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1试卷范文第1篇
2、__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__________________,体无咎言。以尔车来,__________________。
3、自我徂尔,三岁食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__________________,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不厌高,水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6、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_。 方宅十余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__________________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7.________________,贻我彤管。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
8._____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5、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
11、__________________,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
12、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
13、山不大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14、__________________ ,性本爱丘山。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15、__________________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虚室余闲。__________________ ,复得返自然。 17. 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_ 。彤管有炜,________________。
18.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__________,泣涕零如雨。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体无___言。__________________,以我贿迁。 21.__________________,其叶沃若。(
)嗟鸠兮,无食桑(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
)也。女之耽兮,不可(
)也!
22.__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23.桑之落矣,其黄而(
)。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 2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__________________,至于暴矣。兄弟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躬自悼矣。
25.__________________,老使我怨。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__________________,亦已焉哉!
2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沉(
)至今。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___。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
28. __________________,何不改乎此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__________________,枉用相存。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30.__________________,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搔首踟蹰。
31.__________________,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
)。__________________,守(
)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柳(
)后檐,__________________。(
)(
)远人村,依依(
)里烟。狗(
)深巷中,鸡鸣桑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久在(
)笼里,复得返自然。
33. ____________,皎皎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氓之蚩蚩,抱布贸丝。__________________ ,来即我谋。__________________,至于顿丘。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__________________。乘彼垝垣,__________________。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_____ 。以尔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_,洵美且异。_______________,美人之贻。
其叶沃若。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___!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犹可说也。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说也。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言既遂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咥其笑矣。__________________ ,躬自悼矣。__________________,老使我怨。__________________,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__________________,亦已焉哉!
2、《离骚》的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__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吾导夫先路。
3、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忧从中来,__________________。 (4)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5)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4、
(1)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2)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人教版语文必修1试卷范文第2篇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案例设计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指导思想:
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辅以导学、讨论等以体现研究性学习。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班一共有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男女生比例为29:27≈1:1。现在我把这枚硬币抛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是国徽面向上,或者是字面向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老师抛的硬币出现国徽面和字面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生:各占二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五十。
师:对了。如果我们听说某某人生了小孩,大家很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那么生男孩、女孩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 生:也各是二分之一,各是百分之五十。
师:那生男孩生女孩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男女染色体的情况。
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生:阅读课本P37的观察与思考。
师:通过阅读、观察、大家看出男女染色体的不同之处吗?
生:第1-22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号染色体的差异较大,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第23号染色体确实与人的性别的决定有关,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分别表示为男性:xy,女性:xx。 师:那么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我们得出 xy (男性) xx(女性) x.y (精子) x(卵细胞)
1 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xx(女孩) xy(男孩)
也就是说,当男性提供含x染色体的精子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xx,发育为女孩;当男性提供含y染色体的精子时,它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xy,发育成男孩,因为女性只能提供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可提供含x染色体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由此我们知道,生男生女主要由谁决定? 生:男性。
师:回答正确。但不仅是在古时候,就是在现在边远的农村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并且把生不到男孩都怪罪到女性身上。有些长辈还煽动一些过激行为:离婚、把老婆赶出家门、把女婴抛弃、把女胎打掉,照此下去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思考、交流、勇跃举手回答。(略) 师:多么可怕呀!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基本能认可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加之现在规定胎检性别要保密,据统计,大范围的男女比例接近1:1。 所以
板书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生:进一步理解生男生女图解,从理论上得出男女比例接近1:1的道理。
师:开动你们的脑筋,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自已设计方案,模拟随机受精的过程,验证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
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略) 师:课后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有些人想生个男孩或女孩,去求神拜佛,吃所谓的“转胎药”,他们能如愿吗?
2、我们平时知道的通过动手术而成的“变性人”或“人妖”,他们体内的性染色体改变了吗?
3、男同学以后生不到自己想要的男孩或女孩,能怪自己的老婆吗?
