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棉花生产机械化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棉花生产机械化(精选12篇)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1篇

机采棉试点增收明显

与先进植棉大国相比, 我国棉花生产方式落后, 规模小、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在美国, 籽棉采摘成本约80元/亩, 仅为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的1/5-1/16。美国生产50公斤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日, 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

2013年, 山东省供销社在全省5个县进行从棉花播种、喷药、化控到采摘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试验表明, 棉花培苗只需5天, 喷药仅需4天, 耘地锄草仅需3天。往年全县男女老少齐上阵, 如今只需两台294kw拖拉机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算机械采收的收益, 仅播种、田间管理环节, 每亩就节支近100元, 同时解放了村里80%的劳动力, 他们或外出打工, 或自主经营, 或在社区干活, 每人每天收入都在100元以上, 一年按8个月算, 每人每年收入24000元左右。按亩产225kg籽棉计算, 每亩棉花机采较手工采摘节支300元左右, 加上播种、田间管理节省的人工100元, 每亩能增收节支400元以上。

机械化是根本出路

棉花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原因,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

采棉机械化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 全世界大约有30%的棉花是由机器采摘的, 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机械化收获率达100%;西班牙、保加利亚和希腊等中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部分棉花也是由机械采摘;农业欠发达国家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机采棉技术发展较快。

目前, 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在46.7万公顷左右, 2012年机采率仅为8.26%, 且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区, 黄淮海棉区机采试点刚刚开始。2013年深秋在山东滨州、潍坊、德州及河南安阳等地的机械采收试验表明:摘锭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7.4%~93.3%, 采收效率为7~10亩/小时, 含杂率约7.4%;指杆式采棉机采净率为86.3%~92.5%, 采收效率为6~8亩/小时, 含杂率约为10.8%。

为解决我国棉花机械化的需求, 山东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天鹅棉机公司及其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联合国内知名研究所, 经过5年共同研发, 成功研制出完全民族品牌的采棉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依托行业科技专项也研制了复指杆式采棉机。上述两企业还研发了配套的籽棉预处理装置, 采棉机采摘的籽棉, 经籽棉清杂等处理后, 被送入人工手摘棉轧花车间, 实现了轧花至皮棉打包的全流程机械化。

棉花全程机械化需合力推进

推进和普及机械采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黄淮海地区才刚刚起步。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棉农认识不足, 处于观望状态。二是品种成熟期较迟。三是机采棉的种植模式与人工种植不一样, 要慢慢适应。四是采棉机价格昂贵。目前我国的采棉机多是进口机械, 每台200万元以上, 在没有足够作业面积保证的情况下, 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敢购置。五是目前的轧花厂没有与其配套的清杂工序, 加工机采棉需投资增加清杂设备。

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 第2篇

昌吉市作为我国棉花种植的重要产区,其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农业机械化种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棉花种植实践中,部分环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而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操作必须与棉花的农机农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使用农学科学技术对棉花的品种进行升级,以实现“矮、密、旱、膜”等棉花种植要求为出发点,培育出更多符合机械化操作的品种。经过实践,我们发现适宜进行大规模棉花采摘的品种能够满足成熟较早、进行集中吐絮以及株型紧凑的特点,而且能够抗倒伏、使用脱叶剂后能够及时脱叶等,因此,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最重要的前提是培育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品种,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激发棉花种植积极性。在棉花全称机械化操作中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操作:运用机械进行整地

整地环节的机械化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开始。整地环节的机械化重点是要对秸秆和残膜的处理以及施肥等。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禁止焚烧秸秆,要不断加强秸秆还田工作,因此,在棉花种植收成以后,要加强棉花秸秆的处理工作,通过利用粉杆机对棉花秸秆进行粉碎,实现秸秆还田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秸秆利用率,还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劳动力。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使用农膜以后,必须对残膜进行回收,防止残膜危害土壤环境,对农作物生产造成危害等,因此,棉花收获以后,可以通过使用粉杆和清膜的一体的机械,对秸秆和残膜进行处理,达到优化棉花种植效果的作用。此外,现代农业发展中,施肥工作已经成为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路径,因此,棉花全程机械化体现在棉花施肥中,要以土壤养分为出发点,通过机械对肥料进行配方,符合土壤特点和种植状态,施肥中全层施肥,达到耕地深度要求,实现增加棉花产量的目的。运用机械进行化除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土壤的封闭性与棉花的产量具有密切关系,因此需要进行高密度的高产模式的栽培。所以,在棉花播种之前,通过使用机械喷雾剂喷洒氟乐灵、禾耐斯等除草剂对杂草进行清除为棉花高效培植提供基础。运用机械进行铺膜播种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棉花种植中铺膜播种的机械化已基本实现,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精量铺膜播种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强铺膜、播种等一次性完成的研发和使用,将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以及铺膜技术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从而有利于棉花的生长。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中耕

由于棉花属于深根作物,根系分布深广,对土壤要求较高。棉花生长前期地面裸露,容易滋生?s草,通过运用机械中耕,有利于调整土壤状况,减轻杂草危害,因此,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中耕时要注意由浅入深,深度不超过20cm,一般进行3到5次,从而达到有效调节土壤状态的作用。在病虫防治工作要加强机械化运用

棉花的病虫防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苗前,通过使用喷雾剂进行喷洒防虫药剂,主要为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第二个阶段是病虫害高发期,通过使用喷雾机喷洒专业药剂,有针对性的进行喷洒,防治和消灭病虫害。运用机械进行打顶整枝

棉花打顶整枝有利于提高棉籽产量,提高种植效益。通过使用专业的打顶整枝机,在棉花打顶期对棉花顶端进行一次性切除,降低棉花高度,有利于降低顶端养分消耗。由于此项技术处于研发实验期,需要不断加强对棉花形状结构的拓展,以达到大规模的应用。运用机械合理调控棉花种植

由于棉花的生产过程具有种植高度矮、种植密度大,耐旱的特点,因此要实现棉花的高效生产和稳定生产,必须对棉花种植进行合理调控,在棉花调控中,需要以“旱、轻、勤”为原则,最终达到棉花调控种植的目的。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脱叶、催熟等

由于棉花具有不同的农艺性状,在棉花种植中,对棉花进行脱叶催熟,有利于增加棉花产量,减少棉花采摘中对棉花的污染以及可以消灭部分害虫对棉花的危害等,因此,在棉花种植中,棉花的脱叶催熟对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对棉花进行脱叶催熟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喷雾剂喷洒脱叶剂,由于喷洒脱叶剂受脱叶催熟的药剂效果以及喷洒时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时间和环境不同,脱叶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脱叶催熟技术的研发,使棉花脱叶催熟取得更好地效果。运用机械对收获棉花

使用采棉机进行棉花采摘有利于提高棉花的收获效率。采棉机进地采摘需要在使用脱叶催熟剂20田以后,棉花的脱叶率基本达到85%以上,棉花的吐絮率达到90%以上,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采棉机的机械效果,减少彩棉机采摘中对棉花的品质的损害。因此,为了使棉花采摘机充分发挥作用,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采摘之前,需要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加强对棉花种植田中杂草、地桩、埂子的处理,同时,为了便于采棉机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在棉花种植地中清理出一块25到30米宽的地块,能够使采棉机在棉花地中进行转弯和机器检修等工作。现行的棉花采摘机主要是以色选和气吸为原理进行采摘的,因此,棉花的采净率与棉花的脱叶率、杂草、吐絮率等具有密切关系。为了棉花采摘的高效进行,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棉机机械化技术。运用机械对棉花进行清理加工

推广棉花全程机械操作,需要在棉花清理加工中推广机械化的使用。由于采棉机在采摘棉花过程中,会出现杂质混入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棉花清理加工中使用机械进行清理,保证棉花的清理质量,提高棉花的品质。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3篇

关键词:棉花;机械化;机采棉;化调;品种

中图分类号: S56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1-0058-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1.014

Abstract: Through the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of cotton mechamized harvesting in Pengze County Furongdun Town, Jiangxi province, from 2014 to 2015,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cotton competely mechanized produ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under the current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e demonstration results showed it could be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harvesting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measures. So, from the selection of species, plant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row spacing, block size, regulation of plant form, chemical topping and leaf removal, harvest weather factors, it summed up a set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for carrying out mechanization harvest in Jiangxi cotton region.

