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柳永诗词名句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柳永诗词名句范文(精选8篇)

柳永诗词名句 第1篇

柳永诗词名句

一、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蝶恋花》

二、 彼此空有相怜计,未有相怜意。 柳永 《婆罗门令》

三、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赏归心生羽翼 柳永

四、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柳 永 《采莲 令》

五、 “想佳人、妆楼甬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柳永 《八声甘州》

六、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柳永 《玉蝴蝶》

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 《雨霖铃》

八、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柳永 《蝶恋花》

九、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柳永

十、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柳永

十一、 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 《望海潮》

十二、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没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柳永 《曲玉管》

十三、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十四、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度。 柳永 《定**》

十五、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

十六、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 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两两轻?飞画 楫 ,竞夺 锦标 霞烂。 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 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 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柳永

十七、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 里, 立尽斜 阳 。 柳永 《玉蝴蝶》

十八、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 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柳永 《秋夜月》

十九、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 《八声甘州》

二十、 剪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 柳永 《木兰花》

二十一、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 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 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 云愁。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 消黯 ,永日 无 言,却 下层楼。 柳永 《曲玉管》

二十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 《雨霖铃》

二十三、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柳永

二十四、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 《昼夜乐》

二十五、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 人说! 柳永 《雨霖铃》

二十六、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 《鹤冲天》

二十七、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 柳 永 《八声 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二十八、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 《鹤冲天》

二十九、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 柳永 《尾 犯》

三十、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 阴 虚过。 柳永 《定**》

三十一、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泛画?、翩翩过南浦。 望中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避行客, 含 羞笑相 语。 到此 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柳永 《夜半乐》

三十二、 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柳永 《佳人醉》

三十三、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柳永 《忆帝京》

三十四、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 《八声甘州》

柳永诗词名句 第2篇

1、剪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

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5、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6、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没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7、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10、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11、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5、国防要隘中天堑,寰宇称雄是此关。

16、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诗词诵读之柳永意象赏析 第3篇

作为婉约派的大师, 柳永很擅长借助大自然的景色来作为意象写境, 他笔下的诗句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刘永的研究者认为, 这可能与刘永当时生活的文化背景有关系。在北宋时期, 经过之前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 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对于自然景色有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壮丽、秀美的山川河流成为他们游玩、观赏以及寄托情思的对象, 因此, 也常常出现在他们的诗词中。对于这些习惯了朝野事务的士大夫来说, 那宁静、美丽的闪光水色、山野村落成为了他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和回忆。尤其是对那些前程无望的士大夫来说, 这些东西成为了他们寄托情感, 宣泄心灵的最佳对象。于是, 一股风气悠然兴起, 在文坛、画坛, 以自然山水作为对象的成为一时之风气。在现实生活中, 柳永怀才不遇, 在行旅、宦游的过程中自然就将所见的山水景色作为情思的寄托写入词中, 从而成为了羁旅行役词的主要诗人。而且柳永的词所描绘的景色生动而自然, 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成为了一幅完美的画面。于是景物组成了画面, 山川景象就有了画意。在柳永的词作中构成画面的常用意象有“实像”即铺叙现实景物描写, 山川驱驰, 舟车劳顿的当前境况, 多以清秋、深秋、暮天、暮景、中夜等时间意象与江天楚峡、孤馆驿楼、水乡山城、旷野长川等空间意象来组合结构, 渲染词人的现实处境和羁旅愁苦。有“虚象”主要是指通过触景生情的联想、幻觉、回忆等方式追念往事, 或回忆与佳人窗前枕畔的欢情, 或因己及人, 推想对方倚楼顾盼的情形, 亦或是怀念与故交遣兴娱宾之乐事。虚实相生, 展现了作者羁旅行役途中的喜怒哀乐。