三、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内的染色体有23对,人的性别是由其中的那对性染色体决定的,并且是可以遗传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四、课下作业:课本P39
1、
2、
3、4 学习指导:P32-35 教学后记:
1、设计意图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具有环保意识,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和抛硬币入手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及各抒己见获得新的知识。
2、成功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生男生女主要是由男性决定的,并且性别是可以遗传的,破除他们自身可能存留的封建思想,了解重男轻女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不但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又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的闪光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1试卷范文第3篇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初 一 语 文 期 末 试 卷
语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文
附加题 书写 总分
亲爱的同学,出这份考卷,老师很想给你一个尽情展示自我的舞台,请放飞你的思絮, 尽现你的才华。让我们相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探究永远是最有价值的! 本试卷共八页, ,答题时间为 分钟。 本试卷共八页,总分 150 分(包括书写 5 分) 答题时间为 150 分钟。 , 积累与运用(37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 分) ( ) A.栖(xī)息 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 B.厄(è)运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 C.湛(zhàn)蓝 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 D.伫(zhù)立 御聘(pìn) 苦心孤诣(yì)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 ) A、堆积杂物 撰着小刀 久经逝去 行影不离 B、苦心孤诣 莫明其妙 历历在目 子 虚乌有 C、高级栽缝 恍然大悟 理直气状 纷纷白雪 D、千姿万态 德高望重 具体而微 蜂 围蝶阵
3、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
4、 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因为有这样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 别的呢? 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 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 放下 过稻香的镰 刀。 A、静默 慈善 慈祥 饱食 B、慈祥 慈善 饱食 静默 C、饱食 静默 慈善 慈祥 D、静默 慈祥 慈善 饱食 得分 评卷人
5. 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 A、家用净水器的迅速普及正说明了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 B、进行技术革新以后,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C、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6、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C、暮而果大亡其财。 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7、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是 ( )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谈到怎样教育下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 . A、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人余嘉锡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 《观沧海》的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C、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 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D、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 是题目。
9、下列诗句中咏莲的是 ( )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饶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0、根据要求填空。 每空 1 分,共 10 分,若有错字、漏字或别字均不得分) 若有错字、漏字或别字均不得分) 、根据要求填空。 ( 笑着,走着。 ,笑着,走着。 (1)春天像小姑娘, )春天像小姑娘,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2)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不亦远乎? 已,不亦远乎?” (3)树木丛生, 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4) 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 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 《 , 。 (5)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 (6)曲径通幽处, )曲径通幽处, 。 (7)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 “ 。 公大笑乐。 ”公大笑乐。 曰: “
” 。 兄女
得分
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13 分)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1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4 分) (1)与友期行 期行 .. (2)太丘舍去 舍去 .. (3)尊君在不 不 . (4)相委而去 委 .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分) (2 (2)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分) (2
13、文章中那句话写出了客人的“无信”?那句话写出了客人的“无礼”?那句话写出 了元方对客人的态度?(用文中原句作答) 分) (3
14、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你明白了做人要具备怎样的品德?(2 分)
得分
评卷人
2.仿例句,选择最熟悉的事物,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写一句 富有哲理的话。
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铅笔芯:为什么容易折断,因为心肠太黑。
五)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 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在进行课 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 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 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 112 粒黑葡萄, 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 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 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拌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 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 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 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 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 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 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蛋真是漂 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 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 56 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呀,”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 56 位同学变成 57 朵花,有一个同学借着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
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 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 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 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 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 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给美丽做道加法。 1. 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面词语:①小憩: ②酷: 2. 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中的“美丽”一词含义是否一样, 请作简要分析。 3. 文中加点的“灵感”一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写文章要前后照应,按要求作答。 a)找出与题目中“美丽”一词相照应的句子。 b)找出首尾相照应的句子。 5.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6. 概括分析文中男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7. 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a) 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b) 给美丽做道加法。
五)1.短时间的休息 特别美或者漂亮 2.不一样。前一个“美丽” 指容貌的好看,后一个“美丽”既指容貌的好看,又指内在的美(心 灵的美,知识的渊博) 3.①老师想以平面镜的作用为切入点启发
同学②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看待美。 4.①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 112 粒黑葡萄, 脸蛋身材 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②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 一枚银币,突然的声音,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再也没有 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5.描绘出老师辛勤耕耘的 形象,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之情。 6.是一个善 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7.①随着岁月的流逝, 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②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 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8.略。
(三) ①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 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 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 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 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 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 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 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 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 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 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 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 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 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嗫( )嚅( ) 2.段①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3.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①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 段⑦主要使用 描写和___描写。 4. 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 这说明了什么? 5.你怎样理解段③那一句话? 6.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
