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煤矿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煤矿企业高效生产的基础。煤矿事故不仅对煤矿员工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害,还会对煤矿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此,为了把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上一个台阶,有必要研究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不安全行为;对策
1 煤矿安全管理概述
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就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系列相关要素和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为了保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确保煤矿职工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有必要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应该是实时的、全程的、全面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核心。 煤矿安全管理的要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要素。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人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2 煤矿事故的原因
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正在逐年下降,但是煤矿事故仍时有发生,从横向来看,我国安全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0年中国的煤炭总产量为32.4亿吨,在全世界原煤产量中占45%左右,但是,因煤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在全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中占70%左右。煤矿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2.1 煤矿企业特殊的生产条件容易引发事故
我国煤矿生产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威胁、作业环境及条件恶劣,作业点多、面广、线长、流动性大、预见性差、技术和装备更新慢等特點,这些都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因素。
2.2 人的不安全行为
对煤矿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定义。孙林岩(2001)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提高系统风险性的人因失误。王泰(2005)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产生的失误。陈洪等(2005)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包含故意违章、设计不合理、管理欠缺在内的人为失误。研究表明,事故的96%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但根本原因还是与管理政策、监督、培训等有关。
3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差的原因,除了煤矿企业特殊的生产条件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容易引起事故外,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煤矿安全管理手段主要是事后管理,事故发生以后再进行管理,这处于煤矿安全管理的第一个阶段,这种事后管理的方式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2)对煤矿安全管理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一是目前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不够,不能对煤矿安全生产实施有效监督。二是目前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三是对事故的处理不够严厉,有些事故被隐瞒。
(3)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很大比例,而在我国煤矿生产中,从业人员普遍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而且没有经过系统合理的培训,所以会降低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误操作的概率及发生事故的几率明显增加。
4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策略
(1)煤矿安全管理的手段从事后管理改为基于风险预控的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识别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别危险源产生风险的大小,对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终把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消除,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2)实行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将责、权、利统一的过程,煤矿中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作业标准都要严格明确,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责任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加强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来说最为重要。
(3)对煤矿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应由专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对煤矿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监督监察,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煤矿职工的素质,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云刚,王恩元.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07(8):32-34.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70-73.
[3]任玉辉.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控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4]王敬阳.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5,(5).
[5]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群体性同化倦怠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010.
[6]吴晓煌,付建华等著.煤矿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1-30.
[7]李晋平.煤矿安全管理方法新探[J].煤炭经济,2000,9(5):12-16.
培训煤矿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以煤矿安全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维技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技术网络模式在煤矿安全虚拟现实系统的应用,结合三维技术和虚拟现实演示流程开发了三维技术网络平台。该系统在开滦唐山矿的实际应用表明,现代化网络技术和三维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安全演示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将煤矿事故率降为最低。
关键词:三维技术;煤矿安全;虚拟现实
Key words: 3d technology; coal mine safety; virtual reality
煤矿安全事故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煤矿生产的困难开题,而违章、违规操作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煤矿安全虚拟现实系统科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生产矿工安全行为能动性。随着三维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安全虚拟现实手段也得到了莫大的改变。三维技术是声音、图像、图形以及文字等媒体在三维技术程序集成下,以人机交互、数据处理为一体的新型信息技术。煤矿安全虚拟现实中三维技术网络模式的实现,能够大大提高煤矿安全效率、降低安全成本,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煤矿安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局面。本文利用三维技术开发了煤矿安全虚拟现实系统,以《煤矿安全规程》为基础,实现了大量事故案例、操作规程以一身的虚拟演示。
1 煤矿安全三维技术网络数据分析
在煤矿安全三维技术虚拟现实系统中存在着非格式化数据和格式化数据,媒体数据具有时序性、分散性以及复合性等特点。一段音频、一幅三维技术图像包含一定意义的同时还是构成三维技术数据的二进制数据,且视频含义要高于数值和符号。文献中关于煤矿安全虚拟现实系统的数据特点归纳为:
1)时序性,数据的时序性直接关系到信息实体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处理数据或显示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时序性,同时要保证信息单元之间的同步性。
2)分散性,不同的设备和三维技术分散存储着相关数据,同时异构数据的管理和存储也在相关设备中进行,因此,三维技术源数据的存储方式和介质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
3)复杂性,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与之相关的三维技术网络系统数据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动画、视频、图像、图形、音频以及文本等数据,在这些复杂数据的基础上,三维技术系统还会将某些单元信息通过组合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了复杂对象。
2 煤矿虚拟现实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则