首先, 我们可以看到柳永擅用“秋”这一时间意象, 人们可以视之为“羁旅悲秋词”或“悲秋词”。春秋时期诗人宋玉的羁旅诗《九辨》在中国诗歌史上奠定了“怀才不遇”“贫士不遇”的情感母题 (悲秋母题) 。柳永传承了这一点, 柳永所写的“秋士易感”的作品是以男子为主角所写的“功业未建, 夕阳乎西流”的才子志士恐惧于暮年失志的悲慨, 同时在柳永的羁旅词中多次运用“宋玉”这一千古悲秋之祖的文人意象抒发“秋士不遇”与“岁月易逝”的特定情感。在词人饱尝仕宦生涯的坎坷艰辛之后, “行役心情厌” (《安公子》) 最终体悟到了功名利禄的无望与无益, 这种“悲秋”型的特殊情感在《戚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 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乡关, 飞云暗淡夕阳闲, 当时宋玉悲感, 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补, 行人凄楚, 倦听陇水潺, 正蝉吟败叶, 蛩响衰草, 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 风露渐变, 悄悄至更阑。长天净, 绛河清浅, 皓月婵娟, 思绵绵。夜永对景, 那堪屈指, 暗想以前。未名未禄, 倚陌红楼, 往往经岁迁延。帝里风光好, 当年少日, 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 遇当歌, 对酒留连。别来迅景如梭, 旧游似梦, 烟水和何限。念名利, 憔悴长萦绊。追往事, 空惨愁颜。漏箭移, 稍觉轻寒。渐呜咽, 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 停灯向晓, 抱影无眠。

在孤冷凄清的晚秋背景中, 词人自述坎坷生平, 感叹凄凉身世。用“实像”秋、雨、槛菊、井梧、残烟、宋玉、陇水、蝉、败叶、蛩、衰草、绛河、皓月来唤出“虚像”倚陌红楼狂朋怪侣, 画角窗畔。在沉静的追忆和叙述中, 一个凄苦、孤独、敏感、饱受挫折的主人公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尤其是最后一句“对闲窗畔, 停灯向晓, 抱影无眠”, 一种沉重的孤独感迎面而来, 让读者也不禁进入到他的境地中, 为了他的悲喜而悲喜着。全词笼罩着一股追念往昔和“怀才不遇“的感觉, 而且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 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让读者随着词人慢慢地沉浸在追忆、孤独、伤感, 最后发展到绝望的情感世界中。

其次, 多用黄昏等意象。日出日落, 朝朝暮暮是自然界的永恒生命节奏。有夕阳暮霭为中心所构成的黄昏景象, 灰朦一片, 缺乏明丽的色彩, 呈暗色调;而万物归憩的时刻, 又使黄昏之景呈现静止状态, 缺乏生机和动感。这都给黄昏景象增添了一层低沉的格调和压抑的气氛, 极易引发文人们悲怨孤苦的内心情感。于是文人们因生活失意, 事业挫折所造成的感伤忧郁的情绪与苍茫灰朦的黄昏之景相契合, 凝结成一个饱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感伤的心情意绪,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伤古吊今的悲凉意蕴和思乡怀家的孤苦愁怨共同构成了黄昏意象的感情内蕴。柳永将残阳、暮霭、孤山、寂水、冷风、急雨、衰草、败柳等冷色调的意象融合在一起表现了孤寂、感伤、悲戚、想念。如:“柔肠断, 还是黄昏, 即更满庭风雨。” (《祭天神·忆绣衾相向轻轻语》) “暮雨寒烟, 望秦楼何处” (《鹊桥仙·届征途》) “楼锁轻烟, 水横斜照, 遥山半隐愁碧。” (《倾杯乐·楼锁轻烟》) “飞云暗淡夕阳闲” (《戚氏·晚秋天》) “对暮山横翠, 山残叶飘黄” (《临江仙引·渡口》) 等等众多黄昏意象塑造悲苦意境。而且还有迷茫飘忽的虚像, 增添了一种迷茫朦胧感, 如:“草色烟光残照里”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 虚实交叉运用, 将词人的过去的欢娱之情, 现在的愁苦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漂泊不定之情融合在一起, 唤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拾趣 爱国诗词名句撷趣 第4篇

一、 哀忧国之情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 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 白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唐】陈子昂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 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宋】陆 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清】梁启超

浊酒难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近代】秋 瑾

二、 坦报国之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 植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唐】杜 甫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 参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唐】张 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 游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 谦

人生宝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

三、 发保国之誓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王 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 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 飞

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 游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清】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柳永名句语录欣赏 第5篇

1、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蝶恋花》

2、剪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 ----《木兰花》

3、赏析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雨霖铃》

4、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玉蝴蝶》

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八声甘州》

6、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7、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8、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 ----《尾犯》

9、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

1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

11、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没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曲玉管》

12、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定**》

13、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昼夜乐》

14、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15、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雨霖铃柳永名句 第6篇