Key words: Cotton; Mechanization; Machine pick up cotton; Chemical regulation; Varieties

0 引言

近几年由于受销售价格急剧下降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共同作用,棉花种植效益大不如前,棉农植棉积极性迅速下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特别是长江流域棉区2015~2016年棉花年度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超过20%。当前,制约棉花生产的因素较多,除了前述的销售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外,还有农村劳动力老化、棉花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用工多等诸多因素。为了应对当前棉花生产的不利局面,探索适合江西省的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路子,彭泽县农业局从2014年起就以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开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经过两年示范,采用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种植模式,棉花产量与常规杂交棉能保持在同一水平并且物化投入和用工成本均大幅降低,且与农业生产规模化相适应,是未来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长江流域,棉花生产要实现全程机械化目前还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其中机械化采收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作者通过2014~2015年连续两年在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墩镇开展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棉花机械化采收的一套技术措施,为棉花轻简化生产提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彭泽县从2000年开始不断推广抗虫杂交棉,到2005年后已经基本普及。抗虫杂交棉普遍表现为植株高大、茎秆粗且枝杈长,棉铃大、生育期特别是吐絮期较长,需多次采收,不适合机械采收。若要实现机械播种和采收,在兼顾产量、抗性、纤维品质的基础上侧重理想机采性状选育,从根本上提高机械采收率[1]。另外,品种还应具备生育期相对缩短、结铃性强、上桃、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对脱叶剂比较敏感等的特性。结合当前的采棉机对棉花品种的要求,应选择生育期短、主茎粗细适中(茎秆直径<1.8㎝)、株高在100㎝以内、果枝短、株型紧凑的常规品种为宜。

2 种植制度

彭泽县现行的棉花种植制度有油后棉、麦棉套种、一熟制棉花三种,尤以前两种模式为主。棉花栽培方式也是以营养钵育苗移栽为主,通过营养钵育苗移栽较好地解决了油棉争地问题并可以推广机械采收油菜、小麦等节本采收模式。棉花要实现机械采收则需要进行高密度种植,现行的育苗移栽由于成本过高不宜采用,因此只能采用直播的方式。但近两年长江流域各省开展的棉花机械采收示范时间基本上是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这就影响了油菜的直播。另外小麦收获期一般为6月中旬左右,棉花的直播是5月上中旬,因而影响棉花的直播。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就需要探索新的种植制度。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近几年开展的棉花马铃薯连作轻简高效栽培模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效益较棉—油、棉—麦和一熟制模式要高。

3 地块与采棉机的适应性

机采棉田块应选择集中连片、肥力适中、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的地块。作业规模上,摘锭式采棉机一般要求地块长度在500~1000 m,面积在6.7 hm2以上;指杆式采棉机一般要求地块长度在200~500 m,面积在2 hm2以上。彭泽县现有棉地能达到此要求的不足30%,且是分户经营。其余70%以上的棉田大多为丘陵和山区棉田,地块小且分散,较难适应当前采棉机械。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对于圩区地块必须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对丘陵山区地块一是要进行土地流转、平整,二是要对现有采棉机械进行改进以适应相对较小的棉田采收。

4 株行距配置

现行的棉花种植密度一般为1.8万株/hm2,行距为1.1~1.2m,株距为0.45~0.5m。王维,等[2]研究表明中棉所50种植密度为11.25 万株/hm2和8.2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密度为5.25 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且较高密度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可见合理的密度应较现行栽培密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致在8.25 万株/hm2和11.25 万株/hm2之间,另外种植密度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还需进一步试验。为了与现有棉花采收机械配套,一般行距为76 cm,株距则根据种植密度进行调整。

5 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棉花为大田直播,为了减少棉花苗期病害,建议选择包衣种。由于机采棉在播种前施足了底肥,棉田杂草生长迅速,严重地影响了棉苗生长。为了控制杂草生长,在播种后应及时用90%乙草胺乳油(1800 ml/hm2)兑水进行喷施,在棉苗有5片真叶时可用棉田专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除草。由于直播棉生育期较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要短,可视情况减少病虫害防治次数。

6 株型调控

机采棉密度大,对棉花株型要求严格,调控较常规棉难度大。机采棉要求第一果枝节位距地面15 cm以上,因此应适当推迟第一次化调的时间。化调一般缩节胺用量为180~270 g/hm2,分4~6 次按 “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喷施,具体用量要结合长势、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2]。

7 化学打顶

一般机采棉种植规模大、密度大,如果采用人工打顶则增加投入较多。必须研究有效的化学打顶技术以达到控制无限生长的目的。张允昔,等[3-4]研究表明,药剂打顶比不打顶可以极显著地降低棉花的株高、抑制棉株顶部果枝和主茎节间的伸长,塑造合理的棉花株型,起到类似或优于人工打顶的效果,并且经济效益增加明显[3]。在生产上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形成较易操作的技术规程。

8 化学脱叶

脱叶催熟效果直接影响机采棉花的品级、加工、储存质量和实收产量。应科学把握喷药时间、气温变化和脱叶催熟剂用量。据张丽娟,等[5]研究,施用脱叶剂催熟剂既要考虑棉铃有效生长时间,也要结合脱叶催熟剂对温度的要求。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60%、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以上进行为宜。在赣北棉区,一般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喷施脱叶催熟剂为宜。

9 天气因素

9.1播种期天气

据对2007~2014年彭泽县5月份气象数据统计表明,5月份平均气温为22.5℃,能够满足棉花直播出苗对温度的要求;5月份降水偏多,平均201.7 mm,占5至10月份总降水量的23.5%,中旬和下旬≥1mm降水量的天数分别为3.1 d和3.5 d,极大值为5 d,所以在5月份播种要充分利用好雨后窗口期及时备地播种,并及时开好排水沟,防止渍害导致烂种。

9.2收获期天气

2007~2014年,彭泽县9月~10月的月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各项指标平均数与郑署峰,等[6]在“安徽省发展机采棉的探讨”一文中安徽省同类指标相近,且安徽、湖北、湖南等气象条件相似的棉区也相继成功开展了棉花机械采收,说明该县基本具备了开展棉花机械采收的气候条件。

10月上中旬为机采棉脱叶催熟的关键时期,天气的好坏对棉花成熟和脱叶效果均影响较大,彭泽县2007~2014年10月平均气温为19.1℃,结合旬雨日分析脱叶催熟剂使用时期应选择在10月上旬较为合适。机械采收则应避开旬雨日较多的10月中旬。

10 生产与加工的适应性

目前的采棉机采收的籽棉一般含杂率均较手采棉要高,要经过必要的加工预处理才能进行籽棉加工,这就要求在大规模发展机采棉时要有必要的预处理设备与之配套。

参考文献

[1] 赵会薇. 机采棉品种选育现状[J].中国种业.2013,9:18-19.

