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6篇)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第1篇

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专业 控制测量学 实习报 告 专业班级 实习小组 学号 姓名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 2014.7.03——2014.7.12 1 目录

一、前言 实习目的与要求 ……………………………………………………………………………3实习内容与任务 ……………………………………………………………………………

3二、实习内容

实习测量仪器 ……………………………………………………………………………..4水准测

量 ………………………………………………………………………………………4控制测量 ………………………………………………………………………………………7实习注意事项 ………………………………………………………………………………9

三、实习过程

水准测量 ……………………………………………………………………………………11控制测量 ……………………………………………………………………………………1

3四、实习心得

心得与体会 …………………………………………………………………………………1

5五、附表

一、前言 实习目的与要求: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能 力。2:熟练掌握大地测量仪器(精密水准仪、全站仪

3:掌握城市等级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 算方法。

4:掌握大地控制网(平面、高程的设计、布设、观测、及外业数据处 理。5:掌握大地控制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和成果平差工 作。

6:了解和掌握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计算软件应用。实习内容和任务

1:全站仪的加常数、竖角指标差检验和其他常规性检验;2:水平角方向法多测回观测。

3:城市一级导线测量(全站仪三维导线,采用三角高程;4:二等水准测量(含水准仪 i 角的检验及其他常规检验 5:以上每项内容的工作量由指导老师具体安排。3

二、实习内容 实习测量仪器 : 水准测量: 脚架一个、DZS2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对、记录板一块。控制测量: 记录板、全站仪、棱镜 2个、脚架 3个、2m 钢尺两把。水准测量: 1水准仪 i 角检验:测量前首先对水准仪进行常规性检验。其中水准仪的 i 角检 验为必检项目,检验后应及时学出报告, i 角不得大于 20″。

2水准路线选择:选择一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假定其高程,另选 8~12个点作 为待测水准点,各组沿着缥缈村布设一条 1.5km 的闭合或者附和水准路线测量。水准 点

应选在道路路边,尽可能选用已埋设的固定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 安全事故。点位确定后要做好标记并编号。

3观测 :二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似读书法进行往返观测,没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 并重新整置仪器。

4技术要求 : 二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等级 往(返测 距离总和(km 往返测距离 中数(km 各测站 高差(mm 往(返测 高差总和(mm 往返测高差

中数(mm 高 程(mm 二等 0.010.10.0 1 0.010.11 一等 0.010.10.0 1 0.010.11(1二等水准观测视线高度差应满足三丝都能读数;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2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在本测站发现立即重测,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需检测间歇点的高差较差开始重测。

5高程计算: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对手簿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利用高差配赋表进 行评差计算求得个点高程。

6成果:水准仪的 i 角检验报告(内容包括:采用的检验方法、观测数据、检验结果 及结论;水准测量原始记录数据,各点高程计算表和水准路线略图(内容包括:每 测段距离、测段前后视距累计差、测段高差、往返测较差、闭合差

技术规范

二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 5 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外业计算尾数取位规定: 等级 往(返测 距离总和(km 往返测距离 中数(km 各测站 高差(mm 往(返测 高差总和(mm 往返测高差 中数(mm 高 程(mm 二等 0.010.10.0 1 0.010.11 一等 0.010.10.0 0.010.11 6

控制测量:

1、全站仪的检验: 1:视准轴垂直于横抽的检验:对一个仪器同高度的目标用竖丝盘左、盘右观测 2测回,都水平读盘读数,分别计算准轴误差 2C ,并取平均值。J2级仪器 2C 绝对值 应小于 ″。

2:竖盘指标差的检验:对一明显目标,用横丝盘左、盘右观测 2测回,读垂直 度盘天顶距,分别计算竖盘指标差,并取平均值。J2级仪器指标差变化容许值为″。

3:测距仪加常数检验:按教材测距仪加常数简易测定方法检验。

4:成果:检验报告,包括内容:采用的检验方法、观测数据、检验结果及结 论。

2、城市一级三维导线测量

1选点:假定以固定点作为起点,选出一条约 4~6KM(导线便便长小于 300m 一 条的附合导线。导线点选在公路上的,点应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 间,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点位确定后,应根据要求埋设混凝土桩点、或打入刚标志 点,按规范要求埋设,用油漆做标志并编号,并画出导线略图和点之记略图。

2观测:在导线的起点选一起始方向,并按实际方位假定起始方位角,观测连接 角。转折角采用测回法。

3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规范 : 城市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距边测距的技术要求 :

经纬仪水平角观测:(n 为测站数

城市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1导线转折角观测测回数:J2级仪器 2测回。

(2导线边长的距离测量往返各观测一次,每次读数两次;(3气象数据的测定:温度最小读数为 0.5度,气压最小读数为 100pa ,在一时段始末 各测定一次,取平均值作为各边测量的气象数据。

(4导线计算: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对手簿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观测成果满足要求。然 后利用导线计算表计算各点坐标。

(5成果:导线观测原始记录手簿:导线示意图(内容包括:每条导线边长的水平距 离、转折角、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平面坐标和高程计算表‘

实习注意事项:(1应遵循实验“仪器及工具借用方法”、“测量仪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资料的记录要求”的有关规定。

(2实习期间,各组长应切实负责,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应使每一项工作都由小组成员 轮流担任,使每个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且不可单纯追求实习的进度。

(3实习中,要加强团结。小组内,各组各班应团结协作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4实习期间认真学习《城市测量规范》 2.1、2.3、2.4、2.6和 3.1、3.3、3.5、3.6相 关内容。(5实习期间,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安全。各组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每天出工收工都要 按仪器清单清点仪器和工具数量,检查仪器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 指导老师报告。

