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班会(精选13篇)
六年级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班会 第1篇
六年级“预防肺结核、艾滋病”班会记录
时 间:2017.12.4 地 点:六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六年级学生
班会主题:预防肺结核、艾滋病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肺结核、艾滋病吗?它们离我们不远,可以说,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要举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班会,预防传染病(肺结核、艾滋病)。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一、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一段资料: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肺结核和艾滋病都属于传染病。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死亡约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二、思考问题
1、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传染病一般都有哪些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便传播、血液传播等。
2、同学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肺结核?
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少数可出现高烧等; 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及胸痛、呼吸困难等。
3、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
主要有 1.对传染源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三、谈谈艾滋病有关的主题内容。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2.请同学们谈谈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3.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传染病。需终生服药治疗。现在有非常好的抗病毒治疗药。
一般早期治疗活30-40年没有问题。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1)性接触传播(主要方式)(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5.下列情况不传播艾滋病
一般接触不传播: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
共用公共设施不传播: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咳嗽、打喷嚏不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 6.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传播迅速广泛,病情凶险,并且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所以艾滋病患者死亡率极高。7.避免艾滋病的最好办法:是通过教育改变个人行为,养成防止染病的生活方式。
8.小组讨论(你说我说:大家说)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那些?(2)、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肺结核?
四、班主任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预防结核与艾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对结核与艾滋说不。让我们携手,控制传染,共享健康!
五、预防艾滋病誓言(全体起立,共同宣誓)
我宣誓:预防传染病、从你我做起;洁身自爱、遵守道德;坚持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六年级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班会 第2篇
班会设计者:刘海琴 主持人:杨苓 徐慧
班会主题:
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流程:将班会分成2段进行。
1、首先对肺结核展开班会。
2、其次对艾滋病展开班会。
活动要求: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但保持较高整体素质,通过本次班会对班会主题有所认识,达到会议主要目的。主持人需注意班会流程时间安排。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肺结核、艾滋病吗?它们离我们不远,可以说,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要举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班会,预防传染病(肺结核、艾滋病)。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阶段一(对肺结核展开班会):
一、开场白(主持人)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一段资料: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肺结核和艾滋病都属于传染病。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死亡约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二、同学展示
经过上面一段资料与自己所对传染病的认识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传染病一般都有哪些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便传播、血液传播等。
2、同学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肺结核?
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少数可出现高烧等; 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及胸痛、呼吸困难等。
3、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
主要有 1.对传染源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阶段二(对艾滋病展开班会)
三、主题班会阶段二。
剩下一段时间,与同学们谈谈艾滋病有关的主题内容。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2.请同学们谈谈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3.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传染病。需终生服药治疗。现在有非常好的抗病毒治疗药。
一般早期治疗活30-40年没有问题。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1)性接触传播:(主要方式)(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5.下列情况不传播艾滋病
一般接触不传播: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
共用公共设施不传播: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咳嗽、打喷嚏不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 6.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传播迅速广泛,病情凶险,并且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所以艾滋病患者死亡率极高。7.避免艾滋病的最好办法:
是通过教育改变个人行为,养成防止染病的生活方式。8.小组讨论(你说我说:大家说)(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那些?(2)、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肺结核?
四、班主任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预防结核与艾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对结核与艾滋说不。让我们携手,控制传染,共享健康!
五、预防艾滋病誓言(全体起立,共同宣誓)我宣誓:
预防传染病、从你我做起;洁身自爱、遵守道德;坚持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六、结束语
六年级主题班会:包容是一种境界 第3篇
1
能原谅同学的无心之过,发生小事不争强,退一步海阔天空。
2学会调节自己,容纳他人,有包容他人的气量。
3学会包容他人,用自己的大度感动他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包容的真正含义,并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本剧《早朝前后》。
3学生作文《我落选了》。
4搜集名人包容待人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你说我说】
第一境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师:同学们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前半句是什么吗?(忍一时风平浪静)
师:大家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含义吗?请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下课时,我在操场上玩,一个低年级小朋友撞了我,没道歉就跑了。我本来想找他算帐的,想想算了吧,免得人家说我以大欺小。
生:同桌把我的本子故意丢在了垃圾箱里,我很生气。本想跟他大吵一架的,但想想不必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我不做声自己拿了回来,后来他不好意思,主动向我道歉。
师:你们能再举出一些因为没有忍让、包容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例子吗?