在煤矿员工实际安全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技术网络虚拟现实体系及系统,以煤矿井下实际生产现场描述为开端,逐渐将流程引入到典型事故案例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章、规程上;结合三维技术虚拟现实呈现方式实现人性化界面设计,煤矿安全虚拟现实系统以井下实际生产场景为背景,视觉效果好、界面友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维技术使用者对三维技术水平的要求;利用先进的GPI和网络数据接口实现现有媒体数据和三维技术网络系统的无缝连接,处理现有的标准化数据,轻松采集现场画面,实现了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如图1所示。
2.2 三维技术系统硬件配置
煤矿安全虚拟现实系统的三维技术由工作站或三维技术构成;数据输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视频捕捉设备、音频捕捉设备、数字化扫描仪、三维技术键盘;数据输出设备包括:激光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数码摄影、扫描仪、触摸屏以及三维技术显示器;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光盘、硬盘等。如图2所示。
3 媒体类型、运行环境及实例
3.1 媒体类型及运行环境
煤矿安全虚拟现实系统的文件数据量大、类型繁多,编辑方式和数据获取手段各不相同,影响三维技术系统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为源数据品质和质量。如表1所示。
1)文本,文本是占用系统资源小、包含信息量大是三维技术系统中常用的信息载体。三维技术系统中文本的获取方式为文字识别、扫描仪扫描、声音时识别输入、手写收入以及键盘输入等。
2)数字音频,三维技术数字音频的采集和获取方式为模拟转换器(A/D),通过Windows系统下的专业音频采集软件或录音机可实现声音的数字化采集。其中,影响数字音频采集质量的两个最主要参数为采样频度和精度。在WAVEEDIT软件中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编辑出适合三维技术网络用户需求的特效声音和常规音效。
培训煤矿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应急培训是应急救援行动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进一步适应矿山生产安全管理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增强应对和防范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培训时间:
2011年1月10至1月13日
三、培训地点:
新疆昕昊达公司采选厂会议室
四、培训人:
五、参加人员:
六、具体内容:
(一)事故灾难辨识。井下冒顶、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滑坡及坍塌,尾矿库溃坝、严重超载、物体打击等引发重特大事故的潜在危险。
(二)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三)应急处理原则。预防为主、区域防范、分级管理、紧急处置原则;政府统一领导指挥,部门各自分工负责,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紧急抢救、安全抢救、以及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四)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指导、协调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五)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公司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公司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各部门充分发挥自救作用。
(六)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应对矿山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八)应急反应及预案启动程序
1、 报告程序:掌握基本的危险和风险评价技术;了解危险物质的基本术语以及特性;掌握危险源的基本控制操作和基本清除程序;了解自身的作用和责任;了解所涉及到的危险源特性;基本事故控制技术及必需的应急资源;熟悉事故现场安全区域的划分等。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
2、 救援程序
① 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② 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性质,作出明确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布置救援任务。
③ 各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按各自的分工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
④ 发生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⑤ 卫生部门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及时抢救伤员,保障救护所需药品和器材的供应。
⑥ 物资供应组应当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应、运输和提供特种装备。
⑦ 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安全生产部门决定应妥善保护的区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和救援工作。
七、组织指挥体系、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由指挥中心指派熟悉事故现场情况的有关领导组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全面负责现场救援指挥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向县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需要外部力量增援的,报请指挥中心协调,并说明需要的救援力量、救援装备等情况。
2、由公司安全生产科牵头,设备科、技术科、办公室等部门配合,组织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信息汇报工作。
3、事故调查小组主要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配合上级调查组开展对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4、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专家组:①对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②参与非煤矿山事故救援方案的研究;
③研究分析事故信息、事故情况的演变和救援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④ 事故防范措施建议;对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八、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成员
1、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事故调查组 组长; 成员:
3、矿山应急救援总指挥:
副总指挥:
昕昊达公司采选厂安全生产科
培训煤矿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判断题(每题10分)
1、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方法主要包括物探、钻探、化探、抽水试验四种。()
2、钻井时发现煤层松软、孔内水压、水量增大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拔出钻杆。()
3、探放水中的“三线”是指积水线、巷道中线、探水线。()
4、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5、水害应急预案内容应当具有简单性、可操作性、针对性。()
二、单选题(每题10分)
1、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应当( )年进行修订并每年进行( )次救援演练。
A、1,1B、1,2C、2,1
2、( )是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A、地质科长B、总工程师C、技术科长
3、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A、50%B、60%C、70%
4、《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要求防探水钻孔必须有单孔设计。设计必须符合( )的要求。
A、《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B、《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C、《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5、《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要求矿井( )进行一次防治水排查,并有排查分析记录。
培训煤矿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煤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企业,对推进社会建设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也是需求大国,对煤炭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较大,但是由于煤炭赋存条件比较复杂,很多自然灾害与之并存,导致开采难度加大,危险程度增高,加之其他不确定安全危险因数,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率高,因此如何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事故,保证职工生命安全,是摆在广大煤矿生产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
