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专辩论赛评分表范文第1篇
每位评委分别根据辩论队的整体表现、临场发挥和配合情况,评定团队指数。以下面所列的评分项目和标准为依据为每位选手打分。每场辩论结束后由评委合议确定“最佳辩手”。
评委合议后,将比赛结果(包括:最佳辩手和获胜方)写在合议表上,确定结果无误后交给工作人员,由主席宣布比赛结果。
每位选手得分将在辩论会结束后统一排名,得分前8名选手直接晋级为文学院辩论队队员。
二、评分项目及标准:
(一)团体部分(10分)
1、审题: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是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进行阐述;论点鲜明,对辩题是否有多角度的理解;辩论过程中是否紧扣辩题,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
2、展开: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3、论证:语言是否流畅;论据是否充分且有说服力;事实引用是否得当;推理过程是否明晰且合乎逻辑;说理是否透彻。
4、提问:提问抓住对方要害,问题简单明了,注重针对辩题正面交锋;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问题或提问不清楚的评委应适当扣分。
5、反驳:反驳是否有力有理有据,直面回答问题;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对对方的纠缠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6、回答:是否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回答是否中肯,有理有据,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的评委应相应的扣分。
7、配合:是否有团队精神,队友之间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方向统一,攻守兼备;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体现“流动的整体意识”。
8、语言:普通话标准,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富于感染力。
9、辩风:是否尊重评委,尊重主席,尊重观众,尊重对方辩友;是否对对方辩友有攻击性言语;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并贯穿全局;个人表演是否得当、落落大方。
10、形象: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二)个人部分(10分)
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1、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述资料充实恰当;
2、分析透彻,角度中肯,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4、反应敏捷,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失误,驳论精道,切中要害,恰当把握现场气氛 ;
5、表情自然,仪态端庄,风度幽雅,幽默洒脱
(三)扣分:
1、由于比赛采取投票方式确定优胜方,评委不具体进行打分,本评分规则中所说的扣分均指评委对自己心目中的分数进行扣除,扣分的情况评委必须纳入投票的考虑因素。
2、结合本评分细则和辩论赛规则中的相关规定,不符合评判要求和违反辩论
规则,评委均应酌情扣分。
3、由参赛队自身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影响比赛的,由评审团决定是否要扣分。 扣分事项一般包括:不遵守发言规则;发言超时;发言带有人身攻击性,反动性和不健康性;不遵守比赛主席的主持等等.
(四)胜负判定
1、评委打分的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队得分;
2、参赛两队中总计得分居高的一队取胜;
3、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胜负;
4、评委打分的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参赛队员的得分。如果两队员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优秀辩手和最佳辩手的人选。
(五)点评
1、每场比赛有一位点评嘉宾作现场点评,点评嘉宾由评委中产生。
2、各位评委在双方总结陈词结束之后,离席进行合议,合议时应将自己的观感告知点评嘉宾,点评嘉宾将自己的观感与其他评委的观感综合整理,由此产生现场点评的框架。
3、点评内容一般包括: (1)就辩题发表个人见解。
(2)概括比赛态势的发展轨迹,评析参赛队整体表现。
(3)对辩手的个人表现作点评。
(4)其他。
三、辩论流程及规则
(一)比赛进程(由主席执行)
1、主席致辞
2、介绍评委
3、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比赛开始
6、评判团递交评分表,离席评定结果
7、嘉宾点评
8、公布结果
9、比赛结束
(二)辩论赛比赛程序及时间规定