(三)1.niè rú 2.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表达了母亲对儿子 的关爱之情。 3.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4.略。言之有理即 可。 5.母亲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忍着干渴 也不忍心离开半步。 6.略。言之有理即可。 7.略。言之有理即 可。 8.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 醒。 9.言之有理即可。 七)最后的握手 ①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 选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异: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 能有如此惊人之举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们。而 她,却是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 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生平第一次出现在 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 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动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然而, 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 竟没有说出一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在师生的情绪振奋 的热浪中,她总是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家”。便匆匆地跑下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在 班上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门举办一场欢送会。于是几十个即将 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 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 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 自己, 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
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是最远,条件也最艰苦。四年了,在班级组织 的那么多活动中,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位同学,现在,我要郑重 宣布:今天这场聚会,她,将是我们唯一的女主角!下面,就让 大家一起听听这位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吧!” ⑥女孩儿一直在静静地聆听着班长的发言,写在脸上的依旧是略 带腼腆的微笑。当大家的掌声突然在教室里响起来时,她竟然显 得有些手足无措。“其实,我真的不该成为什么女主角,我一直认 为,自己的选择与大家相比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我 要去的地方,可能要稍微远一点吧!”女孩的话如同她的外表一样 朴实,却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直到这时大家才突然感觉 到,在这之前整整四年的时间里,班上竟然没有一个人这样聚精 会神地听过她讲话。“其实,到西藏去是我心中一个美丽而遥远的 梦想。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对呀!”望着真诚袒露心迹的女孩儿, 班长代表大家向她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在大家就要分手之际,我 们还能帮你做点儿什么吗? ⑦“我有一个请求!” ⑧ 教室里静极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凝聚在女孩儿的脸上。 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与大家相处四年了。但是连许 多同学的手都没有拉过一下。在这分别的时候,我想和你们每一 个都握一握手,可以吗?”女孩儿把她那纤细的手颤巍巍地伸到班 长面前。 ⑩班长的脸上呈现出异常惊诧的表情,然而他毫不迟疑地向女孩 儿伸出了右手。两只年轻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11 谁也没有想到,女孩儿最后的请求竟会是如此简单而独特!但 很快,一只又一只的手掌便向女孩儿伸去 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腼腆: ②口若悬河: 2.第①段中“如此惊人之举”指的是什么? 3.第②段“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一句中,“遗憾”可换成“__ __”而意思基本上不变,你认为“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4.第④段“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一句中班长“突然语 塞”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⑩段中“班长的脸上”为什么会“呈现出异样惊诧的表情”? 6.文中具体表现女孩儿“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
(七)1.①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②形容能言善辨,说话滔 滔不绝。 2.毕业时,作出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 3.失望(意外, 不足) 。女孩没有任何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4.为四年来没 有发现女孩儿有这样的高尚品质而深感愧疚,同时自感境界不如 女孩那么高。 5.没想到她最后的请求竟会如此简单而独特。 6. ①同学四年,差点儿连班长都叫不出她的名字。②四年中班级组 织的那么多活动,似乎都忽略了她。③四年中,班上竟没有一个 同学聚精会神听过她讲话。④相处四年,她连同学的手都没有牵 过一下。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现代文阅读(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⑪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 的作文题目。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 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 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 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 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⑫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 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⑬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瓜地。酷烈的阳光 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 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 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
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 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 那该有多爽啊! ⑭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 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 ),我抱上瓜就跑。[ ]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 恐惧,[ ]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 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 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 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⑮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 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 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 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 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 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⑯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 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⑰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 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 zào( )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 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 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 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⑱我开始困惑了, 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 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⑲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 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 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 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 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 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⑳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⑴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 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9.给第⑭自然段的加点字注音;根据第⑰自然段的拼音写汉字。(2 分) 大喝( ) zào( )热 20.根据选文,可以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请 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三项,按顺序填在括号内(只填序号)(3 分) A. 充满自信 E. 选择放弃 B. 轻柔舒适 C. 跑不出去 F. 得胜而归 D. 开始困
惑 ( --(
)轻松快乐支持不住( )
)害怕起来
21.在第(4)段 [ ]内填上恰当的一对关联词,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 分) 22.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
(限 26 字以内)(4 分) 23.任选一句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语境品味其表达效果。(4 分)
24.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 得了怎样的感悟?(5 分)
(一) (13 分) 交 易 生活,本是一个商人,使用这个花花世界引诱人们和他交易。 我一出生,生活便找到了我,把知识摆在我的面前,我心中一喜,急忙把无知塞给 了他;生活又拿出了成熟,于是我给了他幼稚;生活掏出笑容,我用眼泪买下;生活给 了我亲情友情,我给了他孤独和寂寞。我很得意,以为自己在交易中占了便宜,却忘了 一句古话:无商不奸。 我想拥有的已经全部拥有,不想再和生活进行交易。可他还是缠着我,摆出了一个 密码箱,我心动了,拿出健康,换来了那个箱子。打开一看,是满满一箱钞票!我高兴 地笑出了声,暗想健康可值不了这么多钱。这时我听见我的智慧在尖叫:天啊!你居然 用宝贵的东西换来一堆砖头!我擦了擦眼睛,还是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这才想起,健 康已经不在了。我急忙找到生活,要求退货,他冷笑三声,拿出合同说: “这上面可写 得清清楚楚,没有质量问题概不退货。 ”我想生气,才发现愤怒也早已被我换成了宽容, 无奈,我只好忍气吞声。 天知道生活到底想要干什么,居然还是不走,每天守在我眼前,陈列出无数奇珍异 宝,看得我眼花缭乱,差点就禁不住诱惑,可每每想到智慧的忠告,伸出的手又缩了回 .. 去。 终于,生活失去了耐性,气冲冲地问我: “我到底拿什么才能换来你的美德?”我 心中一惊,暗想: “美德这么值钱?美德怎比得上智慧?”这时,我又听见了智慧的声 音: “其实,是美德叫我劝告你的。离开了美德,我就成了小聪明。 ”望着气急败坏的生 活,我下决心决不用美德交换任何东西,只听生活咬着牙说道: “总有一天你会死去, 那时,我会带着生命来找你。 ” 生活说得对,我一天天老去,对生的渴望一天天增加。临死之时,生活回来了,带 着生命。望着狰狞的生活,我抱起身边一个婴儿,把美德稳稳地放到他手里,并且说: ..
