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漏电原因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漏电原因范文(精选11篇)

漏电原因 第1篇

(一)漏电保护器的组成与原理

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它在反应触电和漏电保护方面具有高灵敏性和动作快速性,这是其他保护电器,如熔断器、自动开关等无法比拟的[2]。漏电保护器主要包括检测元件 (零序电流互感器) 、中间环节 (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等) 、执行机构 (主开关) 以及试验装置等几个部分,其组成如图1所示。

漏电保护器是利用系统的剩余电流反应和动作,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剩余电流几乎为零,故它的动作整定值可以整定得很小(一般为mA级),当系统发生人身触电或设备外壳带电时,出现较大的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器则通过检测和处理这个剩余电流后可靠地动作,切断电源。[3]在被保护电路工作正常,没有发生漏电或触电的情况下,由克希荷夫定律可知,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电流相量和等于零。这样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漏电保护器不动作,系统保持正常供电。当被保护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由于漏电电流的存在,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各相电流的相量和不再等于零,产生了漏电电流。此漏电信号经中间环节进行处理和比较,当达到预定值时,使主开关分励脱扣器线圈T通电,驱动主开关自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从而实现保护。

(二)漏电保护器的故障原因分析

对漏电保护器,人们关心的是经过一定工作时间后漏电保护器是否还能正确地起到保护作用。这里保护作用有两个含义,一是漏电保护器在电路中有漏电故障时,不发生拒动;另一个是漏电保护器在电路中没有发生漏电故障时,不发生误动。因此,当前对漏电保护器的故障分析多从拒动和误动这两个方面来概括分析。然而,笔者认为,对于漏电保护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能更好地为研究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提供参考。[1,4,5]

1. 质量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子产品的设计水平及生产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其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漏电保护器自身质量已越来越好,但其仍可能会存在固有质量问题。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故障及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4]:(1)漏电保护器自身质量引起的拒动。由于生产工艺差,脱扣板粗糙、有毛刺,造成脱扣力或脱扣距离增大,而发生拒动作。(2)对于电子式漏电保护器,电子元件的失效或参数漂移将导致漏电保护器发生拒动作。(3)对于电磁式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脱扣器极面工作状态劣化、吸合不牢等均可导致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2. 使用不当。

从漏电保护器的原理可知,漏电保护器是通过检测剩余电流来进行保护的,其对供电线路的连接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使用者是否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器,直接影响到漏电保护器是否能够发挥保护作用。因使用不当而引起的故障及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5]:(1)用户未按照要求拼装,造成剩余电流脱扣器的脱扣杆与断路器脱扣杆不能可靠接触。有漏电故障时,剩余电流脱扣器的脱扣杆虽然能动作,但无法推动断路器的脱扣杆动作,断路器不能分断。(2)进出线接线错误引起拒动作。用户将电源接在负载侧,当有漏电时,漏电保护器动作,由于电子线路电源不切断,脱扣器就会烧毁。当再发生漏电时,保护器就不能动作。(3)三极漏电保护器用于二相回路,另一极接在设备保护地线上,零序电流互感器无法检测出漏电流,造成拒动作。(4)漏电保护器负载侧零线接地时,漏电电流通过负载侧接地点返回漏电保护器,使得漏电保护器不能正确检测出触电事故或漏电电流,导致漏电保护器发生拒动作。另外,漏电保护线路与非保护线路混接,也会引起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3. 外部影响。

通常,使用环境、长期通电及电磁干扰等外部因素都将影响漏电保护器。因外部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故障及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4,5]:(1)拒动。漏电保护器中的某些元件因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丧失原有的工作性能(如永久磁铁老化,电子元件受损,触点接触不良或熔焊等),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器拒动。这是危害性极大的故障,将使触电者的人身安全和用电设备得不到可靠的保护。(2)误动。由于受负载电流、环境温度、电磁干扰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漏电保护器本身动作特性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器误动。这种故障会导致电路不应有的停电或设备不必要的切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3)操作故障。漏电保护器在手动合闸操作时合不上闸,电路不能接通;漏电保护器在手动分闸操作时不能分闸,电路不能断开。

(三)结束语

漏电保护器是在反应触电和漏电保护方面具有高灵敏性和动作快速性的保护电器。通过提高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可以减少或避免由于线路漏电或电气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分析漏电保护器的故障及其原因,可为提高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在介绍漏电保护器原理的基础上,从质量问题、使用不当、外部影响这三个方面对漏电保护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应用漏电保护器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凤彪.漏电保护器可靠性技术的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 2004.

[2]王子明, 胡开元.漏电保护器的原理及选用原则[J].科协论坛, 2007 (4) :218.

[3]叶磊.在民用建筑电气中漏电保护器可靠性及应用的探讨[J].安徽建筑, 2007 (1) :86-88.

[4]刘铭.漏电保护器常见故障分析[J].同煤科技, 2007 (1) :20-21.

漏电保护装置安装和动作原因分析 第2篇

有金属外壳的I类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安装在潮湿或强腐蚀等恶劣场所的电气设备、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临时性电气设备、宾馆等客房内的插座、触电危险性较大的民用建筑物内的插座、游泳池或浴池类场所的水中照明设备、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以及医院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胸腔手术室的除外)等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防护类型和安装方式要与电气设备的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相适应。

对于公共场所的通道照明电源和应急照明电源、消防用电梯及确保公共场所安全的电气设备、用于消防设备的电源(如火灾报警装置、消防水泵、消防通道照明等)、用于防盗报警的电源,以及其他不允许突然停电的场所或电气装置的电源,漏电时立即切断电源将会造成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应装设不切断电源的漏电报警装置。

从防止电击的角度考虑,使用安全电压供电的电气设备、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的电气设备、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电气设备、在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措施的场所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以及其他没有漏电危险和电击危险的电气设备可以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装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泄漏电流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所选用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不动作电流应不小于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的最大值的2倍。当电气线路或设备的泄漏电流大于允许值时,必须更换绝缘良好的电气线路或设备,当电气设备装有高灵敏度的漏电保护装置时,电气设备单独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可适当放宽,但应将预期的接触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电动机及其他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Ω。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前,应仔细检查其外壳、铭牌、接线端子、试验按钮、合格证等是否完好。装设在进户线上的带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断路器,其室内外配线的绝缘电阻,晴天不应小于0.5MΩ,雨天不应小于0.08MΩ。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工作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4Ω,但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00kVA时,接地电阻可不大于10Ω。绝缘电阻以及接地电阻这两项规定是保证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及保护器能否正确动作所不可忽视的问题。

用于防止触电事故的漏电保护装置只能作为附加保护。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的同时不得取消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带有短路保护的漏电开关,必须保证在电弧喷出方向留有足够的飞弧距离,漏电保护装置不宜装在机械振动大或交变磁场强的位置。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应考虑到水、尘等因素的危害,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漏电保护装置的接线

漏电保护装置的接线必须正确。接线错误可能导致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也可能导致漏电保护装置拒动作。接线前应分清漏电保护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线和零线,不得反接或错接。输入端与输出端接错时,电子式漏电保护装置的电子线路可能由于没有电源而不能正常工作。

组合式漏电保护装置控制回路的外部连接应使用铜导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连接线不宜过长。

漏电保护装置负载侧的线路必须保持独立,即负载侧的线路(包括相线和工作零线)不得与接地装置连接,不得与保护零线连接,也不得与其他电气回路连接。在保护接零线路中,应将工作零线分开,工作零线必须经过保护器,保护零线不得经过保护器,或者说保护装置负载侧的零线只能是工作零线,而不能是保护零线。

应当指出,漏电保护器后方设备的保护线不得接在保护器后方的零线上,否则,设备漏电时的漏电流经保护器返回,保护器将拒动作。

保护器与刀闸一起安装,按电源进线是先人保护器还是先入刀闸来分,一般是两种连接方式。当采取进线先入刀闸方式时,经过刀闸中的相线和中性线两个保险熔丝,再接人保护器这种方式,就忽视了保护器前面刀闸中中性线熔丝熔断后,使保护器“自身电路”失去工作电源而不能动作的情况。此时如果相线熔丝并没有被熔断,各种电器虽然都停止工作,但刀闸以下线路仍然带电,形成“假象”停电。当用户动用电器或检查 “假象”停电时,保护器因失电拒动极易发生触电。

在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熔丝做短路保护,经常发生只有中性线熔丝熔断的现象。家用保护器作为末端保护,因此失效不动作,不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还会使总保护器或中间级保护器越级动作,引发大面积停电,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使保护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做如下建议:

