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知识试题(精选6篇)
民族宗教知识试题 第1篇
河北联合大学民族宗教知识试题
单位姓名联系电话
一、填空(共40空,每空2分,请将答案填在括号里)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3、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11月7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全党都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
4、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发展)。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是党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原则)。
6、河北省有(55)个少数民族,(满族)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结构的单一制)。
8、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9、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个少数民族。
10、《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
1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12、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四个维护”是指()、()、()、()。
13、“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14、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在正确处理我国各民族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民族平等、()、()。
16、《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1
()。
17、我国的五大宗教是指()。
18、“宗教事务”是指宗教涉及国家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
19、我国实行()的政策,不容许宗教干预国民教育。
20、未经核准登记,擅自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
21、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
22、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关系到(),关系到(),关系到()。
23、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24、任何宗教组织和教职人员不得接受国外宗教组织和个人的指令、()、宗教津贴、()。
25、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抵御渗透、()。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请将答案填在试题下面的空白处)
1、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宗教知识试题 第2篇
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有关法律法规 B、党的民族政策 C、宪法
2、()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团结 C、各民族共同富裕
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A、选举产生的人员担任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4、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A、50个B、55个C、56个
5、包头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共有()民族,近15万少数民族人口。A、40个 B、43个 C、50个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的时间分别是()。A、1984年5月31日,1984年10月1日B、1985年5月31日,1985年10月1日 C、1984年5月31日,1985年5月31日
7、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A、回族 B、壮族 C、满族
8、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A、赫哲族 B、高山族 C、珞巴族
9、包头市于1999年获得()光荣称号。A、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 B、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C、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
10、我国共有()个民族自治区、()个自治州、()个自治县。A、5、30、119
B、6、30、120 C、7、58、119
二、多项选择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汉族离不开汉族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城市民族工作应坚持的原则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进步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共分()。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4、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是()。A、开斋节 B、古尔邦节 C、圣纪节
5、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维吾尔族外还有()有禁猪习俗。A、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B、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C、东乡族、保安族
6、中国公民的民族成分确定的依据是()。A、确定公民的民族成分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分;B、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C、公民年满20周岁,不再更改民族成分;D、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分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分。
7、我国各民族是()的关系。A、同呼吸 B、共命运 C、心连心
8、民族问题的特点有()。A、长期性 B、复杂性 C、重要性 D、普遍性
9、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A、蒙古族公民,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B、蒙古族公民,夫妻双方均为非城镇户籍且从事农牧业生产,已有两个子女均为女孩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三个子女C、全国总人口在一千万以下的其他少数民族公民,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
民族宗教知识试题 第3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
一、导言
国内外大部分专家学者都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传视阈下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研究, 而知识产权制度能否被视为现阶段国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法律保护手段?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对策包括哪些?本文将对此一一阐述, 希望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保护有所贡献。
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现阶段国内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主要为公法保护, 国家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行政性保护策略抢救性保护一部分濒危的、极具文化价值的传统性民族体育项目。但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方面仍然是空白一片, 就社会层面而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整体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 其应当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权利人未树立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不断遭受侵害,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其声誉和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达瓦孜、少林寺等一度被抢注为佩刀、洗面奶、啤酒、火腿肠等商标, 其中以少林寺被侵权的情况尤为严重, 据统计, 在国内已注册的“少林”商标多达54个, 使用企业约有百余家, 其中包括酒业、五金、家具以及汽车等行业;国外已抢注的“少林”商标则多达117项。这些国内外企业均冠以“少林寺”或者“少林”的名义或商标, 大肆窃用少林寺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利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来非法制造商机、获取利润。甚至还出现了在国外组织武术表演过程中, 少林寺武术团被告知侵权而致固有权利受损的现象, 不禁令人扼腕。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策略