借鉴流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模式,考虑到法律辩论的实际,拟采用如下赛制:双方各出四位辩手组成辩论队,比赛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辞立论:
首先是正方一辩陈辞两分半钟,然后是反方一辩陈辞两分半钟,剩余三十秒时,记时员举牌提示。
第二阶段,攻辩环节:
首先由反方的二辩向正方的一辩,三辩,四辩三位辩手分别问一个问题。正方回答完毕后,由正方二辩向反方的一辩,三辩,四辩三位辩手分别问一个问题。双方的三位辩手的回答累计时间不得超过一分三十秒。双方问题都提问完毕后,由反方二辩首先作攻辩小结,然后是正方二辩作攻辩小结,时间各一分三十秒。问题的提问顺序不限,可以随意向一辩,二辩,四辩三位辩手提问,但是必须确保每位辩手都要被提问一个问题,不得问对方的二辩问题,在辩手回答问题以及双方二辩攻辩小结剩余三十秒时,记时员举牌提示。
第三阶段,自由辩论:
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每方限时5分钟,双方总计时10分钟.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计时照常进行.另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若某一方的选手已连续发言四次以上,其中一人未参与发言,将作扣分处理.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以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第四阶段,总结陈辞:
首先由反方四辩总结,然后由正方四辩总结.双方各三分钟。
(三)比赛要求
1、开场陈词要求:
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
2、攻辩要求:
此环节为双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之间的对话,提问,回答和攻辩小结都必须是这四者。各方二辩分别向对方一辩,三辩,四辩提问,对方一辩,三辩,四辩必须回答,其他辩手不得代替或补充。提问应贴近辩题,不宜过分刁难;回答应针对问题,切忌答非所问。
3、自由辩论要求:
⑴辩论发言必须两队之间交替进行,各用时5分钟;
⑵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就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⑶在此时间里,每位辩论队员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都不受限制; ⑷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的发言时间;
⑸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别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
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
⑹比赛中,辩手不发言时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⑺倡导良好的辩风,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不提倡纯粹以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论,切忌人身攻击:
四总结陈词要求:
应针对现场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 本规程最终解释权归文新院学生会学习部
四、比 赛 须 知
(一)请各参赛队员仔细阅读比赛须知,熟悉赛会的日程安排。
(二)请各参赛队员及组织人员务必于每场比赛开始前15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同时,各赛场的黑板装饰由对战双方协调商定,在比赛开始前十五分钟装饰好,以利于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请各参赛队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别问题,请及时与组织者以及院学生会学习部人员联系,以便协调安排,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四)遵守赛会的纪律及规则规定,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五)比赛期间,各参赛队请不要与评委接触,如想表达对赛事的意见,请与学习部成员联系。
(六)各系可专门组织本系同学观看本系队伍参加的比赛,并可组织,准备适当的宣传用具,标语口号等,但不得影响比赛现场的正常秩序,不要喊口号或喝倒彩。所有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组委会都有权阻止并要求其离开比赛现场。
(七)比赛按计划时间进行。
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
全国大专辩论赛评分表范文第2篇
