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曲美布汀(精选8篇)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GER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均经临床检查符合GERD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中男40例, 女36例, 年龄为37~65岁, 平均年龄为48.5岁, 病程为3个月至7年, 平均病程为3.5年。将76例GER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 对照组38例GERD患者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为37~64岁, 平均年龄为48岁, 病程为4个月至6年, 平均病程为3年;试验组38例GERD患者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为38~65岁, 平均年龄为49岁, 病程为3个月至7年, 平均病程为4年。所有76例患者经检查均排除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两组患者在病程长短、年龄、性别等方面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 餐后保持直立, 尽量避免负重过度, 不穿紧身衣;肥胖患者应当减肥, 睡前3 h不进食, 避免摄入高脂肪类食物, 限制酒精、咖啡因、巧克力、酸辣食品等, 戒烟酒;避孕服用降低LES压力的各种药物, 如黄体酮、茶碱、PGE1、PGE2与PGA2, 抗胆碱药, 多巴胺, 地西泮等[3]。对照组38例GERD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每次口服20 mg奥美拉唑, 每天2次;试验组38例GERD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 每次口服100 mg, 每天3次, 两种药物均在餐前服用, 连续服用6周。在治疗结束的3 d内进行胃镜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GERD患者经过临床药物治疗, 患者烧心、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 无其他不适症状;有效:药物治疗后, 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但偶尔会出现不适感;无效:药物治疗后, 各种症状没有改变甚至是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2.0为统计学处理方法, 检验水准为0.05, 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符合方差齐性, 因此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GERD患者经过6周治疗, 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 但试验组GERD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且病情复发率低, 组间差异明显,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率非常高。GER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屏障功能降低, 食管对于胃返流物廓清理能力障碍, 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损害等。由于酸反流进入食管, 甚至可到达咽喉部, 有可能引起包括咽喉部、口腔、肺以及其他部位的症状。大部分GERD患者经规范抑酸与抗反流治疗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疗效, 有少部分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
目前, 奥美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是比较常见的GERD治疗药物。奥美拉唑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 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起效快, 适用于胃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等。马来酸曲美布汀对于消化道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 适用于治疗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恶心、食欲不振、嗳气、腹胀等, 尤其对于GERD的疗效较好[4]。
本次实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奥美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GERD所取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奥美拉唑药物疗法。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 且试验组GERD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明显。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新型胃肠动力药, 可以降低胃泌素, 内压的上升;也可以使肠促胰腺互, 引起内压的降低得以回升, 因此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单纯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GERD, 往往不能彻底根治GERD, 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且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而两种药物联治疗, 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作用, 缓解患者的病痛, 疗效显著。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食管返流征 (GERD) 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38例。对照组GERD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常规对症支持处理, 试验组GERD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GERD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GERD患者经过治疗, 病情均有所好转, 但试验组GERD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胃镜显示结果高于对照组,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两组间差异明显, 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GERD的诸多药物中, 马来酸曲美布汀所取得的疗效较为显著, 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低, 该药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奥美拉唑,胃食管返流病,GERD
参考文献
[1]木克热木·木奎依提, 阿不都许克尔·吾买尔, 高颖, 等.伊托必利片联合裸花紫竹片治疗咽功能紊乱伴胃食管返流病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 26 (7) :505, 509.
[2]季锋, 汪忠镐, 李震等.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 2012, 32 (12) :852-853.
