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老家的婚礼周记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老家的婚礼周记(精选19篇)

老家的婚礼周记 第1篇

老家的婚礼周记

大年正月初六是我表哥结婚的大喜之日,为了准备结婚要用的东西,我舅舅和舅妈已经忙了好几天了。初六这一天凌晨三点钟,农家乐流动餐馆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家里,她们是为婚宴准备饭菜的。早晨八点钟,迎亲的小车在公路上排成了一排,共有八辆小车。一会儿,鼓乐队来也了,舅舅家的门前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十点钟左右,迎亲的车队出发了,鼓乐队吹起了动听的曲子,有人点燃了鞭炮,特别是礼花炮装在一个正方形的纸箱子里,“噼噼叭叭”地响彻云霄。

下午四点左右,迎亲的`车队回来了,鞭炮齐呜,鼓乐队又吹起了动听的曲子,新娘穿着白色漂亮的婚纱在两位伴娘的搀扶下从小车里下来,然后蹬上楼梯,直接送入了洞房;紧接着新娘家陪送的东西从车上搬下来了,有电视机、洗衣机、被子……

婚宴开始了,共有八桌客人,他们吃肉喝酒,十分热闹,人们到很晚才渐渐离去,整个婚礼简单而热闹。

老家的婚礼周记 第2篇

昨天,我们全家人首先开车到达青州接上姥姥,之后我们便去妈妈的老家了。

本来计划说是去妈妈的小姨、二姨、大姨家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只能去妈妈的大姨家。我们做了大概有一小时的车,终于到达了,我们进入妈妈的大姨家,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植物,地上种着韭菜,还种着柿子树等等,我们在那里吃了饭,我和姐姐看了一会电视,家长和老人之间聊着天。过了一会,然后我们又开始拔草行动啦。我们首先到那个旧的家中,进去之后,那场景,杂草丛生,还有很多树枝,姥爷之前在那里种了韭菜,我们一看,这么多杂草,估计韭菜也不长了,就把韭菜全部拔了出来,干脆回家做做吃了。之后我们开始拔草,妈妈和姥姥一人拿一个工具,开始斩草除根,老爷呢,则把妈妈和姥姥弄不动的给锄掉,我呢,就当起了搬运工,妈妈、姥姥、姥爷弄出来的杂草,我用一个工具把它们一堆一堆的滚出去,让杂草晒着,来年可以和树枝一块当柴火烧了。

在那里忙碌了一天,蚊子也不少,我们浑身让蚊子咬了许多小包,回家的路上,我渐渐的睡着了。

老家的村庄 第3篇

蜿蜒的小溪特别与众不同。 它不向东流逝, 而是曲曲折折地向西流去。 清澈的水里可见溪底, 潺潺的流水声不大地唱响了一首欢快的歌谣, 显示了村庄的宁静。它灌溉了田野, 滋润了菜园。 溪里的一些小鱼在无拘无束地、悠闲地游动。 它们摇摆着尾巴, 晃动着鱼鳍, 小嘴巴不时开合着, 亮丽的鱼鳞闪闪发光, 在水底里招摇, 与翠绿的水草相得益彰, 衬托着大自然的美妙。

一条水泥路从高处往低处走。坚硬的、平坦的和宽阔的素颜展露着男子汉一样的阳刚之气, 仿佛挺着笔直的腰杆。 许多支路像一只只大胳膊向身侧延伸, 通向各处。 每家每户的交通顺畅, 像脉络一样分布在家乡里, 是一处处贴心的亮点。

主路路边的小绿树翠绿欲滴, 亭亭玉立, 沿路而排, 像一对整齐的队伍, 英姿飒爽, 精神抖擞。 风迎面而吹, 恰似蜻蜓点水一样轻盈而灵活, 轻轻地吹拂着老家的村庄。 树叶随风微微抖动, 像极了一只只翠绿的鸭蹼, 在路边格外醒目, 吸引着路人的眼睛。

时钟滴滴答答地走动。 太阳渐渐地升高。 天空湛蓝的颜色格外清澈;云朵白白, 像一片片细纱。 村庄的青青翠竹轻柔地挺着修长的身段, 在天空下轻巧而妩媚, 空灵而俊秀。 绿竹上的鸟时而喧闹着, 时而浅吟低唱, 仿佛在用清脆的、动听的叫声欢唱出色的、古朴的曲子。