(1)如果受安装场所、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或多户共用一个刀闸,户保护器的人线端只能取自刀闸的出线端时,必须将刀闸中的中性线熔丝拆除,用相同规格的导线替换中性线熔丝;

(2)应采取进线先人保护器后人刀闸的安装方式。此法能够防止因中性线熔丝熔断后,保护器失电的拒动问题,如经常发生停电“假象”,应按照中性线不准安装熔断器的技术要求,将中性线熔丝改用导线连接;

(3)有条件的用户不必使用刀闸,应选用具有漏电保护、过电流(短路)保护、过电压保护功能的“三合一”断路器。

3 保护器动作值的确定

首先,测量低压网络中的泄漏电流,测试步骤为:先将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线断开,在N线与PE线之间串人一个内阻较小的mA表,先送出一分路,其它分路停用,所测的不平衡泄漏电流为这一分路的泄漏电流,用这种方法测出其它分路泄漏电流以及低压网络总泄漏电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低压网络绝缘电阻值受气候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指一年内的变化),现场实测值应给予修正后,才能作为动作电流值,即:

I△n=KI0

式中

I△n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mA;

I0现场实测的不平衡泄漏电流,mA;

K季节修正系数,非阴雨季节测量,K取3.0,阴雨季节测量,K取1.5;

这样确定的动作电流值,虽然能避免保护器的误动作,但也降低了保护功效,最好的办法是选用可调动作电流值的保护器,即在非阴雨季节时,将动作电流值调低;到了阴雨季节时,将动作电流值调高。这样,动作电流值的确定方法应为:非阴雨季节和阴雨季节实测的不平衡泄漏电流分别乘以系数1.5,即为非阴雨季节和阴雨季节保护器的实际动作值,这样整定的数值,触电危害后果会轻一些。

为了避免总保护器发生频繁的误动作以及对网络上的直接接触电击有较大的保护功能,其动作电流在躲开正常泄漏电流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小。低压电力网络的允许最大泄漏电流应从我国低压网络的实情考虑,又要兼顾人身和设备安全。在有关规程中明确规定:凡安装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的低压电力网,其泄漏电流不应大于保护器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电流的50%。

4 误动作和拒动作原因分析

误动作是指线路或设备未发生预期的触电或漏电时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拒动作是指线路或设备已发生预期的触电或漏电时漏电保护装置拒动作。误动作和拒动作是影响漏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及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

4.1 误动作

误动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线路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保护器本身的原因,

误动作的主要原因及分析如下:

(1)接线错误。例如,在TN系统中,如N线未与相线一起穿过保护器,一旦三相不平衡,保护器即发生误动作;保护器后方的零线与其他零线连接或接地,或保护器后方的相线与其他支路的同相相线连接,或负荷跨接在保护器电源侧和负载侧,接通负载时,也都可能造成保护器误动作。三极漏电保护器用于三相四线电路中,由于中性线中的正常工作电流不经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因此,只要启动单相负载,保护器就会动作。此外,漏电保护器负载侧的中性线重复接地也会使正常的工作电流经接地点分流人地,造成保护器误动作。避免上述误动作的办法是:

①三相四线电路要使用四极保护器或使用三相动力线路和单相分开,单独使用三极和两极的保护器;

②增强中性线与地的绝缘;

③排除零序电流互感器下口中性线重复接地点。

(2)绝缘恶化。保护器后方一相或两相对地绝缘破坏,或对地绝缘不对称降低,都将产生不平衡的泄漏电流,导致保护器误动作;

(3)冲击过电压。迅速分断低压感性负载时,可能产生20倍额定电压的冲击过电压,冲击过电压将产生较大的不平衡冲击泄漏电流,导致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解决办法如下:

①选用冲击电压不动作型保护器;

②用正反向阻断电压较高的(正反向阻断电压均大于1000V以上)可控硅取代较低的可控硅。

③选用延时型保护器。

(4)大型设备起动。大型设备的堵转电流很大,如保护器内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平衡特性不好,则启动时互感器一次性的漏磁可能造成误动作;

(5)偏离使用条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机械振动等超过保护器设计条件时均可能造成其误动作;

(6)保护器质量低劣。由于零件质量或装配质量不高、降低了保护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导致误动作;

(7)附加磁场。如果保护屏蔽不好,附近装有流经大电流的导体,装有磁性元件或较大的导磁体,均可能在互感器铁芯中产生附加磁通量导致误动作;

(8)剩余电流和电容电流引起的误动作。在一般情况下,三相对地电容差别不大,因此可以认为:三相对地形成的电流矢量和为零,保护器不会动作。如果开关电器各相合闸不同步,或因跳动等原因使各相对地电容不同等充电,就会导致保护器误动作。解决的办法是:

①尽可能减小导线的对地电容,如将导线布置远离地面;

②适当调大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

③保护器尽可能靠近负载安装;

④在无法避免电容电流的地方,应使用合闸同步性能良好的开关电器。

(9)高次谐波引起的误动作。高次谐波中的3次、9次谐波属于零序对称制,在这种情况下,电流通过对地泄漏电阻和对地电容就容易使保护器误动作。解决的办法是:

①尽量减少电源和负载可能带来的高次谐波;

②尽量减少电路的对地泄漏和对地电容;

③保护器尽可能靠近负载安装。

(10)负载侧有变频器引起的误动作。有些用户的电气设备上有变频器(例如彩色胶印机等),受其影响保护器极易发生误动作。解决方法是:

①从制造厂家来讲,主要是设法提高保护器的抗于扰能力,通常可采用双可控硅电路或以分立元件线路板取代集成电路板;

②从用户角度出发,应选用抗电磁干扰性能好的产品。

(11)变压器并联运行引起的误动作。电源变压器并联运行时,由于各电源变压器PE线阻抗大小不一致,因而供给负载的电流并不相等,其差值电流将经电源变压器工作接地线构成回路,并被零序电流互感器所检测,造成零序电流互感器误动作。

解决办法是:将并联的两台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先连起来后再接地。

4.2 拒动作

拒动作比误动作少见,但拒动作造成的危险性比误动作大,拒动作的主要原因及分析如下:

(1)接线错误。用电设备外壳上的保护线(PE线)接入保护器将导致设备漏电时拒动作,安装接线错误多半发生在用户自行安装的分装式漏电保护器上,最常见的有:

①用户把三极漏电保护装置用于单相电路;

②把四极漏电保护装置用于三相电路中时,将设备的接地保护线(PE线)也作为一相接入漏电保护装置中;

③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不实或断线。

(2)动作电流选择不当。保护器动作电流选择过大或整定过大将造成保护器的拒动作;

(3)自身的质量问题。产品质量低劣,互感器二次回路断路、脱扣元件沾粘等质量缺陷可造成保护器拒动作。若保护器投入使用不久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拒动作,其原因大概有:

①电子线路板某点虚焊;

②零序电流互感器副边线圈断线;

③线路板上某个电子元件损坏;

④脱扣线圈烧毁或断线;

⑤脱扣机构卡死。

(4)线路绝缘阻抗降低或线路太长。由于部分电击电流不沿配电网工作接地或保护器前方的绝缘阻抗而沿保护器后方的绝缘阻抗流经保护器返回电源,将导致保护器拒动作。

5 使用和维护

目前,配电网系统设三级漏电保护装置,一级是总保护器;二级是分路保护器;三级是进户保护器。三级保护的可靠运行,使配电网系统得到安全保证,使设备免受损坏,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发生。但有些供用电单位存在着对保护器运行管理不规范,使漏电保护器拒动、误动越级跳闸等严重现象,有些甚至保护器已退出运行。根据运行经验及《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运行规程》,漏电保护装置在运行管理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技术培训,不定期地对配电室、分线箱及进户的保护器进行测试,严格按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的要求,对保护器进行规范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对运行中的保护器必须定期试验,雷雨季节更应增加试验次数,并把测试结果记录在档案;

(3)雷击或其他不明原因使保护器在运行中动作后,应作详细的检查;

(4)对新安装的保护器,投入运行前应先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按照GB13955-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规程要求检查;

(5)运行中的漏电保护装置外壳各部及其上部件、连接端子应保持清洁,完好无损。连接应牢固,端子不应变色。漏电保护开关操作手柄灵活、可靠;

(6)运行中漏电保护装置外壳胶木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5℃,外壳金属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55℃。保护装置一次电路各部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1.5MΩ;

神经也“漏电”  第3篇

那么,“脱髓鞘脑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病呢?