[3]顾清, 王虹, 顾而立, 等.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酸暴露的预测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 2011, 31 (1) :45-49.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2篇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马来酸曲美布汀;蒙脱石散
【中图分类号】R97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31-01
Trimebutine Buting combined with montmorillonite on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LIU Zhaohui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CHONG Qing,400050)
【Abstract】 Objective :Trimebutine Buting combined with montmorillonite on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Method:From January 2007 to October 2008 admission of 80 case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Trimebutine 0.1g, 3 times / d. Treatment group Trimebutine 0.1g, 3 times / d, oral; re-use of montmorillonite powder (3g / times, Chong Fu, 3 times / d). The two groups were applied for 4 weeks in a row.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92.5%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2.5%,compared with tw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two groups does not appear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 Trimebutine combined with montmorillonite on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ignificantly, 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rimebutine; montmorillonite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是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法,目前还主要限于经验性的对症处理。一些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症状迁延不愈,频繁就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济费用较高。这类患者常伴有明显心理障碍,相关症状与抑郁、焦虑关系密切,临床上被视为难治性病例[1]。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4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加用蒙脱石散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2一般资料本征收治病人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治疗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3~30岁6 例,31~40 岁24 例,41~50 岁6 例,50 岁以上4 例,平均39 岁。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5~30 岁10 例,31~40 岁12 例,41~50 岁8 例,50 岁以上10 例,平均41 岁。
1.2选择标准①病程在2 年以上;②一般情况良好;③以腹痛、腹胀、腹泻为主。粪便带有粘液,伴有神经官能症,时有便秘腹泻交替;④排便、排气后腹痛缓解;⑤乙状结肠曲易触及并有压痛;⑥肛门指诊括约肌紧张度增高并有痛感;⑦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三次以上均为阴性;⑧钡灌肠X 线检查无阳性发现;⑨纤维结肠镜检查示检部蠕动亢进,无明显粘膜异常;⑩排除结肠方面的其它疾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0.1g,3次/d。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0.1g,3次/d,口服;再服用蒙脱石散(3g/次,冲服,3次/d)。两组均连续应用4周。观察并记录各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无腹痛、腹胀、腹泻及粘液便,无触及乙状结肠曲,无压痛,肛诊无痛感,括约肌不紧张。②有效。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结肠曲可触及有轻微压痛,肛诊括约肌紧张度减低,有微痛。③无效。症状及体征同治疗前无变化。
2结果
两组病人均完成疗程,其结果见表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药物副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5例和3例病人出现嗜睡、头晕、困乏等不适, 经安慰及耐心说服后, 坚持服用,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及异常的生化指标,占普通人群发病率的15%~30%。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和大便习惯改变,但无特异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异常可供解释。临床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内脏感觉过敏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即所谓脑肠轴的改变。但近年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病人均有胃肠功能紊乱和肌电异常[2],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伴有小肠、结肠及直肠动力改变,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是肠易激综合征最显著的特征,而腹泻型IBS 病人高振幅收缩波明显增加、小肠转运速度加快。肠易激综合征除了结肠动力异常外,还存在着消化道其它部位的运动异常,因此,肠易激综合征应该是一种全消化道的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3]。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胃肠道运动节律调节剂,对消化道的运动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使便秘或腹泻症状显著改善,大便次数和性状趋向正常,各种相关症状显著好转,可有效缓解不同类型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4]。马来酸曲美布汀通过阻断细胞膜钙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细胞兴奋并作用于胆碱能k受体,抑制乙酞胆碱释放,从而抑制平滑肌运动,治疗易激综合征,主要副作用为皮疹等过敏反应。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外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及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膜蛋白相结合、修复,提高粘膜屏障, 同时它还可以高速和恢复结肠运动功能,降低结肠敏感性,从而保护损伤的肠粘膜,减少粘膜溶解和破坏而发挥疗效。本篇结果显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且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小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故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红宇,陈玉龙.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1):88-92.
[2]周德平,金海玲.肠易激综合征与抑郁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28(2):125-127.
[3]刘新光.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华消化,2001,12(7):391.