自然的、朴素的和悦耳的乡音, 村民的高谈阔论, 关切的言语, 真诚的问候, 在一起热闹地沸腾着。 村庄在活泼地谱写优美的天籁之歌。 它源自村庄的内心, 它鲜明地展露村庄淳朴的容貌。 在悄悄的恬静里, 村民荷着原始的锄头, 沿着乡间的小路而走。 一股新鲜的空气荡漾在村庄里。走在阡陌上, 一股清鲜的泥土气味扑鼻而来, 带着大自然的香味, 弥漫在周围。

村民们除草整土。碧绿的青菜, 隆起的菜畦, 散发着绿色光泽的叶子上, 还有一粒粒露珠, 宛如透明的、圆圆的和诱人的珠子, 晶莹剔透, 在闪着光芒。细嫩的莴菜, 紫色的茄子, 黄色的花菜, 成片的空心菜, 在绿里露出秀美的模样。 一株株青菜, 一叶叶绿叶, 一片片绿油油的菜畦, 在土色的泥地里卖弄生机盎然的身影。 它们乐了村民的心, 绿了村庄的角落, 亮了翠绿的田野。

绿色的禾苗, 一片又一片在水里, 在阳光里, 茁壮成长, 露出健美的、挺拔的身子,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争先恐后地生长着, 在无色的空气里尽情地吮饮甜滋滋的水源。 一阵风吹来, 禾苗随风而动, 在低头, 在随风而舞, 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田野里, 青蛙正在动情地歌唱, 一边“呱呱呱……”地大声鸣叫, 一边在为民除害, 捕捉讨厌的虫子。

在水田里, 也有村庄的乡亲们在弯着腰, 戴着斗笠, 顶着太阳, 拔去多余的杂草, 让水稻更加神采奕奕。 太阳献出了自己的光线, 滋养着无数的生命;空气暗香流动, 哺育着无数的生灵。 在老家的村庄里, 一些村民们零散地走在路上, 与翠绿的田野, 庄严的建筑, 似一幅古朴的风景画, 浓郁而淡雅。

上学与放学, 学生们热热闹闹地、呼朋引伴地穿过校门, 背上的书包衬托出纯洁的风韵。 一些学生骑着自行车, 脚下的踏板恰似在划动圆圆的弧线, 车轮滚滚而前去。 灵巧的身影行走在路上, 如白驹过隙, 飘然而过。 一些学生一边走路, 一边笑吟吟地谈论着, 交流着, 述说着村庄和谐的气氛。在校园, 响亮的下课铃声“丁零零……”地响起来, 同学们在操场上, 你追我赶, 尽情地叫喊, 一片欢呼声, 一片脚步声, 一片讲话声, 在校园里交杂着。 上课时, 朗朗的读书声传入耳中, 宣扬着村庄日子的和美, 生活的安详。

放羊的村民的吆喝声响在空中。 羊群拥拥挤挤地迈着仓促的、 频繁的脚步。 在牧羊的地方, 它们自由自在地溜达、吃草, “咩咩咩……”地叫着。牛从牛棚里冲出来, 在溪水岸边, 在山上, 在绿草肥美的角落, 尽心地吃着支撑生命的绿草。 它们渐渐地填满了饥饿的胃肠, 腆着肚子, 在夕阳红艳里, 落霞羞涩里, 摇摇晃晃地回家去……

心中的快乐老家 第4篇

然而,1999年,挪威一位青年志愿者竟只身来到玉树荒原上的甲乙小学,为藏族牧民的孩子当起教师来。他给孩子们带来了文化,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异国他乡的奇闻趣事,也带来了足球。他同孩子们一起去河里砸冰取水,把水背回学校,周末节假日又带学生们去县城玩。同时,他努力向孩子们学习藏语,学会吃藏族的糌粑,喝藏族的酥油茶,还会在冰冷的房子里用牛粪生火煮饭、取暖。他有一个地道的藏族名字——尕藏多吉。

在后来的电视节目中,我们见到了这位白皮肤、高鼻梁的异国教师同黝黑的少年们一起起劲地踢着足球。他也孩子般的叫着,头上冒着汗,北欧森林之国的青年,中国荒凉远野的雪地,足球欢乐地腾飞,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尕藏多吉的选择更多的是让人惊讶和不解,他为什么要抛却富贵和舒适而自讨苦吃?