(6观测员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时,一定要拧紧连接螺旋和脚架制紧螺旋,并有记录 员复查。否则,由此产生仪器事故,有两人分担责任。在安置仪器时,特别是在对 中、整平后、搬站前,一定要检查仪器的脚架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拧紧。观测员必须始 终守护在仪器旁边,注意过往行人、车辆,防止仪器摔倒。若发生仪器事故,要及时 向指导老师报告,不得私自拆卸仪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一旦发生事故。如实写 出事故的经过,并作出检查,交给指导老师,根据仪器的损害的鉴定结果作出相应的 赔偿。

(7使用全站仪,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防日晒,防雨淋,防碰撞震动,切不可将全站仪 望远镜对准太阳,以免损坏光电元件。棱镜必须有人看管,以保证棱镜的安全和正确 的位置。

(8观测数据必须直接记录在规定的手簿中,不得使用其他纸张记录在进行转抄。严禁 擦拭,涂改数据,严禁伪造成果。完成一项测量成果后,要及时整理、计算、并妥善 保管好记录手簿和计算成果。

(9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在测站上,不能嬉戏打闹,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或报纸。未 经老师同意,不得缺勤,不得私自外出和游泳,否则后果自负。

三、实习过程 10

水准测量: 1仪器的检验:精密水准仪在使用前对其 i 角进行检验,其 i 角不大于 15″。2水准路线的选择:从 D3点开始,直到 BM30点,全长大约 2.1KM, 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 44个水准点。

3观测方法:附合水准路线 4测站观测程序: 往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往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基后基后辅前辅 返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基后基后辅前辅 返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按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以往测奇数站为例,一测站的操作程序如下: ①首先将仪器整平(望远镜绕垂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的分离 不得超过 1mm。

②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旋进式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 像分离不得大于 2mm,用下、上视距丝平分水准标尺的相应基本分划读取视 距(如表 2.2.3.1中的(1、(2。读数时标尺分划的位数和测微器的第 一位数共四个数字要连贯读出。

③接着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并旋进式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 丝照准基本分划,读分划线三位数与测微器三位数(3。

④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使气泡精密居中,用楔形丝照准基本分 划并进行读数(4,然后按下、上视距丝读取视距(5、(6。

⑤用楔形丝对准辅助分划进行读数(7。

⑥再转向后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进行辅助分划的 读数(8。至此一个测站的观测工作即告结束。以上为奇数站的后—前—前—后观测 程序,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

表 2.2.3.1中的(1—(7为读数的记录部分,(9—(18为计算 部分 表 2.2.3.1

控制测量: 测量的过程中我们我们依次进行导线的布设、测角、量边等过程。以下是详细 步骤。

一、导线的布设

本组测量导线网从点 D3开始 BM30采用附合导线,以 D3,BM30点为 已知点,平均边长:80m—120m 左右,相邻的边长间较短边长度应大于较长 边的 1/2,且相邻点间两两相互通视。测站点应尽量选在路边不影响交通的地 方,远离高压输电线及水塘。测量时仪器边不离人。

二、测角、量边

①首先在测站点上安置全站仪,在两目标点安置棱镜,分别对中整平,设 置好参数后开始测量,利用全站仪的测角功能,按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测角时 统一全部观测导线的左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角,先盘左后盘右,按 顺时针旋转度盘,观测两测回,做到随观测随记录随检核随返测,确保所得数 据合格,测角中误差<=±5“.垂直角的测量只需观测前视目标棱镜,同样是盘左盘右观测两个测回,测 回间指标差<=15” ②利用全站仪的测距功能使望远镜的十字丝中心精确对准前视目标棱镜的 中心,点击测距并记录斜距数据,测量四次,上下转动望远镜后重新对准,再 测量四次,最后求出斜距平均值。两个测回,一测回间较差<=5mm。

三、数据处理(1处理流程: ①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是否有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 据是否正确。

②绘制导线略图,把起算数据、观测数据标注在图上相应的位置。

③方位角闭合差<=±10(2计算中需用到的公式列举如下: ①角度闭合差 f β的计算及调整 f β=∑β测-∑β理

∑β测——为所有水平角观测角的总和 13 ∑β理——为所有水平角的理论值的总和

如果角度闭合差 fβ不满足规范要求,则说明所测角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测 水平角。若满足要求,则可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度中去。②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αi+1=αi +βi ±180° ③坐标增量的计算 ΔXij =Dij cosαi j ΔYij =Dij sinαi j

④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f X =∑ΔX计算-∑ΔX理论 f Y =∑ΔY计算-∑ΔY理论 导线全长闭合差的计算: f D =√f 2X +f 2Y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 K=f D /∑D

K 是用分子为一的分式表示,是衡量导线是否符合精度要求的另一重要指 标。⑤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 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差值,则可对坐标增量闭合 差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将 f X、f Y 按边长的大小成比例反符号分配到各边 的坐标增量中去。

⑥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算坐标及改正后的各边坐标增量,直接相加减得到各导线点的坐标

四、实习心得体会 回想起在西山缥缈峰实习的那段时间,颇多感触。我们是第一 次搞这么大的实习,算是一场真枪实弹的测绘技能演练吧。这次实习我们确实是吃苦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东西,我想这也是我人生 中不会忘记的一次实践课。