[4]路伟,张波勇.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93 -1394.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3篇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肠易激综合征,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能够改变患者的大便习惯, 进而造成腹部不适, 其属于慢性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同,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胃肠道运动节律的调节剂。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 取得不错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42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1例。实验组患者中, 男9例, 女12例;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 (46.2±5.3) 岁;病程1~24年, 平均病程 (14.6±2.3) 年。对照组患者中, 男10例, 女11例;年龄22~72岁, 平均年龄 (47.3±4.1) 岁;病程2~26年, 平均病程 (15.2±4.1)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加以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 每天3次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100 mg, 对照组患者加以谷维素治疗, 每天3次口服谷维素30 mg。两组患者均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记录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异常情况、日均排便次数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各项评分标准:正常为0分, 轻度为1分, 重度为2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 for windows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标准差) 表示, 差异采用t检验, 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 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 有效5例, 无效2例,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 有效6例, 无效5例,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19%, 两组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腹痛评分为 (0.59±0.22) 分, 腹泻评分为 (0.55±0.21) 分, 大便性状异常评分为 (0.21±0.08) 分, 日均排便次数评分为 (1.77±0.53) 分;对照组患者的腹痛评分为 (0.84±0.25) 分, 腹泻评分为 (0.79±0.31) 分, 大便性状异常评分为 (0.47±0.09) 分, 日均排便次数评分为 (2.46±0.58) 分, 两组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其属于功能性疾病的一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正在持续升高。患者在明确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之前, 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以免出现炎症性肠道或是结肠癌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还是对肠道运动功能进行调节, 降低肠道的感觉过敏。困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是各种临床症状, 持续的腹痛和腹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 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2]。马来酸曲美布汀是全新的一种胃肠道运动节律调节剂, 实践表明其能够兴奋和抑制消化道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3]。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阻碍细胞膜K+通道的运输, 出现去极化, 提升平滑肌兴奋性, 增强其活性。同时, 马来酸曲美布汀可能够阻碍细胞膜Ca2+通道, 降低Ca2+内流的概率, 从而降低细胞的兴奋程度。马来酸曲美布汀能够对平滑肌的神经受体进行双向调控, 在神经受体运动低下时, 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持续作用肾上腺素受体, 降低肾上腺素释放量, 提高肠道细胞的运动节律。相反, 在神经受体运动亢进时, 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持续作用胆碱能k受体, 降低乙酰胆碱释放量。
综上所述, 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明显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谦, 朱雁兵, 佟博, 等.马来酸曲美布汀、谷维素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5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9) :4332-4333.
[2]佟博, 王谦, 张海玲, 等.马来酸曲美布汀、心理干预联合人参健脾丸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3) :653-654.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 符合以下纳入标准[2]: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胀、上腹痛、反酸、恶心、嗳气以及早饱等;通过影像学、实验室以及临床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男51例, 女39例, 年龄 (39.2±12.5) 岁, 病程7个月~10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 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 (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口服, 0.1g/次, tid, 同时给予黛力新 (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 进行口服, 15mg/次, bid, 共治疗6w;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 用法、用量及疗程同治疗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51%~75%;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在5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 对照组为68.9%,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附表。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容易反复、持续发作,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较高, 单一的药物治疗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马来酸曲美布汀能够对胃运动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诱发了消化系统的推进作用, 能够直接作用在消化道平滑肌上;黛力新作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属于一种神经阻滞剂, 主要应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抑郁等, 效果显著[3,4]。通过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显效22例, 有效19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1.1%,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存在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摘要:探讨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 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黛力新,功能性消化不良
参考文献
[1]吴建国.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 4 (1) :69-70.
[2]赵静.黛力新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5 (2) :113-114.