被誉为“简朴生活”运动“圣经”的美国畅销书《简约人生》的作者多明格曾经在纽约华尔街谋生,金领职业使他过着体面而优雅的上流社会生活。然而他发现,那里的人赚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却并不比乡下的农民快乐。于是在31岁时,他毅然辞去了薪酬优厚的工作,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尔虞我诈的金钱游戏,与志同道合的《简约人生》的另一作者薇琪一同思考,人们到底在用生命能量交换什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追求只带来短暂的愉悦,快乐与价值应该比金钱更重要。于是,当享乐派一掷万金尽情挥霍时,另一种声音用9种语言传遍全球——原来生活可以更简朴。

回老家的周记300字 第5篇

上午,儿子上了三个小时的书法班,11点,从家里出发。大约四十五分钟,到了老家铜山。此时,集上已经稀稀疏疏,只剩下几个干买卖的在收拾摊子。因为公公喜欢吃点心,于是买了一些口酥。婆婆喜欢喝酒,白酒啤酒都买了。还有几个外甥与外甥女也来了,于是挑了一些孩子喜欢的零食。

大约1点,开始吃午饭,一家人其乐融融。2点左右吃完午饭,然后我与小姑子到地里去摘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大姐姐也回家去给我割韭菜,摘芸豆,还拿上腌制的蒜。很快,一个袋子就装满了。每次回家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回装,家里说:“这个无污染,吃着放心。”

三点开始从老家出发,走到半路,大雨倾盆而下,很快我们就成了落汤鸡,尽管,淋了雨,我还是很高兴,因为久旱的庄稼有了甘甜的乳汁,开始扬眉吐气了。

回老家的周记300字 第6篇

回老家上完坟,过了两三天,爸爸说要回老家给姑姥姥拜年,我们先去了奶奶家拿上要送的东西,我们很快到了第一个姑奶奶家的门口进去那里有一片菜地,有着,白菜,卷心菜,之类的蔬菜,进屋我文件了爆米花的香味,进屋一看是姑奶奶在做爆米花,就进去吃了一点,吃完之后,我们就到第二个姑奶奶家,进了院子就看见一辆运货车,和和美美两下就翻上去了,上面很多灰尘,我们下来了,过了一会我尿憋急,想上厕所,姑奶奶告诉我,厕所就是鸡舍,鸡舍就是厕所,我最讨厌鸡了,我还是不上了,过了一会,我们就去了第三个姑奶奶家,一进门一只守门狗就哇哇的叫,我和妹妹都进来了,我拿着一个烧柴火的棍子,吓唬那只小狗,他就不敢叫了,我们用那个木棍上的灰尘写字,我们拿了一点大米花,就到一个大爷家吃中午饭我们吃完中午饭就回到了姑姑家,我们打开电视,看到了阿童木,到了晚上我和哥哥睡在一张床上,早晨起来我们吃完饭,就到下面玩,,我们上来吃完午饭,就在床上玩了一会,我们就回家了。

我的老家是不是很好?

回老家的周记300字 第7篇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坐火车来到了我的老家东北的齐齐哈尔市,到了那里,一下车,就试着有一股冷气朝我扑过来,比淄博冷多了。

出了火车站,我们打了辆出租车来到我奶奶家,到奶奶家的时候已经晚上一点了,我一进门把屋子看了个遍,看看有什么变化,然后我奶奶又给我、爸爸,还有妈妈做了饭,吃完了饭我们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床,离过年还有几天,我、我爸爸我妈妈、还有我爷爷奶奶一块去亲戚家串门,光串门,几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过年的前一天,我来到了我老爷家玩,在哪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我等呀等呀,终于到了晚上人都来齐了,都有:姜秒姑姑、我爸爸妈妈,我爷爷奶奶、老姑奶、老姑爷、老爷、老奶、赵丹姑姑、赵强叔叔、我们一起包饺子,包完了饺子,我们就开始吃饺子,我为了钱吃了好几盘饺子,最后终于把钱吃到了,吃完了饭,我们又回到了奶奶家,在奶奶家了又呆几天,我们又回到了淄博。回老家过年真好,明年我还要老家齐齐哈尔过。

