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林清玄散文集有感(精选8篇)

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1篇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有些东西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题记

经一个同学推荐,寒假在家里翻了翻林清玄的散文集,却在不经意间就喜欢上了他的文章,喜欢上了他的文字,更喜欢上了他那种清静的生活......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许是有流水的声音,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林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金银花,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每当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总是想想林先生说的话,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回归平静。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他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我那原本浮躁不安的心会旋即安定下来,解开心锁,放下心中的负担。“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

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这是作者在第一篇《浴着光辉的母亲》中所写到的,里面讲述的是一个母亲带着弱智的孩子坐公交车。在车上,母亲不断的安慰儿子不要怕,因为他第一次坐公交车。仅仅是如此,或者说不仅仅是如此,一车的人都用崇敬的眼神看着母亲,仿佛看见了母爱的光辉。而林清玄自然不止在这里赞美了母爱,而是思想抑或感叹现在的人什么时候能用这种眼光看自己的母亲。是啊,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最多的母爱不是来至自己的母亲吗,站在这长长的母爱河中,日夜沐浴在这光辉的母爱河中,何时我们弯下腰,看看底下那一泓给予自己的清水。接下来是关乎我们的,就是对待我们,这些正常的孩子,父母亲们的眼光却是那么苛刻,充满条件,无法全心的爱怜。我也深有感触,现在的孩子似乎都觉得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好,包括从前我,因为爷爷奶奶的爱和眼光总是如此慈祥,充满着全心的爱怜。还记得小的时候,妈妈的脾气不太好,每当妈妈罚我打我的时候,奶奶总是会拦着妈妈,有时还会打到奶奶,就奶奶那身子骨,可想而知有多痛。有一天晚上,我惹奶奶生气啦,她说她很快会死去的,那晚我躲在被子里哭啦,可是我忍住没有出声,因为奶奶就睡在我身旁。现在,我也只能说爸爸妈妈不比爷爷奶奶差,仅因为知道他们是爱我们的,知道他们这么做那么做都是为了我们。他们的眼神、行为蒙蔽了我们的感受,甚至让我们感到疑惑。作者在最后“叹”道:“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他说:“把全身心倾注于迎面而来的每一刻,终有一天会发现,不只春风会吹抚树叶,一片树叶也会摇动春风,带来全部的出天,春风与树叶是同时存在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了,记得在我犹豫是否坚持的时候,是林先生的这句话,让我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了下来。是的,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挫折,许多挑战,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不论你是不是愿意,我们总是起步在旅途中,消失在旅途中,人生是一个漫漫的旅行,没有终站,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力尽而止。很多时候,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也会关闭心中那扇窗,彼时,就算沐浴在阳光下,也会无法走出心灵的阴暗,但只要我们相信光明的所在,光明不仅在于阳光,更在于人心,一个人内心有了光亮,他的心中便会充满对世界的热爱,他会去用一颗包容的心原谅别人,宽恕自己,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会一样坚强、热切,对生命坚信。千山越过水不浊,万花落尽春不尽。

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不过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大学,就这么过了一个学期,我又做了什么呢?当初的理想呢,我与它的距离又变小么?

我在思量着,也困惑着。转眼间又要开学了,寒假20天我经历了一番,也尝试过,努力过,更懂得了不少,人生因为经历,所以才懂得。相爱时那么短,遗忘却是那么长!以为相爱时是永恒的,但爱却如此无常;以为遗忘会留在时间里,但遗忘却是超越时间的恒久。人生有些东西要学会适时放下,我还有自己的路要走,还有自己的责任需要承担,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云在青天水在瓶,要拥有清明的空性,做好心中的自己......最后,以一句话结尾吧,记住,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而不是在眼里。

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2篇

散文集分为四卷,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和“庄严的心”。只有拥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才能在这混浊的世界保持清明,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在一行行质朴的文字中,我悟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要重视人与人的差异;人们之间要互相关爱;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等等。其中,一篇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王召集群臣开会,希望找到能让她的幼女立刻长大的灵药。一位名医说在遥远的东方有这种药,不过往返要至少十二年的时间,而且药需要在新鲜时服用,因此要将公主带走。国王欣然应允。十二年之后,名医果然带回了亭亭玉立的公主。国王兴奋不已,厚赏了名医。