[3]张婷婷, 张勇.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 2010, 9 (6) :241-242.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5篇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肠易激综合征,复方谷氨酰胺
肠易激综合征 (IBS)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 往往迁延不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 马来酸曲美布汀作为一种胃肠道运动节律调节剂被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我院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IBS, 与单用复方谷氨酰胺胶囊进行效果对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消化科门诊确诊的IBS患者66例, 其中男24例, 女42例;年龄24~57岁, 平均 (43.7±13.1) 岁;病程2~4年, 平均 (2.8±1.3) 年。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诊断标准
IBS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推荐诊断标准[2]。所有入组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及结肠气钡灌肠确认无肠道器质病变, 便常规、潜血试验检查及便培养2次均阴性。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停止一切相关药物治疗, 对照组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5 1 0 2 3 5 9 8) 0.5g/次, 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 (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40882) 0.1g/次, 3次/d。两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等其他综合措施, 尽量去除可能加重患者腹泻、腹痛等症状的因素。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记录大便性状、次数及腹痛的发生情况。患者腹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 A S) 行疼痛程度评分, 分为0~10分, 分值越高, 疼痛程度越大。随访3个月, 观察复发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肠道症状完全消失, 大便成形、质软, 大便次数正常, 1~2次/d, 随访3个月, 未见复发;有效:患者原有肠道症状部分消失, 或半数以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肠道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 总有效包括显效与有效之和。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经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以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腹痛VAS评分、日均排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V A S评分、日均排便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尤以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见表2。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3例 (8.8%) 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嗜睡、头晕、口干各1例, 对照组2例 (6.3%) 发生不良反应, 分别为头痛和头晕各1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5,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停药后恢复正常。
注:1、2为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4分别为治疗前和治疗后组间比较
3 讨论
IBS属于最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疾病, 多发于青壮年,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3]。迄今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多认为IBS与精神心理因素、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道感染、胃肠道激素等有关[4,5]。目前对I B S的诊断有如Manning、罗马Ⅰ~Ⅲ等多种标准, 治疗方案及临床用药较为繁杂, 缺乏特异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
复方谷氨酰胺胶囊是治疗IBS的常用药, 其主要成分谷氨酰胺是胃肠道黏膜细胞的特殊营养物质, 其能有效预防肠黏膜萎缩, 提高肠道免疫力, 促进谷胱甘肽合成而间接发挥抗氧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保护肠黏膜[6]。马来酸曲美布汀作为新一代的胃肠道节律异常调节剂, 广泛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胃轻瘫及便秘等胃肠道疾病[7]。其通过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Ca2+及K+通道, 选择性地阻滞C a 2+或K+的外流, 同时还能通过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u2受体或胆碱能神经的κ受体, 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对节律异常的胃肠道平滑肌产生双向调节作用[8]。同时马来酸曲美布汀还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对中枢神经的刺激, 降低肠腔扩张能力, 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 也可明显减少腹泻、黏液便以及便秘等临床症状[9]。由于其对消化道运动具有兴奋和抑制两方面作用, 对于缓解腹泻型及便秘型IBS均有效果, 从而使总体症状改善率较高。
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腹痛V A S评分次数及日均排便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马来酸曲美布汀对治疗IBS效果肯定, 不仅疗效优于单用复方谷氨酰胺胶囊, 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这可能因两药联合应用能从不同方面发挥协同治疗作用, 从而提高IBS的疗效。但是二者协同作用的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1]魏兆甫.肠易激综合征及其治疗[J].中国基层医药, 2006, 13 (10) :1745.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易激综合症诊治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 2003, 23 (7) :427.
[3]胡俊华, 杨艳果, 张少君, 等.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 25 (2) :82.
[4]王顺, 刘云.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0) :106.
[5]张鸣鸣, 姜敏.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 (24) :2484.
[6]詹志刚, 吴晓锐.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2) :5262.
[7]王黎明, 徐玉林.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9) :906.