老家的鸡 第8篇

老家的鸡体态轻盈,也十分健壮,三米多高的墙头“呼”地一下子就飞了上去。老家的鸡都十分有鸡样:精神抖擞,毛色鲜亮。哪像养鸡场里的鸡们,懒懒地卧在笼里,身体肥得气吹似的一样,简直就是一大堆任人宰割的肉。老家的鸡可能是因为放养的原因吧,公鸡的鸡冠红艳艳的,尾巴上的羽毛五光十色,上了一层油似的。在乡下,鸡有绝对的自由。平常时候,平静而悠闲地在院落里踱步,时不时地还发出几声响亮的鸣叫,正是如此才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农村风景图。不过鸡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寻找食物,跑到树荫底下,用右爪对着土地抓挠几下,回过头来看看刨出来了什么,接着把重心放在右爪上,用左爪对着土地再抓挠几下子,然后再回过头来对着土地啄两下子,接着返身又刨

老家的鸡也十分贪吃,更令人叫绝的是,鸡居然还吃枸杞子,而且还会自己去摘枸杞子。祖父喜欢喝酒,于是就种了棵枸杞树,摘枸杞子泡酒喝。枸杞树枝像柳条一样纷垂下来。没想到这给了鸡们便利。我不知道枸杞子是什么滋味,引得鸡们纷纷去偷吃,而且还屡教不改。祖父开始管了几次,见没有用也就懒得管了。长此以来枸杞树有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枝条下面的枸杞子不剩一个了,上面的却粒大饱满。鸡偷吃枸杞子时充分显示出了鸡的智慧。鸡看似悠闲地踱到树荫底下,抬起头,歪了一下脑袋,似乎在思索哪一颗枸杞子更容易够到,然后偏过脑袋打量人一眼,再把嘴尖往上抬抬,矮了一下身体“呼”地起跳,然后连飞带跳地离开,最后不忘回看人一眼,眼里闪出一丝狡黠。当人们回过神时,鸡们早已爪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祖父也是十分爱鸡的。祖父爱鸡,不爱色彩略暗的母鸡,不爱灰不溜秋、毛尚未长齐的小鸡,他爱那种色彩斑斓、威武豪迈的大公鸡。整个鸡群被挑了一番,只有鸡群里的那头头享有这份殊荣了。祖父对这只鸡十分偏爱。剥苞米喂鸡时,亲切地唤一声“来!”大公鸡颠颠地跑来。祖父按按它的背,喊声“坐下!”它也就坐下,然后去啄祖父掌心里的米。祖母曾笑话祖父跟个孩子似的。祖父却说:“你不懂得,这鸡可通人性了”

我永远喜欢那只在树下够枸杞子吃的鸡它连飞带跳的样子让我笑了好多回。

学校:山东蒙阴县第三中学

导师:秦立海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看点是描写的细腻,老家鸡的自由与悠闲,刨食的样子,偷吃枸杞时的狡黠,与人的亲近,无一不形神兼备,由此可见小作者观察之细致。同时,本文的语言也颇见功力,如“鸡看似悠闲地踱到树荫底下,抬起头,歪了一下脑袋,似乎在思索哪一颗枸杞子更容易够到最后不忘回看人一眼,眼里闪出一丝狡黠”,精准的语言,把鸡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左晓光)

我亲亲的老家 第9篇

我6岁前的时光是在老家度过的。那是一个很小又令我迷恋的乡村。那里,有我最爱吃的,最爱玩的,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是我的最爱。

那里有我最爱吃的煮玉米。每当玉米成熟时,各家各户就开始收玉米了。但我家不同,奶奶年纪大了,没有种玉米。但是我家和邻居们相处得很好,邻居们收完玉米时,都会往我家送四五个玉米,这样,一家送四五个,我们家有三个邻居,积攒下来大概有十五个了。为了“回报”邻居们,奶奶会把这些玉米一一洗干净,放在锅里煮。煮好了,奶奶就和爷爷一起把放有煮熟的玉米的锅一起端到门口,再把邻居们都叫来,大家一起吃玉米。奶奶煮的玉米可好吃了!当那些玉米光溜溜地躺在锅里时,我会发动阿姨和叔叔们用筷子串起来吃。那些玉米,看一眼,金!闻一下,香!嚼一口,棒极了!