【评解】

在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

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

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赏析】

这首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词牌格律】

词牌说明

柳永诗词 第7篇

1、《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2、《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5、《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6、《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7、《定**》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8、《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鹤冲天》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麽。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10、《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11、《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12、《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13、《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⒁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向凤池夸。

14、《竹马子》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烟深处。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15、《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16、《戚氏》

诗词名句与谜语 第8篇

一则谜语,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谜面、谜目、谜底。例如, “雄鸡一声天下白 (打一常用词) ”。“雄鸡一声天下白”是谜面, 取自唐代李贺《致酒行》中的诗句;“ (打一常用词) ”是谜目;谜底是“响亮”。谜面好比考题, 谜目指示答题范围, 谜底则是答案。

在诗词名句谜中, 诗词名句既可作谜面, 亦可作谜底, 而其中大部分是用来制作谜面。

有些谜语借用诗词名句作谜面, 要求猜某个字、词、成语等。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 (打一字) ”, 谜面是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 “少”字中的“小”“离家”而去则只剩一撇, 再加上“大”字 (老“大”“回”来) , 合在一起便成了谜底“夭”字。“东临碣石有遗篇 (打一常用词) ”, 谜面是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句子, 谜底为“操作”。曹操北伐乌桓时路过北戴河外之碣石山, 留下组诗《步出夏门行》, 其中《观沧海》一诗的开头写道:“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可见“东临碣石”之诗篇系曹“操”所“作”。在此, 谜底“操作”别解为“曹操所作”。“凭君传语报平安 (打一成语) ”, 谜面是唐代岑参《逢入京使》中的诗句, 谜底为“言而无信”, 其中的“信”由成语中的原意“信用”别解为“书信”, 真是别有洞天, 妙趣横生。

有些谜语借用诗词名句作谜面, 要求猜人名、物名、民族名等。如“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打一春秋人名) ”, 谜底是“杜回” (春秋时秦国将领) 。因为这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现作者“杜”甫闻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喜讯之后“回”乡心情的两句诗, 故谜底为“杜回”。“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打一花名) ”, 谜面为唐代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中的句子, 谜底为“凌霄花”, “凌霄”即“高入云霄”, 与谜面中的“天上”、“日边”同义。“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打我国四个少数民族名) ”, 谜面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 谜底为“高山、水、景颇、壮”四个少数民族, 意思是“高山”流“水”的“景”象“颇”为“壮”丽。

有些用诗词名句制作的谜语, 谜面虽然不同, 谜底却是一样。如“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打一字) ”, 谜面出自宋代范仲淹的诗《江上渔者》, 谜底是“心”。“心”字底下卧钩的形状如同“舟 (小船) ”, 上面三点则像“波 (浪) ”, 整个“心”字如同小船在波浪中“出没”。“一钩残月带三星 (打一字) ”, 谜面出自宋代秦观的词《南歌子》 (原句为:“水边灯火渐人行,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 谜底也是“心”。“心”字底下卧钩的形状如同“残月”, 上面三点则像三颗星星。

有些用诗词名句制作的谜语, 表面看来似乎有多个谜底, 而最确切的谜底却只有一个, 因而有的谜语制作者便借助这一特点来表情达意。明代, 有一县令将他儿子的文章拿给“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著名书画家祝枝山看, 硬要其挥毫题词。祝枝山一看, 尽是些文理不通的八股文, 于是提笔写下了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句诗, 并说以此为谜面可以猜两个成语, 而这两个成语正是对文章的评价。有个幕僚便奉承说:“上句一定是有声有色’, 下句则当是青云直上’。”说得县令眉开眼笑。而祝枝山则提醒道:“谜底我已写在令郎大作的右下角了。”县令一看右下角的那行小字, 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原来谜底是“不知所云, 离题 (啼) 万里”。

借用诗词名句制作谜语, 既可如上所述用诗词名句制作谜面, 同时, 也可用它来制作谜底。如“昱 (打《诗经》一句) ”, 谜底是《诗经邶风燕燕》中的“下上其音”。“昱”字是上下结构, 可拆成“日”、“立”二字, 若将“下”方的“立”字移至“上”方, “其” (该字) 必为“音”了。又如“丸药 (打一句五言唐诗) ”, 谜底是李绅《悯农》中的诗句“粒粒皆辛苦”, “粒粒”取其形状扣“丸”字, “辛苦”通过意义的别解而扣“药”字 (药多“苦”味) , 这样, 谜底与谜面便扣合自然。

