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精选6篇)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第1篇

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最早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

《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借鉴苏联,走自己的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求是”解释

《民众大联合》——刊登于《湘江评论》

《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和平、民主、团结

中共二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

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全面概括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

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

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

党“六大”——莫斯科

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

八七会议——汉口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

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

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共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共党革命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思想建设——共党(自身)各方面建设的基础

掌握思想教育——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党内斗争的目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

从思想上建设党——毛泽东关于党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中最主要的特点

毛泽东——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

1951年10月——解放全国

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

1947年——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南昌起义——共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

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建设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核心——无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

新民主统一战线的主体——劳动者联盟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过渡性的经济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核心——积极防御的思想

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初期,党内出现错误倾向——王明新投降主义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所有制状况——基本单一的所有制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

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薄弱,首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重工业优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

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把握整体性

毛泽东思想的建国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

没有毛泽东,还要摸索很长时间——邓小平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封建地主阶级

近代中国沦为半半的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

“工农武装割据”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同资产阶级联盟的方针——又联合又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党在政权上的基本主张——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权

最早提出全行业公私合营申请的城市——北京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1~1952“五反”运动的开展领域——私营工商业

建国后,对富农的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公有制

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五四运动前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外国资本在华开办的企业

敌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减租减息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邓子恢

农业生产责任制——邓子恢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

中国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中

标志中国半半形成——辛丑条约

标志中国半半起点——南京条约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推翻——官僚资本主义——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纲领

土地革命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工农共和国

建国初,现代化工业——10%

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毛泽东思想开始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时期

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党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建设上的反映”——刘少奇

既联合又斗争——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60年代,“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周恩来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邓小平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

成分最复杂的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毛泽东在文革中提出的正确理论——三个世界的划分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对农民的领导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建立巩固工农联盟

左倾——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

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第2篇

毛泽东思想概论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并列,同属二级学科。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其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基本论断,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等概要的论述。

一、章节内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第五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点击查看大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第七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二、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

一个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个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三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考生在复习这些内容时,一定要首先深入、仔细地学习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须掌握该决议中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阐述和基本评价,这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考研政治毛概逻辑体系及复习方法

一、逻辑体系

毛泽东思想概论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并列,同属二级学科。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其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基本论断,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等概要的论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由七章组成: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第五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点击查看大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论问题的探索成果;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第七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是:

(1)一个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三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3)三个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4)三条特色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考生在复习这些内容时,一定要首先深入、仔细地学习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须掌握该决议中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阐述和基本评价,这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二、复习方法

首先要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复习。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核心,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分析题都出自这部分内容,而且选择题年年都考。其次是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和建设方针,这部分现实意义非常强。再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最后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两部分内容。

泽东思想概论侧重考查原理原著,因此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观点和代表性著作要注意记忆。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史实也要注意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所谓理解,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要认识清楚。当然理解本身也有个方法问题,那就是反复思考,要善于进行比较,如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就要注意理解。

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这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这种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考验中形成的。在复习中,不能孤立地从个别词句上去理解毛泽东思想,不能抽象地、脱离具体条件地去理解毛泽东思想。

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首先应该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有系统的整体的把握。同时应与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提出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别是应该学会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活的灵魂,着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勤于思索,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要对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等进行深入思考,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其次要纵横比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考生要进行纵横归类比较,分析鉴别它们之间的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要联系实际,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要善于把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联系起来,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提高分析思维能力。特别是要注意着重批判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错误观点,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等。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第3篇

1 有餐前餐时或餐后服用要求的药物多集中在降糖药物和抗菌药物两大类和其他药物一同分三大类归纳如下

1.1 降糖药物

餐前服用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餐时服用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开始进餐时或与头口饭同时吞下) 。

餐前/餐时服用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餐后/餐时服用二甲双胍。

1.2 抗菌药物

空腹服用苯唑西林、氟氯西林、氨西林、头孢氨、头孢克洛、头孢克圬、头孢丙烯、头孢他美脂、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齐霉素、罗红霉素 (牛奶可促进吸收) 、交沙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利福平、苯酰甲硝唑。

餐中服用克拉霉素、克林霉素。

餐后服用头孢呋辛脂、头孢泊圬脂、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异烟肼、乙胺丁醇。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的有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头孢羟氨芐、头孢地尼、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乙胺丁醇。