那里有我最喜欢的动物。我家养的那条白色母狗,它可乖了!每次我家吃完饭,奶奶都会把我和爷爷吃剩的骨头整理好,给它吃。正是因为我和它很友好,所以它吃完了饭就在院子里和我玩。没有玩具,我就捡一些细棍敲它的脑袋,也许很舒服吧,它总是轻轻地摇着尾巴跟在我身后。我和爷爷奶奶与它有着一份深厚的“人狗友谊”,这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在我眼里,这份“人狗友谊”只有我和爷爷奶奶跟它能够理解。

那有我最爱去的地方——村口小河。村口的小河清澈见底,河中的鹅卵石大小不一,河边还有人洗衣服。太阳的金光洒在那清澈的水面上,洒在河边洗衣服的人的脸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最爱去小河边看水中的小蝌蚪或小鱼游来游去,看河边的人们做一些有趣的事,看在“河水镜子”中的我。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亲吻过土地的孩子就没有童年。”而我亲吻过的那片土地,就是我亲亲的老家。

河南省巩义市实验小学星苑文学社四(4)班

回老家的周记300字 第10篇

今天我要坐飞机回老家长沙,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心情非常激动。我一进机场就看到机场里秩序井然。登上飞机不久飞机就起飞了,刚起飞时飞机上下颠簸,我很紧张,慢慢的飞机平稳了,我从飞机的窗口往外看,才发现我已经飞入云霄,身边的白云时而像一缕缕青烟,时而像一朵朵棉花,与我一起在空中飘荡。我飘呀飘呀,一个半小时就飘到了长沙上空。途中我路过了张家界,看见了绿油油的田野、看见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和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再看那一条条公路犹如一条条长蛇在地面上蜿蜒盘旋,景色美不胜收。由于气压的变化,当飞机起落时我觉得耳朵疼,妈妈就给我口香糖让我嚼,很快就不疼了。下了飞机,摆渡车把我们送到了机场门口,我大伯已经等候多时了,我们就随着大伯回到了家乡。

听大伯说长沙是座美丽的星城,我很高兴来到这座城市。我还打算邀请同学们也一起来我的老家做客呢!

回老家的周记300字 第11篇

到了老家我见到了许多人,见到了姥爷,姥姥,表哥,姨妈等等,我真的好开心。老家的楼旁边有一个大的图书馆,我每天都喝表哥一块进去看书,这里的书真多,看书的小朋友也很多,还有弟弟喜欢的亲子阅读区。我们有时还会去大广场看喷泉,广场上每到下午的时候就特别热闹,有跳舞的广场舞大妈,还有玩滑板的哥哥姐姐,还有戏水玩耍的孩子们。

我做爱玩的就是和表哥他们一起捉迷藏。

老家的一天周记200字 第12篇

我转过身来,看看那五只母鸡有没有下蛋,我一看,连一只鸡的影子都没看见,还别说鸡蛋了。我到门外面去放炮,忽然看见了家里的五只鸡。于是,我悄悄的跑到家里拿出了奶奶扫雪的扫把,哇!好大呀!这个刚好适合把鸡赶回去。我拿起扫把毫不留情的把五只鸡全部赶到了家里。

该吃饭了,我刚才在外面都闻到了一股香味了。吃完饭又没事干了,我把奶奶在家里放的一些小麦粒喂鸡吃,我还没把麦粒放到地上。鸡就跟着我,我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我刚把麦粒放到地上它们就开始抢了,我看见三只鸡在打架,第一只啄第二只,第二只啄第一只,第三只也想来凑凑热闹,没想到被两只鸡啄到一边去了,我看了之后哈哈大笑。我又给它们用大勺子舀了一些水,它们又把水也弄倒了,我看这些鸡真是无药可救了。

老家的年会 第13篇

趣味指数:★★★★★

“回老家过大年喽!”大年初一早上, 我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乡下。

向爷爷奶奶祝完新年快乐, 奶奶说:“霖, 去看年会吧!”我支应了一声, 跑出门。

到了年会大街上, 人头攒动, 各种叫卖让我大饱眼福。看, 那个转轮标枪, 多有趣!先用小枪瞄准一个点, 说声“好了”, 摆摊的老人便把转轮一拨, 嗖的一声, 子弹飞出去, 打中!打中几点就喝几杯饮料;假如打中十点, 还能赠你一个玩具哩!那个做棉花糖的老人把糖精倒入机器上的小孔, 呜一声, 软软绵绵、又大又白的大团棉花糖便做好了。再看那边一群人围着, 中间坐着一位评书先生, 摇头晃脑, 绘声绘色, 旁边的听客们歪着头, 听得正入神, 一声“下集继续”, 大家如梦初醒。