(一)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予以进一步完善
在我国已颁布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 传统游艺和体育明确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是国内体育界工作者多年努力换来的成果, 同时也为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多更好地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然而一部立法显然不能有效解决所有问题, 同样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无法单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而得到完善的保护。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水平相对不足, 尤其是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性立法和相关配套法律建设仍不完善, 民族传统体育在相关法律条文中仍处于立法空白阶段。总而言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性立法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丰富性, 因而其保护方式也趋向于多样化, 其中立法保护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保护。所以相关部门应充分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政立法保护两种有效手段, 为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提供切实保障, 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顺利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过程中, 构建综合性保护机制是基本模式, 应充分结合多种保护方式, 例如权利人自发保护、民事诉讼保护、行政执法保护等, 立体性地给予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以有效保护。
(二) 深化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的执法保护
无论哪一种法律制度, 倘若缺失了有效的执法保障, 那么这种法律就是不完善的。所以, 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过程中, 国家有关部门应构建相应的执法保护体系。我们应在有效立法的同时提高执法力度。并通过相关法律手段向那些对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做出侵害行为的组织或个人提供救济, 这种法律救济制度应包括补救性救济和预先性救济两种, 前者是指基于立法层面对于那些对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已形成侵害的行为人设计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 具体包括警告、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后者则是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未受到侵害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 具体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奖励制度以及财政支持制度。在立法过程中, 应针对那些因个人懈怠行为而损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团体行为或个人行为设立相应的具体制度, 首先是警告制度, 由相关监督机构对行为人出示严厉警告并责令其限期矫正;其次对于那些无视警告且进一步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损的团队或个人一发追求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笔者认为, 应在有关法律规范中针对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的内容予以必要、有效的制度补充。
(三)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社群的保护意识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群而言, 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不断强化是极为必要的, 同时还应积极利用相关法律武器, 如商业秘密法、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权法以及著作权法等为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保护其权益免遭侵害。此外还应将那些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相符合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象及时申请专利、注册商标, 避免其因法律保护缺失而被侵权。国家有关部门还应给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演绎者、整理者以及提供者以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 例如甄选出一部分知名度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并及时申请注册商标, 为其提供商标权保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历程中, 一部分独有的训练技巧以及练习方式可通过商业秘密法给予保护。例如许多武术大师经过历代实践总结得出的练功秘法, 仅仅依靠申请专利保护或者申请对某一动作的著作权法保护的可操作性不高, 因而, 运用商业秘密法予以保护才是最佳的方法, 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世昌.英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 2011, 32 (3) :27-31, 109.
[2]韩志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与竞技的知识产权保护[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 19 (1) :107-109, 122.
[3]张玉超, 李红卫.知识产权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5 (2) :50-55.
实战民族预科英语试题库建设 第4篇
【关键词】实战 英语 题库 建设
建设试题库对学校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e-Paper题库软件为例,介绍如何建设一个小而实用型试题库的具体步骤。
1.第一步:制定试题库结构。试题库结构必须按照试题库软件要求编制。本试题库的结构如下:
{TX|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找出与方框中所给词组的对等词填空^2^^用所给词把下列句子译成英语^3^^选择填空^1^^短文填词^1^^阅读理解^2^^写作^15}{PZ| Unit 1^^ Unit 2^^ Unit 3^^ Unit 4^^ Unit 5^^ Unit 6^^ Unit 7^^ Unit 8^^ Unit 9^^ Unit 10^^课外}{ND|容易^^较容易^^较难^^难}{KD|Unit1^^词形变化^动词时态^被动语态^构词法^非谓语动词^名词单复数^汉译英^英译汉^词语用法^句型用法^语法项目^英语段落背诵^四级阅读^三级阅读^四级写作^三级写作}……
以下是修改后增加的考点:
{KD|Unit1^^主谓一致^名词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情态动词^强调^倒装^比较级^形容词^副词^连词^冠词^介词^介词宾语^定语^代词^虚拟语气^名词单复数^动词单复数^独立主格结构}
本试题库的对象是一年制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题库难易度比例应该控制在容易+较容易∶较难∶难=7∶2∶1左右为好。
2.第二步:确定一款试题库软件。本试题库选择的是上海以太软件有限公司出品的e-Paper题库软件。它完全兼容Word,能够自动导入试题,自动生成试卷,自动输出word形式的A3双栏带密封线格式的试卷。它可以按题型、篇章、考点自由组卷,可以自由选择整套试卷的难易度。它既可以输出内容完全不同的A、B卷,也可以输出内容完全相同,顺序不同的A、B卷。可以同时分别输出试卷和答案。以下是e-Paper题库软件的界面:
3.第三步:确定试题库题量和试题库建设小组成员具体分工。本试题库建设小组成员共有6人,根据题型来分工,具体如下:
1)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人,题量1000題
2)找出与方框中所给词组的对等词填空,1人,题量600题
3)用所给词把下列句子译成英语,1人,题量500题
4)选择填空,1人,题量1000题
5) 短文填词,1人,题量180题
6) 阅读理解和写作,1人,题量阅读理解120篇,600题;写作,120 题
4.1 为了能够顺利导入试题,可以将试题编写要求和格式发给每一位试题编写人员。以下是本试题库的输入格式要求:
题型: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编写格式如下:
[TX|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PZ|Unit1] [ND|较难] [KD|词形变化] [FZ|1]
(此处空一行,下同)
[KD|动词时态]
1 .I am_____(appeal) on behalf of the famine victims.