1.3 其他药物

餐前服用卡托普利、颉沙坦、地尔硫卓、双嘧达莫、吲激酶肠溶片、普伐他汀、甲氧氯普胺、多潘利酮、莫沙比利、西沙比利、氯波比利、依托比利、曲美布汀、庆大霉素、普鲁卡因颗粒、雷尼替丁、胶体果胶铋、硫糖铝、碱式碳酸铋、大黄苏打、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左旋咪唑、左甲状腺素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伐昔洛韦。

餐时服用钙剂、氨基葡萄糖、阿托伐他洒钙、阿昔莫司 (餐后也可) 、氟伐他汀 (睡前也可) 、曲美他嗪。

餐后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醋氨乙酸锌、复方铝酸铋、铝碳酸镁、复方消化酶、乳酶生、熊去氧胆酸、硫普罗宁、复方甘草酸苷、香菇菌多糖、多塞平、万拉法新、吡拉西坦、依西美坦、艾地苯醌、多稀磷脂酰胆碱、丙戊酸纳、卡马西平、苯海索、氯丙嗪、异丙嗪、苯妥英纳、普罗帕酮、普奈洛尔、美托洛尔、氢氯噻嗪、螺内脂、乙酰唑胺、非诺贝特、氯化钾、氨茶碱、盐酸氨溴索、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十一酸睾酮、葡萄糖酸锌、硫酸亚铁、盐酸小檗碱、维生素AD、替加氯。不受饮食影响的有氯吡格雷、替比夫定。

2 药物禁忌

中国药典对药物禁忌分为3种, 即禁用、忌用和慎用。禁用药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 即绝对不能用, 用药可能或肯定可以对患者造成危害或较大危害;忌用是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 用药对患者造成危害或较大危害的可能性很大;慎用是用药时要小心谨慎, 可能或肯定可以对患者造成一定危害, 但用药有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忌用慎用药尽量避免使用, 若患者有非用不可的疾病, 可依据经验或其他文献报道作出更为严格的使用限制, 须征求患者意见, 如超过常用量, 医生处方还必须双签字, 以示负责。

2.1 年龄禁忌

除我们所熟知的1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 8岁以下禁用四环素类药物外[1],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抗组胺药物其适用的年龄段分列如下[2]:2岁以下儿童安全性尚未确定的药物: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6岁以下儿童安全性尚未确定的药物:非索非那定;12岁以下儿童安全性尚未确定的药物:地氯雷他汀、依匹斯汀;2岁以下禁用金刚乙胺、氨曲南、特比奈芬、阿苯达唑;3岁以下儿童禁用司他斯汀、奥美拉唑、吡嗪酰胺;6岁以下禁用乙胺丁醇、安定;8岁以下禁用雷尼替丁。

2.2 特殊疾病禁忌

糖尿病人禁用加替沙星, 不宜用泼尼松、醋酸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及地塞米松、培他米松等, 因均能增加肝糖元, 促使血糖升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禁用氨西林、阿莫西林;有黄疸的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地尼;血液病、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禁用硝咪唑类抗菌药物;急性痛风禁用吡嗪酰胺。肾功能减退不宜选用四环素、呋喃妥因;肝功能减退避免用利福平、特比奈芬、环脂红霉素、两性酶素B、磺胺药。

3 药物的相互作用

(1) 门诊处方中常见氟喹诺酮类与氨茶碱并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氟喹诺酮类可抑制茶碱代谢, 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 易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 医师应注意剂量调整。

(2) 常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使用氟康唑时, 可使氟康唑血药浓度明显升高, 应减少苯二氮卓用量, 以避免出现精神运动样反应。

(3) 大环内脂类[3] (罗红霉素、红霉素) 、氟康唑禁与特非那定、西沙比利、阿司咪唑、酮康唑并用。

(4) 洛美沙星与芬布芬合用易致癫痫发作, 与尿碱化剂合用易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5) 他汀类降脂药与红霉素、烟酸等合用可增加横纹肌溶解的危险。

4 时辰用药

为了安全有效的使用好药物, 不仅需要以上几方面的知识, 还包括时辰用药更深方面的内容, 例如, 降压药易晨服, 不可临睡前服用, 1d2次的适宜时间为早7点、下午4点;糖皮质激素全日剂量1次于早8点给予为佳;治疗溃疡的H质子泵抑制剂不仅可在早餐前服用, 晚间服用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过多, 更好的保护胃黏膜。另外, 剂型因素也要考虑, 以头孢泊圬脂为例, 食物可促进其片剂的吸收, 但其干混悬剂的吸收会受到影响, 故片剂量易餐时/餐后服用, 干混悬剂易餐前/餐后服用。肠溶片与抗酸剂不宜同时服用, 否则肠溶衣会提前分解, 二者应间隔1~2h。