“孩子,永远别用美德去交易! ”
14、给文中加点词注音(1 分) 诱惑(
15、解释词语(2 分) ⑪无奈: ⑫忍气吞声: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0 字) 分) (3 ) 狰狞( )
17、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生活,本是一个商人”这句话的理解(2 分)
18、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生活实际,选取“生活便找到了我,把知识摆在我的面前, 我心中一喜,急忙把无知塞给了他;生活又拿出了成熟,于是我给了他幼稚;生活掏出 笑容,我用眼泪买下;生活给了我亲情友情,我给了他孤独和寂寞。 ”这句话中的一种 情况,用事例来回答。 分) (3
19、 这篇文章在选材和构思上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把握, 请你选取一个角度, 说说它的特点(2 分)
一、积累与运用(37 分)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分) (2 A.栖(xī)息 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 B.厄(è)运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 C.湛(zhàn)蓝 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 D.伫(zhù)立 御聘(pìn) 苦心孤诣(yì)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3 分) A.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措 历历在目 B.黯然缥缈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C.骇人听闻 诲人不倦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 D.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虑荣 更胜一畴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D.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 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 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分) (3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 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6.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 )(3 分) 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 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 《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 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 《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 种解释。 D. 《旨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3 分) 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C.有一言,可以终身行者乎? 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5 分) ①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 3.7 倍。 ( ) ( ) ②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 ) ③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 大 雨 。 ( ) ④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2 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2 分) (2)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 (五湾《次北固山下》(2 ) 分)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2 分) )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 你任意写出两句:“ , 。” (2 分) (5)请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 分) 。 , 。 , 。
二、阅读与探究(38 分)
(一) (8 分) 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 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 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 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 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 的,在雨里静默着。
10、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 分) (2 春花: 春雨:
11、写出上面两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分) (2
12、 这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 分) 13 、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2 分)
(二) (10 分)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处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 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 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 ,讲究 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 ) ,讲究近景远景的( ) 。总之,一切都要为 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 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 说着“如在画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 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 有邱壑,才能使浏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 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 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有那儿布置几块玲珑 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 金鱼或各种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浏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4、选文中括号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分) (2 A 布局 层次 映衬 B 布局 映衬 层次 C 映衬 布局 层次 D 层次 布局 映衬
15、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分) (2 答 :
16、第二段是从哪个角度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的?(2 分)
17、从全文的结构看,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 。 分) (2
18、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分) (2 A 选文第一段中的“一切”“决不”等词语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 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B 选文第二段中的“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 密。 C 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这两段文字以平实为主。 D “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点。
(三) (10 分) (甲文)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
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 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 别院。 (乙文)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②告之曰:“是③非君子之道。”曰:“请损④之,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⑤。” 如知其非义,斯⑥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①偷。②有人。③这。④减少。⑤停止。⑥就。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分) (4 (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3)鞭数十( ) (4)驱之别院( ) (5)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 (6)或告之曰( ) (7)是非君子之道( ) (8)请损之( )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分) (4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21.乙文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四)人类与技术环境(10 分)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 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 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 15 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 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 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 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 2.5 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 5000 次 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 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 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 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 140 多亿个,构 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 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 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22、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分) (2 A 变革 发展 演变 B 变革 演变 发展 C 发展 变革 演变 D 演变 变革 发展
23、本文通过 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 然智能快。 分) (2
24、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 否定的是 。 分) (3
25、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分) (3 A 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 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三、创新写作(45 分)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 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 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不少于 500 字。
期末测试参考答案(卷 A)
一、积累与运用
1、.D
2、D
3、D
4、B
5、D
6、B
7、C
8、①作比较 列数字 ②打比方 ③作诠释 ④打比方
9、 (1) 、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2)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 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阅读与探究
(一)10 百花争艳 轻盈、细密、润泽 11 答案示例:如“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 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话中,化被动为主动,尤其是“逼”字传神,形象写出了小草在春 雨的滋润下,鲜绿的样子。这句话从侧面写春雨,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12 比喻、拟人、排比 13 斜织
(二) )14.B
15、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6、 从假山池沼的配合这个角度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17、总分关系
18、C
(三)19.(1)我(2)被(3)用鞭子打(4)它,指虾蟆 (5)偷(6)有人(7)这(8) 减少 20.(1)把草从当作树林,把小虫蚂蚁当作野兽,把泥土石砾凸出的当作山丘,凹下去 的当作山沟。 (2)如果知道这不合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了,怎么还要等到来年呢? 21 发现了缺点错误应及时改正,不能拖延迟疑
(四)
22、B
23、电子计算机
24、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 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25、D
三、创新写作
(三)尊重(10 分) 尊重( 这是发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天,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 园。在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她不停地在跟男孩说着什么,似乎很生气的样子,不远处有一位头发花 白的老人正在修剪花木。 忽然,中年女人从随身的挎包里揪出一团白花花的卫生纸,一甩手将它抛到老人刚剪过的花木上。 老人诧异地转过头朝中年女人看了一眼,中年女人也满不在乎地看着他。老人什么也什么说,走过去 拿起那团纸扔进一旁装垃圾的筐子里。 过了一会儿,中年女人又揪出一团卫生纸扔了过来。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团纸拾起来扔进筐子里, 然后回到原处继续工作。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卫生纸又落到他眼前的灌木上就这样,老 人一连捡了那中年女人扔的六七团纸,但他始终也没有因此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你看见了吧!”中年女人指了指修剪花木的老人对男孩说,“我希望你明白,你如果现在不好好学 习,将来就跟他一样没有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的工作!” 老人放下剪刀走过来,对中年女人说:“夫人,这里是巨象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集团的员 工才可以进来。” “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团’所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工作!”中年女人高傲地说,同 时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很有礼貌地说。 中年女人很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开导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 了连部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一定要努力呀!”