大家都知道,一般家用的电线,都被外面一层绝缘物质包裹着,以防漏电,让电得以更好地传输。无独与偶,在人的神经纤维外,有一层脂质细胞膜,称为髓鞘,对神经纤维也起着“绝缘”、“保护”作用,以利于神经冲动的快速定向传导。

电线外面的绝缘物质一旦被破坏,电线就要漏电或短路。同理,神经纤维外的髓鞘被破坏,发生髓鞘脱失或崩解,神经系统也会出现许多异常反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脱髓鞘疾病,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

脱髓鞘脑病,是脱髓鞘疾病中的一种,与脱髓鞘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特征——髓鞘脱失。该病根据受累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如脑膜受累,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脑实质弥漫受累时,可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颅内高压;脑实质局灶性受累时,可出现肢体瘫痪、视力障碍,不自主运动;脑干受累,可出现脑神经和肢体交叉性瘫痪;脊髓受累,可出现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障碍、感觉障碍等。

脱髓鞘脑病的表现多种多样,而且常富戏剧性。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对一起漏电引发火灾的原因认定 第4篇

1火灾基本情况

2014年2月22日23时44分,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消防中队接到石家庄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转警称,矿区横北康盛街横北小学北五金门市(瑞增五金机电商贸城)发生火灾,矿区消防中队立即派遣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扑救,23日0时39分,井陉消防中队增援2辆消防车到场。 23日2时许火势得到有效控制,4时许残火被彻底扑灭。 此次火灾过火面积共计220m2,瑞增五金机电商贸城经评估公司评估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为186万元。

2火灾事故调查情况

火灾发生后,因现场情况复杂、损失较大,矿区消防大队向支队申请技术支持,石家庄市消防支队指派火灾调查人员对火灾调查工作进行指导。火调人员到场后对第一发现人、商户、目击者及 周边相关 人员进行 调查走访,对火灾现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验,同时调取了火场上方架空电力线路负荷侧的视频监控,从从而而确确定定了了起起火火部位、起火点,查明了起火原因。

2.1现场初步勘验情况

起火商铺为瑞增五金机电建材商贸城,位于横北小学西楼一层门脸,二层为教室。该商铺东面是横北小学, 西邻康盛街,南侧为横 北小学大 门,北侧为横 北土产门 市。瑞增五金机电建材商贸城全部过火,横北小学西楼二层中部4间教室部分过火。

瑞增五金机电建材商贸城坐东向西,店内货架及存放货物全部烧 毁。门前沿街 搭建有商 铺,南北长16.7 m、东西宽2.5m,周围用铁皮栅栏围挡,内部堆放大量易燃可燃物品(见图1)。沿街搭建商铺南部烧损严重,北部彩钢板搭建的值班(办公)室内仅有烟熏痕迹,室内设有商贸城生活用电的刀闸,刀闸处于断开状态,刀闸内保险丝(片)完好(见图2)。

沿街搭建商铺上方架设有三相四线电力线、网通的电话线和网线以及路灯线,这些电力或通信线路均在搭建商铺的南头处被烧断、烧熔。

2.2对起火部位的认定

起火部位位于瑞增五金机电商贸城沿街搭建商铺的南头,依据如下:

(1)沿街搭建商铺烧毁程度由北向南逐渐加重,南头铁架变形最重;

(2)西墙窗户烧损情况、室内物品烧损情况由北向南依次加重;

(3)南头窗户残留的木质窗框烧毁程度外重内轻,钢筋向外突出;

(4)外搭商铺南头上方墙上瓷砖脱落严重,对应的二层窗户的雨棚铁架变形严重;

(5)据第一发现人高某证实,晚上23时30分左右, 从康盛街由北向南走,看到瑞增店着火了,南半部着了; 瑞增五金机电商贸城负责人赵某证明,他到场时看到门口搭的棚子西南角在着火,火势不大。

2.3对起火点的认定

起火点位于瑞增五金机电商贸城沿街搭建商铺的南头上方,其依据如下:

(1)外搭商铺南上方铁架变形较下方严重;

(2)外搭商铺内南货架上方变形较下方严重,见图3;

(3)对现场进行 勘验,外搭商铺 内南地面 有货物残 留,上方为灰烬;

(4)经对第一发现人询问,其发现瑞增店着火时,当时是南半部的顶棚在着。

3对起火原因的分析认定

通过对火灾现场认真细致的勘验,结合相关调查走访情况,综合分析认定该起火灾起火原因为架空的三相四线供电线路(集束铝导线)漏电造成绝缘层燃烧滴落到下方可燃物上引发火灾。主要依据如下:

(1)排除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调查和现场勘验,该商铺为集中供暖,外搭商铺南侧部位无取暖器具、做饭灶具等。

(2)排除商铺内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该商铺内生活用电的刀闸已断开且保险丝(片)完好,商铺内电气线路及设备全部断电;且经现场勘验起火部位无电气线路。

(3)排除起火部位处上方路灯照明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询问横北村电工,该照明线路由定时控制开关控制送电和断电,冬季设置断电时间为晚上22时; 经走访周边群众均证实路灯按时送断电;提取的照明电线对应起火部位处南段熔痕(来电方向)送公安部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检验,熔痕为火烧熔痕。

(4)排除起火部 位上方通 信光缆、电话线起 火的可能,两者均为低压线路,电热作用不足以造成导体过热或引燃绝缘材料,现场勘验未见电熔痕。

(5)综合分析认定起火原因为架空的三相四线供电线路(集束铝导线)漏电造成绝缘层燃烧滴落到下方可燃物上引发火灾:一是起火时间段内架空的三相四线供电线路处于带电状态;二是经调查,当晚21时30分左右, 附近村民马某看到起火点处上方电线冒蓝光,七八秒闪一下,且有“哧、哧”的声音;横北小学值班人员刘某证实, 当晚22时40分左右在学校门岗值班时,听到外面学校大门口方向有2、3声类似放小炮的“啪啪”声;三是据井陉矿区消防中队灭火影像资料显示,中队到场灭火时,架空的三相四线供电线路已烧断,南端(来电方向)掉落在横北小学门口并持续放电燃烧(见图4);四是经模 拟试验,三相四线供电线路外绝缘层被点燃后能够产生滴落现象,可以引燃瑞增门市外搭商铺顶棚的“三防布”。五是经调查,在第一发现人23时44分报警后,该架空的三相四线供电线路负荷侧商户的视频监控仍在运行,直至23时49分断电。

4几点体会

(1)火灾调查人员在调查初期确定起火部位后,调取了架空三相四线供电线路负荷侧用户的视频监控录像和互联网断网记录,均显示断电时间在报警时间之后。询问当地电工温某得知,当晚消防队到达现场后通知其断电的,电工于23日凌晨0时10分左右断开的变压器下方带漏电保护的空气开关。基于以上情况,初步排除架空的三相四线供电线路短路致灾的可能。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其他可能的原因逐步被排除,使得调查人员又将调查重点放到该架空线上,并最终确定了起火原因。

(2)未取得直接证据的前提下如何直接认定起火原因。由于该火灾涉及 纠纷且认 定过程中 未找到直 接证据,《火灾原因认定暂行规则》(公消[2011]43号)第二十二条规定,认定起火原因应当列举所有能够引燃起火物的原因,根据调查获取的证据材料逐个加以否定排除,剩余一个不能排除的作为假定唯一的起火原因。依据调查获取的证据材料,或者针对假定唯一的起火原因深入调查获取的证据材 料,运用科学 原理和手 段进行分 析、验证,证明确定的,即为起火原因。因此,调查人员将现场可能引起火灾的其他原因进行了排除,对唯一可能引起火灾的原因综合分析验证,进行了直接认定。

该案在认定并经消防支队复核后,当地电力公司对原因不服信访到公安部,经公安部和省消防总队火灾调查专家现场复原,起火部位上方的三相四线 供电线有4处断开点(由南向北依次编号为1~8号熔痕),最北端的断开点位于起火点处,经公安部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检验,8号熔痕(最北端断点)中有火前电热作用形 成的熔痕。该鉴定结论也印证了经过综合分析所直接认定的起火原因的正确性。

喷泉 危险不只是漏电 第5篇

特邀嘉賓 张小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喷泉水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

警 惕

不是啥喷泉都能靠近!