[2] 王维,郑曙峰,徐道青,等.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5,5(9):50-56.

[3] 张允昔,李永旗,崔爱花,等.棉花后期喷化学药剂打顶对其生长及产量影响[J]. 棉花科学,2015, 37(2):18-23.

[4] 鲁速明,张允昔,李永旗,等. 棉花化学药剂打顶在江西本土化应用试验研究[C]. 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汇编:159-162.

[5] 张丽娟,陈宜,杨磊,等. 鄱阳湖植棉区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棉花,2014,41(11):8-9.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4篇

本次演示会, 凯斯纽荷兰 (中国) 管理有限公司不仅展示了各类动力机械及农机具, 而且根据当地棉花种植工艺, 种植情况做出适当方案, 将这些机械进行组合, 形成了一套涵盖耕、种、管、收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为农户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次凯斯纽荷兰公司带来的产品包括凯斯Magnum 340型大功率拖拉机并配套相关整地平地设备, 凯斯620型采棉机, 纽荷兰T1804型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翻地整地设备。

山东作为继新疆之后的我国第二大棉花产区, 棉花产量大, 秋收劳动力紧缺, 拾花工需求量大。随着近年人工价格不断升高, 如何降低采收成本, 解决劳动力匮乏成为棉花采收不可忽略的问题, 机采棉不仅收获效率高, 还可以降低采收成本, 使得机械采棉受到越来越多用户、农场的青睐。

凯斯采棉机被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评为20世纪农业工程领域人类最伟大的5大发明之一。凯斯Cotton Express®620型采棉机发动机功率可达250 k W (340 hp) , 超大容量的棉箱和油箱容量, 田间摘棉时间更长。凯斯620型采棉机与其他采棉机相比, 采用双侧采棉, 采净率高、效率高;620标配四轮驱动, 通过性好;装备自动润滑系统, 维护保养方便。凯斯纽荷兰 (中国) 管理有限公司在新疆乌鲁木齐采棉机工厂的落成使用, 将逐步实现产品本地化组装生产, 为用户提供方便强大的当地产品生产、服务、培训、备件全方位支持。

1999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八团在新疆首次引进两台凯斯采棉机。从那时开始, 凯斯采棉机开始在新疆批量销售, 以较高的采净率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迅速打开了新疆市场。目前有数百台凯斯采棉机在中国投入使用, 特别是新疆兵团的机采公司主要使用凯斯采棉机为各个团场进行机采服务。凯斯采棉机是一款高可靠性的产品, 有些老的凯斯采棉机用户已经使用凯斯采棉机10年以上。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5篇

组织与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将于2011年10月8日组织召开自治区棉花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其组织与实施方案如下:

一、现场会名称

自治区棉花机械化收获现场会

二、主办单位

自治区人民政府

三、承办单位

自治区农机局

昌吉州人民政府

四、协办单位

昌吉州农机局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五、全体代表会议

参会代表住宿宾馆:新疆东升鸿福大饭店(北京南路51号)报到时间:2011年10月7日报到

会议议程:

10月8日上午:10:00在新疆东升鸿福大饭店会议厅,由自治区农办主持召开全体代表会议。

—1—

六、现场会会议议程和时间

10月8日下午:下午3:30前往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观摩第一观摩点:腾飞农场机采棉收获作业现场(主现场)第二观摩点:金西域棉业公司机采棉加工现场

第三观摩点:润世公司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

七、会议筹备领导小组

现场会领导小组由区、州及园区各级部门领导全面负责此次现场会与现场演示会的组织与协调,会议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杨有曾昌吉州党委副秘书长

陈勇昌吉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副组长高福新昌吉州农机局局长

张新国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主任

成员夏国杰昌吉州农机局副局长

王军昌吉州农机局副局长

万国斌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继红昌吉州农机推广站站长

宁荟昌吉州农机局办公室主任

马福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发展局 局长

1、演示现场组

主要负责演示会主会场的规划布置,各观摩点的现场整治、布置、背景制作、彩旗、标语悬挂;负责现场会作业演示农田的提前准备;指挥现场演示与展示作业机具有秩序的摆放,有秩序的演示和有秩序的撤展;负责参演机具的提前调试和试验作业,协助参演机具完成作业演示工作。

组长:王军昌吉州农机局副局长

副组长:万国斌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继红昌吉州农机推广站站长

成员:马福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发展局 局长

杜晓东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发展局副局长

马占新昌吉州农机推广站科长

许强昌吉州农机推广站工程师

梁东恩昌吉州农机推广站工程师

2、会务组

主要负责10月8日上午会场布置(包括会标、桌花、桌签安排);负责酒店门口布标的布置;负责代表证制作、文件袋准备;负责代表房间水果的摆放;负责会议报到工作、分发会议资料;负责参会人员住宿、用餐(发放餐票);负责主要领导的接待工作;负责观摩车辆安排、编号、光碟播放、随车礼仪安排;负责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网站的记者的接洽工作;负责现场会期间安全保卫工作(保证现场会道路畅通、安全)

组长:夏国杰昌吉州农机局副局长

副组长:宁荟昌吉州农机局助理调研员

办公室主任

成员:吴耿明昌吉州农机局科长

姜文宣昌吉州农机监理所所长

杨旭昌吉州农机局业务科科员

沈雪梅昌吉州农机局科员

叶笑男昌吉州农机局科员

徐刚昌吉州农机局科员

姜妮昌吉州农机局科员

八、演示机型与展示机型

本次现场演示会分演示机型和展示机型。

演示机型主要有国产采棉机系列;进口采棉机系列。

展示机型主要有大型精量播种机系列;大型风幕式打药机系列;进口大马力拖拉机与配套高架调幅翻转犁和驱动耙系列;其它农业机械。

九、会议组织工作的具体分工

会议代表食宿由会务组负责落实;演示会现场的布置由演示现场小组负责落实;参加演示会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与参展企业的邀请由自治区农机局负责组织并落实;昌吉市公安局负责演示会安全保卫和交通秩序维护工作。

十、现场观摩的主要程序与时间安排

2011年10月8日下午4:30现场演示会正式开始。

1、机采棉现场

(1)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领导介绍园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2)昌吉州农机局介绍昌吉州机采棉技术的发展情况;

(3)昌吉州技术人员介绍机采棉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措施;

(4)按顺序相关企业人员介绍采棉机基本情况并进行收获作业演示。

2、机采棉加工现场

机采棉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机采棉加工工艺、经济效益的情况。

3、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

花生种植企业负责人介绍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及发展情况。

十一、现场会结束

下午7:55现场演示会结束,参会代表返回新疆东升鸿福大饭店。

十二、现场会参会人员管理

1、参会代表按座位安排于会期当下上午10:00在新疆东升鸿福大饭店参加主会场会议。

棉花机械采收栽培技术的探讨 第6篇

1 前言

棉花的生产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加强对棉花收菜栽培技术的探讨,对提高棉花采收栽培的效率,提高机械化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2 影响采棉机作业的因素

2.1 棉花品种 采棉机作业是通过扶导器将棉株扶持导入采摘室,利用摘锭辊上的钩齿挂住籽棉进行采收,而采摘室内宽度约80^-90mm,高为80cm。这就要求棉花品种株型紧凑,第一果枝结铃距地而高度要大于18cm,整齐度好,平均高度70cm以上;抗病、抗倒伏,成熟和吐絮集中,铃壳开裂性好,还要具有超早熟、次早熟和早熟品种的合理搭配,这样有利于延长采棉机的作业期。目前,新疆精河县种植的机采棉品种主要有中棉35、新陆早33、惠远710,基本符合机采棉要求。