老人打完电话后把手机还给中年女人,很快一名男子匆匆走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老人 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来人连声答 道。 老人吩咐完后径直朝小男孩走去,他用手抚了抚男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 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说完,老人撇下三人缓缓而去。 中年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她认识那名男子,他是巨象集团主管任免各级员工的一 位高级职员。“你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工那么尊重呢?”她大惑不解的问。 “你说什么?老园工?他是巨象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 中年女人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她望着那位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好久好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18、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2 分) ⑪诧( )异 ⑫撇( )下
19、“她不停地在跟男孩说着什么,似乎很生气的样子。”根据全文内容,想像一下这位 中年妇女会对男孩说些什么?(2 分) 答: 20、詹姆斯先生为什么会免去中年女人在巨象集团的职务?(2 分) 答:
21、为什么中年女人“望着那位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好久好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答: 。(2 分)
22、通过这篇文章,你对巨象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有了哪些了解?(2 分) 答:
(17 分)
(二) ( 购 买 上 帝 的 孩 子 一个孩子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地询问: “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 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 29 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 60 多岁的老头,满头 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 “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 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 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 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 “你有多少钱?” 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 “1 ” 是 1 美元。 ”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 “拿去吧,孩子, 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 ,就没事了。 ”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 嚷道: “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了会 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帐单上那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 有个老头帮他把钱付清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 。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来后,隐居本市,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 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个老头写来的,信中说: “年轻人,您能有邦迪 这个侄子,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 1 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 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 20、 “捏”“嫌”是文中出现的字,请为它们注音,同时分别另组一个词(不得用文中 、 的已有词) 分) (2 捏( 嫌( ) 组词: ) 组词:
21、请用“文章讲述了一个的故事”的样式,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3 分) (不超 过 30 字)
22、 “一个孩子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地询问”“第 29 家商店”等句中加点词 、 .. . .. .... . 有哪些意思?请根据你的理解加以解释。 分) (3 ⑪捏着: ⑫一家一家: ⑬第 29 家:
23、文中“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 ”的话外意思是什么?(2 分)
24、请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在加线处填上相关内容。 分) (2
25、请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并写在下面(2 分)
26、文中的老人说帕特鲁普获救是因为“能有邦迪这个侄子”“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 , ” 你怎么看待?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邦迪和老人的两个人物形象特点(3 分)
得分
.现代文阅读。 (27 分)
(一) (12 分) 但是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 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 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 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 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 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 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 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 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 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的完全胜利,于是傲 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 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 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 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3.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 “踏”能否改成“扔”和“踩” ,为什么?(2 分) 评卷人
14. “我恍然大悟似的” ,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2 分) 15. “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一句中的“果然”两字包含什么意 思?(2 分) 1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具体指什么? (2 分) 17.童年的你有类似文中小兄弟的经历吗?如果你是小兄弟,面对这样的遭遇,你会怎
么做呢?(2 分) 18.第二段划线句中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2 分) 二)会飞的蒲公英(15 分)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 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 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 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 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 “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 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 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 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 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 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 情地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 下, 飞呀飞, 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 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 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 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 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 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 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 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 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 轻地说: “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 “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 样才能飞得更高。 ”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 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 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9.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分) (2 ①轻(yíng) ②娇(nèn) 20.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2 分) 21.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 。 分) (2 22.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3 分) 23.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 分) 24.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2 分) 25.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2 分)
四、病文修改(10 分) 病文修改(
27、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进行修改。 要求:⑪所有的修改一律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 ⑫文中有多个错别字,请改其中两个(如果多改,按前两个计分)(2 分) ; ⑬文中有三处病句,请修改; 分) (6 ⑭文中标点符号有两处明显错误,请修改。 分) (2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得已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就是文字。因此,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据说最高的境 界是无文字之境,真正的高人如同村夫野民一样是不读人间之书的,这里姑且不论。一 般而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尤其在青少年,心灵 世界的觉醒往往会表现为一种博发的求知欲,对书籍产生热烈向往。 “我扑在书籍上,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高尔基回忆他的童年时所说的这句话,非常帖切地表 达了读书欲初潮来临的心情。一个人在早年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来潮,在一定程度上透露 和预示了他极高的精神素质。 然而,古今中外,书籍不记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 也许可以极粗略的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 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 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 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 大多属于此类。一切专业书籍也例入此类,因为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 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 生活而言,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 欠缺和遗憾。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50 分) 作文(
28、任选一题作文 ⑪从小学到初中,生活、学习等都有了变化,请选取你印象较深的事,以“初中生活一 二事”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⑫请以“关怀”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600 700 附加题( 附加题(6 分)
(一) 名句填空(2 分)
1、千里之行,
2、路漫漫其修远兮, 。《老子》 ( ) 。 (屈原《离骚》 )
(二) 仿照例句另造一句(2 分) 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 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人教版语文必修1试卷范文第4篇
I.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计15分)
(
)1. This is _________ alarm clock.