生:以前小东就因为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就追上去要打人,结果还没追到就摔倒,还磕破了膝盖。
生:前几天,小木和小金,就因为一点小事打起来,把桌子都掀翻了。要不是老师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师:大家的事例说明,我们要常怀一颗包容之心,原谅别人的无心之失,从而避免纠纷,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班会课所要讨论的话题,学会包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出示)这是包容的第一境界。
【剧场评论】
第二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师:同学们刚学过课本剧《负荆请罪》,大家都非常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是一个人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许多同学不喜欢廉颇,觉得廉颇有些狂妄自大。廉颇真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吗?课前,我请几位同学排练了一个课本剧《早朝前后》。相信看完之后,大家对廉颇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早朝前后》内容简介:上朝议事前。文武百官聚在门外候朝。很多大臣都围着廉颇拍马奉迎,却没人去理会一旁的蔺相如。早朝时,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官位比廉颇大。一下朝很多大臣赶忙围着蔺相如道喜,不再去理会站在一旁生闷气的廉颇。)
生:看了这个故事。我能理解廉颇为什么会有之前的那些行为了。
生:廉颇在渑池会上也立了大功,为什么赵王只给蔺相如封官加爵?换了谁心理都不能平衡啊!
生:还有,其他大臣都投奔蔺相如去了。就像我的好朋友突然一个个都不理我了,我想我一定会很难受的!我觉得我很佩服廉将军,他最后居然能负荆请罪,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廉将军能不再嫉妒蔺相如,还去负荆请罪,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师:同学们讲的非常好!我也很敬佩廉将军,因为他心中容的是国家,战胜了自己心中的“小”我。容下他人,并真心诚意地为自己的行为悔过。道歉,这是多么广阔的胸襟!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说:“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出示名句)
师:几天前,小敏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落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小敏读作文《我落选了》)
师:小敏,我非常高兴,你已经学会了包容。你像廉将军一样,包容了别人,也用包容解放了自己!这让我想起了沙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句话: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出示名句)打开心结,敞开心扉,容纳他人。这就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出示)这是包容的第二境界。
【猜猜看】
第三境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请你猜一猜!
(出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魏书生老师:有一次出差,火车上人很多,魏老师只好站在过道里。这时有个小伙子不小心重重地踩了他一脚,魏老师感到一阵钻心的疼。可是,那小伙子居然一脸无辜地看着魏老师,完全没道歉的意思。请你们猜猜,魏老师接下来会怎么做?)
生:魏老师一定会自认倒霉,想想算了,火车上人这么多。
生:魏老师会抓着那小伙子让他道歉。
生:魏老师会大喊一声:“唉哟,我的脚!”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魏老师是怎么做的。
(出示:“我抬头盯着那小伙子的脸一个劲儿地说:‘没关系!没关系!’那小伙子终于被我看得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跟我说了声‘对不起’。”)
师:多么睿智的老师!可见包容绝不仅是真诚、善良,更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瞧那小伙子,踩到了魏老师的脚,却毫无愧疚之意。但在魏老师一连串的“没关系”中,终于红着脸为自己的行为道歉:魏老师用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出示)的方式来转化一个人,不愧为大师呀!这是包容的第三境界。
师:古今中外,像魏老师这样大智者很多!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资料。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
生:……
【情景讨论】
师: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包容的三层境界。接下来请同学结合今天的学习理解。分组讨论。当遇到以下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情景一:中午在学校饭堂吃饭时,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不小心把汤全泼在我身上。
情景二:辩论会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最终我方还是输了,我很难过。
情景三:下课了,后面的同学恶作剧,悄悄地把我的椅子拿走了,我狠狠地摔在地上。
师:各学习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讨论,告诉大家你们的解决方法。
第一组:选择情景一
生:放在以前,我肯定会很生气,可能会狠狠训他一顿。但今天学了包容之后,我们小组一致认为,这件事既然发生了,即使把他骂一顿也不能改变什么。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跟他计较了,反倒显得我很大度。
生:衣服只是脏了,回去洗一下就好。那位小朋友又不是故意的,如果不包容的话,就像刚开始有同学说的,别人会说我以大欺小的。
师:说的很好。对于别人的无心之失,我们要学会包容,这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润滑剂。
第二组:选择情景二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辩论就一定会有输赢。既然我方输了,就有输的理由。如果我一味地嫉妒下去,那以后会连朋友都没有了。还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我是为什么输,对方又是怎么赢的。取长补短,以后有的是机会。
生:我们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遇到挫折,要学会承认别人的优点,积极学习。从头再来!