5 建议

5.1 基层医院应在门诊显要处开辟药物宣传栏

内容包括:新药推介, 药品供应信息, 药物不良反应案例,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让患者在医院求医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一些药物基本知识, 增强防病治病的能力。同时在药房发药处设置药物咨询窗口, 让经验丰富, 业务水平高的药学人员担任其咨询工作, 帮助患者解决就诊或发放药品时未搞清楚的问题。当前正处在商品经济时代, 倡导“明明白白消费”, 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当然也不例外, 患者花了钱要求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 也应该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5.2 应注重人才培养, 提高药学人员素质

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 药房调配工作由简单到复杂, 由单一面向患者转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为患者服务。面临着新时期的转变, 这就要求我们药剂人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药剂科领导要加强人才培养, 多鼓励药剂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活动, 增大对药剂人员培养的投资。使药剂人员与医护人员有同样的进修学习机会。同时也要大力培养临床药师, 使药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总之, 基层医院药房调配发药服务工作, 不仅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完备知识储备, 同时还要有严谨的思维方式。为了适应医疗制度的改革, 新时期的药房调配工作必需要药剂科的统一领导下, 从严管理, 按照国家颁布的《药品管理法》作为药房管理的依据, 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提高全体药剂人员的服务意识, 改善服务质量, 在药房调配窗口服务中, 安全、迅速、有效地为患者发放每一种药品, 使每个患者均感到满意, 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

摘要:目的收集、整理一些有关常用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 以方便基层医院药房调配发药服务。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结果本院门诊西药房现有药物中, 有餐前餐时或餐后服用要求的有100多种, 有年龄禁忌的30多种。结论门诊药房调配发药服务需要扎实细致的专业知识, 更多、更完备的知识储备对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调配发药,降糖药,抗菌药,禁忌,时辰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学会.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万瑞香, 隋忠国, 李自普.新编儿科药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第4篇

be given to喜欢;癖好

be related to与…有关系

be addicted to沉溺于;对…上瘾

be opposed to反对

devote oneself to献身于;专心于

be devoted to致力于;忠诚于

be admitted to被…录取;准进入

be reduced to沦为

reduce…to…使…沦为

be attached to附属于;喜欢;依恋

be adjusted to适应

be known to为…所知

be married to和…结婚

be sentenced to被判处

be connected to和…连在一起

be exposed to暴露于;遭受

be compared to被比喻成

compare…to…把…比作…

be engaged to与…订婚

be/become/get accustomed to//accustomed to

惯于;有…习惯

be engaged to与…订婚

get down to着手做

lead to导致

object to反对;不喜欢;不赞成

put ones mind to全神贯注于

give rise to引起

look forward to盼望

stick to坚持

pay attention to注意

attend to专心;注意;照料

see to负责;注意

contribute to对…作贡献;有助于

make contributions to对…作贡献

apply oneself to致力于

come close to几乎;将近

reply to回答

add to增加

add up to加起来

in addition to除…之外

turn to转向;求助于

feel up to能胜任于

look up to尊敬

admit to承认

belong to属于

take to喜爱;开始

cling to附着

fall to开始

respond to回答;对…作出回应

accustom oneself to使自己习惯于

amount to等于

prefer…to…更喜欢

do harm to对……有害处

do wrong to冤枉某人

date back to追溯到

when it comes to…谈到……时

come to来到;达到;结果为(比较:come to do sth逐渐做某事)

give an eye to着眼于

have an eye to doing打算

the key to……的答案

describe to向……描述

treat sb. to sth.请某人吃……

trust sth. to sb.把某物委托给某人

pay a visit to参观……

access to进入;取得的方法

be a stranger to不习惯;对……陌生

on ones way to在去某处的路上;在达成某事的过程中

be kind to对……和善

be important to对……重要

be senior to年龄长于……

be equal to和……相等

be particular to……所特有的(比较:be particular about 对……过于讲究;挑剔)

be subject to服从;隶属;易遭\受\患

be familiar to为……熟悉

be similar to和……相似

be open to对……开放

be loyal to对……忠诚

be helpful to对……有益处

be useful to对……有用

be good to sb对某人好(比较:be good for 对……有益处)

be bad to对……不好

be bad for(比较:对……有害处)

be new to对……不习惯;对……陌生

as to关于;至于

next to(否定词前)几乎;

be due to do sth.预定要做某事

next to……的旁边

due to由于;归因于……

thanks to多亏了;由于

owing to由于;因……的缘故

in/with regard to关于

nlc202309020410

in/with relation to关于;就……而论

subject to在……条件下;依照

be given to沉溺于

be related to与…相关

get down to着手做

lead to着手做

object to/be opposed to反对

put ones mind to全神贯注于

be equal to胜任

devote oneself to献身于

give rise to引起

look forward to盼望

pay attention to注意

lead to通向

see to负责

access to接近(某地的)方法

be addicted to沉溺于…对…上瘾

according to根据

contribute to为…作贡献

如:

1. access to接近,进入(某地的)方法;通路

The only access to that building is along that muddy track.