2.2 栽培模式 与常规的棉花栽培模式相比,机采棉花要求棉花播种行距必须适合采棉机的采收行距。常规种植一般采用20cm+40cm+20cm+60cm或30cm+40cm+30cm+60cm模式,此模式不适应对行采棉机采收。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68cm+8cm,66cm+10cm双窄行等行距地膜棉种植,符合对行水平摘锭采棉机作业要求,而且若保证每亩株数在14000-16000株,与常规模式相比不减产甚至增产。

2.3 棉花脱叶催熟要求 棉花脱叶技术是用机械将化学制剂喷施到棉叶上,使其自然脱落的过程。机械脱叶催熟技术对机采棉的采摘质量影响很大。主要影响在3个方而:一是脱叶剂质量。二是机械作业质量。作业机械主要用高架式喷雾机和飞机,目前喷施效果较好的是袖筒式高架喷雾机。三是喷施时间的掌握。北疆一般集中在9月上中旬喷施,南疆一般集中在9月中下旬喷施。

2.4 机械采收的要求 正常情况下,在喷施脱叶剂20天后,棉花脱叶率可达到85%以上,吐絮率达90%以上就可以进行采收。机采棉采净率一般在95%左右,损失率在4%以下。

2.5 残膜的危害 残膜混入籽棉中将可能造成皮棉等级下降,损坏棉纺设备,这就要求采棉机采收前必须将棉田中的残膜清除干净。

3 棉花机械采收技术

3.1 机采棉农艺栽培技术

3.1.1 选地和整地 机采棉对土地的要求相对较为严格,选择的地块要连片的无埂条田,土地必须平整,中等肥力以上、滴灌地无埂子和毛渠。选择好的地块必须于入冬前进行土地平整工作,使其达到待播状态。

3.1.2 选择适宜品种 机采棉品种要求第一果枝节位距地面高度在20 c。以上,成熟度好,吐絮早、快而集中,株型紧凑,不倒伏的品种,如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297一5,18一3、中棉36,等等。

3.1.3 栽培模式 通过试验,机采棉以66 cm+ 10 c。行距配置,平均行距为38 c。较为理想,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棉花中后期生长,棉花增产在3%一5%,采用3膜12行或5膜20行播种方式,株距采用9 cm,理论株数19 494株/667 m2,播量5. 4} 6 kg /667 m2,根据每年气候适时播种。

3.1.4 田间管理 一是全苗、壮苗。早辅放苗、早定苗、早中耕、早防病虫草害,该技术与常规棉花種植技术一样。二是化学调控。机采棉要求果枝始节在20 c。以上,新陆早10号果枝始节偏低,因此,必须推迟头遍化控的时间,化控采用机力搭桥喷施,对于弱苗可在二叶一心时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100 g促苗早发,其它棉花第1次化调可在5-7叶期,施用缩节胺的量应因地、因苗掌握。三是整枝。机采棉要及早抓好整枝工作。四是脱叶催熟。该技术是机采棉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它关系到机采棉能否正常采摘,采摘时的采摘质量及速度,因此,必须严格、正确、适时使用脱叶剂,根据新疆机采棉脱叶催熟的使用经验,选择进口的脱落宝和乙烯利混合使用,667 m2用乙烯利70 g加脱落宝20 g脱叶催熟效果最好,喷施脱叶剂要求3-5 d内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上、花吐絮率要保证在30%一40%以上、喷撒药剂均匀一致,才能使其发挥较好效果,我区一般在9月上旬为宜。适合喷药的机械用以色列产的袖筒式喷雾机和上下双喷头喷雾机。

3.2 机械收获技术

3.2.1 收获机械 适合新疆的进口机械有凯斯2555型、迪尔9970型、迪尔9976型,以及石河子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MZ一5型。

3.2.2 收获要求 早安排、早动手,对采棉机械进行检修、调整,确保采棉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技术要求,为提高机械采收质量和效率提前做准备。采收前必须先由人工破平条田内的横向埂、渠,清除好地膜、滴灌带等杂物。地头要留出巧m的转向带,并安排人工拾尽地头棉花,确保采棉机作业畅通。掌握好收获时间,要求脱叶率达到85%以上、90%以上棉桃吐絮时方可进行机采,机器作业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要根据棉田棉株的高度、密度和产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采棉机,保证机采棉的采摘总损失率小于4. 5%,含杂率小于1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棉花种植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棉花种植栽培采收的机械化水平,从而促进棉花产量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7篇

(1) 示范、引进新疆天诚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SMJ-6/8型1膜6行机械式播种机31台, 示范、推广面积94.5万hm2 (6.3万亩) ;2膜12行棉花超宽膜机械式精量播种机, 膜宽2.05m, 种植模式10-66-10-6610-66cm, 点播株距8.3cm, 实现每穴1粒精量播种, 与1膜8行种植模式比较, 增加了采光面, 促进了作物光合作用。1膜6行棉花种植, 均采用土地整合,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6%~8%, 同时, 有利于大型机械复式作业, 提高机组效率和作业质量, 缩短了春耕、春播机械作业周期。

(2) 引进喷杆式喷雾机40架, 积极推广化学脱叶催熟技术, 脱叶率在90%以上, 吐絮率在95%以上, 即可进行机械采收。

(3) 示范、引进4MZ-5大型自走式采棉机1台, 填补乌苏市棉花机械采收的空白。

(4) 示范区示范、引进新疆科学院生产的4JSM-1800型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使残膜回收与秸秆粉碎同时进行, 减少了秸秆粉碎还田的机械作业程序, 创新了残膜机械回收方式。

2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是, 耕 (整) 地作业化肥深施、化学除草耕层残膜回收;精量播种、铺设毛管科学田管 (带压微灌、化控、病虫害防止、化学脱叶催熟等) 机械采收清花加工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

3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 社会效益。1拾棉花成本。机采棉两遍收费3 000元/hm2 (200元 /亩) , 与人工采花1.8元/kg比较、以籽棉6000kg/hm2 (400kg/亩) 计算, 节约拾棉花支出10800元 /hm2 (720元 / 亩) , 节约了拾花成本39 000元 /hm2 (2 600元 / 亩) 。种植机采棉可以节约劳力, 采棉机1天平均采收10 hm2 (150亩) 棉花, 相当于600个人1天的拾花量, 减轻了劳动强度, 改善了工作环境, 节约了剩余劳动力。2示范区平均产量 (籽棉) 达到6 000 kg/hm2 (400 kg/ 亩) , 比目标增产480 kg/hm2 (32kg/亩) (按机采棉平均收购价7.2元 /kg计算) , 示范基地0.33万hm2 (5万亩) , 增收1 152万元。节支、增收两项可达4 577.5万元。

(2) 经济效益。1节约种子成本。车排子片区高产优质棉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示范、推广, 采用2膜12行棉花超宽膜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技术:膜宽2.05 m, 10-66-10-6610-66 cm, 平均行距38 cm, 点播株距8.3 cm, 每穴一粒, 理论保苗株数21 100株。播量33 kg/hm2 (2.2 kg/ 亩) , 与同样栽培模式种植比较节约种子45 kg/hm2 (3 kg/ 亩) , 示范、推广0.33万hm2 (5万亩) , 节支150万元。2降低灌溉成本。推广应用高新节水滴灌技术, 节约用水43%以上, 节约成本262.5元/hm2 (17.5元/亩) , 节支87.5万元。3棉花秸秆粉碎还田约3750kg/hm2 (250kg/亩) 左右, 增加了土壤有机制含量, 提高了土壤肥力, 是改良中、低产田的有效机制, 增产幅度在5%左右。4增产效益。“车排子片区高产优质棉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示范、推广及配套模式研究”项目建立基地0.33万hm2 (5万亩) , 平均单产达到2 250 kg/hm2 (150 kg/ 亩) (皮棉) , 增产籽棉375kg/hm2 (25kg/亩) , 按机采棉平均收购价7.2元/kg计算, 增收2700元/hm2 (180元/亩) , 共增收9000万元。