也许读完故事,我们都会笑国王太傻。没有什么灵药的存在,十二年的时间过去,公主自然已经长大。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再一次品味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国王”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曾经像国王一样,希望这个世界有一颗万灵丹,让我们选择人生里自己喜欢的部分。然而只有到了最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灵药,一切都如作者在故事最后写下的话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3篇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语言风格,清新幽默,平民式口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以概括林清玄散文的语言风格不加雕饰,亲切自然。有时候他还运用方言来增加语言的韵味,《有生命力的所在》全文开篇直接进入口语式的叙述;“南部的朋友来台北过暑假,我带他去看台北两处非常有生命力的地方。接着,我带朋友到忠孝东路去逛地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形成一个市集,从延吉街开始一直排到复兴南路,全部都是铺在地上的地摊。”语言平实朴素,直奔主题,使文章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是作者纯朴的人生观使然,是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返璞归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散文发展历程而言,大陆对杨朔散文的重新评价与巴金《随想录》的出版,这两个重要的事件,促进了作家心灵的自由生长和个人话语权利的保障,使散文成为知识分子心灵最为自由与朴素的存在方式。林清玄以自由的方式进行叙述和对话,或阐释,或描写,可逻辑推理,可引经据典,并娓娓道来,把多样的语言形式自由地熔于一炉,进行一次话语与灵魂的撞击。林清玄把他身上与众不同的亲切、幽默、真诚、柔情以及机智,都倾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人在审智和审美之间穿梭来往,得到审智与审美的双重快意。在林清玄的眼里,散文就如水流一样,可以像黄河长江,也可以像山溪涧流,既可奔放率性,也可随物赋形。散文能够走多远,决定于其思想有多远,因为林清玄是自由的,越是自由的东西就越是无形的。林清玄把散文写到如此境界,可谓参悟到散文自由的玄机。

现今社会,对于文化、话语、叙事有一种“大”的虚幻和刻板,己丧失了可体验的审美特点;至于真正可体验的审美特点,则是真实的个体中所存在的“小”的文化、话语及叙事。林清玄对中国文坛的贡献正在于他对这种“大”的解构,在于他对于个体生命存在的极富人情味的昭示及呼唤,在于他让人们发现和了解了每时每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并从中审视到了美。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美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身上。林清玄的散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精神魅力和艺术神韵,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就在于他从凡间来,以凡人的眼光去审视一切,这无疑是佛教精神的慈悲仁爱、普度众生的道德关怀主宰了作家的价值重心。因此,他的语言是关照式的,平民式的。平民情怀下的写作态度,让他平起平坐地把自己与读者看成是“同一种人”,凭着自己的生命体验,设身处地地畅谈人生,从而把更多的读者和听众自身的生命点燃,这种诚恳而怀抱柔情的态度,具有“启迪式的东方韵味”,表述明白干净,不温不火,文笔畅达,富有真情。让读者面对的是一个亲切祥和的交谈者,而不是一个遥远的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是一种本色的原汁原味的艺术,力图创建一种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因此,他的语言不是金刚怒目式的批判,更多是菩萨低眉式的宽容和期盼。

林氏散文语言是幽默的,只有在幽默里,禅才能那么活泼,那么锐利。林清玄温文尔雅,妙语连珠,语言风趣幽默,在慢条斯理的述说中透出了禅语的浅淡清香,就像莲花一样。“最美的人和最美的花一样,很少有人能看见,欣赏。但是不管这世界如何对待,只要吐出自己胸中的香气,也就够了”(《拈花菩提》)。最美的文章也是同样。林清玄能够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下酒,“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花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季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各色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温一壶月光下酒》)对于夫妻的婚姻生活,作者也并不全用绚烂的爱的光环将其笼罩,他对夫妻生活的诠释既生动有趣,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他在《鸳鸯香炉》中写道:“用鸳鸯’比喻夫妻真是再恰当不过,鸳’的上面是怨’,鸯’的上面是央’。怨’是又恨又叹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苦痛无处诉的时刻。央’是求的意思,是有求有报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的时刻,有许多互相依赖的时刻,夫妻的世界几乎没有无怨无尤的幸福无边的例子,因此,需在怨’与央’间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鸳鸯”。《煮雪》中有这样的字句:“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甚慰。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林清玄是何等浪漫的一个人!这又是何等的风趣,何等的充满性灵。

参考文献

[1]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林清玄.鸳鸯香炉.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4篇

每一幅画线条简洁。他擅长,也总是用平淡文字叙事,没有华美的词句,更没有费解的字眼,有的只是朴实。然而正是通过这样看似不起眼的语言,却有了许多人说不来道不出的真实性。简单,则是另一特点,给人的美感也是简单的,不修饰。让珍珠为人认识,而抛掉大多数人都费尽心思装饰的木盒,恰恰让人领悟本质的美。在如今喧闹浮躁的世界,林清玄以他平淡简单的语言文字,绘出了一个能给人安宁平和的静谧所归。

