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普通话音变教案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9
1

普通话音变教案范文第1篇

情境:晓明在地铁上和妈妈打电话

A: 妈,我快到了挤死我了。

B:急什么?不着急,我们还有时间。

A:我是说挤死了!地铁上人很多!

B:

疑问:为什么会有上述理解上的障碍?

解答:汉语中第三声的发音不是固定的,在不同情况下具体的发音是不同的。

一、两个第三声连读:

1.大多数情况下,即第三声单独念,或者在词语、句子末尾,第三声发原调的音,如:

游泳 苹果 滑雪

2.两个第三声连读的时候,第二个第三声变调为第二声。

稿(gǎo)纸(zhǐ) 读作gáo zhǐ

早(zǎo)点(diǎn) 读作záo diǎn

鼓(gǔ)掌(zhǎng) 读作gú zhǎng

3.当第三声在非第三声前读半三声,只读第三声的前半下降部分,不读后半上升部分,发音听起来像第二声。

好听 美好 雨衣

简单 火车 打折

厨房 本来 语文

二、三个第三声连读:

1.前两个第三声变成第二声:

管理者 展览馆 洗澡水

选举法 水彩笔 手写体

2.根据词义划分为两个单位再按照两个第三声连读的规律变调:

米老鼠 买雨伞 打草稿

小两口 老古董 好整理

汉语声调中,第三声是最难的,建议对外汉语教师讲完第

一、

普通话音变教案范文第2篇

培训对象:化学学院本科生、信息专业本科生 培训时间:2010年10月15日至2010年10月17日 总课时:16

学习《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的有关内容

测试分三级六等,百分制

测试包括四项内容:

1.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2. 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3. 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4. 命题说话(请在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限时3分钟,共40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考前培训授课教案

1 16课时大致这样分配:

概说2课时、基础知识一3课时、基础知识二3课时、朗读3课时、说话3课时、综合练习2课时 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第1节课:概说

(一) 第2节课:概说

(二) 第3节课:基础知识一

(一) 第4节课:基础知识一

(二)

第5节课:基础知识一

(三) 第6节课:基础知识二

(一) 第7节课:基础知识二

(二) 第8节课:基础知识二

(三)

第9节课: 朗读

(一) 第10节课:朗读

(二) 第11节课:朗读

(三) 第12节课:说话

(一)

第13节课:说话

(二) 第14节课:说话

(三) 第15节课:综合练习

(一)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考前培训授课教案

2 第16节课:综合练习

(二)

普通话音变教案范文第3篇

教案

三年级 2017.09.15

普通话的认识,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形式:分组自由讨论发言,各组进行发言比赛 准备工作:

1)选定两个主持人,发音清晰,普通话标准,活泼开朗。主持人负责整个过程的主持,组织讨论和发言。

2)同学们选出三个同学作为发言评判团,负责对各个小组的发言评分,发言一次加2分,各个发言分开给分,满分为10分,评判团再根据发言的水平态度给分。发放做好的评分表细说评分标准。

3)选出一同学负责统计发言评判团的分数,取其平均分,并在黑板上记分。

4)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组5人,各小组指定一小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发言。 5)同学们自行了解一些普通话的知识。 过程:

一:普通话知识知多少?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

1)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什么意思?“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

2)什么叫做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是?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4)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二:自由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讲普通话? 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发言。

主持人适当给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因果证明题,要寻找论据,无论是事例论证还是道理论证,无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还是自己所知道的故事,无论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还是必要性,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只要你的发言可以让我们认识我们要讲普通话就可以。(自己所知的有关普通话的故事,对我们写作的影响,和同学的交流)

(主持人总结)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中山,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三:自己为什么不讲普通话?对普通话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四:自我评价:自己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如何?自己决定如何提高? 五:学习普通话舌头操学习饶口令:读好饶口令。加分

1、 5分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2、5分:山上有座白庙,地上有只白猫,白发老公公掉了一顶白帽,白猫叼着白帽跑进一白庙。

3、4分: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4、7分: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5、8分;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

十、十

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

6、10分: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7、10分:蓝教练是女教练,吕教练是男教练,蓝教练不是男教练,吕教练不是女教练。