喷泉肇事备忘录:

1、2013年7月,13岁的泰州男孩小明在喷泉边玩耍时不慎跌落池中,对他进行施救的母亲和消防员先后被电击晕。切断电源后,落水一小时的小明被救起,但已没了呼吸。

2、2013年7月,上海市一外籍男子遛狗时,为拉出跑进景观池的宠物犬,后被发现触电溺水,经医生全力抢救后仍不治身亡。

3、2012年10月,武汉市一名12岁少年到喷泉池捡球时,意外遭遇电击倒在池中。正在一旁执勤的保安下水施救,同遭电击,其他保安关掉喷泉将两人救出水池。最终,少年获救,而那位见义勇为的保安却不幸身亡。

4、2009年8月,海口市一名6岁男孩在商厦门前广场喷泉池玩水时触电身亡。经过调查确认喷水池内右侧的一盏射灯漏电,经测量发现水面电压为110伏,把池内的水放干后,测量漏电射灯处的电压为220伏。

5、2007年5月,上海宝山区一广场发生悲剧,两名韩国留学生在喷水池戏水时因漏电触电身亡。

专家解读

绝大多数喷泉只可远观

其实对于喷泉来说,最大的安全隐患还在于被大家忽略了的“漏电”危险,尽管有些喷泉池外围已经明确标有“请勿靠近”的警示标识,仍旧难以挡住人们与喷泉亲密接触的脚步。

还是那句话,对于一些明显有电泵设施的喷水池,咱还是站在池子外面老老实实地看看就行了。

另一方面,在合法正规的游泳池和游乐场所中供游客近距离玩耍的戏水喷泉池,都是可以达到安全标准的,所以您大可以放心玩耍。

不过需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绝大多数喷泉都是只可以远远观赏的,如果想近距离与水亲密接触的话,一定要到正规开放的游泳场馆内哦。

警 惕

水柱瞬间杀伤力极强!

喷泉肇事备忘录:

1、2011年8月,武汉5岁女童亮亮在音乐喷泉中玩耍,没想到巨大冲力的水柱喷出,亮亮被冲伤阴道,下体不停流血。经过连夜手术抢救,亮亮才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

2、2008年6月,12岁的女孩被公园内音乐喷泉的水柱冲起,瞬间摔倒在地,鲜血顿时不停地从下身流出 。据诊断:孩子主要伤在下身,强大的水柱击裂了孩子的阴道深处,动脉击破、处女膜破裂……

3、2007年8月,家住合肥10岁男孩小波跑进喷泉池玩,突然间水柱冲天而起,小波躺在喷泉中动弹不得。经诊断,小波腹部受到撞击,体内结肠有一道约3公分的穿孔。

4、2006年8月,19岁的张雨不知不觉跑到了音乐喷泉的主喷区,这时音乐达到了高潮,高压喷泉一下子击中了她的下身,将她向上冲起后又抛了下来:水柱自下体冲入体内,阴道被冲穿,肠子被冲断……

5、2005年5月,昆明的10岁小男孩被音乐喷泉所吸引,就在水柱喷涌的间隙凑到喷泉孔,结果被猛然喷出的水柱伤了左眼,鲜血直流。

专家解读

千万远离喷泉的出水口

烈日炎炎,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群孩子在广场上突然喷起的水柱中嬉笑打闹,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十分危险的。这种喷泉我们称之为“旱喷泉”,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水池,水柱直接从地面冲出,有些水柱力度不是很大,突然打在身上除了会吓一大跳之外,大家通常一笑而过,而有些压力很强的水柱就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了。通常情况下,1公斤的压力可以冲出10米高的水柱。

另外,也有重庆的消防安全专家指出,一般喷泉的水是通过潜水泵高压输送上来的,如果是大型喷泉,水柱冲击到半米高时,水柱速度约为每秒20米,产生的冲击力能达到25公斤左右。

所以,在此我们提醒大家,在玩耍时,尽可能远离喷泉的出水口,在进入之前,了解水柱的喷射高度——高度越高,水泵的压力也就越大,相应的也就加大了给身体造成伤害可能。

专家释疑

喷泉为何会漏电?

如今出现很多喷泉漏电伤人的案例,究其原因,都是一些喷泉的漏电保护措施没有做到位造成的。比如潜水泵的电线由胶带固定,胶带脱落或老化就容易造成漏电事故,另外还有的喷泉没有安装水下接线盒,以及控制柜的断电保护开关失灵等。

而且,现在很多喷泉都是露天的,经过季节更替风吹日晒之后,一些裸露在外的喷泉电线和潜水泵都会受到相应磨损,如果相关单位在运行之前不进行严格的定期检修,就很容易出现漏电的情况,酿成伤亡惨剧。

一般情况下,按照正规的方法设计安装并进行定期保养的喷泉,可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喷泉从设计方面来说,主要由电源、潜水泵、管道、喷头、控制柜等5个部分组成。喷泉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电后,水流通过潜水泵形成水压,然后经由水管输送至喷头形成水柱喷出。

虽说潜水泵本身带有380伏的电压,不过它又由3根火线、1根地线组成,而且,地线不但要与地面连接,还要与水下接线盒相连,所以在地线安装好之后,如果出现漏电情况,电流就会经由地线导到地面。而这,也是喷泉的“保险”之一。

而喷泉的另外一层保险就是:几乎所有的正规的喷泉都应该通过控制柜进行控制。一旦喷泉出现漏电情况,控制室内的中控开关就会进行自动断电处理。

不过话说回来,再保险的措施也都有个“万一”,所以,在此我们也要提醒广大市民,由于很多景观喷泉都是通电设备,潜水泵也安装在水中,为了咱自身的安全,千万不要进入喷泉水池内玩耍。

游泳池里的喷泉安全吗?

另外,除了公园里、小区中那些“请勿靠近”的景观喷泉之外,我们还能见到很多备受孩子们欢迎的戏水设施,比如游乐园、游泳池中各种卡通造型的喷泉,对于这些喷泉,我们其实并没有必要“闻之色变”。

因为很多近距离的戏水喷泉采用的都是离心泵,也就是电机放置在水外,这样的设计避免的漏电的可能,安全系数也就大大提高。

另外,如果没有使用离心泵的话,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可供人们近距离接触的喷泉电压为12伏,这也是在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中人体的安全电压。

提个醒儿

喷泉水其实真挺脏!

关于水质带来的安全隐患,虽说不如前两种那么触目惊心,不过也是不容忽视的。抛开危及生命的方面不谈,很多人与喷泉近距离接触的做法其实十分不卫生。有不少人都认为喷泉的水是很干净的,在里面痛痛快快地嬉笑打闹一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也是大家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我们说,喷泉池中使用的水,人体非全身性接触的水景景观用水是三类景观水,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是四类景观水、雨水或者经过处理的中水,运行一段时间后,水里就会存在一些细菌,再加上反复循环利用(如果设置了水处理设备还好一些,如果没有这个环节),这喷泉水的洁净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在此,也提醒好在喷泉池边儿上泡脚的人们,为了咱自己的卫生,脚丫子就别往池子里伸了。若是您的皮肤有破损或者过敏情况,就更得谨慎行事了。

另外,由于很多喷泉池都是水泥地面,难免会有破损,赤脚进入水池的话也要小心被池中的异物割伤。

还有就是要看好自家的孩子,有些淘气的好奇宝宝们看到喷出的水柱会不自觉地喝一口,或者在玩儿水的时候无形中让喷泉水流入口内,这也是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的。

试论井下漏电的原因、危害及预防 第6篇

1井下漏电的原因

1.1电缆或电气设备的原因

1.1.1敷设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使正常运行时系统对地的绝缘电阻降低而造成漏电。

1.1.2开关设备长期使用,接线板潮湿可能造成漏电;其内部元件或导线因某种原因使绝缘恶化、导线头碰壳也会造成漏电。

1.1.3长期使用的电动机因绝缘受潮、绕组散热不良等原因,绝缘材料变质、老化而造成漏电。此外,电动机内部接头脱落,一相导线接触金属外壳而导致的漏电也较常见。

1.1.4真空开关未使用阻容保护,在分断时易产生过电压,使电动机的绝缘瞬间击穿而造成漏电。

1.2因安装施工不当引起漏电

1.2.1电缆施工接线错误,如误将相线与地线相连,通电后就会发生漏电。

1.2.2电缆与设备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封堵不严,压板不紧,运行或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或松动,使相线与金属外壳直接搭接而漏电。