到那栋建筑的唯一通路是沿着那条泥泞的路走。

2. according to按照,依照,视……而定

The work was done according to his instructions.

那工作是依照他的指示做的。

3. be addicted to沉溺于……,对……上瘾

He became addicted to the drug.

他上了毒瘾。

4. belong to属于

This dictionary belongs to me.

这本词典是我的。

5. contribute to为……做贡献,为……撰稿

Everyone should contribute what he or she can afford to society.

人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

6. devote to献身,致力于……

He has devoted his life to helping disabled people.

他一生献身于帮助残疾人。

7. due to因为,由于……而起

His lateness was due to the very heavy traffic on the motorway.

他迟到是因高速公路上车辆过多所致。

8. be equal to与……相当,有能力胜任……的

Bill is quite equal to running the office.

比尔的能力足以管理这个部门。

9. get close to靠近,接近

Today many people like to go out to get close to nature.

如今许多人喜欢到户外去接近大自然。

10. get down to开始做某事,认真处理某事

Its time I got down to some serious work.

我该认真干点正事了。

11. hold to忠于……,坚持,遵循

Whatever your argument, I shall hold to my decision.

不管你怎样争辩,我将坚持我的决定。

12. help oneself to自取,自用(食物,饮料等)

Help yourself to a cigarette.

请随便用香烟吧。

13. look forward to盼望,期待

We are so much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我们非常盼望再见到你。

14. lead to导致

This misprint led to great confusion.

这个印刷错误造成很大的混淆。

15. prefer…to…两者间更喜欢……

I prefer walking to cycling.

我愿意步行,不愿意骑自行车。

16. pay attention to注意

Pay attention to what the teacher is talking about!

注意老师说的话!

17. refer to提到,涉及到,关系到,参考,查阅

What I have to say refers to all of you.

我要说的事和你们大家都有关。

18. relate to与……有关,涉及……

Wealth is seldom related to happiness.

财富鲜于幸福有关。

19. see to照看或处理某事物

Will you see to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next committee meeting?

你来处理下次委员会会议安排,好吗?

20. stick to坚持,不改变或不放弃

We dont want to hear your opinions; stick to the facts!

我们不想听你的想法,只讲事实!

21. turn to转向,求助于,转而做

The more depressed he got, the more he turned to drink.

他情绪越低落越是借酒浇愁。

22. used to习惯于……,适应……

She is quite used to working hard.

她很习惯做艰苦的工作。

考研政治核心知识点汇总1 第5篇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认识起源于经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经验有客观来源。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孙中山: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知行不可分割;知行互相促进;行先知后。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具体的、现实的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全体成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指:与时俱进。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报告是:《论新阶段》

★邓小平首次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党的十二大报告。

★毛泽东对党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第6篇

1.公共生活: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具有活动范围广泛性、活动内容公开性、交往对象复杂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

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4.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5.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7.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8.社会风尚: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

9.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0.诚实守信:诚实,即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即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

11.个人品德: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

12.道德修养: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13.人类社会: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

14.公共秩序: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1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6.社会公德: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7.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18.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19.职业活动中的法律: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20.爱情: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其三个基本因素。

21.婚姻: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2.家庭: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基础上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23.家庭美德: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道德篇 之 基本问题简析

1.人类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2.道德的功能是什么?并谈一谈道德的社会作用? 3.人类道德的发展过程、规律及主要表现?

4.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谈谈当今时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重大意义?

5.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6.如何理性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相互作用?

7.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目标是什么?

10.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何在?

11.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去? 12.为什么要大力倡导诚信道德建设?并谈谈诚信对于当代大学生有怎样的影响? 13.个人品德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道德修养的实质及方法?

15.人类公共生活的有序化(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 16.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17.社会公德的科学内涵?

18.大学生应如何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9.谈谈法律规范在人类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20.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1.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2.谈谈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23.当代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4.结合爱情本质,谈谈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5.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 26.概述婚姻家庭法的主要内容?