4 机采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投资回报问题。由于棉花机采后销售价格远低于人工采摘价格, 扣除成本后, 虽然降低了劳动强度, 缓解了拾花难的问题, 但农民的收益还是降低了, 农民不愿接受, 影响采棉机技术的推广。

(2) 棉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入大, 又缺乏政策及资金扶持, 投资效益低, 导致积极性不高。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8篇

1 试验目的

在兵团第八师134团场, 分别对3WP-1800、3WPX-1000B、3WDF-1000和3W-1800型4种喷杆式喷雾机进行了静态喷雾试验和田间喷洒作业质量试验, 重点探索研究适宜于兵团棉花种植特征的喷施脱落叶机具, 为后期开展棉花高效施药机械改制提升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开展先进适用棉花喷杆式喷雾机械的试验示范推广, 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坚实基础。

2 试验准备

2.1 试验田前期准备

选取13.3 hm2 (200亩) 机采棉种植模式棉田作为试验田, 且试验田地表应较平坦, 无沟渠及较大田埂, 便于试验机具通过, 试验时间为棉花生长中、后期。

2.2 试验机具准备

试验机具应符合NY/T 650-2002中4.1.1的要求, 并按JB/T 9782的有关方法及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机具应在顺风速≤8 km/h、温度≤32℃时进行喷洒作业, 不允许逆风作业。

2.3 试验技术方案制定

依据《NY/T 1925—2010在用喷杆喷雾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和机采棉高效施药机械化技术试验要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试验方案, 以保证试验数据的有效性。

3 性能试验及分析

3.1 静态喷雾试验分析

根据《NY/T 1925—2010在用喷杆喷雾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中对机具技术指标的要求, 在棉田地头针对3WP-1800、3WPX-1000B、3WDF-1000及3W-1800型等4种喷杆式喷雾机 (必须加装吊杆装置) 进行静态喷雾试验, 重点测试机具的喷水量、喷雾均匀性等关键技术指标。测试结果如下。

由表1可知:试验机具沿水平喷杆和沿垂直喷杆喷头喷雾量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技术指标能满足标准《NY/T 1925—2010在用喷杆喷雾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中对喷头喷雾量均匀性技术指标要求, 同时机具作业速度为5 km/h时, 试验机具的喷液量分别为:685.5kg/hm2、318.0 kg/hm2、382.5 kg/hm2和256.5 kg/hm2, 试验机具施液量由原来的750~1 200 L/hm2基本降至375~525 L/hm2, 减少了农药流失, 解决了“农残问题”, 实现了经济和环保效益“双丰收”。

3.2 田间喷洒作业质量试验分析

随机选取25株棉株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5株棉株为一个测区, 测区内棉株是连续的5株, 每个测区的分布是交叉排列的。试验机具喷洒之前查看每个测区内棉株的棉叶数量, 喷洒作业后第7d、第21d再次查看棉株棉叶数量, 并记录。

由表2可知:试验机具进行棉花脱落叶剂喷施机械化作业上, 机械化作业效果较好, 棉花脱叶情况明显, 脱叶率基本在90%左右, 有效解决了棉株上下棉叶脱落不一致的难题, 有利于提高棉花机械收获的采净率。

4 建议

4.1 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推动机具的更新换代和技改提升

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政策、资金的支持, 加快棉花施药机械技改提升和更新换代步伐, 改变“机具老旧、作业质量差”的格局, 提高棉花施药机械化技术装备质量和作业质量, 减少药液对环境的污染。

4.2 加快棉花施药机械装备科研开发

加大棉花施药机械的研发和技改提升力度, 广泛吸收农艺专家参与棉花试验机械的研发和技改提升工作,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提高研发工作质量, 确保研发机具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促进棉花机采籽棉品级得到进一步提升。

4.3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职工安全用药意识

针对基层团场职工重点培训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和安全用药技术, 改变职工传统守旧观念, 降低棉花喷施药液量, 提高机具作业效率和药液利用率, 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摘要:棉花施药机械是农业植保机械的末端环节。为加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施药机械的发展, 积极开展了棉花施药机械的静态喷洒试验和田间性能喷洒质量试验, 重点探索研究适宜于本区域棉花种植特性的施药机械技改要点, 为加快棉花施药机械的技改提供有益的参考。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9篇

林建华局长听取了滨州市农机局关于棉花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汇报;同沾化县、乡政府、农机局、供销社、农业银行、农机合作社、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等,围绕棉花种植、管理、收获、收购、加工处理以及资金、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林建华局长充分肯定了棉花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他强调,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下一步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措施。一要加强领导。省、市、县农机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领导的支持和有关方面的配合,做好棉花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二要依托农机合作社建好棉花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要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把千家万户的棉农组织起来,实行规模化生产和农艺、农机的结合,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提供组织保障。三要加强扶持力度。省农机局把国家和省里的各项优惠政策向棉花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倾斜。对棉花生产急需的机械优先鉴定、及时列入农机推广目录、重点补贴。市、县政府也要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扶持措施,不断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装备水平。四要制定棉花生产机械化全套的技术指导方案。要提出棉花品种选择、种植方式、化控、植保、采摘、运输、清选、收购、加工等整套的解决方案,形成统一的技术指导路线,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五要加大采棉机械试验示范力度。通过试验示范,确定适宜的主推机型。试验时,首先要考虑规模化生产的机型。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10篇

关键词: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机采棉

0 引言

棉花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对农业、农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种植棉花较其他大田作物更费时费工, 用工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棉花生产稳定越来越突出的因素。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 解决棉花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短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十二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 并对棉花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将迎来加速发展的10年。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机械采摘是其关键。立足机采棉技术, 从品种培育入手, 注重农机农艺融合, 采用系统化研究策略, 研究棉花品种选育、播种、植保、化控及机械收获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确定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棉花栽培模式, 通过试验示范制定棉花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规范和配套装备的作业质量标准, 进行具有区域棉花生产特点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 对全面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发展前景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棉花种植的特殊区域, 种植棉花具有不可替代性。由黄河泥沙冲积形成的土地盐碱化程度很高, 棉花是能适合该土壤环境生长的为数不多的作物。由于泥沙冲积每年形成新的盐碱地, 改良植棉, 继而压碱形成良田是这一区域独有的农业工程, 对于耕地日益减少的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该区域是全国优势棉区中种植面积唯一呈增长趋势的主产棉区。黄河三角洲棉区独特的生态和生产条件决定了该区应该成为棉花规模化生产的代表。同时, 该区域以其适宜的光热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悠久的植棉传统, 最有条件建设大规模、标准化优质棉基地。目前, 棉花生产、加工及棉纺织业成为黄河三角洲经济中仅次于石油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仅东营、滨州两市棉纺能力已占到全国的1/8, 棉花产业集聚优势已经显现。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阶段, 我国除新疆外其他棉花生产区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机械化水平低、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且生产成本较高。黄河三角洲虽然为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 目前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7万hm2 (554万亩) 左右, 但其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仅土地耕整、播种、植保和拔棉柴等环节有部分机械作业, 占用劳动力很大的采棉关键环节尚未实现机械化作业, 还处于探索阶段。