反四:谢谢主席。大家好。的确呀,辩论是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玩味。今天呢,我们也很欣赏对方四位同学玩味的能力。然而请问大家了,玩味的前提究竟是什么?是对于基本的概念有一个规范,有一个标准。今天这样一本最权威的《汉语大辞典》中告诉大家,“万”字一共有九种意思,五种是名词,一种是数词,还有三种分别代表极大的,极度的,极多的。因此今天我方只需要证明,钱产生了这个世界上种类繁复,数量极多的罪恶,我方的观点就可以得到证明。而对方同学今天告诉大家,我方要证明钱产生了世界上一切的,微小的,琐碎的,细微的罪恶。这是不是有一点“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的嫌疑呢?(掌声)而且我还要提醒大家,《辞海》是一本辞书,而“万恶之源”是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居然能在《辞海》里面出现,这是不是有些奇怪呢?总结对方同学今天的观点,其实无非是说恶源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本性。可是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才是人的本性呢?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有下也。”我们人都有是非、恻隐、恭敬、羞辱之四端,这才是本心,这才是本性。当心中有了恶念,就像是清澈的湖水里泛起了污秽。这污秽之源到底是湖水本身呢,还是外部的杂质呢?外在诱惑就是我们人心中的杂质,而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则是这种种外部诱惑的抽象化身,所以我们才说钱是万恶之源。的确,是人类创造了钱,然而金钱的魔力却又使人们拜倒在它的脚下。当我们善良的本心被金钱所异化时,对方同学却把这被异化的本心当做了罪恶之源,这是不是有些欲加之罪呢?的确,金钱是人类的创造物,然而当我们发现这一个创造物能够购买到世界上一切的物质财富,染及人类最纯洁的灵魂时,它还仅仅只是一个创造物、一个工具那么的简单吗? 当我们发现金钱反过来异化人的本性,奴役人的自由时,对方同学还能够否认钱是万恶之源吗?事实胜于雄辩。今天,我们一起在历史中回顾金钱如何腐蚀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这个时候对方同学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在现实中看到了,走私、贩毒、战争、有组织犯罪如何都是因为金钱而生,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看到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在对于金钱的追求之中充满着血腥、暴力、仇恨与背叛的同时,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此刻,就在对方辩友侃侃而谈为金钱进行辩护的同时,我们不知道在金钱魔杖的运转之下,又有多少奸商一夜暴富,有多少暴徒挺而走险。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用闪闪发光的黄金去引诱那些原本纯朴、善良的灵魂,又有多少灵魂在金钱的引诱之下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深渊。面对着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不能不觉察到金(时间警示)钱光辉背后罪恶的阴影,我们不能不聆听到金钱喧嚣声中良知的呻吟。是的,钱是万恶之源。然而,万恶之源
本身并不是恶。只要我们发扬自身的理性和良知,在历史的天平上,钱仍然有自己应该有的位置,在这个恶之源,同样可以开放出美丽的善之花。的确,总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迷失本性,那是金钱无所不能的魔力。然而,同时也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返回本心,那是我们心中永恒不灭的人性之光。谢谢。
正方四辩:
首先让我先针对对方辩友所犯下的几个错误加以纠正: 对方辩友的一个论点是贪欲是万恶之源,可是每个人都有贪欲,为什么有的人就犯下了滔天罪行,而有的人却能循规蹈矩,那还不是因为每个人面前的现实物质利益不同嘛,对方辩友又要说了,这是每个人的道德水准不同,可是马克吐温说了金钱是一种毒害,它侵入人的品德的血肉和骨髓,一个道德水准高的人尚且可以臣服在金钱的巨大的诱惑下,这还不够说明金钱是恶之源吗?对方辩友说要将责任归因于人的主观行为上,这点我方并不完全否认,可是人同时具有善念与恶念对方想必不会否认吧,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所有人类的本性对方更加不会否认吧,那么是什么让人的恶念压制住了善念呢?还不是利益嘛。对方辩友明显忽略了一个事实前提,那就是人的心会变,人的欲望是逐渐膨胀起来的。这点我会在后面论述。 接下来,请允许我再次强调我方观点。
钱作为一种一切商品经济行为顺利进行的必要媒介,它是价值交换的筹码,实现人欲望的工具。它是物质财富的象征,它体现一个人对资源的有效控制。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我方立场:
首先,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它是一步步得到膨胀的,马克思说,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下任何罪行,只要有利益,就可以使一个正常人变成穷凶极恶的恶徒,只要有利益,一个国家可以以残忍的手段去屠杀一个民族,可以毫无顾忌地侵略另一个国家,难道这还不是金钱的非凡“魔力”吗?(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首先是有利可图,然后有了欲望的膨胀,金钱像海水:越喝越渴。最后就变成了唯利是图了,人以非道德非法手段去追求钱。)