[8]李乾, 李新华, 吴娟.米氮平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6) :445.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6篇
美常安(药品名:Medilac-s,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是一种肠道益生菌制剂。马来酸曲美布汀属胃肠道运动节律调节剂。现将二者联合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1],并排除以下情况: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有胃肠道器质性疾病者;③有腹腔手术史患者;④有严重心、肝、肾、呼吸、血液和内分泌等疾病者;⑤精神病患者及严重神经官能症;⑥对药物过敏者;⑦滥用药物或服用对本药疗效评价有影响的药物。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IBS-D的门诊患者86例,年龄19~66岁,平均值为(41.0+4.5)岁,男性42例,女性44例,病史1~15年。
1.3 研究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研究,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服美常安(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500mg,3次/d;B组28例,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0.2g,3次/d;C组28例,服美常安+马来酸曲美布汀,剂量、用法同前。疗程14d,疗程结束后随访4周内复发情况。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4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治疗开始后3、7、14d、6周末患者的大便次数、性状、腹痛、腹胀等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
1.5 疗效判定
参照陈朝元等制定的腹痛、腹泻标准[3]将症状程度分为正常、轻度、重度3级。程度评分标准:正常0分,轻度1分,重度2分。单项症状疗效判断,症状改善率=治疗前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症状显效:治疗后该症状分值减少70%(含70%);有效:治疗后该症状分值减少50%(含50%);无效:治疗后该症状分值减少50%以下。综合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性状正常,排便无不适;有效:上述症状部分消失或半数以上症状消失;无效:治疗前后上述症状无变化。总有效数为显效数加有效数。复发:显效者症状再次出现,有效者症状加重超出有效标准。
1.6 不良反应评定
患者服药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按有关、可能有关、无关、无法评定5级,将有关、可能有关作为药物不良反应。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总体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评分、大便性状及排便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疗效分析
三组患者治疗在治疗3、7、14d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的比较,见表2。B组、C组3d腹痛、腹泻改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三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疗程结束后4周内复发率的比较,见表3。C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A组和B组(χ2=9.13,P<0.05),A、B两组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24,P>0.05)。A组、C组疗程结束后4周内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χ2=13.16,P<0.01)。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三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异常。B组和C组分别有3例和5例患者出现四肢麻木、眩晕、口渴等症状,减少马来酸曲美布汀剂量后,症状消失,未退出观察。
3 讨论
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目前认为肠动力学异常是腹泻型IBS发生的主要因素,而肠平滑肌细胞生物电活动是导致肠运动异常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马来酸曲美布汀能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上纵行肌和环形肌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和K+通道以及阿片受体,调节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具有使肠道运动亢进或抑制的双重作用,其总效应是使肠道运动正常化[4,5],并能有效提高结肠痛阈,改善IBS引发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6]。本研究结果显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D的总有效率达82.1%,不仅能有效改善的腹痛、腹泻症状,而且起效快。
与A组比较*P<0.05,**P<0.01
与B组比较*P<0.05,**P<0.01
近年来,肠道菌群变化在IBS发生中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兴趣。Giacometti等[7]发现IBS患者人酵母菌感染率较高,单位重量粪便内细菌数量为对照组的5倍以上,提示人酵母菌感染与IBS有关。Pimentel等[8]认为IBS症状与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症状类似,他们研究了202例IBS患者,发现乳果糖氧呼气试验阳性率为78%,提示IBS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对部分患者进行肠道灭菌治疗,与未治疗组比较,治疗后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证明肠道菌群失调与IBS有关。美常安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组成,其用于急、慢性腹泻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9]。枯草杆菌可产生多种消化酶,可降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并能产生溶菌酶等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粪肠球菌对致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文发现,治疗IBS-D美常安与马来酸曲美布汀总体疗效相似,且有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的优点。
美常安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D的疗效相似,但二者作用机制不同,联合用药可发挥各自的优点,不仅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更能持久作用,控制疾病复发。且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是IBS-D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摘要:目的评价美常安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舒丽启能)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服美常安500mg,tid)、B组28例(服马来酸曲美布汀0.2g,tid)和C组28(服美常安+马来酸曲美布汀,剂量同前)。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结果3d症状改善率B组、C组优于A组(P<0.05)。A组和B组疗程结束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2.1%,C组达96.4%,总有效率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停药4周内复发率A、B、C组分别为16.7%,32.1%,14.3%,A组和C组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美常安和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腹泻型IBS均有效,马来酸曲美布汀见效快,美常安疗效持久。联合应用美常安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可取长补短,对腹泻型IBS可达到止泻快且不易复发的疗效。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美常安,马来酸曲美布汀
参考文献
[1]Douglas A,Drossman R.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1377-1390.
