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可以在谈话中纠正别人的错误吗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可以在谈话中纠正别人的错误吗(精选3篇)

可以在谈话中纠正别人的错误吗 第1篇

如果有人发音不正确,或犯了语法错误,您应该纠正错误还是重复其错误以避免让他感到不舒服?两个错误并不等于一个正确。不要纠正他或她,当如果有机会,正确地使用这个词或成语,希望他能意识到错误。只有当那个人是您的爱人、孩子、极亲近的朋友或亲属时您可以纠正,而且必须是私下的,不能在众人面前。当然如果有人发音错了或问你是否他说错了,应该告诉他。您可以说:“我想应该是这样发音……”。如果您的名字发音被别人说错了,或家庭成员的名字,告诉他是没关系的,要在恰当的时候,说:“我名字的正确发音是Meeve,而不是Mave。” 来源:生活资讯

可以在谈话中纠正别人的错误吗 第2篇

一、由于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楚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错误动作

(一) 挺身式跳远中易出现的错误

起跳腾空后, 腾空步尚未充分完成, 就急忙放下摆动腿, 以仰头挺胸代替身体充分伸展、髋前送的挺身式动作。

(二) 出现此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

对完成挺身式动作空中的结构、要领和放摆动腿的时间理解不确切。

(三) 纠正的方法

1. 教师做正确的示范和生动形象的简要讲解, 使学生在思想上初步懂得挺身式空中动作的结构、要领, 应什么时候放下摆动腿从而形成粗浅的印象和概念, 明确该怎么做。

2. 进行多种实际联系, 丰富学生对挺身式跳远技术动作的感知。具体采用以下练习:

(1) 6~8步助跑起跳成腾空步后, 听教师的击掌声或喊声放下摆动腿。

(2) 原地做腾空步后放摆动腿成挺身式的模仿练习。

(3) 6~8步助跑在弹跳板上起跳做挺身式跳远。目的是通过第一个练习强化放摆动腿的准确时间感。通过第二个练习使学生体会到挺身式空中动作的结构和要领。通过第三个练习进一步强化放摆动腿的时间感和明确挺身式空中动作的结构和要领。

3. 运用对比做法 (正确与错误的对比) , 进行具体生动的分析和讲解。

(1) 运用正、误对比的示范。

教师先做一次正确动作的示范, 再做一次模仿错误动作的示范, 让学生从中对比。也可找一个做得好的学生和一个动作做得不准确的学生出来做动作, 让学生对比分析, 明确动作概念。

(2) 运用正误对比的讲解。

教师先叫学生讲解挺身式空中动作的结构 , 要领和放摆动腿的时间, 然后教师再指出学生讲得对的地方和不对的地方。通过这些对比、分析, 再进行反复练习, 以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使之更快地建立起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二、由于身体素质差, 所做动作不符合技术的要求, 而产生的错误动作

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因此, 身体素质差, 跟不上技术动作的要求, 就会产生错误动作。即使对技术动作概念很清楚, 也不能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 这在教学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起跳时常见的错误动作起跳腿着地缓冲动作缓慢、蹬伸不充分等, 就是因为缺乏力量素质所造成的。

三、由于心理因素而产生的错误动作

在教学中, 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动作也是很普遍的。如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课上不注意听讲造成技术概念不清楚;害怕起跳踩过板 (犯规) 而产生助跑最后几步倒小步或迈大步的错误动作;怕落地摔倒而产生不前伸小腿落地的错误动作等等。

对此原因 造成的错误动作, 主要依靠进行耐心的说理教育工作, 改变思想、心理状态来纠正, 也可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进行纠正。如为克服害怕踩过板 (犯规) 的心理, 纠正助跑最后几步倒小步或迈大步的动作时,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练习:

1. 在普通跑道上进行全程的助跑练习, 先不设起跳标记只要求连贯自然地跑完全程助跑的规定步数。目的:使全程助跑的节奏、步频、步长逐渐处于稳定, 使怕犯规的心理状态消退。