1.2.3橡套电缆悬挂方法违反规定,采用铁丝或铜丝悬挂,时间一长就可能漏电。

1.2.4开关或其他电气设备的内部接线错误或接线头松脱碰壳,当合闸通电时便会漏电。

1.3因管理不当引起漏电

1.3.1由于管理不严,电缆被埋压或脱落浸泡于水沟中,造成其散热不良或受酸性水的侵蚀,时间一长将使绝缘老化而漏电。

1.3.2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

1.3.3电动机因长期被煤石堵塞风道,通风不良造成发热使绝缘受损而漏电。

1.3.4已受潮或遭水淹的电气设备,未经严格的干燥处理和对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又投入运行,极有可能漏电或导致其他电气故障。

1.4因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

1.4.1工人工作时,劳动工具(锹、镐、钎等)易将电缆割伤或碰伤而造成漏电。此外,采掘机械移动时,供电电缆受到拉、挤、压、绞等作用,也可能造成漏电。

1.4.2冷、热补的橡套电缆和浇灌的电缆接头由于线芯连接不牢固、绝缘浇灌不均匀,以及硫化热补或冷补质量低劣,在运行期间容易发热,使油和绝缘胶往外渗漏,严重时就会漏电。

1.4.3开关设备检修后,残留在开关内的线头、金属碎片等未能清扫干净,或将小零件、工具等忘在开关内,此时如碰到相线,送电后就会发生漏电。

14.4检修电气设备时,停送电操作错误、带电操作或施工不慎,可能造成人身触及一相而漏电。

1.4.5开关分、合闸时,因灭弧机构有故障造成电弧熄灭困难、电弧接触外壳而漏电。

1.5因意外事故引起漏电

1.5.1井下电缆常因顶板冒落、矿车掉道、支柱倾倒等意外机械事故被损伤而导致漏电。

1.5.2井下电缆因短路故障造成局部对地绝缘损坏,当处理故障后未经对地绝缘电阻测定而恢复送电时,就会发生漏电。

1.5.3采、掘头面的电气设备离头面太近而受到炮崩,造成设备损坏或绝缘破坏,也是导致漏电的一个原因。

2井下低压电网发生漏电的危害

煤矿井下低压电网大部分在采区,环境恶劣,工作人员和生产机械比较集中,电网若发生漏电,将导致以下危险:

2.1引起人身触电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工作人员接触外壳就会导致人身触电事故。此时入地电流的一部分将要从人体流过,其数值大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工作人员触及刺破橡套电缆外护套而暴露在空气中的芯线是一种更严重的人身触电,此时入地电流大部分流经人体,因而对人员的危害性更大。

2.2引起瓦斯及煤尘爆炸我国大部分煤矿都有瓦斯和煤尘爆炸的危险,当井下空气中的瓦斯或煤尘达到爆炸浓度且有能量达到0.28 mJ的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当电网发生单线接地或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时,在接地点就会产生电火花,若此时电火花具有足够的能量,就可能点燃瓦斯或煤尘。

2.3使雷管无准备引爆漏电电流在其通过的路径上会产生电位差,漏电电流的数值越大,所产生的电位差就越大,如果电雷管两端引线不慎与漏电回路上具有一定电位差的两点相接触,就可能发生电雷管无准备爆炸的事故。

2.4烧损电气设备,引起火灾长期存在的漏电电流,尤其是两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漏电电流,在通过设备绝缘损坏处时将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绝缘进一步损坏,甚至使可燃性材料着火燃烧。

2.5引起短路事故长期存在的漏电电流及电火花使漏电处的绝缘进一步损坏,最后危及相间绝缘而造成短路,形成更大的电气故障,对矿井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6严重影响生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一旦电网发生漏电,就必须停电处理。漏电故障的处理少则数小时,多则达几个班,因而严重影响生产,降低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停电使局部通风机停转,通风恶化,形成瓦斯积聚,反过来又威胁矿井安全。

3预防井下漏电及人身触电的措施

井下漏电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类电气事故的发生。结合煤矿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应立即更换。

3.2井下电缆应悬挂整齐,避免出现“挤、压、埋、淋、砸、崩、摩”现象。采煤工作面要避免乳化泵站高压管路工作状态下窜动时与电缆产生的摩擦,掘进头的电气设备要重点防护,避免电绞钢丝绳摩擦电缆,迎头电机负荷线要加装护套,防止机械损伤,严禁炮崩电气设备。

3.3严格规范接线工艺,确保电气密封,防止因洒水防尘时造成电气内部受潮而漏电。

3.4加强手持式电动工具把手的绝缘,在把手上再加一层绝缘套,以形成双重保护。

3.5严格按章作业,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票制度,避免因误操作而引起人身触电和其他电气事故。

3.6使用可靠的保护接地系统,利用漏电保护装置及时切断漏电故障线路的电源,防止人身触电和故障的扩大。

关于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原因分析 第7篇

在进行漏电保护器误动作原因分析之前, 首先应掌握其工作原理 (以单相漏电保护器为例) :漏电保护器检测的是剩余电源, 即通过零序互感器对被保护回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进行测定, 判断对地泄漏电流即剩余电流, 并在其二次回路感应处电压信号, 经过电子放大器放大。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给定值时, 漏电脱扣器立即动作, 开关切断电源, 从而起到了漏电保护的作用。下面对施工中常见错误进行分析:

1 中性线和保护线混用、混接的错误

图1中L表示相线, N表示中性线, PE表示保护线。如图所示只要灯2一开则该图中漏电保护器中的零序互感器就会检测出灯2由PE线导出的电流, 即相线与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相量和远大于零, 因而漏电开关跳闸, 当灯不开时, 若插座外接设备漏电, 漏电开关也能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本图改进措施是将灯2接PE线的一端改接至N线上。

图2的错误在于将中性线同时当作保护线使用, 其结果是当插座外接设备漏电时, 由于漏电电流返回经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所以漏电开关不跳闸。其改进措施是增设一根专用保护线, 插座的接地端子应可靠接人保护线。

图3的错误在于将中性线当作保护线使用, 同时将保护线当作中性线使用, 其结果是当插座外接设备一起动, 漏电开关就跳闸, 而当插座外接设备不运转只是漏电时, 漏电开关反而不跳闸。其改进措施是将在插座处N和PE的接线对调。

2 中性线接地位置不当的错误

图4的错误在于将漏电开关零序电流互感器之后的中性线重复接地, 由于接地点处存在沿地导通的杂散电流, 有可能造成漏电开关合不上闸, 这种事故也可能由于中性线对地绝缘太低而形成。其改进措施是:漏电开关之后的中性线不应作重复接地, 同时应保证中性线与地保持一定值的绝缘电阻具体数值取决于所选定的漏电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值。

3 无考虑滤波电路对地杂散电流的错误

如图5所示, 当在电子设备或通信设备供电回路中采用漏电开关时, 因某些电子设备或通信设备为防止干扰, 本身带有或外接有滤波线路, 滤波线路往往要求接地而不是接零, 因此, 通过滤波线路的接地点和电源N线的接地点形成对地杂散电流回路, 导致漏电开关合不上闸, 其改进措施是变更滤波线路接地点至零序电流互感器前, 具体线路如图6所示。

漏电原因 第8篇

(一)漏电火灾危险性及造成漏电的因素

电气线路或设备绝缘损伤后,在一定的环境下,对靠近的物质(穿线金属管、电气装置金属外壳、潮湿木材等)会发生漏电,使局部物质带电,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触电,产生火花,电弧、过热高温等而造成火灾。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即碰壳短路时,电流将设备外壳、保护接零线(保护接地线)、零线(大地)形成闭合回路,通常漏电电流将很大,会使熔断器动作而切断电源。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的存在(如熔断器规格可能人为加大数倍或被铜丝代替、接地装置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地的阻较大、接地线接地端子连接不牢、保护装置失灵或设置不合理等)会使过流保护装置起不到过流保护作用,这样漏电一旦发生,将持续存在,导致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多漏电火灾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漏电引起火灾的原因

1. 漏电电流引起火灾。

漏电故障点通常情况下接触会不实,似接非接,导致接触电阻较大,使过流保护装置难以动作,同时会在故障点处产生电弧。据测,仅0.5A的电流的电弧温度可超过2000℃以上,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

2. 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的接线端子处连接不实,引起火灾。

相线与零线接线端子连接不实,设备工作不正常,可以及时发现处理,而保护零线或地线的接线端子连接不实,电阻过大,设备照常工作,故障点则不易被发现。一旦漏电,由于故障点接头太松或腐蚀等,出现高阻,造成局部过热,连接端子处产生高温或电弧,能够引燃周围可燃物质,或者烧坏电器插座、开关等,引燃木质底座,这是较为常见的漏电起火形式。

3. 漏电电压引起的火灾。

漏电持续发生后,由于电流不能流散,而导致找阻力小的另一回路通地,会沿保护接零线(接地线)传导使所有与之相连的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带有对地电压,这时就可能向邻近低电位的水暖管、煤气管等金属构件飞弧成为起火源,仅20V的维持电压就可使电弧连续发生,同样能引燃周围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气管飞弧,就可能击穿管壁,造成煤气泄漏引起火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压的传导,漏电点与起火点不一定一致。

4.