A. a
B. an
C. the
D. /
(
)2. We don’t like_________.
A. broccoli
B. broccolis
C. a broccoli
D. broccolies
(
)3. _________. Is this your pen?
A. Sorry
B. Hello
C. Excuse me
D. Hi
(
)4. Do you have two ________?
A. tennis racket
B. tennis rackets
C. tennis’ racket
D. tennis’ rackets
(
)5. He _________ his homework at school.
A. doesn’t do
B. don’t does
C. isn’t do
D. does not
(
)6. ________this your guitar? A. Am
B. Is
C. Are
D. Do
(
) 7. Let’s _________ now.
A. go to home
B. to go home
C. go home
D. to go to much are these shoes? _________ twenty dollars.
(
) 8. How
A. Are
B. There
C. They’re
D. Their
(
) 9. My father usually________ a shower _________the morning.
A. take; in
B. takes; in
C. take; on
D. takes; at
(
)10. ________you play the violin?
A. Are
B. Can
C. Is
D. When
(
)11 ---This is my sister Ann.
---Is _____ a student? A. she
B. he
C. her
D. his
(
)12. I ________ two baseballs and my friend ________five baseballs.
A. have; have
B. have; has
C. has; have
D. has; has
(
) 13. ---Is that your book?
---Yes, ________.
A. it is
B. it isn’t
C. it’s
D. this is
(
)14. Miss Wei often helps us ________ our English.
A. at
B. in
C. of
D. with
(
)15. I want __________ the music club.
A. join
B. to join
C. joins
D. be join II.从A、B、C、D中选择最恰当的选项填进文章中去,你会读到一个有意思的故 事。(15分)
I like my Chinese teacher very much. He is a
man, about 25 years old. He is tall
black short hair. He is a very humorous(幽默的) person. He often
us jokes(笑话) and
to make our class more
. In class, he is a very
21
teacher. If we don’t listen to him carefully, he will give us some punishment(惩罚) by
22
us some questions. But after class, he becomes a very good
23
of us. He often talks with the girls and plays
24
with the boys. All of us really like him. He is our
25
teacher. (
)16. A. old
B. young
C. very old
D. aged (
)17. A. and
B. for
C. with
D. at (
)18. A. tells
B. says
C. speaks
D. speak (
)19. A. a story
B. storys
C. story
D. stories (
)20 A. tired
B. difficult
C. interesting
D. boring (
)21. A. busy
B. strict
C. interested
D. well home (
)22. A. ask
B. asks
C. asking
D. asked (
)23. A. teacher
B. teachers
C. friend
D. friends (
)24. A. a basketball
B. the basketball C. basketballs
D. basketball (
)25. A. favorite
B. the favorite
C. favoritest
D. a favorite III.经过一学期的英语学习,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有了很大提高。(20分) A Dear Mr. Wang,
Someone comes to the office to see you in the morning, but you and your wife are out. He comes here at 10am. Because he is very busy, he goes away half an hour later. He tells me that he is your classmate at college(大学). Now he teaches Chinese
in a high school(高中) in this city and he lives near the No. 6 Middle School. He is a very tall man with short hair. He wears a pair of glasses. He tells me his telephone number is 33426685. He is often at home at 7:00 pm. So you can call him in the evening. (
)26. The author(作者) writes this note(便条) to ______. A. Mr. Wang
B. Mr. Wang’s wife
C. Mr. Wang’s classmate D. me (
)27. Mr. Wang’s classmate is __________.
A. a teacher
B. a worker
C. a farmer
D. an actor (
)28. When is Mr. Wang’s classmate often at hom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7:00pm.
D. We don’t know. (
)29. How long does Mr. Wang’s classmate stay in the office? A. Ten hours.
B. An hour.
C. Two hours.
D. Half an hour. (
)3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Mr. Wang and his wife are classmates.
B. Mr. Wang’s classmate is short. C. Mr. Wang goes out with Mrs. Wang in the morning. D. Mr. Wang’s classmate meets Mr. Wang in the morning.
B I will never forget my first English class. It is very interesting. It’s the first class in the morning. The teacher goes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smile on his face. At the beginning, he makes a 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 And he tells us that his English
name is John. Then he asks all of us to think of English names for ourselves. We are very excited(兴奋的) to find a good name. Then he asks us to write our names down on a piece of paper. I think about my English name for a long time. Then I come up with(想出) a beautiful name ---Shirley. All the students write their names down and give the paper to the teacher. When the teacher calls “Shirley” to answer his question, three girls stand up at the same time. (
)31. What do we do in the first English class? A. Tell the teacher our Chinese names.
B. Find English names for ourselves. C. See an English film.
D. Draw pictures. (
)32. What does our teacher do first? A. He asks every student to make a self-introduction. B. He introduces(介绍) himself to all of us. C. He asks us many difficult questions D. He tells us a story. (
)33. What’s the English name of our English teacher? A. Jack.
