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片段教学实录稿(精选3篇)
跨栏跑片段教学实录稿 第1篇
跨栏跑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跨栏步是在高速跑的过程中完成的一个特殊的大步,其动作外形与实质和正常的平跑技术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跨栏跑的教学时数上,跨栏步技术的学习常常占有相当的比例,跨栏步技术的教学是跨栏跑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的难点
如何在高速跑的过程中完成跑与跨和跨与跑的衔接,常常是学生感到难以掌握的技术,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感到难以把握的地方。故此,跑跨和跨跑的结合技术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弯道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400米跨栏跑的教学中,栏间节奏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为400米栏35米的栏间距离对于跑的节奏却有较高的要求,如步长的准确性、栏前几步的跑法、后程的节奏变化等均是教学中难以把握的,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均需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教和学。
跨栏跑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近年来对跨栏跑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多,目前在跨栏跑教学实践中应用较多的还是分解—一完整法,此法是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的。其特点是以跨栏步技术为教学重点,结合栏间跑技术.从而逐步过渡到全程跑。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对跨栏步的教学程序完成的较为精细,学生大都能够较好地掌掘跨栏步技术。它的不足在于,跨栏步的学习占用课时较多,同时容易造成学生跑与跨或跨与跑的结合能力差,对全程跑不利,为此在教学中要较快地进入途中跑,以便加强学生的跑跨结合的能力。主要教学步骤与手段:
(一)使学生明确跨栏跑基本知识和概念
1.通过讲解使学生对跨栏跑的技术特点、比赛项目、比赛规则和学习中注意的事项等有大致的了解,为学习跨栏跑做好认真的准备。
2.直观教学,利用挂图、录像、电影等一些直观教具,同时结合讲解,使学生明确跨栏跑的基本技术。
3.教学示范,通过教师的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对跨栏跑的动作外形及主要动作结构有大致的了解,初步建立起动作的表象。
4.介绍基本术语,如什幺是起跨腿与摆动腿,什么是栏前与栏后等,使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能够清晰地理解。
(二)学习跨栏步技术 1.学习起跨腿过栏
(1)原地支撑提拉起跨腿的模仿练习
动作要领:双手支撑肋木,身体保持前倾,在起跨腿一侧距肋木1~1.2米处横放一架栏,起跨腿屈膝做向上方提拉过栏的练习。(2)走动中起跨腿过栏侧练习
动作要领:在跑道上摆放5~6架栏,栏距4~5米。在走动中摆动腿依次提拉越过栏侧。(3)跑动中起跨腿过栏侧练习
动作要领:小步跑或中速跑过栏侧练习,过栏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攻摆,随摆动腿的下压,起跨腿大小腿折叠,经腋下向前上方提拉,栏间跑可先用5步然后过渡到3步。2.学习摆动腿过栏侧技术(1)摆动腿模仿练习
动作要领;原地或行进间做摆动腿攻栏和下压着地动作。(2)摆动腿攻栏模仿
动作要领:横放鞍马,原地或走1~2步,迅速向前上方摆腿,到超过鞍马高度时,摆伸小腿下压至鞍马上。(3)摆动腿过栏侧练习
动作要领:慢跑或快跑中摆动腿越过栏侧,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攻栏动作。3.过栏练习(1)原地过栏练习
?动作要领:摆动腿在栏架上方,稍抬起后迅速下压,同时起跨腿蹬离地面做提拉动作,在两腿做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剪绞的时机。(2)小步跑或高抬腿跑过栏练习
动作要领:在小步跑或高抬腿跑过程中越过栏架,过栏时体会两腿剪绞和与上体、上下肢的配合动作。(3)跑动中过栏练习
动作要领:站立式起跑过2—3栏,体会过栏技术。
(三)学习过栏及栏间跑技术 1.过栏侧练习(1)起跨腿过栏侧练习
动作要领:连续用起跨腿跨越4~5架栏侧,栏间采用3步跑法。(2)摆动腿过栏侧练习