通过这一学期的控制测量学理论学习和平时为数不多的课堂训 练,虽然掌握了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但我们仍然缺乏更加系统的 实训,再者控制测量学就是一门强调实践为主的学科,这次试炼让 我学会了控制测量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另外一些实践性技能,很大 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小组成员的交 际、合作的能力。这次的实习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充实的。让我 个人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虽然只有短短 10天的时间,但我们却做了 二等水准测量、四等导线测量。实习过程中,虽遇到了很多棘手的 问题,但最后我们还是想方设法的克服了苦难。实习第一天,刘宇 老师给我们分好了测区,我们小组的测区相比于其他小组还是比较 大的,加上我们还有一段荒地田埂,为了保证能够通视,又要不能 够影响农民大叔农用车的

通行,我们定木桩的时候花费精力来确定 这些。这也要求我们在测量工作中更加仔细严谨。

我们的第一阶段是水准高程测量,老师要求我们每个组每个组 员都必须亲自实践每个环节。选点、搬仪器、对中、整平、照准、读数、记录、计算……每个人都要能熟练掌握,没有人能偷懒,谁 也不能只做“指挥”工作,谁都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不怕 累,不怕脏,敢吃苦,能出力!这一点我们凭着对自己负责,我感 觉我们组做的很到位。首先我们开始选点,选点我觉得的是一件很 重要的阶段,它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测量路线及测量速度,因此在 勘选每一个点时我们要考虑到以后的测量工作中会不会受到影响, 15 还有要通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次性选好了点,完成了 任务,保证了进度。在测量工作开始前,我们先一起大概确立了一个任务表,每 天的工作量,以保证测量工作的进度。每天组长给分派给每个小组 成员的工作,刚开始我的任务是立水准尺,由于平时实践课并不是 很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力尺有点别扭,总有一个竹竿翘着不能落 实,两只手要承担他的工作,架着稳定它,时间长了很累。但慢慢 地发现了一些窍门,让他们自然着地,然后稍稍倾斜水准尺就可以 让气泡居中了,接着只需手稍微扶一下就 OK 了。还有要说的就是有 几站我的任务是记录数据,但由于我的粗心导致了一个数据的错 误,我们在计算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错误,幸好发现的早,最终 组长决定返工。我向大家道了歉认了错,我吸取了教训,在以后的 测量工作中更加仔细了,我明白了,有时候一些自以为没什么问题 的小事往往就是导致误差存在主要原因。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最 终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第二个阶段是导线测量,我们所测的是一个附合的导线测量。有一半的地方在田埂上面。在田埂上面的测量是我们所要克服的主 要困难,因为田埂上面全是泥土,而一下雨的话泥土会很难的走 动。同样的是在田埂上面我们架设仪器有时也是困难的,因为下雨 导致泥土很不好,使架设仪器的不稳定性很高。如果仪器架设的不 好的话,仪器可能就会跌倒。平面控制测量也是一个非常挑战我们 耐心的一个实践:测量工作,工程量很

大,一次野外观测站就能产 生厚厚的一本数据。也是这次实习的一个小高潮,自我感觉也是最 苦的一个阶段。但张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测绘人要有吃苦耐劳的精 神,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他在之前野外工作的经历,给我们很大的鼓 16 舞,是我们有更大的耐心坚持下去。尽管我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有好几次返工,但大家都没有什么抱怨,完成了任务。影响最深 的是,我们跟其他组有一个公共点,我们测得时候有点困难,张老 师来了之后,观察了一下,然后让我们移了那个点,我们还借来了 农民大叔的镰刀砍了蒿草以保证通视,这个问题很快解决了,我们 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向张老 师看齐,做一个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真才实学的测绘人。整个实习的过程虽然时间紧迫,但是我们组合作,严谨的钻研 态度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成果进过精度的检验完全符合标准的要 求。通过时间不长的工作,我们组又一次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合作 力。当然,出现问题也是不少的,实习之后更要认真总结,我相信 这也必将成为我们日后工作和学习中的宝贵财富。整个实习过程来 说,此次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不是那么的困难,只要我们亲手去做 过,就不难掌握,同时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 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的基本技 能,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 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17 最后,感谢张老师以及严老师的耐心指导,也感谢学院给予我 们这样难得的实习机会,以及我们每个组员的共同努力。这次实习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相信通过努力,我也会成 为一个合格的测绘人。

五、附表 18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第2篇

实习报告

姓名:何歆

班级学号:测绘10-2班 3101808282

实习日期:2012年11月

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实习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2、进行控制测量野外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实习,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对野外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理论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实习时间:10-14周实习地点: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及周边

实习任务:

1、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观测、概算和演算。

2、二等精密水准测量、一级导线测量、和三角高程控制网的归心改正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演算,取得合格的外业观测资料。

3、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应用、边长的测定和水平角观测,并对边长观测值进行各项改正计算,从而求得高斯平面上的长度。

4、导线的观测和计算工作。

5、控制网的推算与平差计算。

6、实习报告的编写。

测区概况

我们的测区是绕学校及周边的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地形、地貌差异较大,测段有的在过往车辆和行人很多的道路上,有的在周围地形有些起伏和房屋错落的村庄,还有在荒草杂树遍布的山头。控制点是新埋设的,测区没有利用已有测绘成果及资料分析。埋设的标石大多保存得很好,没有受到破坏,较稳定牢固。

实习内容

二等水准精密测量

一)、实习的目的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它是各种测量学的基础。所以控制测量的实习非常重要。

控制测量学集中学习是在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到了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检校、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塌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实习的组织与准备