2.1 棉花品种和种植模式

黄河三角洲区域棉花的种植特点是, 低密度、高植株、枝杈长而粗壮、行距大小间隔, 不适宜机采, 更难以实现全程机械化, 必须从品种和种植模式上加以改进。农艺与农机的紧密合作是解决该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唯一途径。

2.2 土地耕整

目前, 黄河三角洲区域耕整地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100%, 棉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的核心是深耕、深松, 熟土层要深翻, 心土层要深松, 耕作层深度应大于22 cm。机械耕整地技术主要有3种。 (1) 深耕机械化技术。使用铧式犁或圆盘犁实现翻土、松土和混土。 (2) 深松机械化技术。使用通用型深松机, 全方位深松作业, 实现机械松碎土壤而不翻土、不乱土层。 (3) 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通常采用在铧式犁的犁体后加装深松铲的办法来实现上翻下松, 不乱土层, 可多工序联合作业, 大大提高功效和质量, 做到不误农时。经深耕、深松后的棉田, 播种前还要用中型轮式拖拉机带轻型圆盘耙和钉齿耙进行整地作业。播前的整地质量达到平、齐、松、碎, 地表无残根、残株和杂草, 整地后不跑墒。

2.3 棉花播种

目前, 黄河三角洲区域棉花播种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初步实现了种肥同施、铺膜覆盖和精量播种, 多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栽培措施, 后续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完成放苗、间苗、补苗等工作。2行小型棉播机应用较多, 较大型的6行膜上打孔穴播机对土地整平度要求很高, 主要还是从单个的农艺环节考虑, 缺少将种植与植保、收获结合起来的系统化研究。在播种机的配置、排种器的精量控制和铺膜压膜技术等方面研究较多。

2.4 田间管理

棉花是中耕作物, 田间管理作业包括中耕追肥、植保、灌溉和整枝打顶等。

(1) 中耕追肥。目前, 使用较多的中耕追肥机有, ZFX-2.8型悬挂式专用中耕追肥机, 2BZ-6型播种、中耕通用机, 2BMG-A系列铺膜播种中耕追肥通用机等。前期中耕追肥时, 多用普通中型轮式拖拉机作为配套动力, 后期因棉株长高并封垅, 选用高地隙轮式拖拉机作配套动力, 并在轮缘加装护罩, 以免在作业中损伤果枝。肥料投入不合理是该区域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没有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抗虫棉需肥特点进行施肥, 有机肥用量少, 氮素化肥用量偏多, 磷肥用量偏少。棉田肥料利用率仅30%, 迫切需要根据盐碱地棉花需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运筹技术。

(2) 植保。目前该区棉花植保还只是为了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和喷施叶面肥。主要采用的是手动背负式低压喷雾机, 效率较低, 雾滴雾化程度不高, 不便于实现变量喷洒, 难以满足大面积的棉花植保作业要求。该方面的技术研究较少, 多集中在控制喷雾形式的喷头、提高压力的药液泵、提高喷雾效果的风屏喷洒技术方面。

(3) 整枝打顶。整枝打顶可扼制棉株疯长、增加果枝营养和霜前花, 是非常重要的田间管理环节。目前整枝打顶采用机械较少, 现有的设备技术性能较差不能达到要求, 主要还是人工打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研制并使用过4行滚刀式打顶机。

2.5 棉花采收

棉花生产中用工量最多、机械化难度最大的作业是棉花采收。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机械化收获尚处于空白阶段, 2011年秋天因劳动力紧缺、收获费用高, 不少地区甚至出现棉花弃收现象。小型手持式电动采棉机有小范围应用。2011年起, 滨州市率先开始了机采棉的试验示范, 开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征程。

2.6 棉秆收获

棉秆收获机械化技术近两三年迅速发展, 目前主要是分段收获, 即采用铲切式或齿盘式工作机构先将棉秆拔起放置于田间, 再由捡拾切碎机将其捡起切碎或人工收集, 该方式虽比人工作业大大改善, 但劳动强度仍然较大, 收获效率较低。联合收获也有使用, 但可以一次性完成棉秆的拔取、收集、粉碎甚至打捆的机型还很少, 该方面市场前景广阔, 迫切需要提高机具工作可靠性。

3 全程机械化实践

从2011年起历经两年, 滨州市在全国 (新疆以外) 率先完成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 引领棉产业发展革命。

2011年4月, 山东省首台与棉花机械化采收配套的棉花播种机在沾化县冯家镇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试验示范, 按照机采棉作业农艺技术要求, 运作2.33 hm2 (35亩) 示范田。2011年10月, 采棉机进行机采示范, 采净率达到96%, 滨州首次棉花机械化收获示范获得成功。2011年12月, 滨州市沾化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机农艺融合 (棉花) 示范区, 2012年扩大机采棉示范规模。2012年2月, 山东省沾化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成立, 示范核心区面积 (成方连片) 33.33 hm2 (500亩) , 辐射带动666.7 hm2 (1万亩) ;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与约翰迪尔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山东省约翰迪尔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基地项目合作协议》, 双方合作在滨州沾化县建设山东省约翰迪尔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 约翰迪尔的大型植保机、采棉机无偿用于基地示范并帮助沾化县农兴棉花种植合作社建设首条机采棉清选加工生产线。2012年8月, 滨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签署《科技合作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机采棉花品种培育是重点合作的内容之一。2012年9月, 滨州市定购的山东省首台4MZ-3型采棉机运抵滨州。2012年8月, 全国除新疆之外的首条机采棉清选加工生产线落户滨州沾化。至此,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的各个环节全部到位。2012年10月, 全国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座谈会暨机采棉现场会在滨州市成功召开。

4 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研究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品种培育、栽培农艺、田间管理、化学脱叶催熟、机械采收、棉花清理加工及残膜回收等诸多环节。机械采摘是关键, 要着眼于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 立足机采棉技术。从品种培育入手, 注重农机农艺融合, 采用系统化的研究策略, 研究棉花品种选育、播种、植保、化控、机械收获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探索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棉花种植、管理和收获模式;通过试验示范制定棉花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规范和配套装备的作业质量标准;进行具有区域棉花生产特点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 循序渐进地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

4.1 品种选育

“科技兴农, 良种先行”。适宜机采棉的棉花配套品种培育是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首要问题, 该品种应满足, (1) 早熟。减少因喷施落叶剂造成的产量损失, 提高棉花品质, 实现早收获早轧花。 (2) 纤维较长 (≥30mm) 。纤维断裂比强大 (一级≥30, 二、三级≥28) 。 (3) 衣分高 (≥39%) 。 (4) 成熟期一致。提高一次性采净率, 减少清地劳动强度。 (5) 吐絮畅, 不夹壳, 含絮力适中, 减少挂枝棉、遗留棉、撞落棉, 提高采净率。 (6) 株型紧凑。最好是筒型, 棉枝相对较少, 棉花在棉株上分布均匀。 (7) 抗倒伏, 减少扶禾器对棉株的碰撞, 降低撞落棉, 棉朵离地高度>20 cm, 提高采净率。

4.2 种植模式

在延续发展一年一熟的基础上, 探索黄河三角洲区域麦棉轮作生产模式, 即晚播麦收获后直播夏播短季棉或者育苗移栽, 解决粮棉争地的突出矛盾, 同时通过麦棉轮作压碱改良土壤。在既保证产量又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前提下, 农机农艺融合, 确定最合理种植行距。目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棉区均采用适应采棉机采收机构的 (66+10) cm带状种植方式, 黄河三角洲棉区常规种植采用大小行, 行距为90 cm、45 cm, 理论株数约6万株/hm2, 若要实现76 cm等行距难度不大, 关键是提高铺膜与播种质量, 解决好地膜边行的保苗问题。行距是否沿用 (66+10) cm还是确定新的行距, 关键要对采棉机采棉头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4.3 播种机械化