法律篇 之 基本概念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以宪法为核心并涵盖宪法以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法等7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3.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作为与宪法相关的法律。4.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律,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包括:《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

5.商法:调整公民、法人之间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有《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等。6.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一般行政法,如《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特别行政法则指适用于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如国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侨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7.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如《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

8.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矿山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

9.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的刑法法律部门包括1997年3月14日修订后的《刑法》和此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惩治犯罪的决定。

10.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法》、《仲裁法》等。

11.法律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等环节。

12.法律制定: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13.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守法:即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14.法律执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法律执行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可称为行政执法。

15.法律适用: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16.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7.依法执政: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18.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认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程序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认定、分配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19.《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0.《国防法》:维护国防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武装力量,边防、海防和空防,国防科研生产和军事订货,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战争状态,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军人的义务和权益,对外军事关系等内容。21.《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了台湾问题的性质、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等内容。

22.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

23.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的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来源于法律本身及实施过程的合理性。

24.国家制度: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国体)和国家形式(政体)方面的总称。

25.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2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行使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30.基本经济制度: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还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1.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32.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33.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34.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35.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加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

36.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37.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38.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39.自然人: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40.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41.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

42.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43.民事行为: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44.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民事权利所包含的权益,可以分为财产权益和非财产权益。因此,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

45.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依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和标准,将其分为民事违约责任和民事侵权责任。

46.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47.知识产权法: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8.著作权: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49.专利权:指国家依照法律规定,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的独占权利。

50.商标权:指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注册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51.公司:即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52.证券:用来证明证券持有者有权取得相应权益的凭证。

53.证券交易:已发行的证券在证券市场上的买卖或转让活动。

54.票据:出票人约定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

55.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56.保险合同: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7.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或行政法治原则,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权力的存在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和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等。

58.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针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能够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根据行政行为所针对的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这一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59.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纠正不当行政行为,履行法定职责,行政赔偿等。

60.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政相对人基于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61.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6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3.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权力依法向纳税人征收货币或实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64.税法: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5.犯罪: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66.犯罪构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67.排除犯罪的事由:指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构成犯罪的事由。

68.刑罚: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

69.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70.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1.民事诉讼当事人: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要求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判的人。狭义的当事人即原告和被告;广义的当事人还包括共同诉讼人、第三人。72.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73.行政诉讼法: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74.行政诉讼参加人:指引起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者主要阶段的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75.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追究犯罪,确定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活动。

76.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7.刑事诉讼参与人: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78.刑事诉讼中的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方的指控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罪责的反驳和辩解,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79.刑事诉讼中的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

80.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的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81.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评断是非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82.仲裁法:是调整在仲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3.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以书面方式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

84.调解:是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互相协商,互谅互让,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一种活动。我国的调节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85.人民调解:诉讼外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当事人协商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86.行政调解: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其行政管理职能范围内,对特定的民事纠纷及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

87.司法调解:诉讼中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依照严格的诉讼程序,采取调解的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解决民事权益争议的一种诉讼活动。

法律篇 之 基本问题简析

1.如何理解法律的一般含义?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4.简要说明我国法律运行的主要环节?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如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如何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如何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6.为什么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权利义务?)8.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9.如何理解新安全观?

10.举例说明我国有哪些专门为维护国家安全而制定的法律或法律规定? 11.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2.谈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3.法律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14.谈谈为何以及如何树立国家的法律权威? 15.我国宪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是什么? 16.试析我国的国家制度(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制度基层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17.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谈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18.简述我国国家机构概况? 19.如何理解我国主要的实体法律制度的内涵?(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20.如何理解我国主要的程序法律制度?(民诉行诉刑诉,仲裁调解制度)

思想篇 之 基本概念

1.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 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信念体系: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同一个人不同信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形成有机构成的整体。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 层次的信念;由于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4.信仰:信念中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5.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6.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7.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8.国防观念: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

9.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0.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11.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在回答“人要怎么活着”的问题。12.拜金主义人生观: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13.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

14.个人主义人生观: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15.价值观: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回答。16.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17.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8.人生环境: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思想篇 之 基本问题简析

1.结合理想信念的作用,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如何理解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4.当代大学生为何及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6.请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科角度,结合理想与信念的实现问题,谈谈“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7.谈谈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 8.如何理解实现理想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9.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信念?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0.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概念、基本要求、历史性)? 11.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谈谈你的认识? 12.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3.谈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14.谈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15.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16.结合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17.谈谈你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如何成为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基本途径和要求?)

19.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20.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22.如何正确评价人生标准?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