一、要提高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安全生产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治才能久安,因此必须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一要抓好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工作,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更是如此。要想长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光靠以人官人的方法,因为人不但有惰性而且精力有限,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使人人都知道制度,人人都遵守制度,人人都按制度办事,形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制度建立了,就要抓好执行和落实工作,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要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不仅是口号,更是责任义务,要逐级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的责任、压力、义务分解到基层、个人,使各级都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由此可见抓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施工质量,施工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关,严考核,严验收,杜绝伪劣工程,消灭不合格产品,提高工程质量,从源头上减少隐患,消除事故。四要加强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要做到程序化、规范化,现场每一道工序环节、任务、每一处设备物品,都要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标准、程
序进行操作、管理,严禁违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五要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无问题要及时处理,因此隐患排查治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煤矿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检查的频率、广度、深度、力度来达到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目的。六要提高员工素质,人是安全工作的主题,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具备一批高素质能干、会干、且干得好的员工队伍,对提高矿井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大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自主保安能力,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识险除患的能力。七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制度约束,而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把制度变为自觉,把制度变为无形,这要不断加强职工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的修养觉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把遵章守纪切实变为自觉行为。八要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对减少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套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能够防止事故发生,阻止事故扩大,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预测全面,措施完善,机构健全的安全预警机制。
二、要加强基础技术管理、提高矿井装备水平
安全生产科技先行,要想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就得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矿井装备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设备的保障。首先要培养吸纳一批生产技术骨干,配足配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达到业务精、技术强、水平高。其次要抓好日常技术基础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规程、图纸、资料、数据、台帐的设计、编写、填绘、收集、整理、审核、批复工作,要提升档次水平,提高业务质量。达到针对性高、操作性强、实用性好。第三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技术工作要紧跟现场,指导好现场生产施工,技术工作要有先进性、超前性、安全性,使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第四要不断引进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改善矿井装备水平,提高矿井抗灾减灾能力。一是要提高危险源的
识别监测监控能力,在预测到有隐患地点安设监测监控设备,时刻掌握隐患变化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二是要不断完善改进矿井装备,安装使用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安全性能可靠的设备,提高矿井安全水平;三是要借鉴推广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如支护工艺、生产工艺、作业流程等好的经验做法,用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三、贯彻“安全第
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立足安全发展、强化现场管理完善责任落实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不断提升人、机、物的安全以“安全文化”为灵魂坚持“以人为本” 为核心。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应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培训煤矿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填空题(30分)
1、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 安全技术培训),未经( 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 进行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 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3、入井人员必须戴( 安全帽)、随身携带(矿灯)和(自救器),严禁携带(烟)和(火),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非井下工作人员,未经(矿长批准)严禁入井。
4、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 )制度。
5、严禁任何人员在井下( 乘坐)矿车和(爬登)矿车。
6、出入井必须走(人行道 )道,提升巷道禁止( 行人 )。井下工作人员和检查人员如需在提升巷行走或工作时,必须经(生产矿长 )批准。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制度。
7、煤矿企业必须与每位职工签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劳动合同 )。并按规定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8、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是指(水灾、火灾、煤尘、瓦斯和顶板 )
9、煤矿企业必须给每一位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并定期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
10、煤矿上常说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 违反劳动纪律、 违章操作)
二、选择题(15分)
1、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人员,必须是(B)
A无病无残B身体健康C妇女、儿童D成年人
2、任何人在井下发现危险预兆时,都要立即汇报(D)
A矿长B技术员C队长D当班班长
3、临时下井和外来人员下井,必须学习(B)
A煤炭法B安全管理制度C劳动法D作业规程
4、每一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B)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A1B2C3D5
5、职工有权制止(B)作业,拒绝()指挥。
A正确B违章C违纪D违反
6、每一矿井必须采用(B)通风。
A自然B机械C压入式D抽出式
7、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 D),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D)。
A10%5%B20%1%C10%0.5%D20%0.5%
8、工资应当以(A)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A货币的形式按月B货币的形式按年C实物的形式按月D实物的形式按年
9、农民工外出务工需要办理的证件是( C)
A 身份证 暂住证 B就业证婚育证C身份证 暂住证 就业证
婚育证D介绍信
10、当工作地点出现危险情况时,职工有权(A),当险情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A)。
A立即停止作业、拒绝作业B下班升井C继续工作、正常生产
三、判断题(15分)
1、只要是井工开采的煤矿,井下一定有瓦斯。y
2、瓦斯广义是指所有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气体。y
3、瓦斯检测检查是预防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方法。y
4、人力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后方,当后方有情况时可以放飞车。n
5、井下放炮的时候是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时间。y
6、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工作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增大、顶板来压等现象时是井下突水的预兆。y
7、井下发生火灾时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y
8、井下不能随意拆卸矿灯的原因是:拆卸矿灯时产生的电火花能够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y
9、采掘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y
10、煤矿企业可以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必为井下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支付保险费。n
四、简答题(40分)
1、简述本矿有关斜井行人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
(1)、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2)、必须上下班,无特殊情况
2、 简述本矿井下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3、从事煤矿井下工作时,为什么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