B. Shirley
C. John.
D. Tom. (
)34. Where do we write down our English names? A. On the blackboard.
B. On the desk. C. On our hands.
D. On the paper. (
)3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teacher gives every student an English name. B. Our teacher is a young girl.
C. Three girls choose(选择)the name “Shirley”. D. The teacher calls our Chinese names in class. IV 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36. My mother and father are my p______________. 37. I’m a student. I do my h______________ every day. 38. C____________ is our homeland(祖国). 39. E____________ me, is this your pen? 40. Bill’s pants are long, but Emma’s pants are s____________. V选词填短文(15分)
song
paint classmate .play Saturday sing friend
music swim same different picture
I have four good __41____. They’re Jennifer, Victor, Cindy and Leila. We are in the _42____ class. So we’re _43______ too. Jennifer swims very well, she wants to join the ___44____ club. Then she can swim on ___45____or Sundays. Victor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because he is good at __46______. Cindy is a pop music fan. She can sing a lot of __47___. So she wants to join the __48____ club. Leila wants to join the music club because she __49____ the violin very well. And she wants to be a ___50____ when she grows up(长大). I like them. VI任务性阅读(10分)
My name is Tommy Wang. T-O-M-M-Y, Tommy, W-A-N-G, Wang. I am a Chinese
boy. My telephone number is 85523963. My telephone is white. Look! This is my pencil box. ① It’s big and beautiful. It’s white. What’s in it? This is ② ________ eraser. It’s white. This is a pencil. It’s white. ③ This is a ruler. It’s white, too. I like white. I like green, too. Look! ④ My schoolbag is green. My notebook is green, too. But my favorite color is white.
This is my good friend. His name is John. ⑤ He is English. Linda is John’s sister. I like my friend. Like English. 51. 把第①处黑体字部分的句子译成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在第②处填入一个适当的冠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把第③处黑体字部分的句子改成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就第④处黑体字部分句子的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将第⑤处黑体字部分的句子改为同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书面表达(共15分)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一篇10句话(大约50-70个字左右)的自我介绍。 (1)我叫Frank, 今年14岁,是一名Guang Ming Middle School的学生; (2)可参照以下句型:I can .
I like .
My favorite is/are .
My hobby is / My hobbies are .
I go to school .
七年级英语参考答案 笔试部分
I 115
BACBA
BCCBB
ABADB II 1625 BCADC BCCDA III A: 2630 AACDC B: 3135 BBCDC IV36parents37homework38China39Excuse40short V41friends42same43classmates44swimming45Saturdays46painting47songs 48singing49plays50musician VI 51. 它大又漂亮。
52. an
人教版语文必修1试卷范文第5篇
基础角
一、看拼音,写词语,并完成相关练习。(9分)
dào zéijì diànxiū sèqīng xīyí bì qiān lǐ()()()()()
1、写出像带点字一样表示绿的四字词语2个:、
2、写出加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二、根据要求填空。(8分)
1、在“明、晾、旷、时”这 汉字中,你猜它们的字义可能都与有关。 你想用查字法,查“明”字应先查,再查。字典里“明” 字的解释是:①懂得、了解。②明白,清楚。“黑白分明”的“明”应选解 释,“深明大义”的“明”应选解释。
2、填用“烈”组成的词语。
(1)中午,突然一声()的巨响,后来听说是一家饭店的煤气罐爆炸了。
(2)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了一场中美女排()的比赛。
(3)我受了凉,肚子突然()地疼痛起来。
(4)20年前唐山发生的那次()地震,人们还记忆犹新。
3、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7分)
含()()苦一()千里足()多谋顾()大局( )躬尽()情()似海能说会()负()请罪 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的蔺相如,
的诸葛亮,的晏子,的廉颇,同时也饱览了的草 原,了解了的中朝友谊。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8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_
2.《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修改病句)_
3.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_
4、单元考试的失利,评选“班级之星”未能通过一连串的打击让小刚一蹶 不振。现在请你以好朋友的身份对他进行开导,并用上一句格言或名言警句。_
积累园
1、五年的学习中,老师常常用“”名言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我想用“”的诗句来赞美老师。
2、 一言不发。
3.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荀子》
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歌德)
5.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6.“最喜小儿亡赖,”选自《清平乐村居》, “亡赖”的亡读音是:。
7.早春,当看到探出墙头的花,我会想到叶绍翁的诗句:,。《游园不值》盛夏,当看到满池的荷花,我不禁吟诵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写研究报告,可以从问题的提出、、和结论等方面来写。阅读阁
(一)祖父的园子(节选)
①祖父整天都在后园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 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②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③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④我说:“谷子。”
⑤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⑥我说:“是的。”
⑦我看着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⑧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⑨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⑩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