我们来谈谈金钱它是如何蚕食善而产生恶的。当金钱成为一种衡量人价值的社会标准,人可以通过钱换来权力,换来地位,换来荣誉,甚至换来人际关系,“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捷径不走,那么谁还会愿意去靠真才实干去获取应有的报酬呢,所以有人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所以社会养活了这么多寄生虫,所以没有钱的人才被大量埋没。如果真有一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的社会全是商人,全是投机取巧之辈,那么有谁来做学问来追求真理呢?当金钱引起的价值观缺失,那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之产生,我们看到人的亲情可以淡薄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临终悲叹: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她们就来了,用她们的轻吻来舔我的脸。此时啊“金钱就像一支巨大的魔杖,指挥着无数木偶,在社会舞台上做出种种丑陋的表演。”
全国大专辩论赛评分表范文第3篇
中文名:国际大专辩论赛
英文名:International College debate
现称: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
类别:辩论会
创立时间:1993年
地点:新加坡、北京、青岛
相关推荐姜思达马薇薇国际大专辩论会辩手黄执中台湾辩坛名人武汉大学辩论队蒋昌建《赢在中国》颜如晶2015年《奇葩说》亚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胡渐彪“大马第一辩手”武英级范湉湉演员 主持人肖骁奇葩说辩手辩论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花希《奇葩说》选手买买提艾力足球运动员马东知名电视人李如儒周玄毅武汉大学教授樊野 相关搜索
马薇薇
蒋昌建
胡渐彪
李如儒
赛事设置宗旨 华语在国际上的普及和应用,展现华语的魅力;促进参赛国家或地区之间、大学之间、青年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创新电视节目形态,提高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 历史正在加载1993复旦大学队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上的总结陈辞 1988年,复旦大学代表大陆参加第二届亚洲大专中文辩论赛,在决赛中击败台湾大学辩论赛获冠军。决赛辩题:儒家思想可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1990年,南京大学代表大陆参加第三届亚洲大专中文辩论赛,在决赛中负于台湾大学辩论队,获亚军。
该赛事之后停办经过7年的发展,大陆华语辩论在1993年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1993年,在之前三届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基础上,新加坡广播局扩大了参赛范围,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专中文辩论赛,代表大陆参赛的是复旦大学辩论队(一辩姜丰、二辩严嘉、三辩季翔、四辩蒋昌建)。复旦大学辩论队舌战狮城,力挫群雄,先后击败了剑桥大学辩论队(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悉尼大学辩论队(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最终在决赛中遭遇宿敌台湾大学。决赛辩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复旦大学为反方,沉着应战,在立论中从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分别阐述辩题,即在事实层面肯定人性本恶的同时,在价值层面积极强调教化对转变人性的巨大作用。决赛中,复旦大学发挥出色,最终以五比零的绝对优势战胜了台湾大学,点评嘉宾杜维明给予了复旦大学辩论队极高的评价。而复旦四辩蒋昌建在结辩陈词最后的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用它寻找光明,也成为了华语辩坛不朽的经典,
在很多人看来它代表着一个个时代,一个人们相信辩论是为了真理的时代!
然而,物极必反似乎是这个世界不易的法则。首届国辩赛之后不久,大陆华语辩论便开始走向衰落。94年长虹杯全国大专辩论赛,复旦大学舌卷京城,力挫北京大学夺得冠军,事后北大辩论队怒指央视黑手幕后翻云覆雨操纵比赛结果,并以拒领亚军奖杯。该事件当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事后北大校方宣布解散辩论队,自此北京大学在华语辩坛上销声匿迹。至今已16年。
于此同时,在辩论界,一种新的辩风正在悄然兴起,这就是马来西亚辩风。马来西亚辩风以凶狠快捷著称,不同于传统大陆辩手功底深厚的学理式辩论风格,马来西亚辩风更倾向于使用辩论技巧、语言技巧甚而是强大的气势来获取胜利。马来西亚辩风的兴起冲击着人们对真理之辩的信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这样的疑惑,难道我们辩论真的是为了真理么?如果不是为了真理,那我们辩论到底是为了什么?