应充分考虑农机农艺的融合问题, 将种植与收获、植保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研究。在国外, 棉花播种向着种肥同施、宽行折叠、声光电全方位监测与控制等方向发展。未来几年, 我国应加强与国外的联系, 重视智能化控制、可视化监控等方面的技术在棉花播种机械上的应用。实现膜上打孔精量穴播和智能化监测, 进一步减少用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4.4 化控技术

采用化学药剂控制株型、进行脱叶催熟, 是棉花机械化采收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 也是减少籽棉含杂率、提高棉花品质、保证棉花产量的技术保障。化控技术在国内开展较晚, 目前也有使用, 主要是从提高棉花产量方面考虑。目前, 应将化控技术与喷洒时间、喷洒量、药剂类型以及机械化作业要求结合起来, 研究能够保证棉花产量、便于机械化植保、收获的新型化控技术。为了提高药剂喷洒效果、减少药剂喷施量和减少对作物的损伤, 棉花植保机械将会应用或出现计算机控制下的药靶定向喷洒技术, 根据病虫害严重程度和机器行走速度自动控制的变量喷洒技术, 雾化效果更好的超低量喷洒技术以及高地隙、宽喷幅、自走式甚至航空棉花植保机械, 实现高效、高速、高适应性的农药喷施。

4.5 棉花采收机械化

在保证品种、种植模式及相应的机械化农艺配套技术均符合机采棉要求的前提下, 选用适用性好、价格合理的采棉机, 进行棉花机械采摘。目前, 采棉机主要生产厂家是美国迪尔公司和凯斯公司, 新疆通过对原苏联全套棉花田间生产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 开发了CMX-2.8型垂直摘锭采棉机、棉桃收获机等多种棉花收获机械, 并开始部分投入生产使用;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在关键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开发了4MZ-3、4MZ-5型采棉机。目前, 国产采棉机的采棉头均是仿制或直接进口,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国内采棉机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突破棉花采摘技术, 研制出能提高棉花采收率、减少含杂、提高棉花品质的采棉头。在此基础上, 向宽幅折叠采收台甚至计算机识别技术方向发展, 实现棉花的定向高效采收, 提高棉花的收获质量。

4.6 棉秆收获

棉花秸秆是主要的生物发电原料, 未来几年, 首先应该结合棉秆综合利用的具体要求, 研究拔禾技术, 从棉秆收获功耗、收集、打捆、集成和优化等角度进行研究, 开发具有拔净率高、功耗少、棉秆收集运输方便的联合作业棉秆收获机械。其次是研究适合棉花保护性耕作的秸秆处理方式, 研发相应装备。

4.7 机采棉后续加工

机采籽棉的含杂很高, 与人工采摘籽棉清理加工生产线不同, 必须经过特有的清理加工生产线才能生产出符合纺纱质量标准的皮棉。目前各加工企业所使用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大多是邯郸、山东生产的成套设备, 以及少量国外引进设备。所有这些生产线其设计思想基本一致, 籽棉4遍清理, 并且每一次清理侧重不同, 以保证付轧籽棉含杂在3%以下;皮棉3遍清理, 清理出皮棉中的不孕籽及杂质等, 以保证高等级皮棉含杂率在1.2%以下。目前应用的机采籽棉清理加工生产线设备已经较完善, 可以满足加工要求。

5 结语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工序、多环节、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机农艺融合是根本, 机械采摘是关键, 抓住机采棉这个龙头, 统筹良种培育、耕整土地、机械精播、中耕施肥、化控植保、机械采摘、棉秆收获和后续加工, 促进各环节的机械化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最终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参考文献

[1]黄海东, 周勇.我国棉花收获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 2004.

[2]周亚立, 梅健, 刘向新.论影响机采棉技术推广的原因和对策.

[3]李冉, 等.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方向[J].中国农业机械化, 2012 (7) .

[4]张佳喜, 等.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实施现状[J].中国农业机械化, 2012 (33) .

[5]张玉同, 等.梳齿式棉花收获机的试验与研究[J].中国农业机械化, 2012 (84) .

棉花生产机械化 第11篇

种植面积压缩。2014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119.7万亩,较去年减少7.4万亩,减幅5.8%。其中,主产区九江市棉花种植面积89.6万亩,比上年减少了5.6万亩,减幅6.3%。10万亩以上植棉大县如彭泽、都昌县减幅都在10%以上;瑞昌反应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减少近50%,但散户由于对目标价格政策了解不多,加上种植习惯,面积减幅不大;湖口反应购种备肥积极性明显下降,经销种子商户退货增加10%。

棉花长势稳健。由于天气情况有利,今年棉花长势好于往年。4月上旬棉区天气较好,棉花播种后出苗率高。4月底至5月底没有较强冷空气影响,温度波动不大,晴雨相间,有利于一熟棉和油后棉移栽。6月上旬,以晴天为主,气温高,棉苗生长加快。

病虫害轻度发生。今年江西省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中度发生,虫害主要有蜗牛、地老虎、棉盲蝽、棉蓟马,其中蜗牛、地老虎危害偏重。棉花蕾期虫害主要有蚜虫、棉盲蝽、红蜘蛛和二代棉铃虫,轻度发生。

主栽品种总体优良。据统计,全省种植杂交抗虫棉品种与脱绒包衣棉种均达到了100%,以中棉系列、鄂杂棉系列和赣棉系列为主,其主要代表品种有鄂杂棉11号、鄂杂棉10号、赣棉杂1号、中棉66、中棉62等。

棉价下行。当前江西籽棉价格4.2元/斤,呈下跌走势,去年籽棉均价4.3元/斤。从全国看,1-5月皮棉价格环比分别为-0.4%、0.0%、-0.1%、-5.2%、-5.4%,呈逐月加速下滑态势。近期郑州棉花期货价格跌至15000元/吨以下。但从国际看,皮棉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棉花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成本高,效益低。2011年、2012年棉花价格分别下降16%、18%,亩均纯收益分别下降38%和43.3%,2013年虽然棉价稍有上涨,但单产下降,纯收益仍下降5.5%,种植一亩棉花纯收益仅为529元。今年老天帮忙,棉花长势尚好,预计单产将增加,但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下跌,因此纯收益可能再度下降。

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目前大面积植棉仍是营养钵育苗,人工移栽,由于棉花生长期长,田间用工量和劳动强度都很大,种植一亩棉花用工达30个,而种两季水稻用工总共才15-20个工左右。且播种、移栽、植保、采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操作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植棉机械化程度低。

政策扶持力度小,植棉积极性低。目前棉花只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不足种粮补贴的十分之一,扶持力度小,因而不少地方退棉种粮。

政策调整后各方反应

棉农。对当前棉花政策普遍感到失望,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特别是大户反应较为强烈,植棉积极性明显下降,面积进一步压缩。实施了棉田改造或基础设施建设的棉田几乎都改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棉花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种植风险加大,如果今年新棉价格不理想,估计散户也将退出棉花种植。棉农普遍建议能和新疆一样享受到国家目标价格政策。