师:同学们讲得很有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获得教训,包容他人,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这也是在解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不再受嫉妒、痛苦的煎熬,为自己的心灵洒入更多的阳光。
第三小组:选择情景三
生:我们小组认为,不妨学学魏书生老师:先躺在地上,向他伸出我的一只手,非要他把我拉起来不可。然后在他面前揉揉摔痛的胳膊和腰,再一脸不高兴地看着他,直到他不好意思为止。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你们巧学了魏书生老师,我想你后面的那位同学一定知道他错了,也会一脸愧疚地向你道歉的。今后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可要积极动脑,灵活应对!谢谢同学们的金点子!
【总结导行】
师:通过今天这节班会课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包容包括三个境界: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然,对于包容三境界的理解,绝不是我们一节课就能完成的,这可能要用大家的一生来解读。当你真正学会包容时,你的人生一定已经达到一个新境界。(出示)《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雨果说:世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就是包容!
因为包容。我们的过失得到谅解;
因为包容,我们纠结的心得以释怀;
因为包容,我们可以重获新生。
包容,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包容,是一个博大的胸怀,
包容,是一道仁爱的光芒,
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后,获得的那份自信、从容,
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学会包容,做人生智者!
师:谢谢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学会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李港小学
江苏南通226361)
六年级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班会 第4篇
“防治肺结核、艾滋病、毒品、麻风病”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3.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4.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掌握毒品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肺结核知识
一、什么是结核病及其主要症状
结核病是又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在身体各个器官发病,但多发于肺部。肺结核的主要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最主要症状;
2、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症状之一,从痰中带血到每次很多不一,血色鲜红带泡;
3、胸痛:位置不定的隐痛或钝痛,有时胸闷;
4、午后潮热:体温一般38度左右,午后逐渐升高,夜间爱出汗。
二、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怎样才能控制传播
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会在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从呼吸道棒出,漂浮在空气中,特别是有咳嗽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其传染性最大,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健康人吸入了漂浮在空气中的结核杆菌就有可能感染上结核病。
控制结核病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尽早发现病人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通过药物杀死病菌,降低和消除传染性。此外,病人不要当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必要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居室门窗常开,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
三、肺结核的检查诊断
肺结核病是国家列入归口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如出现肺结核病可疑症状应立即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肺结核的检查诊断方法有:结核菌素试验(PPD)、X线胸透、X线摄片、痰涂片显微镜检查等。
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疗效考核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痰涂片检查需送三份痰标本,即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取痰时应深吸气后深咳。
四、结核病的治疗
国家对肺结核病的治疗费用实行“收、减、免”政策,对咳嗽、咳痰超过三周的可疑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的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统一化治疗方案所需的抗结核药品。
每次服药都要在医务人员的面视下服用,通常需要三种或四种抗结核药物一起服用,遗医嘱每日或隔日服用,但必须连续服用6—8个月。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通过正规治疗85%的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经过治疗,两星期后传染性可基本消除,若在服药初期症状好转后治治停停,就容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五、结核病的预防
结核病主要是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咳嗽、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而感染。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15个健康人。因此预防肺结核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发现结核病人和可疑症状者并及早治疗;
2、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应接受相关的检查;
3、初生婴儿就进行卡介苗预防接种;
4、注意居住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
5、注意营养和休息,并适当运动。
艾滋病知识
一、导语: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 如:什么是AIDS(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缩写)?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略称)?HIV这种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等。
2、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可重点介绍两方面。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5、艾滋病的症状
下列概念和临床表现十分重要:(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上述病症一旦出现,表明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将明显缩短。
6、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长短不同,短则2-3年,长则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表面症状。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
7、预防措施
包括:(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8、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和个人隐私;(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4)不对他们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包括破坏其财产和生活用具,强迫他们搬迁,无理限制行动自由等。
三、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毒品知识
一、出示题目(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二、认识毒品 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是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类物质就成了毒品。
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禁毒斗争,《禁毒法》第四条确定:禁毒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此外,还有医源性因素等。
(1)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2)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吸毒亦是如此,许多吸毒的青少年都说:“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