了解精密水准测量的规范,掌握规范要求和注意点,了解精密水准测量记录纸的观察记录顺序。

三)、实习的仪器和工具

精密水准测量:蔡司水准仪配蔡司尺一对、苏一光配铟钢水准尺一对、南方电子水准仪配条形码尺一对各组轮换熟练各种仪器,尺垫一对,小卷尺若干把,精密水准测量记录纸。

四),测量过程

1、仪器的检验:精密水准仪在使用前对其i角进行检验,其 i角不大于15”。

2、测站观测操作程序:

1)、首先将仪器整平;

2)、照准后视水准尺,读取后视基本分划的上下丝视差读数,记录之;

3)、用微倾螺旋使附合气泡精确符合,用契形丝夹准基本分划,并读数记录;

4)、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尺,使气泡精确符合,用契形丝夹准基本分划,并读数记录;

5)、仍前视,使气泡精确符合,用契形丝夹准辅本分划,并读数记录;

6)、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尺,使气泡精确符合,用契形丝夹准辅本分划,并读数记录;

7)、所有测站均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测定两点间的高差,由已知高程推算未知点的高程;从一点开始,架好仪器,整平仪器,按着后前前后的程序进行读数,到了另一点,再以另一点为起点测回到一点,进行往返观测。由于这两点距离较远,为了确保一定的读书精度,这时需要加设若干个临时的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度点。

导线测量

一)、实习的目的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它是各种测量学的基础。所以控制测量的实习非常重要。

控制测量学集中学习是在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到了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检校、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塌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测量过程

一、仪器检验(J2的经纬仪)

在一测区开始作业前应对光学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

①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②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的测定;

③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④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二.测区选点概括

利用测回法,通过苏一光、南方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采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测出该闭合环的每个转折角(一般测内角,便于平差计算)和每条边长。先在一点架好全站仪,对中,再经粗平和精平后,严格按照测回法操作仪器。

实习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问题一:照准目标时,观察者的眼睛上下移动,发觉目标像与十字丝之间有相

对移动,出现“视差”。

处理方法:先移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然后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上、下移动眼睛,如果目标像与十字丝之间已无相对移动,则视差已消除;否则,重新进行物、目镜调焦,直至目标像与十字丝无相对移

动为止。

问题二:在二等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之差超限。

处理方法:利用公路道路路面有规则的格子,每个格子的长度一样。测量前,只要使前后的格子数大致一样,将仪器架好,如果还是超限,则通过调节前尺

离仪器的距离来避免超限。对于最后一站,为了避免超限,可以通过“走步子”

方式,使前尺和后尺离仪器的步子数大致相同,也是一种避免超限的方法。

问题三:利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明明对到了尺子,没有任何障碍物

阻挡视线,水准仪屏幕上出现了“测量错误”。

处理方法:由于电子水准仪使用时间过长,同时仪器在太阳下暴晒等因素的影

响,因此我们采取了关机仪器,让其休息一下,再重新开机进行测量,或是使

测尺避免阳光直射。

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

这次导线测量的收获体会:通过这次的测量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遇到了书本上不曾考虑到的问题。比如更加熟练的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学会了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积累了一些处理实际问题的经

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也更加了解实习的过程,培养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更不会对自身有什么提高,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通过这次精密水准测量实习,我们更加的熟练操作仪器,往返两千米可以三个小时里完成,大家各尽所职,很快的完成任务。在实习中,按照操作规范做非常的重要,不能投机取巧,不然会成果不合格重测,反而影响进度,水准气泡要调平,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测量。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在上下坡的地方要控制好距离,达到合适的前后距离。

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领会了团队的配合作用,观测和记录要密切配合,读数一出来就可以算出结果,是否超限,记录者还必须和扶尺员保持联络,告诉其前后视距。大家密切配合,大大的提高了工程进度。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第3篇

目前随着测绘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测绘技术的日新月异,有许多新型仪器被应用到测量工作中。测绘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地测量和地形测量主要采用经纬仪、测距仪、平板仪等光学和机械仪器。而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测绘业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随着GPS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GPS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测绘工作当中。尤其是在各种等级的控制测量方面,GPS技术已经基本取代了常规控制测量而成为主要测量手段。

本文通过常规控制测量方法及GPS控制测量为例,对精度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二者在平面控制测量方面以及在高程控制测量方面的精度高低。提出建议,在控制测量中,应该应用哪种方法进行测量才能得到更高精度的三维坐标。

1 控制测量概述

1.1 常规控制测量

首先在全测区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碎部点的位置,这就将控制测量工作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具体控制测量的过程是首先在实地选点埋石、外业观测、平差计算中获得数据。

1.2 GPS控制网的布设

由GPS测量的误差源可以看出:GPS网的设计已免除了测角、边角同测和测边网等的传统要求,它不需要点间通视,也不需要考虑布设什么样的图形,更不需要考虑图形强度,不需要设置在制高点上,所以,GPS网的设计是非常灵活的,只要在测区内的适当位置上安置GPS,就可以进行同步观测。但也应该注意:1)GPS基线长度不要过长;2)应构成封闭式闭合环和子环路;3)应尽量消除多路径影响,防止GPS信号通过其他物体。

在一个平差问题中,当所选的独立参数X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数t时,可将每个观测值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组成观测方程,这种以观测方程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就是间接平差。间接平差是通过选定t个独立的参数,将每个观测值分别表示成这t个独立的参数的函数,建立函数模型,按照最小二乘原理,用求自由极值的方法解出参数的最或然值,从而求得各观测值的平差值。

1)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L˜=BX˜+d (1)

L˜=L+ΔX˜=X0+x˜(X0为参数的近似值,x˜为参数的改正值,都是非随机量),则有:

Δ=Bx˜-ll=-(BX0+d-L) (2)

2)间接平差的随机模型是:

D=σ02Q=σ02P-1 (3)

在实际应用中,是以平差值(最或然值)代替真值,残差代替真误差,即:L=L+VX=X0+x(X0仍然为非随机量,LVx˜均为随机量),则函数模型是:

V=Bx-l,l=-(BX0+d-L) (4)

称之为误差方程。由于误差方程的个数是n,待求量x和残差V的个数分别是t和n,因此有t+n个参数需要求解,而n<n+t,故由误差方程不能完全求解所需参数,但是可以按照VTPV=min求得其唯一解。

3)间接平差的基础方程及其解。

误差方程:

V=Bx-l (5)

按照求函数自由极值的方法,得:

dVΤΡVdx=2VΤΡdVdx=2VΤΡB=0 (6)

转置后得:BTPV=0。

把误差方程代入上式,则误差方程的法方程:

BΤΡBx-BΤΡl=0 (7)

Νbbt×t=BΤΡB,Wt×l=BΤΡl,则法方程:

Νbbx-W=0 (8)

那么,x有唯一解:

x=Νbb-1W (9)

得到x后,代入误差方程可得残差向量V,进而可得观测值的平差值L=L+V

2 实例分析

2.1 常规控制测量平差

2.1.1 导线网平差

运用全站仪进行边和角度的三等导线测量。其中已知点坐标:LC01(-1 974 638.734 0,4 590 014.819 0,3 953 144.923 5),已知方位:LC0104的方位角为118°15′17″。

观测数据见表1,表2。

将数据输入到平差易软件经导线网平差后得中误差(精度),见表3。

2.1.2 水准网平差

采用水准仪进行三等水准测量。

观测数据见表4。

将数据输入到平差易软件经水准网平差后得中误差(即精度),见表5。

2.2 GPS控制测量的平差

测量时间为25 min一测站,采用3台GPS接收机同时观测。并将观测数据导入GPS平差软件经平差后得到中误差(即精度),见表6。

对上述算得平面坐标及高程的中误差(即精度)做差,如表7所示。

3 结语

通过对上述实例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常规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与GPS的测量精度相当,但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其精度却高于应用GPS的精度,因此,无论应用哪种方法进行控制测量都无法达到最精确,建议在控制测量中,运用GPS定位技术与常规控制测量技术联合测量的方法,以便得到高精度的控制点三维坐标成果。

摘要:应用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际观测对常规控制测量和GPS控制测量进行精度比较与分析,得出二者在平面控制测量方面精度相当,而在高程控制测量方面水准测量的精度略高于GPS高程控制测量的结论。

关键词:控制测量,GPS控制网,平差,精度

参考文献

[1]王金龙.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卞正富.测量学(一)[M].徐州: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刘大杰.控制网测量平差[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5.

[4]张凤举,张华海.控制测量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5]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测量平差基础[M].第3版.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第4篇

关键词:控制测量学;教学效果;测绘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7-02

控制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是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控制测量学》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先进技术,能运用其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决定了它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了提高《控制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必须针对其自身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本文在对控制测量学课程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控制测量学的课程特点

1.理论性强,对专业基础培养非常重要。在经典的测绘学科划分中,控制测量学属于应用大地测量学的分支。在测绘工程专业设置的各门专业课程中,《控制测量学》是最为体现大地测量方向的课程,大地测量学的很多基础理论得到了直接的运用。因此课程的理论性强,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经纬仪到全站仪,从三角测量到GPS控制网,控制测量的手段以及数据处理的模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大地测量的基础理论并没有大幅度的变化。本门课程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形成系统的测量框架网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一般的方法打下基础,特别是对于形成大范围测量成果的投影归算的整体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2.与其他课程的重复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对于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而言,《控制测量学》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课程是在《测量学》、《测量平差》和《地图投影》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所介绍的控制网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又为后续的《工程测量》、《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打下基础。它不但是普通测量学的加深与升华,更是后续专业课程必备的基础。本课程与前期课程有相当部分的重复。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部分,和《测量学》内容主体基本一致;课程内容中精度估计、限差分析等部分是《测量平差》方法和理论的运用;高斯投影部分又体现了《地图投影》课程的内容。对于这部分交叉重复的内容,难度高的地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基础知识,难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让学生过于放松注意。

3.理论难度的提升性。由于大范围控制测量对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的基准面进行了严格划分,测量数据平差处理之前需要进行控制网的概算。从基准面的定义区分到测量成果的归算,《控制测量学》相比小地区控制测量理论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举例来说,垂线偏差对于天顶距、水平角、距离等各个观测量都会造成影响,每一项都需要进行改正。这些改正部分正是这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所在,也极大地增加了课程的理论深度。

4.内容多,教学内容零散、细致。《控制测量学》课程内容涉及控制网技术设计、外业和内业的方方面面,因此课程内容涵盖面大。与《测量学》课程相比,在野外数据采集部分教学内容的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在精度要求上有所不同导致了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细致和全面。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有些又很零散,例如在仪器检校,误差分析部分。内容多并且零散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1.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设定,会使我们更好地突出重点,把握主线。控制测量学已经不再是入门基础课程。应当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基础,培养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实现测量员到测绘工程师,甚至注册测绘师转变的重要基础[2]。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当注重控制网施测和数据处理的整体性把握。以控制测量成果的投影归算为例,笔者认为重点不能放在各项归算改正的推导与公式上,反而通过一个控制网实例让学生进行概算练习效果会更好。