还有的谜语, 谜面和谜底都由诗词名句构成。如“举头望明月 (打骆宾王五言诗一句) ”, 谜底是“白云乡思远”。谜面取自李白的《静夜思》, 呈现出来的是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孤身远客的李白, 仰望空中如霜的皎月, 深深触动了旅思愁怀, 那心中积蓄已久的思乡之情倾泻而出。谜底出自骆宾王的《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丽谯通四望, 繁忧起万端。绮疏低晚魄, 镂槛肃初寒。白云乡思远, 黄图归路难。唯馀西向笑, 暂似当长安。”谜底“白云乡思远”的“白”字别解为“李白”、“云”由“白云”别解为动词“诉说”, 整个谜底的意思是“李白在久别家乡之时诉说乡思之苦”。而谜面与谜底连在一起, 则又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景:李白面对天上的明月, 想起了遥远的家乡, 于是娓娓地诉说着落寞的乡愁。

借用诗词名句所制作的谜语, 本质上是一种文义谜。文义谜, 是与画谜、哑谜等相对而言的一种谜语种类, 在猜射方法上, 它要求透过谜面文义去推出谜底文义。作为文义谜, 诗词名句谜制谜与猜谜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会意法。根据谜面隐藏的含义, 反复推敲, 以寻求谜底。如“四海无闲田 (打一成语) ”, 谜面出自唐代李绅的诗作《悯农》, 谜底是“不留余地”。“落花流水春去也 (打一节气名) ”, 谜面出自李煜的词《浪淘沙》, 谜底是“夏至”, 因为“春去”则“夏至”。“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打《三国演义》人名二) ”, 谜面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谜底是“张辽、高览”。“张辽”扣“欲穷千里目” (“张”有张目而望之意, “辽”扣“千里”) , “高览”扣“更上一层楼” (登高而览) 。这几则谜语, 在猜射时用的是正面会意法, 即根据谜面的正面意思去猜出谜底。与此相对的, 还有反面会意法, 即从谜面的反面或侧面意思去联想推理而猜出谜底。如“人在人情在 (打《诗经》一句) ”, 谜底是《诗经邶风日月》中的“逝不相好”。此诗共四章, 表达了弃妇对负心男子的控诉, 其第二章写道:“日居月诸, 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 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意思是, 太阳月亮高挂天空 (居、诸, 语气词, 犹“乎”) , 它们的光辉普照大地 (冒, 覆盖, 照临) , 可是竟然还有这种人啊, 不肯继续跟我恩爱相处 (逝, 发语词) , 我心里怎能安宁?他现在根本不理睬我 (不报, 不搭理, 不理睬) 。可见, 在这首诗中, “逝”是发语词, 而在“人在人情在 (打《诗经》一句) ”这则谜语里, 谜底“逝不相好”的意思是, 人“在 (活着) ”的时候则人情 (此处指人之情爱) 在, 人亡 (逝) 则不再“相好 (相爱) ”了。在此, 根据“一词多义”的特点, 使“逝”的意义由原诗的发语词而解为“死亡”。此则谜语, 就是从“人在”的反面“人逝 (亡) ”去猜射谜底的。

拆字法。也叫增损法、离合法。根据谜面的提示, 对字的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增加、减损、拆离、合并, 从而得出谜底。如“孔雀东南飞 (打一字) ”, 谜面系汉乐府民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首句 (其篇名后来也叫《孔雀东南飞》) , 谜底为“孙”。“孔”字东部 (右边) 的“乚”、“雀”字南部 (下边) 的“隹”都“飞”走了, 再把两字中剩下的“孑”、“小”重新组合在一起, 便成了“孙”字。再如“可 (打一句七言唐诗) ”, 谜底是“教人无奈别离何”。谜底出自唐代张谓《别韦郎中》一诗。为了得到谜面的“可”字, 只好无奈教 (让) “人”离开“何”, 换言之, 去掉“何”中之“人”便成了“可”字。

象形法。根据谜面的字形, 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寻求谜底。如“遥看瀑布挂前川 (打一字) ”, 谜面出自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谜底是“州”。“州”字由“川”与三点水组成, 整个字形也犹如瀑布挂于“川”前。再如“孤帆一片日边来 (打一字) ”, 谜面是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 谜底是“白”。“白”字由一撇和“日”字构成, 那一撇犹如“一片”孤帆, 从“日”边而来。