(3)寻求刺激。原重庆市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重庆市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4)不健康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诫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5)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6)寻求解脱。有些人因承受不住环境的压力,便想用毒品来麻醉自己,结果落进万丈深渊不能自拔。
四.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
据有关专家介绍,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目前,一个共识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教育——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径和出路。专家指出,青少年禁毒工作应该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禁毒。《禁毒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第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
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依然是困扰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所在。有关专家指出,大量国内外青少年禁毒教育成功的范例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禁毒最有效的形式。毒品预防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走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道路。如今,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比较全面直接地学到识毒、防毒的知识,从而在走向社会前增强对毒品的抵御力。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指出,宣传教育的方式还可以多种多样,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究竟如何攻克青少年禁毒教育这一难题,也许还有待于全社会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对于生活在阳光雨露之中的孩子,“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所以,要想不为毒品所害,只有不沾染毒品,远离毒品。
麻风病知识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为便于基层防治专干和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了联合化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我国麻风病患者人数已由解放初期的五十万,下降到目前的十万。我省已由解放初期的14895人,下降到目前的一千多人。
(五)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六年级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班会 第5篇
高一-------班 班委会
班会主题:
传染病、肺结核、龋齿、预防艾滋病保护视力。
主题流程:
1,将班会分成2段进行。首先对传染病、肺结核、艾滋病展开班会。
2,其次对龋齿、保护视力进行展开。
要求: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但保持较高整体素质,通过本次班会对班会主题有所认识,达到会议主要目的。主持人需注意班会流程时间安排。
阶段一(对传染病、肺结核、艾滋病展开班会):
一、开场白(Time : About 5min)
今天,首先要举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班会,预防传染病、肺结核、艾滋病的有关主题。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一段资料: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肺结核和艾滋病都属于传染病。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死亡约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二、同学展示(Time : About 20min)
经过上面一段资料与自己所对传染病的认识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班级同学发言回答)
1,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传染病一般都有哪些传播途径。(Time : About 5min)
参考: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血液传播等。
2,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Time : About 5min)
参考: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同学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肺结核?(Time : About 5min)
参考: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37.4℃~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胸痛、呼吸困难、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4,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Time : About 5min)
参考:主要有 1.对传染源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应随时注意自身以及周围人最近身体基本状况,定期去医院做全面身体检查,遇到疾病提早发现提早治疗。对于艾滋病首先我们要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阶段二(龋齿、保护视力):
三、主题班会阶段二。(Time : About 10min)
剩下一段时间,与同学们谈谈有关龋齿以及保护视力的主题内容。
1,请同学们针对保护牙齿,我们应该如何做?应该如何预防(简要分次提问)(Time : About 5min)2,说说对于保护视力的方面,谈谈大家的看法。(Time : About 5min)
四、尾声。(Time : About 3min)
本次班会主题与同学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能给同学们更多有关传染病的预防以及用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 第6篇
2、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3、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的传染源及潜伏期:
(1)目前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人;(最早的传染源可能是非洲的猴子或猩猩)
(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体液中(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含有大量病毒;
思考:hiv感染就是艾滋病吗?
活动2:猜一猜:他是谁,他做了什么?
材料:魔术师约翰逊与艾滋病抗争的历程。
活动3:调查hiv的传播途径,并了解:
5、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 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2)血液传播:
△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 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
△ 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
(3)母婴传播:
△ 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
△ 感染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 感染的母亲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活动4、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在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结;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
(2)正确使用安全套。
(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
课后活动:
(1)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 第7篇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2、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活动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人A: 同学们,秋节是个变化无常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我们身体的健康,希望同学们能更多的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今天,我们要举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班会,预防肺结核。
二、调查问答:
主持人B: 查一查在自己家里或周围邻居中有没有人患过肺结核病,都有什么症状?