2.注重测量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控制测量学》课程的很多内容都与测量规范相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体现了规范设置的出发点;测量过程的误差分析解释了规范设置的理论依据。在教学环节,应当随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思考测量实践中体现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规范的理解并提高分析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长期努力的方向,在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融会贯通多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对于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也很重要。在课堂教学环节,应当充分地开展教研活动、精心设计教案,并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充实的教学资料。针对控制测量学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对于即将新引入的内容,可以根据以往课程和实习积累的经验设计新颖的思考题目,启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吸纳很多现实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如2005年的测量珠峰活动为我们理论结合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4.实践教学加强教学效果。《控制测量学》是一门理论性较深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习和综合实习两种类型。通过课堂实习消化和理解课堂上所学新的仪器及其检校等单元的内容。综合实习通过集中时间段内完成完整的控制测量任务,帮助学生建立全局、整体的概念,使学生对控制网技术设计、选点、埋石,以及观测和数据处理的完整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认真分析综合实习的目标,仔细设计实习的具体内容和任务要求,达到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

5.注重内容的更新和贴近现实。随着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控制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高铁、轻轨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开展,也为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从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注册测绘师制度,控制测量学作为测绘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考试对基础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控制网技术提出了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应当很好地吸收这些改变,让教学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更好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控制测量学》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特点使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学习难度。教学方法和主体思想应当和课程自身的特点相适应。在教师不断学习和积累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基础上,形成端正的教学态度,保持良好的沟通,将会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上、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淑慧,王淑晴,付宗堂,洪友堂.注册测绘师考试对《控制测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4):35-36.

基金项目:北京市“特色专业”项目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支持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第5篇

实习目的与要求: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能力。

2:熟练掌握大地测量仪器(精密水准仪、全站仪)

3:掌握城市等级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4:掌握大地控制网(平面、高程)的设计、布设、观测、及外业数据处理。

5:掌握大地控制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和成果平差工作。

6:了解和掌握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计算软件应用。

实习内容和任务

1:全站仪的加常数、竖角指标差检验和其他常规性检验;

2:水平角方向法多测回观测。

3:城市一级导线测量(全站仪三维导线,采用三角高程);

4:二等水准测量(含水准仪i角的检验及其他常规检验)

5:以上每项内容的工作量由指导老师具体安排。

二、实习内容

实习测量仪器:

水准测量:

脚架一个、dzs2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对、记录板一块。

控制测量:

记录板、全站仪、棱镜2个、脚架3个、2m钢尺两把。

水准测量: 1)水准仪i角检验:测量前首先对水准仪进行常规性检验。其中水准仪的i角检验为必检项目,检验后应及时学出报告,i角不得大于20′。

2)水准路线选择:选择一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假定其高程),另选8~12个点作为待测水准点,各组沿着缥缈村布设一条1.5km的闭合或者附和水准路线测量。水准点应选在道路路边,尽可能选用已埋设的固定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点位确定后要做好标记并编号。

3)观测:二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似读书法进行往返观测,没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并重新整置仪器。

4)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控制测量:

1、全站仪的检验:

1):视准轴垂直于横抽的检验:对一个仪器同高度的目标用竖丝盘左、盘右观测2测回,都水平读盘读数,分别计算准轴误差2c,并取平均值。j2级仪器2c绝对值应小于 ′。

2):竖盘指标差的检验:对一明显目标,用横丝盘左、盘右观测2测回,读垂直度盘天顶距,分别计算竖盘指标差,并取平均值。j2级仪器指标差变化容许值为′。

3):测距仪加常数检验:按教材测距仪加常数简易测定方法检验。

4):成果:检验报告,包括内容:采用的检验方法、观测数据、检验结果及结论。

2、城市一级三维导线测量

1)选点:假定以固定点作为起点,选出一条约4~6km(导线便便长小于300m一条)的附合导线。导线点选在公路上的,点应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点位确定后,应根据要求埋设混凝土桩点、或打入刚标志点,按规范要求埋设,用油漆做标志并编号,并画出导线略图和点之记略图。

2)观测:在导线的起点选一起始方向,并按实际方位假定起始方位角,观测连接角。转折角采用测回法。

3)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规范: e:12.0pt;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mso-ascii-font-family:tahoma;mso-hansi-font-family:tahoma>角的检验及其他常规检验)

5:以上每项内容的工作量由指导老师具体安排。

实习注意事项:

(1)应遵循实验仪器及工具借用方法、测量仪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资料的记录要求的有关规定。

(2)实习期间,各组长应切实负责,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应使每一项工作都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使每个人都有练习的机会,且不可单纯追求实习的进度。

(3)实习中,要加强团结。小组内,各组各班应团结协作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

(4)实习期间认真学习《城市测量规范》2.1、2.3、2.4、2.6和3.1、3.3、3.5、3.6相关内容。

(5)实习期间,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安全。各组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每天出工收工都要按仪器清单清点仪器和工具数量,检查仪器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

(6)观测员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时,一定要拧紧连接螺旋和脚架制紧螺旋,并有记录员复查。否则,由此产生仪器事故,有两人分担责任。在安置仪器时,特别是在对中、整平后、搬站前,一定要检查仪器的脚架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拧紧。观测员必须始终守护在仪器旁边,注意过往行人、车辆,防止仪器摔倒。若发生仪器事故,要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不得私自拆卸仪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一旦发生事故。如实写出事故的经过,并作出检查,交给指导老师,根据仪器的损害的鉴定结果作出相应的赔偿。

(7)使用全站仪,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防日晒,防雨淋,防碰撞震动,切不可将全站仪望远镜对准太阳,以免损坏光电元件。棱镜必须有人看管,以保证棱镜的安全和正确的位置。