8、10分:蓝南是男篮主力,吕楠是女篮主力,吕教练在男篮训练蓝南,蓝教练在女篮训练吕楠

六、总结

语言美是文明礼貌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说好普通话,还要能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比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普通话音变教案范文第4篇

一、轻声

(一)轻声的定义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二)轻声的作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 xiōng di(指弟弟)兄弟 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对头 duì 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 duì 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神气、商量、丈夫.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如:地道(di第四声dao第四声)《地道战》是一部反映我抗日军民抗日故事的电影,电影中与日本鬼子的斗争在地道是展开。

地道(di第四声dao平舌) 不错啊!北京土话说的还挺地道!

照应(zhao第四声ying第四声)文中这两段是相互照应的关系。

照应(zhao第四声ying平舌)两人一块出门,相互好有个照应。

东西(xi 一声,指方向)在野外,看日出日落是辨别东西方向最基本的方法。

东西(xi 轻声,指物品)人家在医院里躺着,好歹也该买点东西去看看啊!

兄弟(di 第四声)好兄弟!咱人穷志可不能短啊!

兄弟(di 轻声)我说兄弟,你这样的带这么多钱出门可得注意着点。

对头(tou 二声)对头!你这个答案和我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三)轻声的规律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如:行啊、好吧、去吗、他呢。

⑵助词“着、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如:大的、写了、买得起、看过、朋友们、勇敢地。助词读轻声,这些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词都读轻声。

⑶词缀读轻声像“头”“子”“们”这些词缀(附加的构词成分)也都读轻声.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那边、地下。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说说、想想、跳跳,谈谈

⑹叠词读轻声,叠词中的第二个字音也都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奶奶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出去、进来、回来

8、单纯词读轻声。在我们汉语里,有些词如“玻璃”“枇杷”“萝卜”“骆驼”“胳膊”“疙瘩”等,其中两个字彼此不能拆开,一拆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些词中的后一个字也往往读轻声。例如:明白 暖和 葡萄 知道 事情 衣服 眼睛

二、儿化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而来。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 ”,如“花儿”写成huār。

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如:“号码儿”(hàomǎr)中的“码”,虽然儿化了,但韵母还是a;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如:“树根儿”(shùgēnr)中的“根”( gěn),儿化后,它的韵尾n丢失,实际读成了shùgēr。由于儿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这样,有些音节本来是不同音的,却变成同音的了。如“针”和“枝”是两个不同音的字,儿化之后,成了“针儿”和“枝儿”,变成读音相同的了。普通话的韵母除了e、er不能儿化外(ueng一般也不儿化),其他韵母都可以儿化。

儿化的主要作用是:

表示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女孩儿、红花儿。 形容细小、轻微的状态和性质。例如:一点儿、小米儿。 确定词性。兼作动词、名词或兼作形容词、名词的词,儿化后确定为名词词性。例如:盖--盖儿、尖--尖儿。

区别词义。例如:儿(脑袋)--头儿(带头的、领导人)、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的粉末或指毒品海洛因)

三、变调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只读上声的前一半,后一半消失。如:首先、祖国、广大、耳朵。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如:手表、古典、美好、理想。

(一)“一”的变调

“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如:

一道、一次、一定、一致、一律、一晃、一动、一并、一刻、一路 “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如:

在阴平前:一般、一端、一经、一边 在阳平前:一时、一群、一条、一团 在上声前:一举、一早、一手、一体 “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如: 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学一学

(二)“不”的变调

“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 “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如: 不会、不但、不论、不必、不变、不是、不信、不料、不愧、不错 “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如: 好不好、行不行、看不清、打不开

(三)“啊”的变调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

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如下: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a、o、e、e、i、ü时,读音变为ya,汉字写作“啊”或“呀”。例如:

是他啊! 要注意节约啊! 真多啊! 要好好学习啊! 多新的车啊! 好大的雨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含ao、iao)时,读音变为wa,汉字写作“啊”或“哇”。例如:

在哪儿住啊? 真好玩啊! 大家跳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读音变为na,汉字写作“啊”或“哪”。例如: 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时,读音变为nga,汉字仍写作“啊”。例如: 大家唱啊! 认真听啊! 往上冲啊!

