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握工作主动权范文第1篇
一、和谐, 是备课组建设的前提
所谓“和谐”, 是指构成备课组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 如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备课和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资源的配置等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备课组的构建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科老师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和谐、融洽、愉悦的氛围下合作, 有助于教师形成集体的凝聚力, 团结合作, 共同研究, 攻克教研难题, 有利于教学成绩的整体提高和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如何构建和谐备课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 备课组长要加强自身素养, 心胸开阔, 善于凝聚人心, 富有威信, 起到带头作用。第二, 同组教师要顾全大局, 构建备课组内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 要搞好新老教师的帮扶工作, 坦诚相待、相互学习。第三, 要凸现集体备课的魅力, 备课组内的常规工作、阶段工作一定要互相协调。只有营建了和谐的教师群体, 才能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 打造团队精神,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促进备课组的健康发展。
二、统一是备课组建设的核心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这是备课组的核心。
首先, 备课组思想、认识的统一。教师要根据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来确定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是备课组最根本的教学理念。
其次, 备课组行动的统一。每个备课组要步调一致, 主要表现在统一教材、统一资料、统一进度, 还有就是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反思上统一行动。“备课”就是尽可能备详案, 且要做到勤、精、全, 课课有目标, 节节有重点, 化解难点有方法, 课后反思有新意;“上课”就是要善于表达, 善于落实, 善于管理, 善于发挥;“批改”就是要做到勤劳、仔细、实效;“辅导”就是有课内辅导、课外辅导, 知识点的辅导、作业的辅导, 还有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的辅导, 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等等, 为此必须有的放矢;“反思”主要指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 包括备课、上课、学生听课、管理、辅导等方面, 要在每节的备课笔记上写下“反思录”。
三、有序是备课组建设的途径
有序, 是指备课组的建设一定要有全局观念、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的安排。
首先, 备课组的全局观即是:有主见、有预见、分层次、科学地追求“精细”与“透切”, 避免“冗繁”和“随意”, 力求轻负担高效率。其次, 备课组的长远目标是每一项活动必须有计划, 有可行性设想。比如定时间、定地点、定每学期的活动次数、定每次活动的内容、主备 (讲) 、形式等。最后, 备课组的短期活动安排, 其基本操作流程应该包括:项目分工、主备 (讲) 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上课 (有选择性) 、评课、教学后记等。其中, 承担主备 (讲) 的老师, 在集体备课时必须要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难重点、说教学构想、说备课疑惑、说练习安排等。
在这个有序的过程中, 我们要求有“规定动作”, 也允许有“自选动作”, 但无论是备课组规定的, 还是教师自选的, 在学期结束后, 备课组内要有活动小结。小结的内容包括积累经验、成功的典范以及活动的不足等等。
四、机制是备课组建设的保障
备课组工作以其切口小、操作性强而易被老师所接受。但由于认识的差异和思维定势的影响, 也往往会出现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不求实效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创设一些机制来予以保障。
一是用人机制。学校一定要配合年级挑选一批“想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的教师来担任备课组长;应该抛弃只让年老丰富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的成见, 也不可把工作一味压给年轻人。
二是监理机制。每个备课组都应有“监理”跟踪, “监理”由中层及以上干部担任, 可以联系多个备课组, 负责检查、督促、指导、记录备课组的每一次教研活动, 并为每次备课组活动写出评语。
三是考核机制。每个学期对所有备课组根据考核程序、课堂录像、监理评语进行综合评定, 评出“优秀、良好、合格”备课组, 并评出优秀备课组组长。在这过程中, 实行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捆绑式”考核和奖励, 建议学校在活动表彰时以备课组为单位。
四是示范机制。首先, 打造有经验的备课组, 分享成果, 典型示范;其次, 领导率先垂范, 带头上公开课, 带动备课组所有成员积极投身教学和教研工作。
总之, 备课组的建设离不开集体的智慧, 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 离不开教师的团结协作。组织成员既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 也要在策略上、方法上协调一致。备课组建设是学校建设的窗口, 透过它, 教师沐浴成长的阳光, 学校看到发展的希望。
摘要:在学校, 备课组的重要性, 无论是对于教研组还是年级组来说, 都是不容忽视的。备课组是学校的基本组织, 成为了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资建设, 构建和谐的备课组, 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这些都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