动作要领;连续用摆动腿跨越4~5架栏侧.栏间采用3步跑法。2.栏间跑练习(1)5步过栏练习
动作要领:栏距为9~10米,要求学生栏间跑5步过栏。(2)3步过栏练习
动作要领:栏距与栏高略低于正式栏距与栏高,要求学生栏间跑3步过5~7栏。
(四)学习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1.站立式起跑踏上起跨点
动作要领:站立式起跑按标迹跑8步踏上起跨点。2.站立式起跑过栏
动作要领:用站立式起跑跨越栏架。3.蹲踞式起跑过栏
动作要领:用蹲踞式起跑跨越第一架栏。
(五)学习全程跑技术 1.起跑过5栏练习
动作要领:用蹲踞式起跑快速跨越5架栏。2.起跑过7栏练习
动作要领;用蹲踞式起跑快速跨越7架栏。3.起跑过全程栏练习
动作要领:用蹲踞式起跑过全程栏。
跨栏跑片段教学实录稿 第2篇
一、教与学的策略
1. 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中设计了在慢跑中跨越不同高度及远度的小折垫的练习, 让学生初步体验跨越的感觉;并以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调动情绪。
2. 基本部分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专项准备活动, 初步模仿过栏技术中两条腿的技术动作;接着过渡到“跨栏坐”练习, 并结合手臂的摆臂动作, 让学生对栏上动作有较清晰的认识和体验。
在跨栏步的技术动作讲解时, 运用6字口诀 (摆动腿:抬、伸、压, 起跨腿:蹬、展、拉) , 并结合练习方式进行分解动作示范。同时, 还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边练习边大声说出动作要点, 以强化对6个字的技术要点的记忆。
当学生通过原地模仿练习, 基本掌握了两腿技术动作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跑动中的练习。该环节中, 主要设置了三种限制性的练习方法, 每一种限制性练习都会进行1~2个技术要点提示, 三种组合层层递进, 使学生逐步掌握技术动作。
第一种组合:限制起跨点的距离, 让学生初次尝试体验, 不断提示学生回忆跨栏步6个字的技术口诀, 强调向前而不是向上跳, 并转换到第二种组合。
第二种组合:在第一种组合基础上, 突出几个向前摆动腿向前伸、起跨腿向前蹬、身体向前倾和右臂向前伸, 主要让学生加深向前的概念, 体会向前的动作, 从而尽可能地不降低跑速跨越障碍。
第三种组合:在前两个组合动作基础上, 提高起跨腿展拉技术。教师首先让学生们思考:“这样组合垫子的意图, 对技术动作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学生们通过积极思考和讨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接着, 教师进行一正一误动作示范, 让学生观察对比, 并对两个示范动作进行讨论。
最后, 设置了自主分层练习, 提供不同难度的障碍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能消除部分胆小学生的畏惧心理, 又能满足部分能力较高学生的需求, 进而做到关注每位学生,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大胆尝试、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自主练习之后, 设计了学生展示环节, 以展示学习成果, 增强学生自信;以及师生PK环节, 以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让学生感知技术的差距, 避免学生盲目骄傲。
二、组织策略及器材改造
本节课将小体操垫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重要器材, 并利用体操垫的不同摆放与组合, 反复练习, 以提高练习密度;同时, 还设计了针对重难点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开始于竞赛的形式, 即教师让学生将小体操垫按要求摆放到位, 从而既达到快速布置好器材、场地的目的, 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1. 准备活动
各排学生围绕本排的垫子进行慢跑、跨越及游戏;然后, 通过一个小竞赛的方式, 达到每人一张垫子的目的, 并进行后面的练习。
2. 基本部分
专项准备活动、跨栏坐练习等辅助练习中, 均是每人一张垫子;原地模仿练习;每人一张垫子进行往返练习, 以提高练习密度。
三种限制性的练习, 均是以前后四人为一组, 将四张垫子进行组合, 以组为单位循环练习, 有效保证了练习密度。在自主分层练习中, 教师设置8组不同难度的障碍供学生自主选择。