每一幅画景物寻常。林清玄每一篇文章,取材都来自于生活,是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抑或是太常见以致于被忽视的小事。一样是生活,他能找到细微的事物,将这些写下来,让人读来渐渐发现生活之美,并去喜欢生活。最神奇的,是这些“景物”中总有一股清新,不知是有水流出,还是阳光洒进,又或是微风拂入,想着画面,读着文字,使人不得不安静下来,于是这才有了时间,得了机会,在匆匆世界中站立,看向静止的美丽,观望无名野花。

每一幅画色彩浅淡。每一篇文章的感情是淡淡的,没有世俗的污染,更不会咄咄逼人,这或许与他的“禅”有关。就像是平静地陈述,没有多少跌宕与波澜,却保留了花之鲜丽,鸟之灵动,风之轻柔与月之空明。写出的道理也是淡淡的,没有任何点缀,只有最单纯地诉说,缓慢而轻声,内容平淡而简单,不必去深思,直白易懂。每一个小的结论,如此之多的小论点组成大观念,而大的观念也是平淡的,不刻意强调什么,但能让人心中世界一下子云清风淡。

简单几笔线条,画的是常见朴实的生活景物,有着淡然的禅意与情感。色系是淡的,语言也是淡的,但有着泉水清风,涤净一颗疲累满是灰尘的心,便是林清玄的散文,淡,静,而悠远。

阳光下清风微拂,水天一色,一人面对花草,一杯淡茶或咖啡,这样的淡色画,或许正是林先生的禅。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5篇

散文选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它们的起点都是我们身边一些平凡的甚至不起眼的事或人,但作者却能从中提出问题,并且最终总会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让读者受益匪浅。这些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就像是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其中我喜欢的故事有:《软枝杨桃》、《吉祥鸟》、《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五字神咒》

《软枝杨桃》让我明白了,如果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只重视外表的好坏,不重视内在的美丑时,真正清净的生活就不可能实现。《水终有澄清的一天》让我知道,虽然一秒钟的混乱,可能需要几天才能清净,但只要我们不去理睬,并且一直坚持迈向更高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五字神咒》说的是,作者的侄女就职工作紧张,压力很大。每次上台作报告前她总会念着“大家都是人”,念完后不再紧张了,多么神奇的五字神咒啊。

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刺花》了,故事讲的是:猎人太郎叔的独生子因怜悯一窝小山猪,而被父亲赶出家门,太郎叔因此很后悔。一次,“我”和爸爸以及太郎叔在打猎山猪成功归来时,竟遇见了太郎叔的儿子,父子俩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故事中的太郎叔让我最为喜欢。他脸上的那一条刺花刺青也许使他看起来很凶恶、把儿子赶出家门也许使人认为他很严厉,但在他打山猪偶尔失神时,才看出太郎叔是关心、深爱着自己的儿子的。他就像刺花一样,表面是锐利的尖刺,使人害怕不敢靠近,但坚锐的外表下是那颗细腻、美丽的心。

读完故事,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严厉的说我,和妈妈拌嘴,甚至是生气地一整天一句话也不说,使我有时会埋怨他。但当我冷静下来一想,其实爸爸这么做是为了我、为了妈妈、为了家,那一刻,我便感受到爸爸他那时严厉的外表下的浓浓的`爱意。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6篇

很久以前就喜欢林清玄的文章,它总能以诗样的哲理给人带来智慧和觉悟。他是一位胸怀宽广的智者,恬淡安适,细小的生活中发现真理。作家都有一双细腻聪慧的眼眸,他洞察世间一切,娓娓道来,让人豁然开朗,心里充满宁静祥和。

每每体味作者诚挚的情感和亲切质朴的语言时,总让人感动,觉得自己随着娓娓的叙述深入他的内心,顺着他看似散淡的思路,感受着他淡泊平和的生活,聆听着他对人生的顿悟,那么宁静平和,那么超脱。

于是,我对《林清玄散文集》孜孜不倦,爱不释手。

于是,看到了他的一篇意味深长的哲理故事《空心看世界》。

“林清玄写道:“看到水田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艳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而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如果拿来插到花瓶里,也不会输给其他的名花呀!可惜,空心菜是菜,总是等不到开花就被摘折,一般人难以知道它开花是那么美。只是有一些做种的空心菜能熬到开花,人们难以改变观点来看待它。”

作者不由得感慨:只有完全破除对空心菜的概念,才能真正看见空心菜花的美,这正是以空心菜来看世界。但是,人要“空心”来面对世界,真的比空心菜开花还要难呀!