(整天咳嗽,还不停咯血。易传染,十分痛苦。)
主持人A: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主持人B: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主持人A: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发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菌。所以,前面那位同学讲他爷爷过去得了肺结核,妈妈不让他到爷爷的屋里去玩是有道理的。这一点,大家都要注意。
主持人B: 过去,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很落后,得了这种病的人,只有等死。现在可不同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肺结核病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预防,就不会被传染上肺结核。
主持人A: 那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平时应该如何预防呢? 4.怎样预防结核病?
由于肺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做好室内通风和消毒是预防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少去或者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受凉和过劳,以免机体抵抗力下降。凡发现有低烧、乏力、咳嗽者,请及时到校医院诊治。对与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体检,发现可疑病人及结核菌感染者及时进行药物预防。
主持人B: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常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三、教师总结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第8篇
【教學目標】
通過本教學,讓中學生了解什麼是艾滋病,艾滋病傳播途經及預防措施,艾滋病有那些危害,確保學生在身心上保持良好の狀態,積極面對學習生活,完成學業,並為國家預防艾滋病行動做出應有の貢獻。
【教學內容】
一、什麼是艾滋病
二、艾滋病の傳播途經
三、艾滋病對社會の危害
四、如何預防艾滋病
五、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の途徑の顧慮
【教學過程】
一、點入話題
師述:請同學們想一下你們見過の艾滋病人會出現の症狀和在社會中帶來の負面影響,然後談談你自身是怎樣解決這事の。
(請一至三個學生描述)
生答(略)
二、授新
(一)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の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是一種由逆轉錄病毒引起の人體免疫防禦系統方面の疫病。
人體處於正常狀態時,體內免疫系統對機體起著良好の“防禦”作用,抵抗各種病原體の襲擊。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後,人體の這種良好防禦系統便會受到破壞,防禦功能減退,因而這時病原體經血行及破損傷口長驅直入。此外,身體中一些不正常の細胞,例如癌細胞,也同樣乘機迅速生長、大量繁殖起來,發展成各類癌瘤。也就是說,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現為免疫系統受到嚴重損傷,機體抵抗力下降,以至誘發嚴重感染和一些少見の癌瘤。
艾滋病自198年進入我國至今已有近萬人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據有關部門推測,在今後幾年內艾滋病發展趨勢是:發達中國家是呈下降趨勢,而發展中國家則呈急劇上升趨勢。
(二)、艾滋病の傳播途經
、性接觸傳染
由於艾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體液中,男女不潔性行為可以導致艾滋病病毒迅速傳播。目前,性接觸傳播已成為最主要の傳播途徑。
2、血液傳播
目前通過輸血傳播艾滋病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一些非洲國家和地區是一個亟待解決の問題。幾乎大部分非洲國家,主要以非志願獻血為主,他們大多是青壯年,都處在性活動高潮の年齡段,這意味著他們所提供の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の機會。將這些血及血液制品輸給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滋病病毒汙染の注射
器及針頭是通過血液傳播艾滋病の重要媒介。
3、母嬰傳播
患有艾滋病或攜帶有艾滋病病毒の孕婦可通過胎盤將艾滋病病毒直接傳染給胎兒子,另外還能夠在產前、產程中(出生時通過產道)和產後(通過哺乳)感染新生兒。
(三)、艾滋病對社會の危害
——請同學們展開探討這一話題。
艾滋病是一個健康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社會中の每一個成員都有可能成為艾滋病流行の直接或間接受害者。艾滋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不可忽視の危害。
、艾滋病對個人の危害。