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后元音-i时,读ra,汉字仍写作“啊”。例如: 这是一件大事啊! 快吃啊!

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是舌尖前元音-i时,读[za],汉字仍写作“啊”。例如:去过几次啊! 他才十四啊!

附件1:

普通话必读轻声词语表

a爱人 案子 b 巴掌 把子 把子 爸爸 白净 班子 板子 帮手 梆子 膀子 棒槌 棒子 包袱 包涵 包子 豹子 杯子 被子 本事 本子 鼻子 比方 鞭子 扁担 鞭子 别扭 饼子拨弄 脖子 簸箕 补丁 不由得不在乎 步子 部分

c 裁缝 财主 苍蝇 差事 柴火 肠子 厂子场子 车子 称呼 池子 尺子 虫子 绸子 除了 锄头 畜生 窗户 窗子 锤子 刺猬 凑合 村子

d 耷拉 答应 打扮 打点 打发 打量 打算 打听 大方大爷 大夫 带子 袋子 耽搁 耽误 单子 胆子 担子 刀子 道士 稻子 灯笼 提防 笛子 底子 地道 地方 弟弟弟兄 点心 调子 钉子 东家东西 动静 动弹 豆腐 豆子 嘟囔 肚子 肚子 缎子 对付 对头 队伍 多么

e 蛾子 儿子 耳朵

f 贩子 房子 份子 风筝 疯子 福气 斧子

g 盖子 甘蔗 杆子 杆子 干事 杠子 高梁 膏药 稿子 告诉 疙瘩 哥哥胳膊 鸽子 格子 个子 根子跟头 工夫 弓子 公公 功夫 钩子

姑姑 姑娘 谷子 骨头 故事 寡妇 褂子 怪物 关系 官司 罐头 罐子 规矩 闺女 鬼子 柜子 棍子 锅子 果子蛤蟆

h 孩子 含糊 汉子 行当合同 和尚 核桃 盒子 红火 猴子 后头 厚道 狐狸 胡琴 糊涂 皇上 幌子 胡萝卜 活泼 火候 伙计 护士

j 机灵 脊梁 记号 记性 夹子 家伙 架势 架子 嫁妆 尖子 茧子 剪子 见识 毽子 将就 交情 饺子 叫唤 轿子 结实 街坊 姐夫 姐姐 戒指 金子 精神镜子 舅舅 橘子 句子 卷子

k 咳嗽 客气 空子 口袋 口子 扣子 窟窿 裤子 快活 筷子 框子 困难 阔气 l 喇叭 喇嘛 篮子 懒得 浪头 老婆 老实 老太太 老头子 老爷 老子姥姥 累赘 篱笆 里头 力气 厉害利落 利索 例子 栗子 痢疾 连累 帘子凉快 粮食 两口子 料子 林子 翎子 领子 溜达 聋子 笼子 炉子 路子 轮子 萝卜 骡子 骆驼

m 妈妈 麻烦 麻利 麻子 马虎 码头 买卖 麦子 馒头 忙活 冒失 帽子 眉毛 媒人 妹妹 门道 眯缝 迷糊 面子 苗条 苗头 名堂名字 明白 蘑菇 模糊 木匠木头 n 那么 奶奶 难为 脑袋 脑子 能耐 你们 念叨 念头 娘家 镊子 奴才 女婿 暖和 疟疾

p 拍子 牌楼 牌子 盘算 盘子 胖子 狍子 盆子 朋友棚子 脾气 皮子 痞子 屁股片子 便宜 骗子 票子 漂亮 瓶子 婆家 婆婆 铺盖

q 欺负 旗子 前头 钳子 茄子 亲戚 勤快 清楚 亲家 曲子 圈子 拳头 裙子 r 热闹 人家 人们认识 日子 褥子

s 塞子 嗓子嫂子 扫帚 沙子 傻子 扇子 商量 上司 上头 烧饼 勺子 少爷 哨子 舌头 身子 什么 婶子 生意 牲口 绳子 师父 师傅 虱子 狮子 石匠 石榴石头 时候 实在 拾掇 使唤世故 似的 事情 柿子 收成 收拾 首饰 叔叔 梳子 舒服 舒坦 疏忽 爽快 思量 算计 岁数 孙子