(8)观测数据必须直接记录在规定的手簿中,不得使用其他纸张记录在进行转抄。严禁擦拭,涂改数据,严禁伪造成果。完成一项测量成果后,要及时整理、计算、并妥善保管好记录手簿和计算成果。

(9)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在测站上,不能嬉戏打闹,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或报纸。未经老师同意,不得缺勤,不得私自外出和游泳,否则后果自负。

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mso-hansi-font-family:tahoma>控制测量规范:

e:12.0pt;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mso-ascii-font-family:tahoma;mso-hansi-font-family:tahoma>角的检验及其他常规检验)

5:以上每项内容的工作量由指导老师具体安排。

三、实习过程

水准测量:

1)仪器的检验:精密水准仪在使用前对其i角进行检验,其 i角不大于15′。

2)水准路线的选择:从d3点开始,直到bm30点,全长大约2.1km,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44个水准点。

3)观测方法:附合水准路线

4)测站观测程序:

往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往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基后基后辅前辅

返测奇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基后基后辅前辅

返测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基前基前辅后辅

按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以往测奇数站为例,一测站的操作程序如下:

①首先将仪器整平(望远镜绕垂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的分离不得超过1mm)。

②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旋进式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得大于2mm,用下、上视距丝平分水准标尺的相应基本分划读取视距(如表2.2.3.1中的(1)、(2))。读数时标尺分划的位数和测微器的第一位数共四个数字要连贯读出。

③接着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并旋进式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读分划线三位数与测微器三位数(3)。

④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使气泡精密居中,用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并进行读数(4),然后按下、上视距丝读取视距(5)、(6)。

⑤用楔形丝对准辅助分划进行读数(7)。

⑥再转向后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进行辅助分划的读数(8)

至此一个测站的观测工作即告结束。以上为奇数站的后前前后观测程序,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

表2.2.3.1中的(1)(7)为读数的记录部分,(9)(18)为计算部分

四、实习心得体会

整个实习的过程虽然时间紧迫,但是我们组合作,严谨的钻研态度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成果进过精度的检验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通过时间不长的工作,我们组又一次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合作力。

当然,出现问题也是不少的,实习之后更要认真总结,我相信这也必将成为我们日后工作和学习中的宝贵财富。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不是那么的困难,只要我们亲手去做过,就不难掌握,同时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控制测量学实习日志 第6篇

实习内 容:控制测量学综合实习

指 导 老 师:徐金鸿

实习地 点: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专 业 班 级:2012 测绘一班

学 生 姓 名:

学号:

实习时 间:2 0 14年6月8 日至2 0 14年 6月23 日

2014年6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天气很好,早上八点,组员们被我一个个从美梦中叫醒,带好仪器在宿舍楼下集合,我们组开始了期末实习的第一天。我们组一共有七个人,我是组长,要负责整个组测量的进度。我们这次的任务是测量整个校区,听起来挺困难的,不知道能不能按时完成。第一天实习,大家都很积极,但也明显少了许多大一实习时的好奇与天真,多的是从容、老练。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先熟练一下水准测量,从书香小镇十字路口开始作为第一个点。实习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了困难,要保证水准仪的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好像不太容易。于是我们就试了一下先定后视距,再找下一个转点的办法,感觉还行。实习就这样继续进行着,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我们才测到第三个点,进度明显不行。而这个时候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记录表竟然打印错了,每个点都少记了一组数据,一上午的成果就这样泡汤了。下午三点半,气温已有些低了。我们开始继续上午的工作。重新打印了正确的记录表,找转点的方法也改变了一下。我用步行丈量的方式基本确定转点和放置水准仪的位置,测量的时候再适当调整一下立标尺的位置。还别说,这样一弄,速度快了起来。就这样在组员们的相互配合下,下午六点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半个环的测量。第一天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多云

由于今天有课,时间不是很充裕,只能找课下的一点零碎时间去测量。就这样利用零零碎碎的一些时间,今天总算测完了几个点。这学期的课基本都要在这星期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不断的考试、实习,期末又要忙啦。

2014年6月11日星期三小雨转阴

今天一醒来就发现天气不错,心情大好,可以继续昨天的计划了。等组员们到了昨天测量停留的地方——李子湖边,我就给他们都分配了任务。我主要负责给他们找点做标记,然后两人负责立标尺,一人读数,一人记录,一人计算,一人最后负责给每个点刷漆、标记点号。刚好每个人都有事做,实习速度可以更快了。可惜,天公不作美,刚一开始天就下雨了。我们不得不到活动中心二楼避一下雨。刚好活动中心二楼有一个专科学生的校园招聘会,我就趁机进去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这都什么工作啊,是来招大学生的吗?工资高不高先不说,工作本身也太普通了吧,什么酒店服务员、传菜员、水泥工简直不忍直视。最好的一个就数美容院分店店长了,月薪八千。顿时我的心凉了一大截,这就是大学生吗?辛辛苦苦来到大学的大学生?看来我必须得努力学我的专业知识了,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程师。

半小时之后雨停了,感叹一番后,继续开始我们的测量。按照既定计划,实习快速的进行着。比较困难的地方就是逸夫教学楼与银杏路之间的那个台阶,由于水准仪老是提示高差超限,我们不得不在台阶上设了好几个转点。接近中午的时候第一个环总算完成了,中午时我们已沿着第二个环测到了七栋篮球场处,今天上午就先测到这里。