对栏架的改造:改变栏架的外观, 让学生淡化栏架的意识, 消除对栏架的畏惧心理;栏前放置垫子, 防止学生摔倒碰到栏腿上;调整栏架高度, 用轻质材料替换栏架横板, 消除部分学生的畏惧心理。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教材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分配到相应规格的小组, 各组人数尽量相等。另外,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增加栏间距和栏架的个数。
三、评价策略
1. 导入部分
以刘翔作为切入点, 通过他的成绩及精神引起学生共鸣。
2. 基本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 以鼓励、赏识为主, 关注体能较弱的学生, 激励全体学生大胆尝试、超越自我;采用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总结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 结束部分
跨栏跑技术教学之点滴 第3篇
跨栏跑是跨栏与跑结合的运动。跨栏跑的最大特点是在高速跑进中越过一定数量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和专项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而在跨栏跑技术中,过栏技术和栏间节奏直接影响跨栏跑的成绩。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跨栏跑“概念”的认识方面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误区,以为“跨栏”就是达到突破“障碍”之目的。所以,在学习跨栏跑技术时,不顾及动作结构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至于学生在跨栏跑练习中常常出现跳栏、绕栏等现象。其实,这是多数学生在跨栏跑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初学者。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施教,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将跨栏跑技术与跳高技术相区别
大多数学生对跨栏跑运动不熟悉,但在此前,学生大都学习过跳高技术,因其都须从障碍(横竿、栏板)上方经过,有共同点,对跨栏跑的概念理解方面往往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区。所以,要改变这一点,必须提高认识,不能把跨栏跑和跳高混为一谈。因此,在实际教学和练习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纠正以下错误:
1.过栏时跳栏,认为高过栏板越多越好,越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2.摆动腿落地不积极,起跨腿过栏后前摆不够,出现两脚几乎同时落地。造成的结果是:身体平衡不易控制,容易摔跤,且不易顺利进入下一步幅的跑进。
3.不懂得过栏瞬间身体重心越靠近栏板越好,不能提高平跑速度,一味挑战栏架高度,而不注意动作的合理性。
二、让学生将跨栏跑技术与跳远技术相区别
以为跨过栏架上空离栏板越高越好,而下栏落地越远越好,易犯以下错误:
1.摆动腿屈膝前举,不积极下压,起跨腿后蹬不前收,不侧展;好似跳远的腾空步。
2.起跨腿不侧展而以大腿高抬,提膝前举来补偿后蹬腿过栏的高度。
3.上、下身的配合不协调,摆臂与摆腿不协调。左腿前伸攻栏的时候,身体不是前倾、左转,右手臂前伸,而是身体右转,右手臂后摆,导致身体落地时易向左侧摔跤。
三、让学生将跨栏跑与跳皮筋或跨门槛相区别
因为,跳皮筋、跨门槛的高度相对较低,基本在人的膝盖以下,因此,习惯性的动作前、后腿分别以膝盖为矢状轴向左、右两侧侧展,配合以身体的侧转(左或右)而跨过皮筋、门槛。因此,学生在跨栏跑练习时,摆动腿不是屈膝前摆过栏,而是侧绕过栏;起跨腿不是以髋关节为矢状轴侧展,而是以膝关节为矢状轴侧展过栏。
针对以上错误的出现,我们应进行必要的补救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1.过栏时,要尽可能低地擦着栏板过栏,减少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过大而消耗太多的体力,也减少因滞空时间过长而浪费更多的时间。
2.摆动腿积极下压落地,起跨腿过栏后继续前摆,向前迈出一步,为下一步的积极前伸做好过渡,使整个跑步过程顺利、流畅地进行。
3.起跨腿以髋为轴,大腿侧展,小腿应像折叠椅那样向大腿折叠收缩,以减小提拉的半径,提高摆腿的速度。
4.攻栏时,身体(上体)做好相应的协调配合工作,上体前倾,贴前腿,右手直臂前伸够前脚,左臂屈肘后摆保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