19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中文辩论赛南京大学四朵金花狮城夺冠。然而四位女辩手在手捧奖杯之时竟坦然告诉记者我这辈子再也不会参加辩论赛,辩论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对辩论的疑虑与日俱增。
终于1997年达到了高潮。这一年国辩赛决赛的辩题竟然是真理会不会越辩越明,显然辩论已经到了不得不为自己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地步了。这场比赛的正方是代表大陆的首都师范大学辩论队,而反方是马来亚大学辩论队。在这场比赛中,反方马来亚大学辩论队在逻辑上将讨论引向一种根本不存在辩的情境(比如苹果是酸是甜是不可以辩出来的),而在事实层面上居然打出“如果真理越辩越明为何我们并不相信自己所捍卫的辩题却依然可以取得胜利很遗憾,在逻辑层面,反方三辩王慰卿(本场最佳辩手)直到自由辩论才点出对方的逻辑圈套,而在事实层面上正方却无法进行反驳,因为反方说的正是事实。最终反方马来亚大学队取得胜利。十三年前的那个夜晚,首都师范大学的四位辩手梦碎狮城,而梦碎的又何止是他们。在那一晚之后,许多曾经信仰真理之辩的人们永远地离开了辩论,而留下来的人们则踏上了重拾价值的漫漫长路。
(另:97年国辩之后,传统新加坡赛制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大陆辩论界开始了自行探索赛制的尝试,先后产生了上海赛制和北京赛制等成果)
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在全辩赛场上脱颖而出。在国辩赛场上,西交调整了出赛阵容,原本三男一女的辩手配置变成了清一色的男辩手这是另一支需要我们铭记的辩论队,西交四剑一辩樊登,二辩郭宇宽,三辩路一鸣,自由人谭琦西交四剑的辩论风格被概括为:铁立论,美意象,快节奏,他们为辩论提出了新的意义或许辩论真的只是一场游戏,但即便如此辩论也应该是有意义的游戏。这个结论目前为绝大多数辩手所接受,只是对于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游戏大家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在西交看来有意义或许就意味着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严密的逻辑论证结构。在99国辩的赛场,西交四剑横扫群雄,先后战胜了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最终在决赛中力克宿敌马来亚大学辩论队(美是客观存在/主观感受,路一鸣最佳辩手)。大陆华语辩论赢来了一个小高潮,一时之间,西交四辩成了大学生群体中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同时在这届辩论赛中,马来亚大学的一名年轻辩手已经展露头角,他就是自由人胡渐彪,这个后来被称为神一样的四辩的辩手,将在两年之后,在华语辩坛的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0年武汉大学在全辩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资格.这又是一支应当被我们记住的辩论队:一辩蒋舸,二辩袁丁,三辩余磊,四辩周玄毅。煌煌武大,雄辩天下,武汉大学辩论队是大陆辩风的另一杰出代表(不同于重视说理的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武大辩论队的基本风格是花辩与强推战场相结合)。在01国辩的赛场,起先武汉大学辩论队也走得一帆风顺,先后战胜了香港大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以并行)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在中再一次遭遇了马来亚大学辩论队。需要注意的是,武汉大学的四位辩手都是文科专业,而反方马来亚大学辩手都是理工科学生。在决赛中武大抽中了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一立场。比赛当中马来亚大学死守万恶之源是一切恶的源,和人性才是真正恶源这两个论点(全面性与根源性),于是,纵然袁丁慷慨激昂,余磊机敏聪慧,周玄毅义正词严,武大依然无力回天,最终不敌马来亚大学队,大陆辩论队又一次与冠军奖杯失之交臂(最佳辩手余磊)。而反方的四辩胡渐彪尽管未能获得最佳辩手,但他自成一家的结鞭风格将武大的四辩压得毫无还手之力,嘉宾评论其“潇洒,有大将之风”。
赛后评判团代表王健先生点评道:“武汉大学的语文能力是很强的,但考量胜负时。除了语文之外,逻辑和说理也是很重要的” 这场精彩绝伦的比而赛也被公认为国辩史上最精彩的比赛。无论比赛结果如何,这场比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妨把它看作是对辩论旧时代的一个总结,因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2003年国辩历经10年,CCTV与新传媒续约,将继续举办国辩。然而赛制却变化巨大,而最终中山大学1分险胜了台湾世新大学,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黄执中获得最佳辩手。
2005年国辩在新加坡举行,最终电子科技大学击败了香港科技大学获得了冠军,而台湾世新大学的黄执中也连续两届蝉联了最佳辩手,被誉为“宝岛辩魂”。
2007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更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大陆第一次将网辩引入了国内选拔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大陆院校参赛,最终击败澳门大学获得冠军。