年会上最精彩的是看大戏。戏堂里面人山人海, 我好不容易才钻到了最前面。一抬头, 台上正演《四郎探母》, 那动作一个个十分到位, 演员脸上的表情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把杨四郎探母的曲折过程演得简直真假难分。我正沉迷在这出戏中, 突然, 曲调一变, 又换成了《武松打虎》。武松一出场, 就威风凛凛, 引得观众拍手称赞, 那头白色吊睛大虎更让人心惊肉跳。台下一位观众忍不住大喊一声“好”, 随后, 全场都跟着大喊, 叫好声一片, 太壮观了!

一天的时间过得飞快, 不觉一会儿就黄昏了。太阳已经落下去, 赶年会的小商小贩也收拾摊位回去了……我带着不尽的留恋, 跟着人们的脚步回家了。心里想着:明天再来, 一定玩它个痛快!

(指导教师:候晨雨)

大嘴巴微留言:

老家的池塘 第14篇

池塘大约有一亩左右,水并不很深,中间有1米半左右,浅的地方能看见水里的泥巴。池塘的四周长满了青草和野蒿,密密匝匝,青翠欲滴。

夏天,水面上荷叶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有的离水面一米多,有的紧紧贴在水面上,每片荷叶都碧绿碧绿的,像一块块翡翠。荷叶中间,荷花开了,红的、白的、粉的,一朵比一朵娇艳,一朵赛一朵好看。过不了几天,一个个嫩绿的小莲蓬长出来了,有的高高的伸出脑袋好像向远处眺望,有的羞涩地低着头躲在荷叶下面。成熟之后,一个个饱满结实,里面结满了又大又甜的莲子,可好吃了。

池塘里生长着许多鱼儿和虾,生机勃勃,十分热闹。你看,那片荷叶猛地向下一沉,肯定是被贪嘴的草鱼偷偷咬了一口;那几条在水面上玩耍的白条大概是看见了岸上的人们,忽地一下都窜跑了;还有那水底冒上来的几串气泡,不用猜也知道是调皮的小鲫鱼在捣乱了。

我爱那口池塘,更爱我的老家。

点评

习作写得生动有趣,读来妙趣横生。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比喻句的妙用,把池塘的特点展现得一览无余,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

(指导教师 革丽娟)

回老家周记 第15篇

我最喜欢待在爷爷奶奶家,因为爷爷奶奶的家就像小型的快乐农场,田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爷爷都会带我们一起去田里,我有在田里拔过红萝卜,还亲手摘过小西红柿。有一次,我问爷爷说:“那挂在树上整串的绿手指是什么?”爷爷回答我说:“妹妹,那是好吃的`芭蕉,等它变黄就能吃了。”爷爷农田的另一边,养了许多动物,例如:兔子、小狗、公鸡、鸭子、大白鹅等等,好像小型的动物园。我最喜欢喂兔子吃东西了,兔子整身毛茸茸的,真是可爱极了,好想全部带回家,但是老家的家是大楼,不适合养宠物。还是有空回爷爷奶奶家,喂喂它,看看它就好。

爷爷奶奶的家真是个快乐农场,可以让我认识很多动植物,而且爷爷奶奶还会准备很多有机蔬菜给我们吃。我们可以体验农村生活,享受到这些美食,都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因为有他们平时的辛劳,我们才可以享受到这些。爷爷奶奶,谢谢您们,我爱您们。

回老家周记 第16篇

今天,我们就要从上海回我的老家――安徽。早上,我们收拾完东西后,就出发了。一路上,阳光明媚,我美滋滋吃着零食,看着风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在微风中舞蹈着,仿佛在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过了好长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服务站,这时,爸爸说:“今天不知要花多少钱呢?”我算了一下,加油费用了410元、过桥过路费用了540(元)一共是:410+540=950(元)。那每人平均花多少钱呢?950÷3≈320(元)。过了一会,我们就到了老家,爸爸告诉我,我们一共走了644公里,这时,我又想起一个公式:路程÷时间=速度,我们一共走了7个小时,644÷7≈90公里/时 我们大约平均一个小时跑了90公里。

今天真是个愉快的一天,但一定要学会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哦!