棉花收购及轧花企业。新政的实施将带来更大的市场波动,对市场的把握将更难,市场风险加大,棉花收购将更为谨慎。部分大型棉花收购企业纷纷表示,不敢轻易参与今年的棉花收购,情愿承接新疆棉花的移库代储任务。他们预判在当前棉花库存高企情况下,今年江西籽棉上市价格可能跌至3元/斤,将陷入没人收也没人卖的糟糕境地。所以还需要制定一个底线价格,这个价格可以参照农民种棉成本价和国际棉价制定,低于这个价格时,国家还得出手收储,保证收棉而不致于把棉花烂在地里。轧花企业则表示将根据棉纺企业订单来收购,打快进快出的价格差,不敢囤货或压货。

棉纺企业。无疑是利好,一方面可以降低原料成本,增加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在棉花价格较低时囤积棉花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两个趋势预判

一是我国既是产棉大国,又是用棉大国,纺织品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大产业。2013年我国产棉683.6万吨,进口414.8万吨,同比下降19.2%,库存量占全球库存总量60%,达1260万吨,进口量和库存量都居世界第一,而每年棉花消费量大概700-800万吨。意味着,近两年我国即使不生产棉花,库存棉花也够用两年。这也是国家取消长江、黄河流域棉花收储政策的原因之一。如果目标价格政策实施范围不变,长江黄河流域棉花面积可以想象将大幅减少,最后丧失生产能力,届时新疆产的300多万吨棉花可能产不足需,仍将大量依赖进口,但那时的世界棉花价格可没有现在这么低,将又会重走扩大生产的老路。

二是目前棉花目标价格实施范围仅限于新疆,众所周知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保新疆是对的。但也不能把宝都压在新疆上。新疆发展农业生产上主要是缺水,这也是为什么新疆把棉花当成主导产业来抓,如果新疆不缺水,它那块地种什么都比棉花强。如果今后国家投入多了,基础设施上去了,水供给相对更有保障,新疆是否还愿意种棉花。如果新疆不种棉花,长江黄河流域生产能力又一时难以恢复,这对我国棉纺产业将形成巨大冲击。

建议

提升地位。要高度重视棉花的基础地位。棉花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三个定位:一是50-70年代提“重要的战略物资”;二是80-00年代提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三是进入21世纪提出“轻纺工业重要原料”。“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的定位是准确的。

保存能力。保存长江、黄河流域棉花生产能力。长江、黄河流域毕竟是老棉区,特别是江西省湖口县在2009年还曾经创过亩产籽棉过千斤的纪录。建议“抓大放小”,重点扶持种棉大户,对种植50亩以上的大户给予种棉补贴。如有2000元/吨的种棉补贴。从明年开始核定面积补,启动标准棉田建设,恢复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棉花万亩高产创建。

降本提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棉农植棉的科技水平,通过集成选用良种、合理密植、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一系列植棉技术,全力提高棉花生产水平,提高机械化植棉力度,提升植棉效益。成本低了,品质高了,价格降了,才能站稳国内市场,抵御国外市场冲击。

产销平衡。一要控制进口。1-5月国内棉花进口量同比已下降44%。二是给拍售国内棉机构或企业适当补贴,降低拍售价格,理顺价格链条,尽快消化国产棉(不给钱给政策,当前消化4吨国内棉,可享受1吨进口棉政策,国储企业大都20400元/吨收进,17000元/吨左右售出)。三是探索提高种棉补贴力度,但一定要补在生产环节,再也不能补在销售环节,不能走“抬高下游价格、国内外价格倒挂、饱受国外市场冲击、农民最终买单”的老路。

棉花采收机械化研究 第12篇

棉花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500多万hm2,主要集中在新疆、山东、河南等省区。山东棉花多年种植面积67多万hm2,主要分布于沿黄灌区的菏泽、聊城、德州、滨州、潍坊、东营等市,近几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二。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棉花产品需求增加,我国棉花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棉花机械化生产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棉花中耕追肥、病虫防治、抹杈打顶、采摘收获等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人工需求量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棉花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为此,新疆建设兵团10多年前开展了棉花机械采收试验示范,推广面积初具规模。从去年开始,我省滨州市通过学习考察,也开展了棉花机械采收试验示范,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棉花机械采收存在的问题

在棉花机械化采收过程中,一些生产方式方法制约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1. 棉花品种繁多。

近年来,我国各棉区种植品种不统一,品种多而杂。适合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种少, 不同品种所需要的机械化采收规范也不相同。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棉花品种的结实高度达不到机械采收的要求,二是有些品种收获时棉桃容易夹壳,落地棉和挂枝棉增多,从而影响了机械化采棉的采净率。

2. 种植规格不一。

棉花机械化采收,须有固定行距与合适的密度,否则就不能有效采摘或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人觉得机采棉行距过宽、密度低、影响产量,于是任意改变株距,增加种植密度,结果由于种植太密,通风效果差,造成棉铃脱落而减产,同时影响机采效率。

3. 化学调控失当。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棉花化学调控过早和过重,都会造成果枝高度太低;中后期化调掌握得不好,会造成棉株节间长度不均,还可能出现棉株过高或过矮的情况,从而影响棉花的采净率。

4. 机械采摘失时。

在机械采收棉花之前,须喷施棉果催熟剂和落叶剂,而药物的品种选择、喷洒时间、剂量大小等都会对落叶质量和棉花产量产生影响。在实际作业中,还发现棉花机械采收时间与落叶剂喷洒时间和顺序配合不当问题,造成过早采收的棉株上青桃多收获过晚,棉花含杂率高,同时也影响棉花的采净率。

5. 棉田通道不畅。

棉花机械化采收,对棉田通道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采棉机转弯的地方,须有足够的转弯空间。否则采棉机作业时就会碾压棉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 装卸场地小,运输损失大。

棉花采收后,装卸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场地太小和装卸速度缓慢,影响采棉机作业进度。另外,棉花加工厂晚间不卸棉,致使车厢棉花积压,也会耽误第二天的正常采摘作业。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输车厢体积小,车厢内的棉花又踏不实,占用空间大,运输能力低。个别运输车辆棉花装载超高,包盖不严,途中出现道路两旁树枝挂掉棉花,甚至边走边掉,造成运输损失。

7. 采棉机调整不当。

采棉机调整不当,也会影响采棉正常进行。如压茎板间隙调整过大,就会造成挂枝棉增多,采净率不高;若间隙调整过小,又易磨损摘锭、容易打火,发生火灾。

8. 安全生产隐患大。

采棉机作业过程中,最大安全隐患就是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吸烟,采摘头上站人或坐人,高压线下装卸棉花等。

三、应对策略

1. 改进农艺与管理措施。

加强棉花机械化的生产研发力度,集中资金和专家,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的栽培模式,培育新的具有高产优质性能、适合机械采摘的棉花品种。

2. 统一种植规格。

按照采棉机适宜作业的行距进行播种,把误差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一般行距为76cm等宽,密度在每亩6500株左右,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3. 合理化调,适时采摘。

化学调控要选择合适的药品,掌握好喷洒时间和剂量。机械采摘要在棉株叶片基本干枯脱落时进行,时间安排按照喷洒落叶剂的顺序,这样既可提高采摘质量和效率,又可延长棉花采摘期。

4. 设立作业通道。

机采棉田可以设立转弯通道,减少棉花因采棉机转弯造成的损失。同时,扩大棉花装卸场地,提高装卸速度。

5. 选好运输工具。

在装运棉花时,要选择体积大、运能高的运输车辆,装车时将棉花踩实压紧,车厢上面用篷布遮严盖实,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6. 正确调整采棉间隙。

在保证高采净率和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压茎板间隔调整到合适间距,减少打火和磨损。

7. 注重消防和安全。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4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4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3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