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研学活动反思范文第1篇
由于有了上节课的教训,所以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先复习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原想着学生对两位数退位减法掌握的应该不错了,这毕竟是一年级下期学过的,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上台演板的三个学生没有一个做对的。我有点失望,按耐住心中的郁闷耐心的讲了做题方法,或许是过了一个假期,孩子们都忘了。经我一点拨,他们恍然大悟的样子,为新知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明白书上的两种做题方法,我举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我有10个苹果,第一天吃了2个,第二天吃了3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提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的,有提还剩多少个苹果的?学生的思路很开阔,可能是生活中接触的多了,很快就想出了两种解题的思路,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秋游研学活动反思范文第2篇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简要的介绍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描述了秋天的天空和的田野的美丽景象。全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秋景图。我在上这一课时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自己了解到有关秋天的特点,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当提到果园的景象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发言,将果园里葡萄,苹果的样子颜色味道叙述的很细致,在孩子的眼里,秋天也是很美的。再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插图充分起到服务学习的作用。学生仿佛去了一个新的世界,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课堂气氛自然很活跃。其次,在讲第
二、三小节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已学习,并且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开始我还在犹豫,二年级学生自己提学生提问能行吗?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做法,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老师,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我正好顺着问题讲下去,我也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已解决,如: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什么是一望无边,马上同学的理解就是没有边,看不到头,还举了田野的稻子,一眼看上去就看不到田埂,哈哈,多聪明的孩子啊!在这节课上让许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思考问题,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讲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利于孩子思维的迅速发展。
秋游研学活动反思范文第3篇
1.知识目标:知道外出游玩带什么物品,了解出行安全常识。 2.情感目标:通过感受秋天外出游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的文明行为。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按顺序上下车,游玩时不单独行动,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2.培养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旅游景点、每人一张白纸和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到哪里游玩过,谁能讲给我们听一听?游玩时心情怎么样?现在,秋高气爽、果实成熟,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游玩的好季节,你们想去秋游吗?这节课我就带你们秋游去。(板书:秋游去)
二、秋游去哪里
1.秋天这么美丽迷人,在我们美丽的高青秋游要去哪里呢?谁能把你收集到的结果说一说。指名回答。
2.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家乡秋游的好去处,我也收集了一些景点图片,我们一起欣赏。
3.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打算秋游去哪里呀?指名说。 4.老师这里有一些景点:芦湖公园、文昌阁、黄河...(出示景点图片)过几天,我们将要到刘春去看祖国的母亲河黄河。
三、秋游带什么
师:要去秋游,你们准备带些什么呢?(板书:物品)
1.小组讨论,再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果去秋游,我们想带些什么?带多少才适量呢?
2.请你说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好吗?
3.评选“最佳出游准备奖”,请学生把设计出行物品的清单写在纸上,可以是文字加拼音或加图画的纪录,全班一起来评选,评选条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a. 秋游去哪里? b.秋游去干什么?
c.自己想带的物品有没有可能找到? d.父母是否同意?
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准备的物品以及选择这些物品的理由,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在全班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评出获“最佳出游准备奖”小组。
4.小结:出游时我们要穿上轻便的衣服和鞋子,带上适当适量的东西,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板书: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
四、集体出游注意什么
师:集体出游要注意很多问题,(板书:注意)接下来我们做一个闯关接力的游戏,闯关成功说明你们知道注意什么,老师才能带你们去秋游。
1.全班分成6个组,每组负责把守一道关(见教材46-47页),围绕闯关内容,小组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老师做补充。问题如下:
a. 秋游出发前要检查什么?
如:水是否够,衣服、鞋是否合适等。 b. 乘车时注意什么?
如:上下车守秩序、互相谦让等。 c. 游玩时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如:和集体一起活动,掉队的应急措施等。 d. 大家在一起游玩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帮助? 如: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 e. 怎样保护旅游景点的环境? 如:不乱丢垃圾等。
f. 秋游完,回家的路上,应注意那些交通安全?