参加婚礼的周记 第17篇

今天,一个伯伯的姑娘要结婚。他们邀庆我们去参加婚礼。

上午十点,我们打出租车到了高新西安饭庄。婚礼开始了,新娘长得特别美丽。新郎长得高大英俊。我们开始吃饭了,我们特别开心。饭有:鱼,扬州炒饭,鸡,我还给奶奶爷爷夹了好多的菜。他们还说今天是表现最好的一次。我很开心。回到家了以后,我和奶奶说:我看上一级多来梦A就可以睡觉。奶奶说:可以。看完了以后,我就去睡觉。在这次表现中,我感觉到了爱。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老家的肥田 第18篇

记得那是1981年,我在县城读高中。有一天,父亲风风火火地来到学校,把我从教室里叫出来,拽着就跑。我问家里出了什么事,父亲边走边说:“村里分田到户了,你从小手气好,快跟我回去抽签。”

那时候是集体劳动,出工收工都听生产队长的哨声。往往出工的哨声响过半小时,社员们才懒洋洋地出门。收工就不同了,只要队长的哨声一响,大家不管干着什么活,都会立刻停止。常常有人刚挑一担粪从生产队的“大粪屋”里出来,收工的哨声就响了,挑粪的人像听到倒粪令一样,立刻把粪倒在旁边的田里。长年累月这样倒下来,大粪屋旁边那块田就特别肥,父亲说,要是抽到那块田,种十年都不用施肥!

我回到村里时,生产队长正主持抽签分水田,人人都想抽到大粪屋旁边那块肥田。父亲反复叮嘱,叫我抽签的时候心里要不断默念“肥田”。我心里什么也没念,随手一抓,就抓到了那块人人垂涎的肥田。父亲为此神气了好几天。

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偶尔才回一次老家。老家的稻谷割了又种,种了又割,那块肥田给我们家多产了不少粮食,还省下许多买肥料的钱。

后来,我的姐妹们一一出嫁,父亲也在一场大病中去世了。经过小调整后,我们家只剩下那块肥田,记在母亲的名下。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那块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三百斤大米。

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母亲问张六叔,那么好的田怎么会种出这么差的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张六叔非常感激。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那块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老家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真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谁知,张六叔还不知足。有一年秋收后,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你要贴补几十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了。”一向宽容的母亲也耐不住性子了,她不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块肥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了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决定把田租给他种。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母亲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刘二叔说:“种田不赚钱,一年苦到头,连小孩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江对面,野草长得最高那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长着高高的野草。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

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块肥得流油的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责任田上割野草。这块田实在太肥了,我们家的野草长得比任何一家的稻谷都要茂盛。

我站在田边,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可她实在太老了,我怎么能让她再种田呢?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那块责任田。虽然田里的收获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田野上多一点稻谷,少一点野草。可惜每到支付工钱的时候,母亲都会长吁短叹,老家的那块肥田,成了她心中的伤痛。

参加婚礼的周记 第19篇

今天我参加了一个亲戚的婚礼。我让妈妈给我画了妆,穿上了我漂亮的裙子,还有新买的鞋。

我和妈妈来到了婚礼现场,新娘新郎还没来,我就在饭店先玩了一会。一会儿,花车来了,我看见新郎哥哥穿着一身蓝色的西装,很帅气;新娘姐姐穿着洁白的婚纱,很漂亮。结婚仪式现场装扮的很漂亮,亲戚朋友很多,很热闹。饭菜很丰盛,我吃了很多。

相关文章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精选6篇)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第1篇201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

3
2025-09-19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2篇)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1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有中...

1
2025-09-19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精选11篇)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第1篇2014年大方县“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安全知识竞...

1
2025-09-19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15篇)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第1篇2010年丰都中心小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工 作 总 结传染病防治...

1
2025-09-19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精选5篇)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第1篇2016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军人简历自我评价(一)】入伍十八...

1
2025-09-19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精选4篇)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第1篇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2020年总结(一)保安队长职责一、实行...

2
2025-09-19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精选10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第1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11、怀揣崭新希望,穿过泥泞沟坎,义无反顾奔向...

1
2025-09-19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精选12篇)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第1篇2022-2023学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