t 他们 它们 她们 台子 太太 摊子 坛子 毯子桃子 特务 梯子 蹄子 挑剔挑子 条子 跳蚤 铁匠 亭子 头发 头子 兔子 妥当 唾沫

w 挖苦 娃娃 袜子 晚上 尾巴 委屈 为了 位置 位子 蚊子 稳当 我们 屋子 x 稀罕 席子媳妇 喜欢 瞎子 匣子 下巴吓唬 先生 乡下 箱子 相声 消息 小伙子 小气 小子 笑话 谢谢 心思 星星 猩猩 行李 性子 兄弟 休息 秀才 秀气 袖子 靴子 学生 学问

y 丫头 鸭子 衙门 哑巴 胭脂 烟筒 眼睛 燕子 秧歌 养活 样子吆喝 妖精 钥匙 椰子 爷爷 叶子 一辈子 衣服 衣裳 椅子 意思 银子 影子 应酬 柚子 冤枉 院子 月饼 月亮 云彩 运气

普通话音变教案范文第5篇

教案

三年级 2017.09.15

普通话的认识,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形式:分组自由讨论发言,各组进行发言比赛 准备工作:

1)选定两个主持人,发音清晰,普通话标准,活泼开朗。主持人负责整个过程的主持,组织讨论和发言。

2)同学们选出三个同学作为发言评判团,负责对各个小组的发言评分,发言一次加2分,各个发言分开给分,满分为10分,评判团再根据发言的水平态度给分。发放做好的评分表细说评分标准。

3)选出一同学负责统计发言评判团的分数,取其平均分,并在黑板上记分。

4)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组5人,各小组指定一小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发言。 5)同学们自行了解一些普通话的知识。 过程:

一:普通话知识知多少?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

1)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什么意思?“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

2)什么叫做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是?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4)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二:自由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讲普通话? 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发言。

主持人适当给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因果证明题,要寻找论据,无论是事例论证还是道理论证,无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还是自己所知道的故事,无论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还是必要性,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只要你的发言可以让我们认识我们要讲普通话就可以。(自己所知的有关普通话的故事,对我们写作的影响,和同学的交流)

(主持人总结)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中山,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三:自己为什么不讲普通话?对普通话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四:自我评价:自己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如何?自己决定如何提高? 五:学习普通话舌头操学习饶口令:读好饶口令。加分

1、 5分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2、5分:山上有座白庙,地上有只白猫,白发老公公掉了一顶白帽,白猫叼着白帽跑进一白庙。

3、4分: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4、7分: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5、8分;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说准四

十、十

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

6、10分: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7、10分:蓝教练是女教练,吕教练是男教练,蓝教练不是男教练,吕教练不是女教练。

8、10分:蓝南是男篮主力,吕楠是女篮主力,吕教练在男篮训练蓝南,蓝教练在女篮训练吕楠

六、总结

语言美是文明礼貌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说好普通话,还要能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比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普通话音变教案范文第6篇

一、教学目标:

激发了全校师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法、竞赛活动。

三、教学过程:

(一)引言(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意义)

国家语委强调,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不但是一个国家文 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关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当前,社会 语言应用空前活跃,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尤为突出。在这种 情况下,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精 神,进一步在校园内做好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的工作,切实发挥 “学校是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坚强阵地”的作用,净化校园语言文字 环境,使全体师生能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促进学生 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举办此次班会。

(二)展示不规范文字图片(学生街头调查所拍图片:用电脑展 示)

(三)自由发言:自己学说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亲身经历感受。

(四)以小组为单位绕口令比赛

四和十 四和十,十和四, 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 , 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 , 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 十

四、四

十、四十四。 语言美是文明礼貌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 我们不仅要说好普通话,还要能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比如, “请” “谢谢” “对不起”等。

(五)结束语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