以上三种方法, 分别按谜面意思、笔画、字形去制作、猜射, 是制谜与猜谜的基本方法。此外, 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它们大多从属于会意法, 但又有其自身特点。下面择要介绍几种。

别解法。利用汉字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特点, 去寻求别的解释, 以猜出谜底。如“张翼德查户口 (打一句七言唐诗) ”, 谜底是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张飞, 名飞, 字翼德。在这里, 谜底的“飞”字由张飞的名别解为动词“飞翔”, 令人哑然失笑, 拍案叫绝。再如“由华盛顿至伦敦 (打《诗经》一句) ”, 谜底是“美如英”。“美如英”出自《诗经魏风汾沮洳》, 全诗共三章, 写一个女子在汾水边采桑时爱上了一个男子, 其第二章云:“彼汾一方, 言采其桑。彼其之子, 美如英 (花) 。美如英, 殊异乎公行 (行, 读hánɡ。公行, 官名, 掌诸侯的兵车) 。”意思说:“在那汾水河流旁, 我高高兴兴来采桑。瞧我那位意中人, 貌美如花朝我放。貌美如花朝我放, 公行哪能比得上。”可见, 在《诗经》中, “美如英”的意思是“美丽如花”, 而在“由华盛顿至伦敦 (打《诗经》一句) ”这则谜语中, 谜底“美如英”的“美”由“美丽”别解为“美国”、“如”由“好像 (如同) ”别解为动词“到”、“英”由“花”别解为“英国”, 整个谜底别解为“从美国 (华盛顿) 到英国 (伦敦) ”, 通过别解, 做到了谜底与谜面的扣合。

假借法。即假借谜面的替代词以寻求谜底。如“魏武挥鞭 (打一成语) ”, 谜面出自毛泽东的词《浪淘沙北戴河》, 谜底是“操之过急”。汉献帝于公元2 1 3年册封曹操为魏国国王, 曹操去世后, 谥号“武王”。曹操一生未曾称帝, 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后, 追尊曹操为“武帝”, 故也称“魏武帝”。在此则谜语中, 借谜面之“魏武”扣谜底之“ (曹) 操”, 而整个谜底又别解为“曹操 (挥鞭) 急行 (过) ”。

用典法。利用谜面所提及的诗文、历史等典故, 以猜出谜底。如“眼前有景道不得 (打一电影演员名) ”。唐代崔颢登临黄鹤楼, 曾题诗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 不久, 李白也登楼游览, 正欲题诗, 发现崔颢这首佳作, 于是在崔颢诗后写下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谜语“眼前有景道不得 (打一电影演员名) ”便是运用了这一典故, 其谜底为“李默然”, 意即“李”白面对崔颢之诗而“默然”无语, 不敢再题。 (李默然, 著名表演艺术家, 主演过电影《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等,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问答法。按谜面所提出的问题, 在谜底中作出回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打一成语) ”, 谜面是李煜词《虞美人》中的一句, 其下一句的回答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此谜底为“对答如流”, 意即:回“答”说 (愁绪) 恰“如”一江滚滚向东“流”逝的春水。

其实, 有许多谜语在制作和猜射时, 都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打二字) ”, 谜面是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 谜底是“舒、乍”。“弃我去者”, “弃我”即舍予, 合为“舒”, 用的是会意法和拆字法中的合并法;“昨日之日不可留”, “昨”中之“日”字“不可留 (即去掉) ”, 便成了“乍”, 用的是拆字法中的减损法。

有些谜语还有特殊的格式, 倘若没有掌握这些格式, 就无法猜出谜底。谜格首创于明朝扬州马苍山的《广陵十八格》, 至清代已多达四百多种。谜格的作用是对谜底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排列, 或变读字音, 或拆分字形, 或调换字序, 从而使谜底与谜面紧密相扣。可以这么说, 谜格的出现, 既丰富了谜语的内容与形式, 而同时也增添了猜谜的难度。下面略述诗词名句谜中几种常见的且至今仍具生命力的特殊格式。

秋千格。谜底是两个字, 必须倒过来读才能扣合谜面。如“待月西厢下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 谜底为“张约 (约张) ”。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写道, 张生托红娘传书, 表达想与崔莺莺月下相会之意, 崔莺莺回了一封信, 信中是一首诗:“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张生看了之后, 欣喜若狂, 他给红娘解释说:“待月西厢下’, 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 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着我跳过墙来。”可见, “待月西厢下”是崔莺莺“约张 (约会张生) ”的诗句。而把“约张”倒过来读, 便是“张约”。张约是《三国演义》中吴国大臣诸葛恪的心腹爱将。

