感恩之情,写长大后有出息如何报答渔夫两口子,如何报答社会,如何成立慈善机构等,有的学生还发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及时地捕捉、挖掘、拓展这些素材,通过具体的课文,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课外延续和迁移感恩

1、学校要营造感恩的氛围。良好的教育气氛和校园文化建设会给孩子们提供感恩的土壤。我们可以利用每月办板报的机会,多向孩子们提出举办感恩板报比赛的要求,甚至学校周边的围墙也可以因此拿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也要经常的做出这方面的宣传,各班学生可将自己的感恩故事挂在橱窗里供大家阅读。我们通过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让每个孩子无论走到学校的哪个角落,都被一种浓浓的感恩情怀感染着。

2、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培养感恩意识。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发展帮助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让感恩教育走出课堂。向学生推荐有关感恩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尤其是对感恩思想表现得比较含蓄的范文,还可以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思考,甚至组织讨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使他们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恩教育,进一步懂得那种质朴的报恩心理和高尚思想品德。 还要适时地开展演讲、辩论等比赛。课堂上进行的感恩渗透教育,说到底,也只是理念的培养与灌输,而感恩素质的提高,真正需要走出课堂。让学生举办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材料的收集、语言的锤炼、思想的提升上都受到感恩教育的影响,让感恩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3、节假日布置“孝心作业”。要求学生会烧做简单的一两样菜或一两件家务劳动,并利用双休日为家长尽一份孝心。这样的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思索。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收获最大的就是知道了父母要他们学习的原因,也让他们仔细去体会父母的艰辛,让他们学会了感恩、施恩、报恩。假期回来后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在家的故事,让他们互相教育和促进,让感恩的外延扩展到爱。

“路漫漫其修远兮”,感恩教育的渗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恩能净化人的灵魂,开启人的心智。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要培养高分数的优秀学生,更要教育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所以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在学生们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上种下“感恩”的种子,还怕将来没有收获吗?但愿

让语文课绽放生命活力范文第6篇

1利用教材的生命资源素材,渗透生命教育

小学英语教材有许多生命教育资源素材,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存质量,不可对这些宝贵的资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能一味“教书”,传授知识,应该在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将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加完美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能。

1.1 保 护动物 、善待动物

小学英语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很多,如Animals的学习,除了学习tiger、cat、monkey等单词外,让学生明白保护野生生命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时,可以用视频展示给学生人们捕杀大老虎,制狐皮膏药、虎骨酒等而盈利的不法行为,也可以再展示猎人们捕杀大熊猫、大象等稀有动物的视频,促使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是违法的,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能肆意捕杀,否则,这些动物将频临灭绝的危险。

1.2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学习Sports单元时, 让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身体是生活和学习的基础,多锻炼可以使身体健康,从而激发学生们勤锻炼的好习惯。

1.3 增强安全意识

学习Public signs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生活标志,No parking、dangerous、No smoking等的意义 ,学会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增强安全至上、安全第一的意识;学习表示天气的名词和形容词时,让学生清楚再暴风雨、暴风雪、雷电、台风、泥石流能天气,要注意自然灾害的发生,学会在这些恶劣的天气里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的隐患;学习交通工具名词时,让学生注意外出乘车的安全、骑自行车不可骑飞车,认识到“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1.4 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学习Food and drinks时,融入健康饮食意义,认识到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增强拒绝垃圾食品的意识。

小学英语教材中,除了提到保护动物、健康饮食、安全、饮食等生命的话题,还涉及很多生命教育的素材,诸如Hi、Hello、Nice to meet you等见面问好部分 ,让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的优良品质;学习Holiday时,通过外出旅游以及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学习六年级上册Unit1时,通过阅读Reading,意识到爱慕虚荣的危害,并意识到人不能像那些大臣们一样说假话,应该诚实守信;学习职业名词teacher、doctor、worker等时, 渗透职业无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社会需要各界的劳动者。因此,运用教材,融入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根本要求,更是“以人为本”的根本需求。

2巧借节日文化,进行生命教育

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唯我独尊,自我意识强,不能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知道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他们心中是空白。为此,教学中,巧借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卡片,写上祝福的话语,如9月10日教师节,为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Happy Teachers’Day! 再写出想给老师说的话Thank you for teaching us so well! Mothers’day、Fathers’Day、New Year、Christmas Day等 ,为亲人们、好友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如Dear mum,I love you very much等,让学生理解师长们的辛苦,从而引发他们对家长、老师的热爱和尊重。

3利用生活中的生命资源素材,进行生命教育

学习Seasons时, 引导学生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根据学生的回答,春花烂漫的春天、生机盎然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等都是学生们的最爱。教师可以从春夏秋冬四季中经常出现的灾害如火灾、水灾、雪灾等,向学生渗透“水火无情”,再播放雪灾的情境、地震的惨景 ,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意识到如何在自然灾害中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常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式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之重大,增强生命意识,如组织学生开展慈善义演,让学生为需要资助的人献一份爱心;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义务劳动、到工厂参观等,培养孩子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总之,英语教学中,使英语知识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生命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让生命之树常青,让生命之花绽放在小学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依据教材、立足学生实际而有效运用教材,以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实现让生命之花在小学英语课堂绽放的目标,凸显新课改下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培养。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