空心菜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等待会有意外的快乐,等待会有美丽的回报,等待会有生命之花的灿烂开放。成长,不也是空心菜开花的历程吗?这是一个漫长的积蓄和提升过程。你哪怕难过的快死掉了,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课上班,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在意你发生了什么,关于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才知道。难过就哭完了就当没事儿一样 自己潇潇洒洒的走下去,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轻轻地呵护,慢慢地欣赏,耐心地等待,尊重差异,宽容别人。我们不能违背四季的规则,提前收割。否则,我们收获的就只能是“空心菜”。不知不觉地生长,心灵的蓓蕾也在悄悄地萌芽。只是我们浮躁的心在应试的海洋中浸泡得太久,失去了知觉;我们功利的目光,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搜寻得太累,迷失了方向。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7篇

这本书的封皮呈黄色,醒目却不刺眼,与它的图案十分相配:一阵风吹来,纯白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飘渺、空灵,十分简洁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代的孩子的梦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体写着“林清玄”三个大字,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展开封皮,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正是这一行字,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

正式打开书时,我便被那充天真,无邪的自序吸引。和标题一样,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向我们诉说了作者不老的心。这本书分四卷,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每一卷的开头都有一首精练的小诗,读来十分有趣,我仿佛能从一首首小诗中看到作者儿时天真可爱的脸。

第一卷“天真的心”:讲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乌龟、一棵树、一些流浪狗、一个传说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单纯天真的视角,把最单纯天真的事情,竟能写出如此多的细节和道理。在作者的笔下,可以从一只乌龟写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写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钱的悲哀作者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直击我们的内心那如白纸般内心的最深处的那片净土。

而第二章“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一直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这“灰色”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对比,引起了我们对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则是继续沿着之前的风格,用孩子般的笔法,给我一种亲近的感觉,让我借作者的文笔来看那充满未知的世界。

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第8篇

对于父母与子女,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2】

目送, 在生命的长河中, 你可以注视着自己爱的一片风景, 看他四季更替的变换, 看他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运动, 更多时候, 历经生命的年华过后, 你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上辈子”、“下辈子”随着时光慢慢流走, 走得远比你脚下的时空深远得多, 然后, 你就慢慢体会到了, 生命的各种滋味。

一、父亲的逝, 母亲的老

“漫山遍野茶树开”, 在本书的最后一个单元, 对于父亲与母亲的依恋与尊重表现的最得人心, 最淋漓尽致。人, 最终执拗不过时光的流逝。正当人们迷恋于生老病死的不可知, 却总挡也挡不住离别带来的难言的伤痛。是啊, 生命交给我们怎么成长, 怎么从最无知变得猜忌与多疑, 最后落得一世清闲, 抱着回忆安享晚年。生命也交给我们各种技能去混个如鱼得水, 至少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 却从没有交给我们生和死是怎么回事。这一点, 是在父亲身上最真的体会。

父亲, 总是用浓重的湖南乡音诉说着, 总是想要回家。

他念诗, 用湘楚的古音悠扬吟诵: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3】

而“老”的意思, 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视, 任何人的注视。直到父亲去世后, 把他送回了生命开始的地方, 在那里, 他的楚音与天地山川一样幽深, 与苍天鬼神一样宏达, 司仪的每一个音, 都像父亲念《陈情表》的音, 婉转凄楚, 每一个音都重创你。此时此刻, 你才理解了他灵魂的漂泊, 此时此刻, 你才明白, 他是真的回家了。

原来,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归属于一片土地, 就算亲人不在, 就算物是人非, 只要自己降落于此, 就该属于此, 并且归于此, 这也是父亲毕生的愿望。

《雨儿》, 写尽了母亲的伟大与心酸, 母亲抚养了五个儿女, 各自生活得很好, 母亲的职业, 她完成得很出色。可是, 老了, 糊涂了, 忘记美了, 忘记怎么搭捷运, 甚至忘记女儿叫什么了, 母亲的老, 就像一株植物般眼睁睁地在眼前历尽开花与花落, 握也握不住。可是, 当女儿说:“你的雨儿要看见你笑, 妈妈”, 她看着女儿, 微笑了。

女人的个体, 总是和子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算不认识了世界, 也认识时空中自己身上的这块肉。

二、与兄弟最特殊的关系

与兄弟, 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 我们会彼此探问, 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 我们会朝思暮想, 会嘘寒问暖, 会百般牵挂, 因为, 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 只要不是怨惘, 我们会朝夕相处, 会耳提面命, 会如影随形, 会争吵, 会和好, 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但我们不是, 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 不会跟情人一样长相厮磨, 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度。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 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 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4】