2. 在普通跑道上全程助跑的每一步, 按已稳定的步长做上标记 (划粉线或放薄海绵) 进行全程助跑练习。要求学生全程助跑练习的每一步都踩上标记。如全部踩上, 即给予鼓励, 如有2/3没有踩上即罚做俯卧撑10个。目的:引起学生对踩准标记的兴趣, 进一步消退害怕犯规的心理状态。

3. 在普通跑道上做同上练习, 但仅保留全程助跑最后一步的标记, 去掉其余每步的标记, 进行全程助跑练习。要求学生最后一步准确地踩上标记, 如踩上即记五分给以鼓励表扬, 踩不上以不及格论。目的:使其助跑连贯自然、树立踩准起跳板的信心, 以便建立全程助跑踩准起跳板的条件反射。

4. 同上一练习, 反复进行加起跳动作的练习, 从而形成全程助跑起跳的运动动力定型。目的:使学生消除害怕犯规的心理, 充满自信心地进行全程助跑并踩准起跳板起跳。

可以在谈话中纠正别人的错误吗 第3篇

一、知识分类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知识体系建构

传统上,人们对知识的定义是从哲学角度出发的,强调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习理解为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Gagne,R.M.对于学习结果的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家对知识进行分类奠定了基础。至20世纪80年代,许多认知心理学家从广义上把知识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并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和策略性知识(tactical knowledge)。[1]

(一)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线索能够陈述的知识,用于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问题。[2]就英语语法学习而言,言语信息主要指语法概念和语法规则的学习。例如,“一般现在时”有这样一条规则: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行为动词后要加s或es。显然,这条规则含有主语、第三人称、单数和行为动词四个概念。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一般现在时”时应引导学生从这四个概念入手,促使他们掌握这一语法规则。

(二)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指的是主体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就英语语法学习而言,程序性知识指的就是学生运用语法知识的经验,即他们运用新建构并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语法规则进行实际操练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want to do,动词boil加ed转化为形容词boiled这些语法规则后,可以将这些语法知识在模拟的情景或者预先设定的任务中加以运用。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必须建立在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完美迁移的基础上,其间,学生的习得规律为机械操练、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操练。[3]

(三)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的知识,它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2]就英语语法学习而言,是指学生学会学习语法概念和语法规则、运用语法规则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语法规则时会进行类比,找寻规律,进行总结;会举一反三,进行知识的迁移,并灵活运用等。

二、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忽视知识分类理论的主要弊端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曾经就学生易犯的语法错误在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反馈的分析,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法概念和规则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忽视语法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提倡采用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淡化语法教学,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教师基本不讲授语法知识,这种观念和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注重语法学习,对相关的语法知识不求甚解。

2. 缺乏系统性的语法知识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淡化语法教学。这会使学生所学的语法知识零散、缺乏清晰和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缺乏同化新知识相应的基础,很容易将新、旧语法知识混淆。

(二)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堂教学训练方式单一

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法练习机会,但其内容仅限于人称、时态等简单的转换,缺少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操练;缺乏从简单规则(单个语言点在情景或任务驱动下的灵活运用)到高级规则的训练(多个语言点在情景或任务驱动下的灵活运用),无法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有效转化,致使学生在运用语法时出现各种错误。

2. 变式训练形式单一

如果把学生的学习基础称为起点能力,把他们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称为终极能力,那么其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和技能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被称为子知识、子技能。[3]教师需遵循由简单到综合的原则,对这些子知识、子技能分层次、设目标,而后设计大量的变式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最终掌握程序性知识。但是,目前许多教师较少依据学生的起点能力去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变式练习题,更多地是直接拿一些体现终极教学目标的现成练习题或试卷让学生做。这种练习题或试卷缺乏承接性,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三)在策略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关注如何教知识,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致使学生不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无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低、错误率高。

三、运用知识分类理论建构中学英语教学策略

对于上述由于忽视知识分类理论而导致的一些弊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1. 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语言现象,避免出现因所学知识零散、孤立、难以理解和记忆等而导致的各种常见错误。例如,在He likes boiled eggs这个句子的学习中,许多学生会遗漏boil后的ed。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于孤立的知识点,学生很难记住。如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boiled的用法纳入已有的“动词加ed转为形容词”以及“形容词加名词”等语法规则中去,学生就可以将其同化,避免出现类似的语法错误。