骊珠格 (又名探骊格、探珠格、带目格) 。典出《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 (编织苇席) 而食者, 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 (锤破它) !夫千金之珠, 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 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 (醒着) , 子尚奚微之有哉 (你还能得到什么呢) !’”格名取“探骊得珠”之意, 暗喻谜目需由猜射者自己按题面意思去探而得之。骊珠格谜语的特点是, 谜中只写“骊珠格”, 而不标明谜目, 其谜目已隐藏于谜底之中, 猜射时应先通过会意猜出谜目, 再猜出从属于该谜目的谜底其他部分, 使该谜目与谜底其他部分浑然一体、有机结合, 共同扣合谜面。如“剑外忽传收蓟北 (骊珠格) ”, 谜面为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首句, 谜底为“诗人, 闻捷”, 其中谜目“诗人”与谜底“闻捷”连在一起, 正是谜面所表达的意思:“诗人”杜甫“闻捷 (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 ”。再如“事夫誓拟同生死 (骊珠格) ”, 谜面为唐代张籍《节妇吟》一诗中的句子, 谜底为“字一, 人”, 其中谜目“字一 (打一字) ”与谜底“人”连在一起便是“字 (女子许配) 一人” (“字”由“文字”之意而别解为“女子许配”) , 而“女子只许配一人”, 也就是谜面“事夫誓拟同生死”所表达的意思。

徐妃格。《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载, 梁元帝瞎了一只眼, 徐妃便画半面的妆以候元帝。徐妃格即借用“徐妃半面妆”之意, 所以又称半妆格。用徐妃格制作的谜语, 其谜底须两字以上, 偏旁部首相同, 除去相同之偏旁部首, 以读每字之半面意扣合谜面。如“赤橙黄绿青蓝紫 (徐妃格, 打五种元素名) ”, 谜面出自毛泽东的词《菩萨蛮大柏地》, 谜底是“铬、铕、钚、铜、铯”, 去掉偏旁便是“各有不同色”。与徐妃格类似的, 还有摘盖格 (又名揭顶格) , 它要求将谜底相同的字头去掉以扣谜面。如“朝辞白帝彩云间 (打一农业用语) ”, 谜面是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中的句子, 谜底是“篱笆”。“篱笆”去掉相同的字头便是“离巴 (离开巴地) ”, 也就是谜面“辞白帝 (离开白帝城) ”的意思 (白帝城在原四川东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 这一带属古巴国地域) 。

落帽格 (又名脱帽格、免冠格) 。谜底三字以上, 猜谜时把谜底首字去掉以射谜面。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打一明代人名) ”, 谜面出自南宋岳飞的词《满江红》, 谜底是“李时珍”, 谜底去掉首字“李”则成“时珍” (意即“时”间“珍”贵) , 与谜面义相扣。跟落帽格相对的有脱靴格 (又名无底格、弃履格) 。谜底三字以上, 猜谜时将谜底末字除去以射谜面。如“犹抱琵琶半遮面 (打一植物名) ”, 谜面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 谜底是“含羞草”, 谜底去掉末字即成“含羞”, 也就是谜面“犹抱琵琶半遮面”所表达的意思。

有趣的是, 有的谜格的名称即取自某个诗句。如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用梨花比喻茫茫白雪。谜语中的梨花格, 即借用其诗意, 提示谜底都是白字 (谐音字) 。如“轻舟已过万重山 (打一西汉人名) ”, 谜面出自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谜底是“樊哙 (帆快) ”。

通过上述大量谜例的赏读, 我们可以发现, 诗词名句谜的制作与猜射, 需要深厚的语文功底。诗词名句谜是一种文义谜, 这些谜语无不涉及汉字的形、音、义, 尤其与多音字、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密切相关, 与汉字的形体特征、古今词义变化密切相关, 只有具备这些知识, 才能从象形、会意、别解、离合等各个门径去思索和猜射谜底。其次, 需要丰富的文史知识。倘若不遨游浩瀚的文学长河, 不背诵大量的诗词名篇, 倘若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如天文地理、姓氏名号等等) 知之不多或知之不深, 就根本无法找到恰切的诗句作谜面, 或面对这些诗词名句谜的谜面而根本无从入手去破解谜底。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