生理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發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狀況就會迅速惡化,患者身體上要承受巨大の痛苦,最後被奪去生命。心理、社會上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會產生巨大の壓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會の歧視,很難得到親友の關心和照顧。
2、艾滋病對家庭の危害。
社會上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の種種歧視態度會殃及其家庭,他們の家庭成員和他們一樣,也要背負其沉重の心理負擔。由此容易產生家庭不和,甚至導致家庭破裂。
因為多數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處於養家糊口の年齡,往往是家庭經濟の主要。當他們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額の醫藥費時,其家庭經濟狀況就會很快惡化。有艾滋病病人の家庭,其結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兒無人撫養,或留下父母無人養老送終。
3、艾滋病對社會の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強の20-4歲の成年人,而這些成年人是社會の生產者、家庭の撫養者、國家の保衛者。艾滋病削弱了社會生產力,減緩了經濟增長,人均出生期望壽命降低,民族素質下降,國力減弱。社會の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將許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會,造成社會の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遭到破壞。
4、艾滋病對兒童の影響
艾滋病使千千萬萬の兒童淪為孤兒,使千萬無辜兒童被迫承受失去親人の痛苦,還要經常忍受人們の歧視、失學、營養不良以及過重の勞動負擔。
艾滋病是我們人類共同の敵人,要消滅艾滋病需要全社會の共同努力,需要培養預防艾滋病の社會責任感,需要從“我”做起。
(四)、艾滋病の預防
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無特效藥。但是,只要采取一定の預防措施,是可以減少其發病率の。
、加強艾滋病の監測檢疫。
由於我國對外開放政策の實施,與國外人士交往日趨頻繁,隨之入境の人數也急劇上升,這就要求衛生檢疫部門,對入境人員進行嚴格檢查,對艾滋病抗體陽性者,堅決不允許入境。
2、加強治安管理。
嚴格取締賣淫和嫖娼活動,對與外國人及外籍人員發生性接觸の婦女應做艾滋病抗體の檢查。堅決杜絕與艾滋病抗體陽性或艾滋病病人發生性接觸,患有艾滋病の婦女應避免懷孕。
3、消除靜脈濫用藥物の現象
特別是靜脈藥癮,不共用針頭、注射器和藥物。不共用牙刷、剃須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汙染の物品。
4、加強血液制品の管理
對所有供血者,都要進行嚴格の抗體檢測、凡抗體陽性者應堅決禁止供血、血漿、器官、其他組織或精液。特別要加強對進口血液制品の檢測,禁止被汙染の血液制品入庫。
、嚴格消毒,避免醫源性感染
醫務人員在接觸艾滋病病人時,應穿隔離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過の針頭和醫療器機刺傷皮膚。避免直接和病人の血液、體液、汙染物直接觸。病人の衣物及物品可用1:10漂白粉或1:10氯酸鈉液消毒。病人收屍體需用料袋封包後火化。病人の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廢棄物品都需要裝入密封塑料袋內處理或燒毀。
6、對危險人群進行密切の監測,彩集血清進行檢測
我國目前重點檢測對象是;①應用過國外進口の血液制品の病人,特別是1981年至1984年期間應用過進口の第Ⅷ因子の血友病病人;②與來華の外國旅遊觀光者或國外留學生有過性關系者;③長期駐華の外賓、留學生來華の旅遊觀光者(尤其是從艾滋病高發國家來の);④我國長期駐外人員、勞工(特別是輸過外國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以及外交人員;⑤某些邊緣地區の少數民族;⑥對艾滋病病人及與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の接觸者。
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識,做好宣傳工作
(四)、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の途經の顧慮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過唾液、淚液、汗液、握手、擁抱等接觸或昆蟲傳播の,說明艾滋病病毒不會通過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染。艾滋病病毒也不會通過空氣、飲水、食品、以及未消費の餐具、衣服被褥、貨幣等物品而傳染。一般也不必擔心與艾滋病病人握手、輕吻或共用電話、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遊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會傳染艾滋病。各種家養動物不可能攜帶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通過動物の咬傷,抓傷而傳播。
三、堂討論
中學生怎樣才能真正預防艾滋病?