[答案] appealing
[KD|词形变换]
2. On some level, a student's grades are a_____(reflect) on the teacher.
[答案] reflection
说明:1)“[ ]”为英文方括号;2)TX=题型;3)TX与题型名词中间的“|”为中竖线;4)PZ=篇章;5)ND=难度;6)KD=考点;7)FZ=分值;8)答案必须加上英文方括号;9)答案与试题之间无空行,而考点、难度、篇章等上下之间必须空一行。
4.2 试题导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4.2.1 阅读理解试题导入问题
阅读理解试题如果带有小标题题号,无论是否空行,软件会把它视为不同的试题来处理。因此必须采取整体输入的方式。
4.2.2 带方框的试题录入问题
带方框的试题录入时必须整体输入,把它当作一道试题来处理。方框中的试题题号可以在试卷生成后再增加或者修改。
4.2.3 题型、篇章、考点、难度不能被软件自动识别和录入问题
题型、篇章、考点、难度能不能被软件自动识别和正确导入,关键要看格式是否正确。正确的格式是:[题型|试题名称] [篇章|篇章号] [考点|考点名称] [难度|难度级别]。注意方括号是英文的而不是中文的。方括号中的中竖线为键盘上的中竖线而不能用插入符号中的竖线。
4.2.4 试题录入出错问题
1)试题格式不对。
2)office安装不完整。
3)导入试题量一次不能太多。
4)慎用相似比检查功能。
5.第五步:试题库调试
对试题库的各项指标,如难度系数、篇章范围、考点范围进行反复组卷实验,并仔细检查生成试卷的质量。
6.第六步:教学应用
将调试好的试题库应用于教学测试。本试题库建设小组计划用试题库自动组卷,应用于本学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两场大型考试。
【参考文献】
[1]张晓莉,王国锋. 大学英语试题库建设探悉.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5).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第5篇
1.新疆正式隶属于中国版图的时间和标志:
——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臵西域都护府,行使对西域的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于汉朝版图。
2.汉武帝时代出嫁乌孙的两位公主是 ——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
3.清朝中央政府批准在新疆建省的时间: ——1884年,4.在汉代前迁入新疆的民族有:(只需说出5个)
——伊兰、塞种、月氏、羌、粟特、乌孙、匈奴等;坚昆、鲜卑、柔然、哒、高车、突厥、吐蕃、契丹、回鹘、蒙古、汉人等。
5.在汉代后迁入新疆的民族有:(只需说出5个)
——坚昆、鲜卑、柔然、哒、高车、突厥、吐蕃、契丹、、回鹘、蒙古、汉人等。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新疆的世居民族有:
——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民族。
7.早在西汉以前,新疆地区原始宗教是: ——萨满教。
8.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时间: ——公元10世纪初
9.至今在新疆仍然有8种宗教并存,它们是: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道教。
10.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
——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
吉克、东乡、撒拉和保安10个民族。
11.与新疆毗邻的国家有:
——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12、州党委、政府提出将2010年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年,请问教育年的主题是什么?