2009年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国辩推迟。
2010年国辩恢复,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国内著名高校在青岛经过激烈的国内选拔赛之后,武汉大学在决赛中击败中国政法大学,获得了参加新加坡总决赛的资格。
在新加坡的总决赛中,武汉大学因为赛制要求临阵换将,虽然在首场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对决中失利,但是却以出色表现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得到复活机会进入到半决赛。最终武汉大学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击败马来西亚大学获得冠军。
2011年国辩在青岛举行,并将作为品牌永久落户青岛。本届国辩赛制变化巨大,由之前重视团队合作转向重视个人能力。而最终武汉大学的三辩陈铭,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全场评委的赞赏与青睐,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当场优胜辩手,同时夺得了比赛压轴奖项的全程最佳辩手,被余秋雨称赞为“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年轻人”之一。 影响正在加载国际大专辩论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前身国际大专辩论赛自1993年首次举办以来,吸引了上百所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参加,参赛范围由亚洲扩展到世界各大国,由华裔选手扩大到非华裔选手,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汉语文化品牌,在全世界具有广泛的社会吸引力。其独特的“汉语辩论”形式更为推动汉语在全世界的广泛普及、展示汉语魅力、传播中华文化和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谓名副其实的“汉语奥运会”。 英文名称 国际大专辩论会(International Varsity Debate)
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heroes debate Competition)。 历届回顾 1993年
全国大专辩论赛评分表范文第4篇
1、逻辑性、观点合理性(15分): 审题:对所持立场是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进行阐述;对辩题是否有多角度的理解;辩论过程中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
论证: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论据是否充分且有说服力;事实引用是否得当;推理过程是否明晰且合乎逻辑;说理是否透彻。
2、语言表达、风度(5分)
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仪表风度自然大方,尊重对方,尊重评委与观众,表情,手势恰当。
二:攻辩环节(20分) 评分要求:
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对对方的纠缠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三:自由辩论环节(30分)
是否论点明晰,理解深刻,论据充足,合理,有力,引证恰当,有层次,多角度,分析透彻;是否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陈词失误,驳论精到,切中要害;思路敏捷,应对能力强;是否言语清楚达意,陈述条理性强,措辞造句逻辑严密;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团队是否分工良好,默契配合;时间,人员安排合理。 四:总结陈词(20分)
1、逻辑性、观点合理性(15分)
审题:对所持立场是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进行阐述;对辩题是否有多角度的理解;辩论过程中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
论证: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论据是否充分且有说服力;事实引用是否得当;推理过程是否明晰且合乎逻辑;说理是否透彻。 2语言表达、风度(5分)
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仪表风度自然大方,尊重对方,尊重评委与观众,表情,手势恰当。
五:总体印象:(10分)
1、 逻辑性
评分要求:是否自相矛盾,偏离主题,不合正常思维方式。
审题:对所持立场是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进行阐述;对辩题是否有多角度的理解;辩论过程中是否紧扣辩题,并始终坚持己方立场。
论证:语言是否流畅、逻辑性强;论据是否充分且有说服力;事实引用是否得当;推理过程是否明晰且合乎逻辑;说理是否透彻。 2.团队配合
是否有团队精神,队友之间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问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以有力打击。 附:辩论会时间安排与分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