《共老》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来讲述兄弟之间的感情。

与兄弟共老。想想也只有和兄弟能共同衰老。和朋友, 不过是半路结识, 志同道合, 彼此欣赏, 殊途同归, 却也拥有各自为重的家庭与事业, 年轻的容颜不知曾怎样辉煌, 到老了, 回忆也只是从半路的那段开始;与配偶, 却添了一份“生死相依”的恢弘气势, 有了相濡以沫彼此依赖的情谊, 一起老去, 甚至一起死去, 却忘记了对方生命源起于何处?唯有兄弟, 从落地到入土, 一朝一夕的变化, 从哪来到哪去, 竟是一样的轨迹, 拥有一样的土地, 拥有同样的根。

三、和友人聊寂寞与爱情

《寂寞》、《爱情》、《相信》种种字眼, 与朋友间, 才能更加聊得淋漓尽致。

有一种寂寞, 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 一条知心的狗, 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 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着落, 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 素颜修行。【5】

曾经相信过爱情, 后来知道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 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 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他还是那玲珑剔透的冰块吗?【6】

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 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7】

不管是和家萱聊母亲, 接受她给母亲带的礼物, 还是寄给K的一封信告诉他要坚强, 与朋友间, 总是涉及到人生种种不可解决的大问题, 是肃穆多一点, 还是随性多一点, 总之愿意聊些平日里想的与生命有关的东西, 比如寂寞, 爱情, 坚强。

四、儿子, 曾经的我

《母亲节》, 安德烈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儿子长大了, 给母亲节的礼物是他的离开与明白。当年迈的父亲牵起你的手, 准备带你上楼, 你会很婉转地对他说:“我已经五十岁了, 你真的不必牵我的手过街。”他说:“好”, 到了过街, 手又伸了过来, 他的手, 肥肥短短厚厚的, 很温暖。然而, 有一天, 一个个儿很高、腿很长很瘦的年轻人, 就在那光天化日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很认真地对你说:“我已经十八岁了, 你真的应该克制一下要签我手过街的反射冲动。”【8】

这不正是我吗?

摘要:《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 写父亲的逝, 母亲的老, 儿子的离, 朋友的牵挂, 兄弟的携手共行, 写失败和脆弱, 失落和放手, 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 如烛光冷找山壁。【1】龙应台用极细腻的笔触写亲情的绵长婉转、无奈惋惜;写友情的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写最寻常的生活, 记最朴实的风景。本文从全书的角度, 对作者散文中四条情感线索——“我”与父母, “我”与兄长, “我”与孩子, “我”与朋友, 进行简单梳理, 更深刻的体会龙应台眼中的人生。

关键词:目送,龙应台,亲情,感情

参考文献

[1]《目送》后续

[2]《目送》第六页龙应台“目送”

[3]《目送》第254页龙应台“关山难越”

[4]《目送》第44页龙应台“共老”

[5]《目送》第23页龙应台“寂寞”

[6]《目送》第27页龙应台“ (不) 相信”

[7]《目送》第15页龙应台“爱情”

相关文章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精选6篇)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1篇2012年《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3)一、单项选择题1.完全竞争市场中,________。...

1
2025-09-19
后备干部自我工作鉴定

后备干部自我工作鉴定

后备干部自我工作鉴定(精选8篇)后备干部自我工作鉴定 第1篇后备干部自我鉴定一般来说,自我鉴定即是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可以提升自身总结...

1
2025-09-19
化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化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化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精选14篇)化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第1篇科学实验兴趣活动总结我校根据培养复合型新型人才的要求,将第一课堂与兴趣...

1
2025-09-19
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精选11篇)海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第1篇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粮经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不断调减高粱、大豆、杂...

1
2025-09-19
好好生活美文范文

好好生活美文范文

好好生活美文范文(精选14篇)好好生活美文 第1篇好好生活美文周日,远在合肥的惠君打来电话,说要到上海来。他前不久开刀,胃切除了三分...

1
2025-09-19
寒假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寒假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寒假工作实践心得体会(精选7篇)寒假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第1篇寒假社会实践是一件快乐的事,既能够学以致用,又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带着...

1
2025-09-19
怀念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500字

怀念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500字

怀念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500字(精选14篇)怀念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500字 第1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我最喜欢的日子。晴天也便是我最喜欢的天气...

1
2025-09-19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精选14篇)《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第1篇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反思...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