[2]李子平,李春明,王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4):525.
[3]陈朝元,王岩.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4):198.
[4]Nagasaki M,Komari S,Tamaki H,et al.Effect of trimebutine on K+current in rabbit ileal smooth muscle cells[J].Eur J Pharmacol,1993,235:197-203.
[5]Nagasaki M,Komari S,Ohashi H,et al.Effect of trimebutine on 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current in rabbit ileal smooth muscle cells[J].Br J Pharmacol,1993,110:399-403.
[6]许春娣.肠易激综合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3):164.
[7]Giacometti A,Cirioni O,Fiorentini A,et al.Irritable bowel sydndrome in patients with blastocystis hominis infection[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5,23(6):436-439.
[8]Pimentel M,Ross F,Chow EJ,et al.Small intestined facterial over grauth is associated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he cartlands squarely in frond of hore[J].Am J Gastroenterol,2006,102(12):4503-4506.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长埫口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协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 (1) 近1个月服用可影响胃肠功能药物者; (2) 妊娠期或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 (3) 因其他全身性疾病导致胃肠功能异常者; (4) 难以进行有效随访者; (5) 拒绝参加本研究者。采用SAS 13.0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 女21例;年龄25~62岁, 平均 (43.1±12.0) 岁;病程1~10年, 平均 (5.1±1.3) 年;体质指数 (BMI) (22.9±3.3) kg/m2。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27~63岁, 平均 (44.0±11.9) 岁;病程1~9年, 平均 (4.8±1.4) 年;BMI (23.1±3.1) 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改善饮食习惯、指导生活方式等常规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086) 20mg, 2次/d, 餐前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 (山西振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713) 0.1g, 3次/d, 餐前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半年的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估[2], 显效;患者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胃镜下食管黏膜完好。有效:患者反酸、胃灼热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内镜下食管黏膜糜烂面积减少>50%。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 内镜下食管黏膜糜烂面积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5,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出现便秘4例, 腹泻2例, 皮疹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患者出现便秘1例, 腹泻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3, P<0.05) 。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
2.3 复发情况
治疗后随访半年, 观察组患者复发4例, 其中失访1例 (计为复发) , 复发率为8.0%;对照组患者复发15例, 复发率为3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86, P<0.05) 。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肥胖和喜食甜食人群的增加,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所致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或一过性松弛相延长, 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但食管黏膜的防御和清除功能不足, 反流物对黏膜攻击加强, 进而引起食管下端黏膜炎症。抗反流和抑酸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方法, 但单用药物治疗常难以取得有效的临床效果, 且复发率较高[4]。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能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 即胃壁细胞质子泵 (H+-K+-AT酶) 所在部位[5], 进而抑制H+-K+-ATP酶活性, 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 降低胃酸总量, 作用强而持久。陈德强等[6]研究表明, 口服奥美拉唑20mg, 2次/d, 可保证胃内p H值>3的时间>18h;另外, 奥美拉唑可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迷走神经兴奋后的胃酸分泌。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 使胃内p H值立即升高, 有效降低反流内食管内物质的p H值, 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造成的化学性损伤, 促进食管黏膜的修复。奥美拉唑具有抗幽门螺杆菌 (HP) 的作用, 可减少HP感染者的食管黏膜受HP攻击, 从而避免加重食管黏膜损伤。
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是一种胃肠道动力的双向调节药物, 其主要通过作用于外周胃肠道神经丛内的阿片类受体起作用, 可抑制胆碱能神经和胃肠道运动, 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具有调节胃运动及胃排空, 诱发消化系统的推进性运动, 改善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 调节肠运动及末梢镇吐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与陈德强等[6]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长埫口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 采用SAS 13.0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半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且不良反应少, 复发率低。
关键词:食管炎, 消化性,曲美布汀,奥美拉唑,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徐鹏程.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 (23) :1885-188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 (炎) 诊断及治疗方案 (试行) [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 17 (1) :60.