結論:懂得有關艾滋病方面の知識、每個人做到潔身自好最為重要
四、堂小結
预防艾滋病宣传主题班会 第9篇
#e#
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无特效药。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
1、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外人士交往日趋频繁,随之入境的人数也急剧上升,这就要求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坚决不允许入境。
2、加强治安管理。
严格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对与外国人及外籍人员发生性接触的妇女应做艾滋病抗体的检查。坚决杜绝与艾滋病抗体阳性或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应避免怀孕。
3、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
特别是静脉药瘾,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和药物。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4、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对所有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抗体检测、凡抗体阳性者应坚决禁止供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或精液。特别要加强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测,禁止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入库。
5、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和医疗器机刺伤皮肤。避免直接和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物直接触。病人的衣物及物品可用1:10漂白粉或1:10氯酸钠液消毒。病人收尸体需用料袋封包后火化。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废弃物品都需要装入密封塑料袋内处理或烧毁。
6、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彩集血清进行检测
我国目前重点检测对象是;①应用过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的病人,特别是1981年至1984年期间应用过进口的第Ⅷ因子的血友病病人;②与来华的外国旅游观光者或国外留学生有过性关系者;③长期驻华的外宾、留学生来华的旅游观光者(尤其是从艾滋病高发国家来的);④我国长期驻外人员、劳工(特别是输过外国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以及外交人员;⑤某些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⑥对艾滋病病人及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接触者。
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
(四)、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经的顾虑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握手、拥抱等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游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
三、课堂讨论
小学生怎样才能真正预防艾滋病?
结论:懂得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每个人做到洁身自好最为重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相信同学们了解了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预防,学会了保护自己。
篇三:舞动的红丝带
教学目标: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总结 第10篇
今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同学们在活动中认真学习了《艾滋病防护知识读本》,牢记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对艾滋病的认识又提高了一层次。在地球上,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病,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居第十四位,更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面对因艾滋酿成的一桩桩悲剧,我们不需要旁观者,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扭转这场恶性流行病的传播态势——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以我们所能做到的各种方式,共同抗击艾滋!
同时在活动中,我们也穿插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抢答、知识竞猜等游戏环节,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也拓宽了艾滋病知识在我们当代大学生中的普及率。竞赛问题都比较贴近实际,能够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从而尽自己的力量向周边宣传,拒绝有毒物品,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第11篇
班会目的:开展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与关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的影响和危害。
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
班会过程:
一、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二、同学讲解:
(一)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图片1表格形式 有关亚洲及非洲艾滋病的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麽?回答
讲解: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二)介绍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1、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
2、分别介绍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
图片1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图,分析内核外核构造了解病毒;
图片2是艾滋病病毒吞食宿主细胞在生成新的艾滋病病毒的全过程;
(三)介绍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图片:早期没有症状,之后会逐渐出现像感冒咳嗽的表现,后严重出现卡波西式肉瘤,
(四)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
(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第12篇
其次,她以PPT的形式介绍了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以中国为例,在1985年中国仅是沿海及河北少数出现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除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余都有感染者;之后仅三年的时间19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感染者。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这是多么的可怕,艾滋病传播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
紧接着,就有同学提出,我们应该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艾滋病在呼吸道,消化道等各器官的表现症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随后,插入了一个小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大家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这个小游戏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么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
最后,班主任冯国艳对本次班会做了总结:班会主要是以三大步进行的,通过同学有步骤地讲解,一目了然的让同学们了解关注到艾滋病,中间播放同学自演的短片和游戏环节先是带动了气氛再是通过这些形式让同学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这展示了咱们班同学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很强,值得表扬,希望大家可以再接再厉,共同成长!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总结 第13篇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由校党委周亚夫副书记副校长、徐耀初副校长亲自挂帅的,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校团委、后勤管理处、公共卫生学院负责人组成的“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wwW.xueZHIZHI.com,设立了健康教育办公室,形成了完善的宣教网络,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日常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相关活动方案和计划,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活动目标明确
向广大学生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技能,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表率。
三、长期常规教育活动情况
学校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我校一项长期常规教育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建立起预防艾滋病工作长效机制。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坚持上好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健康教育课;充分发挥学校门诊部和学生辅导员的作用,扩大受益面,增强宣教效果;加强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提升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水平;在校园网和校园宣传栏中设置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阵地,形成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校图书馆、阅览室根据师生人数配备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读物,供师生开架阅读或借阅。
根据《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实际,学校决定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我校一项长期常规教育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校报、简报、宣传画、网页、横幅、海报等多种形式,在新老校区相关宣传领域定期展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材料。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以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将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计划,每学年为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并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观看预防艾滋病的警示录像片。学校图书馆设立了开架图书区域,配备了70余种预防艾滋病、无偿献血等相关知识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