——‚增进团结,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13、胡锦涛总书记在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强调指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贯方针,也是
的首要任务。
——推进西部大开发。1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新疆共有13个民族成分,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新疆共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55个。
15、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
——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16、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关键是
——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共同繁荣和发展。
18、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是什么?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19、加强宗教管理的方针是:
——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的方针。
20、‚三股势力‛指的是:
——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21、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
——‚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22、‚三个离不开‛指的是: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
23、‚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
——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24、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5、‚五观‛教育是指:
——‚五观‛指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和文化观;
26、‚四个认同‛的内容是:
——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7、邪教是: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标榜、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28、邪教的本质是:
——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
29、党和政府处理邪教的基本政策:
——对绝大多数上当受骗的群众,要千方百计地团结、教育、挽救他们;对极少数邪教头目和骨干,要依法打击。
30、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 ——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来解决。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西北部,占陆地国土面积约
——六分之一
32、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的 从这里经过。
——‚丝绸之路‛
33、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 的特色。
——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 34、1954年10月7日,中央决定驻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
,成为一支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的特殊部队,执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5、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 ——1949年9月10日
3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时间 ——1955年10月
38、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疆进入了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39、中国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始终把 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适时作出一系列推动和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帮助边疆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40、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间: ——2000年
41、新疆根据 的特点,建成了以阿克苏克孜尔水库、和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渗工程,全区的引水量、水库库容和有效灌溉面积迅速增加。
——‚绿洲生态、灌溉农业‛
42、投资 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2008年完成,结束了塔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流30年的历史。
——100多亿元人民币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民族政策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44、新疆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围绕着 的建设,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5
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成倍增长。
——粮食、棉花、特色林果、优质畜牧业基地和设施农业
45、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2008年棉花总产量达301.55万吨,均位居中国首位。
——棉花总产、单产和人均占有量
46、截至2008年,新疆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059家,并成为中国最大的 基地。
——番茄制品加工出口
47、截至2008年,甜菜糖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 基地。
——甜菜糖生产
48、新疆的工业经历了
的发展过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49、近年来,新疆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形成了哪几个工业聚集区
——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乌鲁木齐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一体化经济区、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工业聚集区
50、新疆是中国的 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
一。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51、2008年,新疆原油产量达2722万吨,成为 ——国家第二大原油产区; 52、2008年,新疆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居 ——全国第一位。
53、国家和新疆自治区积极支持有优势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并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牧区和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了什么样的发展新格局?
——南北协调互动、区域竞相互促、城乡统筹互进的发展新格局。
54、新疆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长期支持帮助下实现的。1950年至2008年,中央政府在新疆的投资达
,占同期新疆总投资的25.7%。
——3862.3亿元人民币
55、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的教育情况?
——新疆只有1所大学、9所中学、1355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全疆文盲率高达90%以上。
56、随着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推行,在哪一年新疆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费教育。
——2006年。
57、在哪一年,新疆贫困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2008年。
58、国家通过实施什么样的政策,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培‛工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及公派少数民族留学生等。
59、自治区政府在哪一年作出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决定,要求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
——2004年
60、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
——实施‚双语‛教育,对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61、为使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从2000年起,国家在北京、上海等12个经济发达省市的13所中学开设。
——新疆高中班
62、哪一年起,新疆全面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定对人均年收入低于700元人民币的农牧民给予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建立。
——从2007年7月起,63、维吾尔的,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瑰宝。
——‚十二木卡姆‛
64、新中国成立前夕,‚十二木卡姆‛已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省人民政府将‚十二木卡姆‛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组织力量对木卡姆艺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于1960年出版‚十二木卡姆‛乐谱。从此,‚十二木卡姆‛完成了
——由口头传承向文本传承的转折。65、2005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66、2008年,新疆总人口为2130.8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294.5万人,占全疆人口的
——60.8%。
67、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68、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承认中国各民族的存在并保障其各方面的平等权利。69、在新疆,各民族公民广泛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平等权利,包括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接受教育的权利、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权利等。
70、在新疆,各民族间政治地位的平等主要通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实现。
71、新疆是全国唯一的 俱全的自治区。——三级(区、州、县)自治地方
72、国家和自治区一直把
作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关键,通过送去学习、加强培训、基层锻炼、异地交流、挂职轮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
——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73、1993年颁布、2002年修改的,从法律上保障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权利,提倡和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74、1996年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中规定,经营者在其经营场所悬挂和在食品包装、装潢上标注‚清真‛字样或标记,必须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批准。
75、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对
——民族之间的隔阂、歧视、仇恨和冲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76、在新疆,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多年来,自治区政府大力倡导 ——‚人人都有民族团结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懂民族政策,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
77、哪一年开始在每年5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集中、广泛地进行民族平等团结的宣传教育。
——1983年
78、在新疆,各族人民充分享有
的权利,信教或不信教完全由公民自由选择,受法律的保护,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 79、2004年,‚东突‛势力在境外拼凑成立了
,此后,‚东突‛势力一直在密谋策划分裂和暴力破坏活动。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简称‚世维会‛)。80、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民族平等 2.维护民族团结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8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的状况
——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82、说说近年来新疆旅游业的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8年,新疆共有景区(点)近500处,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喀纳斯湖生态旅游区,天池、赛里木湖和博斯腾湖风景旅游区,吐鲁番、库车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喀什民俗风情旅游区,伊犁塞外江南风光旅游区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83、‚7〃5‛事件的性质、——‚‘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同类事件中,乌鲁木齐‘7〃5’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大、影响最恶劣。‛
84、近年来,为优化新疆产业结构布局,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办法?