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
2.每个组推荐2至3个同学闯关,其他同学把守本组负责的关口。 3.闯关的同学走到第一道关口,回答问题,守关的同学做裁判,全部答对进入第二关,没能答全时,该组这名同学被罚下,其他成员继续依次闯关。
(被罚下的同学,可以在其他组同学没能答全时,补充正确答案,再加入闯关。)
4.最后,看哪组闯关同学全部过关、安全回家,则获得"小小旅行家"奖。教师给予奖励。
5.出示挂图,观察图中有几个地方同学做得不对,谁能找到?(指名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爱护环境。
五、教师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2.今天的秋游就到这,记住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做一个文明游客。
六、板书设计: 秋游去
秋游研学活动反思范文第4篇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以“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为培养目标,实施主体性德育,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自主、自律的学生文化。树立安全第
一、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意识,树立他们的团队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原则
1、坚持教育性原则。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每次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2、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交通、饮食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数量,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教育。活动由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承办,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参与全程管理。
3、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学校公布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和收费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且由学校和家长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费用收支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
4、坚持食、宿、学统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活动中
1 学校将统一安排就餐、住宿、学习等活动,保证卫生、安全、适用、节约,防止追求豪华、舒适,杜绝铺张浪费。
5、坚持长效性原则。研学旅行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学校将不断充实研学旅行目的地,形成序列化,以达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连续性,长效性。
6、坚持全员参与原则。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适当照顾。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家长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
四、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4月份)
(1)成立马村镇中心小学研学旅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黄义海
副组长:常春灿、邓焕珍、倪晓、丁瑞青、任现伟
成员:楚秀平、胡彦彦、靳南、马秋杰、胡慧敏、胡龙翔、索焕云、韩小兴
(2)召开家长座谈会、师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
2、考察调研阶段(4月份)
2017年研学旅行活动在高年级组织开展,采取分散开展活动的方式,确立五到六个活动目标地,建立专人负责联络制,必要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确定该点的详细计划及活动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确定研学旅行目标地及方案。
3、制定活动计划阶段(5月份)
根据学校确定的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地及方案,由目标地负责人组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包括活动名称、立意、行程安排、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人员分组等各项内容,为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志愿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活动指南,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4、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批5月295月31日
第二批6月19日21日
5、总结交流阶段(
9、10月份)
2 (1) 结束研学旅行活动,参加活动的各班级要做好总结,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总结交流。学校把学生的成果汇编成册,与全体学生及全体家长分享。
(2)每个目标地的负责人总结成果,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师生反响不好的研学旅行目标地,服务质量跟不上的旅行社实行淘汰制,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高品质。
马村镇中心小学 年3月24日
秋游研学活动反思范文第5篇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以“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为培养目标,实施主体性德育,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自主、自律的学生文化。树立安全第
一、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意识,树立他们的团队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原则
1、坚持教育性原则。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每次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2、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交通、饮食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数量,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教育。活动由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承办,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参与全程管理。
3、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学校公布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和收费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且由学校和家长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费用收支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
4、坚持食、宿、学统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活动中
1 学校将统一安排就餐、住宿、学习等活动,保证卫生、安全、适用、节约,防止追求豪华、舒适,杜绝铺张浪费。
5、坚持长效性原则。研学旅行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学校将不断充实研学旅行目的地,形成序列化,以达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连续性,长效性。
6、坚持全员参与原则。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适当照顾。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家长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
四、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4月份)
(1)成立马村镇中心小学研学旅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黄义海
副组长:常春灿、邓焕珍、倪晓、丁瑞青、任现伟
成员:楚秀平、胡彦彦、靳南、马秋杰、胡慧敏、胡龙翔、索焕云、韩小兴
(2)召开家长座谈会、师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
2、考察调研阶段(4月份)
2017年研学旅行活动在高年级组织开展,采取分散开展活动的方式,确立五到六个活动目标地,建立专人负责联络制,必要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确定该点的详细计划及活动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确定研学旅行目标地及方案。
3、制定活动计划阶段(5月份)
根据学校确定的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地及方案,由目标地负责人组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包括活动名称、立意、行程安排、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人员分组等各项内容,为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志愿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活动指南,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4、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批5月295月31日
第二批6月19日21日
5、总结交流阶段(
9、10月份)
2 (1) 结束研学旅行活动,参加活动的各班级要做好总结,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总结交流。学校把学生的成果汇编成册,与全体学生及全体家长分享。
(2)每个目标地的负责人总结成果,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师生反响不好的研学旅行目标地,服务质量跟不上的旅行社实行淘汰制,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高品质。
马村镇中心小学 年3月24日
秋游研学活动反思范文第6篇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以“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特长明显、身心健康”为培养目标,实施主体性德育,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自主、自律的学生文化。树立安全第
一、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意识,树立他们的团队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原则
1、坚持教育性原则。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每次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2、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交通、饮食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数量,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教育。活动由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承办,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参与全程管理。
3、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学校公布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和收费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且由学校和家长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费用收支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
4、坚持食、宿、学统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活动中
1 学校将统一安排就餐、住宿、学习等活动,保证卫生、安全、适用、节约,防止追求豪华、舒适,杜绝铺张浪费。
5、坚持长效性原则。研学旅行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学校将不断充实研学旅行目的地,形成序列化,以达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连续性,长效性。
6、坚持全员参与原则。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适当照顾。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家长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
四、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4月份)
(1)成立马村镇中心小学研学旅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黄义海
副组长:常春灿、邓焕珍、倪晓、丁瑞青、任现伟
成员:楚秀平、胡彦彦、靳南、马秋杰、胡慧敏、胡龙翔、索焕云、韩小兴
(2)召开家长座谈会、师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
2、考察调研阶段(4月份)
2017年研学旅行活动在高年级组织开展,采取分散开展活动的方式,确立五到六个活动目标地,建立专人负责联络制,必要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确定该点的详细计划及活动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确定研学旅行目标地及方案。
3、制定活动计划阶段(5月份)
根据学校确定的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地及方案,由目标地负责人组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包括活动名称、立意、行程安排、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人员分组等各项内容,为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志愿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活动指南,确保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4、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批5月295月31日
第二批6月19日21日
5、总结交流阶段(
9、10月份)
2 (1) 结束研学旅行活动,参加活动的各班级要做好总结,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总结交流。学校把学生的成果汇编成册,与全体学生及全体家长分享。
(2)每个目标地的负责人总结成果,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师生反响不好的研学旅行目标地,服务质量跟不上的旅行社实行淘汰制,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高品质。
马村镇中心小学 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