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的线径如果选择过小,当通过较大的漏电电流时,线路温升较快,同样也能引起火灾。

(三)漏电保护器应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使用条件不对。

漏电保护器应符合我国有关规范规定的使用条件,首先检查漏电保护器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是否满足要求。进口产品如没在我国检测、认证,可能会出现此类问题,例如,美国压为110V,频率为60Hz, 符合美国标准的漏电保护器不一定符合中国标准,如果使用了此类漏电保护器,将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2. 选择漏电保护器的类型不正确。

根据检测信号情况,漏电保护器可以分为电流型和电压型,由于电压型的漏电保护器对接地要求苛刻,因此很少采用。通常使用的漏电保护器为电流动作型,它检测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内各导线电流的向量和,因此电流型漏电保护器也叫做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结构特点,漏电保护器可以分为电磁式和电子式。根据动作时间的长短,漏电保护器分为快速动作型和延时型。根据耐冲击电压能力,漏电保护器分为普通型和冲击电压不动作型。根据使用场所和条件的不同,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相应的类型。设计人员很少考虑这一点,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般来说,漏电保护器的防护等级应与使用环境条件相一致。当电源电压波动较大,或在高温或特低温环境中,应选用电磁式漏电保护器。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应选用冲击电压不动作型漏电保护器。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的漏电保护器。用于防止电气火灾的漏电保护器,应选用延时型的漏电保护器。

3. 单极漏电保护器的误用。

图1 (a) 为漏电保护器错误用法,相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中性线不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较大 (相电流) ,导致漏电保护器脱扣装置动作,漏电保护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严禁使用单相单极一线式的漏电保护器。

图1 (b) 所示,相线与中性线均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平时流过相线与中性线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向量和为零,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当电气设备发生相线碰壳故障时,流过相线上的电流大于中性线上的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向量和不等于零,漏电保护器脱扣器动作,切断故障回路,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

图1 (c) 与图l (b) 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图1 (b) 为单极二线式漏电保护器,图1 (c) 为二极二线式漏电保护器,它们都能对人身或设备起到保护作用.两者适用于单相22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既适合TN接地系统,又适合TT接地型式。

4. 三相漏电保护器的误用。

类似地,图2 (a) 为三相漏电保护器的错误用法,只有三根相线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而中性线不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下面分两种情况分析:第一种情形,如果三相负荷完全平衡,则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向量和为零,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当其中一相相线发生碰壳故障,则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向量和不为零,漏电保护器动作,漏电保护器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三相三极漏电保护器仅适用于三相负荷完全平衡的电气设备。第二,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向量和不等于零,而且其向量和较大,导致漏电保护器脱扣装置动作,漏电保护器合不上闸,保护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电气设备,严禁使用三相三极漏电保护器。

图2 (b) 所示,三根相线与中性线均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平时流过相线与中性线上的电流向量和等于零,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当电气设备发生相线碰壳故障时,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向量和不等于零,漏电保护器脱扣器动作.切断故障回路,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

图2 (c) 与图2 (b) 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图2 (b) 为三相三极四线式漏电保护器.图2 (c) 为三相四极四线式漏电保护器,它们都能对人身或设备起到保护作用,两者适用于三相四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既适用于TN接地系统,又适用于TT接地型式。

5. 没能正确地考虑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正常泄露,造成电保护器误动作。

这类问题比较常见,具有普通意义。这里面有元件质量的问题.也有设计选用不当造成的。【例】试分析住宅中普通插座回路使用30mA漏电保护器的合理性:对于一个家庭,同时使用三台固定式I类家用电器的可能性比较大。它们的正常泄漏电流最大为3.5mA.则家电正常泄漏电流为3*3.5=10.5mA。另设该回路总长为50m,导线为BV-2.5,则线路正常泄漏电流为0.0552=2.60mA。因此,该回路总的正常泄漏电流I△1=10.5+2.6=13.1mA。得:I△1≥k2I△1=4*13.l=52.4mA。因此,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的漏电保护器不能满足要求,会造成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甚至在潮湿的南方有可能合不上闸。

显而易见,上述分析比较保守,因为有些住户某一时段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数量不止3台,该回路正常泄漏电流会更大,造成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同样,下列情形也容易造成漏电保护器的误动作:(1)医疗电气设备用的10 (6) mA漏电保护器;(2)潮湿场所用的15~30mA漏电保护器;(3)游泳池、喷水池、水上乐园、浴室等照明回路用的10mA漏电保护器。

上述应用均为规范所规定的,但是其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以医疗设备用的10mA漏电保护器为例,其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只有5mA。也就是说,5mA以下的漏电电流才能保证漏电保护器不动作,这个要求太苛刻了,几乎不可能实现。而漏电保护器的误动作会造成医疗设备供电可靠性大打折扣,有时对患者是致命的。

6. 消防设备采用漏电保护。

消防设备一旦发生漏电切断其电源,会造成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消防设备不应设漏电保护,如果要装设,只能装设报警式的漏电保护器,不作用于切断电源。常见的问题是地下室中的消火栓泵、喷洒泵等潮湿场所的消防设备,根据规范规定,潮湿场所应设漏电保护,有些设计人员错误的将潮湿场所的消防设备也装设漏电保护器。

7. 使用安全电压供电的电气设备采用漏电保护。

安全电压足以保障人身安全,再设漏电保护器没有必要,经济上也是不合理的。

8. 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电气设备采用漏电保护。

使用隔离变压器的电气设备其设备外壳一般不接地,以免与原系统分不开,选不到隔离的作用。图3为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电气设备采用漏电保护器的示意图。相线与中性线均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正常情况下,流过相线与中性线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向量和为零,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当电气设备发生相线碰壳故障时,由于电气设备不接地,流过相线上的电流仍然等于中性线上的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电流的向量和仍然等于零,漏电保护器脱扣器不动作,无法切断故障回路。因此,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电气设备没有必要采用漏电保护器。

9. 防止电气火灾的漏电保护器的误用。

一般建筑物中,接地故障多于相间短路,而接地故障中电弧性短路又占多数,它是一种不完全的接地放障。其最显著特点是故障回路阻抗大,故障电流小,其值不足以分断短路保护电器,使故障同路不能及时切除。但是,故障电流足以引起火灾。

1 0. 漏电保护器的分级保护。

为了缩小发生人身电击及接地故障切断电源时引起的停电范围,漏电保护器的分级保护一般分为两级。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协调配合,安装在电源端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低灵敏度延时型的漏电保护器,而安装在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应为高灵敏度快速型的漏电保护器。

延时型的漏电保护器只适用于间接接触保护。I△n>30mlA,其延时时间优先值为0.2, 0.4, 0.8, 1.0, 1.5, 2s。国际上通用的将延时型漏电保护器用选择性标志S来表示,因此选择漏电保护器应注意此标志。

(四)火灾的防范措施

1. 装设漏电保护器。

现行的低压配电系统中设置的保护接零和过流保护装置等措施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漏电火灾的发生,因此,在建筑物电流总进线处应设置专用于防火的漏电保护器。为防止大面积停电,在电源总配电箱和用户开关箱中应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和额定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 合理选择保护接零(保护接地线)及设计接地电阻。

保护接零及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选择必须经过计算确定,并用碰壳短路电流校核。其接线端子必须可靠连接,不允许有松动,要经常检查其连接质量。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4Ω,如用电设备的容量较大,熔体熔断电流也较大时,应增加接地线截面或并联接地体以充分减小接地电阻值,增大漏电短路电流,从而有利于保护装置动作。

3. 实施等电位联结。

漏电保护器对于单相220V线路只提供间接接触保护,同时还存在因机件磨损、接触不良、质量不稳定寿命较短等因素而导致动作失灵的种种隐患,不能单独成为一种可靠的保护措施,因此尚应实施等电位联结,才能有效地消除漏电的电气线路或设备与低电位的金属构件之间电弧、火花的产生,即消除漏电电压引起火灾的可能。以达到均衡建筑物内电位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易燃易爆场所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加强设计审核。