下午我们两点半在楼下集合,继续上午的测量。组员们已经显得有些累了,速度慢了下来,我自己也觉得累了。不过到下午六点左右的时候我们还是测完了第二个环。今天的实习成果很不错,大家很努力,但也很累。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雨

今天在下雨,下的很大,无法出去实习了,就去图书馆处理一下数据,复习一下计算方法,为考试作准备,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阴转晴

前几天不是下雨,就是上课、考试,所以测量的人还比较少。但今天好像都出动了,借不到尺子了,我们组就决定先用全站仪进行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由于之前知道我们组的全站仪不能制动,就借了别组的两台全站仪。本来打算用两台全站仪同时测量,可谁知道忙活了好久却发现两台全站仪都是有问题的,不是微动制动不行,就是读数错误。不得已就又回去接借全站仪,说实话提着全站仪跑来跑去可真不轻松啊。最后还是去借的二班的徕卡全站仪。可是仪器好了之后刚把整平对中工作完成,却发现路中间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一辆车,刚好挡住视线,唉!没办法只有再搬。这次搬到了校车

停车场那个点,立好棱镜,整好仪器后,总算正式开始了。当时已经中午了,天气忽然变热了,气温飙升,从望远镜里望去,只见空气中热浪翻滚,误差变得很大。当我们测到第三组数据时,一个组员不小心有踢到了脚架,唉,全完了,又要重测了。于是我们又耐着性子测完了今天的第一个点,这时候都下午三点多了,简直都要疯了。中午我们都没有回去,就在外面叫的外卖,当时又热的不得了,别提多难受了。稍事休息后我们又坚持着测了两个点,这是天已经黑了,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宿舍。

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阴

前几天在考试,今天才继续测量。今天我们小组分成了两队,我们这一队四个人带着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另一队跟别的组合作去书香小镇作水准测量。校园里测量实习的人已明显多了起来,哪个点都有人占着,每次测量都要排队等待。由于别的组都在用全站仪,我们只能拿自己的全站仪了,本想着凑合着能用,结果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又出了问题,忽然发现仪器读数都是错的,误差太大。刚好碰到二班的人从这里过,我们就和他们合作在一块儿测量。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测完了两个点。等到第三个点时,人实在是太多了,等到了中午都没轮到我们只得回去了。下午一直在下雨,无话。

2014年6月20日星期五阴

由于没有仪器,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导线测量跟二班阳振宇他们组合作,这样可以方便些。结果合作第一天早上就在下雨。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半雨才停,然后就带着组员去书香做导线测量了,另一个小队去完善个别点没有完成的水准测量。刚测到第二个点就开始下雨了,眼看雨越来越大,可我们的数据才测到一半,只有继续测,给仪器打着伞我们淋在外面,等数据测完之后我们已变成落汤鸡,全身湿漉漉的。记完数据后,冒雨一路狂奔回到宿舍,今天总算是有了点进度。

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阴转晴

今天早上一直在下雨,直到中午的时候雨才停。抓住机会,我们一点钟就跑出去赶紧测量。这次是测书香小镇。太阳慢慢出来了,天气很好,适合测量。测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很是顺利。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到晚上八点才回去,还差两个点就把书香小镇这个环的导线测量完成了。今天很累,但很有收获。

2014年6月22日星期日阴

由于昨天比较累,今天我们九点才开始。我们组的另外一队去做水准测量的重测了。我们这次就测书香小镇十字路口那个点。这个点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每天都有人占着,今天总算是没人占了。可立棱镜的一个点还是被别的组占着,等到了十一点左右我们才等到这个点,不过在十二点之前我们总算完成了这个点的全圆观测。下午继续书香遗留的那个点作全圆观测。完成之后就只剩下半个环了。加油,胜利就在眼前。然后我们利用剩下的时间测了几个点,就只剩六个点了,明天应该可以结束了。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阴

如果没有意外,今天是我们组实习的最后一天了,但愿是最后一天,千万不要出现重测的情况。虽然这两天我确实很倒霉,但千万不要把晦气带给我们组了。上午曹老师交待完平差实习的任务,下午我们就开始了最后的实习。下午六点的时候,总算把所有的测量任务完成了。晚上我们组一起去书香聚餐,狂欢了一阵,今天过得很是充实。

实习心得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控制测量实习外业工作总算完成了。这学期的实习工作比大一时累了许多,但我也学到了许多。首先,就专业知识来说还是学到了不少的。大一的普通测量学学的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感觉什么都不会。现在经过每天不断的实习,又增长了不少知识,了解的控制测量任务的一般程序和所要注意的问题。其次,经过每天的实习,使用仪器也是越来越熟练,无论做什么都是

熟能生巧,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这也是大学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将来都是要用来实践应用的,不然我们所学的知识将永远只能是知识,无法发挥它在生活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再者,经过这次又累又无聊的实习,我已经基本体会到了将来测量工作的苦与累,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可是要让我整天去测量,还真是受不了。所以,现在要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了,不管怎么说今后总不能一直做测量工作,即使做也要做些有技术的工作,老在外面搞外业测量实在不是长久之计。趁大学期间多学一些东西,现在所学的都是以后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不知不觉大学已经过去了一半,无论过去的两年学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请珍惜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很可能剩下的两年是你一生的学习生涯中最后两年在学校学习了,今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无论你喜不喜欢现在的专业,都请你多学些你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把最阳光、美好的四年青春浪费在大学里实在是不值得,为什么不趁年轻好好奋斗一番呢?现在所流的汗将是你今后流的泪,大学不只是用来混的,混大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已不是一般的严峻了,你想成为失业的那一部分吗?只有不断的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狂流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