——中央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大量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新疆培养了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全国其他省市还以对口的形式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5、为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国家通过实施什么样的特殊扶持政策,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为确保少数民族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此后又提出按比例录取的优惠政策,并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单独命题考试、单划分数线录取等政策,这种照顾一直持续至今。
86、邪教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性质不同;教义教规不同;活动场所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时间和内容不同;危害结果不同和适用法律不同。
87、邪教的危害有:
——(1)破坏家庭;(2)骗取钱财;(3)破坏生产;(4)奸淫妇女;(5)残害生命;(6)毒害青少年;(7)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8)危害基层政权。
88、邪教组织的共同特点是:
——都是以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迷信邪说;都有一个自称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作为信徒顶礼膜拜的偶像;都是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信众;都不择手段地骗取钱财。
89、胡总书记在 8月25日召开的自治区干部大会上提出的‚两手抓‛、‚三个不动摇‛是什么?
——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自觉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90、自治区党委7届8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排难而进,卓有成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卓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新疆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奋斗。
91、自治州党委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方案中的‚八个一‛活动,即:
——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新歌,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教片(电影或电视),听一次民族团结教育报告会,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座谈会或讨论会,写一篇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章(心得体会),办一期民族团结教育板报或墙报,举办一次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歌咏比赛。
92、州党委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将分哪几个阶段开展?
——分为集中学习教育阶段,开展实践活动阶段,总结巩固提高阶段
9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9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其核心内容是人们信教不信教都有自由。
95、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宗教首先是一种思想信仰,但当人们的宗教信仰外化为宗教活动、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时,就必须依法管理,这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促使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轨道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实施了对宗教事务有效的科学管理,公民信教自由的权利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力保障,才能保证宗教活动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常进行;反之,广大信教群
众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难免导致宗教活动越出法律的轨道,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危害。96、非法宗教活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有:(1)强迫他人信教,对不信教、不参加宗教活动的人进行歧视、侮辱和打击;(2)未经批准擅自修、扩建宗教活动场所,擅自进行豪华装修;(3)私办经文班(点),一些思想反动的人借机向学经人员灌输反动思想,培养民族分裂主义骨干;(4)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公共教育、婚姻、计划生育;(5)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强收宗教课税;(6)以讲经为名宣传‚圣战‛,蓄意歪曲经典教义,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7)推销夹杂反动思想的宗教书刊和音像制品;(8)攻击、谩骂甚至谋害爱国宗教人士,争夺宗教活动场所的主持权和宗教团体的领导权;(9)利用朝觐机会,对朝觐人员进行策反和拉拢;(10)编造、传播‚圣人显灵‛、‚真主下凡‛等谣言,蛊惑人心,破坏社会稳定;(11)利用宗教建立反动组织,制造**和**;(12)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政治渗透,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等等。
97、非法宗教活动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出于宗教感情,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或不熟悉,不了解法律、法规、政策而进行的不带有政治企图的非法宗教活动;另一种则是敌对分子旨在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前者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矛盾也会转化;后者则属于敌我矛看。
98、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99、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 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 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100、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三项措施?