[3] 张彦, 靳锦, 张林, 等.失笑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7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16) :328-330.
[4] 甲英.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 (1) :44-46.
[5] Weijenborg PW, Cremonini F, Smout AJ, et al.PPI therapy is equally effective in well-defined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and in reflux esophagitis:a meta-analysis[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2, 24 (8) :747-757.
[6] 陈德强, 游超宜.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18 (6) :794-795.
马来酸曲美布汀 第8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异常及排便习惯改变等, 无伴随肿瘤、代谢性疾病、炎症疾病, 每周发作次数大于一次, 排便后症状改善, 在入选前1个月内均未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黛力新治疗。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分组。其中, 单独治疗组40例, 男女各为22例和18例;年龄18~73岁, 平均 (48.09±11.56) 岁。联合治疗组40例, 男女各21例和19例;年龄20~72岁, 平均 (48.67±11.27) 岁。两组患者在岁数、男女比例方面差异不显著,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单独治疗组患者治疗药物选取马来酸曲美布汀 (国药准字H20000390;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 mg每次, 3次/d, 用药方式为口服。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药物选取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马来酸曲美布汀用法用量同单独治疗组, 黛力新 (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75) 10.5 mg每次, 2次/d, 用药方式为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评分及用药不良事件的差异性。
腹胀、腹痛、腹泻及大便性状异常症状均消失, 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为显效;症状有所缓解, 生活和工作受轻微影响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方法
录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用药后联合治疗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 降低幅度优于单独治疗组 (P<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 (P<0.05) , 见表2。
2.3用药不良事件比较
两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大便常规均正常, 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头痛和头晕 (P>0.05) 。其中, 单独治疗组出现3例轻微头痛头晕, 联合治疗组出现4例轻微头痛头晕, 对比差异不显著。
3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疾病, 症状为腹部不适、腹痛反复发作、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变化等, 目前尚未明确发病机制, 但其跟肠道动力异常、炎症、心理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内脏异常及内分泌等相关, 其中, 心理因素、内脏异常和胃肠动力异常为主要因素, 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4,5]。
马来酸曲美布汀为胃肠道运动节律调节药物, 可对消化道运动发挥兴奋、抑制双重作用, 其可对细胞膜钾离子通道进行抑制, 提高平滑肌兴奋性;可将细胞膜钙离子通道阻断, 对钙离子内流进行抑制, 可抑制细胞兴奋性。同时, 可双向调节平滑肌神经受体。亢奋时可对胆碱能k受体进行作用, 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促进肠动力恢复;运动低下时可对肾上腺素能受体进行作用, 抑制肾上腺素的释放, 增强运动节律[6,7]。
黛力新组成包括美利曲辛和氟哌噻吨复方制剂, 美利曲辛为双向抗抑郁药物, 可对突触前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进行抑制, 提升单胺类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含量。氟哌噻吨复方制剂可对突触前膜多巴胺受体进行调节, 促进多巴胺合成、释放, 提升其在突触间隙中的含量, 发挥抗焦虑、抑郁作用[8]。两组药物联用, 可发挥协同作用, 促进疗效的提升。同时, 两种药物治疗安全性均比较高, 临床仅见轻微头痛等不良症状, 不会影响治疗。
本研究中, 单独治疗组患者治疗药物选取马来酸曲美布汀,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药物选取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结果显示,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 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单独治疗组, 两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正常, 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头痛和头晕, 说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应激心理状态, 联用治疗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毅东.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6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9) :96-97.
[2]张婷婷, 张勇.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 2010, 12 (6) :1136-1137.
[3]武芳.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2 (13) :202-202.
[4]刘松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9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4, 11 (27) :140-140.
[5]王胜球, 赖凤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2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24 (36) :116-116, 117.
[6]胡丽, 欧阳义.泮托拉唑、依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11, 17 (15) :135-136.
[7]唐德胜, 李丽.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 2014, 32 (19) :8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