花 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
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从谁 家 来的,又飞到谁 家 去?太阳也不知道。
1.阅读上面语段,联系全文,用简练的词语概括。(2分)
()的园子()的园子
()的童年()的童年
2.第①自然中介绍了“我”在园子里做了、__、__三件事。(每件事用2个字表达)(3分)
3.作者描写铲地这件事最突出的方法是(用序号表示)( )。(1分)①心理描写②语言描写③动作描写④神态描写
4.文中两处写到祖父的“笑”,你从这笑中体会到什么?(2分)
5.仿写句子。(1分)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
的。。
(二)垃 圾 堆
深夜,美国某城市的一条僻静的街道上,就在公共汽车开动的一瞬间,一位刚下车的老人,突然看见垃圾堆前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
老人的心怦怦直跳。他很明白:他口袋里刚领到的工资将被抢劫,几十年相依为命的妻子将成为寡妇,十几岁的儿子弗雷迪将失去父亲。老人想赶快离开这儿。就在这时,歹徒们在昏暗中朝他一步步逼近。忽然响起一声刺耳的口哨声,紧接着,一个黑影朝老人猛扑过来。老人不顾一切地举起手杖向黑影尽力劈去。那黑影出一声惨叫,便倒下了。老人盲目地跑进了垃圾堆。
垃圾堆里到处是铁丝、铁块和破汽车。一个歹徒工紧紧追赶,离他越来越近了。老人急忙拐了个弯,不料被什么东西绊倒了,他想:这下可完了!他就势打了几个滚,滚到了一辆破卡车下,等待死亡的到来。
“妈的,他逃走了!”一个歹徒骂着。
“咱们走吧!”有个歹徒丧气地说。
“弗雷迪!”另一个歹徒压低声音喊着。没有人回答。
“弗雷迪,你在哪儿?”仍没有人回答。
听见歹徒们呼唤弗雷迪,躲在破卡车下面的老人的心怦然一动。
“天哪,他在这儿!”一个歹徒忽然叫道。
“是弗雷迪,”另一个说,“他死了!”
“把他抬起来,”有个歹徒命令着,“塞到那辆破卡车底下!
躲在破卡车下的老人,把塞到身旁的尸体翻过来。虽然光线很暗,但他还是看不清了尸体的面庞,随着发出一声惊叫:“天啊,真的是他!”老人从卡车底下爬出来,痛苦地举起双手,两眼望着黑暗的天空呼喊着:“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随后,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垃圾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一刹那()伤心()
2、 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2分)
3、短文两次写了老人的心:“怦怦直跳”、“怦然一动”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结合短文,其中正确的说法是(3分)()
a、老人打死歹徒叫弗雷迪,老人之所以惊叫、痛苦,是因为他成了杀人犯。 b、老人打死歹徒叫弗雷迪,老人之所以惊叫、痛苦,是因为死者是他的儿子,他为自己的错杀而自责。
c、老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也和这群歹徒混在一起,更想不到自己亲手打死的竞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痛苦。
5、这篇短文以《垃圾堆》为题,有什么更深层的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亭(30分)
从小到大,你一定经历过许多“错”的时候,或许是做错了题,或许是出门走错了路,或许是说错了话,或者是做错了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才使你认识到了对,才有了今天的成长。哪次错令你特别难忘?请把它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1试卷范文第6篇
一、选择题
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 ) A.禹死后启继位
C.设置官职
B.建立武装 D.制定刑法
[解析] 材料中提到的“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说明最高权力转移方式发生变化,禹死后启继承王位,政治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是对“天下为公”的破坏。
2.(2018临沂高一联考)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形成这种传统的家国观念的政治因素是( B
) A.君主制
C.分封制
B.宗法制 D.世官制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这个信息可知,材料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家国同构”的特点,所以,形成这种传统的家国观念的政治因素是宗法制,故选B项;君主制、分封制和世官制都不能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故可直接排除A、C、D三项。
3.(2018广州高一联考)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A
) A.拥有世袭统治权
C.尊重上级的权威
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D.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解析] 材料中的“地主”指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的统治阶级,而“后世”指的是从战国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题目中“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注重血缘性,是一种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种官僚政治,用区域代替血缘,故A项正确;西周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从战国开始为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封臣尊重上级的权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对君主是绝对服从,故C项错误;分封制下主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也是人民归统治阶级管理,为两者共同点,非“地主”特殊性,故D项错误。故选A项。
4. (2018银川高一联考)郑国始祖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弟弟,他于公元前
806年被封于郑。据此,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C
) A.郑桓公的身份是诸侯 C.郑桓公与周王不同姓
B.郑桓公相对于周王是小宗
D.周宣王是周厉王的嫡长子
[解析] 郑国始祖是周厉王的儿子,被分封后是诸侯王,A项正确;诸侯相对于周王都是小宗,B项正确;厉王的儿子当然也是姬姓,所以C项错误;能成为周王的都是嫡长子,D项正确。
5.(2018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有史学家说:“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主要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B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婚姻成为控制同姓诸侯国的主要手段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 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不符史实;题干材料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6.(2018芜湖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 (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材料二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解析] 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依据材料可见家族祭祀权是政治地位的标志,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答案]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解析] 本问需要对材料二进行概括,重点归纳宗法制在古代政治中的表现。 [答案] 影响: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
一、裙带作风。
(3)评价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 本问是典型的观点评价类试题,此类问题的答案一般包括:观点的原因或背景+观点的实质+观点的影响。表述的关键是史论结合和史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