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有40多个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l%;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84个自治县(旗)在西部,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6.4%。云南、贵州、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也在西部;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待遇。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就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二是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这一行动是国家民委落实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实施的范围包括分布在我国2.1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上的135个县(旗、市)。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县城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至2002年底,全国‚兴边富民行动‛实际投入资金已达150亿元,兴建兴边富民项目数万个,2100多万人受益。
三是重点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指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全国有22个,总人口不足60万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这22个民族发育程度比较低。今后10年内,国家计划每年投入5亿元帮助发展,共50个亿。
1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于哪年哪月哪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哪年哪月哪日起实施?
——2009年12月29日通过。2010年2月1日起实施。102、哪些部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适用本条例?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社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
10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104、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
——民族分裂主义
105、县级以上民族团结教育领导机构六项职责是什么?
——
(一)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二)制定和组织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规划;
(三)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四)协调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总结和推广民族团结教育经验,表彰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六)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其他事项。106、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内容有哪些?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
(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教育;
(七)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教育;
(八)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暴力恐怖势力的教育;
(九)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十)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其他内容。107、每年几月为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 ——5月。
108、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社区和其他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民族团结教育领导机构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取消其相关荣誉称号、评先评优资格;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理,这些情形包括哪些内容?
——
(一)不按规定建立民族团结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
(二)民族团结教育考核不合格的;
(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称号的;
(四)对干部、职工及其他公民针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出的建议和批评不予重视的;
(五)不及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矛盾和问题的;
(六)接到影响和破坏民族团结违法行为举报后,不依法调查处理的;
(七)其他违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的。109、违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出现不利于民族团结言行的,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属于国家公务人员的,应怎样处理? ——行政处分。
110、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 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和睦相处,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民族团结知识试题集 第6篇
1、胡锦涛总书记在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强调指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贯方针,也是
的首要任务。
——推进西部大开发。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新疆共有13个民族成分,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新疆共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55个。
3、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西北部,占陆地国土面积约
——六分之一
5、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的 从这里经过。
——“丝绸之路” 6、1954年10月7日,中央决定驻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
,成为一支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的特殊部队,执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时间 ——1955年10月
8、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间: ——2000年
9、随着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推行,在哪一年新疆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费教育。
——2006年。
10、维吾尔的,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瑰宝。
——“十二木卡姆”
11、新疆是全国唯一的 俱全的自治区。——三级(区、州、县)自治地方 12、1993年颁布、2002年修改的,从法律上保障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权利,提倡和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13、哪一年开始在每年5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集中、广泛地进行民族平等团结的宣传教育。
——1983年
14、在新疆,各族人民充分享有
的权利,信教或不信教完全由公民自由选择,受法律的保护,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
15、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时间 ——公元10世纪初
1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共同繁荣和发展。
17、投资100多亿元人民币的 综合治理项目2008年完成,结束了塔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流30年的历史。
——塔里木河
18、截至2008年,新疆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059家,并成为中国最大的 基地。
——番茄制品加工出口 19、2008年,新疆原油产量达2722万吨,成为 ——国家第二大原油产区 20、2008年,新疆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居 ——全国第一位
21、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坚持民族平等 2.维护民族团结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2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其核心内容是人们信教不信教都有自由。
2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4、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两个显著的特色?
答: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 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25、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答: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26、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
(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
(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教育;
(七)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教育;
(八)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暴力恐怖势力的教育;
(九)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十)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其他内容。
27、胡总书记在召开的自治区干部大会上提出的“两手抓”、“三个不动摇”是什么?
答: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自觉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28、新疆自治州党委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方案中的“八个一”活动是什么?
答: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新歌,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教片(电影或电视),听一次民族团结教育报告会,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座谈会或讨论会,写一篇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章(心得体会),办一期民族团结教育板报或墙报,举办一次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歌咏比赛。
29、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答:宗教首先是一种思想信仰,但当人们的宗教信仰外化为宗教活动、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时,就必须依法管理,这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促使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轨道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实施了对宗教事务有效的科学管理,公民信教自由的权利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力保障,才能保证宗教活动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常进行;反之,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难免导致宗教活动越出法律的轨道,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危害。
30、与新疆毗邻的国家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哪些国家接壤? 答: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
31、至今在新疆仍然有哪八种宗教并存? 答: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道教
32、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10个名族?
答: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和保安10个民族。
33、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是什么?
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34、“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35、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