对建筑内的配电系统,各有关部门应在对电气设计进行审核时依据相关技术严格把关,对于建筑内部装修工程应严格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其电气安装应经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投入使用,尽量从源头上杜绝漏电火灾的发生。

摘要:阐述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电击事故的措施, 也是防止因漏电引起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当电气线路中的漏电电流越过允许值时, 漏电保护器可以自动切断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但是漏电保护器在应用中存在许多错误和误区, 如果不能很好地引起人们的重视, 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关键词:漏电火灾,漏电保护,接地故障,保护接零

参考文献

[1]中国航空业规划设计工研究院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第三版) [P].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漏电保护器误动与拒动原因的分析 第9篇

1 线路各相对地漏电电流大小不一致与各相实际动作电流的关系

(1) 根据漏保工作原理, 低压台区漏保检测及显示的电流是被保护低压三相四线线路的电流矢量和, 而非标量和。即线路各相对地无漏电或各相对地漏电一样大时显示为零, 也就是说若每相漏电电流都为100m A (一样大) 时, 检测显示的矢量和电流为零。即Ia+ib+ic=0。此时, 漏保各相实际动作电流等于额定动作电流。

(2) 若只有A相对地产生漏电, B、C相为零时, 漏保显示的矢量和电流为该相漏电电流值, 这一相实际动作电流会小于额定动作电流, 而其他二相实际动作电流会大于额定动作电流。当有二相或三相同时对地漏电时, 此时显示的是三相漏电电流矢量和不为零, 也不为某一相最大值。例如, 对地漏电A相是100m A, B相50m A, C相50m A时, 则检测显示的矢量和电流为50m A。

由此可知当三相都有不同程度漏电电流时, 每相所需实际动作电流不一样。假若漏保设定动作电流值为300m A, 则A相实际动作电流需250m A, 小于额定动作电流300m A, 而B、C相实际动作电流约323m A, 大于额定动作电流300m A。也就是为什么会在额定电流测试下出现B、C拒动, 同时正常运行相 (A相) 易出现频繁跳闸现象, 即各相灵敏度相差很大。

2 中性线 (零线) 重复接地对漏保运行产生误动与拒动

(1) 拒动。当零线发生重复接地时 (见图1) , 产生的三相漏电电流矢量和电流IΣ地 (动作电流) 会有一部分电流I1经大地、重复接地点、零线流回配变中性点 (R1) , 而经大地、中性点接地线至配变中性点 (R2) 电流I2减少, 使漏保零序互感器检测电流减少, 致使线路在发生额定动作电流时发生拒动。具体拒动条件与重复接地电阻 (R1) 大小有关。

(2) 误动。当正常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或单相负荷较大时 (见图2) , 会有一个较大的电流IΣ, 其中I1电流经零线流回配变中性点 (R1) , 同时会有一个I2电流经零线重复接地点、大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极 (R2) 流回变压器中性点。

I2电流会被漏保零序互感器检测, 当正常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或单相负荷较大时, I2会达到额定动作电流值, 漏保就会跳闸, 即误动作, 这就是常见的开启较大功率单相电器时漏保误动故障现象。

3 结束语

别让充电变成了漏电 第10篇

影响业绩

刘英是公司策划部的职员,为了让自己的职场未来多一份保险,她报班参加了财会课程的培训。

为了能尽快掌握培训的内容,刘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費在了上面。她不但花费了全部的业余时间,而且连工作时间也没有放过。因为需要赶时间参加培训,她经常请假早退;领导交给她的工作,她总是在部门经理三番五次的催促下才匆匆完成,而且工作质量很差,很多时候都需要返工。

刘英的这种“充电”不仅大大影响了工作,而且也使她的业绩急剧下滑。一年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便不再与她续签。公司两百多人,被拒绝续签的只有刘英一人。刘英非常郁闷,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勤奋刻苦地在充电,可是,为什么效果却适得其反呢?到最后,自己居然把工作都混丢了!

小贴士:充电的时候,一定要估算好时间和精力。当充电和工作有冲突的时候,应该“重工作”而“轻充电”,不要因为充电而影响工作。

影响升迁

陈浩是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研发人员,虽然技术过硬,但是,他的外语口语较弱,所以陈浩想通过“充电”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于是,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口语提高班”。培训时间是每天晚上八点以及周末全天,但是,研发部工作比较繁忙,常常需要加班。为了不影响自己充电,陈浩经常请事假。这样,一向非常重视研发的老总前来视察工作的时候,经常发现陈浩“缺席”。经过询问,才知道陈浩“请事假”了。“事假”请多了,老总对陈浩就有些失望,觉得他不能够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工作。

不久,研发部经理升任为副总,尽管前任经理力荐陈浩担任部门经理,但是,老总却提拔了另外一名员工。老总的解释是“陈浩的私人事情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领导整个部门的工作”。当得知自己是因为“充电”而与“升迁”擦肩而过时,陈浩的肠子都悔青了。

小贴士:充电的时候,不能因为自己是资深员工就掉以轻心。作为资深员工,因为充电而影响工作,看在情面上,老总不会太计较,但是,牵涉到提拔员工的时候,老总一般不会考虑“事假”多的员工。在公司人事变动、升迁提拔的关键时期,最好不要选择“充电”。

影响锻炼

陈卉是一家公司的行政部文员,多年来,工作一直认真敬业。老总想让她多多锻炼,于是,经常给陈卉分派各种重要的工作。因为陈卉只是大专学历,她很为自己的学历感到自卑,于是她就在一所大学的教育学院进修本科,每个工作日的晚上以及周末白天都去上课。为了不耽搁上课,陈卉就经常“早退”去学校。

因为经常请假,很多重要的工作老总都不再交给陈卉去做了,因为担心她时间和精力不够而把重要的工作弄砸。见行政部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田美琪工作很是努力,部门经理就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这个新员工去做。

小贴士:“充电”固然重要,但在职场中“真枪实战”的锻炼更加重要。一定要珍惜那些锻炼的机会,也许正是这个机会,就可以指引你到达更高处。

影响忠诚

叶伟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员工。公关部就是“救火队”,当公司的形象遭到误解或者受到同行的刻意丑化时,一定要及时做好危机处理,维护好公司的形象以及其他利益。

身为公司的“救火”队员,叶伟经常请假去一所培训机构学习工商管理。老总知道后,很是失望,觉得叶伟没有责任心,对待公司不忠诚。于是,老总找了个理由,把叶伟调到了仓库当保管员,工资下降了将近一半。

小贴士:作为公司的员工,老总自然希望下属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因此,不要明目张胆地请假去“充电”,可以利用节假日的时候为自己补充能量。在单位里,要尽量向领导展示出自己“忠诚”的一面。

漏电原因 第11篇

关键词:剩余电流,漏电电抗,误动作,向量,三角函数

0 引言

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诞生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漏电火灾、人身触电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起初的剩余电流型的漏电保护器是基于剩余电流的幅值来进行保护的,而且以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居多,但成本较贵。目前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大部分都转向电子芯片作为主控制单元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由于基于剩余电流幅值的保护方法存在漏电保护死区,为克服死区现象漏电保护开始向鉴幅鉴相式保护方法发展,近年来由于电子芯片技术的发展,鉴幅鉴相式剩余电流保护方法得到了应用,有效地消除漏电保护器的死区问题。虽然这种保护方法能够消除保护死区现象,但是它的保护特性主要是依赖剩余电流的变化,并不能任何情况下都能准确地反应现实中剩余电流变化的原因和选取漏电线路[1,2,3,4,5]。

1 剩余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按原理来讲,剩余电流的大小可以看成是所有的漏电电流的向量和,因此可知,剩余电流的幅值是小于等于漏电电流的幅值加和。而且当且仅当所有的剩余电流的向量为同相位时才有剩余电流的幅值与漏电电流的幅值加和相等。进而可以看出,仅仅采用剩余电流幅值保护的方法不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漏电流的大小,这就是剩余电流保护的死区现象。由于单片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对于该问题可以通过用单片机采集相角和幅值两个参数来确定漏电流的大小是比较方便和可行的,这就是鉴幅鉴相式剩余电流保护方法。