教师应在小学阶段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在初中低年级阶段,引导他们建构好以下知识体系:五种基本句子类型、词的分类及用法、词性间转化的规律、句子的类型及相互转化、复合句等,为他们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遵循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规律

学生在学习must do这一用法时会出现这样的错句:He must lives in the city。错误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情态动词must的用法并不理解。如果学生在学习之时就已经可以充分理解这一语法知识,就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产生。

1)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或肢体动作等直观手段为学生输入一些运用了must do这一知识点的句子,如I must help you./I must have a rest./she must tell you等,要求学生听、理解并记忆。

2)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刚刚听过的句子并记录下来,而后采用推导法得出这些句子所包含的语法规则:must do,即must之后接动词原型。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must do,can do,shall do等进行类比,引导他们得出must与can,shall等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型这一规则属于情态动词的共同用法这个结论。

(二)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英语语法学习能力的迁移

笔者认为,将机械训练、模拟实际运用的训练、变式练习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的语法错误。

1. 引导学生逐渐由机械训练提升到有意义的训练和交际性训练

数词的学习中有这么一条规则:修饰数字的数量单位后面不加s。学生通过归纳法也许可以了解这一用法,但在实际运用时,常会出现5 millions trees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这一语法规则的经验。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规律逐步进行训练,使他们避免类似错误。

1)进行浅层次的练习机械训练,如替换数字、替换量词,如two hundred,four thousand等。

2)创设情景或设定任务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操练。例如:

(1)Provide a number,such as:123,345,456,for students,and ask them to say it in English.

(2)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populatio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2. 实际操练由规则到高级规则

学生在表达他想吃冰激凌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错句:They would want to have ice cream.原因可能就在于学生缺乏高级规则的操练,混淆了would like to do与want to do的用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分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1)分别对want to do与would like to do进行机械训练、有意义的训练和交际性训练。

2)将want to do与would like to do糅合在一起,创设情景进行高级规则的训练。例如:

Peter’s birthday is coming.He is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his birthday?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on that day?

又如:

The environment around our school is noisy.It affects our study.Please write a letter to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You can express yourself with the sentences like:Would you like to...?We want...to do...

3)设定任务,加强练习。例如:

Task:An exhibition is coming.You are assigned to be director of the guides.Now you are to assign the jobs to the guides.

Eg:I want to...I would like you to...

学生在得到强化训练后,对这两个语法点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有些错误即可避免了。

3. 引导学生进行多样的变式练习

教师可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他们的起点能力与终极能力之间的子知识、子能力,为他们设计各种针对性的变式练习。例如:

He got up too late to catch the bus.

He______up________to catch the bus.

这题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为too...to与not...enough to之间的转化。学生虽然很熟悉这一语法知识,但做题时很容易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肯定句与否定句间的转化;以及enough做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语法规则。此时,教师可以设计变式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法知识。例如:

1)将下列句子改为否定句。

He often gets up too late in the morning.

or He got up too late to catch the bus yesterday.

...

2)写出下列画线单词的反义词。

He is never late for school.He is always______.

or Get up______,or 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

3)根据上下文填空。

I missed the first bus because I was not________.or He got to the restaurant_________to meet his old friend.

...

(三)在策略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做到学而有法,促使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规律,减少一些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出现的语法错误。例如,学生在运用非谓语动词时很容易犯错。这是因为非谓语动词的搭配和用法较复杂,学生如缺乏学习方法,仅靠死记硬背,很难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语法学习方法(如表格归类法、联想记忆法等)归纳已学非谓语动词,促使他们掌握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并灵活运用。[4]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语法知识;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将机械训练、模拟实际运用的训练、变式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他们的语法知识。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语法学习方法,促使他们自己探索语法规律,从而尽量避免语法错误。

参考文献

[1]J.R.安德森等.认知心理学[M].杨清,张述祖,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2]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孙鸣.英语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