剩余电流保护不是没有缺点的。对于单相漏电,如果采用直接剩余电流保护会存在保护死区,而采用鉴幅鉴相式剩余电流保护,当漏电负载被切除时也会被认为是一次漏电,虽然消除了死区但是又增加了新的干扰源。而这一点在三相四线制的剩余电流保护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三相漏电流合成向量的角度范围是0~2π,发生的任何剩余电流变化是由单相漏电引起的还是由于三相引起的是无法知道的,也不可能知道是因为切除了漏电负载引起的剩余电流变化还是因为有新的漏电负载接入了线路。这时当剩余电流变化时,仅由剩余电流幅值和相角这两个参数是不能够判断出漏电负载是如何变化的,而只是能够给出曾发生了一次漏电变化。由图1(a)、(b)对比可以看出当B相阻性负载切除部分漏电负载后,在剩余电流方向上使Irc的幅值增大。如果该值达到剩余电流动作的门限值就会引起一次误动作。Ila、Ilb、Ilc分别为ABC三相的漏电流,Irc为三相合成的剩余电流,Irc'、Ilb'分别为变化后的三相合成的剩余电流和B相变化后的漏电流。

2 基于剩余电流和漏电阻抗的漏电保护方法

2.1 单相保护

对于漏电阻抗的大小在理论上是比较好计算的。在式(1)中U是取自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Irc是用零序电流互感器取自火线与零线的剩余电流,Yrc就是漏电阻抗。当有剩余电流变化Irc△产生时,则说明有Yrc△接入线路。对于Yrc△来说,除非是人为接地,否则Yrc△的实部是存在的。而且对于漏电故障来说是比较好检测出Yrc△的实部的。

当Yrc△的实部为正则说明有漏电接入,则Yrc△为接入的负载,如果漏电值达到了保护动作值,保护器跳闸。如果说Yrc△的实部是负数,说明线路中切除了某一漏电负载,即使是达到了漏电保护动作值也没有必要动作。再有,电力系统中电压是存在波动的,笔者认为可以将Irc△整定到额定电压下,这样即使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电压降低也能对漏电负载在恢复到额定电压下产生的漏电做出预判。

2.2 三相保护

对于三相四线制的保护要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要比单相复杂得多。在三相四线制中剩余电流是三相的剩余电流的向量和,而要直接测出各个相的剩余电流是没有办法办到的。这给三相剩余电流保护也带来很多干扰因素,不能够准确地动作,甚至是不动作。因此准确判断漏电故障的原因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只通过线路电压与电流是不能够测出每一相的漏电阻抗的,但是对线路稍作改动后(如图2),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是可以测出三相的并联漏电阻抗的。

该测量方法实现的原理如下:Zl1、Zl2、Zl3代表的是漏电阻抗,Zd是接地电阻,U1、U2、U3代表的是三相电源的ABC三相的电动势。图2电路中T的存在主要改变电路的状态从而可以得到一个建立方程的条件。T的这种接法改变了中性点的电压,也改变了漏电阻抗两端的电压,而对于单相和三相的用电负载的端电压而言并没有改变。根据剩余电流等于各个分支漏电的向量和可以得出式(2)和式(3)两个等式。

K闭合前

K闭合后

由式(3)-式(2)得式(4):

发生漏电时有

式中:Ud、Ud'是K闭合前后Zd两端的电压,Ud△是Zd在K闭合前后的电压差。在图2中,T的二次侧一端与中性线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Z是接地阻抗,则通过式(7)可以求出所需参数UdΔ、Ud。

Ud可以通过高内阻抗传感器在中性线与Z的一端相连测出,而Ik可以直接测出。由公式(5)、(6)、(7)可以计算出刚刚接入线路的漏电导纳Y△(Z△)。因此可以知道导纳角大小。当分别用三相电压与该导纳相乘,得到的漏电电流与实测剩余电流变化量相位和幅值最为接近,则认为漏电即为该相产生,否则认为是非单相漏电。与单相保护的识别方法一样,得到的Y△实部如果为正则是有漏电产生,而为负时则说明线路中切除了漏电负载。当漏电同时发生在两相时,如A与B两相时,还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分别求得该两相的漏电阻抗大小,进而可以求出这两相各自的剩余电流大小。具体的实现方法如方程组(8)的推导过程。

方程中U1直接代入幅值U1是因为本文取该向量为坐标系的参考零角度向量。如果系数行列式的值不为零该方程就会有唯一解,而通过计算得出,只要U1、U2不等则方程组一定有唯一解。应该注意的是,当计算结果中出现了Y1、Y2的向量角度任何一个超出了-π/2~π/2范围则说明合成向量并不在U1、U2的夹角之间,所以要换下一个电压向量区间,直到两个导纳值都满足要求。对于三相同时漏电而言,采用该方法也是可以检测出漏电并联阻抗的变化的,但是由于缺少独立条件所以并不能用方程求解出各相的漏电值的大小。

2.3 开关K的操作动作与保护逻辑分析

漏电开关在投入运行后,所保护的故障类型大多是突发性的。如人体触电,树枝等异物搭接在裸露线路上。这类故障的暂态过程不会很长,一般在2~5周波时就基本稳定。因此采集漏电信息应选在3个周波以上[6]。在标准中规定,直接接触保护最大分段时间为0.1 s,而直接保护使用在单相线路中,选用三个周波后采集信息仍是满足要求的。对于间接接触保护,大多是用在三相系统中,与单相保护不同的是需要动作一次开关K,但是对于间接保护要求在给定的保护剩余电流值动作时间小于0.2 s,这样的要求即使K动作时间也是完全可以达到要求的。2倍的额定动作漏电流标准中规定应小于0.1 s,5倍的额定剩余电流时动作时间小于0.04s,这两种情况的剩余电流值都很大,不可能是由于切除漏电负载而引起的,因此可以不做判断直接采取分断动作。

3 向量参数的采集方法

在计算中电压电流是通过传感器采集得到的。但是采集的时候得到的数据都是波形的瞬时值(如图3),不能直接用于计算。以往向量参数的采集最常用的方法是捕捉过零点和波形的幅值,通过这两个参数就构成了一个向量。该方法简单,需要找过零点,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度,响应速度较慢,当波形变化后不能及时地修正采集结果。这里采用的是三角函数两点采样法,只需稍做计算便可以实现采集向量参数的功能,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同理

式中:U为电流电压的幅值;I、U为电流电压的向量值;i1,u1是第一采样时间的电流和电压瞬时值;i2,u2是第二采样时间的电流和电压瞬时值,由公式(9)可以得出当测定一个已知频率的正弦波,只需要采集该波形上相隔π/2两点就可以确定一个向量。当以电压为参考向量(即使电压的向量的角度为零)则有式(11)成立。

式中,Irel为电流相对电压的向量。这样按照式(10)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上面用到的所有的参数相对参考向量U的向量值。

4 结论

(1)本文分析了剩余电流保护的原理,并从原理入手分析了可能发生误动和拒动的原因。

(2)提出了基于剩余电流和漏电阻抗的方法,在理论上克服了鉴幅鉴相式保护方法中不能分辨负载投切状态的弊端,能够进一步减小剩余电流保护的误动作,从而在理论上达到了只针对接入性剩余电流产生而动作,而对切除剩余电流保持不动作。

(3)该方法能够测出三相的并联阻抗,给配电网络维护提供了绝缘参数信息,为电力工作人员检修提供参考。

(4)本文采用了基于三角函数的向量数据采集方法,方法简单且计算量小,易于编程计算。

参考文献

[1]田萍果,刘文汉.解决漏电保护的死区问题[J].生命科学仪器,2008,6(4):37-39.TIAN Ping-guo,LIU Wen-han.Solving the problem of non-protective area in electric leakage protection[J].Science Mosaic,2008,6(4):37-39.

[2]吴慎山,苏本庆,谢鸿凤,等.漏电检测与智能鉴相漏电保护器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53-55.WU Shen-shan,SU Ben-qing,XIE Hong-feng,et al.Study on electric leakage and electric leakage protective instrument[J].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5,33(1):53-55.

[3]李开成,刘建锋,黄海煜,等.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式漏电保护器的研制[J].继电器,2008,36(8):64-67.LI Kai-cheng,LIU Jian-feng,HUANG Hai-yu,et al.Research on digital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of MSP430[J].Relay,2008,36(8):64-67.

[4]赵建文.零序有功电流选线的新型漏电保护[J].继电器,2003,31(4):55-57.ZHAO Jian-wen.The design of new leakage protection using the active component of residual current as method of faulted line selecting[J].Relay,2003,31(4):55-57.

[5]王仕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与保护选用[J].继电器,2007,35(23):70-72,76.WANG Shi-kun.The types of grouding and protective selection of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J].Relay,2007,35(23):70-72,76.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